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元勛”鄧稼先》教案(精選4篇)
《“兩彈元勛”鄧稼先》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內容,了解文中所寫人物的崇高品質和鮮明的性格特征。
2、體會文章運用小標題,使文章層次清楚的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文中所寫人物的崇高品質和鮮明的性格特征。
2、文中環境描寫及其作用。
課前準備
收集鄧稼先的事跡,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1、 談話導入:
一百多年以前,甲午戰爭和八過聯軍的時代,恐怕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史上最黑暗、最悲慘的時代,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是有亡國滅種危險的時代,血雨腥風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想在世界之中站穩腳跟,在國際的大舞臺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核武器。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時,烈焰翻滾的蘑菇狀煙云向人們宣告:中國人任人欺凌的時代結束了!對這一轉變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有一位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科學家――鄧稼先。
2、 介紹鄧稼先的主要事跡:
鄧稼先,安徽人,核物理學家。為祖國的國防科技事業,隱姓埋名28年,在戈壁荒漠艱苦創業,先后領導完成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的理論方案和一系列的模擬試驗,為“兩彈”的研制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整體感知
1、學生熟悉課文,朗讀課文。
2、學生自學生字詞,教師指導。
3、掌握課文結構,簡要概括每部分內容。
三、師生互動
1、結構特點
。1)本文由一個引子和冠以小標題的三個部分組成。
引子:(引起正文的文字)從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研制原子彈有許多科學家“失蹤”寫到鄧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蹤的經歷。
第一部分:“要放一個‘大炮仗’”。寫鄧稼先先接受使命,參加原子彈研制工作,從此銷聲匿跡。
第二部分:“艱苦創業的年月”。寫鄧稼先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原子彈的理論設計,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的事跡。
第三部分:“這里就是戰場”。寫鄧稼先再接再厲,為氫彈的研制成功付出了巨大代價的事跡。
(2)提問:按小標題安排文章層次,可以以時間、空間為序,也可以以人物性格為序,本文的小標題以什么為序?
回答:以鄧稼先參與“兩彈”的研制工作的過程為序。
。3)本文的三個小標題的位置可以互換嗎?為什么?
明確:不能互換,因為本文是以鄧稼先參與“兩彈”研制工作的過程為序,先寫接受任務,再寫研制原子彈,進而寫到氫彈的研制。
2、人物通訊多注重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如果僅僅敘述故事的情節、過程而忽略了寫人,就與人物通訊手要求相悖,因此,這三個部分中,在敘寫過程的同時作者牢牢抓住人物精神和性格特征,以典型事例來寫,這樣人物就鮮活起來了。
第一部分:寫他的崇高使命感和愛國主義感情。主要寫他接受任務時的復雜心情,和妻子徹夜長談的情景。
第二部分:寫他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主要寫他克服困難,“一切從頭干起”,終于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
第三部分:寫鄧稼先再接再厲,為氫彈的研制成功付出了巨大代價事跡。重點寫他作為一名組織者和參加者身先士卒,哪里危險就出現在哪里文章先概括敘述他與同伴的艱苦努力,詳寫在一次地下核試驗前,他與大家冒著刺骨寒風和零下三十多度嚴寒排除故障的故事,以用開慶功會時因過度勞累而暈倒、搶救一夜蘇醒后問的第一件事,突出了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祖國”的崇高精神。
3、 環境描寫,烘托人物。
本文多處寫到核武器研制的艱苦環境。作者寫環境的艱苦對表現人物的崇高精神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四、課堂小結
人物通訊的特點:
人物通訊與一般的記敘文相比,要求所舉事例絕對真實,不僅敘述故事情節,還應著重刻畫人,注重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
五、作業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都希望祖國日趨強大,那么,從現在開始會怎么做呢?
(板書)
引子:(引出正文)
接受使命,參加研制:重點寫激動心情。(愛國情懷,崇高使命)
扎實敬業,完成設計:重點寫敬業精神。(扎實嚴謹,艱苦創業)
再接再厲,無私奉獻:重點寫獻身精神。(身先士卒,獻身祖國)
導學平臺
[ 課標要求]
1、理解寫人的文章中事件與人物形象的關系。
2、體會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現力的語言動作進行細致生動的描寫,從而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3、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學法點悟]
本文雖然篇幅較長,但文字明白曉暢,幾乎沒有難理解的語句,因此,學習這篇文章時應在朗讀的基礎上積極討論,理清文章內容,品味感情,領會主旨。
[整體感知]
這是一篇人物通訊,講的是中國原子彈主要的理論設計者,被稱為中國的奧本·海默的物理學家鄧稼先。朗讀全文,了解文章的結構。文章主要介紹了鄧稼先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從事科學研究的,講述了有關他的哪些典型事跡,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我們在學習本文時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疑難解析]
質疑:文章是由哪些內容組成?
解惑:文章由一個引子和冠以小標題的三部分組成。引子,從20世紀40年代美國研制原子彈有許多科學家“失蹤”寫到鄧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蹤”的經歷。“要放一個‘大炮仗’”是第一部分!捌D苦創業的年月”是第二部分。“這里就是戰場”是第三部分。
質疑:鄧稼先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
解惑:文章多處寫到核武器研制的艱苦環境:研究院開始時“只是一片莊稼地”、科技人員寥寥無幾、大戈壁的風刀霜劍、零下30幾度的嚴寒、蘇聯毀約、國外資料嚴密封鎖、沒有大型計算機,等等。從物質條件到技術條件,從自然環境到政治環境,都是異常的艱苦困難。
質疑:如何理解“冬去春來,年復一年,鄧稼先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親臨第一線。”
解惑:鄧稼先“親臨第一線”的工作模式,突出了他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風。
[語言揣摩]
1、“我的生命就獻給未來的工作了,做好了這件事,我這一生就過得很有意義,就是死了也值得!”
