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案《星光恰恰恰》(精選4篇)
小學音樂教案《星光恰恰恰》 篇1
一、教學目標
1、熟悉《星光恰恰恰》的旋律,能感受音樂帶給我們的不同情緒。
2、用不同形式來表現《星光恰恰恰》,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熟悉《星光恰恰恰》的旋律,能感受音樂帶給我們的不同情緒。
難點:用不同形式來表現《星光恰恰恰》,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重難點解決: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程度,我解決的方法是通過學生的律動來表現每段音樂情緒的不同所帶來的動作不同
三,教具、學具準備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在美麗的夜晚,夜空中無數的小星星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讓我們聽聽他們的歌聲,會唱的同學輕聲和他們一起唱起來吧!(播放歌曲《閃爍的小星》)
(二)初步感知全曲
1、接下來頑皮的小星星準備干什么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聆聽!(完整欣賞全曲)
2、你們想像小星星在干什么呢?這首樂曲的情緒怎樣?
3、原來星星們在舉辦一場舞會!你能給這首樂曲起個好聽的名字嗎?
4、下面讓我們感受一下快樂的星星舞會,聽聽樂曲中你印象最深的節奏?你能試著拍一拍嗎?
5、讓我們跟著《星光恰恰恰》的音樂來拍拍手(完整欣賞全曲,拍手)
(三)(1)同學們真聰明!跳舞有許多舞步,我們聽聽星星首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舞步?
(2)如果讓你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這段歡快的音樂,你有什么好主意?
(3)學生聽著旋律一,原地踏步走,拍手
(4)讓我們用歡快的舞步跟著音樂再來一遍,讓老師感受到你
(5)完整表演一遍全曲。
(四)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1、星星的舞會還吸引了各種打擊樂器加入到舞會中,你們看這是什么樂器?(出示鈴鼓和響板)
2、要求:主題旋律一X處用鈴鼓伴奏,主題旋律二X處用響板伴奏。
3、讓我們聽聽加入鈴鼓和響板的舞會效果又是怎樣的?
4、在我們的齊心協作下,我們完整的表演了《星光恰恰恰》,你們現在的心情怎樣?老師也很激動,老師覺著我們也可以舉辦一場舞會了,讓我們一起和小星星手舞足蹈把!(完整地播放全曲表演)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分享了舞曲《星光恰恰恰》帶給我們的歡樂,讓我們聽著《星光恰恰恰》走出教室.
本節課加入了節奏和音樂教具,整堂課比較活躍,但是紀律就不是很好,導致到最后的時候學生無法安靜下來,課堂一片混亂,要想在有秩序的氛圍下教授知識這真是需要好好動動腦筋。
小學音樂教案《星光恰恰恰》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星光恰恰恰》,能用輕快的聲音演唱。2、動手拍不同的聲音,感受音的強弱。3、用歡快的動作表演集體舞《星光恰恰恰》,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聆聽和演唱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各種顏色的星星若干,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隨《星光恰恰恰》進教室并按半圓型坐聽音樂進教室,做好上課的準備。用輕快、節奏明朗的音樂給學生一種輕松的感受。半圓型坐給學生創設一種有利于表演的教學環境。
二、導入(看星星)
播放歌曲《小小的船》。出示投*“夜空”。
閉眼聆聽歌曲,聽后說說,我們好象到了哪兒,再和星星們打個招呼。
創設意境。
三、新歌教學(唱星星)
教師導語:聽,小星星們唱著歌來歡迎我們了。
播放歌曲。聽歌曲,按節奏拍拍。感知歌曲。按節奏拍為下面有強弱地拍作鋪墊。
按強弱規律拍拍,并為歌曲伴奏。
先嘗試用身體各部位拍出聲音的強弱,然后指名隨歌曲拍。
感受音的強弱,隨歌曲拍以增強音樂性。
教師隨伴奏按節奏朗讀歌詞。
邊聽邊拍,為歌曲伴奏。
隨伴奏朗讀以增強音樂性。
學生按節奏朗讀。
隨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用演唱表現歌曲的情緒。
分組演唱歌曲。
隨伴奏演唱。唱后互相評價,并進行獎勵,將得到的星星放置在“夜空”圖上。
