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通用14篇)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了解神話,初步知道神話的特點。
3. 體會夸父為民造福,勇于犧牲的精神。
4. 認識8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什么是神話,體會夸父的精神品質。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 板書課題,由課題提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 學生自讀課文。
3. 小組互動。
4. 集體交流,說說讀懂了什么?
5. 說說夸父是個什么樣的人?
6. 指導朗讀。
二、遷移練習
1.檢查識字。
。1)鞏固生字讀音。
。2)小組內認讀,老師指讀,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3)交流識字方法。
2.實踐活動。
收集神話故事,開一次神話故事會。
板書設計:
夸父追日
夸父——勇于犧牲——為民造福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2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的《夸父追日》。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設計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
夸父追日也是我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講的是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它表現的不僅是表面上的與日逐走,還有很強烈的象征意義,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本篇神話弘揚了一種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詩人陶淵明曾寫詩贊道:“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余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意圖和學生實際,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神話傳說中的神奇。
2、體會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貴,交流從故事中得到的收獲。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內容和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為: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感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民族精神。
教學重難點的確定,我的教學思路也就清晰了。教法和學法的選擇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說教法和學法
1、選擇教法 ,明確思路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體現新課標中的三維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本課,我采用情境教學法和點撥法。
2、學法指導,形成能力。
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點詞句,品讀賞析,積累和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3、理念的指導,精心設計
抓住語文本色,體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言,是閱讀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本課內容故事淺顯,意義深遠。在本課教學中,力求在賞析語言中讓學生感悟到夸父向往光明,追求光明的精神,在感悟夸父追求光明精神中習得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遵循閱讀教學規律,重視體驗和感悟。新課標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以上的理念指導下,力求通過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達成三維目標,促進學生發展。于是,我設計一下教學過程。
三、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上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師講述夸父的故事。)
2、在我們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長河中,神話故事是一朵美麗的浪花。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這一個個瑰麗、多彩、優美的神話故事。這節課,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話故事。
板書課題:夸父追日。
。ㄖ该x,齊讀)
3、釋題:追日(追趕太陽)讓生質疑:為什么追?怎么追?追到了沒有?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自由讀文章。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用波浪線把能解答三個問題的有關語句畫下來。
2、好,這些詞語你會念了嗎?
3、出示詞語:手杖 虞淵 伏下身子 渭河 瀚海 頹然奮力一拋
4、開火車讀,齊讀。
5、誰還能用上這些詞語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怎樣神奇的事?我來開個頭:夸父拿著手杖去追太陽,誰能接下去說。(請一好生示范說)如有錯誤的話教師順勢點撥。
6、咱們同桌也來學著他的樣子用上這些詞語互相說說。
7、下面我們來接龍說一說,每一個人都要豎起耳朵認真聽,輪到你了,你就得接著前一位同學用上后面的詞語接著說下去。
三、細讀感悟
1、夸父為什么要去追趕太陽,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一段,劃出句子。
2、交流:
課件出示:“每天夜里,太陽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拧≈该x。
⑵ 引讀:
師:是呀,夸父對光明是那么的渴望,當夜幕降臨,夸父看到西沉的太陽,他心想──
生: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師: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四周一片漆黑,夸父久久不能入睡,他心想──
生: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恰⊥瑢W們,來吧!讓我們一起讀出夸父的心聲,呼出他對光明的渴望?
生齊讀:“我不喜歡……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取∽x著這樣一段文字,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夸父?
課件出示:我看到了一個( 。┑目涓。
。ㄓ赂摇∠蛲饷鳎
四、品讀第2~5段
過渡:是呀,在字里行間,我們不禁被夸父追求光明的信念感動了,更被這些神奇的文字深深地吸引著,讓我們再次隨著這些神奇的語言文字走進故事2~5節。
1、默讀2~5節,邊讀邊思考夸父還神在哪里,又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劃出有關句子。
2、交流句子一:
課件出示:“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胖该x,夸父“神”在哪里?(跑步速度快)
⑵抓“一眨眼”“像風似的奔跑”體會夸父速度快:
爸爸的汽車在告訴公路上行駛,如果以每小時100公里來計算,兩千公里得開多少小時。(20小時)
整整要開20小時,可是夸父一眨眼就跑完了,真神。“堰@份感受讀出來吧。
、沁有哪里看出夸父跑得快。
。ㄏ耧L似的奔跑)
、却藭r,所有的感受只在一個“讀”,來,一起讀出夸父跑步的速度。
⑸創設情境:
夸父,你為什么跑得這么快,這么急?
預設:因為太陽就要落山了。
3、是呀,因為夸父心中始終記著這樣一個目標:
課件再次出示: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ㄉR讀)
4、不知不覺中,一個“神”已深深印在我們心頭,夸父還“神”在哪里?
“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⑴指名讀,夸父“神”在哪里?
、仆卣裹S河、渭河資料,抓關鍵詞“霎時間”體會夸父之渴。
、侵笇ёx。
5、是呀,他實在是太渴,太累了,他不顧疲憊去追趕太陽,那是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個目標支撐著他。
讀到這里,你又看到了一個( 。┑目涓。
6、夸父還“神”哪里:
出示:“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這時,太陽正在虞淵落下去,把最后幾縷金色的光輝塞在夸父的臉上。夸父遺憾地看著西沉的太陽,長嘆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
、胖该x,夸父遺憾什么?
。]有追到太陽、沒有把光明留。
、扑牟桓恃,他把自己的遺憾、對光明的渴望都化作這最后的奮力“一拋”上,這一拋,都拋出了什么?
(這一拋,拋出了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這一拋,還拋出了鮮美的桃子。)
、且龑В嚎涓甘悄敲聪氚烟柫糇。那么這一拋,夸父還想拋出什么?
。ǜ鶕卮鸢鍟合M、光明……)
⑹讀著讀著,你覺得這一拋還拋出了什么?
讀到這里,你又看到了一個( 。┑目涓浮
五、練筆升華:
夸父,我想對你說……
寫一兩句話,佩服夸父的決心及毅力、還有做事不半途而廢的精神;永遠秉持著有恒心、有毅力,不畏艱難的精神;追求光和熱,契而不舍
板書設計:
夸父追日
為什么追?
