《露在外面的面》教案(精選4篇)
《露在外面的面》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經歷探索的過程,在操作、觀察、分析等活動中,綜合運用有關知識,解決露在外面的面的數量問題,并會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積。
2.能做到有序、多角度去觀察,并在經歷中發現規律。
3.在操作與交流中,體會歸納、替換的思想方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每組8個完全相同的小正方體,記錄卡,紙板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運用方法
1.師:請看大屏幕,這是一組立體圖形,看誰能最先看出:它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成的?(有8個小正方體)
師:能說一說你是怎么看的嗎?
2.師:看來僅有觀察還是不夠的,還要在觀察基礎上加入合理的推想,把你視線所及看不到的在腦海中想到,才會得出正確結論。這節課,我們就繼續用觀察和推想這兩種方法來探索《露在外面的面》(板書課題)
二、操作體驗,探索新知
1.師(請看大屏幕):一個小正方體放在墻角,有幾個面露在外面?哪幾個?
2.師:繼續看大屏幕,這有幾個小正方體?
(學生可能回答:有4個小正方體)
師:它有幾個面露在外面?你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回答:露在外面的有9個面。 上面
的小正方體有3個面露在外面,前邊的小正方體也露
出3個面,右邊的小正方體也一樣,3+3+3=9,所以一
共有9個面)
師追問:不是有四個小正方體嗎?你怎么只數了三個?
(學生可能回答:有一個小正方體的面全被擋住了,
一個也沒露出來,就不用看了)
師生一起按照上面、左面和右面的順序數露在外面的面。
師:他是這么數的,誰和他的想法不一樣?
(學生可能回答:我先看正面,一共有三個小正方形;
再看上面,也有三個小正方形;再看右面,也有三個小正方形。3+3+3=9,所以一共有9個面露在外面)
師:誰聽清了,他是怎么數的?
(生重復方法)
師生共同按這一方法數。
可是我有一個疑問:為什么不看左面,也不看下面、后面?
(學生可能回答:因為那三個面都被擋住了。)
師: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兩種方法,它們有什么不同?
(第一種方法是按小正方體的個數一個一個數的;第二種方法是從不同方向看的,先看上面,再看前面、右面)
師(邊演示邊總結):第一種是逐一觀察每一個小正方體,把他們露出來的面的數量分別數出來,然后再相加;第二種是分別從露出來的三個方向看,正面、上面、側面,從不同方向數出露在外面的面的個數,然后相加。不論用哪種方法,只要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就不會重復,也不會遺漏了。
3.學生操作
師:這四個小正方體一起放在墻角,除了我們看到的這種擺法外,還可以怎么擺?想一想,與同伴交流。
師(結合板書)小結:都是用4個小正方體來擺,但由于擺的方式不同,露在外面的面數也不同;即使露在外面的面數相同了,擺法還是不同。
三、合作探索,發現規律(18分)
師:剛才我們用4個小正方體隨意擺在一起,露在外面的面數有所不同。現在我們用幾個小正方體,按一定的方式有規律地擺,露在外面的面數會怎樣變化呢?
1.出示合作提示
①小組同學商量、選擇一種方式,之后按照這種方式有規律地擺(如橫著擺、豎著擺……)。
②先由一個小正方體擺起,記下露在外面的面數;再逐個增加小正方體,并依次記錄露在外面的小正方形的面數。
③邊記錄數據邊觀察,并把你們的發現寫下來。
師:你看懂提示了嗎?有幾個要求?
什么是有規律地擺?
2.小組合作探索,并填寫記錄單
小正方體的個數 1 2 3 4 5 6 ……
露在外面的面數
我發現的規律
3.全班交流
師:哪個小組愿意到前面來邊說邊演示,介紹一下你們小組是怎么做的,并說說你們的發現。(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相機處理。)
預設:
(展示學生記錄單)
小正方體的個數 1 2 3 4 5 6 … …
露在外面的面數 3 5 7 9 11 13 ……
我發現的規律 每增加一個小正方體,就增加2個面
師:每次增加的都是這樣2個面嗎?你指指看。
師指著上面的面問:這個面不也在變嗎?為什么它不算成是增加的面?
