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湖》教案(精選9篇)

《湖》教案

發布時間:2023-02-06

《湖》教案(精選9篇)

《湖》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默讀課文第3、4自然段,注意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第3自然段具體描繪西湖主要景點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1、回憶《憶江南》

  2、揭題

  二、憑借想象,指導初讀

  1、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它們在句中的意思。

  (3)想:課文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麗景色?

  3、檢查自學效果。

  4、讀了課文,你仿佛看見了西湖哪些美景?

  (指名說,并板書)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5、查字典理解“素有”

  三、質疑問難,指導朗讀。

  1、問: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生提問。

  四、作業

  1、描紅

  2、抄寫詞語

  3、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1、聽寫生字詞

  2、檢查反饋

  二、細讀課文,理解文意

  1、引讀第1自然段

  2、出示問題:

  (1)為什么說西湖是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2)為什么說西湖是人間仙境?

  (3)月下的西湖是什么樣的景象?

  3、指名讀文

  4、聽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寫出了山美?

  理解“遠眺”、“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等詞語。

  6、引導朗讀:誰來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

  理解“碩大”,在平靜而寬闊的湖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7、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十里西湖中是怎樣的景象?為什么說它是人間仙境呢?

  師生對讀:十里明湖中,孤山(             )

  白堤和蘇堤(               )

  三個小島(                   )

  讀了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仙境?

  結合理解“飄逸”、“掩映”、“典雅”等詞語。

  8、月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1)生自由讀文,想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2)指導朗讀,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3)作者把月下的西湖比作什么?又把華燈倒映在湖中比作什么?

  (4)指名朗讀兩個比喻句。

  三、回顧全文,朗讀品味

  1、總結全文

  遠眺西湖→    近賞西湖→    月下游賞

  2、學生朗讀練習

  四、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摘抄好詞佳句              板書:

  6、西湖

  山巒                  湖水             (遠眺)

  湖堤                  小島             (近賞)

  華燈                   琴聲            (夜游)

  課后反思:寫景的文章上得真的很累,雖然文章美得讓人驚嘆,但是對于一個才9歲的孩子來說,的確難以體會。如果有相應的課件,將西湖展示給學生,學生就能身臨其境感受美。從文字到形象的的過程,學生有點缺乏,因為有時離他生活實踐太遠了,但是將形象和實踐結合,他們就更容易理解文字了。唉,生字還是大問題,學生許多字都念的是別字,如仿佛的佛,輕拂的“拂”讀“fo”……讀一句話,要停好幾次。這如何體會文章的美呢?

《湖》教案 篇2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師: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說什么?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師:這里就是聞名中外的杭州西湖,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而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風光旖旎的西湖,去感受它的美。(板書:6、西湖)

  二、自讀課文。

  師:現在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從課文優美的語言中體會西湖的美。自讀時,要完成什么任務?看著同學們急切的目光,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讀好這篇課文。

  師:課文讀完了,老師先來檢查同學們的自學情況。看,大屏幕上的詞語你會讀嗎?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過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這么美,你們想不想親眼去看一看?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自讀第二自然段,看看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你站在西湖邊看到了什么?(板書:山巒、湖面、白鷗)

  2、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呢?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指名交流,相機進行朗讀訓練)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齊讀)

  過渡:站在西湖岸邊就能欣賞到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個景點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飽覽一番?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3自然段,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找一找這段介紹了西湖中的哪些景點,用圓圈圈出。

  2.集體分析:(1)指名答,板書(孤山、白堤蘇堤、小島)

  (2)你最喜歡哪個景點?為什么?(師: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兩條翠綠的綢帶,迎風飄逸,真令人賞心悅目。)

  (4)下面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景點,美美地讀一讀。

  (5)我們已經知道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那么這些美景座落在這銀鏡上,又呈現出怎樣神奇的景象呢?(指名用書上的話來回答)

  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說一句話嗎?

  師: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會怎樣呢?(愉快、舒暢)找一找文中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心境的?(心曠神怡)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句。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過渡:夜幕初垂,明月東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聽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圖片,師配樂朗讀)

  師:聽了老師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再聽到遠處飄來的悠揚琴聲,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你是否也想來美美的讀一讀呢?學生配樂朗讀體會,你覺得哪句話特別美?

  五、總結:

  1、學到這里,你覺得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2、讓我們再次齊讀課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麗風光。

  3、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五、作業

  1、把你喜歡的詞語積累到你的詞語積累本上。

  2、把你喜歡的一段背誦下來。

《湖》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2.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抓住重點詞語和文中的比喻句,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麗。

  教學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課前展示:1.古詩轉轉龍

  2.唱《弟子規

  一.導入

  剛才的課前展示,同學們表現的非常好,那我就送你們一個禮物,請看大屏幕。(多媒體課件出示西湖的美景圖)

  問:你們覺得西湖美嗎?

  生:美!

  看到這西湖的美景圖,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們以前誦讀的一首古詩:

  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學生齊聲朗誦

  那我們今天再來學習一篇與西湖有關的文章——《西湖》,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揭題板書:西湖

  讀完課題之后,你們腦子里有哪些疑問?