與日逐走 執著
怎么追?渴欲得飲 奉獻
道渴而死 犧牲
有沒有追到?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3
《夸父追日》教學反思
浙江省諸暨市浣紗小學 劉麗雅
練筆的指導。課后的泡泡,實際上是一則小練筆,也是一種讀書方法的引導。要提示學生:學習本組課文,不能只停留在注意故事情節的有趣、好玩上,應該多想想課文為什么要這樣寫,從課文內容中能想到些什么,并多與身邊的人交流看法,慢慢就會有一些感悟,再提起筆來就有話可說了。這種讀書的方法可以遷移到其他組(冊)的學習中。
《夸父追日》課后反思
浙江省諸暨市浣紗小學 何玲娟
在略讀教學中光讓學生略讀是不夠的,要受之以法。在初讀整體感知環節,圍繞課題“追”字質疑:“追什么?為什么追?追到了沒有?”為切入口,讓學生找出相應的語句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把三個問題連起來講一講。這個過程,將全文到重點語句到自己表述三個階段,是由形象的、具體的,上升到抽象的、概括的過程,為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鋪設了臺階,進行了學習方法的知道,符合三年級學生的人質規律,有易到難。
《夸父追日》課后反思
浙江省平湖市新埭中心小學 朱麗燕
《夸父追日》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在教學中僅僅讓學生略讀是不夠的,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學。葉圣陶先生就曾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
因此,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并圍繞課題“追日”質疑,以為什么追、怎么追、追到了沒有為切入口,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段落、相關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再用自己的話來表述,由形象到抽象,由具體到概括,為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鋪設了臺階,符合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化難為易。
在研讀重點句子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獲取信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自讀自悟,邊讀邊悟,讓學生在自主讀文的基礎上,講講你讀懂了什么?進行簡單的交流,并指導學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讀,感受夸父的形象。
在最后“考考你”這一環節,聯系最早寫夸父追日故事的《山海經》,請學生讀讀古文,結合課文所學,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其含義,旨在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再上一個臺階,學會閱讀古文,同時亦是對所學內容的又一次升華。
《夸父追日》教學反思
貴州省凱里市舟溪鎮大中小學 楊峰成
2006年5月25日在石青小學參加了舟溪鎮教育輔導站組織的“運用遠程教育設備及資源”進行的公開課競賽,我在下午第三節課教學了義務教育語文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32課《夸父追日》。可以這么說,與學生做了一次愉快的合作,上完課后受益菲淺,現將這堂課的得失及反思小撰如下,以期與同行們共同進步。
課前做好充分準備是關鍵。原告我計劃是教學19課《七顆鉆石》的第二課時,但在我班進行了二次試教后,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就決定改上32課《夸父追日》。確定好教學課題后,按照要求的材料在因特網上查閱資料,查找到的教學
設計的思路歸結起來有兩種:
1、讓學生從神話傳說中理解古人的想象力。
2、祉學生感知并學習夸父的自強不息、精神百倍、奮勇前行的精神。我結合新課程的解讀思想來對照這兩種思路,認為把這兩種思路綜合起來,效果會更佳。做了這樣的打算后,三次修改教學設計并最后定稿,多次應用在班內教學。光有好的教學設計還不行,還需要課件輔助教學。
我想了想:自制的pps課件只能用一些字詞認讀,歸納總結之類的方面,而課文內容就不能夠具體形象了。于是,我又多次在網上尋找,終于找到了指尖學堂 ──《夸父追日》的swf課件,我懷著試試看的心理,一播放,“啊,太精彩了,肯定會受學生歡迎的”,我自言自語道。課件有了,與教學設計又有出入之處,就只有再次修改教學設計了,使之更加合理,方便教學。并且在準備教學時充分考慮到學生可能提出來的各種疑問,因為畢竟是陌生的班級、生疏的學生,盡可能地采用教師普遍使用的教學方法,方能更好地適應學生。課堂上適時運用是核心。課件是計算機應用于輔助教學的手法,而不是全部。有些教師說:“讓課件整節課都在幫我講,那我就輕松多了!逼鋵嵅蝗,由于秩農村小學里的孩子們常識基礎薄弱,需要教師作指導的地方還很多,如果在教學重難點中運用效果就好多了。在這一堂課中,我一開始就播放動畫,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神話傳說的內容;之后再采用多種朗讀形式適時地播放朗讀,培養、強化了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動畫課件幫了我一個大忙,在學生表演示范動作時很自如,用不著教師作過多地講解示范。
通過昨天這堂課的教學,實現了課前確定的目標,但也有諸多不足:學生課堂氣氛欠活躍;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沒能引導學生朗讀(或者可能是學生太害羞了,面對老師不敢舉手)等等,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日常教學中努力想辦法改進。
遠教技能的點滴反思:
遠程教育資源豐富,教學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但縱觀我鎮,從中發現有些學校只停留為應付公開課而運用資源上課的情況,年齡稍大的教師運用的頻率就更少了,或者干脆不用了。各校要針對具體原因采取具體的措施與辦法,推動教師運用此項技能的深化,化解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并能連起來說說故事內容。
2、集中品讀文中想象神奇,描寫精彩的句子。通過學做簡單的批注,引導學生自主體會神話故事神奇的想象、精彩的語言。
課前談話:
一、課前談話
1、猜故事。課前,我們先來玩個詞語游戲,看詞語,猜神話故事。
2、課件出示:第一組:箭法超群 射下九日 造福百姓(《后羿射日》)
第二組:頂天立地 開天辟地 創造宇宙(《盤古開天地》)
第三組:天塌地裂 尋找彩石 神火冶煉(《女媧補天》)
3、你還知道哪些神話故事,講給你的同桌聽。
二、揭示課題
1、出示詞語:喜歡光明 追趕太陽 化作大山
板書課題:夸父追日
2、畫上小梅花標志,提醒學生注意:略讀課文要靠同學們用已經學會的閱讀本領自己來學習!
三、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把書本翻到133頁,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劃出難讀的詞語,讀準它們,讀通課文。
2、巡視學生,隨機出示:頹然 霎時間 似的
虞淵 渭河 瀚海
伏下身子
出示結構相似的詞組:拿著手杖 提起長腿 邁開大步 追趕太陽
3、現在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試著用一個詞來概括自然段意思,并寫在自讀卡相應的空格中。
(教師巡視,請學生寫在小黑板上)
4、師生評議完成自然段的歸納:
喜歡光明
追趕太陽
狂飲河水
長眠途中
化作大山
預設:
第一自然段他概括的是:喜歡光明,你們同意嗎?這個孩子用課文中的詞語來概括,真聰明!一起讀!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夸父追日的原因!
追趕太陽:第二段呢?有不同意見嗎?
狂飲河水:(第三自然段概括的是:口渴喝水、喝河水)這個自然段有兩個同學概括:口渴喝水、喝河水。這兩位同學都抓住了這段話中的主要事件“喝水”。“喝河水”我們也狂飲說“飲河水”(板書飲河水)。那么夸父是怎樣飲河水呢?你們讀讀第三自然段。他是在怎么樣地飲河水呀?
長眠途中:(長眠、閉眼長眠)這兩個同學一下子就抓住了這個詞語,真會讀書。ò鍟洪L眠)長眠在哪里?
通過努力,我們概括出了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真厲害!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欣賞一下我們的勞動成果!
5、課文就是按主要的順序寫夸父追日的經過(板書紅色連長線),請同學們用上這些詞語簡要地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小結:我們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連起來,就能很輕松地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下來,和你的同桌說一遍吧!
三、品讀句子
1、小朋友,我們都知道神話故事想象神奇、描寫精彩,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體現這些特點,劃出來。
2、集中出示:
于是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樹上味道鮮美的桃子,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行。
3、學寫批注:
。1)自己先讀讀第一段話,找找哪些詞語讓你感到神奇?
預設:一眨眼兩千里:一眨眼大概只有0.2秒,夸父就跑了整整兩千里,相當于從寧波跑到北京呢!速度遠遠超過了火箭,真神。。ǔ鍪九荆嘿惢鸺,神!)
像風似的:是啊,這速度比風都快。ㄅ荆汉惋L比,快!)
。2)學習方法遷移:小朋友們,像我們這樣把關鍵詞語圈出來,并在下面寫上感受,這叫做“批注”,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現在請你選一段話,自己來讀一讀,用紅筆來圈一圈,注一注,還可以借助資料袋。
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反饋:現在我們來交流。請上來的同學這樣說,你對哪一句話做了研究,在哪一個詞語上劃了圈,寫下了哪些批注?
預設:
抓“霎時間,喝干”體會神奇:我對夸父喝水的句子做了研究,圈出了“霎時間”、“喝干”這兩個詞語,我的批注是:速度快!狂飲!
夸父能在那么短的世紀,就那么一秒鐘的時間,就把黃河、渭河的水都喝干了,速度真快啊!
黃河的水量足夠鄞州區用上整整六百年的,夸父一瞬間就喝得一點都沒了,多神奇啊!
抓“變成大山”“手杖變成的”體會神奇:我對夸父化長大山的句子做了研究,圈出了“變成大山”he “手杖變成”這兩個詞語,批注是神奇。
小結:
這是我們第一次做批注,我發現很多同學都做的非常好!今后我們讀書的時候,也可以這樣來圈一圈,注一注,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四、拓展延伸
1、《夸父追日》出自古代一部叫《山海經》的書,已經整整流傳了兩千年了!它的原文是這樣的:夸父與日逐走,入曰: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補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2、那么長的課文,可古文用37個字就把故事講完整了,多么簡潔!自己讀讀吧!
(學生朗讀古文)
3、古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對照著課文,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古文的意思。
機動:還有點時間,請把課文中想象神奇、描寫精彩的句子摘抄在自讀卡中。課后,請完成自讀卡中其他的內容。
《夸父追日》自讀卡
一、我能填。
自然段追日的過程精彩的描寫12345
二、我能寫。
例句: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樹上味道鮮美的桃子,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信心百倍,奮勇前行。
山的 ,有 ,那是夸父的 變成的,給追尋光明的人 。
三、我能讀。
夸父與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飲,飲于河、渭③;河、渭補足,北飲大澤。未至④,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⑤。
——選自《山海經》
、佟局鹱摺浚焊偱、賽跑。
、凇救肴铡浚鹤汾s到太陽下山的地方。
、邸竞、渭】:即黃河和渭河。
、堋疚粗痢浚哼沒有到達。
、荨距嚵帧浚骸班嚒薄疤摇惫乓粝嗤。“鄧林”即桃林。
◆資料袋
黃河:中國古代也稱“河”。流經9個省區,河道全長一萬多里,是世界上第五長河。
黃河的流量達到了580億立方米,足夠鄞州區用上整整六百年的!
渭河:又稱為渭水,黃河的最大支流,位于陜西省中部。它全長一千六百多里,流域面積達十多萬平方公里。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5
在教學《夸父追日》這一課時,學生在邊讀邊寫感受。我看到一位學生寫到:如果太陽永遠固定在天上,世界就糟了?吹竭@里我忽然受到啟發,是啊,多少年來我們一直都在贊美夸父勇敢的追求光明,我們為什么不能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夸父追日呢?
