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奇妙的舌頭》教案(精選4篇)
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奇妙的舌頭》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貓、狗、青蛙、啄木鳥、蛇的舌頭的作用。
4.收集資料,了解其他動物的器官的妙用。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常見的動物的器官的妙用。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貓、狗、青蛙、啄木鳥、蛇的舌頭的作用。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常見的動物的器官的妙用。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新的課文《奇妙的舌頭》(教師板書課題)
2.省事眼老師讀課題。
3.指名讀課題。
4.認讀生字“奇”。
5.自由讀,再指名讀,并要求學生進行組詞。
6.說說“奇妙”的意思。
7.舌頭有什么令人感到奇妙的地方呢?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尋找其中的奧秘。
二、初讀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跟著輕聲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3.學生小組內互相幫助讀好課文。
4.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評議。
5.教師再讀課文,學生傾聽并圈畫出生字。
三、認讀生字
1.學生反饋剛才找到的生字。
2.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認讀。
3.指名認讀,再齊讀。
4.小組交流、討論如何記住這些生字。
5.學生逐字反饋。
6.練習鞏固。
四、流利地讀課文
1.鼓勵學生讀好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
4.指名讀,其他同學評價。
5.讀了這么多遍課文,你們知道課文為我們介紹了哪些動物的舌頭呢?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生字“毛”、“內”、“出”、“妙”。
2.指名認讀并組詞。
3.說一說這些字在書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4.引導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強調學生注意觀察后再寫,自己學會讀字。
5.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6.教師將巡視中發現的錯別字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觀察,自己發現錯誤并指導糾正錯誤。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狗”、“奇”、“總”、“貓”等字。
2.正確、流利、在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動物舌頭的作用。
4.收集資料,了解其他動物的器官的妙用。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導入新課
1.復習生字的認讀。
2.詞語接龍游戲。
內→_________→_______……
經→_________→_______……
量→_________→_______……
3.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了解舌頭的作用
1.教師導讀,學生讀課文。
2.用序號標出課文段落。
3.反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4.哪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貓、狗、青蛙、啄木鳥、蛇等動物舌頭的作用?
5.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后小組討論這些動物的舌頭都有什么作用。
6.反饋學生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情況。
7.反饋問題:這些動物的舌頭都有什么作用。
8.完成課后練習,加深理解。
9.指導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三、反饋收集的資料,拓寬見識
1.你們課后一定還了解到一些動物的器官的妙用的吧。這節課,我想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是《小壁虎借尾巴》
2.聽完故事反饋:從故事中,你們了解到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3.你們睢以哪些善于動物器官妙用的材料呢?
4.教師總結,肯定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鼓勵學生他們今后學習應多收集資料,以便幫助自己更好地學習課文,同時拓寬自己的見識面,增長自己的知識。
四、指導寫字
1.講評上節課生字書寫的情況,鼓勵學生這節課認真寫。
2.出示本次寫字的內容,學生看生字卡片認讀并組詞。
3.教師重點指導寫“狗”、“貓”。
4.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個別輔導。
5.學生小組內交流其他字如何寫好。
6.學生寫字,教師巡視輔導。
五、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書寫生字。
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奇妙的舌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喜歡讀知識短文,有主動學習短文的愿望。
2、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自由積累和運用新詞。
3、能正確、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動物舌頭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從而感受動物舌頭的奇妙。
教具準備
課前觀察小動物,收集小動物的圖片,讀有關動物的知識書籍。
教學過程
一、質疑問難,引入新課
1、讀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
2、學生思考提問,教師和大家一起梳理問題并板書。
3、想知道這些問題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吧。
一、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由讀書,并把生字娃娃圈出來,多讀兩遍。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小老師教讀,男女分讀,小組輪讀,開火車讀。)
3、通讀課文,理解大意。
要求:不加字,不掉字,不讀破詞,把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二、細讀課文,解決質疑。
1、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每個學生在小組內自由充分的讀邊讀邊想開課前提出的問題,能自己解答的就自己解答,有困難的在小組內討論。
2、反饋,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指導。
3、全班交流說說動物舌頭的特點,借助圖畫幫助理解,并讓學生
扮演各種小動物介紹自己舌頭的功能。
4、鞏固練習完成課后第二題。
三、有感情的朗讀,表達感悟。
采取多種形式練習朗讀:齊讀,分組讀,小動物大比拼分組讀。
四、指導寫字
1、觀察田字格內的生字,自學生字,教師適當講解難字。
2、在田字格內書寫生字。
五、拓展訓練,知識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有奇妙的地方?