  生:西湖什么樣子?西湖美不美?……

  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

  二、預習

  出示預習要求: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圈出生字詞,標出文章的自然段。

  三、過關檢查

  (一)

  1.同桌互相讀生字,讀準字音得一顆 ☆

  2.同桌互相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得一顆☆

  3.檢查完畢,馬上坐端正,再得一顆紀律☆

  (二)

  老師檢查:

  1.詞寶寶(自瀆、齊讀、開火車)

  鑲嵌 輕拂 掠過 一圈 蘇堤 華燈 琴聲 泛舟 素有 連綿 濃淡 猶如 格外 漂浮 掩映 一般   一幅畫    夜幕初垂

  2.字寶寶(自瀆、齊讀、開火車)

  嵌 拂 幅 掠 圈 堤 幕 垂 華 琴 泛 素 綿 淡 猶 格 浮 掩 般 初

  3.課文朗讀(抽查4名同學)

  四、講解課文

  俗語的上半部分:上有天堂,       。有誰能答出下一半?(下有蘇杭)蘇杭——蘇州和杭州

  天堂是怎樣的地方?想象回答(幸福、美好的地方;讓人神往的地方……杭州像天堂一樣美,令人神往。)

  1. 范讀課文

  那鑲嵌在杭州的一顆明珠肯定很美,請同學們邊聽示范錄音,邊在書上劃出西湖美的地方。

  2.小組合作討論

  想:課文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麗景色?

  檢查自學效果。

  小組討論,歸納:

  西湖美在湖

  西湖美在山

  理解“遠眺”、“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等詞語。

  引導朗讀:誰來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

  理解“碩大”,在平靜而寬闊的湖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十里明湖中,孤山(             )

  西湖美在堤

  白堤和蘇堤(               )

  西湖美在島

  三個小島(                   )

  小結:十里西湖中是怎樣的景象?為什么說它是人間仙境呢?讀了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仙境?

  結合理解“飄逸”、“掩映”、“典雅”等詞語。

  西湖美在夜

  生自由讀文,想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出示:夜幕初垂,明月東升……

  總結:遠眺西湖→    近賞西湖→    月下游賞

  五、配樂朗誦

  總結: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配合著音樂,再來朗讀課文,重新體味一下西湖的美景。

  六、課外擴充閱讀

  《配套練習冊》上的文章——《美麗的西湖》

  1.自由讀

  2.找學生讀好的段落

  3.做相關的閱讀題

  七、課堂達標

  1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山巒

  (     )的山水畫

  (     )的湖面

  (     )的湖水

  (     )的西湖

  (     )的琴聲

  2、試著用“猶如”、“像”、“仿佛”、“宛如”中的任意兩個詞造句。

  八、布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2.用“如”、“像”、“仿佛”、“宛如”造句。

  板書:

  西湖

  湖             (遠眺)

  美       山           

  堤             (近觀)

  島

  夜             (夜游)

  自評:

  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個別讀、比賽讀、想象讀等不同的形式,不斷激發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

  在指導朗讀和背誦這一方面,課堂上做的還比較欠缺,不夠具體、細致。雖然學生能流利地去朗讀、能夠背誦,但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美感體會得還不夠,也許是因為第一次接觸到這種類型、寫法的課文。我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注意加強學生朗讀的指導。讓學生從讀中去感受、領略文章語言文字的韻味。

  反思:

  寫景的文章上得真的很累,雖然文章美得讓人驚嘆,但是對于一個才八九歲的孩子來說,的確難以體會。“百聞不如一見”,一點也不錯,讓學生從有限的好詞佳句中也只能讀來津津樂道,樂完了還是沒能夠完全領會,因為想象與真實總有距離,因此在對待這樣的寫景散文,除了品讀理解外,最重要的是能讓學生也親身體驗一回,這樣,很多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說到比喻句,不少學生誤把類似于“我長得像哥哥。”“我們真像是一家人。”這樣的句子當成是比喻句,其間的本體與喻體構建不上,事物屬同類型;另外,就是本體與喻體不恰當,構不成一個合理的比喻句。文字之妙在語感,語感也往往在積累,以后的教學中更要面向未來,讓學生的學習成為一個緩慢而有節奏的過程。

《湖》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閱讀課文,感受青海湖的粗獷、自然而質樸的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2、學習作者觀察及表達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畫面。

  3、激發學生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的詞句。

  教學重難點:

  1、閱讀課文,感受青海湖的美。

  2、學習作者觀察及表達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畫面。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青海湖風光錄象

  教學方法:啟發法朗讀感悟法自主性學習法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新課。

  1、導語 :我國地域遼闊,有無數的名勝美景。在我國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東北部有一處令人向往的湖泊——青海湖。齊讀課題《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找出文中與題目照應的句子。理解“夢幻”。(因為青海湖美,作者欣賞過后,有如在夢境中的感受。

  2、默讀交流,文中分幾個方面表現青海湖的美?

  3、師生交流板書:湖水清,環境美,鳥多。

  4、師指導學生理清課文段落,寫出段意。

  三、熟讀課文,質疑問難。

  1、通讀全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詞句?