學生們開始交流各自的心得了。
生:“喉嚨干的直冒煙”看出夸父很累,追趕太陽很不容易。
生:夸父喜歡光明,追求光明。
……
師:追趕太陽這么艱難,夸父放棄了嗎?你怎么看夸父?
生:我認為夸父很勇敢,不怕困難。
生:夸父很有耐心,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學生各抒己見,但是我發現那個同學一直沒有站起來,是感覺自己寫的不好,還是沒有勇氣?于是我故意叫他起來交流自己的看法。
生:如果太陽永遠固定在天上,那就糟了。
緊接著,很多頭轉向他,目光里有些驚訝,既而是一陣竊竊私語。學生開始從不同的方面思考了。
師:有道理。想一下,如果真的象夸父想的那樣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景?
生:沒有黑暗,人們休息不好。
生:植物干死,沒有水喝,會十分炎熱
生:地球上會沒有生命。
……
師:現在你們怎么看夸父追日呢?
課堂里出現了小小的騷動,孩子們已經開始爭論起來,我故意給他們時間辯論。過了一會我示意安靜,大家發表不同的見解。
生:夸父有點自私,他只想到自己喜歡太陽,沒想其他的情況。
生:夸父自不量力。
生:夸夫永遠也追不到太陽,他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
生:但是夸父那么有毅力。
生:如果我們都能向夸父一樣勇往直前,什么都會成功。
……
聽到課堂里出現了這些不同的聲音,我不由的笑了。最后我簡單的做了小結:夸父為了自己的目標,不畏艱難,堅持不懈的追求,是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但是我們確定的目標應該是正確的,是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
學生的回答讓我看到了小學生也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思維的發散性很強,并富有開拓性,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課堂上就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主人翁,而教師是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就要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爭辯、質疑……使他們的思想產生碰撞,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用自己的頭腦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而不是發出同一個聲音。教師只是在規范學生學習行為,維護課堂秩序方面,作了適當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盡情發言,抒發對課文的感悟與質辯:夸父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畢竟現在和過去的時代背景大大不同了?吹某鰧W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使課堂成了他們學習的演練場。
新課程所提出的開放式教學思想的滲透,并不是放任學生,而是對教材的開放,對學生評價的開放,提倡多元化教學,這當中包括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受。這節課里就體現了開放式的教學思想。學生對課文人物有不同理解,從不同角度去評價。教師并沒有墨守陳規,統一對人物的看法,而是引導學生辯證的看待,對于合理的,教師都給予了肯定。對于不合理的,教師給予了討論。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發表與眾不同的觀點,進行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僅僅揣摩編者的意圖。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這個神話故事講述了夸父為了給人類擺脫黑暗寒冷,想把太陽搬到地球上來,他堅持不懈地地追趕太陽,最終為了人類獻出生命?涓傅倪@種堅韌不拔舍生取義的品質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的象征。全文三段。第一段講夸父的美好愿望;第二段集中描寫了夸父是怎樣追日的;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段。
一、三維目標:
。ㄒ唬⒅R與能力:
1、默讀能力,邊讀邊思考的能力。感受神話的神奇色彩和語言的運用。
2、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能和學生交流自己從故事中想到了什么。了解夸父追求光明、不畏艱難的精神。
3、并以練筆的形式寫自己的感受。
。ǘ⑦^程與方法:
1、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語句來領悟神話故事的神奇和寓意。
2、 通過找出和理解描寫神奇的語句,來感悟神話的魅力。
。ㄈ、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感受古代人們的神奇想象力與征服自然、試圖了解自然的可貴品質。了解夸父追日所蘊含的追求光明的精神并能談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語句來領悟神話故事的神奇和寓意。
2、 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感受古代人們的神奇想象力與征服自然、試圖了解自然的可貴品質。
三、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學習生字
1在我們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歷史長河中,神話故事是一朵美麗的浪花。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了一個個絢麗多彩、優美神奇、寄托著人民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神話故事。這節課讓我們共同 走進神話故事:《夸父追日》
2釋題:傳說夸父我國北方部落的一個首領,這個部落特別奇怪一年中只有兩個月天上有太陽其余十個月人們只好生活在黑暗之中,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夸父宣誓把太陽抓住,讓它給世界帶來光明和溫暖。
3學習“夸”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老師提示大家,請你們猜帶“夸”字詞語好嗎?小紅說話善于;劉帥楠經常受到老師的
4“追”誰來拼讀音節?“追”與走路有關,所以是走之旁。
二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快速瀏覽課文、標出自由段
2、點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生字進行自學。
3、教師領讀課文,聽清生字的讀音。
4、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本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5、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指點。
6、指名說一說主要內容。
三、隨文識字、感悟語境
學習第一段:
1夸父為什么要追趕太陽?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2、誰能把夸父十分難過的心情讀出來?
3、學習:“搬”“充”。用動作理解搬的意思。用“充滿”說一句話。
4、夸父是一個怎樣的人?(巨人、用工、向往光明、為大家利益著想等)
5、學習“巨”組詞并書空筆順
6、找出兩對反義詞:黑暗——光明、寒冷-溫暖
學習第二段
過渡:是呀,在字里行間,我們不僅被夸父追求光明和溫暖的信念所感動,更被這神奇的文字深深的吸引著,讓我們隨著這些神奇語言文字走進故事的第二段。
1、看圖說一說太陽圖意。再欣賞作者筆下佳作。
2、輕聲讀課文,畫出表示動作的詞從這些動詞你能看出什么?(夸父追趕太陽辛苦執著等)再 指導朗讀。
3、學習 “噴、焰、拷”說一說記法。
4、夸父在可困難面前止步了嗎,猶豫了嗎?他又是怎樣做的?指名讀一讀。
5、學習“胃”“渭”(用拆字法識記)。再說幾個帶月字底的字。
6、夸父也想看著西沉的太陽,長嘆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用;朗讀表達你的心情吧。
學習第三段
過渡:夸父為了部落人們的幸福,去追趕太陽,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和艱辛。這份自我奉獻、鍥而不舍的精神我們非常感動。然而夸父追到太陽了嗎?我們不想看到的結局然而卻偏偏是這樣的結局。雖然沒有追到太陽,但是夸父依然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齊讀三段
1、共有幾句?指名讀。
2、樹上結滿了鮮美的桃子,給最求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行。這種堅持不懈、舍己為人的精神感動了太陽。誰來讀一讀有關句子?
3學習“趟”、“尙”再用“而且”造句。
4、英雄不論成敗,夸父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你想對夸父說些什么?
四、回歸整體,升化認識。
1、孩子們,學了這篇神話,你想對夸父說什么呢?
“夸父你是一個_______的人, 你讓我懂得__________________!
2、板書,回歸整體。
是呀,夸父為了追求光明,去追趕太陽。他有宏大的志向,他有無以倫比的決心與勇氣。追日的路上,任何困難都不能停止他追趕的步伐。他的頑強拼搏,自強不息,他的奉獻與犧牲精神,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3、練筆。
這是一篇神奇的神話故事,夸父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一直在激勵著后人前進。這也是一篇有爭議的神話故事,歷對夸父追日有另一種不同的看法,出示:“夸父不量力——《列子》”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贊同嗎?你是怎么看的?
好,現在我們就把讀完這篇神話后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好嗎?學生練筆。(不同人的感受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相同。)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關于夸父的問題,我們回去以后還可以繼續搜集一些資料來講一講,還可以回去以后把這個神奇的故事講給家人聽,你可以用書上的語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想象。
神話故事是古代的人們因為無法征服自然,便把許多美好的愿望加在了神話人物的身上。我們讀神話故事既要感受神話的大膽想象和神奇魅力,還要學會通過自己的品讀,讀出自己對于神話人物的獨特感悟。相信你們既會從中受到心靈的洗滌,更能從中汲取前進的動力。
六、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不但認識了生字,而且還知道了夸父的這種堅韌不拔、舍生取義的品格正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特征。學習也是這樣 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
板書設計:
夸父追日
神奇的想象
生動的故事 美好的愿望
為什么追?
