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布衣元帥》教案(通用7篇)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布衣元帥》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大意,概括三個小故事主要內容,初步感受課文中心。
2.掌握6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
重難點:
了解課文大意,概括三個小故事主要內容,初步感受課文中心。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錄音機
1.揭示課題,審題質疑。
(1)讀了課題,有什么要問的?(布衣元帥指誰?為什么是“布衣”元帥?課文寫了哪些事?
(2)引導:“布衣”是不是單指通常意義上穿布做的衣服?
請在閱讀時找出課文理解的依據。
2.初讀自學。(小黑板揭示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劃出新詞。
(2)劃出解釋“布衣”含義的句子,說說你的理解。
(3)課文寫了哪幾個小故事?
3.檢查學生對課文熟悉情況。
(1)“布衣元帥”指誰?隨機簡介徐帥。
(2)你怎么理解“布衣”這個詞的意思?(此間涉及中心理解,只要求找到課文依據,說出大致意思。要點:①指徐帥平時穿“藍布舊衣”;②指始終保持革命者樸實無華的本色;③指一生做“人民的公仆”。)
(3)課文哪些情節使你感動?(展開議論,三個小故事都應涉及,通過議論,交流課文內容。)
(4)憑借標題,說出三則小故事主要內容;完成作業本第5題。(基礎好的班級也可以先獨立歸納,再交流。)
4.自學字詞井檢查。
(1)拼讀生字,同桌互查生字認讀。
(2)小黑板揭示練習要求。
①查下列帶點宇,把意思旁注在書上。
功高蓋世戰功赫赫喃喃自語告誡
②根據意思寫詞語。
樸素、踏實,不浮夸。( 樸實無華)
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居功自傲)
左看看,右看看。(左顧右盼)
描寫、刻畫。(寫照)
(3)課堂交流。
①讀生字和詞語,正音:埋怨mán 告辭cí 身著zhuó藍布舊衣。
②解釋帶點字及整個詞語的意思;檢查落實第②題帶點字的意思。
③提出不理解的詞語,隨機引導聯系句子加以理解。
④總結。怎樣理解詞語。學到了什么。
5.作業。
(1)讀課文10分鐘。
(2)根據自己的實際,抄寫生字、詞語。
(3)完成作業本1、2兩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閱讀三則小故事,訓練朗讀,感受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的品質。
重難點:
閱讀三則小故事,訓練朗讀,感受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的品質。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錄音機
1.指導閱讀“一塊地毯”。
(1)自由讀課文后,述說故事主要內容。
(2)揭示句子:“這……”秘書很不情愿。”
①句子中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欲言又止。)
他本來想說什么?請聯系上下文意思把秘書想說而沒說出的話寫出來。
②動筆后交流。(要點:秘書的想法——元帥家鋪地毯并不過分;招待所也不缺地毯。)
(3)開始不情愿的秘書,為什么當天就把地毯送到了三座門招待所?(徐帥的解釋感動了他。)
指導朗讀徐帥的話。平靜但堅決。速度略慢。“窮”、“都應該”、“建設上”讀得稍重些。
(4)分角色朗讀徐帥和秘書的對話。(從朗讀中體會徐帥送地毯的原因——想到的是國家。)
2.指導閱讀“看門老人”。
(1)默讀,標出寫新娘想法的句子,比較新娘想法前后有什么不同,想法的變化說明什么。
自學思考一小組議論。老師巡視了解學生理解程度。
(2)小黑板揭示句子:
做夢也沒想到徐帥會是這樣,比普通人還普通呢!