這是鄧稼先把調動工作的事告訴妻子時所說的話。質樸的語言,非常真實地表現了他當時的心情。平靜中透露著無限的喜悅。
2、戈壁灘上風沙呼嘯,寒風刺骨,氣溫已經是零下三十多攝氏度了!有人見他實在太疲倦了,勸他說:“鄧院長,你回去吧!”鄧稼先嚴肅地拒絕說:“不,這里就是戰場,我不能走!”
這些人物語言、行動的具體描寫,都突出了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祖國”的偉大精神。
[研究課題]
我國除了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以外,還研制了哪些重大的科研成果?你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尋找資料,與同學交流,并整理歸納。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導引]
掌握本課涉及的生字詞,探究重點詞句的含義。明確文章講述了有關鄧稼先的哪些典型事跡,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內心世界。
[基礎鞏固集訓]
一、字音字義
1、 為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元勛 遠涉 宰割 模型 含辛茹苦 驀地 浩翰
2、 給下列形近的字組詞。
密 桓 型 氫 驀
蜜 恒 形 氮 幕
二、語言積累
1、解釋下列詞語。
元勛:
浩翰:
嶄露頭角:
銷聲匿跡:
寥寥無幾:
含辛茹苦:
汗馬功勞:
風塵仆仆:
三、問題探究
1、文章講述了有關鄧稼先的哪些典型事跡,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內心世界。
(提示:文章主要介紹了鄧稼先從接受研制原子彈的任務,從此隱姓埋名,到研究制造原子彈、氫彈的一段經歷。敘述了他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創中國核武器設計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就的事跡,表現了他為了祖國的國防科技事業愿做無名英雄,獻出自己一生的崇高精神。)
2、“在印第安那州普都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1950年他同二百多位中國留學生一起,沖破種種阻撓回到祖國!边@句話體現了人物的什么精神?
。ㄌ崾荆和怀隽肃嚰谙鹊牡膼蹏髁x精神,揭示了他思想情感的基礎。)
3、“鄧稼先他們含辛茹苦地工作到1959年,就把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計算的輪廓勾畫出來了!边@一句話中的“1959年”,只是在交代時間嗎?
。ㄌ崾荆哼@并不僅是簡單的時間交代,更是強調了時間之短,可見他們工作的進度和成效,可以想見他們工作的投入。)
四、欣賞評價
1、 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們,為了堅定的信念,勇于克服困難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學生學習的。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實際行動來報效祖國呢?跟同學們交流一下,然后寫一寫你的見解。
2、 找出你最欣賞的語句,說說你的理由。
五、拓展閱讀
細微之處的愛國精神
外語課又開始了。簡短的開場白后,外籍教師想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畫中國地圖。“唉呀,可千萬別叫我,我肯定畫不好!”我暗暗地捏了一把汗,再看看周圍的人,個個也都把頭埋得低低的,教室里靜得連掉根針都聽得見。終于,一位“不幸”的同學被叫了上去。他磨蹭著走上講臺,拿著粉筆的手好半天才按到黑板上,而粉筆就如同釘在那兒一樣。幸虧臺下的同學遞給他一本地圖冊,他才草草地完成了這幅“杰作”,走下講臺,仍不住地抹著一臉虛汗。
乍一看,這算不了什么。但是,請你仔細想一想,作為一名中國人,連中國地圖,并且只是一個輪廓都完成不了,這說明了什么呢?而我們的美籍老師在上課時隨手就可以畫出一幅美國地圖,并在地圖上熟練地標出一個個地名來輔助教課,這又說明了什么呢?這只能看出我們對自己的國家是多么的不了解。對此,難道我們不覺得臉紅,不覺得慚愧嗎?
我還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外籍教師向我們介紹自己,說到“usa”這個單詞時,興奮地揮動著手臂,幾乎是喊出了“usa”,她的眼睛也仿佛射出一種異樣的光彩,這種激動之情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但真切地表現在她的臉上。
中國和美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受著不同文化思想的浸染。一方面,我們津津樂道于自己的愛國思想比人家的要強,所受的愛國主義教育比人家的多得多。但另一方面,這些讓人感到無奈感到尷尬的事情又屢屢在我們周圍發生,我們能說什么呢?這就是一種區別,一種需要用心領悟,用心理解的區別。它使人明白細微之處見精神。
[探究建議]
1、“她的眼睛也仿佛射出一種異樣的光彩”這句話中的“異樣”表明什么?
。ㄌ崾荆骸爱悩印笔撬l自內心熱愛之情的自然流露。)
2、“畫地圖”一件小事說明了什么?
