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花》教案(通用3篇)
《中國的花》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預習和課堂指導反饋,學會8個生字及8個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的內容,品詞析句,并結合所搜集的相關資料,初步了解中華民族豐富的花文化,能夠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結合課文旁的批注,繼續培養成邊讀邊想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學會提出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
通過對重點段落的分析、朗讀,讓學生對“中國人為什么最喜愛梅花和牡丹”這一課堂主題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理解和體驗過程
教學難點:
將學生和教師收集的相關資料有機地融匯在教學環節中以及引導學生對梅花及牡丹品格的深入理解
教學準備:
CIA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有關花的詩句,名言。
2.介紹資料。中國是個花的國度,花的品種就有3萬多種,這三萬多種中有兩千多種產自我們中國。從古至今人們賞花,愛花,賦予花不同的品格。
今天來認識22.中國的花 讀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把課文讀通讀順。
2、檢查生字詞
3、瀏覽課文,想:課文圍繞中國的花都介紹了那些內容?
(理清課文的條理)
三、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
默讀課文的第2、3兩個自然段,想一想中國人為什么最喜愛梅花和牡丹?并把相關的詞句作上記號,還可以學著書上的形式,寫寫旁批,我們應該養成“讀書動筆墨”的好習慣。(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2、學習研讀第2自然段
★找原因,理解“喜愛”
誰能夠簡單地說一說中國人喜愛梅花的原因。(指名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原因一:梅花是中國的特產,有各種各樣的品種。
指名讀,(CAI播放圖片,欣賞梅花的品種繁多)這可只是三百余種梅花中的一小部分啊,真是“亂花迷人眼”,在這樣多的梅花叢中穿梭怎不叫人喜愛呢?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除了這個原因還有別的嗎?
原因二:梅花是吉祥的象征。(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
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吉祥的寓意啊,再請一位同學讀一讀這句話。
剛才我們找到了兩個原因了,還有同學有其他的發現嗎?
原因三:梅花具有不怕嚴寒,堅強不屈的品格。
是啊,美麗、多姿多彩、寓意吉祥、不畏嚴寒,這樣的梅花你喜歡嗎?指
一生,你喜歡嗎?再指名一生,大家喜歡嗎?好,就讓我們讀出對梅花的喜愛來。
★深研讀,理解“品格”
(1)、從課文哪看出梅花不怕嚴寒?(生讀文字:“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飄過來。)
(2)、讀王安石詩,抓重點字詞談感受,讀好這首詩。指導朗讀,把對梅花的喜愛和贊美帶進誦讀中
(3)、還能從文中哪些語句中看出人們對梅花的喜愛?理解“歲寒三友”“四君子”中蘊藏的情感。揭示“用典”的寫法。
(4)、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中國歷具有堅強不屈品格的人物。
(5)、小結寫法,學法。
★有感情地讀這一自然段。(指名1學生)
3、學習研讀第3自然段
人們為什么喜歡牡丹呢?仿照學習梅花這一部分的學法,把人們喜愛牡丹的原因找全找準。
★讀傳說,感受牡丹的品格
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呢?