怎么追? 勇敢追求
追得結果? 造福人類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夸父的執著、奉獻精神。
3.會復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難點】
體會夸父精神的可貴,感受神話傳說的神奇。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一定很喜歡聽故事吧?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學一個神話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夸父(師板書)
2、指名讀,正音。
3、你對夸父有什么了解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揭題〈夸父追日〉。
(對,古代有這么一個人,他為了讓光明永遠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神奇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夸父追日〉。
二、自主讀書,感知大意
1、自主試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拼讀一下,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字詞。
手杖 虞淵 伏身 渭河
瀚海 頹然 拋出 咕嘟
雄心壯志 奉獻精神
追求光明 奮勇前行
(形式:齊讀、個別讀、領讀等)
3、默讀填空。
神話寫了夸父( )太陽,( )虞淵,
夸父倒下變成( ),他的手杖( ),
目的是( )。
三、合作讀書,感情朗讀,感受神話
1、同桌輪讀,練習讀正確、讀流利。
找出你最喜歡的段落,寫寫感受。
2、小組內評讀喜歡的段落,交流讀書感受。
3、感受神話的想象和神奇。
、、出示古文《夸父追日》與課文進行對比,感受課文的魅力。
《海外北經》里寫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理解其意。)
、啤⒄乙徽艺n文中豐富又夸張、神奇又富有想象的句子。
如:“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形容夸父奔跑的速度快;
“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睂懣涓笧榱私饪。
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寫?進行寫作方法的滲透。
、、感受夸父精神。
從夸父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四、復述課文,評價補充
1、小組內練習講故事,可以自己講,可以合作講。
2、各組推選代表和合作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
五、總結
再讀古詩,你想對夸父說什么?
六、課外拓展
1、繪制一幅夸父變成大山、手杖變成桃林的圖畫。
2、繼續收集神話傳說故事。
3、寫寫讀了這篇課文的感受。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故事.
2,在品讀語言文字中感受故事的神奇,體會夸父追求光明的決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3,初步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
教學方法:自讀自悟法
教具準備:錄音機 投影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夸父追日(指名字正腔圓地讀,齊讀)
2,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那就趕快到故事中去搜索吧,自由讀故事,爭取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難詞,難句要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
3,通過剛才的朗讀你已經從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三,細讀課文,感知故事的神奇
1,同學們很會搜索信息.你覺得這個故事怎么樣
2,是呀,中國神話故事的特點就是神奇有趣,千變萬化,它們都隱藏在故事的句子里.所以呀咱們得一句一句細細地讀,那些神奇的句子可以用波浪線劃出來,再和同桌交流.
生自由讀,師巡視
3,生交流找到的神奇之處,師隨機指導朗讀.
四,品讀結果,感受夸父追日的強大精神之柱.
1,我們知道夸父追日的結果是: 課件出示:夸父遺憾地看著西沉的太陽,長嘆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
難怪大地和山河在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連太陽也把最后幾縷金色的光輝送給這位追求光明的勇士.讓我們帶著滿心的敬意讀讀夸父的最后一瞬間. 夸父帶著心中莫大的遺憾走了,但是他的鍥而不舍,堅強不息的精神依然留在了我們心里.
五,了解神話特點,激發閱讀興趣
同學們,神話故事里充滿神氣的想象,只要我們繼續暢游在神話故事里就會感受到更多神話人物的勇氣和智慧.抽空到書店找一本,踏上神奇之旅繼續去感受,和同學交流.
板書: 夸父追日
喜歡光明 目標
追趕太陽 決心
追尋光明 信念
教后反思:
2008年5月19日早上第一節課,我在學校多媒體教室上了一節公開課《夸父追日》,可以說課前做了較為充分的準備.教案改了3次,試教1次.最后敲定此教案.可以說教學內容是飽滿充實的,不但字詞教學扎實,課文內容分析也是較為到位的.有令我較為滿意的教案,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又忽視了新課改的要求,上了一節并不成功的課.
首先說說成功之處:
1,故事引入,圖像激趣,環環緊扣
由古代山海經中故事引入,激發孩子好奇心.夸父形象高大魁梧,引發孩子學習興趣.夸父有決心追日,你有決心學好課文嗎 既引發學生繼續學習,有點出了夸父的精神之一:有目標有決心.
2,教學思路清晰,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總體思路是兩條線:感受神話的神奇,體會夸父的精神.兩條線相輔相成,通過重點句詞的分析交觸理解.這也是我的教學重點.在突破重難點方面我采用了多種形式,如:有感情朗讀,理解詞語,發揮想象寫句子,回答問題,寫話等等.特別是利用關聯詞:"一……就……"的造句,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理解課文.給夸父寫話,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字詞認讀,理解到位
我把本課的詞語歸類分成兩組,多形式的認讀,觀察,從中理解字義.對頹然的理解,我讓學生自己說什么時候你會是這樣的,通過述說,學生能印象深刻的理解其中意義.
4,結尾發人深省,無限寓意盡在其中
一個問題:夸父追日,你追什么,怎么去追呢 既點明了夸父追日的精神永遠激勵后人,又引發學生去思考:你將如何繼承夸父的精神.雖然課堂上沒有時間讓學生討論,但從同學們的熱情,個別同學課后與我的交流,一個學生說:"老師,我要追的是,我的目標是考上名牌大學,我準備這樣追: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知識." 我微笑地點點頭,學生明白了,知道了夸父給我們留下了什么.教學難點突破了!
評課時,我課上的各個優點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同時也聽到了批評的聲音.毫不客氣地說:我的課是失敗的!
最大的原因:學生自主性不夠!沒有以學生為主體,沒有以學定教.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觀點,我沒有聽從,感覺像是硬生生地把學生往我預設的路上拉.需要修改的地方:關鍵句子一定要讓學生自己找出,自己分析.
原因二,朗讀指導欠缺,朗讀時因注意輕重緩和與停頓.
原因三,時間分配上有點誤差,重點放在課文研讀上,復述課文這一環有些難,花的時間過長.
原因四,板書設計讓人費解,可以從夸父執著追求的精神上突破.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9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本著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文特點——想象神奇,我在設計時,努力體現中段略讀課文的要求和年段訓練目標,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適當合作學習,在使學生閱讀能力得到培養的同時,養成樂于與同學交流的習慣。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忽視教師的點撥引領作用,略中有精,抓住文本關鍵詞句,通過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感悟神話的神奇,體會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貴,獲得思想啟迪,否則,略讀就成了“泛讀”。
【學習目標】
1.借助學習提示自讀課文,交流閱讀感受,提高獨立閱讀能力。
2.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
3.體會夸父追日的執著、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
借助學習提示自讀課文,交流閱讀感受,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
【教學難點】
感悟夸父追日的執著、奉獻精神。
【教學流程】
一、以圖導入,引發神奇
1.看圖猜故事。
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欣賞幾張精彩的圖片。邊看邊猜猜每張圖片講了哪個故事?(精衛填海、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
2.揭題;讀題;聊特點。
同學們,在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長河中,神話故事是一朵美麗的浪花。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一個個瑰麗、多彩、優美的神話故事。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再來學習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話故事。板書課題,讀題。你知道神話故事的特點是什么嗎?(板書:神奇)誰有一雙慧眼,能從題目中發現神奇?我們再來讀讀,讀出它的神奇。
二、充分初讀,整體感知
1.明確課型,閱讀提示,明確學習任務
(1)閱讀提示,畫出學習任務
《夸父追日》這個課題與《女媧補天》有點不同,課題前面有一個*號,說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習略讀課文,我們有個好幫手,課文前面有個學習提示,現在請大家自由地讀讀這個學習提示,畫出學習本篇課文的學習任務。
(2)匯報交流:誰來說說,提示告訴我們一些什么學習要求?
(略讀課文前的一段導語既自然地把學生的學習由精讀課文過渡到略讀課文,又提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地利用好這段導語,引導學生學會根據導語進行略讀課文的學習。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閱讀重難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實效,又可以使整個教學過程顯得大氣、簡約,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面面俱到,教學環節的繁瑣復雜,使整個教學結構粗線條化。)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我們先來完成第一個學習任務: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讀順,注意一遍讀完如果老師沒有叫停,你就抓緊時間讀第二遍第三遍,并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習生字:在了解主要內容之前,我們先來關注一下這樣幾個詞語。
虞淵 渭河 瀚!〈鬂
手杖 頹然 遺憾
一眨眼 霎時間
A 指名讀,齊讀。大家注意沒有,第一組詞都與什么有關?
B 讀準第二組詞語。
C個別讀,齊讀。讀這兩個詞(第三組),你們有什么發現?
