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莫高窟》教學設計(精選19篇)

《莫高窟》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08

《莫高窟》教學設計(精選19篇)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1

  一、導入:

  1、這節課我們學習12課《莫高窟》。

  2、課前我們都讀課文了,我們結合課文內容猜猜《莫高窟》這個名字的由來。

  3、這個“莫”字讀音同沙漠的“漠”。

  “高”應該是位置高。

  “窟“洞穴,石窟。

  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哪句話與“莫高窟”的名字聯系最緊密。

  現在你們知道這個名字的由來了嗎?再讀課題。

  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莫高窟,去領略它的神奇瑰麗。(看視頻)

  那么洞窟內部都有什么呢?看課文內容。

  自由讀文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莫高窟的?

  彩塑、壁畫、藏經洞

  三、先來欣賞莫高窟的彩塑: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2自然段思考:

  1、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

  2、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彩塑的?

  理解詞語

  慈眉善目看上去給人什么感覺?

  ——很和藹、很慈祥的感覺,看上去就是一個好人。

  威風凜凜,強壯勇猛又是什么樣子?

  ——很高貴、很威風,應該是力氣很大的樣子。

  1、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在彩塑里是怎樣刻劃的。

  2、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一尊?(讀)分析——長度

  3、怎樣讀才能讓人感到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呢?試讀

  讀流利了,但還沒讀出惟妙惟肖的感覺來。

  看著這幅圖讀好這排文字

  挺柔和的,你的表情都變得慈善了。

  真威風,可以配上動作。

  真有氣勢,再勇猛一點

  真安詳,你的表情都會說話了

  齊讀:讀出彩塑的惟妙惟肖的感覺。

  ~~~都是形容人的神態的

  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形容神態?

  這些不同神態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想不想看一看?

  看了這么多彩塑,你能否也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來描繪這些彩塑嗎?

  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精妙絕倫)精彩、美妙、獨一無二、其它沒有

  帶著贊美的語氣配樂朗讀第二自然段。

  四、過渡:莫高窟不僅有精美絕倫的彩塑,還有宏偉瑰麗的壁畫,下面品味描寫壁囝句子。

  自由讀文

  1、課文中用的哪句話來概括壁畫內容的?

  (出示有的……有……有……有……排比句,具體說明壁畫內容,這種寫法叫先概括后具體)

  2、找出壁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飛天:是佛教中能奏樂、擅飛舞、滿身異香而美麗的菩薩,藝術家用飄帶使他們變得優美輕捷。(飛天圖)

  你們能用自己的朗讀讓大家感受到飛天的神韻嗎?

  學生讀

  看圖(對飛天的描寫語言生動、富于變化,讀時語調要輕柔,節奏要舒緩。)

  3、這里作者又連用五個“有……”表現飛天多

  欣賞圖片,你們能用這樣的句子來介紹圖上的內容嗎?

  這些飛天都很美,那就美美地讀一讀,配樂讀第三自然段。

  五、看來同學們被這飄舞靈動的飛天所吸引了,不過,藏經洞里還有很多寶物呢?

  默讀第四自然段

  從這段文字中你讀懂了什么?

  (文物多,被入侵者掠走,讓人痛心)

  參觀了莫高窟,不能不贊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他們創造了莫高窟的輝煌,齊讀最后一段

  這樣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卻多次遭到入侵者的搶掠,(出示文物流失情況)

  看了這些,真讓人痛心和憤慨,此時你想說些什么?產生了怎樣的情感?

  彩塑

  12、莫高窟  壁畫      藝術寶庫

  藏經洞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莫高窟被掠奪的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體會文本結構特點及排比的修辭手法運用的好處。

  一、激發自豪,導入新授。

  1、詮釋“明珠”,引入課文:

  在這無邊的荒蕪的黃色之中,有一條綠色生命線----“絲綢之路”。這條細細的綠色之線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維系著中國與西方文明的交流,絲綢和瓷器從這里走向世界,佛經和基督教從這里走入中國。在這條綠色的文明通道上,有一個小小的明珠,它就是敦煌——

  2、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讀句子)

  3、通過上課堂的學習,你知道敦煌莫高窟為什么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嗎?

  過渡: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莫高窟,去領略一下她的神奇瑰麗!

  二、走近“彩塑壁畫”,領略魅力。

  1、(出示)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⑴聯系全文看一看,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個什么句子?承上的部分是——;啟下的部分是——。

  2、那么彩塑的精妙絕倫和壁畫的宏偉瑰麗分別表現在哪兒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畫出你感興趣的句子,寫一寫你的感受,最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交流:

  我們先來欣賞彩塑的精妙絕倫。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注意?(可結合資料說)

  (1)“慈眉善目、威風凜凜”都是形容人神態的,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形容人神態的?

  指導朗讀: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態!怎樣讀才能讓人也好像看到這些彩塑的樣子?

  (2)這些不同神態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看!——(視頻:莫高窟彩塑圖片)你能用“有……有……還有……”的排比句式來描繪這些彩塑嗎?

  (3)這些彩塑非常逼真,課文中用了哪個詞來形容?還有哪些詞也是這個意思?

  (4)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帶著贊美的語氣,配樂朗讀。

  4、過渡:莫高窟不僅有精美絕倫的彩塑,還有……(宏偉瑰麗的壁畫)

  ⑴再讀過渡句:哪個詞可以看出“宏偉”

  ⑵ “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與教室面積比較一下。

  ⑶相當于150多個這樣的教室一字排開,多么宏偉啊!再讀這句話。

  5、壁畫的宏偉瑰麗還表現在什么地方?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說一說。

  (1)壁畫內容:用心讀,大膽想象,把文字讀成活動的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三節內容)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一句,這是一個什么句式?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個排比句。

  我們來欣賞一下豐富多彩的壁畫。(出示壁畫圖片)

  (2)本小節中還有一個排比句,哪個喜歡?。指導朗讀:讀出畫面,讀出美感,讀得讓我們身臨其境。

  (3)(出示飛天圖片)真是嫵媚動人,姿態萬千。難怪人們把飛天說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讓我們一起再美美地讀一讀。

  (出示寫飛天的句子。)

  (4)同學們,發現這個句式有什么特點了嗎?

  (5)能記住寫飛天的句子嗎?自己先試試。會背了就舉手告訴我。

  6、壁畫內容講完了,作者用什么標點符號?飛天呢?你對哪個標點感興趣?為什么?

  請同學們大膽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寫一寫飛天。出示:壁畫上的飛天,有    的       ,      ;有的      ,       ……

  7、再來領略被譽為“世界最大畫廊”的敦煌壁畫的神奇魅力。一起讀。(配樂)

  8、所以我們說——(出示,引讀)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三、走進藏經洞,激蕩情感。

  1、我們游覽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經洞。現在的藏經洞,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沒有,人們為什么還一定要到藏經洞去看一看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四節,你能從中找到答案嗎?

  2、指名交流。提示:抓住關鍵詞:“大量”與“僅存” “曾”字

  3、出示資料:1907、1914年英國人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廉價騙購藏經洞遺物精華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價換取了469卷手寫本和精美彩塑兩尊。1914年,俄國人奧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制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

  看了這個資料,你想說什么?

  4、如果藏經洞現在才被發現,才被打開,這些文物的命運將會怎樣?為什么?

  讓我們帶著這些情感,再讀第四節。(齊讀。)

  5、這么多的珍寶被掠奪了,同學們,敦煌的莫高窟還能稱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嗎?

  齊讀: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自豪地說: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智慧的結晶。

  2、這句話與“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分別在課文的哪兒?為什么如此安排?

  看看其他段落,你還發現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課后延展。

  1、模仿“彩塑” “壁畫”和“藏經洞”的寫法,將家鄉的某處自然景物寫具體。

  2、推薦閱讀:余秋白的兩篇文章《道士塔》和《莫高窟》

  板書:        彩塑    精妙絕倫

  莫高窟    壁畫    宏偉瑰麗     藝術寶庫

  藏經洞    藏品豐富

  教材解讀:《莫高窟》這篇課文介紹的是我國西北明珠——敦煌莫高窟。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莫高窟栩栩如生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展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本文結構清晰,敘述具體,文字淺顯,是一篇寫景的記敘文。從全篇看,作者以“總——分——總”的形式來結構全文。首先介紹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然后選取了莫高窟中的三個典型代表“彩塑”、“壁畫”、“藏經洞”來記敘,最后總括全文。以這種思路安排課文的結構,可以使學生對莫高窟有一個完整而又清晰的印象,從而認識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

  文章多處采用排比句,如描寫彩塑時用了“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有強壯勇猛的力士”,寫壁畫是用了“有……的,有……的,這樣的句式富有節奏,讀來朗朗上口,音樂感強,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莫高窟》文質兼美,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感,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又是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但本課介紹的敦煌藝術與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有一定的距離。文章雖然構段清晰,便于理清脈絡,但是要是學生真正走進藝術寶庫,觀賞、品味、享受藝術的無窮魅力,還得靠教者的有效引領。

  教法指導:結合本篇課文的特點,在教學中有以下幾點思考:一是以學生自讀自悟、勾畫想像為主,全員參與,大膽質疑;二是以課文插圖為輔助手段,看圖學文,讀文看圖,讓學生走進莫高窟,欣賞莫高窟,感受莫高窟藝術的無窮魅力:三是以師生互動為平臺,學習作者用詞造句、表達方法等。以此達到背誦積累及寫作訓練的目的。四是引導學生憑借具體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3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識寶庫:

  我們已從高大堅固、雄偉壯觀的八達嶺長城,領略到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今天,我們再去敦煌看一看莫高窟的神奇與美麗。(播放錄像)

  從短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師:剛才我們從莫高窟的地理和外觀上感知了她的神奇和美麗,現在讓我們走進莫高窟去感受它迷人的魅力。

  二整體感知,揭秘寶庫:

  1.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以領讀方式檢查

  2.指名讀文思考: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莫高窟?

  三欣賞藝術,走進寶庫:

  師:你想先到哪參觀呢?

  (一)欣賞彩塑,體會魅力。

  師:邊讀邊畫出描寫了彩塑特點的詞。

  師:文中哪些詞或句子體現了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特點?請找到談談你的理解。

  師:你們喜歡這樣的彩塑嗎?

  問:假如你就是游客之一,你會怎樣稱贊?

  過渡:在欣賞這一尊尊彩塑,感受著前人高超的雕塑藝術時,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該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驕傲。請帶著各自的心情,再來感受彩塑的魅力吧。

  (二)駐足壁畫,體會魅力。

  師:用文中的哪個詞能概括彩塑?(精妙絕倫)除此之外莫高窟里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問:請找出這兩個詞在文中的哪里?為什么放在這?(過渡句:承上啟下)

  師:從哪體會到壁畫的宏偉瑰麗的?

  1、宏偉

  2、瑰麗

  3、想象還有什么樣的飛天?進行語言訓練。

  4、師生共同感受壁畫的宏偉瑰麗,出示圖片,填空形式伴著音樂讀。