讀句后理解:
①“這樣”指怎么樣?(討論。要點:穿藍布舊衣;住小胡同,大門脫落了油漆;會給他們開門;門口沒有哨兵……)
②“元帥會是這樣,比普通人還普通”,僅僅指生活上樸素嗎?圈出描寫徐帥神態的詞。(和藹,慈祥,親切,體會平易近人,待人樸實無華。)
(3)說話。聯系課文內容,用上“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竟然……”或“她怎么也沒有想到……竟然……”說一句話。(展開討論,注意糾正遞進的語病。)
(4)朗讀課文。讀出新娘想法變化的感情層次:激動一幾乎驚叫一喃哺自語。
自由讀體會一指名選讀,評價引導一齊讀o
(5)課文是寫徐帥的,為什么花那么多筆墨寫新娘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側面反映徐帥樸實無華o)
3.指導閱讀“路是人走出來的”。
(1)這則故事的標題和前面學的兩則有什么不同?(引用徐帥的話作標題。)劃出課文原句,讀第1節。
(1)理解句子。
①“鋪路”上的引號是什么意思?(表示特定的稱謂。)
②用課文中的句子解釋“鋪路”的意思。(靠著爸爸的名聲要房子;搞不正當的活動為個人謀取好處。)
③“告誡”的近義詞有哪些? (教育、教訓、警告、勸告……)這些近義詞能不能替換“告誡”?為什么?(引導體會用詞的優劣。可以替代,但不及“告誡”既有警告,又有勸導的意思,表達徐帥對于女的嚴格要求更準確。)
④“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這句話什么意思?為什么用驚嘆號?(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去闖。加驚嘆號,強調其嚴肅性,語重心長。)
試讀這句話。
(3)在換房問題上徐帥又一次告誡子女。分角色朗讀飯桌上的對話。(指導點撥徐帥的口氣應是認真、嚴肅的。)
(4)明明是一次談話,為什么用“審問”這個詞?(體會引號作用:嚴肅查問的特定說法,反映徐帥嚴格要求子女。)
4.質疑。
5.作業,選擇一題。
(1)用“……沒想到……竟是……”這樣的句式寫兩句話。
(2)給第3N仙、故事的直接對話補上人物的神情、動作(提示語位置應有變化),表達徐帥對子女的嚴格和厚愛。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習第1小節,體會作用,領悟課文中心。
2.選擇一則小故事復述,完成作業。
重難點:
領悟課文中心。選擇一則小故事復述。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錄音機
1.回顧課文內容,探究人物品質。
讀了三則小故事,你覺得徐帥是怎樣一個人?(鼓勵聯系課文,多角度演說。如不圖享受,事事想到國家,生活樸素,平易近人,對子女嚴格要求等。)
2.學習第1小節,體會作用,領悟中心。
(1)默讀,思考每句話的意思。
(2)讀第1句。這句話講了哪兩層意思?
說說“功高蓋世”和“樸實無華”的意思。對比著寫強調什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本色——本來面貌。)
(3)第2句話寫什么?
怎么理解“人民的公仆”就是他一生品質寫照這句話’(他用這句話勉勵自己、鞭策自己,時時、事事做人民的公仆。)
(4)這一節與三個小故事反映徐帥的品質有什么聯系?(是全文的總起。概括了徐帥的品質:一生樸實無華,做人民的公仆。)
(5)讀第1自然段,完成作業本習題6。交流,議論為什么排除選項(1)(2)。[選項(1)不是本課內容的中心;選項(2)只概括了第1則小故事反映的品質,不全面。]
(6)再審題。聯系第1自然段,說明為什么稱徐帥是“布衣元帥”?“布衣”這個詞和中心有什么聯系?(含蓄點出中心。)
(7)小結,領悟課文中心思想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解主要內容。設想作者為什么寫這些內容,要贊揚什么。除這個方法外,有時還可以注意文章有沒有點出中心的句子。注意審查題目。
3.選擇一個故事,詳細復述。
(1)提示要求。詳細復述可以理解為把故事講給別人聽。因此要保留情節。準備的時候記住情節要點,按要點講,不要背課文,可以根據需要對句序、句式作調整。講的時候態度要自然大方,聲音清晰,語言連貫、流暢。
(2)準備一指名引路(評價)一四人小組交流。
4.作業。
(1)聽寫詞語。
(2)完成作業本3、4兩題。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布衣元帥》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先扶后放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小組合作學習。
3.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 甘為人民公仆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研讀第二則小故事,幫助學生理解“布衣”的含義,結合人物的情緒變化進行個性化的朗讀。 教學準備:音樂、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入手,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板書課題)課前已經預習了課文,說說這布衣元帥指的是誰?(出示課件) 質疑:你覺得元帥平時的衣食住行會是什么樣?布衣指的又是什么? 引語:徐向前為什么會被稱為“布衣元帥”,我們一起到文中去了解一 下。
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現在我們檢查一下同學們的讀文情況: 邊聽邊思考:1、指出讀錯的字音。 2、用心觀察這篇課文與以往所學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師:其實3個小故事表達的都是同一個主題,那就是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課件)這是全文的總起段。在這段話中你覺得哪兩個詞語最能概括徐帥的精神品質。(板書:功高蓋世、樸實無華)能用上這兩個詞語,說說課文的 主要內容嗎?