3.說說主要內容:現在我們來完成第一個任務,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說。
(2)出示提示,幫助學生學會概括。
這個神話故事主要講了夸父( ),就去追趕( ),追到( )時,他倒下來變成了( ),他的手杖變成了( )。
(3)同桌互說,指名說,齊說
(許多略讀課文,在文章前面的連接語中明確提出讓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而學生的概括能力一般都比較弱,在說課文主要內容時要么過于簡單,概括得不完整,要么過于羅嗦,相當于復述。精讀課文承載著較多的學習任務,教師在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方面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訓練。在這里,教者可加大概話能力的訓練力度,舍得點花時間,下點功夫,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鍛煉。)
過渡,神話故事就是這么神奇,連手杖也變成了一大片桃林。像這樣神奇的句子課文里還有很多。
三、指導閱讀,感受神奇
1.默讀課文,用﹏﹏劃出讓你感到很神奇的句子,細細地讀一讀,想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
2.交流:哪些語句讓你感到了神奇;指名說,各抒己見。
(編者在教材中安排略讀課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精讀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用于閱讀實踐,逐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葉老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精讀課文是例子,是出發點,目的指向是學會自主閱讀。”葉老的話充分肯定了略讀課文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實施略讀課文教學時,我們首先要甩開臂膀,大膽放手,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自讀自悟,并充分地與同伴進行交流。)
重點句子
句子一:于是,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1.個別讀,你覺得神奇在哪兒?
2.感悟“一眨眼”、“兩千里”(“一眨眼”是多長時間?→你眨一下眼→你們眨一下眼→一眨眼夸父跑了多遠?→知道兩千里有多遠嗎?→大約是從我們溫州到南京的距離。你看就這么一眨眼的功夫,夸父跑過了杭州、跑過了無錫、跑過了常州、跑到了南京,神奇吧?真是太神奇了。)
3.指導朗讀:隨機對話,指導學生讀出這種神奇。現在假如你就是夸父,我問問你,你為什么要跑得這樣快?
過渡:其實更神奇的還在后面呢。
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的水都給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渴。
1.讀一讀,你感受到什么了?
2.給“霎時間”換詞,讀句子
3.指導朗讀
句子三: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發出巨響。
1.想像:這個時候,夸父已經累得怎樣?理解“頹然”。
2.指導朗讀
(略讀課文教學講究“簡”、“略”,但并不是說就不需要有“精”、“細”,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學中做到點面結合,粗中有細,精略交互,相互融合。由于受時間的限制,略讀課文中需要“精”讀的點要更突出,更集中。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要反復斟酌、精心選擇略讀課文中需“精”讀、“細”讀的“著力點”,引導學生細細品讀!犊涓缸啡铡返闹c在“體會神話的神奇”,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抓住那些神奇性的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使略讀與精讀融為一體。)
四、感悟精神,拓展延伸
1.夸父耗盡所有力氣去追趕太陽,這是為什么呢?讀同學們讀讀第一段,找出原因。
2.出示: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1)指名讀
(2)引讀:是的,當追得口渴難忍時,夸父就是這樣想的——;當追得氣喘吁吁時,夸父還是這樣想的——;當追得快要耗盡全身力氣時,夸父仍然是這樣想的——。
3.感悟精神:同學們,面對頹然倒下的夸父,面對為了人類,為了大地永遠光明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夸父,你想說什么?交流提煉板書:精神
(提示:夸父追日的目的是什么?)
4.《夸父追日》出自我國先秦古籍《山海經》。這是一部記述我國古代神話、地理、物產、民俗、宗教等方面內容的書,全書共18卷,是我國最早的地理書,大家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么寫《夸父追日》這個故事的。
5.出示古文: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渡胶=洝
(1)師范讀
(2)自由讀
(3)能懂得它的意思嗎?我們來試試
(4)你是喜歡現代文還是古文?為什么?
現代文與古文各有長處,現代文好讀,容易懂;古文精煉,很講究用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山海經》,也可以讀讀其他的神話故事。
(教學略讀課文,我們還應該以教材為拓展點,內引外連,進行課前、課中、課后拓展閱讀。本設計在課終圍繞“體會神話的神奇”這根主線,“拖出”古文,意在通過文白對照,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對古文的興趣。)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10
《夸父追日》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神話。課文是根據《山海經·海外北經》的記載改編的,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繹與擴充,使得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充滿生活氣息,煥發出迷人的色彩。這篇課文通過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以神話的形式,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弘揚了一種“勇者無懼”的精神。
上課伊始,我就與學生談話交流學過的神話故事,學生們興趣盎然,進而導入新課,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接著,以課題為切入點,讓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出三個主要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學習課文,達到了“以問促學”的教學效果。
本節課我放手讓學生充分地朗讀,使學生在初讀中感知,感知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在品讀中感受,感受了神話故事的神奇;使學生在反復讀中感悟,感悟夸父的偉大精神。
第一,體現在每一次讀都有一定的目的,每一次讀都有一定的效果,而不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帶著三個主要問題讀,并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讀得津津有味,讀完后都能根據老師的提示清晰地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接著,我還請同學們靜心默讀課文,并畫出覺得神奇的句子,并想想神奇在哪里。學生也讀得有滋有味,讀讀畫畫,畫畫想想,解讀后基本上都能找出神奇的句子,還能說出神奇的地方。
第二,體現在重視指導朗讀。首先是指導學生品讀神話故事的神奇句子。在品讀中,我緊緊地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推敲、琢磨,使學生深刻體會句子的神奇,為美讀奠定好了情感的基調。再引導學生說說應該如何讀才能讀出句子以及夸父的神奇來。也許是我提的這種要求過高了,也許是我的引導還不夠具體、有效,學生們基本上都無法說出來。我就代替學生和盤托出,這樣不利于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接著是創設情境反復地、飽含激qing地讀,使學生深深地感悟夸父的光輝形象、偉大精神。我創設了三個情境,讓學生用由低到高的語調反復地朗讀夸父的雄心壯志,使學生由表及里、從淺入深地感悟夸父為了實現理想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壯舉。
但是,本節課沒能很好地體現葉圣陶先生所說的:“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夸父追日》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在實施教學時,沒有大膽放手,甩開臂膀,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沒有很好地貫徹略讀課文教學的策略。
很久以來我一直不明白,我們的語文為什么變得干枯無趣了?現在我明白了,事實上,是我們教學的主導思想存在問題。在當前閱讀教學中,我們大多時候仍然是“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或者“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教材”,即使教師設計了許多巧妙的問題,但很大程度上,大量的預設代替了個體的生成,學生仍被教師牽著走。至于為什么要這樣思考,課文為什么這樣學,學生不得而知。
由此看來,如果我們能以學生的求知欲望和閱讀的興趣點為基點組織課堂,既不失教師的引領,又更能夠贏得學生的歡迎,更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11
以圖導入,引發神奇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欣賞幾張精彩的圖片。邊看邊猜猜每張圖片講了哪個故事?
生:(圖一)嫦娥奔月;(圖二)后羿射日;(圖三)精衛填海。
師:真有一雙慧眼,猜得真準!同學們,老師剛才出示的這些圖片都是——
生(齊聲):神話故事!
師:對!這些都是神話故事!同學們,在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長河中,神話故事是一朵美麗的浪花。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一個個瑰麗、多彩、優美的神話故事。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話故事《夸父追日》。
師:看老師寫課題,或者跟著老師一起寫課題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跟寫)
師:誰來讀讀課題?
生1:夸父追日。
師:聲音真響亮!字音真準!
生2:夸父追日。
師:聲音好聽極了!
師:一起來!
生(齊讀):夸父追日。
師:這是神話故事。知道神話故事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嗎?
生:很神;神奇;奇特。
。◣煱鍟汉苌,神奇,奇特)
師:神話故事最大的特點就是神奇!從這個課題來看,哪里讓你感到了神奇?
生:有一個巨人,他的名字叫夸父。他不喜歡黑暗,喜歡光明。他想把太陽固定在天上,讓它永遠也不落下去。
師:你提前預習過課文,是吧?
生:是的。
師:好的!在我們學習課文之前,提前預習課文是個非常好的習慣。那么,課題中的哪個詞讓你感到神氣?
生:追!
師:為什么?
生:因為太陽是在遙遠的天邊,如果我們跑過去的話,太陽就已經落山了。如果去追的話,就要快點。
生:我們前面學過《太陽》一課,從課文中我們知道,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掛在遙遠的宇宙當中。而夸父只是一個巨人,還沒有一個地球大,怎么能追上太陽呢?
師:聽到沒有,他聯系前面學過的課文來回答,非常好。我們從前面的學習中,知道太陽離我們地球太遠了,能追得上嗎?
生(齊):不能。
師:但是,夸父卻想追上太陽。想法真神奇!誰來讀出這種神奇?
生:夸父追日。
師:他在讀的時候強調了一個字。誰再來讀?