  過渡: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令我們心曠神怡,然而有一個地方我們無法不去提起,它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無法抹去的傷痛。

  (三)去藏經洞,激發情感。

  師:自讀課文,說說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注意。出示投影片

  (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認識敦煌的近況與敦煌恢弘的藝術成就,激發情緒,結合文中語句指導讀悟)

  師:讀了投影片上的話,你作何感想?

  師:讓我們帶著對曾擁有文物的自豪,對帝國主義的憎恨,對失去文物的惋惜齊讀這段。

  四、感情升華,總結課文:

  1、莫高窟雖然經過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坡壞,但他仍是現在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藝術寶庫。仍以他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稱它是什么?稱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是什么?

  2、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有著無窮的智慧、有著巨大的力量,為我們、為后人留下了舉世聞名的寶貴遺產,讓我為之驕傲為之自豪,那作為新世紀的我們又當如何呢?

  提示:同學們要努力學習,建設強大的祖國。無愧先人,無悔后人。

  五、布置作業,鞏固重點:

  1、用“有……有……還有……”造句

  2、寫一寫學了《莫高窟》后的讀后感。

  板書:

  彩塑精妙絕倫

  莫高窟壁畫宏偉瑰麗藝術寶庫

  藏經洞文物眾多

  教材簡析:這是教科版第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的課文,我自己制作了ppt,嘗試用多媒體技術來執教,因為我認為本課的難點是理解“飛天”一段的描寫,這樣容易使學生接受美的熏陶。

  設計理念:

  1、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別是對學習方式的選擇,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朗讀成為了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礎上,自由選擇不同的方式去朗讀,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莫高窟的藝術特點,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會自主學習課文,通過逐步的指導,讓學生在正確流利的基礎上,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目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體會敦煌莫高窟藝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發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激勵學生熱愛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具準備:ppt課件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4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莫高窟,這節課在學習新內容之前老師想檢查一下你們學的怎樣,請看大屏幕﹙播放多媒體課件﹚。

  二、精讀研究

  ﹙一﹚、復習課文內容

  師:同學們,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莫高窟的?每個方面重點介紹的是什么?﹙彩塑、壁畫、藏經洞﹚彩塑重點介紹什么?﹙臥佛﹚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繼續分析理解第三自然段。

  ﹙二﹚、分析理解第三自然段

  1、請一名同學有感情的朗讀第三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有幾句話?﹙4句﹚

  ﹙1﹚分析第一句話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這句話,這句話是怎樣從上一自然段自然過渡到這一自然段的?用了什么詞?﹙不僅…還有…﹚壁畫有多少呢?﹙四萬五千多平方米﹚什么樣的壁畫呢?﹙宏偉瑰麗的﹚宏偉瑰麗是什么意識呢?﹙宏偉:規模宏大雄偉。瑰麗:異常美麗﹚究竟美麗到什么程度呢?我們來繼續分析。

  ﹙2﹚分析第二句話

  師:請同學們默讀第二句話,這句話寫了壁畫的什么?﹙內容豐富﹚ 豐富到什么程度?﹙神佛故事、神佛形象、民間生活、自然風光﹚涵蓋各個領域的內容。

  ﹙3﹚分析第三句話

  師:請同學們齊讀第三句話,上一句話的壁畫內容那么豐富還不是最好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飛天,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呢?﹙把視線集中到一點上﹚是什么?﹙飛天﹚是什么樣的飛天呢?﹙成百上千:說明飛天之多﹚

  ﹙4﹚分析第四句話

  師:下面的這句話就是具體說明飛天了,請同學們有感情的出聲讀課文。飛天形態各異,非常美麗。﹙誰能用自己的身體展示說明,學生表演﹚這段的最后一句高度贊揚了莫高窟壁畫的藝術價值。

  ﹙5﹚總結這一自然段:介紹來了宏偉瑰麗的壁畫,重點突出飛天。

  3、簡要概括莫高窟藏經洞內面積小、文物多。

  4、概括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5、練習

  ﹙   ﹚的菩薩     ﹙    ﹚的天王              ﹙   ﹚的力士

  ﹙    ﹚的彩塑    ﹙    ﹚的壁畫

  三、總結本課內容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我們了解了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經洞,感受到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更了解了敦煌藝術的博大精深,增加了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讓我們好好學習,為創造祖國美好的明天努力。

  板書設計:

  彩 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莫高窟 {壁 畫:宏偉瑰麗內容豐富多彩}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藏經洞:面積不大文物之多

  學習內容:教科版第六單元第12課81頁

  教學目標:

  1、認識課后10個生字,會寫“絕、價、值”等3要求會寫的字。能結合上下文理解“慈眉善目、威風凜凜、惟妙惟肖、翩翩起舞”等詞語的意思。

  2、學習課文“總—分—總”的寫作方法和運用數字說明的方法。

  3、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遺產的藝術價值,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遺產、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彩塑和藏經洞的文化藝術價值,學習本課的說明方法。

  2、學習作者從多方面抓住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體會運用“先概括,后具體”的描寫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方法: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有……有……有……還有……”造句。

  過程方法

  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自主互動式課堂教學流程,體驗有效學習。

  情感態度

  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2、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層次。

  4、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彩塑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我國甘肅東南有一個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僧樂開始鑿窟造像。經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學生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生字詞正音。

  (2)指名讀課文中自己認為最難讀的部分。

  (3)提問: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師板書:彩塑   壁畫   藏經洞

  4、給課文分段。

  (1)提問:課文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為一段?

  (2)學生標出分成的三段。

  (3)找出各小節的中心句

  三、讀通、讀順課文

  1、指名分節讀

  2、分組讀

  四、指導書寫

  1、復習生字、詞

  2、重點指導“殿、腐、錄”

  五、作業

  1、讀熟課文,抄寫詞語;

  2、搜集描寫人物神態、外貌的詞語。

  課后札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引領學生走進敦煌莫高窟這一藝術寶庫,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賞讀、積累課文介紹莫高窟的優美詞語、句段,初步感知文章“總寫——分寫——特寫——總寫”的構段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1、知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學生的文化底蘊。

  2、積累優美語段,感知課文寫法。

  教學準備

  1、學生:通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搜集介紹莫高窟的文字和圖片。

  2、教師: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復習“莫高窟”有什么→ 探究“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 總結課文

  教學過程

  導語:在古老的絲綢路上,在茫茫的戈壁沙漠,蘊藏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們昨天新學的課文——(讀題)莫高窟。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讀題)莫高窟。

  一、復習引入

  1、莫高窟“是什么”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段,誰來說說課文把莫高窟比作什么?

  (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2、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它為什么能稱為“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呢?

  (有精妙絕倫的彩塑,有宏偉瑰麗的壁畫,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洞窟)

  過渡:要想了解(1)莫高窟里兩千多尊彩塑是怎樣的“精妙絕倫”?(2)四萬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畫是如何的“宏偉瑰麗”?(3)莫高窟的藏經洞里究竟有些什么?還得深入研讀課文。

  二、深入探究

  1、彩塑

  (1)先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課文的哪些描寫讓我們體會到彩塑的“精妙絕倫”?

  (2)教師今天帶來了三幅畫片,請大家看一看: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哪幅是威風凜凜的天王?哪幅是強壯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據是什么?

  (3)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強壯勇猛”,樣子各不相同,這就叫: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4)這兩千多尊彩塑中: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祥。真是“惟妙惟肖”。

  (5)所有的這些彩塑都是精致巧妙,絕無僅有,這叫“精妙絕倫”。

  (6)文章寫這兩千多尊彩塑,用了這四組詞語:

  個性鮮明    神態各異

  慈眉善目    威風凜凜

  強壯勇猛    神態安詳

  惟妙惟肖    精妙絕倫

  (7)文章寫這兩千多尊彩塑,用了這一段文字:

  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無不嘖嘖贊嘆。(課文第二自然段)

  分工朗讀,有意識地滲透總寫——分寫——特寫——總寫”的寫作方法。

  過渡:莫高窟除了有兩千多尊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2.壁畫

  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們體會到壁畫的“宏偉瑰麗”呢?請大家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學生讀書,交流。

  (1)分寫部分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教師描述一:同學們,敦煌的壁畫不是一個時期的作品,它連續記錄了一千多年中國社會的變遷。如果把這些壁畫連起來辦一個1米寬的畫展,這個畫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長。面積之大,實屬罕見。畫上畫了些什么呢?請你讀。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教師描述二:同學們,就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在那斷崖絕壁上,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用他們勤勞的雙手開鑿了700多個洞窟,(現在保存下來的還有492個,)用他們非凡的智慧畫出了四萬年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是何等的不易,你心中是否涌起一種敬仰?請你讀。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教師描述三:看了這么多精美的壁畫,你是否感到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前呼后擁地向我們走來,他們拿起手中的畫筆不斷地畫呀,畫呀……前一代的作品滋養著后一代人,后一代的作品又給再后代的人啟示。他們畫下了動人的故事,美好的回憶,畫下了中華民族曲曲折折、分分合合、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歷史。請你意味深長地讀這段話。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過渡:壁畫中最有代表性的,成就最高的那就是“飛天”(2)特寫部分:飛天

  ①簡介“飛天”:飛天是神佛形象中能歌善舞的仙女。

  ②請同學們看這一段描寫“飛天”的文字,為了寫這些飛天,課文一口氣用了幾個“有”?有沒有寫完?你的依據是什么?

  ③喜歡這些飛天嗎?誰來讀?

  ④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從哪里看到的?

  ⑤讀著讀著,你仿佛聽到了什么?從哪里聽到的?

  ⑥讀著讀著,你仿佛聞到了什么?從哪里聞到的?

  ⑦這段文字美不美?什么美?

