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跳傘表演》教案(精選4篇)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跳傘表演》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十幾減9、減8的減法基礎上創設了跳傘表演這一情景來學習十幾減7、減6等數的減法。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意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具體的活動中,能正確計算十幾減7、減6等數的減法,并能簡單應用。
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探索相關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意識。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傾聽的學習習慣,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教學重點:
學會正確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難點: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具準備:
課件、圓片。
教學過程:
一、創新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1.談話導入。
今天,藍天白云,天氣清涼,在美麗的大森林里,小動物們舉行了一場精彩的表演。你們想看嗎?(生答)現在老師就帶小朋友一起來欣賞小動物們的“跳傘表演”
(指向黑板課題:跳傘表演)。請看大屏幕。(出示:從美麗的大森林伸展到藍藍的天空,再到陸續飛落的降落傘)
2.學生仔細觀察圖,提取數學信息。
3.學生匯報:看到了大森林里在舉行跳傘表演;天上有紅色降落傘是螞蟻隊和*降落傘是蝸牛隊在比賽;螞蟻有11只、蝸牛有7只在比賽;大樹上有一些小動物在觀看跳傘表演……(師板書:螞蟻和蝸牛的數目)
4.學生根據剛才說到的數學信息跟同桌提個不一樣的數學問題。
5.學生匯報所提問題并嘗試解答。
生1:螞蟻和蝸牛一共有多少只?)
生2:螞蟻比蝸牛多幾只?
6.誰多?(生:螞蟻多)多幾只?(多4只)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11-7=4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是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探究解題策略
1.11-7=4的4要怎么算出來的。
(1)教師示范先擺了11個圓片,然后拿走7個,剩下4個。
(2)學生說說教師剛才做的過程。
(3)學生說說為什么要拿走7。
(4)學生嘗試其他方法來算一算,小組內互相分享方法,比比看哪一組的方法多又對。(小組交流,探討多種算法)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5)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①因為7+4 11,所以11-7 4。(師:看到減法,就馬上聯想到加法。)
②因為11 10+1可以先算10-7 3再算3+1 4所以11-7 4
③因為7 1+6可以先算11-1 10再算10--6 4所以11-7 4 ……
(6)請幾名學生上臺講述以上方法。
【設計意圖】綜合學生的發現,將凌亂的知識系統化。
2.小練習
12-6 13-7
(1)學生獨立完成。
(2)學生說明計算方法。
三、試一試,從中發現規律
1.出示幻燈片:12-7 ,13-7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在本子上試一試。
(2)學生做完后反饋,并說說方法。
(3)學生先觀察,說說發現了什么?(減數不變,被減數逐漸增加1,差也會逐漸增加1)
2.幻燈片出示:11-6=,11-7=學生計算觀察并說明發現。(被減數不變,減數逐漸增加1差會逐漸減少1。)
3.幻燈片出示:11-2=,12-3=,13-4=學生計算觀察并說明發現。(被減數和減數同時逐漸增加1,它們的差不變。)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學會有序的觀察及歸納總結能力。
四、鞏固練習
1.給小動物找家。課本P81,第1題。
(1)生獨立完成后,全班反饋。
13-6=7 12-5=7 17-9=8 15-8=7 11-4=7 16-8=8
(2)挑選算式說說計算方法。
2.比比誰算得快。課本P81,做第4題,用最快的速度寫出答案,再找出這些算式的規律。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請個別學生說一說。
五、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小伙伴的嗎?
板書設計:
跳傘表演
11-7 =4
7+4 =11
10-7 =3 3+1 =4
11-1 =10 10-6 =4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跳傘表演》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或少多少)時,用減法計算”的算理。
2.理解比較意義下的減法,熟練掌握“十幾減9、8、7、6”的退位減法。
3.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或少多少),用減法計算。”
教學難點:
探討比較意義下的退位減法、準確列式計算。
教學準備:
鉛筆,不同顏色的小圓片,課件。
教學環節擬設:
復習檢測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春天來了,小樹都發芽了,花兒也開了,大自然里美極了,小朋友們玩的可開心啦。瞧!天空中怎么也開出了朵朵鮮花呀……
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看一場精彩的跳傘表演。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邊觀察邊思考:你能發現那些數學信息?