。ㄌ崾荆骸爱嫷貓D”是熱愛自己祖國,了解自己祖國的一種體現。)
3、聯系這篇文章,結合你自己的經歷,談一談你學過文章后的體會。
。ㄌ崾荆褐卦诮Y合自己實際經歷,談出實際感受,越具體越好。)
考題研析
[中考試題研究]
[考題精展]
[考點一]全面而準確地掌握教材中所有的生字、生詞是中考命題考查的要點之一。
考題1根據漢語拼音寫出漢字。(4分)
、賵 (rèn) ②慷 (kǎi)
、 (yōu)揚 ④ (xuàn)染
。2002年蘇州市中考題)
答案:①韌 ②慨 ③悠 ④渲
考題2下邊的詞語中有四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孜孜不倦 韋編三絕 德高望眾
不功自破 移風易俗 因地置宜
心曠神怡 趨炎負勢 一竅不通
無邊無垠
答案:
成語 錯別字 改正
德高望眾 眾 重
不功自破 功 攻
因地置宜 置 制
趨炎負勢 負 附
。2002年蘇州市中考題)
[應考說明]
1、2兩題均考查漢字書寫。這要求學生全面掌握教材中所有的生字、生詞(包括它們的讀音、書寫、意義)。做成語改錯時,要依據成語的意思去判斷成語中每個字的書寫,如“趨炎負勢”應為“趨炎附勢”,意指奉承依附有權有勢的人。其中“附”字含有“依附”的意思,而“負”字沒有這個意思。1、2兩題出錯的原因是生字詞記憶不牢,生詞意思不理解。要做到正確地書寫漢字,準確地識別錯別字,首先要在學習詞語時注意辨析字形,認清字的結構、偏旁、筆畫,不能粗枝大葉;其次是要準確地理解字義、詞義,把字形和詞義聯系起來,以幫助理解記憶。
[拔尖考題詮析]
[考題精展]
1、 根據注音寫出正確的漢字。(4分)
①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xiāo 聲匿跡了。
②外祖母仍不chuò 勞作,尤喜紡棉。
、劾锨亓藋ǎo 了一碗湯面條,必恭必敬,雙手捧給老楊。
、芤蛔蓓敗⒅駇iè 、泥墻的小屋出現在梨樹邊。
答案:①銷 ②輟 ③舀 ④篾
[應考說明]
本題是一道綜合考查題,要求正確區分并使用同音字、形似字,正確的書寫漢字。“銷”和“消”既是同音字又是形似字,①句應用“銷”。②句中“輟”和“啜”是同音字,和“掇”、“綴”又是形似字,應仔細辨別。③應注意“舀”字的寫法。④句中應注意“篾”和“蔑”的區別。在平時應養成勤翻字典的習慣,還可以把一些難區別的字放在一起建立卡片。雙基不扎實,綜合能力不強會是失誤的主要原因。
2、 改正下面的錯別字。(2分)
費寢忘食 錯別字是 改為:
無微不致 錯別字是 改為:
。2002年廣東省中考題)
答案:費 廢 致 至
[應考說明]
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對于具體語境中的漢字,要根據語境(詞或句子)的意思來判漢字的正誤。字形的復習應著重于對錯別字,特別是別字的辨析。別字主要有三種類型:1、形近而成別字,如“如火如荼”中“荼”與“茶”相混。2、音同或音近而造成別字,如“陰謀詭計”中的“詭”與“鬼”相混。3、形義音皆近而成的錯別字,如“藉”和“籍”、“厲”和“勵”相混。平時學習中要準確地理解字義、詞義,把字形和詞義聯系起來,以幫助理解地記憶。
《兩彈元勛鄧稼先》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1個多音字“彈”。
2能按要求從“鼓勵、必須、奔走相告、歡呼雀躍”4個詞語中選擇2個造句。
3了解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記敘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了解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他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他的偉大功績,體會他而愛祖國、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對兩彈元勛鄧稼先產生敬佩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的第二部分。通過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體會他熱愛祖國、刻苦鉆研、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產生敬佩之情。
三、教學內容:
3兩彈元勛鄧稼先
四、課時分配: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1個多音字“彈”。能按要求從“鼓勵、必須、奔走相告、歡呼雀躍”4個詞語中選擇2個造句。
第二課時:了解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記敘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他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他的偉大功績,體會他而愛祖國、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對兩彈元勛鄧稼先產生敬佩之情。
第三課時:擴展:1了解本文的時代背景。2了解本文的主人公——鄧稼先的事跡。
完成課后作業。
五、課前準備:1了解本文的時代背景。2了解本文的主人公——鄧稼先的事跡。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1個多音字“彈”。能按要求從“鼓勵、必須、奔走相告、歡呼雀躍”4個詞語中選擇2個造句。
二、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同學們,在解放前,由于我國科技落后,一直保守帝國主義的欺凌,新中國成立后,大批的有學之士懷著一顆報國心,在各行各業為祖國早日富強而努力奮斗,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一位為我國的國防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二)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兩彈元勛鄧稼先
師: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歸納學生發言:
1兩彈指什么?
2什么叫元勛?
3鄧稼先是誰?他有什么事跡?為什么稱他為兩彈元勛?
師:有了問題誰來解決?怎樣解決?
引導學生感到:可以查字典、聯系上下文、查閱資料解決。
。ㄈ┳詫W課文:
過渡:下面我們就來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教師提出要求:
1、一讀:小聲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二讀: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并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的含義。
3、三讀: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想一想這課介紹了鄧稼先的什么?
。ㄋ模z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
勵、踏、須、炮、投、況、(彈)、缺、爆、炸、捆、替、呼
2、啟發問題 :
1)誰能把這幾個生字的字音讀準?結合課文組成詞語并理解詞義?
