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連北京》教案(通用3篇)
《巴塘連北京》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個單元選的都是少數民族的音樂,旨在通過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從各種豐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少數民族的音調風格極其風土人情,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
《巴塘連北京》是新人音版第十冊第二單元《歡樂的村寨》其中的一個教學內容。歌曲為2/4拍、C宮調式、二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歌詞把東方的彩虹比擬成通向北京的云間金色大路,十分形象生動。第二樂句的句首緊接著第一樂句的尾音,曲調在五度跳進后作了一個旋律波浪形起伏,好似一條金色的大路逶延伸展,盡情地抒發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和熱愛黨、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歌曲結構十分簡練,曲調短小而又優美,節奏富于舞蹈的律動感,它又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民間歌舞形式,由領舞者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隊前領舞伴奏,男女分成兩個圈,自右向左載歌載舞,故又稱“巴塘弦子”。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能夠唱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學樂譜,個別學生學習樂器,識譜能力強,在音樂學習中能起到較好的引領作用。在演唱方面,氣息的運用、聲音的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在識讀樂譜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但對于跨小節的節奏把握困難,視唱音準欠佳。對于這一特點,在設計本節課時,教師力求充分發揮學生的長處,通過節奏訓練的方式,層層深入的步入跨小節的節奏,使學生首先讀準節奏,再通過多方聆聽、教師多次范唱以及跟范唱接唱等形式,結合肢體動作逐漸準確演唱難點樂句,同時利用鋼琴牽引學生矯正音準,在大量的音樂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識譜能力、提高音樂技能、培養音樂表現力。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少數民族藏族的音調風格和風土人情,以激發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初步了解巴塘人民對黨對祖國的熱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采用模仿、聆聽、體驗、探究、合作交流等手段,通過旋律接龍、自主學習等形式,流暢自如的完成歌曲演唱,表達歌曲感情。
3.知識與技能目標:
感受了解切分節奏,高音能夠用感情演唱,掌握一定的發聲方法。
體驗弦子舞的最基本舞步。
教學重點:能夠用連貫的氣息、準確的舞蹈動作和優美抒情的歌聲進行《巴塘連北京》。
教學難點:歌曲中第2、3小節中連音線、圓滑線的唱法,跨小節的切分音的唱法。
學生準備:
1、通過不同的方式搜集資料,了解有關西藏、巴塘、藏族人的知識,收集相關文字及圖片資料。
2、聽一聽藏族民歌。
教師準備:
1.練習藏族舞蹈。
2.搜集有關西藏、巴塘、藏族人的文字及圖片資料,制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時空穿梭,我們來到了四川西藏巴塘,巴塘的人們在干什么呢?
。úシ乓曨l:太空中旋轉的地球——西藏地圖——巴塘)
。ㄒ曨l截自:北緯30°·中國行遠方的家:弦子故鄉巴塘)
教師課件出示:播放視頻《巴塘的弦子》。
教師:看巴塘人跳得多熱鬧,我們也來跳一跳。
學生站成圓圈,模仿視頻舞蹈動作跳起弦子。
老師邊跳遍提醒:“三步一撩”、“一步一靠”、“跺踏步擺袖”、“獻哈達”……
二、學習巴塘弦子舞。
1.了解巴塘弦子舞。
教師:剛才我們和巴塘人一起領略了他們的弦子舞,怎么樣開心嗎?你對弦子舞有多少了解呢?