  描述一:壁畫上的飛天,她沒有用背上的雙翅,沒有用腳上的祥云,只用了兩根長長的絲綢就飛了起來,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迷人的花香。請你讀:

  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

  描述二:壁畫上的飛天,她沒有用背上的雙翅,沒有用腳上的祥云,只用了兩根長長的絲綢就飛了起來,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美妙的音樂。請你讀:

  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

  描述三:壁畫上的飛天,她沒有用背上的雙翅,沒有用腳上的祥云,只用了兩根長長的絲綢就飛了起來,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動人的舞蹈。請你讀:

  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描述四:壁畫上的飛天,她沒有用背上的雙翅,沒有用腳上的祥云,只用了兩根長長的絲綢就飛了起來,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化作了我們眼前這段美妙的文字。請你讀。

  ⑧師生分工讀。

  過渡:這就是敦煌的飛天,敦煌宏偉瑰麗的壁畫。

  3.藏經洞

  莫高窟里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洞窟——藏經洞。

  (1)請同學們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像:它以前是怎樣的?現在是怎樣的?

  (2)學生讀課文。

  (3)學生交流。

  (4)介紹背景:藏經洞一經發現,帝國主義探險家聞風而至,洞內大批文物被掠走,石窟石壁遭破壞。于是,日本的東京,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俄國的莫斯科,都有了中國敦煌莫高窟的文物和遺書。如果你現在到大英博物館去,你會發現里面有一幅名為《引路觀音》的畫,它就是來自于中國的敦煌。

  (5)讀了課文,聽了介紹,心中有何感想,請你談一談,只說一句。

  三、總結課文

  1.挈領:這么多的珍寶被掠奪了,同學們,敦煌的莫高窟還能稱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嗎?

  齊讀: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2.總結:幾千年來,在大漠深處,敦煌靜靜地守著孤寂,留給后人的,卻是永遠的輝煌。1987年,因為它有著兩千多尊精妙絕倫的彩塑,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和曾經有過的眾多文物而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齊讀: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四、創設情境,復述課文。

  1、假如你剛從莫高窟觀光回來,你怎樣向我們這些未去過的人介紹她呢?

  2、學生自己準備一下,然后指名介紹。

  五、作業:

  1、小練筆

  請把下面的一段話補充完整,盡量寫得精彩些。

  下課了,同學們像小鳥似的飛出了教室,奔向操場快樂地玩耍起來。他們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那一刻,操場就是我們的小樂園。

  2、背誦課文二至四自然段,默寫課文中描寫飛天的語句。

  (提示:寫之前,可以先回憶一下課間操場上的情景,最好先觀察一下再寫,那樣會使句子更生動。)

  板書:               彩塑     精妙絕倫

  18、莫高窟    壁畫     宏偉瑰麗

  藏經洞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1. 掌握本課生字的正確發音和規范書寫。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 理解課文內容;感知文章結構。

  重點難點學會隨文識字同,學會本課的生字。

  教具準備 本課生字、詞語卡片,中國地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8)

  1.談話解題: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無數燦爛的藝術瑰寶吸引著中外游人。其中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河南省的龍門石窟、山西省的云崗石窟,被譽為我國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今天,我們將走進敦煌去一睹莫高窟迷人的風采。(板書:14.莫高窟)

  2.(放有關莫高窟的音像資料)簡單介紹:在鳴沙山壁上密密層層地鑿了近500個洞窟,每個洞窟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艷麗多姿的壁畫。

  3.引發學生思考:欣賞了莫高窟,你想到了什么?(讓學生暢談感受)教師相機小結并過渡。

  二、自主識字,了解大意(10)

  1.自由輕聲讀課文,勾畫出本課不認識的生字、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詞,試著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思考:

  ⑴這篇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敦煌莫高窟?

  ⑵作者是怎樣評價莫高窟的?

  三、師生互動,檢查情況(7)

  1.認讀詞語,師生正音,提示學生注意音難字難和形難字。

  2.指名朗讀課文,要求:正確、通順、流利。師生評議。

  3.對于思考題你有什么見解?組內交流,指名學生匯報交流情況,師相機板書:明珠 智慧結晶 藝術寶庫

  四、略讀一、四段,感知文章結構(10)

  1.齊讀第一段,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讀中心句并思考:你認為這一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結全文)

  2.再讀一段,想想還讀懂了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3.默讀最后一段用“△”標出最能體現莫高窟地理位置的詞,你怎樣理解?我國除了莫高窟還有什么是“舉世聞名”的?

  4.讓學生思考、討論文章結構,老師相機補充。

  五、布置作業

  1.書寫生字、詞語。

  2.朗讀課文。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二、三段。

  3. 感受藝術的美妙,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

  重點難點    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體會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

  教具準備    有關莫高窟的圖片和音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7)

  1.認讀生字,書寫生字,學生之間互評。

  2.你讀懂了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

  二、抓住重點,體會情感(15)

  1.教師談話:我們了解到課文主要抓住了“彩塑”和“壁畫”兩部分來具體描寫迷人的莫高窟。首先讓我們去欣賞莫高窟的彩塑。

  ⑴齊讀課文第二段,這里向我們介紹了幾尊彩塑?

  ⑵出示圖片(欣賞慈眉善目的菩薩、威風凜凜的天王、強壯勇猛的力士)。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為什么?

  ⑶學生感情朗讀。

  2.教師談話:莫高窟不僅有栩栩如生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讓我們走進壁畫長廊,去欣賞欣賞吧!

  ⑴出示“飛天圖”及資料卡,讓學生欣賞并了解。教師講述:在所有壁畫中最引人注目的上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

  ⑵引導學生朗讀飛天壁畫這一部分,想象的景象。

  ⑶那栩栩如生的彩塑和這宏偉瑰麗的壁畫在那科學不發達的古代是怎樣建造雕刻而成的呢?請結合課文內容,想象當時的情景。師相機引導學生感悟莫高窟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⑷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流露了怎樣的情感?(對藝術、對人民的贊嘆)感情朗讀二、三段。

  三、感情讀文,感悟中心(8)

  1.用“_____”畫出你認為美的句子,用“…”勾畫出好的詞,用“△”標出精彩的段,自己反復讀一讀,體會體會。

  2.莫高窟,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莫高窟,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莫高窟,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些,你感悟到了嗎?把你的感悟講給大家聽聽。

  四、積累語言,拓展延伸(10)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學生交流搜集的資料,更廣泛地了解石窟藝術。

  3.摘抄好詞、好句、好段。

  五、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第二、三段。

  板書設計

  簡介所處的位置和環境  藝術寶庫

  莫高窟 彩塑——神態各異    勞動人民

  壁畫——宏偉瑰麗    智慧結晶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威風凜凜”、“栩栩如生”、“舉世聞名”、“結晶”等詞語的意思。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2. 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段落。背誦二、三段。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國勞動人民偉大的智慧,學生熱愛我國燦爛民族文化。

  重點難點   1. 學會隨文識字同,學會本課的生字。   2. 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體會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絕倫、博大精深。

  3.借助媒體,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引導學生體會莫高窟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4.學習課文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知文中介紹的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經洞,讓學生真正認識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

  教學難點:學習課文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教師:在古老的絲綢路上,在茫茫的戈壁沙漠上,蘊藏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她就是——莫高窟。

  2.復習: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展示了莫高窟的藝術魅力?(結合板書回答:彩塑、壁畫、藏經洞)。

  3.教師: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去感受她究竟帶給每個長途跋涉而來的朝圣者什么報償?

  二、民主導學:

  (一)、導學第二自然段:

  1、教師過渡語:首先我們來感受她彩塑的魅力。

  2、學生自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課文介紹了彩塑的什么特點?

  3、交流

  (相機板書: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4課文介紹了哪些彩塑?

  (菩薩、天王、力士、臥佛)

  5、這是些什么樣的彩塑?請大家輕聲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相關詞語。

  6、品味詞語: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神態安詳。

  7、多媒體出示圖片,幫助學生體會詞語的意思,感受彩塑的神態各異。

  8、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描寫彩塑的句子。

  9、師:當你看到莫高窟中這一尊尊神態各異、惟妙惟肖的彩塑時,想說什么?

  再想想這惟妙惟肖、神態各異的彩塑竟有兩千多尊時,你又想說什么?

  而這兩千多尊彩塑居然雕刻在斷崖絕壁上,你又想說什么?

  10、看到游客們興奮驚訝的神情。聽到他們發自肺腑的贊嘆,我們怎能不感到由衷的自豪!讓我們一起有感情的朗讀第二自然段。

  11、寫法滲透。

  同學們,剛才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大家發現本段的總體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

  作者在描寫菩薩、天王、力士的方法上和臥佛有什么不同?

  (先概括后具體)

  12、背誦本段。

  (二)、導學第三自然段

  1、師: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和本段是相同的,我們可以按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來學習。首先,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到能概括壁畫特點的詞語。

  2、交流。(相機板書:宏偉瑰麗),理解宏偉瑰麗的意思。

  3、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能體現壁畫宏偉瑰麗的句子。

  4、交流:

  內容豐富多彩……

  面積巨大:四萬五千多平方米。

  5感情朗讀第一、二句話。

  6、品讀飛天。

  a、自由讀描寫飛天的句子,邊讀邊想像飛天的美麗姿態。

  b、說說你最喜歡哪種姿態的飛天,為什么?

  c、配樂朗讀展現飛天的美。

  d、展示朗讀,教師相機針對性評價。

  7、遷移練習:除了課文中描寫的飛天,還有其他姿態的飛天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成百上千、省略號)你能仿照文中句子,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來描繪嗎?(多媒體出示圖片,練說)。

  8、師:人們常說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光飛天就如此的瑰麗,可想而知整個敦煌壁畫該是多么燦爛輝煌啊!(學生齊讀最后一句話)。

  (三)、導學第四自然段

  1、師: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壁畫,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面積不大,卻有著特殊意義的藏經洞。

  2、學生自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藏經洞的特殊之處在哪里?

  3、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六萬多件和僅存部分進行對比,感受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帝國主義的丑惡行徑。)

  4、師:如今的藏經洞已經遠非昨日,可每一個來莫高窟的游客都會來這里,它帶給我們的是什么?

  (憤恨、痛心、惋惜……)

  5、學生感情朗讀本段。

  6、師生共同板書。

  三、檢測導結