鼓勵——激發、勉勵。(造句)
聰穎——聰明。
輾轉——經過許多地方。
赤子——對故土有感情的人。
原子彈——核武器的一種。
氫彈——核武器的一種,用氫的同位素氘和氚為原料,用特制的原子彈作為引起爆炸的裝置。當原子彈爆炸時,所產生的高溫使氘和氚產生聚合反應,形成氦核子,產生巨大的能量并引起爆炸。氫彈的威力比原子彈大得多,也叫熱核武器。
奔走相告:急走,跑著互相轉告。(造句)
歡呼雀躍:歡樂地呼喊,高興的像雀兒一樣跳躍。(造句)
默默無聞:不出名,不為人知道。
與世長辭:人去世。
必須: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造句)
2)這幾個字和我們學過的哪幾個字的音、形相近?(找形近字、同音字)
形近字:
爆( )炮( )炸( )襯( )
瀑( )跑( )作( )村( )
同音字:
踏( )須( )厲( )
塌( )需( )勵( )
3)著樣子寫詞語:
天壤之別——別有用心——心安理得——得寸進尺
代替——替身——身體——體育
爆炸——炸彈——彈弓——弓箭
不眠之夜——夜以繼日——日理萬機——機不可失
歡呼雀躍——躍躍欲試——拭目以待——待機而動
3、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什么事?
4、提出不懂的問題:
(五)教師范讀課文
。⿲W生仿讀課文
作業:
1、生字、生詞
2、熟讀課文。
3、查找時代背景資料、鄧稼先生平事跡等。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1了解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記敘的。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他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他的偉大功績,體會他而愛祖國、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對兩彈元勛鄧稼先產生敬佩之情。
二、教學過程:
。ㄒ唬⿵恼n題入手導入:
同學們,這篇課文題目是《兩彈元勛鄧稼先》,從課題我們知道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課文是怎樣介紹鄧稼先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
。ǘ┏踝x課文,理清思路
1)讀課文:
指名讀,邊讀邊體會,看有什么新的理解與問題。
2)填空:( 目的:檢查同學自己讀懂課文的能力)
①默讀課文
②填空
a這篇課文的兩彈在文章中指( )和( )
b逐段閱讀后,你認為這篇文章在介紹鄧稼先時,作者分幾個階段進行介紹?你能用最概括的語言寫下來嗎?
c 你認為這篇課文是按照( )順序記敘的。
、坌〗M討論閱讀課文后,你認為鄧稼先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ㄈ┥钊雽W文
1對學生填空,用學生的概括板書
求學 受命研制 患病去世
2集體匯報
你認為鄧稼先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看出來的?(給你的印象最深)
把課文分成三大部分,學生先回答哪部分就先學哪部分。
引導學生體會:
1)求學部分:(1——2)
。釔圩鎳、勤奮刻苦)
抓住課文中的語句分析。
小結:爸爸的影響與教育,奠定了鄧稼先熱愛祖國的基礎。他自己耳聞目睹和親身經歷,使他更堅定了要報效祖國的決心,這成為他夜以繼日發憤苦讀學業有成后毅然回國的強大動力。
朗讀課文
2)受命研制部分:(3——9)
(刻苦鉆研、忘我工作、無私奉獻)
默讀課文,在書上批批畫畫。思考在研制原子彈時,鄧稼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
抓住課文中的語句分析。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在研制原子彈時,鄧稼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學生有一點說一點。理解后讀書
1)雖然他研究過核物理,但原理與原子彈之相差太遠。
2)答應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模型的蘇聯遲遲不交貨,撕毀了合同,撤走了專家。
3)必要的資料缺乏,甚至不知上哪去找。
4)當時中國完全不具備實驗條件,然而許多必須了解的東西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弄明白。
5)他們要計算旁人難以想象的龐大的數字,當時只有手搖計算機。
6)制造原子彈的工作異常危險,尤其是插雷管,萬一發生問題就會化為灰燼。
朗讀3——9自然段。
小結:這一切困難都說明,任務光榮而艱巨,責任重大,鄧稼先懷著報效祖國的理想,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克服了種種困難,終于研制出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
3)患病去世部分:
重點體會他所說的話。從中看出他對祖國的熱愛。
朗讀。
。ㄋ模┛偨Y
朗讀全文。
回顧全文總結:
這篇課文,作者按照時間順序記敘了鄧稼先胸懷報效祖國之志,忘我的工作研制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使我國國防自衛武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學過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練習冊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的:
擴展:1了解本文的時代背景。
2了解本文的主人公——鄧稼先的事跡。
3 完成課后作業。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進行課外閱讀匯報。
。ǘ┬抡n:
1朗讀全文
2擴展:
1)請同學介紹時代背景
2)請同學講鄧稼先的故事
3)把收集來的原子彈、氫彈的文字、圖片等資料,同學之間交流。
3完成練習冊的作業。
七 板書設計:
3兩彈元勛鄧稼先
求學 胸懷報國志 刻苦學習
受命研制 刻苦鉆研、忘我工作、無私奉獻 熱愛祖國
患病去世 實踐誓言
《“兩彈元勛”鄧稼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認 知