2、教師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3、練習說話,表達自己的感情。以動物的舌頭是多么奇妙啊為例仿照說話。
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奇妙的舌頭》教案 篇3
一、教材簡析:
《奇妙的舌頭》是一篇知識短文,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貓、狗、青蛙、啄木鳥、蛇五種動物舌頭的特點。學習這篇課文,要讓孩子們了解貓的舌頭能梳理身上的毛;狗的舌頭能幫助散發體內的熱量;青蛙的舌頭能粘住蟲子;啄木鳥的舌頭能鉤出樹洞里的害蟲;蛇的舌頭能感覺動靜。
二、教學目標:
1、能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12個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
2、能積累詞語,用“奇妙”造句。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了解動物舌頭的特點。
三、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感受動物舌頭的奇妙。
四、教學準備:
1、教學ppt。
2、動物圖片、字詞卡片。
3、學生課前了解一些動物舌頭的特點和有關知識。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設計:
(一)謎語導入,揭示課題
1、學生猜謎語:
白門樓,紅圍墻,里面住個紅姑娘,酸甜苦辣她都嘗。(猜一人體器官)
2、舌頭都有什么作用呢?指名發言,掲題板題。
。ǘ┏踝x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書。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用小圓圈把戴紅帽子的生字娃娃圈出來,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偕謳匆粽J讀。主要采。褐该x、男女生賽讀。
、谏秩サ羝匆粽J讀。主要采。褐该x、開火車讀、“打撲克”游戲認讀。
3、“魔方轉轉轉”的游戲認讀詞語,并用“奇妙”造句。
。ㄈ┘氉x課文,理解感悟。
1、認識了生字娃娃,我們還要認識幾位動物朋友,請同學們小聲地讀課文,把它們從書中找出來吧。
。ㄖ该f,師貼動物圖片)
2、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有了它們,世界才變得豐富多彩。喜歡哪種動物就把描寫這種動物的句子讀三遍,想一想:它們的舌頭有什么奇妙的作用呢?
。◣燁A設以下幾種情境)
生:我喜歡貓
師:把描寫貓的舌頭的句子讀讀吧。貓的舌頭有什么作用呢?
。課件展示指導朗讀)
貓和狗的舌頭還有一個奇妙的作用呢,如果不小心受傷了,它們會用舌頭不停地舔傷口,這樣可以幫助愈合傷口。
生:我喜歡青蛙
師:為什么?
生:青蛙能捕捉害蟲,保護莊稼。
師:把描寫青蛙的舌頭的句子展示給大家吧。讀了這句話你覺得小青蛙怎么樣?
......
3、生再讀第二自然段感受動物舌頭的奇妙。
4、指名表演自己喜歡的動物,讓學生結合課前了解到的知識介紹舌頭的妙用。
5、做找朋友的游戲,鞏固舌頭的妙用。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ㄋ模┩卣寡由。
動物的舌頭不僅構造千差萬別,而且功能也各有千秋,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舌頭的妙用呢?(學生反饋各自收集到的資料)
(五)指導書寫。
1、(課件展示要寫的字)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生字,你覺得哪些字最難寫?
2、指導書寫。
3、學生獨立寫字,教師巡視輔導。(注意寫字姿勢)
4、反饋評價。
總結:同學們,中國的漢字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老師希望你們不僅寫一手漂漂亮亮的中國字,更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奇妙的舌頭》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奇妙的動物世界總讓人充滿好奇。小鴨子的問號這篇短文, 以小雞和小鴨對話的形式, 向我們介紹了小雞的吃食習性. 文章采用擬人的寫法, 將知識寫得趣味十足而又簡單易懂. 語言淺顯有趣、親切自然, 能激發學生愛護、保護動物的感情和探究動物習性的興趣。
學情分析:
小雞小鴨是學生再熟悉不過的小動物。課文中文字淺顯, 學生通過閱讀理解小雞的吃食習性并不難. 只是一年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 這就要求教師有較強的組織教學能力,合理創設情境, 為學生營造一個快樂、安全的學習環境;還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設計理念:
聯系生活實際, 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讓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自主地讀和說。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 積累語言. 讀懂課文,了解小雞的吃食習慣,感受奇妙的動物世界。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感知大意;運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能讀準字音, 分清字形, 正確書寫。
第二課時: 細讀課文,理解內容;精讀細品, 體會感情; 拓展訓練續編故事。
本課教學是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知: 在讀中了解小雞吃石子兒的原因。
2. 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文中詞句,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 情感: 喜歡讀有趣味的知識短文, 有主動探究動物習性的愿望。激發學生愛護、保護小動物、與動物交朋友。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感受動物吃食習性的有趣。
教學準備: 學生: 復習課文.
教師: 一只鴨子教具, 自制小雞小鴨頭飾。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激趣.
教師導語: 老師今天請了一位朋友來到課堂,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出示教具小鴨子)這只可愛的小鴨子頭上還有個東西, 它看起來像什么?(預設: 問號.)這是為什么呢? 小朋友們想知道嗎? 就讓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小鴨子的問號》.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 板書課題。想一想: 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 還想知道什么? (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和學生一起梳理問題。(預設: 小鴨子的問號指的是什么? 等等)
[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教學,同時尊重他們學習的自主權, 又培養他們善思質疑的精神。]
2. 導語: 小朋友們的問題提得真好. 但是要想答對這些問題,你們就得帶著這些問題,仔細地去朗讀課文,F在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讀課文, 越仔細越好。(學生自由讀課文。)
3. 導語: 怎么樣,找到小鴨子要問的問題了嗎? 誰來說說看? (學生各抒己見. )結合回答,重點指導朗讀兩個句子: “那你為什么還吃石子兒呢?”---“我們雞沒有牙, 是把米粒整個吞下去。我們靠這些石子兒把米粒磨碎, 幫助消化!
4. 朗讀表演。
[給學生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培養喜歡閱讀的習慣。]
三、精讀細品, 體會感情.
1. 讀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小鴨子是一只什么樣的鴨子? 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