  2、師生互相交流解答問題。

  四、小結

  師:我們了解到作者從三個方面來介紹青海湖的美。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

  青海湖是祖國大地上最大的內陸湖,也是一個咸水湖。它四面環山,景色奇特。這節課我們去領略青海湖的風光。

  二、學習全文,想象品味。

  1、分組研讀,協作討論。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喜好,組織小組學習,要求找到有關句子。

  讀讀想想,從那些描寫中讀到了美?為什么?

  師巡回指導,隨機參與學生的討論。

  2、課堂交流,匯報學習成果。

  3、朗讀體味,想象描畫。

  (1)學生再次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描寫青海湖美的句子,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A 小組為單位練習朗讀,看誰讀得最美。

  B 學生自主選擇,自由讀給全班聽,師生評議。

  (2)一小組為單位共同描繪一張青海湖的風景畫,要求畫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處景色。

  A 學生自己作畫。

  B 展示作品,并配以解說詞。

  (3)欣賞青海湖風光錄象。

  三、總結升華,遷移增效。

  1、假如你正面對青海湖,你會對它說什么?

  2、作者寫青海湖美,表達的目的是什么?

  板書設計 :

  4、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湖 水 藍

  環 境 美

  青海湖 鳥(世界) 如夢境

  魚(天堂)

《湖》教案 篇5

  羅布泊課堂實錄——用儒家思想上課

  師:老師先帶大家看一幅壯美的圖。這是?黃河。

  幫老師大聲朗讀解說詞,好嗎?

  生齊念: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師:再試一幅,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師:李白高唱黃河,杜甫低吟長江。面對水的風情,孔子就曾說:智者樂水啊。

  師:老師今天就要帶大家去看一方水,這一方水古書里就曾對它議論紛紛,有書里稱它沏澤,有書里稱它鹽澤,有書里稱它巨澤,有書里稱它蒲類海,好多名字啊,老師特別喜歡一個西方探險家給它的簡單雅稱:“仙湖”。(板書:仙湖)

  師:這個雅稱的出處知道嗎?找一找。

  生:斯文赫定的《亞洲腹地探險八年》

  師:學會劃一劃。這是怎樣一座仙湖呢?現在它又在哪里?當我們疑惑的時候,當我們需要增長知識的時候,我們一起看書,好嗎?學習課文《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師:老師建議作朗讀,朗朗有聲,會更有味道。速度稍快一些。

  生讀全文。

  師:大家都認真地讀完了課文,老師請大家來欣賞一下仙湖。出示仙湖圖片。

  師:你能從文字里找出仙湖的解說詞嗎?

  生念。

  師:是這一段嗎?

  生:是。

  師:面對這樣一座湖,斯文赫定當時是驚訝了。面對這樣一座湖,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我們每個人再讀一讀,都感受一下。

  生各自讀:羅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鏡子一樣……

  師:斯文赫定在文字里表達了一種心情,這種心情是什么?

  生:驚訝。

  師:你們讀了之后的感受呢?

  生:十分美麗。

  生:生機勃勃。

  師:你能念出生機勃勃的感覺嗎?

  師:你從哪些詞句里感受到這樣一種心情的?

  生:作者對自然環境的感嘆,對造物主的贊嘆。

  師:這幾位同學的個人體驗非常豐富。對于每一樣事物,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體驗,把它表達出來,世界因你而精彩。

  你的驚訝,你的快樂,你的向往,把我們的感情融在齊讀里,讓文字因為我們而更有情意。

  生齊讀。

  師:大家有沒有注意老師這一幅圖跟文字有出入?

  生:沒有鴨鷗、小鳥……

  師:老師要說很抱歉的是這一幅并不是真正仙湖的圖。因為真正的仙湖已經?

  生:消逝了。變成了沙漠。就是現在的羅布泊。(板書:羅布泊)

  師:羅布泊,循這個名字也能感受到它有湖的意思。作者有一個很美的感嘆句,你找得到嗎?

  生:羅布泊,泊字左邊是三點水啊!

  師:《漢書》記載羅布泊當時曾“廣褒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

  湖水盈盈,因為有水,漢代的使節張騫率眾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因為有水,有了靈氣,生命的綠洲開始形成。

  孔子說:智者樂水。所以自然界的有靈性的生物紛紛匯聚在了那里。比如那里有最美麗的樹,叫胡楊。還有好多好多野生動物,比如……(生說),都把那里當成了?

  生:樂園。

  師:想去看看嗎?老師帶你們去,看,這就是當年的仙湖,現在的羅布泊,真實的圖片。能從文章里找到這幅圖的解說詞么?

  生念第三段。

  師:他剛才讀時有些字詞特別念了重音,是哪些呢?說說看。

  生:一棵、沒有……

  師:你認為有必要重讀嗎?

  生:這些字讓我感受到污染特別嚴重。

  師:大家留意到了嗎,羅布泊有一樣東西沒有了?——水。

  師:泊字沒了水變成了什么?