生:夸父追日。(把“追”字加重讀)
師:好的!一起來。
(齊讀)
評析:未成曲調先有情。在學生接觸文本之前,教者以圖導入,扣住課題,讓學生對神話故事有個基本認識,為接下來的文本學習做好情感鋪墊。
充分初讀,整體感知
師:(在課題前加上“*”)同學們,我們學的這篇課文的課題前加了什么?
生:加了“*”。
師:說明這是一篇——
生:略讀課文。
師:學習略讀課文,我們有個好幫手,就是課文前面有個“學習提示”,F在請大家自由地讀讀這個“學習提示”,看看學習本篇課文的學習任務。
。▽W生自由讀“閱讀提示”)
師:學習提示告訴了我們什么?
。ㄉ皇菍“閱讀提示”讀一遍)
師:她把閱讀提示讀了一遍,“學習提示”向我們提了哪些要求?聰明的人一眼就看出來了。請你來說。
生:說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對了。這是第一個任務:說說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第二個任務呢?
生:再交流一下,從故事中想到些什么?
。ɑ脽羝鸫纬鍪緝蓚學習要求)
1、說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再交流一下從故事中想到些什么。
評析:略讀課文前的一段導語既自然地把學生的學習由精讀課文過渡到略讀課文,又提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本環節中,教者在導語上做足了文章,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閱讀重難點,根據導語有的放矢地進行略讀課文的學習,又可以使整個教學過程顯得大氣、簡約,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面面俱到,教學環節的繁瑣復雜。
師:就是說,提示告訴我們兩個學習任務,F在,我們來完成第一個學習任務,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注意,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讀順,這是一;第二,當你讀完一遍課文,如果老師沒有叫你停,你怎么辦?接著讀下去,可以讀第二遍,第三遍……并且,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W生帶著要求,自由讀課文,老師巡視)
師:(大約七、八分鐘)真不想打斷同學們瑯瑯的書聲。讀完兩遍課文的同學請舉手。(全部舉手)讀了三遍課文的同學舉手(只有幾個同學舉手)。好,在了解主要內容之前,我們先來關注一些詞語。
(出示幻燈片)虞淵 渭河 翰!〈鬂
手杖 頹然 遺憾
一眨眼 霎時間
師:請你來讀一讀。
。ㄉx,把“虞淵”讀錯了)
師:(示意停下)對不起,是請同學幫助,還是自己糾正?
。▽W生沉默,師請另一位同學讀,讀得正確。生接著讀下去,把第一行詞語讀完。)
師:誰再來讀一遍?
。ㄒ簧x,讀得正確、響亮)
師:一齊來。
。ㄉR讀第一行詞語)
師:從這些詞語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這些詞語都是關于海的。
師:這些詞語都是關于海的嗎?想一想
生:這些詞語都是關于河、水或者海。
師:這些詞到底是關于河,水,還是海?這三個字中選一個,選什么?
生:水!
師:對,都是關于水的詞語。誰來讀第二行?
。ㄉx,把“頹然”讀錯,師示意停下,生自我糾正過來。)
師:誰再來讀一遍?
。ㄉ_地朗讀出來)
師:我們一齊來。
。ㄉR讀)
師:誰來讀第三行詞語?
(生讀)
師:你知道這兩個詞是寫什么的嗎?
生:時間。
師:這兩個詞告訴我們的是時間。如果你還知道這是表示時間怎么樣的話,那你就真的很厲害了?
生:時間很短。
師:這里告訴我們時間很短。一個是——
生:一眨眼
師:一個是——
生:霎時間。
評析:略讀課文要不要進行字詞教學,怎樣進行字詞教學,一直是老師們感到困惑的問題。本環節告訴我們,字詞教學在略讀課文中同樣是需要的,只是要求應低一些,過程應粗一些,內容應少一些,形式應簡一些。
師:現在,我們來完成第一個學習任務,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1:夸父追太陽沒追到,想到大澤去喝水,可是,還沒到大澤,就渴死了。他倒下地,就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變成了桃林。
師:說得真好,精煉!誰再來?
生2:夸父不喜歡黑暗,喜歡光明,(師:講出了事情的原因)他就去追趕太陽,他手里拿著手杖,提起長腿,像風似的奔跑,一下子追了兩千里路,結果口渴了。……(像復述課文)
師:如果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個角度來說,我更喜歡前面那位同學的。我們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時候,要簡練,越簡練越好。為了把這篇文章的內容概括好,老師這里有個提示,請同學根據提示來說一說。
。ǔ鍪净脽羝┻@個神話故事主要講了夸父,就去追趕,追到時,他倒下變成了,他的手杖變成了。
生1:(吞吞吐吐的)這個神話故事主要講了夸父不喜歡(黑暗),喜歡(光明),就去追趕太陽,追到(虞淵)時,他倒下變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變成了(桃林)。
師:機會是自己爭取的,誰再來試一試?
生2:(很流利地)這個神話故事主要講了夸父不喜歡(黑暗),喜歡(光明),就去追趕太陽,追到(虞淵)時,他倒下變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變成了(桃林)。
師:他說得對不對?(生:對。)你們會不會說?(會)大家小聲地說一遍。
。▽W生看著提示自由地說)
師:一齊說。(生齊說)
評析:許多略讀課文,在文章前面的連接語中明確提出讓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而學生的概括能力一般都比較弱,在說課文主要內容時要么過于簡單,概括得不完整,要么過于羅嗦,相當于復述。精讀課文承載著較多的學習任務,教師在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方面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訓練。在這里,教者加大了概話能力訓練的力度,舍得花時間,下功夫,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了鍛煉,概括能力得到了切實有效的提高。
指導閱讀,感受神奇
師:神話故事就是這么神奇?涓傅瓜潞笞兂闪艘蛔笊,連手杖也變成了一大片桃林。在課文中,像這樣神奇的句子和詞語還有很多很多。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筆,靜心地默讀課文,劃出讓你感到很神奇的句子,想一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
。▽W生默讀課文,劃句子,老師巡視)
師:劃好的同學請舉手。
。ㄉf劃出的句子,師相機出示下列句子)
于是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
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把這些句子讀兩遍,然后選擇其中的一個句子,重點讀一讀,想一想它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
。▽W生自由品讀句子)
評析:編者在教材中安排略讀課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精讀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用于閱讀實踐,逐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葉老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精讀課文是例子,是出發點,目的指向是學會自主閱讀。”葉老的話充分肯定了略讀課文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實施教學時,教者大膽放手,甩開臂膀,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為接下來的品讀交流積蓄談資。
師:好!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1:他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奔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出示句子一:他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奔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師:神奇在哪里?
生: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師:是!“一眨眼”你知道有多短嗎?(生點頭)你眨一下眼。(生使勁地眨了一下眼睛)你們眨一下眼。(學生都眨了一下眼)一眨眼就到了哪里?(生:兩千里外)你知道兩千里有多遠嗎?(知道)你來說說。
生:10圈小操場。
師:什么?我們學校10圈小操場只有8里,差遠了!聽我說,我們現在在溫州,我是南京的,兩千里相當于溫州到南京的距離。就這么一眨眼的功夫,夸父就跑過了杭州,跑過了無錫,跑過了常州,跑到了南京。我們一眨眼的功夫,夸父就跑了這么遠,速度快吧?
生:快。
師:神奇吧?
生:神奇。
師:其實更神奇的還在后面呢。
出示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師:誰來讀?
生2: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被他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師:神奇在什么地方?
生:神奇在他一下子就把兩條大河喝干了。
師:一下子就把兩條河喝干了,大家把這種神奇的感覺送進句子里讀一讀。
師:這兩個“咕嘟咕嘟”該怎么讀?(讀快一點)對,夸父非?诳,他一個“咕嘟”就喝完了一條河的水,再一個“咕嘟”就把另一條河的水喝干了。
師:誰再來讀一遍。
生3: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被他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師:可是還沒止住口渴,看看,霎時間喝完了兩條大河,可是還沒止——住——口——渴,太神奇了,來,我們來讀出這種神奇。(師指名讀,指導讀,讀出了神奇)
師: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到了神奇?
生: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
出示句子三: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
師:神奇在那里?