  1、師:雖然大量的文物被掠走,但不管這些文物流落到何處,上面始終鐫刻著兩個字——中國,莫高窟,屬于中國,而且只屬于中國,因為他們凝聚著的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讓我們帶著對古代勞動人民的崇敬之情,對中國的熱愛之情,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學生感情朗讀最后一段。

  3、多媒體出示莫高窟圖片,師:讓我們再來回望這排列在斷崖絕壁上的一個個洞窟,此時你想對莫高窟說些什么?

  (學生表達)。

  4.齊讀:

  “看了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畫廊。”

  5.升華主題

  這就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莫高窟。

  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莫高窟。

  這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驕傲——莫高窟。

  板書設計:

  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莫高窟壁畫宏偉瑰麗

  藏經洞曾經輝煌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8

  一、  導入

  1.讀題: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

  2.回憶: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莫高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讀句子

  3.引入課文:為什么說莫高窟是一顆明珠,是一座藝術寶庫?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莫高窟。

  二、  (出示)齊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地理位置

  2.環境

  3.概貌。“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從這句話中感受洞窟多,感受勞動人民創造莫高窟的艱辛。

  三、(2~4)彩塑、壁畫、藏經洞

  1.過渡:這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們更要去領略洞窟內的神奇了。打開課本,輕聲讀讀課文第二部分。

  2.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彩塑、壁畫、藏經洞)板書

  3.其中你最喜歡什么,請你把相關內容再讀一讀,想想為什么它會如此吸引你。

  (一)彩塑

  (1)指名喜歡彩塑的同學,用朗讀的方式帶領大家前往參觀。(出示,指名讀)

  (2)在這里看到了什么?(菩薩、天王、力士、臥佛)

  (3)指導理解并讀好短語: ①怎么樣的菩薩?

  ②“慈眉善目”的菩薩看上去給人什么感覺?

  ③找準感覺,讀好“慈眉善目的菩薩”(看圖)

  用相同方法學習天王、力士

  (4)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誰能讀好這句話?

  (5)還看到了一尊臥佛(看圖),誰來介紹一下。(指名讀句)

  (6)我們看到了   、   、   、   ,你覺得這些彩塑怎么樣?(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惟妙惟肖、精妙絕倫)

  (7)從回答中抓住“精妙絕倫”。“精妙絕倫”是說這些彩塑怎么樣?板書

  (8)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我們去看一看。(看圖)

  (9)我聽到有同學也在發出嘖嘖贊嘆,我要請他來說一說。(把你的贊嘆大聲說出來)(出示,讀句)

  (10)出示主線,引讀: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二)壁畫

  (1)過渡:從圖片中可以看到,彩塑和壁畫相互點綴。彩塑是精妙絕倫,壁畫是            。(出示,讀過渡句)

  (2)師解釋“宏偉”“瑰麗”

  (3)自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從哪可以體會到壁畫的“宏偉瑰麗”?

  交流: ①“宏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內容豐富多彩(讀詞、讀句,讀出宏偉)

  ②“瑰麗”:飛天

  (4)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你一邊聽,一邊能感受到什么?(范讀飛天的句子,談觀賞飛天壁畫后的感受)

  (5)我們來看一看(看圖),看著畫面,自己再來讀一讀。(自讀、齊讀)你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6)還有其它不同的動作,不同的姿態嗎?從哪看出來的?(……)

  試補充(可討論)

  (7)出示,引讀:“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所以說:(出示主線)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8)讓我們拿起課本,再來讀一讀“宏偉瑰麗的壁畫”。(齊讀)

  (三)藏經洞

  (1)過渡:還有一處你不能不去——藏經洞。請同學們默讀第四自然段,讀完后請你用筆圈出最能吸引你,最能讓你心靈為之震動的詞語。

  (2)老師很想知道你圈了什么,更想知道你的感受。(交流)(出示本段內容)

  “面積不大”,“曾”,“六萬多件”,“大量珍貴的文物”,“掠走”,“僅存”

  (3)齊讀。

  四、結合板書總結:莫高窟的彩塑精妙絕倫,壁畫宏偉瑰麗,藏經洞里又珍藏著珍貴的文物。參觀了神奇瑰麗的莫高窟,我們怎能不贊嘆:(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齊讀。所以,(出示主線)齊讀。

  五、拓展練習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9

  之二

  作者:陳明珠

  莫高窟教學設計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思考

  情景導入  、確定研究主題

  1、導入  :

  在我國西部甘肅省漫漫黃沙之中,有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這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規模最宏大,藝術價值最高的石窟藝術寶庫——莫高窟。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游覽了莫高窟,那莫高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莫高窟,去感受它那迷人的魅力。 學生回憶課文主要內容,很自然地進入本節課的學習情景氛圍。

  使學生回憶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對課文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的學習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網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點擊進入莫高窟網頁,認真閱讀2-4小節,"網學習。

  2、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

  3、通過“在線測試”、“學與玩”來鞏固所學知識。 1、帶著一定的學習目標,利用教師準備的網站進行自主學習。

  2、利用位置或興趣愛好組成各個不同的興趣學習小組,學習相關內容,討論相關問題。

  3、學習之后可利用“在線測試”和“學與玩”來測試一下自己所學的知識。 1、通過學習指南培養學生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

  2、通過小組討論,共同研究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團隊精神。

  3、通過“在線測試”和“學與玩”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自由

  交流

  1、組織學生進入"討論交流"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建議,也可以提出質疑。

  2、教師可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交流,對學生的發言作點評。 根據自己對知識的學習,進入"討論交流"和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見解。 1、通過暢談深化學生對莫高窟的認識。

  2、培養學生解釋、組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在"討論交流"里暢談就像同學們平時聚在一起討論問題一樣,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交流的氛圍。

  拓展

  延伸

  1、引導學生以"小導游"的身份帶領游客邊游覽邊介紹。

  2、把學習所得利用計算機制成演示文稿、WORD小報等形式,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3、引導學生課后繼續通過"信息博覽"上網瀏覽相關網站,并且提供為學生解題的“教師留言簿”。 1、組織學以"小導游"的身份介紹莫高窟的美麗風景。

  2、通過"信息博覽"繼續了解有關莫高窟的資料。

  3、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給教師留言,教師會給你滿意的回答。 1、通過"小導游"的身份介紹課文內容,把知識消化透徹,把知識用活。

  2、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快速收集、處理、組織信息,逐步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用留言的方式來及時交流解決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充分體現了現代信息交流的快速、方便。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營造氛圍

  莫高窟,歷經滄桑,幾度盛衰,步履蹣跚地走過了漫長的歷程,悠久的歷史孕育出敦煌燦爛的文化。那精美的石窟藝術,那遍地的文物遺跡,那浩瀚的典籍文獻,那神秘的高山異水……使這座古城流光溢彩。莫高窟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西北的大漠上。

  今天,讓我們通過品讀課文,去觸摸莫高窟,去欣賞莫高窟,去感受莫高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詞語和句子多讀幾遍。

  (2)結合具體的語句理解詞語的意思。

  (3)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莫高窟哪些方面的情況?

  2、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分節指讀課文?

  (2)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莫高窟哪些方面的情況?

  三、精讀課文,指導點撥

  1、指導學生精讀“彩塑”一段。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這段內容是圍繞哪一句寫的?

  (2)哪些詞語寫出了彩塑的特點?圍繞這個特點描寫了哪些彩塑?

  (3)談談自己印象最深的彩塑。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小組合作學習“壁畫”一段。

  (1)總結學習“彩塑”的方法:①朗讀課文,畫出該段中的中心句,說說壁畫的特點。②說說課文介紹了哪些壁畫,談談自己印象最深的壁畫。③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分小組合作學習“壁畫”一段。

  (3)小組匯報學習情況,教師適時進行點撥。

  3、略讀“藏經洞”一段。

  (1)自由朗讀課文。

  (2)匯報自己讀懂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指導學生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四、拓展練習,指導提升

  1、出示莫高窟壁畫中的“五臺山圖”,指導學生觀察。

  (1)談談觀看“五臺山圖”的總體感受。

  (2)說說“五臺山圖”上畫了哪些內容?有什么特點?

  (3)說說給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為什么?

  2、將自己觀察到的、體會到的、感受到的寫下來,注意學習圍繞中心句寫具體的方法去寫。

  3、組織學生交流。

  五、總結談話,學習評價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但了解了敦煌藝術的特點,感受到敦煌藝術的博大精深,而且我們還學會了怎樣讀書,學會了圍繞中心句寫具體的寫作方法,為我們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了解莫高窟藝術的特點,學習圍繞中心句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3、感受敦煌藝術的博大精深,體會敦煌藝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威風凜凜”、“精妙絕倫”、“宏偉瑰麗”等詞;會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一段話。

  2、引導學生用自讀自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來理解課文。

  3、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莫高窟是世界的文化瑰寶”,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4、品讀理解“彩塑”和“壁畫”的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1、通過語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精妙絕倫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2、引導遷移,引導發現,學習文章的語言規律和表達方法。

  三、教學準備:1、查找、了解莫高窟的資料;2、課件。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多媒體出示一幅莫高窟圖片。同學們,這幅圖上是什么地方啊?對,是莫高窟。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好嗎?(板書:莫高窟)“窟”是什么意思?(洞穴)為什么叫莫高窟?

  (老師可以做簡單介紹。一種說法是莫高窟修造在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周圍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綠洲高近百米,所以在沙漠高處開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后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另外一種說法是沒有比它高的洞窟,也就是最高的洞窟。)

  這些知識老師也是通過搜集資料后才知道的啊!

  2、同學們課前有沒有搜集關于“莫高窟”的資料啊?誰來簡單介紹一下?沒有也沒關系,我們有課文啊,課文就是我們的資料啊!(生簡單介紹)

  3、多媒體出示幾幅圖片。可以結合學生的介紹展示,讓學生欣賞。

  4、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自讀課文要求:①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并把課文讀正確。②圈畫出帶生字的詞語,能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也可請教同學或老師)。③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莫高窟?

  5、學生自讀,自學。