(學生可能回答:它雖然有變化,但是這個面沒增加,原來的上面被蓋住了,又露出一個上面,所以上面沒變)
師:原來上面的這個面始終起到了替代的作用,它的個數始終沒變,那么我們在數增加的面數時就不用考慮這個替代面了。
師(面向全班):現在,讓我們一起看這個表格,如果按這種方式繼續擺下去,擺8個小正方體,露在外面的面一共有多少個?10個小正方體呢?20個呢?你發現了什么?(也可以提示學生觀察小正方體的個數與露出的面數的關系)
四、練習鞏固
基礎:
變式:
拓展:
五、小結:今天你的收獲是什么?
《露在外面的面》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材20-21頁“露在外面的面”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分析等活動,綜合運用有關知識,解決有關物體表面積的問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重、難點);
2.經歷探究過程,激發主動探索欲望;
3.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夠準確的計算出多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堆放時露在外面的表面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1.談話引入,出示放在墻角的包裝紙箱圖,讓學生觀察露在外面的面有幾個?
2.順勢導入新課:露在外面的面;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將一個正方體放在墻角,引導學生觀察有幾個面露在外面?
2.將四個正方體堆放在墻角,引導學生觀察:有幾個面露在外面?
3.變換方法堆放正方體,引導學生觀察露在外面的面的變化;
4.將正方體1個、2個、3個…排成一層,引導學生觀察露在外面的面的規律:3N+2
5.引導學生探究豎放一排的規律:4N+1
6.引導學生探究多排多層規律:5N+4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練習二第4題
2.用正方體模型擺出不同的情況,引導學生找出露在外面的面有什么規律?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
2.布置課外預習:教材24頁“到數”
板書設計:
露在外面的面
1.正方體堆放在墻角處,觀察露在外面的面的方法:(1)看露在外面的面有幾個;(2)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每個方位露在外面的面有幾個;
2.平放一排規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體的個數×3+2即露在外面的面=3n+2;
3.豎放一排的規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體的個數×4+1即露在外面的面=4n+1;
4.多排多層放的規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體的豎排數×5+4即露在外面的面=5n+4
教學反思:
1.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采用互動探究式教學,立足于“導”,積累探索圖形表面積的經驗;
2.注重培養學生有序的觀察,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注重創設富有生活氣息的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露在外面的面》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具有初步的立體空間想象能力。
2、結合具體的多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堆放情景,經歷探究多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堆放時露在外面表面積的過程,能夠準確的計算出多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堆放時露在外面的表面積。
3、使學生感受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重點難點:
能夠準確的計算出多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堆放時露在外面的表面積。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準備:
多個正方體盒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讓學生顧回上一節課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并對學生進行提問。
學生回答: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高×寬)×2;正方體的表面積=邊長×邊長×6)
二、講授新課
教師出示課本插圖1,讓學生觀察一個棱長是50厘米箱子放在墻角處時,有幾個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學生觀察圖片并計算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個問題。(露在外面的面有3個;露在外面的面積是50×50×3=750(平方厘米)。
教師出示插圖2,讓學生觀察4個棱長為50厘米的正方體紙箱堆放在墻角處,有幾個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多少?
學生從正面、側面、上面分別觀察數一數露在外面的有幾個面?并計算一下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多少?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有9個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積是50×50×9)
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4個正方體學具換一種堆放方式來試一試,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否有變化,同桌之間相互討論交流。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露在外面的面
從正面、側面、上面看一看,一共有幾個面露在外面?
《露在外面的面》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的過程,在操作、觀察、分析等活動中,綜合運用有關知識,解決露在外面的面的數量問題,并會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積。
2、能做到有序、多角度去觀察,并在經歷中發現規律。
3、在操作與交流中,體會歸納、替換的思想方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每組8個完全相同的小正方體,記錄卡,紙板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運用方法
1、師:請看大屏幕,這是一組立體圖形,看誰能最先看出:它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成的?(有8個小正方體)
師:能說一說你是怎么看的嗎?
