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精選16篇)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發布時間:2023-01-27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精選16篇)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春天象征著生機與活力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江畔獨步尋花》,它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杜甫的其他情況?

  二,學習古詩

  1理解詞語

  把你自學的內容講給大家聽。講講你理解了哪些詞語?(江畔:江邊。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蹊:小路。壓枝低:把花枝壓彎了腰。留連:舍不得離開。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詩句

  說說你理解了哪一句詩?(不用按照順序)

  誰能按順序把這首詩的意思完整地說出來?(教師引導)

  3感情朗讀

  詩中主要寫了幾種景物?(花,蝴蝶,黃鶯)

  哪句寫花?寫出了花的什么特點?誰能用一個詞概括?誰來朗讀這兩句詩?(讀,評)讓我們齊讀這兩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榮。

  4理解意境

  三,拓展

  詩中描繪的景色美嗎?請大家閉上眼睛,在我們面前出現了一條小路,小路兩旁繁花似錦,蝴蝶在飛舞,黃鶯在歌唱,望著這一美景,我們真想把他畫下來。(畫畫,展示)

  四,課后作業

  積累描寫春景的古詩

  [簡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蹊”是小路。“花滿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舍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郁頓挫,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2

  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3分鐘左右,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1)指名讀這一句

  (2)問: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寫出了黃四娘家花的多?

  (3)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指名讀這一句

  (2)問:黃四娘家的花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3)想家:如果蝴蝶黃鶯會說話,它們看見這么多這么美的花,會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說……為什么?

  5.感情朗讀古詩。

  三、遷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景象,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四、作業

  抄寫古詩。

  簡評:

  在學生充分誦讀詩句,深入地體會詩句的意境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進行簡單仿寫詩句。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

  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

  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認識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人稱“詩圣”,他寫的詩被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奏感

  1.老師下面要來小組讀詩比賽,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奏。想獲得為本組爭光的機會嗎?那就練習讀幾遍。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奏。

  3.齊讀。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 蝶 鶯

  2.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什么?能不能結合詩句,發揮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師這里的句式說一說,結合理解詞語“花滿蹊”“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壓彎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勝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來了呢。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語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飛碟舞,說到現在的花,你們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3.教師放課件,邊放《春到江邊》的音樂,用優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像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4.賽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1.讀到這,老師心頭不禁有個疑問:你們看,詩中寫到花不僅多,而且美,這景色在春天隨處可見,只要一出門就可以看到,為什么要“尋”呢?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4

  背景介紹:

  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可以使學生深刻的領會 課文的思想感情,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材背景:

  《江畔獨步尋花》是一篇描寫春景的古詩,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詩人描寫了四川成都錦江獨自散步尋花時,所見到的春天花枝繁茂、蝶舞鶯歌的景象。全詩描寫動靜結合,有聲有色,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

  學生背景:

  所執教班級是四年級的學生,無論在閱讀還是理解較三年級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已經養成了動口讀書、動腦讀書、動手讀書的能力。

  情境描述:

  一、激趣導入,釋題解疑。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賞花么?

  生:喜歡。

  師:當春暖花開之時,與友人結伴同游,賞花踏青,將是多么快樂的事情啊!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去江畔尋花、賞花,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五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江畔獨步尋花》

  齊讀課題。解題。

  二、  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師:范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清字音。

  生:自讀古詩,讀通讀順。

  師:指名朗讀古詩,隨文學字。畔、鶯、啼。

  三、  品詞賞句,理解詩意。

  1、學習前兩句詩句。

  師:結合注釋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桌互相討論。

  生:第一句中的蹊:是小路的意思。第一句的意思是:盛開的鮮花把通往黃四娘家的小路都遮住了。

  生:第二句的意思是:花一簇簇、一串串、一朵連著一朵,數也數不清。

  生:讀了這兩句我知道黃四娘家的花開的很多。

  師:那些詞句體現花多?

  生:“滿”“壓枝底”……

  師:指導朗讀。

  師:朗讀古詩,生閉眼想象。并動手把詩句畫下來。

  2、學習后兩句詩句。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不僅看到了姹紫嫣紅的花朵,而且還聞到了淡淡的花香,我們看看后兩句又是描寫了那些景色呢?

  生:串講詩句意思。

  通過老師引讀學生跟讀的方式,反復誦讀古詩,領略古詩的意境。

  師:常言道:“一枝獨秀不算春,百花齊放滿圓春”,詩人目睹百花爭奇斗艷的情景,心情會是怎么樣的?讓我們也和作者一樣帶著愉悅的心情齊讀這首古詩。

  四、拓展延伸,課后積累。

  師:這是一首描寫繁華似錦、鳥語花香的春景圖,想一想我們還學過了那些關于春天的古詩和詞語。

  生:匯報。

  師:春是希望的季節,希望你們在春天播灑下希望的種子,收獲秋的成熟。

  教學詮釋: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本著這一理念,本節課的設計我始終是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引領著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發現問題采用“讀讀想想”、“讀讀議議”、“讀讀講講”、“讀讀背背”、“讀讀說說”的方法,感受美創造美。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背誦課文。依據教學目標我在學文過程中抓住重點,首先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這樣就把觀察、思維、想象與語言表達緊密地結合起來,切實的達到了教學效果。

  教學研究:

  教學中,我讓學生根據詩的一、二句想象黃四娘家百花爭艷、萬紫千紅的美麗景色,然后動手把美麗的畫面畫下來。這是一個從文到“畫”的探索過程,培養了學生理解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引導孩子借助理解和想象,實現語言文字理解、表達和有形畫面的多次轉化,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敏銳性。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古詩,感知和理解古詩描繪的景象。

  2、感受古詩的文學語言。

  活動準備:

  1、古詩《江畔獨步尋花》ppt課件。

  2、柳條兩枝(一條葉子多的,一條葉子少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請小朋友喊出“黃四娘”的名字,加深幼兒對古詩人物的印象。

  師:小朋友今天有位老婆婆要帶我們去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讓我們快把老婆婆請出來吧!噓!我悄悄的告訴你們她叫“黃四娘”,我們一起把她喊出來吧!(“黃四娘”“黃四娘”)

  師:黃四娘年紀大了,耳朵聽不清,小朋友再大點聲。(“黃四娘”“黃四娘”)

  【出示“黃四娘”的圖片,加有錄音:“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黃四娘,我住在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快來看看吧!” ppt課件】

  師:啊!這位老婆婆就是黃四娘。你們想去那個美麗的地方嗎?(想!)