視頻播放《巴塘弦子簡介》。
弦子,發源于四川巴塘,又叫“巴塘弦子”。巴塘弦子舞是一種優美抒情的藏族舞蹈,具有“長袖善舞”的特點,表演時,由數名男性持拉弦樂器“畢旺”(胡琴)在隊前演奏領舞,其余舞者則和他們一起邊歌邊舞。
“三步一撩、一步一靠”是巴塘弦子舞的基本律動特點,其含胸、顫膝及長袖的繞、托、撩、蓋等動作形成了不同一般的地域舞蹈特色。每逢喜慶佳節,集會野營、勞動之余,人們聚集在壩子跳起弦子舞。
2.學習弦子舞。
教跟著老師學幾個簡單的弦子舞動作:
第一個動作:平步拂袖手。第二個動作:踏點步雙晃手。
第三個動作:三步一撩。第四個動作:甩袖拂胯手。
第五個動作:跺踏步擺袖。第六個動作:獻哈達。
教師:學會了這些動作,下面就請大家自由創編組合,表演整首歌曲。
。▽W生分組創編組合動作。)
播放《巴塘連北京》伴奏音樂。
學生分組表演自己的動作組合。
3、評價激勵
(1)小演員自評
(2)老師總結小演員的表演、觀眾的表現,以激勵為主。
4.弦子舞歌舞表演。
個別表演
三、自主學唱《巴塘連北京》。
1.初步感受音樂。
課件播放《巴塘連北京》伴奏音樂,教師范唱歌曲。
這首歌曲的速度、曲調、情緒有什么特點?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找一找這段旋律都由哪些音組成。
2、學唱歌曲。
課件播放《巴塘連北京》歌曲。
。▽W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3、結合樂譜,視唱法與聽唱法相結合,解決難點樂句。
教師:說說自己在聽唱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1)跨小結的切分節奏。
解決方法:①劃拍視唱“彩虹啰”,把握節奏。
、趶娬{長音后面的尾音“6”。
(2)一字多音:北京。
解決方法:①視唱準確掌握旋律。
、趶摹氨薄弊值淖忠羧胧郑龑W生以拼字的方法“bei—ei”,采取歸韻的方式,結合語調唱準、唱清一字多音。
。3)一字多音:“緊相連”。
解決方法:
①體會前十六后八緊湊的音樂感覺。
、趯⒐澴嗯c歌詞涵義以及語感相結合,配合擊掌動作準確演唱。
4、練唱歌曲。
(1)、伴隨音樂,師生接龍,嘗試演唱歌曲。老師唱第一句,同學們唱第二句……
。2)、學生隨老師的琴聲齊唱歌曲。
。3)、點生演唱歌曲,一男一女PK賽。學生點評。
、荨⑼暾碾S伴奏音樂演唱歌曲。
4、唱好歌曲。
。1)、把握歌曲整體感受。
巴塘由于地理環境的限制沒有車也沒有鐵路,所以呢巴塘人民很少和外界交往,特別想了解外面的世界,特別想走出去看一看,這條路能把巴塘和向往已久的北京緊緊相連,可以說這是一條寄托著巴塘人民夢想的路!赃@首歌曲表達了藏族人民對公路修筑好后的喜悅心情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川藏公路”圓了她們的夢想,她們親切地稱它“金色的路”,從此那里就傳唱出了很多像《巴塘連北京》這樣的歌曲。
提問:如果你是生活在那里的人,看看身邊美麗的景色,想想可以去北京*看升旗了,你會用怎樣的歌聲來演唱呢?
學生練習
。2)、引導學生近一步總結歌曲特點,介紹這是一首四川巴塘的藏族民歌。
教師:由于多數藏族人都是以放牧為生的,放牧閑暇眼望著一望無際的高原,是那么的無拘無束,于是唱出的歌兒也像他們的心境一樣無拘無束。他們的地域遼闊,
因此長音較多;還有許多襯詞、一字多音,節奏變化,疏密相間等。
聽老師范唱長音。
提問:剛才老師在這個長音處延長了幾拍?
學生跟著老師學唱。
指導襯詞“啰”的唱法:演唱襯詞“啰”要用甜美的聲音,近一步抒發情感。
介紹藏族民歌特有的顫音唱法,指導學生模唱:
教師在樂句末長音處融入顫音進行范唱,學生體會與自己唱得有何不同?
、俳處煼冻瑢W生聆聽體會顫音演唱的特點。(2個顫接1個長音)
、谝龑W生結合眼神以及晃頭動作體驗顫音。
長音加顫更加凸顯什么感情?