  生:白。(師擦去三點水和其他,板書就留下白字。)

  師:羅布泊成了茫茫的沙漠,怎么會這樣?

  生:人為的。

  師:對,作者有一個感嘆句直接告訴了我們。

  生念:這出悲劇的制造者又是人!

  師:這位同學強調“又”字是為什么?

  生談。

  師:指證人,你有證據嗎?事實勝于雄辯,周圍的同學可以交流一下。

  生念第十二段。

  師:這段里有個核心句子,找一找。

  生:人們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

  師:拼命何解?

  生:無節制,不顧后果。

  師:人類不計后果的做法有事實證據嗎?

  生:四盲……

  師:誰四盲?

  生:人。

  師:還有證據嗎?有人已經看到了數據!哪里鮮明地寫著?

  生:念第十二段中數據。

  師:塔里木河全長1321公里。那么和老師一起算一算,多少公里就有水庫,多少公里就有引水口,多少公里就有抽水泵站?

  生:大約10公里,10公里,3公里。

  師:所以塔里木河的軀體,四盲像個吸水鬼,將它抽干了。

  師:數字是理性的,能去掉嗎?

  生:增加真實性,可靠性。

  師:齊讀,再次感受數字背后的溫度。

  塔里木河320公里的河道干涸,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推進

  胡楊林從780萬畝減少到420萬畝

  所以作者悲憤地感嘆:

  生:這出悲劇的制造者又是人!

  師:又是人,還有例子可以證明這種悲劇的制造者并沒有停止嗎?

  生念青海湖、月牙泉一段。

  師:這一切也都是人為的!作者呼吁(生齊讀)——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

  師:你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為什么用四個“盲目”了嗎?盲字怎么寫?什么意思?

  師:人類的盲目依然在繼續著。盲,是什么?盲——眼睛死了,心死了,良知死了。人的盲目,讓我們有多少痛心!最美麗的樹胡楊,世界90%的胡楊在中國,中國90%的胡楊在新疆,新疆90%的胡楊在塔里木。

  師:這就是胡楊。看,最美麗的樹!

  師:因為缺水,綠色長城在干渴中崩塌了。能為這株胡楊找一段解說詞嗎?

  生念。

  師:你能感受到作者對這株胡楊的感情嗎?

  生:寫出了作者的同情和憐憫。

  生:擬人,把它寫活了。

  師:胡楊成了一個有感情的人。這株胡楊,一個不愿倒下的身軀,伸出求救之手,它用手想說什么?能把手語改成口語嗎?他的求救之手在訴說什么?

  生:救救我!

  生:他在詛咒傷害他的人!

  師:他怎么詛咒?

  生:你們這些該死的……

  師:講《論語》的于丹說:體驗,就是“用身體之,用血驗之”。 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份體驗呢?還有要說的嗎?

  生:人類啊,放棄你們的行為吧!

  師:人類會放棄嗎?

  生:不會。

  師:你會放棄嗎?

  生:會。

  師:那此時此刻你正好聽到了,你又想對胡楊說什么?做什么?請寫下來,用我們血管內汩汩流動的少年之熱血精神和它交流吧?

  生交流。

  生:胡楊樹啊,對不起……

  師:一起向胡楊說聲對不起,好嗎?

  生說。

  師:你們的情也感染了老師,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交流。情雅成詩,《我的羅布泊》。

  老師配音樂朗讀。

  當年的你,我猜                               

  一定是一個女子                               

  一個著一件綠綢衣的女子                       

  在麥浪的金黃里,踩著水的漣漪                 

  輕歌,細語,傾城,笑意                       

  鴨鷗與你歡娛,齊舞著霓裳羽衣曲               

  從此,張騫、赫定、家木、純順,             

  勇士們的心都被你誘惑了去!                  

  古舊的書里,遍傳著你盛世的美麗與傳奇。

  如今的你

  卻消散著死亡的氣息

  你的身體隨滄海桑田的遷移

  紅顏退去,綠綢衣朽爛成泥,

  鴨鷗逃離

  只有胡楊姐妹化干尸伴著你

  在先祖荒漠的胸膛上

  剩下土地兄弟低低地吟唱著你

  恨恨的桃花曲

  恨天?恨地?恨人?恨己?                                      

  我,垂淚無語——                                               

  師:泊字的“水”沒了,但我們悲憫的淚水,都將灑向這片土地。(請學生板書三點水,還原泊字,意義擴大到所有的湖泊。)。詩人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再小的水滴也是一份善意,再小的善意也是支持。

  結束語(齊念:作業從這兩句話里去思考):

  我們心存憂患,但我們并不悲觀。

  智者樂水,仁者有淚!