  師:小朋友起立,來吧!跟著我一起隨著音樂到黃四娘家去看看吧。我們出發了!

  【響起《桃花朵朵開》的音樂,做動作。ppt課件】

  【出示黃四娘家的圖片,加錄音:“孩子們歡迎你們到我家!” ppt課件】

  師:哇!黃四娘家到了,快和她打個招呼吧!(黃四娘你好!)

  二、     古詩欣賞。

  (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師:“黃四娘家美嗎?你都看到了什么?”(花、房子、大樹……)

  師:是的,詩人杜甫,也非常喜歡黃四娘的家,為此他創作了一首古詩,【出示古詩名稱:《江畔獨步尋花》ppt課件,并讓幼兒熟悉古詩名稱】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古詩的題目《江畔獨步尋花》。你們想聽聽這首古詩嗎?(想)那我們一起來欣賞吧!認真看、認真聽,要回答問題的!

  【播放古詩《江畔獨步尋花》視屏,請幼兒欣賞古詩。】

  師:這首詩是誰寫的?這首詩的名字叫什么?什么是古詩?(引導幼兒說出作者與古詩名稱。)

  (二)分四段出示四句詩句的圖片【ppt課件】

  1、出示古詩的第一句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黃四娘家花滿蹊。”

  師:詩中說黃四娘家的花是什么樣子的?(有很多花)

  師:你看見小路了嗎?(沒有、讓花擋住了……)

  師:黃四娘家栽植的花非常多,連園中的小路都被各種花兒遮住了。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詩句來表示:“黃四娘家花滿蹊。”【出示詩句,朗讀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黃四娘家花滿蹊。”詩句中的“蹊”字,是小路的意思。

  2、出示古詩的第二句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千朵萬朵壓枝低。”

  【出示兩枝柳條讓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兩枝柳條。(一枝樹葉很多,一枝樹葉少。)

  師:這兩枝柳條那枝更彎一些?為什么?(樹葉多的柳條彎,因為樹葉多把它壓彎了。)

  師:哦!樹葉多可以把枝條壓彎。

  【出示古詩的第二句圖片,讓幼兒觀察。】

  師:我們來看看黃四娘家到底有多少花呢?(好多、很多很多、一百朵……)有許多許多,千朵萬朵。花枝會不會被壓彎壓低呢?為什么?(會,因為花有許多許多。)

  師:哦!千萬朵兒花兒競相開放,把花枝都壓得低垂了。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詩句來表示:“千朵萬朵壓枝低。”【出示詩句,朗讀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千朵萬朵壓枝低。”

  3、出示古詩的第三句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留連戲蝶時時舞。”

  師:快看誰飛來了?(蝴蝶。)

  師:美麗的蝴蝶在干什么?(看花、跳舞、玩……)

  師:在花間戲耍的蝴蝶上下飛舞,總是舍不得離開。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詩句來表示:“留連戲蝶時時舞。”【出示詩句,朗讀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我們一起來讀一下:“留連戲蝶時時舞。”詩句中的“留連”是舍不得離開的意思。

  4、出示古詩的第四句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自在嬌鶯恰恰啼。”

  師:小朋友快看誰又來了?(小鳥。)

  師:它的名字叫“黃鶯”。噓!你聽!聽到了什么?【播放黃鶯的叫聲,ppt課件】(黃鶯的叫聲、她在唱歌……)

  師:自由自在的黃鶯在花枝間穿來穿去,非常美麗可愛,它的叫聲也非常悅耳動聽。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詩句來表示:“自在嬌鶯恰恰啼。”【出示詩句,朗讀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我們一起來讀一下:“自在嬌鶯恰恰啼。”

  三、朗誦古詩

  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完整朗讀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一)請幼兒邊看課件邊一起跟著朗讀。

  (二)表演古詩,一邊做動作一邊朗讀古詩。

  師: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吧!聽口令:“起立”。

  活動小結:

  整節課小朋友們的興趣很高,愿意和老師一起表演、朗讀古詩。課后有的小朋友還會經常問小伙伴:“你家有黃四娘家美嗎?”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6

  一、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二、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 錄音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不行的話,請看詩后注釋⑴,指名學生說說詩題意思。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3分鐘左右,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寫出了黃回娘家花的多?

  ⑶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黃四娘家的花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⑶想家:如果蝴蝶黃鶯會說話,它們看見這么多這么美的花,會說些什么?

  ⑷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說……為什么?

  5、感情朗讀古詩

  (三)遷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景象,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學生的詩:

  ⑴植物園獨步尋花

  植物園內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⑵學校獨步尋花

  楊園小學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花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⑶尚湖獨步尋花

  尚湖公園花滿蹊

  ………………………

  四、作業

  抄寫古詩

  板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花多

  留連戲蝶時時舞 花美

  自在嬌鶯恰恰啼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7

  【教材分析】

  《江畔獨步尋花》以春花為題材,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寫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整首詩對仗工整,作者落筆于一大片花,用戲蝶、嬌鶯,側面描寫花的嬌艷芬芳,表達自己喜悅和贊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朗讀詩文。

  (2)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古詩描繪的美麗景色,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過程與方法:

  (1)品讀詩句,初步理解作者用蝶和鳥襯托花之繁茂的寫法。

  (2)體會、把握古詩的韻味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誦讀詩文,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與美麗,體驗詩人的喜悅與贊嘆,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追求。