(1)、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揣摩:
①(拒絕開放)師引導:當武則天命令百花在寒冬同時開放時,牡丹卻枝干葉枯,拒絕開放。
②(一到洛陽,牡丹馬上就開出了鮮艷的花朵。)大家感覺奇怪嗎?在長安還枝干葉枯的牡丹,現在一到洛陽卻馬上開出了鮮艷的花朵。怎么會這樣呢?牡丹心里在想些什么呀?(指名回答)
③師引讀第三點,學生讀兩個“更”后部分,揭示對比的寫法。
(2)師生分角色合作讀傳說故事。
(3)小結:現在,洛陽每年春天都舉行牡丹花會,前來觀賞的人非常多。吸引這么多人來觀賞的除了牡丹的“國色天香”外,我想更重要的應該是——指板書(牡丹剛正不阿的品質)。
正是因為梅花與牡丹身上所具有的這些特殊的品質,所以說(齊讀:中國人愛花,最喜愛的是梅花和牡丹。)
4、找出兩段構段的相同之處。
小結:兩個自然段的高度相仿,都說明梅花和牡丹在中國人心目中地位相似,影響相當,他們象征的精神和品質集中體現了中國人崇尚與追求的精神境界。
(再次齊讀:中國人愛花,最喜愛的是梅花和牡丹。)
【教師小結拓展】
除了梅花與牡丹之外,中國人愛的花還有哪些呢?,CAI播放圖片,引導學生說花名(十大名花),課下你可以查一查這些花分別象征了哪些品格,也可以仿造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形式,寫一寫,你所喜歡的花。
板書設計:
22 中國的花
梅花:不畏嚴寒
愛花
牡丹:剛直不阿
《中國的花》教案 篇2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的能力。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能力。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欣賞有關花的詩句,名言。
梅花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墨梅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卜算子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算子 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牡丹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猶為天下奇.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對聯:
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剛心氣節高萬卉
華貴秀姿壓群芳
師:從中感受到什么?(梅花 牡丹)
2.介紹資料。中國是個花的國度,盡花的品種就有3萬多種。從古至今人們賞花,愛花,賦予花不同的品格。今天來認識22.中國的花 讀課題質疑
二、整體感知課文。
1. 一讀想:本文寫了哪幾種花?哪些是詳寫,哪是略寫?(大聲讀)
二讀想:其它幾段的內容?(默讀概括)
三讀畫出中心句。(瀏覽)這些花不僅外表漂亮,而且往往象征著某種品格。
2.分段并概括中心思想。(說出方法)
3.五六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豐富全文,升華主題)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四、學習生字。復習拼音、組詞、找出難認的易錯的字、指導書寫(按筆順規則寫,看清結構)描一寫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中國人向來就有種花愛花的情結,讓我們走進梅花。
二、學習梅花。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讀后說說知道了什么?可以質疑。
句子1.梅花是中國的特產,有各種各樣的品種。
介紹資料: 梅花相傳到現在,已是花繁品茂,主要分為兩種,一為花梅、一為果梅。
花梅:以觀賞為目的,經陳俊愉教授研究,1962年時已有231個品種,而且還在不斷創新中,按其生長姿態分有直腳梅類、杏梅類、照水梅類、龍游梅類;按花型花色分,有宮粉型、紅梅型、玉蝶型、朱砂型、綠萼型和灑金型等。其中宮粉型梅最為普遍,品種最多。玉蝶型別有風韻,綠萼型香味最濃,尤以成都的“金錢綠萼”為好。
果梅:主要采其果實即梅子食用,花較小,可分青梅、白梅、花梅、烏梅等。中國臺灣地區梅花分布以嘉義縣梅山鄉梅花最、南投縣栽植之梅樹,以采摘青梅,制成各類梅子暢銷各地。
梅是我國的特產。她原產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東一帶的山地。大約6000年前分布到了長江以南地區,3000年前即引種栽培。據科學考證,長沙馬王堆出土的 “脯梅”、“元梅”已有2150年的歷史。公元前2世紀引種到了朝鮮,8世紀便引種到了日本。現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也有有志之士在栽培研究。連歐美的友人也開始接受梅花精神,盛贊蠟梅的香味是“冬天的甜蜜”。
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征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以一種鮮花來寓喻某種情懷,這在文明民族中是一種共有的現象。但用梅花來寄托多種情思,這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是的。
“歲寒三友”松、竹、梅、
資料鏈接:堅毅不撥的青松,挺撥多姿的翠竹,傲雪報春的冬梅,也合稱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人們也常常用它們來比喻人的人品高貴有德,不隨波逐流。故有“歲寒三友”之稱。
松,四季長青,是永恒的象征。
竹,溫文爾雅,生命彈力、長壽的象征。
梅,是高潔的象征,
“四君子”梅、蘭、竹、菊
資料鏈接:號稱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虛名,確實各有它的特色
梅: 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蘭: 空谷幽香,孤芳自賞
竹: 篩風弄月,瀟灑一生
菊: 凌霜自行,不趨炎勢
“花中四君子”因其本身習性而被賦予不同的人格魅力。
色淡香清、象征謙謙君子的是蘭;
不與群芳爭艷,金秋綻放、恬然自處的是菊;
修長挺拔、清雅高格的是竹;
迎寒而開、傲霜斗雪的是梅。
總結:由此可見人們對梅花的喜愛與贊美。板書,梅花 不畏嚴寒
三、學習牡丹。牡丹有個動人的傳說,讀文后復述。
四、比較兩段構段的異同。
同:圍繞中心句寫、用典
異:用典不同。一個是詩句,封號,一個是神話傳說
分組邊讀邊比較
五、交流市花的資料。填空。
北京------( 月季、菊花 )
上海------( 白玉蘭)
廣州------(紅棉 )
南京-----( 梅花 )
洛陽-----( 牡丹 )
昆明-----( 山茶 )
武漢-----( 梅花 )......