《湖》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課后練習中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展開想象,感受湖光山色的美麗。

  3.能背誦課文,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4.拓展知識,多了解一些湖的名字。

  教學重點:

  重點是認識并書寫課后生字。

  教學難點:

  難點是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意境之美,并理解課文中的詞。

  教學準備:

  1.學生回家收集有關湖的資料。

  2.老師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孩子們,你們知道哪些湖?(生列舉)老師今天帶來一些美麗的湖的圖片,你們想看嗎?(課件展示湖的圖片。)

  你們發現這些湖美在哪里?(學生講,諸如水、花木、倒影、動物等。)

  今天,老師要向你們介紹一池美麗的湖水。它哪點美呢?學了課文的第一課你就知道了。今天我們就共同來欣賞這首詩歌——湖。(板書課文題目并齊讀。)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師:現在請你們讀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分別勾畫出生字和生詞,并多讀幾遍。(師板書:1.讀文;2.用不同的符號分別勾畫出生字和生詞;3.讀字詞。)

  (2)(卡片)抽一組開小火車檢查讀生字。

  (3)(卡片)再抽一組開小火車,前一個學生讀字,后一個說出生詞。(生詞讀準了,師翻過背面的生詞來,全班跟讀兩遍。并把生字卡片用磁石貼到黑板上。)讀到“翡翠”時讓生看實物來理解詞,并教會再解詞的方法。“紋”和“假”要求學生擴詞。

  (4)讓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記生字,師相機指導學生上臺在黑板上把生字分類。(“蟋、蟀”是蟲字旁;“嘟、啄、咯”是口字旁;剩的字用特殊方法記,如編兒歌,加一加,減一減等。)

  三、理解大意——想象情境說話——美讀課文

  (1)讓學生再讀課文,整體感知,邊讀邊想:你喜歡這個地方嗎?為什么?(生說到景色美,或是動物唱歌,或是好玩,師相機問問是從第幾節知道的,并板書。)

  (2)選自己喜歡的一節讀讀。

  (3)抽生來讀自己喜歡的一節。師相機就引導全班同學讀那一節。

  第一節

  (1)生自己讀第一節,師提要求:勾畫出喜歡的句子,并把句子讀一讀,想想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2)抽生說說自己勾畫的句子,師引導朗讀。

  (3)在“亮得像面鏡子,綠得像塊翡翠”一句中,為什么說“湖”像鏡子和翡翠?引導學生觀看大屏幕“美麗的湖水”,理解打比方的句子,引導學生說說想到的畫面。

  (4)抽一個學生來讀整節詩,其他同學評一評,再讀。(相機引導理解“大唱片”。)

  (5)完整地美美地讀讀整節詩。

  第二節

  (1)抽生讀。師提要求:其他學生邊聽邊想小動物們奏樂時的樣子。

  (2)演一演:這四種小動物是怎么奏樂的?(師相機播放動物聲音,讓生邊學動作邊發聲。)

  (3)請一位學生有感情地讀讀,其他學生做動作,學動物的聲音。

  (4)自己邊美讀邊做動作。(試著背背這一節。)

  (5)全班邊做動作邊美美地背背這一節。

  (6)讓生想象還有哪些動物會來表演什么節目,并布置課后作業:將自己的想象畫下來。

  第三節

  動物們的音樂很美,風景很美,我們的小朋友也玩得很高興。

  (1)抽喜歡第三節的孩子站起來讀讀。

  (2)師問:想一想,假如你來到湖邊,你最想做什么?

  (3)引導生用“一面……一面”造句,說說自己想做的事。

  (4)引導學生感受在湖邊游玩的感覺,抽生美美地讀本節詩。

  通讀全詩:喜歡哪一節的就站起來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象詩歌描繪的圖景。

  四、寫字

  1.學生看要求寫的字,讓學生自己讀讀。

  2.師引導:寫字三步驟——先要觀察結構,并描紅。然后再照著寫。讓生同桌討論:有哪幾種結構的字。

  3.師抽問,引導學生分析字的結構特點,怎么寫。

  4.師問:你認為有什么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5.師相機提出難字:“旋”和“假”注意右邊的筆畫筆順,指導寫。可自評、互評寫字要領。

  6.剩下的字,學生當堂自己寫。

  五、作業,選做一題(課件)

  1.背一背:美美地背詩歌。

  2.畫一畫:根據詩的第二節,加上自己的想象,畫一幅畫。

  3.寫一寫:把你想寫的詞語或句子寫一寫,并完成課后填空題。

《湖》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詩歌,通過讀詩,感悟湖邊景色的美麗,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詩句,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美麗風景和湖邊的美妙音樂,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CAI課件、音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步領略了金波先生描繪的湖景,這節課讓我們隨著金波先生的腳步去湖邊慢慢欣賞、細細體會吧。去的路上和我們的生詞朋友打個招呼吧。

  CAI課件出示詞語: 風景 翡翠 鏡子 微風 旋轉

  播送 彈琴 青蛙 假日 野果

  捧著 追著 唱片 波紋 啄木鳥

  二、學習第一部分(1——4行)

  1、指名讀1—4行。

  2、我們來到湖邊看到什么?

  3、學生交流。

  (1)我看到了湖很圓。(板書:圓)

  指導朗讀:林中有一池圓圓的湖水。(評價——多么圓的湖水啊;能再圓一點嗎)

  (2)我看到湖水很亮。(板書:亮)

  ①指名讀:湖水亮得像面鏡子,照得見人,假如我們把頭一伸,都可以看見自己的---身影了!