  【教學重難點】誦讀詩文,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與美麗。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作者用蝶和鳥襯托花之繁茂的寫法。

  【教學策略】品讀詞句,抓住景物體會人物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讀一讀”中的《春日》,引讀背誦。

  師:孩子們,伴著校園的第一抹新綠,我們走進了明媚的春天。(出示1:《春日》,齊讀。)

  2、師:春日的泗水濱清風拂面,萬紫千紅。黃四娘家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研讀的——(板課題)

  (出示2:《江畔獨步尋花》)

  二、讀出古詩的韻味,體會這首詩的對仗美。

  孩子們,古詩與音樂一樣也有節奏美,韻律美。這首詩你們已經背熟了,請同學們再讀一讀,注意詩句內部的停頓,可以試著用“/”做記號。

  1、自讀做記號。

  2、指名讀古詩,師生點評,引導。(評價: 抑揚頓挫,有古詩的味道)

  出示3:(標有停頓的詩)

  二、理解古詩的意思。

  1、課前預習成果交流。

  師:課前,小組長帶著組員探究了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哪幾個小組愿意與大家分享學習成果?其他同學注意聽,隨時可以表達自己的不同理解。指名匯報。

  2、隨機出示4:(教師整理的詩意)

  師:這是老師的理解,自由讀兩遍,讓這段話留在你的記憶中。

  三、感受春天的美麗,體會作者的情感。

  (一)切入主體問題,整體感知。

  孩子們,自讀課文,要善于提出問題。課前你們都采用“金鑰匙”的方法(出示5:“金鑰匙”)對這首詩提出了問題,老師把你們的問題進行了梳理,提煉出兩個最有價值的問題:出示5:

  1、問題一:

  (1)出示6:

  問題一:詩中描寫的景物是什么?(學法推薦:快速瀏覽課文,用 “○”畫出相關詞語)

  (2)指名匯報,板書“花”“蝶”“鶯”。

  2、解決問題二:

  (1)出示7:

  問題二:詩人怎么描寫這些景物?詩人為什么要描寫這些景物?(學法推薦:默讀古詩,抓住重點詞句讀一讀,回想自己賞花的經歷,體會詩人的情感,進行簡單的批注。

  (2)指名匯報,相機指導感情朗讀有關句子。

  【a、描寫“花”:滿  千朵萬朵  壓  低,這樣描寫,是為了說明花多、大、美、繁茂)

  b、描寫“蝶”:戲  時時舞 ; 描寫“鶯”:嬌  恰恰啼

  (戲蝶為什么“流連舞”?嬌鶯為什么“自在啼”?)(因為花多,自然就引來了五彩繽紛的蝴蝶好鳥兒,所以,作者寫蝶和鳥是為了襯托花的繁茂。)

  c、感情朗讀引導:

  1——2句:

  第一次:孩子們,挨挨擠擠的春花姹紫嫣紅,嬌艷芬芳,讓一路尋來的詩人感到——(學生接:滿心歡喜、無比驚喜、眼前一亮、贊嘆……)誰愿意當歡樂使者,把作者的滿心歡喜傳遞給大家?(指名一生讀)。(點評:歡喜之情溢于言表,不愧是大詩人派來的歡樂小天使。)

  第二次:你也來試試。(再指名一生讀)

  繁花似錦,蓋滿了小路,壓彎了枝條,此情此景,怎能不讓詩人驚喜(齊)——“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3——4句:

  第一次:引導想象:彩蝶流連戲舞,嬌鶯自在鳴叫,猜猜看,它們此時的心情怎么樣?(驚喜不已、被春花陶醉了,迷戀春花……)

  孩子們,老師特別想從你們的讀書聲中感受到它們的迷戀、它們的驚喜,前兩排孩子來試試。

  后兩排同學敢挑戰嗎?好,讀起來——

  3、小結:孩子們,你們走進了詩人的內心,你們是詩人的知音哪!

  三、回歸全詩,整體感知

  1、創設情境:

  (1)出示9:資料再現。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公元760年,杜甫在成都修建了草堂。飽受離亂之后,總算有了比較安定的生活,詩人為此感到欣慰。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他獨自沿著江畔散步,在黃四娘家的小路旁,詩人滿心歡喜地尋找到了姹紫嫣紅的花朵,這清麗歡快的情景讓一路走來的作者驚喜不已——(女生)

  (2)此時此刻,詩人迷醉了。春花、戲蝶、嬌鶯給春天增添了無窮的美麗與生機。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輕松、愉快的詩人已經與春天融為一體,他也要把這感受告訴全體男生——(起來帶上動作誦讀)

  (3)讀著這首詩,我們也仿佛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條通往“黃四娘家”的小路上,和詩人一起享受那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齊讀)

  2、出示10:觀賞花的圖片、聽歌曲《江畔獨步尋花》

  3、多美的春色圖呀,你能用哪些詞語描繪剛才看到的情景?指名說一說(語文天地中的“讀一讀”)出示11:

  錦上添花   花好月圓   花團錦簇   花枝招展  鳥語花香

  姹紫嫣紅   國色天香   含苞待放    嬌艷欲滴  美不勝收

  四、小結

  師:積累的詞語真不少呢。孩子們,這首詩沒有寫人,但好像處處有人。詩人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深深吸引而流連忘返。所以在他的眼中,蝴蝶也是流連戲舞,黃鶯也是自在鳴叫。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已經與春天融為一體,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真是一個“尋”字了得!為了更深層地了解作者的感受,建議大家在課外補背:

  出示12:

  《江畔獨步尋花》(之五):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五、課堂檢測

  出示13:

  《江畔獨步尋花》以春花為題材,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通過對花、蝶、鶯、人的描寫,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和美麗,抒發了作者熱愛春天、贊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1、孩子們,這節課有收獲嗎?同桌兩人先試著說一說。

  2、指名說一說。

  六、課外語文實踐:

  出示14:

  1、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花,并搜集相關資料,向老師和同學介紹。

  2、到大自然中觀賞花草,想辦法用花草打扮我們的教室。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8

  對于古詩教學,葉圣陶先生曾經說:“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處指導一二句話,也許就夠了。不一定需要繁復冗長的講授,古詩的教學,一定要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詩情畫意地教古詩,教出古詩的詩情畫意。

  一、古詩擂臺賽

  1、背詩

  2、賞畫吟詩(同學們能給下面的畫面題上詩句嗎?)