學生:幸福、自豪、神氣。
四、延伸拓展
教師:同學們,藏族人民個個能歌善舞,西藏是歌唱家的搖籃,勤勞勇敢的藏族人民每天勞動之余會對著遼闊的草原、寬廣的天空放聲歌唱,你聽!那高亢、嘹亮、自豪的歌聲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世界屋脊、雪域高原……
課件播放《青藏高原》歌曲。
師點擊課件,學生聽賞。
五、教學小結:
巴塘——弦子的故鄉,歌舞的海洋。巴塘弦子不僅風靡全國,而且蜚聲海內外,成為了藏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為我們的民族藝術驕傲自豪吧!隨著悠揚的琴聲,讓我們跳著婀娜的弦子結束今天這節課。
《巴塘連北京》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感受、體驗、實踐學習中,了解藏族風土人情,領略藏族民歌風格,以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2.學唱歌曲《巴塘連北京》并能創造性表現藏族民歌。
3.在學唱過程中繼續學習切分音的另一種形式,以更好地表現藏族音樂風格。
4.體驗藏族弦子舞中的基本舞步‘一步一靠’和‘三步一撩’。
教學重點
了解藏族風土人情及藏族歌舞風格。
教學難點
唱好跨小結切分音,連音線,圓滑線
教學方法
聽音跟唱法、練習法、自學與引導相結合、合作式、對比法……
教學準備
手風琴、課件
養成教育訓練點
引導學生在自學過程中能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設問導入
1.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海拔的鐵路是哪條鐵路?(青藏鐵路)
介紹青藏鐵路通車:青藏鐵路是在20xx年7月1日正式通車,它穿越青藏高原,海撥五千多米,創造了世界高原鐵路的建設奇跡。它的建成通車對推進青海、x藏的經濟發展、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師:為了歌頌對青藏鐵路做出貢獻的建設者,有位作曲家專門寫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天路》。
2.多媒體播放歌曲《天路》flash
學生可以跟唱
提問:這首歌曲中唱的“人間天堂”就是美麗神奇的x藏(播放《巴塘連北京》伴奏音樂)
二、簡單了解藏族
提問:世界上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上有一種白色的小花,你知道是什么花嗎?(雪蓮花)它不畏嚴寒,象征著藏族人民堅強勇敢的性格。
3.x藏自治區的首府是哪個城市?(拉薩)拉薩有一座最的宮殿是什么宮?(布達拉宮)
4.介紹藏族服飾――點開自己博客上的民族服裝圖
5.介紹民族禮儀—獻哈達)
為了對遠道而來的客人表示歡迎,他們會獻上了潔白的哈達。
6.介紹藏族舞蹈弦子的特點
三、新課教學
1.初聽《巴塘連北京》錄音范唱
2.再聽
聽完后請同學們說一說歌曲的情緒速度怎樣?
這首藏族歌曲有什么特點?
歌曲特點:x藏呢人煙稀少,地域遼闊,使得喜愛唱歌的藏族人民盡量將歌聲唱得悠遠綿長,所以形成了獨特的民歌風格。歌唱的時候音色高亢明亮,曲調婉轉悠長。
3.按節奏朗讀歌詞
4.聽音跟唱
輕輕地跟音樂唱一唱。
5.解決難點
你覺得唱著有困難的地方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來解決它。
。ㄌ崾荆呵蟹忠簟A滑線(唱的圓滑些)和連音線)。
6.學生齊唱,教師糾錯
7.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8.分組唱一唱,相互評價
9.弦子舞表演歌曲
教學生簡單的弦子舞動作
播放《巴塘連北京》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繞教室圍成大圈伴隨《巴塘連北京》的音樂跳藏族弦子步。
10.提問
你對這首歌曲的歌詞是怎么理解的?
……巴塘由于地理環境的限制沒有車也沒有鐵路,所以呢巴塘人民很少和外界交往,特別想了解外面的世界,特別想走出去看一看,這條路能把巴塘和向往已久的北京緊緊相連,可以說這是一條寄托著巴塘人民夢想的路。……所以這首歌曲表達了藏族人民對公路修筑好后的喜悅心情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11.歌曲處理
師:你覺得應該怎樣唱才能唱出修起了鐵路,巴塘人民激動的心情呢?