2、師:看來僅有觀察還是不夠的,還要在觀察基礎上加入合理的推想,把你視線所及看不到的在腦海中想到,才會得出正確結論。這節課,我們就繼續用觀察和推想這兩種方法來探索《露在外面的面》(板書課題)
二、操作體驗,探索新知
1、師(請看大屏幕):一個小正方體放在墻角,有幾個面露在外面?哪幾個?
2、師:繼續看大屏幕,這有幾個小正方體?
(學生可能回答:有4個小正方體)
師:它有幾個面露在外面?你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回答:露在外面的有9個面。 上面的小正方體有3個面露在外面,前邊的小正方體也露出3個面,右邊的小正方體也一樣,3+3+3=9,所以一共有9個面)
師追問:不是有四個小正方體嗎?你怎么只數了三個?
(學生可能回答:有一個小正方體的面全被擋住了,一個也沒露出來,就不用看了)
師生一起按照上面、左面和右面的順序數露在外面的面。
師:他是這么數的,誰和他的想法不一樣?
(學生可能回答:我先看正面,一共有三個小正方形;再看上面,也有三個小正方形;再看右面,也有三個小正方形。3+3+3=9,所以一共有9個面露在外面)
師:誰聽清了,他是怎么數的?
(生重復方法)
師生共同按這一方法數。
可是我有一個疑問:為什么不看左面,也不看下面、后面?
(學生可能回答:因為那三個面都被擋住了。)
師: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兩種方法,它們有什么不同?
(第一種方法是按小正方體的個數一個一個數的;第二種方法是從不同方向看的,先看上面,再看前面、右面)
師(邊演示邊總結):第一種是逐一觀察每一個小正方體,把他們露出來的面的數量分別數出來,然后再相加;第二種是分別從露出來的三個方向看,正面、上面、側面,從不同方向數出露在外面的面的個數,然后相加。不論用哪種方法,只要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就不會重復,也不會遺漏了。
3、學生操作
師:這四個小正方體一起放在墻角,除了我們看到的這種擺法外,還可以怎么擺?想一想,與同伴交流。
師(結合板書)小結:都是用4個小正方體來擺,但由于擺的方式不同,露在外面的面數也不同;即使露在外面的面數相同了,擺法還是不同。
三、合作探索,發現規律
師:剛才我們用4個小正方體隨意擺在一起,露在外面的面數有所不同。現在我們用幾個小正方體,按一定的方式有規律地擺,露在外面的面數會怎樣變化呢?
1、出示合作提示
①小組同學商量、選擇一種方式,之后按照這種方式有規律地擺(如橫著擺、豎著擺……)。
②先由一個小正方體擺起,記下露在外面的面數;再逐個增加小正方體,并依次記錄露在外面的小正方形的面數。
③邊記錄數據邊觀察,并把你們的發現寫下來。
師:你看懂提示了嗎?有幾個要求?
什么是有規律地擺?
2、小組合作探索,并填寫記錄單
小正方體的個數 1 2 3 4 5 6 ……
露在外面的面數
我發現的規律
3、全班交流
師:哪個小組愿意到前面來邊說邊演示,介紹一下你們小組是怎么做的,并說說你們的發現。(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相機處理。)
預設:
(展示學生記錄單)
小正方體的個數 1 2 3 4 5 6 … …
露在外面的面數 3 5 7 9 11 13 ……
我發現的規律 :每增加一個小正方體,就增加2個面
師:每次增加的都是這樣2個面嗎?你指指看。
師指著上面的面問:這個面不也在變嗎?為什么它不算成是增加的面?
(學生可能回答:它雖然有變化,但是這個面沒增加,原來的上面被蓋住了,又露出一個上面,所以上面沒變)
師:原來上面的這個面始終起到了替代的作用,它的個數始終沒變,那么我們在數增加的面數時就不用考慮這個替代面了。
師(面向全班):現在,讓我們一起看這個表格,如果按這種方式繼續擺下去,擺8個小正方體,露在外面的面一共有多少個?10個小正方體呢?20個呢?你發現了什么?(也可以提示學生觀察小正方體的個數與露出的面數的關系)
四、練習鞏固
1、基礎
2、變式
3、拓展
五、小結
今天你的收獲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