  ①畫:柳枝隨風飄搖,倒掛在小河上……

  生:《詠柳》……

  ②畫:春天到了,杏花兒也競相開放了,偷偷地伸出了墻外……

  生:《游園不值》……

  ③畫:河里鴨子總是最先知道春天到來……

  生:《惠崇春江晚景》……

  孩子們通過給畫題詩,對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想通過這樣的活動之后,孩子們見到某一處景,嘴里就會不由地哼出幾句詩來,真正做到了活學活用。

  二、學新詩《江畔獨步尋花》

  ㈠從題入手

  1、出示古詩,讀題。(隨機指導“畔”的讀音)

  2、從詩題中你讀懂了什么?(生:詩人在江邊獨自一個人在尋花)從哪里看出?

  ㈡賞讀古詩,詩中尋畫

  學習古詩,必須設法引導學生把詩句變成一幅幅風景畫,使之展現在眼前,從中受到熏陶或啟發。

  (1)尋花寫花:

  師:有一位詩人說讀著一首好詩,就如同看到一幅美的畫,輕輕讀讀這首詩,讓我們走進那美麗的畫里,感受畫的美。生輕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境。

  師:你從畫里看到了什么?從哪里看出?

  生: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花,把枝條都快要壓斷了。因為詩中有一句“千朵萬朵壓枝低。”我是從這句想象到。

  生:“四娘家花滿蹊”這句中也能看出花很多。

  師:“滿蹊”什么意思?“蹊”又是什么意思?

  生:“蹊”就是小路。師:那“滿蹊”就是什么鋪滿了小路?

  生恍然大悟:是落下來的花鋪滿了小路。

  師:誰能讀讀看,能不能讀出“花滿蹊”的感覺來?(自讀后交流讀)

  師:小朋友,春天都開得什么花呀?

  生:有油菜花、桃花、梨花……

  師: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把黃四娘家的花寫下來好不好?

  出示:你瞧,黃四娘家的花真多!                                  

  生1:你瞧,黃四娘家花真多啊!有粉紅色的桃花,金燦燦的迎春花,紅中帶白的杏花,這么多的花讓人看了真是心醉喲!

  生2:你瞧,黃四娘家的花真多啊!各種各樣的花兒競相開放,花香撲鼻。吸引了無數的蝴蝶來采花粉。蝴蝶翩翩起舞,這幅景象多美啊!

  生3:你瞧,黃四娘家花真多啊!桃花笑紅了臉,迎春花兒穿上了金燦燦的黃衣,還有粉中帶白的杏花探出了頭,好像要跟梨花比美似的!這么多的花兒都擠在黃四娘家的花園里,整個花園成了花的海洋,好美啊!

  貼花(黃四娘家的花可真多,真美啊!讓我們把剛才寫了話的花片貼到黑板的花枝上吧!學生紛紛上臺貼花)黑板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真是千朵萬朵壓枝低呀。

  詩中尋花,感覺那飄著花香的花兒還在我們的眼前。憑著孩子們多彩的想象,課堂成了一個花的世界。“閱讀中練寫”更是一種非常好的寫作方式,寫心中所想,抒心中所意。孩子們不再會為作文“無米下鍋”而咬筆尖,我們可以欣喜地發現孩子們很愿意下筆,真是下筆如有神。

  (2)詩中尋蝶,蝶戀花

  師:這首詩中除了花,還有什么呢?

  生:蝴蝶。“留連戲蝶時時舞”

  師:蝴蝶在花叢中干什么?你是從哪里讀懂的?

  生:蝴蝶在花叢中采花粉、跳舞……

  師:蝴蝶可能會對花兒說些什么呢?誰來做只可愛的小蝴蝶飛到花叢中去跟花兒們說說話。(一生上臺)那我們在座的同學可都成了花兒了。

  生戴上頭飾,展翅飛舞,飛到了一位學生面前。有禮地說:花兒,花兒你怎么開得這么美?

  生答:謝謝你的夸獎,你也很美,你身上的花紋,你那優美的舞姿不知為春天增添了多少光彩。

  生展翅又飛到了另一學生面前:花兒,花兒,你們為什么開得這么旺盛?

  生略一沉思:春天到了,花兒都想看看美麗的春天。

  師:(“蝴蝶”戀戀不舍地飛舞著)這么美的花兒,這只“小蝴蝶”都不愿飛走了,這就是——留連戲蝶時時舞”。

  好一個留連戲蝶時時舞,教師的這一創意真是一舉兩得。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活躍了氣氛,而且又使學生很深刻地理解了詩句,“因為愛花,所以留連時時舞”整個活動充滿著濃濃的童趣。

  (3)嬌鶯枝頭啼春美

  師:蝴蝶不愿飛走了,還有誰也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呢(黃鶯)

  生齊讀:自在嬌鶯恰恰啼

  師:小黃鶯可能會唱些什么呢?你能來唱一唱嗎?(略)

  有的小朋友動情地唱起了歌,有的小朋友歌頌春天真美,有的小朋友還學起小黃鶯叫了起來,課堂頓時熱鬧非凡,課堂成了鳥的天下。

  師:這么美的景,詩人陶醉了,蝴蝶、黃鶯陶醉了,連我們都被陶醉了,看到這么美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生談感受)

  師:那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來讀讀整首詩。生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背詩

  孩子們天生好動,在活潑的課堂上,生動的課堂上,孩子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這樣的課堂往往是最富有情趣的,也是孩子最喜愛的。

  ㈢擴展延伸,走近詩人,領悟詩情

  師:(質疑)有這么多的花,詩人為什么還要去尋花呢?