1.一切服從祖國的需要,努力為人民建功立業,無條件地為祖國和人民作貢獻,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表現。
2.“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千萬英雄人物的生活準則,也是少先隊隊禮的含義。
情 感
敬佩鄧稼先等以“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生活準則的英模人物。
行 為
1.搜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先進事例。
2.敬好隊禮。
3.從小處開始,為他人、為集體,為社會做力所能及的有益的事。
板書設計
鄧稼先 。1964年)研制并成功地 服從祖國
。ú┦浚 ”酥袊谝活w原子彈! ⌒枰,為人
。ǹ茖W家) 1967年)研制并成功地 民建功立
爆炸了中國第一顆氫彈 業,無私奉
獻自己。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教學過程
一、運用直觀 引入新課
1.出示投影10-1-1(原子彈爆炸圖)。并用錄音配上音響效果(爆炸聲,人們歡呼聲);有條件的也可用原子彈爆炸的錄像。
2.這就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情景。今天要介紹的是為這項事業的成功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
3.出示投影10-1-2(鄧稼先像),介紹人物:鄧稼先(板書),(1924-1986),安徽懷寧人,著名物理學家、科學家(板書),抗日戰爭期間,鄧稼先考入西南聯大,目睹祖國山河破碎,人民遭受凌辱,他下定決心,要為祖國的強大學好科學。1945年西南聯大畢業后,在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1948年(解放前一年)赴美國留學。1950年,26歲的鄧稼先在美國普渡大學以優異成績獲得博士學位(板書并解釋博士是學位中最高的一級)時,聽到新中國誕生的消息,他毅然回國;貒,接受了研制“原子彈”和“氫彈”的任務。原子彈(板書)是一種核武器,是一種殺傷力很強的炸彈。這種炸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1945)美國曾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過,對促使日本投降起了重要作用。氫彈(板書)也是一種核武器,威力相當于數百顆原子彈。我國的原子彈和氫彈的試驗成功,離不開鄧稼先的心血,所以,人們稱鄧像先為“兩彈元勛”。
4.板書課題:“兩彈元勛”鄧稼先(解釋元勛——元,是第一的意思;勛,是功勞、功勛。元勛即立下第一位大功的人。)
二、學習課文 曉之以理
1.讀第1節。聯系課文,結合教師對鄧稼先的介紹,說說從什么地方看出鄧稼先十分熱愛祖國?
(①立志:為祖國的強大學好科學。
、谛袨椋亨嚰谙仍诿绹勋@博士學位,他可以很容易在美國立足,條件好,待遇高,但他一聽到新中國誕生的消息,便欣然回國。欣然——很愉快的意思。這說明他自覺地用學到的科學知識報效祖國。
2.讀第2小節,鄧稼先在1958年初春,接受了制造原子彈的任務。為什么說,這項工作是祖國和人民的需要?(美國在1945年就使用了原子彈,而13年后的中國還未研制成原子彈,說明,中國國防落后了,“落后是要挨打的”。新中國成立后,面對美國的威脅,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就提出必須建立強大的國防,要造出我們的原子彈。毛澤東說:“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欺侮,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為了祖國的強大,為了祖國的安全,人民生活的安寧,中國應有自己的核武器,使中國國防走向現代化。)
板書:服從祖國的需要。
3.鄧稼先接受這項任務對個人來說,需要付出什么代價?
(核武器研究是國家高級機密,不能讓外國人知道,要絕對保密,所以參加研制的人員,對家屬親人不能說,必須離開溫馨的家庭,還要隱姓埋名即不在公眾場合出頭露面、暴露身份,不能著書立說,不能公開發表文章,不能出國交流。而著書立說,作學術報告,出國考察等等對個人來說都是有名有利的事。為了祖國的利益,鄧稼先放棄了這些個人利益,這是愛國勝過愛自己,把國家利益看得比個人利益重的崇高精神。)
4.讀第3小節,師參照教參,講述原子彈和氫彈研制的過程和成果。
板書——1964年研制并成功地爆炸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
1967年研制并成功地爆炸了中國第一顆氫彈。
(鄧稼先和戰友們進行了頑強的技術攻堅戰:
、僭诤翢o資料的情況下,描繪出原子彈的輪廓。
②在艱苦的數據驗證中,解決了原子彈的理論推導。
、墼跇O艱苦的貧困、邊緣山區,極困難的條件下,進行工作。
1964年10月18日,在我國大西北羅布泊,鄧稼先親自指揮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試驗。在試驗場上,一個橙紅色的火球冉冉升起,天崩地裂的驚雷滾過長空,接著蘑菇云遮天蔽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一特大喜訊傳遍全國各個角落,傳遍全世界各地。
中國原子彈試驗成功,但美國和蘇聯已經相繼爆炸了威力相當于數百顆原子彈的氫彈。
中國不能落后,中國必須急起直追。于是,鄧稼先隨即,再一次離開那正需要他照顧的家庭,回到核武器試驗的基地,馬不停蹄地率領戰友們投入了氫彈的試驗。1967年6月7日。我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這一消息又一次震驚了世界。
目前,世界上能制造原子彈和氫彈的國家,還有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等極少數國家。同這些國家相比。從原子彈到氫彈爆炸成功,美國用了7年,前蘇聯用了4年,法國用了8年。我國只用了2年多。這是鄧稼先和他的助手們為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勛。
(板書:為人民建功立業)
我國政府多次聲明,中國擁有少量的核武器完全是為了自衛,我們保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主張通過談判早日達成全面禁止核武器條約,以及最終徹底消滅核武器目的。
5.讀課文第4小節。為什么魁梧健壯的鄧稼先會病倒了?