  6、都完成上面的三個要求了嗎?我想檢查一下,有信心通過老師的檢查嗎?

  多媒體出示幾段文字:

  敦煌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現存石窟492洞,如蜂窩般開鑿在鳴沙山東麓(lù)的斷崖絕壁上。

  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惟妙惟肖的彩塑,其中有神態安詳的臥佛,有威風凜凜的天王……,游人看了無不嘖嘖贊嘆。

  莫高窟那宏偉瑰麗的壁畫,內容豐富多彩,尤其是那些輕撥銀弦,漫天遨游的飛天,更是把游客如同帶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一般。

  莫高窟的藏經洞曾藏有各種珍貴文物,但由于清王朝腐敗無能,大部分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僅存部分經卷。

  試試看,老師把課文的絕大部分生字都結合在屏幕上的這段文字里了,請你從頭到尾,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響亮的讀一讀,聽明白了嗎?

  7、給大家一個機會,自己拿不準的字可以請教一下,有嗎?

  (佛(fó)    肖(xiāo)    弦(xián)    瑰(guī)    敦(dūn))

  8、誰敢完整的讀一遍?(再正音)

  9、這段話里四個字的詞語也很多,你剛才自學的時候弄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了?把你的自學成果展示一下。(約2~3分鐘時間交流,著重理解“惟妙惟肖”“威風凜凜”“嘖嘖贊嘆”“宏偉瑰麗”這幾個詞語)在多媒體上將這些四字詞語變色,齊讀這些詞語。

  10、下面,我在黑板上寫一個詞,請你從屏幕中找出和這個詞相對應的段落,并讀一讀,明白嗎?、

  板書:彩塑(什么意思?)——誰來讀?

  壁畫(什么意思?)——誰來讀?

  藏經洞(什么意思?)——誰來讀?

  藝術寶庫(什么意思?)——一起讀,好嗎?

  11、同學們,讀到這里,你發現沒有,老師寫的這幾段話跟整篇課文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12、那誰能比老師更厲害用一句話概括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呢?試一試 。(學生思考并回答)

  13、有時候要把課文讀長,有時候也要把課文讀短,短到這樣的程度,有助于我們很快的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但是,我們僅僅知道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讀出隱藏在這些內容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師建議你們再用心去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讀著讀著,我是否自豪了?是否悲傷了?驚訝了?陶醉了?入迷了?憤恨了?憂慮了?生氣了?高興了?……

  (多媒體出示:自豪、驚訝、入迷、憤恨、憂慮、悲傷、生氣、高興……)

  14、同學們,每次上課我最期盼這種交流,對我來說傾聽也是一種學習,我想對你們來說也是一樣的。誰來說說你最強烈的感受,慢慢說。(學生交流)

  15、練寫生字。

  多媒體出示本課生字。誰來友情提醒一下,那些字容易寫錯,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學生自我提醒)

  16、板書設計:

  彩塑

  18、莫高窟  壁畫      藝術寶庫

  藏經洞

  第二課時

  1、走近莫高窟

  課文第一節中有句話概括描述了莫高窟的外貌,誰來讀一讀有關句子  ( 課件呈現畫面 )

  茫茫沙海,陡峭的山壁,蜂窩似的洞窟里究竟藏著什么?同學們回憶一下。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彩塑 壁畫 藏經洞

  2、欣賞彩塑,觸摸“藝術”

  (1)我們首先來欣賞彩塑,課文中的彩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采用“從               中感受到              ”的句式回答。

  (2)交流: 

  從“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感受到“數量多”;

  從“有慈眉善目的菩薩……眼睛微閉,神態安詳。”感受到“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3)菩薩、天王、力士、佛祖,身份不同,形象、神態也自然不同,這就叫——“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人們塑造這些彩塑,都有不同的思想寄托,請看屏幕(課件出示)

  人們塑造菩薩,是希望他             ,所以是           “菩薩”

  人們塑造天王,是希望他             ,所以是           “天王”

  力士兩腳下各踏一只小鬼,是希望他們                     ,所以是            “力士”

  還有一尊臥佛,那是佛祖涅盤時的塑像,涅盤就是死亡,瞧,它涅盤的的神態是多么安詳!它有多么寬廣慈悲的胸懷啊!

  (4)你能通過朗讀把它們的特點表達出來嗎?

  (5)讀得很好,這么精美準確的語言應該存儲于你記憶寶庫中,根據提示,把這幾句話背下來嗎?引導背誦。

  (6)這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彩塑僅僅四尊嗎?

  這2000多尊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彩塑,如果用一個詞語去形容、贊嘆,你會用什么詞語?精妙絕倫、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等。

  (板書:精妙絕倫)

  請同學再來欣賞欣賞一尊尊彩塑(多媒體出示),你們說,這兩千多尊彩塑是什么?

  3、讀賞壁畫,領略藝術

  (1)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請同學們讀讀第3自然段第一句,想一想,它給你什么啟示? 板書(宏偉瑰麗)

  (2)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們體會到壁畫的“宏偉瑰麗”呢?請大家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

  (3)交流。 

  (出示)“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 

  ①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讀書體會。 

  ②課件出示,學生欣賞壁畫。 

  ③指導朗讀。 

  同學們,敦煌的壁畫記錄了一千多年中國社會的變遷。如果把這些壁畫連起來辦一個1米寬的畫展,這個畫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長。面積之大,實屬罕見。你能將壁畫豐富多彩的內容讀出來嗎?(一生讀)同學們,看到這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你想到了什么?(一生讀)。同學們,看著這么精美的壁畫,你感受到了什么?大家一起意味深長地讀。

  (4)豐富多彩的壁畫內容中飛天是最引人注目的,你了解飛天嗎?讓我們一起去瞧瞧這神奇瑰麗的飛天吧。課件播放飛天圖片。  

  欣賞完了飛天壁畫,你覺得這些飛天怎么樣? 

  ① 讓我們走進文字再次領略他的風采。出示描寫飛天的文字,引導學生朗讀。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讀著讀著,你仿佛聽到了什么?讀著讀著,你仿佛聞到了什么?把你聞到的、看到的、聽到的讀出來。

  ②師范讀:同學們讀得這么投入,老師也想來讀一讀。(課件出示圖片音樂情境)。

  ③引導美讀課文:

  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迷人的花香。請你讀——

  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美妙的音樂。請你讀——

  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動人的舞蹈。請你讀——

  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化作了我們眼前這段美妙的文字。一起讀——

  (5)壁畫上的飛天各有各的姿勢,各有各的美,請同學們發揮想象,仿照課文的寫法,用“有的        ,        ;有的       ,       ……”這樣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飛天姿態寫一寫,你可以寫一句,也可以兩句,三句。(課件出示)。  

  (6)指多名學生匯報交流。  

  師: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生排成行逐一描述)。(配音樂和畫面)  

  (7)、小結:這就是敦煌宏偉瑰麗的壁畫。怪不得作者這樣贊嘆: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生)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4、走進藏經洞,激蕩情感。

  觀賞莫高窟,有一個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輕聲讀讀第4節,哪些字眼讓你的心情難以平靜?請作些標記。

  (1)、課件出示圖片。那個曾經裝得滿滿的藏經洞現在空空如也了,那些曾經被封存近900年的文物,包括唐玄奘不遠萬里取來的“真經”全都不在了!它們被帝國主義者掠走了!

  (2)、課件出示文字信息,伴音樂:

  ①英國人斯坦因盜走完整的經卷二十四箱近萬卷,完好的絹畫和絲織品等五箱近五百件。

  ②法國人伯希和盜走大量文獻精品和佛畫、絲織品,總數約一萬余件。

  ③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用低價非法換取了469卷手寫本和精美彩塑兩尊。

  ④俄國人鄂登堡盜走經卷一批。

  ⑤美國人華爾納用涂有粘著劑的膠布剝取了壁畫26方,共計3.206萬平方公分。

  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凄艷的晚霞。那里,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同學們,當你聆聽了這些文字,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假如你就是一件被掠走文物,一尊珍貴銅像、一張出自高僧的手卷、或一幅精美的絹畫,如今你被存放在異國他鄉的博物館里,你最想說些什么?請寫在課文一側!

  (3)交流。

  5、總結全課,積淀情感。 

  (1)莫高窟雖然經過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但它仍是世界上現有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人類藝術的殿堂”。 外國的旅游者也這樣評價(課件出示)指名讀。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藝術是人類文明的曙光。”

  (2)站在這茫茫的沙漠之中,再次舉目仰望這聞名世界、光輝燦爛的敦煌莫高窟,面對這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你想說些什么?

  (3)作為中國人,我們不得不自豪地說(出示第五自然段)齊讀——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板書:智慧的結晶)

  6、板書設計:

  彩塑(精妙絕倫)

  18、莫高窟  壁畫 (宏偉瑰麗)  智慧的結晶

  藏經洞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進入課文:

  1、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同學已經解決了“莫高窟是什么的問題”,說能說說答案?

  (學生回答后,出示電腦投影,通過網絡上介紹的圖片與音樂,讓學生瀏覽,總結莫高窟是“藝術寶庫”)

  2、大家說說看,這個藝術寶庫里有什么呢?

  (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

  3、請大家自由練讀課文2、3、4段,感受一下這個藝術寶庫。

  二、個體感知,潛入課文:

  1、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課文讀給大家聽聽!

  2、指名2——3位學生讀課文。

  3、每讀完一次,引導學生評論一次。(闡述喜歡的理由)過渡:課文讀得很流暢,老師覺得大家離敦煌越來越近了,下面讓我們走得再近些來欣賞這個藝術寶庫。首先是彩塑——

  三、分層感悟,精讀課文:

  1、讀課文,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2、學生找出課文的重點句,教師隨機出示投影片“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的……有的……有的……”

  3、指導朗讀:

  ①誰先來讀讀?視情況引導嘗試讀。

  ②教師在投影上圈劃重點詞,結合圖片讓學生對比讀。相機觀察課文插圖,體會“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考古學上所謂“佛像有三相”,出示一些佛像雕塑圖片,可以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過哪些佛像?)

  ③誰能把不同彩塑的神態讀出來?

  ④誰能語氣優美地再超過他?

  ⑤齊讀后,引導游人看到這樣的彩塑是?(嘖嘖贊嘆),我們同學現在就在莫高窟,誰來贊一下?

  過渡:中國的石窟很多,敦煌最有名是因為莫高窟不光有彩塑,里面還有大量的壁畫。

  4、同學們練習讀課文,讀完由大家提出問題

  a、飛天是什么?(看課件進行描述,注意神態、動作等)壁畫上都畫了些什么?(看掛圖說)

  b、有哪些佛教故事?為什么要畫這些壁畫?

  5、師生討論,出示投影。

  6、找出印象特別深、感覺特別美的句子,教師相機出示投影片:

  (用一段音樂襯托出現飛天排比句,重點字詞加上加號,)

  7、指導朗讀好排比句。

  8、伴隨課件教師再泛讀,讓學生聆聽品味。

  過渡:1900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的一天,王道士打掃洞窟,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中國歷代最燦爛文化的大門,這就是敦煌莫高窟中的藏經洞。

  四、感情升華,總束課文:

  1、自讀課文,說說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注意。

  2、學生自由質疑,集體討論。

  出示投影片(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認識敦煌的近況與敦煌恢弘的藝術成就,激發情緒,結合文中語句指導讀悟)師:讀了投影片上的話,你作何感想?

  3、師總結提高:同學們要努力學習,建設強大的祖國。無愧先人,無悔后人。

  五、總結本課,重點鞏固:

  1、用“有……有……還有……”造句

  2、寫一寫學了《莫高窟》后的讀后感。

  教材分析:

  這是蘇教版第九冊語文的課文,我曾自己制作了ppt,嘗試用多媒體技術來執教,當然課堂上也使用了掛圖、小黑板等傳統教具,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學生借助投影演示對“飛天”一段(課文重點)的描寫感悟很透,容易接受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2、通過逐步的指導,讓學生在正確流利的基礎上,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圖文結合的感悟,讓學生養成讀書疑思的和好習慣,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敦煌藝術寶庫”的文化內涵。

  教學難點:通過逐步的指導,讓學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

  教具準備:敦煌的ppt演示文稿,一段背景音樂(mp3)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走進生活。