  出示背景資料:天寶十四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發兵15萬在范陽舉行反叛,準備大舉進攻中原地區,打到長安去,推翻唐朝,自己當皇帝。由于唐軍疏于防范,再加上政治腐敗,很快這次戰爭席卷了大片土地,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師:還有兩首詩,也能讓我們感受到這場戰爭

  出示: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灑,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師:這首《江畔獨步尋花》正是作者介于這兩首之間寫的,那時正是安史之亂平定,詩人心情比較愉快,有種久經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所以整首詩筆調比較明快輕松。

  師:帶著我們的理解,讓我們再把這首詩來讀一讀。最后,老師還要送給同學一句話:文學的大門,永遠為那些愛好它的人打開著。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9

  今天嘗試用五步教學法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去年在教三年級時,雖然還沒有非常明確地把教學程序分出如上的五步,但大體來說也是如此。

  首先讓學生讀,“書讀百遍,其義字見”;然后讓學生“議”,大篇抄出詩意讓學生背,沒有幾個孩子有興趣,讓他們自己去理解,去感受,有爭議的問題提出來;最后讓學生“悟”,從字里行間去讀出作者的心情,去想象當年的風景,去品味中國文字的華美和精煉……

  前些天,在網上看到一段文字,及如上的古詩五步教學法,感覺非常有實踐意義。而且對于我現在的班級來說,急需要學著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于是,今天便嘗試著采用。層次清晰,特別對于剛剛開始走上講臺的老師來說,非常有幫助。

  說今天我的課。在上午的課上,我首先讓學生背誦一些以前的古詩,然后出示《江畔獨步尋花》,進入第一個環節:初讀。

  情況不如我想象中的順利,光“讀準字音”這一關都非常難闖。“畔”誤讀為“半”,“尋”因本地口音混淆讀為“行”,"低”和“底”分不清,“嬌”誤為 “橋”,“恰恰”讀成“哈哈”,“啼”錯念作“嘀”音,尤其是“枝”和“時”,兩個翹舌音都糾了很久,到課后有個別孩子來背誦時,這兩個音還是讀不準。問題如此嚴重,看來很有必要強化普通話口語訓練,比如專門列出一些翹舌音和平舌音,讓學生練讀練說。可是時間從哪兒擠出來呢?這又是一個問題。我既不愿意拖堂占孩子的下課休息時間,課堂上我們的孩子又總是難以完成任務,一周自習只有一節,還要練字和訂正作業呢!

  聽孩子背誦以前的古詩,我就發現,朗讀時應有的節奏感他們并沒有具備,全是一股腦兒地拼命喊完了算數。于是讓大家反復聽我讀,感受一下需要停頓的地方,需要重讀的地方,在黑板上板書做好標記,讓他們也跟著一遍又一邊模仿讀。

  感覺這樣很累啊,以前的那班孩子在認讀的方面根本不用我操心,基本上來說一節課完成一首古詩,能背誦并且說出詩意,還能騰出時間來畫副畫兒,抄抄生字呢。就現在來說,已經是無捷徑可走,那就用點老土的方法,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來吧,一切從頭開始。就這樣,當我的孩子們把古詩讀通順,并且能夠有節奏感地朗讀時,打下課鈴了。天已經涼了,我卻一身汗。“五步”才走了一步,我有些擔心時間了。呵,就慢慢來吧,我們走得慢一點,是為了以后能跑得更快!!!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0

  之一

  佚名

  一、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 錄音

  四、板書設計 :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花多

  留連戲蝶時時舞 花美

  自在嬌鶯恰恰啼

  五、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不行的話,請看詩后注釋⑴,指名學生說說詩題意思。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3分鐘左右,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寫出了黃回娘家花的多?

  ⑶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黃四娘家的花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⑶想家:如果蝴蝶黃鶯會說話,它們看見這么多這么美的花,會說些什么?

  ⑷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說……為什么?

  5、感情朗讀古詩

  (三)遷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景象,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學生的詩:

  ⑴植物園獨步尋花

  植物園內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⑵學校獨步尋花

  楊園小學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花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⑶尚湖獨步尋花

  尚湖公園花滿蹊

  ………………………

  四、作業 

  抄寫古詩

  簡評:在學生充分誦讀詩句,深入地體會詩句的意境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進行簡單仿寫詩句。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1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春天多么美好,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為之傾心,寫下無數千古傳誦的佳句。誰來說一說?

  2、今天我們學習一位唐朝詩人寫的詩,他可是一位了不得的詩人,人稱“詩圣”,又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3、讀課題:從題目中你讀懂了些什么?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奏感。

  1、學生自由讀;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奏。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奏。

  3、齊讀。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  蝶  鶯

  2、古詩最講究語言的錘煉,作為大詩人的杜甫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杜甫,與詩人共賞這美好春光。同學們再細細讀詩,你認為詩人哪些詞錘煉的好,盡顯了春光美好的意境。你特別喜歡哪個詞?

  理解:戲蝶、嬌鶯、時時舞、恰恰啼

  3、這樣一幅有聲有色,春光旖旎的圖畫實在讓人陶醉。此時,哪幅畫面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也來抒發一下我們心中的贊嘆吧!(出示多媒體)

  啊,———(景物)真———啊,你看———————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語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飛蝶舞,你們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4、教師放課件,用優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象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5、賽讀。

  6、表演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1、介紹詩寫作背景。

  (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之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這首詩,全詩都透著詩人喜悅的心情。)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五、拓展延伸

  1、“詩”是“文”的濃縮,今日,我們與詩圣一起欣賞了美麗的春景,更領略了詩圣用詞的精妙。而“文”是“詩”的詮釋,現在,我們提起筆來,把我們和詩人一起看到的美景寫下來,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寫得如詩如畫,意境優美,讓杜甫老先生不由得說:“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板書設計:

  花: 多、美

  江畔獨步尋花(愉悅)   蝶: 舞

  鶯: 啼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2

  [案例]

  在理解完詩題,認識作者后。

  教師:請小朋友們自由讀古詩,讀完后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色。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思考。

  學生1:我看到了蝴蝶。

  教師:你是從哪一行看出來的,蝴蝶正在做什么?