(①自然環境的惡劣②長期工作的勞累③核試驗對人體有影響。)
6.讀讀《想和做》周恩來同志的一句話:“我們要像春蠶一樣,把最后一根絲吐出來獻給人民”?纯脆嚰谙扰R終前的表現,談談自己體會。
(鄧稼先為了向黨和人民作最后的貢獻,拒用昂貴的令人嗜睡的藥物,以便使大腦清醒。用最后的心血給黨中央寫了關于發展現代化國防的建議書。這說明,鄧稼先“把最后一根絲吐出來獻給了人民!)
板書:無私奉獻自己。
7.歸納:鄧稼先服從祖國需要,為人民建功立業,無私地奉獻自己,他真正做到“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板書: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8.讀課文5,6小節!白鎳腿嗣竦睦娓哂谝磺小边@一切,指哪些?
(個人的收入,個人的家庭,個人的名利,個人的地位……)
“無條件”又指什么?
(不計較個人的收入,不計較長期離開家庭,不計較個人的名利,不計較個人的地位,這是一種十分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是無私奉獻精神。)
9.說說隊禮的含義。
(隊禮五指并攏表示五愛,高舉過頭,表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們每天敬隊禮時,就要想到學習英雄們,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作為自己的生活準則。)
三、舉一反三 加深認識
1.其實,在我們偉大的國家里,有著千千萬萬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生活準則的英雄人物。能舉例說說嗎?
2.在學生發言基礎上,教師補充講述教參中李國安、吳天祥等人的事跡。
3.請學生在聽了李國安、吳天祥的事跡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4.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千千萬萬英雄的生活準則,也應該成為我們少先隊員的生活準則。那么,我們可以從哪些地方做起呢?
5.對,我們要從小處做起,為他人、為集體、為社會做力所能及的有益的事。
《“兩彈元勛”鄧稼先》教案 篇2
一、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及新詞,正確認讀9個要求會認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他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他的偉大功績,體會他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讓學生對兩彈元勛鄧稼先產生敬佩之情。
3.學習作者巧妙組材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從插敘中了解鄧稼先對祖國的貢獻,從細節描寫中體會他的愛國情懷,從場面描寫中品味它的人格魅力。
三、 教學過程
。ㄒ唬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今天接著學習第22課。請齊讀課題。
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課文都寫了鄧稼先的哪些事?
。ㄧR頭一 對祖國的貢獻;鏡頭二 從容面對癌癥;鏡頭三 與國旗告別)
。ǘ 學習鏡頭一
課文用三組鏡頭給我們再現了鄧稼先回國后的生命歷程。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一個鏡頭,找一找鄧稼先為了研制原子彈都做了什么?由此你能體會到什么?
1. 學成歸國的急迫
2. 帶給祖國的豐厚禮物
3. 為研制原子彈遠離摯愛親人
4. 敢于面對困難。
5. 甘心當一輩子無名英雄的奉獻精神
(三)學習鏡頭二
兩彈終于研制成功了?墒俏覀兊膬蓮椩獎讌s身患癌癥。這是多么殘酷的事實。當得知這個消息后,張愛萍將軍是什么樣的心情?鄧稼先又是什么態度?請同學們默讀第二鏡頭,找出相關的詞語。
1.抓住“焦急”“顫抖”體會張愛萍將軍的心情。(張愛萍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2.抓住“微笑”“平靜”體會鄧稼先面對死神的態度。(鄧稼先沒把死當回事,臨死也不想給國家添麻煩。樸實的話語更體現出鄧稼先心中只有祖國,完全不考慮自己的得失。)
“我知道這一天總會到來的,只是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
。◤倪@句話可以看出鄧稼先早知道自己身患重病,可是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他不愿意耽誤時間去治療。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
3.指導朗讀
。ㄋ模⿲W習鏡頭三
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癥之后,鄧稼先想到不是自己,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最不舍是什么?帶著這個問題,請同學們讀讀第三個鏡頭。
1.根據學生的理解講解“奴隸”的意思,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2.質疑鄧稼先此時已身患癌癥,他的喜悅之情從何而來?(這個問題的提出,可以引導學生更深入的體會鄧稼先時刻心懷祖國,在自己的生命里祖國永遠是第一位的。)
3.指導朗讀
。ㄎ澹┬〗Y
說一說鄧稼先是一個怎樣的人?
《“兩彈元勛”鄧稼先》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1個多音字“彈”。
2.能按要求從“鼓勵、必須、奔走相告、歡呼雀躍”4個詞語中選擇2個造句。
3.了解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記敘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了解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他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他的偉大功績,體會他而愛祖國、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對兩彈元勛鄧稼先產生敬佩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的第二部分。通過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體會他熱愛祖國、刻苦鉆研、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產生敬佩之情。
三、教學內容:
兩彈元勛 鄧稼先
四、課時分配: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1個多音字“彈”。能按要求從“鼓勵、必須、奔走相告、歡呼雀躍”4個詞語中選擇2個造句。
第二課時:了解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記敘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他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他的偉大功績,體會他而愛祖國、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對兩彈元勛鄧稼先產生敬佩之情。
第三課時:擴展:1了解本文的時代背景。2了解本文的主人公——鄧稼先的事跡。
完成課后作業。
五、課前準備:1了解本文的時代背景。2了解本文的主人公——鄧稼先的事跡。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1個多音字“彈”。能按要求從“鼓勵、必須、奔走相告、歡呼雀躍”4個詞語中選擇2個造句。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解放前,由于我國科技落后,一直保守帝國主義的欺凌,新中國成立后,大批的有學之士懷著一顆報國心,在各行各業為祖國早日富強而努力奮斗,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一位為我國的國防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ǘ┙沂菊n題
板書課題:兩彈元勛鄧稼先
師: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歸納學生發言:
1.兩彈指什么?