  ②引讀:那這面鏡子能照出人的身影,還能照出——白云、青山、樹木、小草……

  ③指導朗讀:湖水亮得像面鏡子。(評價——亮得再耀眼些;在閃閃發光呢)

  (3)我看到了湖水很綠。(板書:綠)

  ①綠得像什么?

  ②見過翡翠嗎?(CAI:翡翠)

  ③師:作者用打比方的寫法讓我們展開豐富的聯想,我們仿佛親眼看到了這片翠綠的湖水。

  ④你能用自己話來描述或說一說這綠色的湖水嗎?

  4、過渡:這是一池圓圓的湖水,在陽光的照射下,它亮得像面鏡子,綠得像塊翡翠,真美呀!(CAI出示:它亮得像面鏡子,它綠得像塊翡翠)師生合作讀2—4行!

  5、師:這一池圓圓的湖水,亮如明鏡,綠如翡翠,天上的白云、遠處的青山、旁邊的花草樹木都忍不住把自己的影子映照在湖里,難怪詩人稱贊道——(生齊答:這里的風景最美)(CAI出示)

  三、學習第二部分(5——8行)

  1、過渡:剛才我們欣賞的是湖面平靜時的美景,咦?好涼快啊,起風了,大家快來看看湖面有變化嗎?請同學讀5—8行。

  2、誰來說說湖面的變化?

  3、當微風吹過,湖面泛起了陣陣漣漪,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CAI出示:波紋一圈追著一圈)

  4、從“追”體會到什么?(活潑可愛)

  5、當微風吹過湖面時,水波擴散開來,波紋一圈一圈,又一圈,真是一圈追著一圈。多有趣呀?誰還想讀讀?(感情朗讀)

  5、波紋一圈追著一圈像什么?(大唱片)

  6、什么是大唱片?(CAI出示)

  7、這是什么句?(比喻句)

  8、是啊,水波紋一圈追著一圈,就好像----一張大唱片。陽光灑在湖面上的時候,湖面波光粼粼的,真美啊!(CAI出示)

  (1) 女、男生分別讀。

  (2) (CAI播放音樂)體會湖的美。拿起書,一起讀讀1—8行吧!

  四、學習第三部分(9——16行)

  1、過渡:這圓圓的湖水就像一張發光的大唱片,在林中草地上旋轉,鳥類和昆蟲也加入例如這場音樂會。聽,它為我們播送出了好聽的音樂呢。自己讀讀9—16行。

  2、你聽到了哪些聲音?[貼——蟋蟀、小鳥、啄木鳥 、青蛙的圖片]

  3、下面在小組里和組員交流一下:你喜歡哪種音樂,為什么?(生交流并模仿)

  4、聽聽這段音樂,你還能聽到什么聲音呢!(CAI:這四種動物發出的聲音)

  5、剛才大家模仿的,聽到的這些聲音在書上用象聲詞表達出來了,在我們的寫作當中,適當地運用這些象聲詞就能使我們的文章更加生動形象。

  6、這段話寫得如此生動,不僅是進行了象聲詞的描寫,還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擬人)

  7、琴聲,歌聲,敲大聲奏響了一首動聽的交響樂,現在,咱們一起去奏響這首曲子吧!(感情朗讀)

  8、你們讀得這么帶勁,讓我都忍不住想和你們一起讀這一部分了,行嗎?咱們看著屏幕,合作著讀讀吧!(CAI出示)

  五、學習第四部分(17——20行)

  1、過渡:這里簡直就是鳥與昆蟲棲息的天堂啊!看著這優美的風景,聽著這優美的音樂,我情不自禁地坐了下來,我的旁邊也來了一群孩子,他們在干什么呢?自己讀讀課文的17—20行。

  2、他們在干什么?

  3、“美妙”是什么意思?能在文中找到一個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嗎?(好聽)

  4、“一面……一面……”可以換個什么詞?(一邊……一邊……)

  5、如果你來到這么美的湖邊,你會做什么?(仿照書上的句子練習說話)

  6、感情朗讀。(CAI出示)

  六、總結全文

  1、過渡:在湖邊走完了這圈,你會有怎樣的心情和感受呢?

  2、師:我和你們一樣都深深地陶醉在這美麗的畫卷,好聽的音樂中了。那讓咱們合著音樂再感受一番吧!(CAI配樂)

  3、欣賞湖的圖片。(CAI出示)

  4、發散思維:你知道武漢有多少湖嗎?你知道哪些湖?