。ㄋ俣取⑶榫w、聲音……)
12.學生用各種方式表現歌曲.(唱唱\奏奏\演演
四、小結
《巴塘連北京》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能正確熟練演唱歌曲。
3、能聽出跳簡單的藏族舞的動作,并能利用舞蹈更好地學習歌曲。
4、唱好跨小結切分音,連音線,圓滑線。
重點難點突破
一、組內交流,對學群學
組長負責,先同桌互助、交流前置小研究,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組內群學。組長安排好匯報、展示的內容及詳細分工。
二、展示匯報,引領點撥(導、練、評)
一、情境導入:聽《青藏高原》
師:美好的詩,感人的歌象從高原雪山傾瀉而下的河,時空已擋不住它奔向大海的沖動,藏族人日夜聆聽的歌也早已跨過時空飛向遠在千里之外的我們,引導我們走進神奇而美麗的x藏。
二、走進x藏,了解x藏風土人情
師:到過x藏嗎?能把你所了解的x藏與大家分享嗎?
。1)x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在那可仰望世界山峰——珠穆朗瑪峰(2)在那可觀賞雄偉的世界上海拔的建筑——布達拉宮(3)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江(4)服飾、禮儀、文字、獻哈達(5)藏族歌舞:剛才我們感受了藏族獨特風土人情,藏族素有“歌舞海洋”之稱,歌舞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聽過哪些藏族歌曲,會哼唱嗎?歌曲特點:地域遼闊,人煙稀少,平時說話養成大聲講話習慣,日久天長,就形成了一種獨特藝術風格,高原藝術特色,歌唱時音色高亢明亮,曲調婉轉悠長,節奏律動強,襯詞運用增添民族特色。師:歌中有舞,舞中有歌,歌舞一體構成了一種獨特藝術風格,鍋莊舞,弦子舞是藏族人民十分喜愛的一種民間歌舞,他們用舞來歌頌。(6)那他們歌舞時主要會用上什么樂器伴奏?(介紹藏族樂器)
三、感受藏族歌曲風格,學唱歌曲《巴塘連北京》
1、初聽歌曲
師:巴塘人民非常熱情,用歌聲來迎接我們,聽,遠處傳來了動聽的歌……
請把你初聽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2、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優美的旋律吧!用“lu”哼唱,連貫圓潤哼唱曲譜
3、歌中把彩虹比作云間金色的路,那這是一條怎樣的路?請仔細再聽錄音范唱生:這條路能把把塘和向往已久的北京緊相連,每當一地公路修起,當地人民非常高興,唱歌跳舞,歌唱祖國感謝黨,讓我們也來一起歌唱吧!(加歌詞演唱)
4、不足之處糾正(請同學們把剛才這局再唱給老師聽聽,老師再想聽聽這非常有特色的一句。
5、接口唱師生生生
四、歌曲情緒激發1、師:剛才我發現有些同學演唱時已非常投入了,你覺得應該怎樣唱才更能體現當時修起了公路,藏族人民激動心情?生:加上襯詞改變速度。2、師:巴塘山水連著北京,巴塘人的心更向著北京,如今高原上不但修起了公路,更成功修成了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
師:天路讓藏族人民從此走向幸福大道,他們無比歡欣鼓舞,贊美幸福生活,此時心情激動歡欣鼓舞,有的甚至流下了淚。3、那就讓我們更加投入,帶著深切感受來歌唱吧!
五、拓展延伸,情感表達1、喜訊傳到巴塘,他們更是歡欣鼓舞,此時他們會怎樣傳頌這美好生活!小組創編
2、展示(小組展示創編成果)
總結拓展
今天我們又一次領略了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了解了他們獨特的風土人情。同學們,不同的音樂把我們感染,不同情感把我們吸引,獨特的文化讓我們為之贊嘆,今天我們用歌聲用舞姿來感受民族文化,以后愿大家通過音樂課這條紐帶繼續品位中華民族淵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