激發興趣,并給學生一種成就感。
四、集體舞《星光恰恰恰》。(舞星星)
播放舞曲《星光恰恰恰》。老師帶領學生聽,并找到拍手部分的音樂。
聽音樂,找到拍手部分節奏拍拍。獎勵星星給能找到拍手節奏的學生。
感知音樂,激發情緒,并熟悉舞曲。
播放舞曲,表演集體舞。先由老師表演,然后逐個和師一起表演。
聽音樂,聽到拍手部分音樂時舞動手中的星星,聽到其余部分音樂時手叉腰并按音樂節奏作走步或原地踏步。
體驗歡快的情緒,訓練動作的協調性。
五、總結下課
師:時間不早了,小星星要回去睡覺了,讓我們和小星星道別吧。
跟小星星說說道別的話,并隨舞曲音樂走出教室。
互相道別,給學生一種和諧的氣氛,最后帶著歡快的心情結束本課。
小學音樂教案《星光恰恰恰》 篇3
教學內容:
1、復習歌曲《閃爍的小星星》
2、學唱歌曲《星光恰恰恰》
教材分析:
《星光恰恰恰》是一首活潑歡快的舞曲,旋律只有8小節,4/4拍D大調,旋律級進與跳進相結合,旋律與節奏相配合。適合低年級學生走跳相結合進行律動。本課是編者為學生選編了活潑輕快的一段旋律,讓學生通過身體的律動感受音樂的活潑、歡快。
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的歌聲和簡單的動作,有節奏的表演《星光恰恰恰》。
2、通過表演感受《星光恰恰恰》中的節奏,體驗音樂的歡快情緒。
教學重點:
能用歡快的歌聲和簡單的動作,有節奏的表演《星光恰恰恰》。
教學難點:
通過用動作表演來體會音樂中的強弱及音色的變化及對音樂的感受。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閃爍的小星》
二、學唱歌曲《星光恰恰恰》
導入
同學們,我們今天再來學習一首關于星星的歌《星光恰恰恰》
1、初聽歌曲
聽一聽歌曲,這首歌曲情緒是什么樣的?(優美、平穩;活潑、歡快)
2、再聽歌曲
(放音樂《星光恰恰恰》,老師在X處拍手,說節奏)
3、學唱歌曲時用多種形式的聽唱法教學歌曲。
聆聽時為小星星打節奏(數六拍,拍三下。)
1234︱56︱
4、編一編歌表演的動作,隨歌曲有節奏的唱唱跳跳。
5、跟著音樂節奏敲擊打擊樂器(沙錘、雙響筒、三角鐵、串鈴、)
6、把歌詞加入鋼琴旋律來唱一唱。(教師指導)
7、跟著音樂的伴奏唱歌曲
8、要求學生,背唱歌曲。
五、課堂小結:
下課的鈴聲響了,讓我們聽著《星光恰恰恰》,雙手打著拍子走出教室。
小學音樂教案《星光恰恰恰》 篇4
音樂作品來設計教學方案?
2、如何啟發學生用不同的表現形式來表達學生內心對音樂的感受?
案例描述:
《星光恰恰恰》是人音版第一冊第五課《靜靜的夜》中的表演曲目,根據教參中的教學目標是“用歡快的動作表演集體舞《星光恰恰恰》,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為此我把本首曲目的表演與歌曲《閃爍的小星》的演唱教學相結合,設計了我的教學方案。但是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對這首歡快的樂曲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一些學習電子琴的學生說“老師,我知道音樂中有弦樂的聲音”,很多學生對音樂中的鈴鼓的聲音很有興趣,躍躍欲試想演奏鈴鼓,甚至有學生在聆聽是數出 “X X X ”的節奏聲音出現了28次。學生對樂曲的興趣以及對音樂的理解力,激醒了我,自己在設計課的時候,還是把教材、教學參考作為教學的照本宣科的依據,沒有深入地研究教材,沒有仔細地去了解學生的所知所需,在備課中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法,更要備學生,學生是我們的教學主體。于是我認真思考,要抓住這個契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星光恰恰恰》這首樂曲仔細研究,去探索它的音樂本質,尋找它的可教性。因此,我增加了教學時間,把《星光恰恰恰》單獨為一課時,重新設計了《星光恰恰恰》的教案。本課的教學目標為:1、通過聆聽《星光恰恰恰》,聽辨鈴鼓與小鼓的音色,并能用鈴鼓為音樂伴奏。2、用歡快的動作表現《星光恰恰恰》,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3、學習用線條或圖形記錄《星光恰恰恰》,會看《星光恰恰恰》的圖形譜。教學環節做了如下設計:
片段一:聽音樂畫圖譜
1、“在音樂中,你們聽到了鈴鼓的聲音,能不能隨著音樂模仿鈴鼓是怎樣敲的?能不能找出什么規律來對上音樂的節奏?”
2、學生邊聽音樂,邊思考,逐步總結出鈴鼓的節奏“ X”
片段二:分句聽旋律,模唱
1、找出音色的不同,并選擇相應的母音來進行模唱。
2、指導學生用相應的圖形來表示音樂。
3、教師啟發學生總結每一句的旋律,幫助學生掌握樂句。
片段三:出示音樂總譜講解
片段四: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