  學生2:從“留連戲蝶時時舞”看出來的,蝴蝶正在跳舞。

  教師:“留連”就是留連忘返,忘記了回家的意思,“時時”說明蝴蝶是在怎樣地跳舞。

  學生3:蝴蝶在不停地跳舞。

  教師:誰能把這一行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學生個別說,教師補充。

  教師:誰能把這只蝴蝶的快樂讀出來。

  3—4個學生讀,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你們還看到了什么景色?

  學生5:看到了花。

  教師:花怎么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學生6:花很多。從“千朵萬朵”看出來的。

  學生7:從“滿”、“壓枝低”看出花很多。

  教師:“蹊”是什么意思?

  學生不理解。

  教師:“蹊”左邊有一個足字旁,是小路的意思。

  教師:誰能把花的多讀出來。

  學生個別試讀,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你們還看到了什么?

  學生1:看到了黃鶯在叫。

  教師:“自在”是什么意思?

  學生2:是自由自在的意思。

  教師:“恰恰”呢?

  學生3:恰好的意思。

  教師:誰能用自已的話把這一行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學生試說,教師補充。

  教師:這首詩描寫的景色多美啊,現在我來良誦古詩。你們閉上眼睛想象古詩中所描寫的畫面,聽完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教師朗誦,學生閉上眼睛聽,邊聽邊想象。教師補充后非常興奮。

  學生1:我看到了杜甫在黃四娘家與黃四娘一邊喝酒一邊賞花。

  學生2:我看到了這些蝴蝶在花上面跳拉丁舞,我也忍不住在這些花上面跳起來。

  學生3:我看到了黃鶯在花上面唱歌。

  學生4:天色都晚了,蝴蝶媽媽叫小蝴蝶快回家。小蝴蝶說:“不嘛,我不愿回去,這里的花太美了。”

  教師:你們能把美麗的景色讀出來嗎?

  學生齊讀古詩。

  [反思]

  詩歌都有美好的意境,可以說,一首古詩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首詩所描寫的春天的景色,學生基本在生活中都見過。在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出示掛圖,而是讓學生結合自已的生活經驗去想象,在想象中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結果,學生的想像既合理又富有個性,甚至“蝴蝶都會跳拉丁舞了”。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并沒有要求完整和強求一致,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在想象中體會了詩歌的意境。

  大膽把自己的一個教學片段發在這里,請各位批評指正.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3

  一、教材分析

  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六,也是最的一首。這首寫景小詩別具情趣,小路上花團錦簇,花下的枝條被壓得垂下來,花瓣之上是流連忘返的彩蝶,恰恰啼鳴的黃鶯,它們活潑自在的神態,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

  對正常學生來說,結合他們的生活體驗,很容易能夠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但對盲生來說,缺乏視覺感受使他們對春天的感受間接而模糊,影響了他們對詩文的學習。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意思,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在教學目標當中,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景,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的情感是教學的重點。全詩語言充滿了口語化色彩,讀起來令人感到非常親切,所以理解意思不難,難的是盲生由于失去了視覺這樣一個主要的觀察途徑,就使得他們對景色的理解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所以本課的教學難點是: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有感情的誦讀。為突破教學難點,課前先后三次帶領盲生到校園里觸摸春天,感受春天,重點觀察不同花期、不同品種的花兒,為課堂上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另外制作了課件,課件中的圖片和音樂為低視力學生和全盲學生營造優美的、古色古香的氛圍,達到輔助教學的目的。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一)、導語引入

  用優美的音樂和語言,娓娓道來,達到這個環節的目的——未入詩句先入境。

  (二)、理解詩意,品讀想象

  在這個環節中分成了三個小部分:

  1、自學古詩,理解詩意。這首詩內容相對來講比較容易,所以通過學生自學和交流討論,再加上老師的點撥指導,就可以了。

  2、品讀語言,想象畫面。這個部分主要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進行分析理解,再結合學生觸摸春天的經驗感受練習說話、指導朗讀,從而達到了解詩歌描寫的是怎樣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3、指導吟誦,理解意境。通過聽男女聲朗讀、自由練讀、老師引讀、個人配樂讀等方式,感受詩歌的意境。

  (三)、拓展閱讀,體會感悟

  出示兩首不同角度描寫春天的詩歌,拓展視野,讓學生體會感悟。

  (四)、回顧感受,布置作業

  通過視頻回顧自己在觀察春天時的感受,將這首詩歌改寫成一篇小散文。作業的設計,同樣也體現了盲學生對這首詩的獨特理解和對春天的感受。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4

  一. 文章概述

  《江畔獨步尋花》寫的是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詩人獨自漫步成都錦江江畔,欣賞春天花枝繁茂、蝶舞鶯歌的動人景象。

  二. 分析理解

  古詩雖離我們較遠,但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也是不難理解的。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學習:

  (1)讀詩句,弄懂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的意思;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3)聯系所查資料和上下詩句理解難句,從而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反復吟誦、背誦,加深理解。

  《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有幾個生字、新詞,通過預習查字典已經初步掌握了它們的意思:

  江畔:江邊。

  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蹊:小路。

  留連:舍不得離開。

  恰恰:形容聲音和諧動聽。

  下面請你連起來說說句意。

  1.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這句詩的意思是: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千朵萬朵,壓得枝條都低低彎下了身。

  2.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這句詩的意思是:戲鬧的蝴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宛轉動人。

  你知道詩人所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象嗎?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詩人所描繪的是春天的景象,讀了這首詩,眼前仿佛出現了花枝繁茂,蝶舞鶯歌的美麗而自由、歡快的景象。

  如果你就是詩人,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漫步在江畔,看到此情此景,你會有什么感受?