  1、同學們,我看見你們的臉上寫著兩個標點符號:一個是感嘆號,一個是問號。寫著問號的同學可能想問:“老師,您叫什么名字?”寫著感嘆號的同學想說:“我好害怕老師抽我起來答問!”接下來,你們想問什么,盡管說。這時課堂氣氛高漲。凝固的場面頓時升化了,老師順便問:“你們想不想看老師給你們帶的禮物,想的孩子請舉上小手?”﹙師出示泥人﹚玩過的孩子你能說說自己的創意?你們喜不喜歡繪畫?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和泥塑、繪畫有關的課文《莫高窟》,同時板書課題。指出“窟”是什么意思?﹙教師出示幻燈片﹚

  意圖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構建已有的認識,讓陌生的莫高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請孩子們帶著好奇的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

  2、標上自然段的序號,莫高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激發學生走進課文。

  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請孩子們在默讀課文,針對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自己

  的問題嗎?﹙教師隨機板板書)教師引導學生梳理問題。

  2、那么,你打算怎樣去解決這些問題?

  3、我們不急于回答這些問題,先把描寫莫高窟彩塑、壁畫的

  內容找出來讀一讀。

  意圖能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當即解決,有些問題可供學生課堂選擇研究,學生就水到渠成地培養了學生提問的能力。這樣課堂才會學趣盎然。同時,學生為自己的問題而定學法。

  四、精讀品味,點撥提高

  1、你最想讀哪一段內容?﹙教師隨機進入﹚

  2、品讀“彩塑”一段。

  (1)朗讀感受:誰愿意起來朗讀感受莫高窟的彩塑,聽后想想莫高窟的彩塑給你總的印象是什么?

  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特見解。

  (2)欣賞圖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莫高窟的彩塑。(放幻燈片)

  學生隨著音樂模仿彩塑的神態,形象具體地感知彩塑的藝術特點。

  (3)品味體驗:欣賞了彩塑,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這段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抓住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在字里行間蘊于的情感。

  (4)對話追問:孩子們,我們學會品味語言還不夠,還要學會和課文對話,請你們追問一下古人,他們當時塑造神態各異的彩塑,他們心里怎么想的?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真正與課文對話,與課文交流,激發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5)美讀感悟:把你自己對莫高窟的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放音樂)

  意圖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全身心地朗讀,讓語言所抒的情感溢出紙面,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

  (6)想象說話:如果你站在摸高窟彩塑面前,你會怎樣嘖嘖贊嘆?

  3、總結言語感悟的策略。(出示幻燈片)

  4、自主品讀“壁畫”一段,學生讀后匯報交流。

  5、品讀了課文,欣賞了莫高窟的壁畫,此時此刻,你站在莫高窟壁畫面前,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學生進行合作性閱讀,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進學生全面深入的探究問題,理解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6、齊讀課文最后一段,用橫線標出最能體現莫高窟地位的詞,你怎樣理解這個詞語?我國除了莫高窟,還有什么是“舉世聞名”的?“結晶”是什么意思?(教師板書結晶)

  意圖學生進行合作性閱讀,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進學生全面深入的探究問題,理解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欣賞影片

  如果你是導游,你會給在做的人怎樣介紹莫高窟的藝術?

  意圖進一步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深化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莫高窟的藝術特點,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會自主學習課文,讀懂課文內容,學會提出問題,與他人合作確立小組的問題。

  情感態度目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體會敦煌莫高窟藝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發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從而激勵學生熱愛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14

  課時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熟練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2,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3,體會藝術寶庫莫高窟在世界文化藝術史上的地位,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1,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2,體會藝術寶庫莫高窟在世界文化藝術史上的地位,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總體把握,調動興趣.3′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莫高窟》.

  2,(出示課件2詞語)還會讀嗎 注意讀準紅色字.(開火車讀,齊讀)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板書:明珠)作者主要是從彩塑,壁畫和藏經洞這三方面來展現這顆明珠的.(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一起走進課文,來領略這顆明珠迷人的魅力!

  二,精讀細品,領略風采.26′

  (一)品味"彩塑"8′

  1,課文哪一自然段寫了彩塑 (第2自然段)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一讀第2段.呈現在你眼前最清晰的彩塑是----

  交流:

  (1)指名個說.

  菩薩是( ) 天王是( ) 力士是( ) 引導對感情朗讀

  臥佛是( )(出示課件4文字)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 寫得更加詳細具體 引導感情朗讀

  (2)這些彩塑真是(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3)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無不(嘖嘖贊嘆),個個都會贊嘆.

  你會怎樣贊嘆呢 (指學生說)

  2,把大家剛才說的連起來作為第2自然段,行不行 (不行,太亂)

  3,作者是怎樣寫的呢

  先寫了莫高窟保存著----.這些彩塑----.(概括出特點)

  接著寫了這些彩塑中有----,有----,還有----.(從"面"上展現)

  然后著重寫了一尊臥佛長達----,他----,眼睛----,神態----.(從"點"上展現)最后寫了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游人無不----.(道出人的感受)

  4,我們再來欣賞欣賞這些圖片,我來提示,你們齊背.

  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出示課件5,6,7,8圖片及文字)有------,有------,還有-------.有---------安詳.看著這些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無不嘖嘖贊嘆.

  (二)回味"壁畫"14′

  1,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這句話在第3自然段的開頭,它是一個 (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精妙絕倫的彩塑"承接上文(板書:精妙絕倫),"宏偉瑰麗的壁畫"開啟了下文(板書:宏偉瑰麗).

  2,第3段與第2段的在寫法上一樣.對照第2段,自學第3段.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做批注.

  交流:指名說,讀一讀.

  (1)(宏偉瑰麗,內容豐富多彩) 師點評:這里概括出特點.

  (2)(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有----,還有----)引讀,齊讀.

  師點評:這里從"面"上展現,使我們感受到壁畫的內容真是(豐富多彩).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15

  《莫高窟》選自蘇教版第九冊第五單元。本單元共有三篇課文,分別從錦繡山川和文化藝術的角度進行文字描述,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本課是最后一篇。《莫高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感,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又能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文章介紹了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經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學生對此很感興趣。他們在欣賞圖片,閱讀美文的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文是一篇寫景的記敘文,作者以“總—分—總”的形式來結構全文。 第一自然段總寫莫高窟所處位置和環境;第二、三段著力描寫了彩塑和壁畫,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文中運用了生動準確的四字詞和排比等描寫神態,將栩栩如生的彩塑和壁畫展現在讀者眼前。無論是用詞造句,還神態描寫,表達方法,結構等方面,都有本年段的側重訓練點,教師有必要深挖;第四段介紹了藏經洞,這部分主要要讓學生理解以前由于清政府腐敗無能,莫高窟歷次遭劫,主要要激發起學生的愛國熱情。第五段總結全文,贊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二、根據本課的要求及學生的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莫高窟彩塑和飛天壁畫精美。

  3、通過師生互動,了解文章結構,學習作者表達方法。

  4、激發對勞動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強民族自豪感。

  其中重、難點為:

  1、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莫高窟彩塑和飛天壁畫精美。

  2、激發對勞動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流程設計

  (一)導入

  課一開始,我便運用多媒體的手段播放莫高窟的圖片、畫面,讓學生利用多種感官感受莫高窟的宏偉瑰麗,充分激發起學生對莫高窟的向往。

  (二)精讀課文理解積累

  1、我先讓學生自瀆課文,找出課文中的四字詞語,并讀一讀。這樣一來先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大體感知,并順便對文中的重點詞語進行疏通。

  2、指名學生讀自然段,邊讀邊想:課文介紹了莫高窟的哪些藝術寶藏?這是讓學生在先讀課文的情況下,對課文內容、層次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概念,并相機板書。

  3、導學第二自然段

  在學第二自然段時,我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并畫出這段的中心句,找出彩塑有什么特點,作者又是怎樣把彩塑寫具體的?在講解時抓住關鍵詞語如“惟妙惟肖”、“有···有···還有···”等讓學生在感知彩塑特點的同時,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隨后及時創設情景:面對這一尊尊惟妙惟肖、色彩絢麗、氣魄宏偉的彩塑,游人們無不贊嘆,同學們想象一下,游人們都會贊嘆些什么呢?隨后,我馬上小結:欣賞了彩塑,感覺著前人高超的雕塑藝術,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心中都會涌起一股自豪感,讓我們帶著自豪感來讀讀這一自然段。

  4、自學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結構相似。所以,在學習這一段時,我先叫學生歸納出我們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按照學習方法小組討論自學,然后教師檢查自學效果。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我出示畫面,讓學生看著圖說出描寫壁畫和飛天的句子。然后抓住描寫壁畫的詞語“有···有···有···還有···”,讓學生改寫說說飛天還有哪些形態。在這里,我大膽聯系奧運會開幕式中真人飛天的美麗形象,讓學生感受我國日益強盛的國力。隨后,我動情地說:那迎風擺動的衣裙,那飄飄翻卷的彩帶,飛天飛得多么輕盈巧妙,嫵媚動人啊!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第三自然段。

  5、品讀第四自然段

  “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莫高窟文物眾多?”拋出問題,讓學生動手勾畫。適時出示莫高窟歷次被破壞的資料,再次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激發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恨之情。“看了這些資料有什么感受?”學生此時覺得有話可說、有話要說,教師順勢激勵學生帶著惋惜和憎恨之情讀第四自然段。

  4、學第一自然段

  通過對課文重難點的講解,現在回過頭來學第一自然段。著重讓學生感受作者為什么說莫高窟是一顆明珠,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結合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來贊美莫高窟。

  5、帶著無比自豪的感情齊讀地五自然段

  (三)給課文分段,學習段落提綱的寫法

  學生學完了課文,給課文分段,說段意不是什么難事了。這里可放手讓學生發揮,教師在課件上相機出示就行了。

  (四)課后作業

  運用本課學習的 “總—分”關系的構段方法,寫一段話。

  這個課后作業是讓學生模仿本文的寫法,寫話。語文源于生活,又還原于生活。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學到了一些用詞造句的方法,表達方法、寫作方法等,積累了一些好詞佳句。在學完之后及時運用,對學生加深課文的理解及提高其寫作能力都是有幫助的。

  (五)總結全文

  肯定學生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品嘗到自己努力后的成功喜悅。并留下課后延伸:如果你還想了解有關莫高窟的什么知識,請下去自己查閱資料,與同學們交流。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16