六、回憶生活中出現的花。花店,節日生日送花,干花,用花泡腳......
師:俗話說愛花還需人來種,現在養花的人越來越多。
介紹參觀磨山的梅園,櫻花園
齊讀:逢年過節,生日聚會,給親朋好友送上一束鮮花,表達一份祝福和問候,這在中國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注意體會三個一,排比句,層層深入,體會到什么?(生活條件好了,講究生活質量,追求美麗)
七、總結全文。
贊嘆:這些花不僅外表漂亮,而且往往象征著某種品格。
交流花的品格。
22 中國花
愛花: 梅花:不畏嚴寒
牡丹:剛直不阿
《中國的花》教案 篇3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的8個生字,讀通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的能力,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見解。
3、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借助資料理解文中關鍵詞的含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過程與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通過充分的,不同形式的讀,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的能力。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能力。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步感知課文,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整體把握
1、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第八單元,請把書翻到單元導語,自己認真讀一讀,看一看這個單元的主題是什么?編者對我們學習這一單元提出了哪些建議。
2、學生讀后交流,教師歸納
3、談話導入:說到花,大家都不陌生,含妖吐蕊的迎春花,欺霜傲雪的秋菊,獨立枝頭的臘梅,它們都跟隨著四季的腳步裝點著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不期而遇的驚喜,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哪些花,我們來交流一下。
二、學習課文:
1、讀課題,你想到了什么?猜一猜文章會寫些什么?
2、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具體寫了些什么內容?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自由朗讀課文2-3段,邊讀邊想:在眾多的花中,人們為什么特別喜愛梅花和牡丹?
2、導讀第二段:
(1)自由朗讀,在人們喜愛梅花的三個原因中,哪個原因最重要?
(2)學習《梅花》,感悟梅花象征的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的品格。
指名朗讀,感悟到梅花的哪些特點?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指導朗讀,把對梅花的喜愛和贊美帶進誦讀中。
(3)還能從文中哪些語句中看出人們對梅花的喜愛?理解“歲寒三友”“四君子”中蘊藏的情感。
(4)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中國歷具有堅強不屈品格的人物。
(5)學生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二、作業:
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后部分
教學重點:以不同表達式的讀來理解課文的含義。
教學過程:
回顧課文:
文章具體寫了些什么內容?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導讀第3段。
自由朗讀,在人們喜愛牡丹的三個原因中,哪個原因最重要?
學習“傳說”部分,感悟牡丹剛直不阿的精神。
自由讀,說說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有趣”。
指導朗讀,把對牡丹的喜愛和贊美帶進誦讀中
教師結合課前的資料,介紹中國歷剛直不阿的人物。
學生感情朗讀第3段。
導讀第四段:
自由朗讀,說說這八種名花有名的原因。
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說說這八種名花象征什么品格。
小結:中國是花的國度,賞花,愛花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各種花以其獨有的方式深入中國人的文化生活。在漫長的歷史中,人們根據名花的風姿色彩,融會進自己的情感體驗,給名花賦予了一定的象征意義,它們有的表現人格尊嚴,有的象征剛正不阿的精神,有的反映人們對潔身自好,不怕強暴的贊美。同時隨著時代的變化,花也漸漸成為了一個城市的象征,
學習第五,六段
自由讀第五段,說說從文中體會到了什么?
你還知道哪些市花。
師:花好還要人種,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種花的行列,不僅是因為花美化環境,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身心,更寄托著人產美好的情感。
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
收集花的象征含義。做成資料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