  你可能非常喜歡這美麗的景象,一定會陶醉其中,細細觀賞。

  但是你知道詩人杜甫嗎?

  杜甫是唐代詩人,被后人稱之為“詩圣”。他的詩敢于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安史之亂后,杜甫棄官住在了成都的浣花溪邊的草堂。這首詩就是寫草堂附近的鄰居黃四娘家的春天景象。

  所以這首詩也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抒發了久經離亂后得以安居的喜悅心情。全詩描寫動靜相應,有聲有色,意境十分優美。

  《作業指導》

  《江畔獨步尋花》描寫了哪些景物?

  《江畔獨步尋花》主要寫了春天花枝繁茂、蝴蝶飛舞、黃鶯歌唱。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5

  教學目標:

  1、學會這首古詩中“畔、蝶、鶯”的字音和寫法。

  2、能夠通過“千朵萬朵,滿,壓”等詞語體會到黃四娘家的花很多很美麗。

  3、能夠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

  4、能夠想象的出這首古詩所描寫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夠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能夠想象的出這首古詩所描寫的畫面,體會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春天嗎?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也很喜歡春天,喜歡春天的生機勃勃,喜歡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還寫了很多贊美春天的詩歌。我們學過哪些贊美春天的古詩呢?請把你知道的背給大家聽。(《春曉》、《惠崇春江曉景》、《詠柳》)

  今天我們來學習唐朝詩人杜甫寫的一首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杜甫,人稱詩圣,他的詩多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而寫這首詩時,杜甫剛結束了他十載長安、四年流徙的生活,在四川成都西郊外親手建立的草堂內安身。草堂是在朋友和親戚的資助下建成的:表弟給他送來建筑費;朋友送來桃樹秧、綿竹等……草堂是經過詩人三個月的經營在暮春時節落成的。在這草堂,詩人暫時離開了動蕩不安的大世界,他經歷了許多年的饑寒,如今暫得休息,自然間的一切生物,都引起他的關注和羨慕,成為他描摹和歌詠的對象。表現出難得的安然自得的情感。齊讀課題。

  指導認識“畔”字。學生注意“畔”的讀音,它是左右結構,左邊是田,右邊是半。

  “畔”是什么意思,江畔呢?

  二、學習古詩

  (一)初讀

  1、一會我們來個賽詩會。要求:響亮、正確、有節奏。想為本組爭光嗎?那就練習讀幾遍。

  (指導朗讀:讀古詩一定要讀出它的韻味來,你看第一行的“蹊”,第二行的“低”,和第四行的“啼”是非常押韻的,所以我們在初讀時,要把古詩的那個韻味感讀出來。)

  2、進行賽詩會。

  3、詩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了哪些景物?你能找出來嗎?

  (板書:花、蝶、鶯)

  4、蝶和鶯的寫法。

  蝶,它是左右結構,左邊的蟲字旁要寫得稍微小一點,蟲子旁的提要寫在撇的上邊,右邊這部分稍微大一點。

  鶯是上中下結構,它的寶蓋是“冖”要能托起草字頭,黃鶯是一種鳥類,所以冖下邊是一個鳥字。

  (二)自讀,想象、感悟。

  1、詩人是怎樣對這些景物進行描繪的?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景象。把你想象到的景象跟同學說一說。

  2、提示:看注釋理解詞句的意思,是個簡單的好辦法。以小組為單位,自己試著學一學,理解詞語的意思,想想詩句的意思。

  那好,我來檢查一下你們剛才學習的效果。

  (三)理解——讀 ,說想象到的景象。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1、提問:“蹊”是什么意思?那“花滿蹊”呢?(花鋪滿了小路)那誰家的小路被花鋪滿了?你是怎樣理解“壓枝低”的?(花把枝條都壓彎了),那誰來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2、你們覺得這里的花怎么樣呀?板書:多 你能通過朗讀體現花多的特點嗎?

  (指導朗讀:孩子們,當杜甫一個人來到江邊,看到這繁華盛開的景象之時,他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呀?(高興的,喜悅的,贊嘆的)是呀,那你就應該帶著這種感覺去讀呀!)

  3、詩人不僅抓住了能表現春天的景物——花,來描寫春天, 并且寫出了花多的特點。你們看簡單的一個“滿,千朵萬朵,壓”就能夠讓我們浮想聯翩,給我們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這就是古詩的魅力呀! 讓我不由得感慨!(出示:花真多呀,你看,那一樹樹花把小路遮得嚴嚴實實的!)花除了多,還有什么特點呢?你想象到了什么?你們能像老師這樣說一說嗎?花真———你看,—————!

  (引導學生從花的顏色,氣味,數量,姿態等進行自由表達,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作指導。)

  留戀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是啊,花真多,花真美啊!不僅引來了詩人,還引來了蝴蝶在花中翩翩起舞,黃鶯自在地歌唱。

  詩句中是怎樣形容蝴蝶和黃鶯的呢?誰來讀一讀。

  2、提問:流連是什么意思?(舍不得離去),誰舍不得離開?(蝴蝶、黃鶯、小蜜蜂、詩人)。

  3、流連戲蝶時時舞,舍不得離去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因為他舍不得那五彩繽紛的花,那五顏六色的花,那散發著陣陣香氣的花呀!你讀出了它的那份戀戀不舍嗎? (讀)

  4、提問:“恰恰啼”什么意思?(正好傳來一聲聲的啼叫)

  多么愜意,多么動聽的歌聲呀,該怎么讀,指名讀。

  5、讓我們一起走進黃四娘家那迷人的春景吧!我看到了你們的眼神,感受到了你們的那份贊嘆,誰愿意把你的那份感受,那份贊嘆之情讀出來。(指名有感情朗讀。)

  6、齊讀。多么美的春色圖呀,繁花盛開,戲蝶起舞,嬌鶯歌唱,有聲有色,有歌有舞,有鳥語有花香,這不僅僅是黃四娘家的春色圖,更是一幅無邊的春色圖,讓我們拿起書來,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那美麗的春景吧!