  一、復習導入

  1、猜猜這是哪里?多媒體出示莫高窟全貌、彩塑、壁畫、藏經洞的圖片,猜猜這是哪里?(莫高窟)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莫高窟》。(板書課題)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誰來說說莫高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交流。相機板書: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藝術寶庫  智慧結晶

  4、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具體表現在哪里?(彩塑、壁畫、藏經洞)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

  5、過渡:要想具體了解莫高窟里兩千多尊彩塑、四萬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畫和藏經洞究竟為什么享有如此高的評價,還得深入研讀課文。

  二、學習第二~四自然段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齊讀第二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1、這一段寫了什么?主要是圍繞哪個句子寫的?

  (寫了彩塑,主要圍繞“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這個句子寫的。)

  2、這兩千多尊彩塑有什么特點呢?

  (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3、你是從哪些句子感受到這些特點的?

  (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

  4、老師今天帶來了四幅圖畫,請大家看一看: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哪幅是威風凜凜的天王?哪幅是強壯勇猛的力士?哪幅是神態安詳的臥佛?

  5、在這四尊佛像里面,作者著重介紹的又是哪尊?(臥佛)

  6、這尊臥佛有什么特點?

  (長達16米,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

  7、下面請同學們做一道數學題,我們的黑板是4米長,這尊臥佛有多少黑板連起來那么長?這么長的臥佛制作起來多么不容易啊,由此可見,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8、同學們喜歡這些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彩塑嗎?請喜歡這些彩塑的同學站起來讀讀這兩句話。能背的盡量背誦,其他同學認真聽,我們隨時歡迎你們加入我們的隊伍。

  9、這句話中“慈眉善目、威風凜凜”都是形容人的神態的,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形容人的神態的?

  (兇神惡煞、親切和藹、笑容滿面、滿面春風、興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擻、齜牙咧嘴……)

  10、這些彩塑非常逼真,課文中用了哪個詞來形容?(惟妙惟肖)“惟妙惟肖”是什么意思?(“惟妙惟肖”指人物形象生動逼真。)還有哪些詞也是這個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靈活現……)

  11、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有什么反應?想象一下,游人們會說些什么呢?(這些彩塑真是精妙絕倫啊!)板書:精妙絕倫。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莫高窟不僅有精美絕倫的彩塑,還有什么?

  (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1、這句話出現在第三小結的開頭,它是一個什么句?(過渡句。)

  2、它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啟下。)

  3、請同學們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段描寫壁畫的文字,讀完之后為本自然段劃分層次。

  4、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劃分的?

  (第一句話是第一層,第二層從“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到“翩翩起舞”,第三層是最后一句話。)

  5、你的依據是什么?

  (第一句話是總起,中間部分是對壁畫內容的概括描寫和具體描寫,最后一句話是總結。)

  6、那這小節的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

  7、除了第三自然段是總分總的結構,還有哪一自然段是這樣的結構?(第二自然段)。

  8、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壁畫吧。(多媒體出示壁畫圖片)莫高窟不愧是佛教的藝術殿堂。每個洞窟到處都是壁畫,連地上,土磚都刻有蓮花圖案,你再也找不到一處可以下筆的位置了。這些壁畫的面積是?(四萬五千平方米)。

  9、我們的一間教室大約是70平方米,這些壁畫相當于有643間教室那么大,夠宏偉吧。這景象用書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就是?(宏偉瑰麗)

  10、這些壁畫不但宏偉瑰麗,而且內容?(豐富多彩)

  11、哪些句子體現了它的豐富多彩?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學生回答時,出示相應的文字和圖片。)

  12、這么多的壁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飛天)。

  13、是啊,飛天已成為莫高窟的名片,敦煌藝術的標志了。飛天是?(佛教的香樂之神。)

  14、請一個同學讀讀對這段描寫飛天的文字吧!其他同學認真聽,等下請你評評他讀得怎么樣。

  15、生評。

  16、下面請同學們一起美美的齊讀這段描寫飛天的文字。能背誦的最好背誦。

  17、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描寫飛天的特點的?

  (①數量:成百上千 ②姿態優美: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18、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姿態優美的飛天吧!

  (出示展現飛天姿態的圖片)

  19、這一段有個省略號,說明了什么?(說明飛天還有很多的姿勢。)

  20、你是否也可以按照書上的格式,完成下面這道題目呢?(課件出示題目)

  下課了,同學們像小鳥似的飛出了教室,奔向操場快樂地玩耍起來。他們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那一刻,操場就是我們的小樂園。

  21、交流。

  22、唐代大詩人李白這樣寫過“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漂浮升天行。”壁畫上的飛天確實美的讓人陶醉。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17

  一、揭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莫高窟》。

  二、復習詞語:感受詞語的美麗。

  師:下面我們先來欣賞幾個美麗的詞語,想一想,該怎樣讀,誰讀的好,一副精美的圖片就獎勵給你。

  像這樣的建筑我們可以稱它為(金碧輝煌)。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就是這樣豐富多彩,一個詞語就是一副活的畫。

  翩翩起舞:(它是形容什么的?不但動作美,而且輕盈。)欣賞著畫面,我們再來讀這個詞。

  輕輕飄動:想一下紅領巾再胸前飄動是什么感覺?、

  蓮花朵朵:不是一朵蓮花,數量很多,朵朵應該中毒。

  池水清清:想象池水清澈見底的樣子。

  流水淙淙:這是一個象聲詞,聽到畫面的聲音,你就會讀這個詞了。

  琴聲叮咚: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朗讀,把詞語讀成了一幅幅鮮活的畫面,每個詞語你們讀的這么生動,相信課文你們一定會讀得更精彩。

  三、品讀課文,感悟藝術美。

  1、整體感知,把握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作者是從那兩個方面具體介紹了莫高窟的神奇和美麗?(板書:神奇,美麗)

  2、分層感悟,精讀、美讀。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畫一畫,哪些詞語和句子讓你感受到了莫高窟的神奇和美麗?(同學們邊讀邊畫,留下你讀書的痕跡。)

  (2)學生匯報

  a、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學生回答)體會的真好,你能讀讀嗎?

  b、最大的佛像有九層樓那么高,最小的菩薩還沒有手掌大。

  (學生體會后)老師告訴你們,那還不是最小的,據最新資料記載,最小的菩薩只有2厘米,聽了這個數字,你有什么感受嗎?(太了不起,太神奇了)我們就帶著這種感受齊讀這句話吧!評價:剛才同學們不但讀的好,還說出了自己的讀書體會。誰能接著說說。

  c、敦煌的壁畫,每一幅都像一朵盛開的鮮花。

  師:那你能把這句話讀的像花一樣美嗎?指名讀。誰還能讀,誰還能像他一樣讀。

  d、在萬紫千紅的鮮花叢中,……佛教故事。(生理解萬紫千紅,顏色多,鮮艷,種類多。那你可以用哪些詞來代替萬紫千紅呢?)

  指導朗讀:莫高窟的壁畫真是豐富多彩,生動的文字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下面就請你用充滿深情的朗讀,把文字變成畫面,把你的感受充分的表達出來。(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剛才我們欣賞的只是佛光掠影,在整體上感覺了莫高窟的神奇和美麗,現在一副精美的壁畫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這幅壁畫的神奇與美麗呢?讓我們出聲地讀讀第四自然段。

  (學生匯報)

  1、理解:金碧輝煌(出示畫面)裝飾的這樣華麗,耀眼的建筑,在清清的池水的映照下該多美啊,大家應該以邊想象著畫面,一邊把詞語讀美。(指名讀)誰還能像他這樣讀。

  2、大家再來回憶一下,這就是翩翩起舞的動作,我們班開班會的時候,有的同學還在舞臺上翩翩起舞,想象一下,你能把少女們輕盈優美的舞姿讀出來嗎?

  評價:讀出了你的感受,聽到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少女們飛揚的舞姿,動人的笑容,在這其中,有一個高挽發髻的彈琵琶的女子的姿態更是妙不可言,同學們快速地在書上找到描寫彈琵琶女子的句子。(指名讀)

  師:老師能問問你,你為什么讀的這樣好嗎?(抓住了描寫動作的詞)

  老師帶學生逐個體會表示動作的詞語。

  指導讀:剛才大家說的真好,我們在讀這幾個動詞的時候,語氣要輕柔,舒緩,還要想想她的動作。(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女生讀。)

  指導習作:在習作中,我們也應該恰當地使用動詞,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

  3、欣賞畫面:看同學們表現這么好,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許多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課件出示)畫外音:這是敦煌的塑像,惟妙惟肖,看這一尊,神態安詳,笑容可掬,這是臥佛,它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但卻是世界上最大的臥佛,敦煌的塑像,每一尊都是精美的藝術品。池水清清,蓮花朵朵,映著金碧輝煌的亭臺樓閣,身著華麗衣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泉水叮咚,流水淙淙,這是古代勞動人民雨中耕作圖,這是……,一幅幅,一面面,都是盛開的鮮花。

  過渡:站在壁畫前,眼前的一切彷佛活了起來,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導語:笑語盈盈,倒持琵琶,飛天的飄帶是她的翅膀,動聽的音樂是清澈的泉水,看著看著,眼前的一切彷佛都活了起來,讓我們齊讀

  導語:池水清清,蓮花朵朵,身著華麗衣裙的少女翩翩起舞,是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智慧的雙手,創造出舉世聞名的杰作。讓我們再讀。

  導語:色彩的漩渦,夾雜著魏晉的青褐,盛唐的瑰麗,明清的寧靜,挾裹著中華民族五千年飛天的夢想,千年不枯的色彩和線條,讓你情不自禁地發出心底的驚嘆!

  4、體會列數字描寫的好處:莫高窟這么神奇和美麗,到底有多少塑像和壁畫呢?讓我們一起看看,仔細品味一下變紅的數據,(準確詳實的數據,生動的寫出了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畫之多,這就是列數字描寫的好處。)

  5、過渡:看到這些精美的壁畫,彷佛讓我們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寶庫,讓我們帶著自豪感,齊讀最后一段。

  四、課堂總結

  這就是莫高窟,沙漠中一顆閃光的珍珠,讓我們再次走進莫高窟,回味它的神奇與美麗!(回味全文)

  五、茫茫沙漠,滔滔流水,莫高窟如大漠中一顆閃光的珍珠,以她的神奇和美麗,吸引著中外學者游人,然而代表中華民族文明與夢想的莫高窟,在歲月的侵蝕下已受到了嚴重的損害,1961年,莫高窟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怎樣保護莫高窟這顆沙漠中的明珠,責任就落在我們身上,請同學們課后繼續收集資料,了解莫高窟的過去和現在。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18

  之一

  設計者:淮陰師范附屬小學 顧琴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品讀理解課文第二段并背誦。

  2、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對象及學習需要分析: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五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一方面他們想更多地拓展視野,了解世界(特別是我國古代)燦爛的歷史文化,另一方面,他們也想進一步增強自己的閱讀理解和表達交流的能力。《莫高窟》文質兼美,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感,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又是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紹了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學生對此很感興趣。他們在欣賞圖片,閱讀美文的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自學能力還有待加強。

  教學媒體選擇與應用設計:莫高窟的多媒體課件及錄象片段。

  開課時,看課文錄象,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聽享受,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隨著教學的深入,在網上(網址:)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以及曾藏有許多珍貴文物的“藏經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受莫高窟宏偉、神奇的魅力,認識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同時,體會作者優美細膩的描寫筆觸。最后再次聽錄音,看課文錄象,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設計理念:

  1、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別是對學習方式的選擇,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朗讀成為了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礎上,自由選擇不同的方式去朗讀,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

  3、架設課內外的聯系,引導學生上網搜集、閱讀、欣賞有關莫高窟的文字、圖片資料,擴大知識面,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我國的西北部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僧樂尊開始鑿窟造像,經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你們想親眼看一看嗎?(想!)(學生看課文錄象,配有解說)

  這些景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學生各抒己見,自由回答。)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板書課題),跟隨作者一起去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莫高窟充滿了神秘感,它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以及在我國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以看錄象為切入口,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讀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明確讀書的要求,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2、檢查自學效果:

  (1)分自然段讀課文,相機正音。

  (2)提問: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3、指導分段。

  [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分段,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脈絡,提高閱讀能力。]

  三、主動探究,朗讀感悟

  1、交流:同學們,剛才在錄象上你們看到了洞窟內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畫、藏經洞),看了這些景物,叫人贊嘆不已。有一位作家參觀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筆寫了下來,那么,這位作家是怎么向我們介紹的呢?(指名分讀第2、3、4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時先“扶”學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訓練,體現了一定的層次性。]

  (2)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彩塑的?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

  (3)學生交流質疑,教師相機點撥。

  ①(點擊彩塑)引導學生瀏覽各種神態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樣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等詞。

  ②(點擊“彩塑”中的“臥佛”)課文是如何描述臥佛的呢?

  [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多講,讓學生自讀自悟,學會主動學習。在學生理解困難的地方,通過上網欣賞圖片,引導學生圖文對照,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③面對這一尊尊想象力之豐富,色彩之絢麗,氣魄之宏偉的彩塑,游人在觀光時會想些什么,又會說些什么?

  (4)怎樣讀才能讓人也好像看到這些彩塑的樣子?(結合評價,指導朗讀)

  (5)(點擊第2自然段填空題)按原文口頭填空,指導背誦。

  (6)小結學法。

  ①找中心句②讀文質疑③品讀背誦

  [歸納出學法,為學生自學下面的段落作一個范例。]

  3、學習第3自然段

  (1)根據學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3自然段

  (2)討論交流自學效果。(先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交流,再以小組的形式發表、交流討論的結果。)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3)朗讀體會,想象畫面。

  ①(點擊“壁畫”)欣賞各種姿態的飛天圖,朗讀體會作者優美細膩的描寫筆觸。

  (出示“有……有……有……還有……”的排比句式,學習“先概括寫,后具體寫”的寫法。)

  ②文中還有這樣的句子嗎?

  (點擊句子“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引導學生改為“壁畫上的飛天,有臂挎花籃,采摘鮮花的;有……”的句式。)

  ③欣賞課文插圖,你能用這樣的句子來介紹圖上的內容嗎?(發揮想象,從游人說開去。)

  [將造句訓練滲透在“讀’的訓練中,既沒有離開課文,破壞“讀”的整體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4)引讀背誦。

  4、學習第4自然段

  (1)學生用以上方法自讀、質疑、討論。

  (2)介紹“藏經洞”的發現及遭帝國主義掠奪的情況。

  (3)指導朗讀、背誦。

  [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培養自能讀書的能力。]

  5、學習課文第三段

  (1)介紹敦煌文化,理解“舉世聞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引導學生去聯想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結晶”的意思。

  (3)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的恰當意思。]

  6、學習課文第一段。

  (1)舉世聞名的莫高窟在哪兒呢?齊讀第一段。

  (2)(點擊“莫高窟”)圖文對照,想象莫高窟的全貌。

  四、聽課文錄音,看有關錄象資料,再次感受莫高窟的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這是對全文的“反芻”,使學生對莫高窟有一個完整、深刻而又清晰的印象,并在感情上產生共鳴。]

  五、創設情境,復述課文

  1、同學們,剛才我們跟著作者一起欣賞了聞名世界、光輝燦爛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絕倫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它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導游,你準備怎樣向游客介紹?

  2、練習、展示、評議。

  六、課外延伸,構建聯系

  (點擊背景音樂,出示作業 ,兩題可以任選一題。)

  1、將課文改寫成導游詞,說給家人、同學聽。

  2、有興趣的同學繼續上網閱讀、欣賞有關莫高窟的圖文資料。

  [讓學生從事感興趣的自主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效果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本課的教學就是通過自讀自悟、感情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與作者一起走進文本,了解莫高窟,增強民族自豪感。教學環節的設計精當、巧妙,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實踐性。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是我們在新課程實驗中致力尋求的新理念,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至高追求。通過對話,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讓他們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讓學生與文本對話”,首先要喚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者在課的開始,語言渲染了莫高窟在我國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并讓學生觀看課文錄象,整節課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會到了莫高窟的宏偉、神奇,調動了學生的情感積累,讓學生走進了文本,讓文本進入學生心里,從而進行直接的語言交流、情感交流,讓閱讀教學變成一個雙向的對話交互過程。

  二、激發想象,感悟品味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教學中教者采用變序手法,直接切入重點段的學習,分別介紹洞穴里的“彩塑”、“壁畫”、“藏經洞”,借助網絡資源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訓練過程也體現了由“扶”到“放”的層次性,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莫高窟》一文體現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教者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復品味,同時體會表達的精妙以及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美的熏陶。

《莫高窟》教學設計 篇19

  本堂課中,我嘗試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交流、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探討,從而更好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這種新穎的學習方法,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效果非常好。我搜集了大量莫高窟的彩塑、壁畫、飛天、莫高窟地理位置圖等,學生有了直觀的感受,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我想學生邊讀課文,邊欣賞這些充滿藝術美的圖片,會是一種享受。也更好地體會到“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加強詞、句的訓練,說話的訓練。如:學生通過欣賞彩塑,親眼所見彩塑的不同神態和不同個性,仿照書上“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再說說這些彩塑還有哪些不同的神態和個性。

  再有“飛天”內容的教學,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浮,漫天傲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指名聲情并茂地朗讀,其余學生閉上眼進行想像。然后讓學生把想像到的飛天的畫面描述出來。在熟讀的基礎上,把這些優美的句子,深刻地記在腦海里,即進行背誦練習。

《莫高窟》教學設計(精選19篇) 相關內容:
  • 《莫高窟》教學設計(精選23篇)

    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走進生活。1、同學們,我看見你們的臉上寫著兩個標點符號:一個是感嘆號,一個是問號。寫著問號的同學可能想問:老師,您叫什么名字?寫著感嘆號的同學想說:我好害怕老師抽我起來答問!...

  • 《18、莫高窟》教學設計(精選19篇)

    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 掌握本課生字的正確發音和規范書寫。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 理解課文內容;感知文章結構。重點難點學會隨文識字同,學會本課的生字。教具準備本課生字、詞語卡片,中國地圖。...

  • 《莫高窟》教學設計(精選14篇)

    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 掌握本課生字的正確發音和規范書寫。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 理解課文內容;感知文章結構。重點難點學會隨文識字同,學會本課的生字。教具準備本課生字、詞語卡片,中國地圖。...

  • 莫高窟 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一、復習導入1、猜猜這是哪里?多媒體出示莫高窟全貌、彩塑、壁畫、藏經洞的圖片,猜猜這是哪里?(莫高窟)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莫高窟》。...

  • 莫高窟教學設計(精選17篇)

    《莫高窟》選自蘇教版第九冊第五單元。本單元共有三篇課文,分別從錦繡山川和文化藝術的角度進行文字描述,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本課是最后一篇。...

  • 《莫高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莫高窟被掠奪的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 《莫高窟》教學設計

    一、揭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莫高窟》。二、復習詞語:感受詞語的美麗。師:下面我們先來欣賞幾個美麗的詞語,想一想,該怎樣讀,誰讀的好,一副精美的圖片就獎勵給你。像這樣的建筑我們可以稱它為(金碧輝煌)。...

  • 《莫高窟》教學設計

    一、導入:1、這節課我們學習12課《莫高窟》。2、課前我們都讀課文了,我們結合課文內容猜猜《莫高窟》這個名字的由來。3、這個莫字讀音同沙漠的漠。高應該是位置高。窟洞穴,石窟。...

  • 《莫高窟》教學設計

    《莫高窟》選自蘇教版第九冊第五單元。本單元共有三篇課文,分別從錦繡山川和文化藝術的角度進行文字描述,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本課是最后一篇。...

  • 18、莫高窟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有……有……有……還有……”造句。...

  • 《莫高窟》教學設計

    一、 導入1.讀題: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2.回憶: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莫高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 《莫高窟》教學設計

    課時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熟練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2,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3,體會藝術寶庫莫高窟在世界文化藝術史上的地位,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學重難點:1,能...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县| 汝南县| 安远县| 佛坪县| 林州市| 长武县| 枣强县| 吉林省| 乐清市| 青河县| 新和县| 水富县| 边坝县| 洪雅县| 江陵县| 上蔡县| 鄢陵县| 阳信县| 洛宁县| 邮箱| 监利县| 历史| 疏附县| 滕州市| 缙云县| 玉龙| 江川县| 黄冈市| 瑞昌市| 墨江| 山东省| 丘北县| 濮阳县| 和静县| 寻乌县| 浏阳市| 彭水| 鸡东县| 南澳县| 洪江市|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