2.什么叫元勛?
3.鄧稼先是誰?他有什么事跡?為什么稱他為兩彈元勛?
師:有了問題誰來解決?怎樣解決?
引導學生感到:可以查字典、聯系上下文、查閱資料解決。
(三)自學課文:
過渡:下面我們就來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教師提出要求:
1.一讀:小聲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二讀: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并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的含義。
3.三讀: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想一想這課介紹了鄧稼先的什么?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
勵、踏、須、炮、投、況、(彈)、缺、爆、炸、捆、替、呼
2.啟發問題 :
1)誰能把這幾個生字的字音讀準?結合課文組成詞語并理解詞義?
鼓勵——激發、勉勵。(造句)
聰穎——聰明。
輾轉——經過許多地方。
赤子——對故土有感情的人。
原子彈——核武器的一種。
氫彈——核武器的一種,用氫的同位素氘和氚為原料,用特制的原子彈作為引起爆炸的裝置。當原子彈爆炸時,所產生的高溫使氘和氚產生聚合反應,形成氦核子,產生巨大的能量并引起爆炸。氫彈的威力比原子彈大得多,也叫熱核武器。
奔走相告:急走,跑著互相轉告。(造句)
歡呼雀躍:歡樂地呼喊,高興的像雀兒一樣跳躍。(造句)
默默無聞:不出名,不為人知道。
與世長辭:人去世。
必須: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造句)
2)這幾個字和我們學過的哪幾個字的音、形相近?(找形近字、同音字)
形近字:
爆( )炮( )炸( )襯( )
瀑( )跑( )作( )村( )
同音字:
踏( )須( )厲( )
塌( )需( )勵( )
3)著樣子寫詞語:
天壤之別——別有用心——心安理得——得寸進尺
代替——替身——身體——體育
爆炸——炸彈——彈弓——弓箭
不眠之夜——夜以繼日——日理萬機——機不可失
歡呼雀躍——躍躍欲試——拭目以待——待機而動
3.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什么事?
4.提出不懂的問題:
。ㄎ澹┙處煼蹲x課文
。⿲W生仿讀課文
作業:
1.生字、生詞
2.熟讀課文。
3.查找時代背景資料、鄧稼先生平事跡等。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1了解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記敘的。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他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他的偉大功績,體會他而愛祖國、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對兩彈元勛鄧稼先產生敬佩之情。
二、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入手導入:
同學們,這篇課文題目是《兩彈元勛鄧稼先》,從課題我們知道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課文是怎樣介紹鄧稼先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
。ǘ┏踝x課文,理清思路
1)讀課文:
指名讀,邊讀邊體會,看有什么新的理解與問題。
2)填空:( 目的:檢查同學自己讀懂課文的能力)
、倌x課文
、谔羁
A這篇課文的兩彈在文章中指( )和( )
B逐段閱讀后,你認為這篇文章在介紹鄧稼先時,作者分幾個階段進行介紹?你能用最概括的語言寫下來嗎?
C 你認為這篇課文是按照( )順序記敘的。
③小組討論閱讀課文后,你認為鄧稼先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三)深入學文
1對學生填空,用學生的概括板書
求學 受命研制 患病去世
2集體匯報
你認為鄧稼先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看出來的?(給你的印象最深)
把課文分成三大部分,學生先回答哪部分就先學哪部分。
引導學生體會:
1)求學部分:(1——2)
。釔圩鎳、勤奮刻苦)
抓住課文中的語句分析。
小結:爸爸的影響與教育,奠定了鄧稼先熱愛祖國的基礎。他自己耳聞目睹和親身經歷,使他更堅定了要報效祖國的決心,這成為他夜以繼日發憤苦讀學業有成后毅然回國的強大動力。
朗讀課文
2)受命研制部分:(3——9)
。ǹ炭嚆@研、忘我工作、無私奉獻)
默讀課文,在書上批批畫畫。思考在研制原子彈時,鄧稼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
抓住課文中的語句分析。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在研制原子彈時,鄧稼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學生有一點說一點。理解后讀書
1)雖然他研究過核物理,但原理與原子彈之相差太遠。
2)答應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模型的蘇聯遲遲不交貨,撕毀了合同,撤走了專家。
3)必要的資料缺乏,甚至不知上哪去找。
4)當時中國完全不具備實驗條件,然而許多必須了解的東西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弄明白。
5)他們要計算旁人難以想象的龐大的數字,當時只有手搖計算機。
6)制造原子彈的工作異常危險,尤其是插雷管,萬一發生問題就會化為灰燼。
朗讀3——9自然段。
小結:這一切困難都說明,任務光榮而艱巨,責任重大,鄧稼先懷著報效祖國的理想,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克服了種種困難,終于研制出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
3)患病去世部分:
重點體會他所說的話。從中看出他對祖國的熱愛。
朗讀。
。ㄋ模┛偨Y
朗讀全文。
回顧全文總結:
這篇課文,作者按照時間順序記敘了鄧稼先胸懷報效祖國之志,忘我的工作研制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使我國國防自衛武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學過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練習冊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的:
擴展:1.了解本文的時代背景。
2.了解本文的主人公——鄧稼先的事跡。
3. 完成課后作業。
二、教學過程:
。ㄒ唬⿲耄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進行課外閱讀匯報。
(二)新課:
1朗讀全文
2擴展:
1)請同學介紹時代背景
2)請同學講鄧稼先的故事
3)把收集來的原子彈、氫彈的文字、圖片等資料,同學之間交流。
3完成練習冊的作業。
七 板書設計:
8.兩彈元勛鄧稼先
求學 胸懷報國志 刻苦學習
受命研制 刻苦鉆研、忘我工作、無私奉獻
熱愛祖國 患病去世 實踐誓言
《“兩彈元勛”鄧稼先》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9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插敘中了解鄧稼先對祖國的貢獻,從細節描寫中體會他的愛國情懷,從場面描寫中品味他的人格魅力。
3.學習作者巧妙組材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從插敘中了解鄧稼先對祖國的貢獻,從細節描寫中體會他的愛國情懷,從場面描寫中品味他的人格魅力。
教學準備: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視頻 歌曲《我的中國心》 重點詞句的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情緒。(播放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視頻,感受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一刻,人們歡呼雀躍,激動之情。)
問:看到此情此景,你想說些什么?