  三、背誦

  1、我們能有感情地朗讀了,但能把它背誦出來嗎?給幾分鐘試一試。

  2、指名背誦

  四、小結

  1、我們今天學習了杜甫的這首描寫春天的《江畔獨步尋花》一起來背誦。

  2、作者抓住了春天的景物:花、鶯、蝶來寫;并且寫出來他們的特點:多、流連、自在。你們認為杜甫想要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希望同學們也能學習杜甫的寫作方法,來描繪自己所看到的景色。

  3、我們還學習了三個生字:畔、鶯、蝶。記住了嗎?

  板書:

  江畔獨步尋花:

  靜 花 多

  蝶 舞

  動 鶯 啼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6

  教育隨筆:

  教學《江畔獨步尋花》小感

  作者:御營小學易曉華

  今天我與咱班孩子一起學習了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整個過程孩子們學習興趣濃,思維活躍。由此詩想到彼詩,由詩想到、聽到、看到許多春天的美麗景色。對“春”這些充滿春天般活力的孩子們贊不絕口。對于“一年之計在于春”他們表現得淋漓盡致。

  整堂課我的設計十分簡單:

  1、粗讀詩,讀準字音。讀懂作者寫的是哪個季節,從哪知道的?

  2、再讀詩,結合圖、注釋,讀出自己理解的詩味。

  3、三讀詩,由本詩和圖你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4、體會作者思想情感。用“有什么有什么”歸納作者寫的詩景。讀出作者注入詩的情感。

  5、用白話文說詩意。

  6、背誦詩(積累)。

  在第三、四個環節中孩子們的表現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劉海周說:“我由‘千朵萬朵壓枝低’想到了‘花落知多少’,我仿佛聽見春風一吹,成百盈千的花瓣飄飄揚揚落地的聲音。”孟玉凱說:“我由‘自在嬌鶯恰恰啼’想到了‘一行白鷺上青天’,我仿佛聽見鳥兒清脆的歌聲,是那樣的婉轉動聽,它們仿佛在大聲告訴人們‘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在第四個環節中,孩子們根據前面幾環節所學所悟所感結合詩、結合圖歸納出:有靜有動、有聲有色、有花有樹、有蝶有鶯、有詩有畫……

  ……

  這堂課,我為孩子們眼中、心中那燦爛的春天而驚嘆!我為春天般可愛的孩子們而驕傲!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教案(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通過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2.繼續運用“讀文章,想畫面”的方法,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3.自能理解詞義句意,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精選17篇)

    一、辯論一 兩個句子中的“的”可不可以省去:(在學生自讀課文、老師巡查時,唐傳岳同學提出來的)1、“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在這一句中,有點同學說不用“的”顯得直接點。...

  • 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通用16篇)

    一、設計意圖上學時,讀到“陌頭楊柳黃金色”這樣的詩句,總覺得不可理解,以后經過細細觀察,才終于明白楊柳剛萌出的葉芽,遠望過去真是一片金黃。因此,我也更深地理解了“觀察,觀察,再觀察”(巴甫洛夫語)的含義。...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一面五星紅旗》教案(精選13篇)

    導學目標:1 、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假日、防止、壯膽、無影無蹤、荒無人煙、小鎮、處境、交易、鼻子、猶豫、反應、摔倒、費用”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

  • 《太陽是大家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16篇)

    《太陽是大家的》這首有趣的兒童詩是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本文用擬人的手法,把太陽當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里,來到不同的國家,和不同膚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傳遞著世界各國小朋友之間的友誼。...

  • 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精選14篇)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 三年級下冊語文《太陽》教學反思(精選17篇)

    三年級下學期的《太陽》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介紹了太陽的特點以及太陽與地球、人類的密切關系。在學習時,我們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

  • 三年級下冊語文復習的優秀教案(精選3篇)

    教學目標: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八、九、無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七、九和4個偏旁月、雨、口、禾。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 關于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集合(精選5篇)

    一、說教材。《七顆鉆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八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

  • 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說課稿(精選15篇)

    一、說教材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13課《花鐘》。1.教材分析: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

  • 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通用4篇)

    教學目標1、認識“狼、猩”等10個生字,正確認讀“狼、猩猩”等10個詞語,并能根據動物的不同特點,嘗試不同的分類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引導學生根據形聲字的構字特點,猜讀擬聲詞的讀音,并能結合語境,準確運用擬聲詞。...

  • 人教版《燕子》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12篇)

    一、教材分析:這篇課文寫的是在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這些從南方飛來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飛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飛到了柳枝間,有的停在了遠處的電線上歇息,燕子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

  • 三年級下冊語文方帽子店教學設計(精選6篇)

    【設計理念】根據單元教學目標,牢牢抓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這兩個基本的閱讀能力進行訓練。課上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課后再給予大量的課外閱讀,強化閱讀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 部編三年級下冊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精選15篇)

    鎮里組織優質課大賽,為了能突出新課程教學理念,對《趙州橋》這一篇說明文,我在試講時采取了探究性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雄偉”一段。首先,抓住特點:“雄偉”讓學生想:你從本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雄偉?在我的引導下,學生總結出長、寬建...

  •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七顆鉆石》教案優秀(通用12篇)

    教學目標一、理解“愛心”的神奇力量,學會關愛他人,成為能獻出愛心的人。二、了解童話作品夸張、想象的特點。三、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四、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愛好。...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泸溪县| 汾阳市| 苍溪县| 泾川县| 克东县| 沐川县| 灵寿县| 屏山县| 沂源县| 丹寨县| 宜宾市| 芮城县| 郓城县| 上饶县| 南靖县| 尖扎县| 东安县| 平昌县| 如皋市| 富锦市| 常熟市| 丁青县| 潼南县| 开阳县| 文水县| 喀喇| 海原县| 高碑店市| 黎城县| 天门市| 榆社县| 乌拉特前旗| 桐城市| 荔浦县| 灌南县| 镇远县| 湖北省| 宝坻区| 新余市| 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