2、提出數學問題:根據你發現的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紅傘比黃傘多幾個?藍傘比紅傘少幾個?)
三、分析,解決問題
1、一一對應法。
2、直接列算式法。
紅傘比黃傘多幾個?
14—6 =8(個)
答:紅傘比黃傘多8個。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藍傘比紅傘少幾個?
4、思考: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5、小結: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可以用減法計算。
四、舉一反三
數一數,做一做
五、拓展探究(我是數學小專家)
老師拿了7個蘋果要分給13個小朋友,夠分嗎?不夠缺幾個?
六、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跳傘表演
紅傘:14個 黃傘:6個 藍傘:7個
紅傘比黃傘多幾個?藍傘比紅傘少幾個?
14—6 =8(個) 14—7 =7(個)
答:紅傘比黃傘多8個。答:藍傘比紅傘少7個。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跳傘表演》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排一排、比一比等活動體會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初步理解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
2、使學生探索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知道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用減法來計算。
教學重難點:
學會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少多少)的實際問題。
理解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方法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課前口算練習:摘蘋果
(二)、探究發現,建立模型。
1.出示課件:跳傘表演
2、邊觀察邊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哪些數字表示?
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根據同學們提出的數學問題,將問題進行分類。
4、研究14減幾的算式
學生匯報,體現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方法1:圖示:用紅圈代表紅傘,黃圈代表黃傘,一個一個對齊,求出多出的部分。
方法2:一個一個減,從14當中減去6,還剩8。
方法3:把14拆成10和4
10-6=4 4+4=8
方法4:把6拆成4和2之后再連續減。
14-4=10 10-2=8
6、小結:解決同一問題可以有多種解決策略。
三、理解應用,強化體驗
1、比一比,算一算。(出示教材第10頁的習題)
讓學生說《左邊比右邊的多幾個或右邊的比左邊的少幾個?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11、12頁的“練一練”。
四、總結歸納,提升經驗。
這節課我們在解決跳傘問題中,學習了解決“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知道減法計算,用大數減小數。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跳傘表演》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樂于探究。
2、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探索相關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意識。
3、通過整理算式,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探索相關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意識。
教學難點:通過整理算式,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激發學習熱情。
1、同學們喜歡看特技表演嗎?請同學們欣賞空中特技表演。
2、出示圖片:跳傘表演
3、邊觀察邊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飛行員在表演,有紅色隊和黃色隊;
(2)我想到了紅色隊比黃色隊多多少人?
(3)黃色隊比紅色隊少多少人?
(4)紅色隊和黃色隊共有多少人?
(5)我還想到了長大后要像他們一樣學習跳傘表演……
二、探究解題策略。
1、尋找生活中數學問題。
(1)根據同學們提出的數學問題,列出相關算式,寫在本上。
(2)學生匯報,說明算式的含義,并對算式進行分類、整理。
2、研究11減幾的算式
學生匯報,體現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方法1:出示圖片:圓片
從11個當中去掉7個,從圖中看出結果是4。
方法2:出示圖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減,從11根當中減去7根,還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7=3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后再連續減。
11-1-6=10-6=4
方法5:把減數7湊成10,多減后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據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得出結果。
因為:4+7=11
所以:11-7=4
3、培養思維有序性。
思考: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11-2=9 11-9=2
11-3=8 11-8=3
11-4=7 11-7=4
11-5=6 11-6=5
11-6=5 11-5=6
11-7=4 11-4=7
11-8=3 11-3=8
三、解決問題。
1、看圖列式(出示圖片:小鳥和小鴨子)
2、看圖列式(出示圖片:松鼠和小兔子)
說說你是怎樣填的?又是怎樣想的?
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 跳傘表演
11-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