生:夸父倒下去,他的身體變成了一座大山,手杖變成了桃林。
師:真是神奇的變化。
……
評析:略讀課文教學講究“簡”、“略”,但并不是說就不需要有“精”、“細”,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學中做到點面結合,粗中有細,精略交互,相互融合。《夸父追日》的著力點在“體會神話的神奇”,教學中,教者緊緊抓住那些最具神奇性的語句,引導學生反復品讀感悟,使略讀與精讀融為一體。
感悟精神,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夸父耗盡所有的力氣去追趕太陽,這是為什么?讀讀第一段,找找原因。
生: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出示句子: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師:是的,當夸父追得口渴難忍時,他是這樣想的——
(生讀出示的句子)
師:當追得氣喘吁吁時,夸父還是這樣想的——
。ㄉx出示的句子)
師:當追得耗盡全身力氣,頹然倒下時,夸父仍然是這樣想的——
(生再讀出示的句子)
師:從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的夸父。
生1:一個勇敢的夸父;
生2:一個追求光明的夸父;
生3:一個執著追求的夸父。
師:夸父的這種精神很使我們感動,他至死追求光明,他把自己的手杖化作桃林,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
師:同學們,《夸父追日》這個故事出自我先秦古籍《山海經》。在古文里,是這這樣寫的。
。ǔ鍪净脽羝┛涓概c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師:聽老師讀一遍。
師:同學們自己練習讀一讀。(生自由練讀,師指名讀,指導讀好)
師:能懂得它的意思嗎?我們來試試。我說古文,你們讀課文中與它對應的句子。
師:渴欲得飲。
生齊:夸父的喉嚨干得直冒煙。他實在太渴,太累了。
師:道喝而死。
生齊: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下來。
師:我們換一下,現在我來讀現代文,你們讀古文。
師: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
生齊:飲于河、渭
師: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渴。
生齊:河、渭不足
師:他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便倒下了,手杖變成了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
生齊:棄其杖,化為桃林。
師:好,不錯,很快讀懂了。來說說,你是喜歡現代文還是古文?為什么?
生:我喜歡現代文,因為現代容易讀懂。
生:我也喜歡現代文,因為現代化好懂,而且讀起來生動。
生:我喜歡古文,古文文字少,很講究用字,你看這么長的一個故事,古文只用了37個字就表達清楚了。
……
師:現代文與古文各有長處,現代文好讀,容易懂;古文精煉,很講究用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山海經》,也可以讀讀其他的神話故事。好,這節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同學們,下課!
評析:此環節,教者以教材為拓展點,圍繞“體會神話的神奇”這根主線,“拖出”古文,通過文白對照,激發了學生對課外閱讀、對古文的興趣。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12
【浙江省慈溪市教師進修學!『鷩姟
“教”時教師要多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學”時學生要多用朗讀與想象進行情景體驗。
入選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的神話傳說是經過改編后的一個個通俗、優美的故事。故事極富想象力,文字敘述也具體而生動。為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多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為主。用語言描述來復述或總結課文。如教學《夸父追日》,教師可以用這樣的語言描述來總結課文:“追趕太陽的夸父太累了,當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當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我們的夸父終于支持不住了。倒在原野上的夸父變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了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夸父的精神世代相傳,感動天地,夸父的遺憾令人嘆息,催人奮進。”需要指出的是,教師的語言描述,用詞選句盡量要來自于文本,要讓學生感覺到閱讀文本的美妙和魅力 ──可以豐富語言,可以表情達意,可以有利于轉述和復述,也可以增強記憶、背誦,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夸父追日,我們追什么?──兩位教師對同一文本的不同認識及設計的比較日
浙江省富陽市永興學!《
當作為一名普通讀者去讀一個故事的時候,對故事都會有不同的獨特感悟;當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去讀一個故事的時候,更會有一個個知識點的在我們眼前涌動。然而筆者認為語文教師此時面對文本,應該考慮的是預測學生閱讀這個文本時,會對什么最感興趣;通過這個故事的學習后,給學生最終留下點什么?
《夸父追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三年級下冊的課文,集體備課時,老師們各自閱讀文本,之后各抒己見談體會,最終形成以下兩種比較鮮明的不同觀點:
觀點一:
夸父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夸父心中的宏愿“希望太陽永遠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至死也未能如愿。讀后讓人有一種淡淡的酸楚,深深的遺憾?涓鸽m敗猶榮,他的精神與天地同在。這不禁讓人想起“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荊軻可謂英雄也!項羽自刎烏江,壯志未酬,然他仍是一代梟雄。真是成亦英雄,敗也英雄。
觀點二:
神話故事描述時所展示出來的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應該是課文的精髓。閱讀的興趣點應該在故事的神奇之處。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上得了天,入得了地,下得進海,令人非常羨慕;女媧用泥土捏出個泥人,仙氣一吹便成了真人,這是神奇。課文《夸父追日》也是一個這么神奇的神話故事,學生的興趣點會在何處呢?應該不會在于夸父是否是英雄?而在于故事的神奇在哪里?
順著兩種不同的觀點,便有了如下的兩種課堂設計:
設計一:
課堂以對“英雄”的認識貫穿始終:首先導問夸父是英雄嗎?而后研讀故事中哪些句子能說明夸父是一名英雄?找句子交流感悟。最后拓展延伸,對夸父的英雄形象進一步認識,得出對于英雄的比較全面的理解。
設計二:
課堂以感受故事的神奇為線索:首先解題導入,談談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而后研讀故事,說說讀了這個故事后的感受,具體找找哪些句子描寫十分神奇?最后深化理解,找到故事中最感人的句子,進一步認識神話人物“夸父”。
縱觀以上案例,兩位教師如此設計的出發點是什么,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我的一些初淺的觀點:
一、兩堂課的設計者,兩種閱讀教學指導觀念的展示
前者處理教材時把落腳點定在人文價值的取向上,以此貫穿始終;后者處理教材的落腳點定在學生的興趣點上,循著學生最感興趣的路線,走到課堂的深處。
二、兩堂課的設計者,兩種師生觀的碰撞
閱讀課堂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還是主導?前者,他有著十分強烈的控制欲望,不僅主宰著課堂進程,甚至還欲控制學生的思想。完全以自己的閱讀感悟去引領學生達到這個境界。學生學得很累,興趣不濃。最終的閱讀收獲是什么?明白什么是英雄之余,其它還得到了什么?有的可能到最后還不明白,為什么夸父是英雄,其實夸父只是一個神話人物而已!而后者從神話故事的神奇處著眼,循著學生的興趣點,以學生的原需求出發,把對故事的認識和感受寓于讀故事中的神奇句子中,并逐漸的認識神話中的神奇人物──夸父,由衷地產生敬佩之情。這種以學生的求知欲望和閱讀的興趣點為基點組織課堂,又不失教師的引領,如此更能夠贏得學生的歡迎,更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兩堂課的執教者,對文本所蘊含的人文價值的認識差異
語文學習不能寄望于飄忽不定的感悟,落腳點應著眼于語言文字的訓練上,使得人文價值的收獲成為一種水到渠成的東西。更多時候讓它成為一種無聲的語言,如一顆希望的種子,播種在學生的心田。因為語言是一種表達和思考的工具,有其內在的規律,有其表達的方式方法。陸友松曾呼吁:語文學習,旨在聽得懂,說得清,讀的透,寫得好。可見,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必須借助于語言訓練的多種形式,把語言訓練落到實處:著眼于整篇文章的表達,致力于一段話的描寫,研討一句話、一個詞語的精妙。如此的語言實踐訓練,方能讓語文課堂更富有濃濃的語文味,更能提高閱讀課堂的效率。
由此看來,教師的課堂操作并不存在對錯之分,最終仍然是教師的觀念問題左右著我們的課堂設計?涓笧橹闹械哪繕,至死不渝。我們語文教師為著心中的目標,也是費盡心思。但只要我們語文教師心中時時以學生之需所需,學生之樂而樂,踏踏實實的通過上語文課讓學生能聽、會說、能讀、會寫,這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東西!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13
《夸父追日》教學反思
《夸父追日》是一則趣味性很強的古老的神話故事,充滿了奇特得想象。故事講述了一個頂天立地的傳奇英雄夸父為了讓人們能時刻享受到太陽的亮光,決定把太陽搬到地上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最后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學習此文,學生的興趣點會在何處呢?是在于夸父是英雄?還是感興趣于故事的神奇在哪里?幾經研讀文本,推敲學生的心理,我認為:神話故事描述時所展示出來的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應該是課文的精髓。學生閱讀的興趣點應該在故事的神奇之處。為此,我這樣進行本文的教學:
課堂以感受故事的神奇為線索,首先解題導入,談談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而后研讀故事,說說讀了這個故事后的感受,具體找找哪些句子描寫十分神奇?最后深化理解,找到故事中最感人的句子,進一步認識神話人物“夸父”。
從神話故事的神奇處著眼,循著學生的興趣點,以學生的原需求出發,把對故事的認識和感受寓于讀故事中的神奇句子中,并逐漸的認識神話中的神奇人物——夸父,由衷地產生敬佩之情。這堂課的氣氛始終非常活躍,教學效果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我想主要是由于教師找準了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興趣點,教學設計以生為本。同以往的教學相比,這堂課最突出的特點是學生學習興趣極強,對課文探究深度遠遠超過平時。很久以來我一直不明白,我們的語文為什么變得干枯無趣了?現在我明白了,事實上,是我們教學的主導思想存在問題。在當前閱讀教學中,我們大多時候仍然是“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或者“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教材”,即使教師設計了許多巧妙的問題,但很大程度上,大量的預設代替了個體的生成,學生仍被教師牽著走。至于為什么要這樣思考,課文為什么這樣學,學生不得而知。