  5、拓展作業:畫或者寫你最喜歡的武漢的湖。

  七、書寫指導。

  附板書設計:

  湖

  圓圈(亮、綠)

  四周的圖片

《湖》教案 篇8

  說教學目標:

  1、學會“紋、追、琴、蛙、捧、野”6個字,會認“景、微、旋、播、啄、敲、假”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讀課文,感悟湖邊景色的美麗,鼓勵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說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湖邊景色的美麗,學會感受生活。

  教學難點: 通過讀課文,感悟湖邊景色的美麗,鼓勵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說教學準備:

  配樂磁帶

  說教法:

  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篇好文章是讀出來的,因此,將各種方式的讀貫穿于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通過朗讀自主學習享受美的愉悅,提高審美能力。過去,不知多少人讀過《湖》,讀了多少年,但讀過后有些人只能隱隱約約的記住幾個詞句,而有些人讀過,那一片春色再也無法從記憶中抹去。兩種不同的閱讀結果,主要取決于讀的方法。《湖》這樣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那么學生永遠無法領略到《湖》的意蘊悠長的美。所以,我多次讓學生朗讀課文,讀順,讀熟,并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感受欣賞湖光的美

  說學法:

  兒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體。真實、鮮活的情境能豐富兒童的表象,激活兒童的思維、情感、聯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優美的語言,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畫和悠揚的音樂,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營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入境的“場”,使學生展開積極的想象,從而使學生主動、積極、創造性地理解課文,體悟情感。 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個別讀、比賽讀、想象讀等不同的形式,不斷激發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

  說教學過程:

  創造情境,激趣激情

  1、同學們,老師有個愛好,喜歡出去旅游,走近大自然的懷抱,享受她的美麗風景,常常讓我心曠神怡。你有過旅游的經歷吧,有哪一處風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說一說,讓我們一起來分享。

  2、學生暢談旅游中的風景。

  3、老師也來介紹一處風景:有這樣一片美麗的樹林,有這樣一池圓圓的湖水,樹綠油油的,水亮晶晶的,當微風吹過的時候,水波會輕輕地蕩漾。聽,這湖邊還有聲音呢!

  4、課件播放自然界的聲音(鳥鳴、蟲鳴等),隨即指名說聽到的什么聲音。

  5、是啊,美麗的風景吸引來了好多小動物,真是個度假的好地方。詩人金波看到這么美的風景,聽到這么動聽的聲音,情不自禁寫下了一首詩《湖》(板書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讀這首詩。

  6、齊讀課題:3 湖

  7、你想走近這片湖嗎?你想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嗎?請你輕輕地打開書,借助拼音自由地讀一讀吧,把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一定要把課前預習中圈的生字讀準確。

  這一環節是對前一堂課學習的第一段的復習,讓他們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讓他們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讀得這么帶勁,連湖里得小魚兒也仁不住要來湊熱鬧,瞧它們肚子上還寫著字寶寶呢,想和魚兒做朋友嗎?必須得都會它們肚子上得字寶寶,請同桌做搭檔,輪流讀生字,聽一聽同桌是否讀準了,不準就幫幫他。

《湖》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6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7個生字。

  2.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閱讀詩句,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美麗風景和湖邊的美妙音樂。

  4.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

  1 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6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7個生字。

  2 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詩句,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美麗風景和湖邊的美妙音樂,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四、教學準備:

  CAI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到湖邊去瀏覽了一番,大家還記得我們去湖邊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湖水很綠、很亮、很圓。(2-3名學生發言)師相機板書:亮、綠

  師:(出示課件)是啊,湖水亮得像面鏡子,綠如翡翠,這里的景色美嗎?(美)是啊,這里的風景最美,誰能來讀讀第一行?

  指名2--3名學生讀,然后齊讀。師板書:景美

  過渡:這里不僅有最美的風景還有好聽的音樂,大家想不想聽?那我們趕快出發吧!

  (二)學習詩歌9--16行。

  1、請看大屏幕,出示自學提示:

  (1)請大家自由地讀讀詩歌9--16行,邊讀邊想在湖邊你聽到哪些聲音?請把它們作上記號。

  (2)讀后請把你聽到的聲音與同桌學一學,說一說。

  2、學生自主學習,師巡視輔導。

  3、班級交流:

  ①在湖邊你聽到什么聲音?請把你聽到的聲音讀出來。

  ②生答,(先說后讀出相應的句子)師相機板書貼圖

  ③過渡:這里的聲音真多,這里有蟋蟀彈琴,小鳥唱歌,啄木鳥敲木魚,青蛙打著不鼓,你最會學哪種聲音呢?誰來學一學?

  生1:我最會學青蛙的聲音,呱呱呱,咯咯咯(出示課件)

  生2:我學小鳥的聲音:嘰嘰喳喳,布谷布谷、咕咕咕

  (師出示相應的課件讓學生欣賞)

  師:你們聽小鳥的聲音真好聽,就像是給我們唱歌一樣,

  生3:我學啄木鳥敲木魚的聲音:嘟嘟嘟

  (出示啄木鳥捉蟲的視頻讓學生欣賞)

  生4:我學蟋蟀的聲音。

  師:蟋蟀彈琴,它真的是抱著琴在彈嗎?哦,原來是它的兩只翅膀摩擦發出的聲音,就像琴聲一樣,十分悅耳!(出示蟋蟀打斗的視頻)

  4、過渡:湖邊真熱鬧啊!這里蟋蟀彈琴,這里小鳥唱歌,這里啄木鳥敲著木魚,這里青蛙打著小鼓,聽聽這段音樂,你覺得這聲音好聽嗎?(課件出示聲音)

  生:聲音很美妙!師板書:美妙

  師:這里的聲音真美,那誰來讀讀這一句:(多么好聽的音樂)

  指名讀。

  師:琴聲、歌聲、敲打聲奏響了一首動聽的交響樂,現在讓咱們一起去奏響這首曲子吧!

