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陣》教案(通用3篇)
《口袋陣》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民族英雄的歷史故事,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2.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戚繼光是怎樣巧布“口袋陣”、以少勝多擊敗倭寇的。
3.認識11個生字和3個多音字。會寫8個生字。
4.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
1.認識11個生字和3個多音字。會寫8個生字。
2.朗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戚繼光是怎樣巧布“口袋陣”,以少勝多擊敗倭寇的。
教學準備
生字卡、詞語卡、課文朗讀錄音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初讀課文。
1.同學們,你們從電視上看到過或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過外國人侵略我們中國的事情嗎?是啊,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遭受過無數次外國列強的入侵。但是,我們也曾出現過許許多多抗擊外敵的英雄,人們世世代代紀念他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在四五百年前的明朝,一位民族英雄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故事。
2.板書課題。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3.我們一起來讀課文,看看大家的問題答案能不能在課文中找到。
聽課文錄音,標出自然段。
4.聽了課文錄音,你知道了課文講的是什么事情嗎?
(引導學生說出:戚繼光打敗了倭寇。)
5.你知道戚繼光是誰?倭寇是什么樣的人嗎?
“倭寇”是指日本強盜、侵略者。“倭”就是指日本,“寇”是強盜、侵略者的意思。明朝時,日本海盜和侵略軍經常入侵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他們殺人放火、搶劫財物,老百姓把他們叫做“倭寇”。戚繼光就是當時抗擊倭寇的名將。
6.那么,“口袋陣”是怎么回事?我們學習課文,看戚繼光是怎樣布下口袋陣、打敗倭寇的。
二、自讀課文,隨文識字。
1.自讀課文,教師巡視,看看哪些同學需要個別輔導,學生邊讀邊在文中畫出生字,讀準生字的拼音。
2.檢查認識生字情況。
(1)出示生字卡(除四個多音字以外)。開火車讀,請小老師帶讀,去掉拼音直接讀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2)學習四個多音字。
①出示詞語卡,讀多音字所在的詞語:將士埋伏投降
讀準jiàng mái xiáng
②你知道這四個多音字還讀什么嗎?
指導:“將”還讀jiāng,將來,將軍
“埋”還讀mán,埋怨
“降”還讀jiàng,降落傘
請小老師帶讀多音字,給多音字組詞。
三、指導寫字,練習寫字。
1.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說說每個字的各部分及重點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范寫“區”:橫、撇、點、豎折。左三包的字,從上到下寫,最后一筆是豎折。
2.練習寫好每個字。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錯字、錯筆畫。提醒學生注意寫字的姿勢。投影展示學生寫的字,在同一個字中指出寫得的一個,鼓勵學生寫好字。
四、作業
1.朗讀課文。
2.收集、閱讀有關戚繼光抗擊倭寇的故事。
《口袋陣》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字和4個多音字“將、蒙、埋、降”,會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戚繼光是如何布下口袋陣消滅倭寇的,體會抗倭寇名將戚繼光的沉著、機智、勇敢。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4、練習查閱資料,培養學生查閱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10個生字和4個多音字。會寫8個生字。
2、朗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戚繼光是怎樣巧布“口袋陣”,以少勝多擊敗倭寇的。
教學準備:
生字卡、詞語卡、課文朗讀錄音帶。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初讀課文。
1、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抗擊外敵的英雄?學生交流。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在四五百年前的明朝,一位民族英雄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故事。板書課題,齊讀。
3、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4、下面我們帶著問題來讀課文。
聽課文錄音,標出自然段。
5、聽了課文錄音,你知道了課文講的是什么事情嗎?
6、你知道戚繼光是誰?倭寇是什么樣的人呢?下面我們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二、朗讀第一段,學習本段生字。
1、自由大聲朗讀第一自然段,標出本段中的生字,讀準字音.
2、學生交流,說說你認識了哪些生字?帶讀,擴詞。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找出文中句子讀一讀。
3、默讀第一自然段,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指導朗讀,指名讀,小組讀,正音。
4、游戲鞏固生字。
開火車游戲、看口形猜字游戲,選詞說話鞏固生字。
三、指導寫字。
指導書寫:區、殺、勇、敢。
1、先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重點指導:區字的筆順,勇字的占位。
4、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游戲鞏固生字。
二、學習二、三、四自然段,學習其他幾個生字。
1、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口袋陣》。現在誰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學生質疑。將學生的問題歸類記在黑板上。
1)為什么要擺“口袋陣”?