由此看來,如果我們能以學生的求知欲望和閱讀的興趣點為基點組織課堂,既不失教師的引領,又更能夠贏得學生的歡迎,更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夸父追日》教學反思
我今天所上課的篇目是《夸父追日》,它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神話。課文是根據《山海經·海外北經》的記載改編的,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繹與擴充,使得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充滿生活氣息,煥發出迷人的色彩。 這篇課文通過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以神話的形式,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弘揚了一種“勇者無懼”的精神。
本課談話導入引出學習的內容《夸父追日》,激發學生對神話的興趣。接著,質疑“夸父為什么要追趕太陽?”指導朗讀:“每天夜里,太陽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弊寣W生感悟夸父不怕困難,堅定信念的精神,為下文的理解和朗讀指導作好鋪墊.再以三個詞語貫穿著整篇課文,細細地品讀課文,從課文中體會感悟夸父的精神。本節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復述課文,通過初讀,熟讀、感情朗讀多種形式,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為復述課文打下良好基礎。通過本課教學,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是在背誦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復述,復述較機械性。背誦是對原文一定不漏、不變的陳述,而復述可以去掉一些無關緊要的詞句,可以更改部分內容和表達方式。所以讓學生由機械性復述過渡到活用性復述,是我在以后教學中應去思考的問題。
在這一次準備公開課的過程中,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語文素養,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還要提高。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會多看看課外書,重點多看一些教學有關的書籍,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水平。
《夸父追日》教學反思
趙海鷗
《夸父追日》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在教學中僅僅讓學生略讀是不夠的,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學。葉圣陶先生就曾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
因此,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并圍繞課題“追日”質疑,以為什么追、怎么追、追到了沒有為切入口,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段落、相關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再用自己的話來表述,由形象到抽象,由具體到概括,為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鋪設了臺階,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化難為易。
在研讀重點句子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獲取信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自讀自悟,邊讀邊悟,讓學生在自主讀文的基礎上,講講你讀懂了什么?進行簡單的交流,并指導學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讀,感受夸父的形象!
在最后“考考你”這一環節,聯系最早寫夸父追日故事的《山海經》,請學生讀讀古文,結合課文所學,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其含義,旨在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再上一個臺階,學會閱讀古文,同時亦是對所學內容的又一次升華。
讓課堂充滿激qing──《夸父追日》一課教學反思
浙江省溫州市新橋第一小學 黃海燕
每天給學生上課,看到的是熟悉的面孔,用的是大同小異的教法,很少有激動的時候。今天,我試教《夸父追日》一課。課前,我從參考書上搜摘錄了《夸父追日》的古文: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摘錄古文后,我逐字逐句地查字典,讀了五六遍,總算讀準了字音,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我選這篇古文的原意是想讓學生們學完了課文后,也來感受感受古人凝煉的語言!本想運用最常用的教法,先指導學生朗讀完課文,然后設計一兩個牽引全文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訓練思維,深化課文,最后,在深化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的朗讀!但轉念一想,今天何不來一次大膽的嘗試,讓他們在學課文前先讀讀古文,不求理解得透徹與否,但求感受古文的滋味吧!想到這里,我打開電腦,展示出《夸父追日》的古文,正準備給同學們示范朗讀一遍,然后再簡要地講一遍大致的意思。這時,有位同學舉起了手,還很興奮地說:“老師,我來讀!”他會讀嗎?我猶豫了一下,但馬上又想到課堂是學生的,應該由學生自己來決定怎樣去學習,就讓他讀一下吧!讀不好也沒關系,那樣不更能體現我的朗讀水平嗎?“好!請你來讀一讀!”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剩蔑,飲于河、渭!彼挂蛔忠活D地讀來,非常標準而又略有些抑揚頓挫,真酷似古人的唱讀。我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這是我的學生嗎?我還從沒教過他們讀古文呢!我不由自主地豎起了大拇指,以前每次豎大拇指總是有點委屈自己以求鼓勵學生,可這一次竟是是那樣的自然,毫無半點矯作!
我趁熱打鐵,馬上請他領著同學們讀幾遍,全班同學有滋有味地讀起來,我也不自覺地加入了他們朗讀的行列?涓傅男蜗缶秃孟裾驹谖覀兠媲埃瑠^勇前行!
“同學們,我們來看看這篇古文的意思吧!”我已不能掩飾自己的高興。
“我來講,我來講!”某某同學立刻舉起了手,幾乎快伸到講臺上來。我已不再懷疑孩子們的能力,有力地點點頭:“行!我特別想聽你講!”
“第一句的意思是夸父向往光明,不喜歡黑暗,于是與太陽賽跑,想控制太陽為人類服務……”全班出現從未有過的寂靜。我聽著聽著,真想走上去抱住他說聲:“我的孩子們,我的孩子們!”此時我實在想不出什么詞語來表達。做老師近十年了,習慣了內地課堂上的平靜,今天,在今天的課堂上終于找到了一種課堂的生命──讓孩子們自己展示能力與知識,與學生一同享受教育的樂趣!
不知什么時候,雙雙眼睛都盯著我,靜悄悄的?赡馨l現我在走神了,某某同學說:“老師,我講完了!蔽颐某了贾谢剡^神來,“好!原來你們自己都會讀,也都懂了啊!現在就這樣給我讀,讀出你們心中的感情來!”
立刻,教室里出現了讀書奇景,聽那腔調,看那形象、我真想走過每個孩子時,都把他們抱一下。在充滿童稚的古韻聲中,我仿佛又和孩子們一起回到了古代……夸父那不成功誓不罷休的氣魄顯現在我眼前!
第一次,上課竟能讓我如此激動!在激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感受生命,在激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夸父追日》教案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夸父追日的執著、奉獻精神。
3、交流收獲,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
4、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夸父追日的原因及其執著、奉獻的精神,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太陽的神話,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看過哪些有關太陽的神話呢?學生自由發言。
2、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夸父追日圖,引入課題。齊讀。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W生可能提出夸父為什么追日,怎樣追日,追日的結果怎樣)
設計意圖:以說說有關的太陽神話引起課題,以疑問設置懸念,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感知
1、過渡
下面我們來跟隨夸父去追日吧。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帶著剛才的問題思考。
3、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感知內容,對剛才的質疑有自己的初步看法。
三、探討感悟
1、全班交流匯報。根據學生的匯報順序相機指導。
2、“夸父為什么要追日?”
、耪业骄渥樱x出來再用自己的話回答。板書“喜歡光明”。
⑵課件出示句子:“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陽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侵该x,評議,指導讀出夸父追求光明的決心。
3、“夸父怎樣追日?”
、鸥鶕䦟W生回答出示句子:“于是夸父拿著手杖……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薄耙粓F又紅又亮的火球,照著他的全身,他無比歡喜地舉起兩條巨大的手臂,想把這團火球抓住!
、朴酶鞣N形式朗讀,讀出夸父想抓住太陽的宏大志向,無比歡喜之情。
、亲プ£P鍵詞“拿著、提起、邁開、像風奔跑、無比歡喜”板書。同時體會神話的神奇。
⑷出示句子:“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墒沁沒止住口渴!斌w會神話的神奇。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匯報相機學習課文,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并有所感悟和思考。
4、夸父追到了太陽嗎?找出書上的句子。
5、夸父沒有追到太陽,反而倒下去了,此時你想對夸父說什么呢?學生各抒己見談看法。
6、交流,引導學生體會夸父追日一心為他人、自我奉獻、頑強拼搏的精神。
7、夸父變成了什么?你從這個故事中想到什么?
8、聯系實際生活說說具有夸父這種精神的人。
設計意圖:通過聯系實際感受夸父精神的可貴,受到一心為他人、自我奉獻、頑強拼搏的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四、總結
學了這組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設計意圖:結合這組課文談感受,學有收獲。
板書設計:
夸父追日
喜歡光明
夸父追日拿著提起邁開像風……奔跑
↓ 無比歡喜 奮力
自我奉獻奮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