  課件出示9--16行,生齊讀。

  師:你們讀得這么帶勁,讓我都忍不住想加入你們一起讀這一部分,行嗎?咱們看大屏幕合作著讀讀吧!我讀有字體的地方,你們讀空白的地方。

  師生合作讀。

  師:現在咱們換一種方式:男女生合作讀。

  (三)學習詩歌17--20行。

  1、看著這優美的風景,聽著這美妙的音樂,你們想干些什么?我和你們有一樣的想法,這里的景色吸引了我,吸引了你,也吸引來了一群小朋友,自己讀讀詩歌17--20行,看看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2、“一面……一面……”其實和我們平時說的哪個詞最像?

  3、你能用它說一句話嗎?

  4、齊讀。(假日里,我們坐在湖邊一面吃著野果一面聽著這美妙的音樂,真是一種享受呀!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讀讀這句吧!(課件顯示17--20行)

  (四)總結全文,配樂誦讀。

  1、在湖邊走完了這圈,我和你們一樣都深深地陶醉在這美麗的畫卷、美妙的音樂聲中了,我們想情不自禁地說這里的風景最美!讓我們合著音樂再來美美的感受一番吧!(配樂)

  2、生齊讀。

  (五)指導背誦全文。

  1、這么美的詩歌,想把它背誦下來嗎?請大家再讀詩歌,試著背誦下來吧!會背后與同桌相互背一背。

  2、學生試背。

  3、指名背。

  4、齊背。

  (六)字詞樂園。

  1、大家的表現真不錯!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讓得上節課我們學過的詞語嗎?請看大屏幕,請大家自由地小聲地讀一讀。

  2、指名讀,齊讀。

  3、出示生字:紋、琴、追

  指名讀,指導識記生字。

  4、學生寫生字。

  六、教學結束:

  作業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到湖邊觀賞了湖的美景,欣賞了美妙的音樂,大自然是一幅美麗的畫卷,請大家下課后做一做這作業,可以任選一題試做!

《湖》教案(精選9篇) 相關內容:
  • 《巴金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通用3篇)

    教學目的: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生字,并能正確書寫,理解“辜負”、“奉獻”等詞語的意思。2.理解重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掌握書信的格式。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答謝中書書》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背誦并默寫課文。2、品味、積累寫景的優美語言。3、理解作品意境,體會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教材分析】重點:教學目標1、2 難點:教學目標3【課前準備】1、借助注釋工具書了解課文大意。2、查閱資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

  • 《我站在鐵索橋上》教案(通用18篇)

    教學目標:1、通過自讀感悟,交流討論,理解重點詩句的意思。2、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3、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達能力。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準確流暢地背誦課文。...

  •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案(精選18篇)

    教學設計知識目標:1.積累詞語,掌握“汲取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等詞的詞義,并學會運用。2.了解議論文的相關文體知識。3.了解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常會有不同結果的道理,人是本文不拘泥于傳統思維,獨辟蹊徑,富于思辨色彩的特點...

  • 《三字經(節選)》教案(通用5篇)

    教學目標:1、通過老師介紹、自學、同桌討論等學習形式,豐富對《三字經》2126節的了解,學習古代名人圣賢刻苦學習的精神。2、朗讀、背誦《三字經》2126節。...

  • 《金錢的魔力》教案(精選20篇)

    教學內容分析:學習本組課文,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應用。這篇課文節選自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寫的短篇小說《百萬英鎊》。...

  • 《詠華山》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2、學會1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下面要求只識不寫的有4個。認識1個偏旁(門字框)。理解本課新詞。...

  •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學設計(通用13篇)

    訓練重點:了解新聞的特點復習記敘六要素理清文章層次訓練默讀體會準確、簡明的語言課時安排:三課時步驟:一課時1、導入用最近報紙引入(看新聞版)2、簡介“新聞”報紙最常用的文章樣式。...

  • 《月亮船》教學設計(精選15篇)

    這次的蹲點活動,我選擇了“中國娃”主題活動里的一個語言活動《月亮船》。此次活動來自生活,又能夠增長幼兒的知識。蒲公英是孩子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一種植物,它小而輕,很容易被風吹走,而在它被吹走之后,所發生的事情,是一種美好的...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麦盖提县| 沂源县| 贵州省| 湘乡市| 龙州县| 土默特左旗| 固镇县| 仁寿县| 津南区| 桦南县| 博兴县| 大渡口区| 沽源县| 嫩江县| 康平县| 鄂伦春自治旗| 乌什县| 大兴区| 汉沽区| 盈江县| 康乐县| 喀喇| 左云县| 杂多县| 应用必备| 晋城| 定结县| 沂源县| 望江县| 禄劝| 肃宁县| 新竹市| 阿勒泰市| 赤城县| 东兴市| 封丘县| 盘锦市| 娱乐| 祁门县|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