2)怎么擺“口袋陣”?3)“口袋陣”有什么作用?
3、朗讀課文,研討問題,感悟內容。
1)學生讀課文,討論問題.教師走到學生中,與學生交流。
2)小組推舉代表發言,交流討論結果。
A、為什么要擺“口袋陣”?
認清戰前形勢,討論:這時,如果硬拼行不行?戚繼光是怎么做的?理解“沉著”、“以少勝多”。
B、怎樣擺“口袋陣”?
先引導學生讀句子,在畫一畫“口袋陣”的地形和用兵圖。
C、“口袋陣”起到了什么作用?
用自己的話說說戰斗情形。
4、總結全文,深化拓展。
1)讀最后一自然段。
2)想一想,你還有其他大敗倭寇的好辦法嗎?
3)深化主題:在中國歷,還有許多像戚繼光這樣保衛祖國、抗擊外敵的民族英雄。我們要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同時,我們也要努力學習,長大了建設祖國。只有國家強大了,外國才不敢侵略我們。
5、學習生字詞,特別強調幾個多音字:將、埋、蒙、降。
6、游戲鞏固生字詞。
三、指導寫字。
指導書寫:備、死、埋、虎。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指名學生上臺書寫,學生評價,教師指導。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第三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2、游戲鞏固生字。
3、(出示幾個多音字)說說他們的另一個讀音,并給他們找一個朋友。
二、抗擊外敵民族英雄故事會。
除了戚繼光以外,歷還有很多這樣的民族英雄。你從課外書上一定讀過吧。來講給大家聽聽吧。
學生自由上臺講故事。
《口袋陣》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認識20個生字、會書寫8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
教學重難點:
1、學會認讀12個生字,書寫8個生字。
2、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一個口袋,說說口袋可以裝什么?
2、在明朝的時候,倭寇經常入侵東部,倭寇是指日本還盜,他們殺人放火,搶劫購物,威繼光奉命去平定他們,在一次戰域中威繼光身邊只剩下一千多人,他就利用口袋可以裝東西的原理,布了一個口袋陣,讓倭寇們自投羅網,取得了勝利。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
2、同桌互讀認讀生字,要求讀準字音。
3、開火車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前鼻音:侵、軍、戰、隱
后鼻音:奉、將、令、蒙、降
多音字: 蒙 將 降
4、出示詞語卡片學生認讀。
愛戴 沉著 隱蔽 寂靜
以少勝多 人仰馬翻
倭寇 入侵 地區 奉命
軍隊 紀律 作戰
準備 其他 將士 隱蔽
一聲令下 投降 蒙了
5、出示帶生字的句子測試
6、教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講了什么事?
7、指名學生朗讀,把課文讀正確。
三、學習生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去、均、紀、律、備、令、殺、投
學生認讀
2、給這些生字組詞
3、學生識記生字(多種方法識記)
4、教師指導書寫
5、學生作業
四、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
體會威繼光是一個沉著冷靜,智勇雙全的將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認讀生字詞
2、出示有生字的句子讀
二、學習新課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為什么威繼光的軍隊被人們稱為“威家軍”?
(3)什么叫愛戴?你能用愛戴說一句話嗎?
(4)齊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2—4自然段
(1)學生讀2自然段
教師提問:
——你知道了什么?
(生:時間、地點、誰和誰打仗)
——什么叫決一死戰?雙方的人數分別是多少?
——這種情況下,威繼光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請同學們在書上找一找。讀出來。
——他以少勝多的妙計是什么?為什么讓每個人的手上都舉著松樹枝呢?
(2)師范讀、學生讀
(3)學習3—4自然段
—倭寇怎么想?怎么表現?
—為什么要用“涌”字?
—那句話寫隱蔽工作好?讀一讀。
—為什么要在“口袋”上加引號。
—這次戰斗結果如何?
(4)學生讀3_4段
出示重點句:
將士們紛紛仍掉松樹枝,像下山猛虎,一齊沖下敵人.
學生讀
用"像"說一句話
三、總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