指名學生發言。
2.師:同學們,知道嗎?這個帶頭研制原子彈的人就是被我國國防部長張愛萍稱為“兩彈元勛”的鄧稼先。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兩彈元勛”,認識愛國科學家鄧稼先。(板書:“兩彈元勛”鄧稼先)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1.生自讀課文8――14自然段,了解鄧稼先其人其事。(整堂課播放音樂《我的中國心》)
學生交流自讀收獲。
師適時介紹當時的國情: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國力貧窮落后,國防科技也正處在起步階段,百業待興,當時全國許多地方又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他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準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中止了原有協議,公開撕毀合同,撤走了專家,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作為主攻手,吃苦在前,不講享受,終于,在1964 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成功,震驚了全世界。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能在那樣短的時間和那樣差的基礎上研制成“兩彈一星”(原子彈、氫彈和衛星),西方人總感到不可思議。有人問鄧稼先:“在美國聽人說,中國的原子彈是一個美國人幫助研制的。這是真的嗎?”鄧稼先告訴他:“無論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是中國人自己研制的!
2.學生根據剛才的學習,理解“兩彈元勛”的意思。
兩彈指原子彈和氫彈。
元勛指立大功的人。
3.師小結:
鄧稼先是我國的核物理專家,中國“原子彈、氫彈之父”!皟蓮椩獎住笔菑垚燮紝④娊o予鄧稼先的高度贊譽。
第二課時
一、故事導入:
鄧稼先雖長期擔任核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著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第一線。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鈾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發的險要時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員身邊,既加強了管理,又給作業者以極大的鼓勵。
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里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 “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被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后,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并首次以院長的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1985年,鄧稼先最后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參加會議。醫生強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癥。
二、品讀感悟:
1.生通讀課文,畫出最感動你的地方,多讀幾遍,寫下自己的感受。
2、匯報交流。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適時指導朗讀。
。1)鄧稼先微笑著說:“沒有。組織上不要再為我麻煩了,也不要給國家再浪費了!
。▓雒婷鑼懸r托出鄧稼先獻身祖國、獻身科學事業的義無反顧的精神。)
。2)取得學位的第九天,他就踏上了回國的路程。
。w現了鄧稼先報效祖國的急切心情。)
。3)為堅守國家的保密制度,他不能同親人通電話,也不能寫信。相濡以沫的妻子不知道他的實際工作內容,只是隱隱感到丈夫在干一項驚天動地的事業;慈愛的母親不知道他的真實去向,只知道兒子是在盡忠報國。
。▽懗隽肃嚰谙葹榱俗鎳摹皟蓮棥笔聵I而不記名利、甘愿奉獻的犧牲精神。)(板書:甘愿奉獻)
(4)研制核武器,是中國人民的利益所在。國外對我們封鎖,專家撤走了,現在只有靠我們自己了!我們要甘心當一輩子無名英雄,還要吃苦擔風險。但是,我們為這個事業獻身是值得的!
(樸實的話語說明鄧稼先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他“甘心當一輩子無名英雄”,甘愿“吃苦擔風險”,使我們感受到科學家無私的愛國情懷和無所畏懼的科學精神。)
。5)一晃三十五年過去了,往事仿佛像昨天剛剛發生的一樣,還是那么新鮮,那么讓他激動不已。望著共和國的旗幟在祖國蔚藍色的天空高高飄揚,他的胸膛涌動著強烈的自豪感。
(回首往事,鄧稼先為成功研制“兩彈”激動不已;仰望國慶旗,他為祖國的日益強盛而感到自豪。)
(6)說完,鄧稼先從遠到近,從東到西,圍著那桿國旗奔跑起來。那種喜悅之情,真像孩童一般。他輕聲低唱:“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他舉手致意,把自己對中國的忠誠和熱愛全部交給國旗。
。ā氨寂堋、“低唱”、“舉手致意”生動地展現了一位愛國科學家為了祖國不再受屈辱,為了祖國統一的繁榮昌盛,甘愿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獻給祖國的赤子情懷。在他的心中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板書:盡忠報國)
三、感情朗讀,再次體會鄧稼先的愛國情懷。
。úシ乓魳贰段业闹袊摹罚⿲W生配樂感情朗讀。
四、小結:
說一說鄧稼先是一個怎樣的人?
五、推薦閱讀。
課外閱讀《科學家故事文庫――鄧稼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