精讀第二個故事《看門老人》
這三個故事中哪個故事充分體現了“徐帥比普通人還普通的布衣情懷”?我們就一起走進《看門老人》請大家看閱讀提示。 (一)默讀“看門老人”這個故事:畫:新娘在去見徐帥時想到了什么?令她沒想到的是什么? (做好標注) 想:從新娘的想法前后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抓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 讀:結合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新娘想法的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 學生匯報,師相機指導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布衣元帥》教案 篇3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一些重點詞句的意思,如“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鋪路”
2.概括三個小故事主要內容,通過學習課文內容感受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甘為人民的公仆的崇高品質。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與人合作交流能力
2.把握人物的角色的形象特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3.通過試換小標題,訓練學生從文章中抓出重點句的能力
情感目標
1.使學生從徐帥教育子女的話中受到自立自強的思想教育。
2.通過學習課文內容和觀看視頻課件,感受徐帥樸實無華,人民公仆的光輝形象,使少先隊員增強對老一輩革命家的崇敬和愛戴之情,繼承革命前輩的革命傳統和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重點研讀《看門老人》,《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這兩個故事,感受徐帥樸實無華,人民公仆的光輝形象。
教學難點:
1.正確理解和體會三個小故事中蘊涵深意的詞句,如“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鋪路”等。
2.使學生體會到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的崇高品質皆源于時時用“人民的公仆”來勉勵自已, 甘為人民的公仆是這一切品質形成的內在原因.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座右銘演示導入:
1. 師板書:人民的公仆。試問生什么是人民的公仆?明確:同學們,人民的公仆就是能夠嚴于律已,平易近人,心系百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
2.師述;曾經有這樣一位共和國的元帥,他親筆書寫了“人民的公仆”5個大字,并把這5個大字懸掛在辦公室的墻上,做為自己的座右銘來時刻勉勵自己。大家知道他是誰嗎?
3.(演示徐向前元帥頭像)他就是我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的徐向前元帥,徐向前元帥革命一生,功高蓋世,但從不居功自傲,始終保持著革命者樸實無華的本色.,為此人民也親切的稱他為(生答預設:布衣元帥)
二、新授
(一)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快速瀏覽課文,看看這篇課文講了有關布衣元帥的幾個小故事,每個小故事的標題是什么?
2.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三個小故事,去感受一位共和國元帥的布衣情懷和公仆形象!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結合小標題說一說每個小故事寫了件什么事?哪個故事最能體現題目說的“布衣元帥”?
(二)精讀第二個故事《看門老人》
現在就讓我們隨一位曾在徐帥身邊工作過的干部和他的新娘一起去看望徐帥。
1.默讀“看門老人”這個故事,看看新娘在去見徐帥時想到了什么?令她沒想到的是什么?在想到和沒想到之間你又體會到了什么?可以動筆畫一畫,做下標注.完成自學要求后同桌之間可以交流一下
2.學生匯報,師相機指導
(1)不但新娘會這么想,我們每個人都會這么想。
(2)可是令新娘沒想到的是什么?(引導學生從徐帥的住處、衣著、態度幾方面去回答,并體會出樸實無華,生活儉樸,平易近人)故事中寫新娘用了幾個沒想到(令學生讀讀后師引讀:新娘怎么也沒想到,新娘做夢也沒想到,體現引讀)
3.換小標題“比普通人還普通呢!(敬愛的徐帥啊,您的樸實無華,您的生活儉樸,您的平易近人,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您比普通人還普通的布衣情懷,難怪人們會親切的稱您為——布衣元帥,那么通過今天我們的學習,我們也要親切的稱您為-------布衣元帥。)
(三)學生分角色讀第一和第三故事(重點研讀故事三)
1.小組內分角色朗讀第一個故事《一塊地毯》和第三個故事《路是自已走出來的!“》,從徐帥和秘書,徐帥和女兒的對話中,你又分別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匯報(一心想著國家建設,棄小家,顧大家;對子女嚴格要求,如“告誡”“審問”“繼續追問”“常常”“反復解釋”)
3.換第一個故事的小標題“每元錢都應該用到建設上”
在故事三的教學中教師相機點撥:
(1)引導體會“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只要我們有成功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終能在人生這條路上,走出一片燦爛輝煌的成功來!同學們!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的,不是因為別人,學會自立學會自強,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者。徐帥的這句話教育子女,教育身邊的人,教育我們)
(2)“鋪路”(文中有:靠著爸爸的名聲要房子;搞不正當的活動為個人謀取好處)
(3)引導體會“審問”分角色讀審問對話(教師引導學生讀的評價)教師換位與學生延續繼續追問(續審)
三、總結升華
同學們,今天我們看到了一位不圖享樂,心系國家的元帥,他認為每元錢都應該用到建設上,今天我們看到了一位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元帥,他比普通人還普通,今天我們看到了一位嚴格要求子女的元帥,他告誡子女“路是自已走出來的!”,他就是我們敬愛的徐向前元帥,(同學們,老師不僅要問,你認為徐帥能做到這些的根源是什么?因為他的心里時刻牢記,他要做“人民的公仆”)敬愛的徐帥啊!“人民的公仆”是您的座右銘,我們現在可以高聲的說,您堪稱“人民的公仆”
四、課件演示結束
同學們,徐帥雖然已經離我們而去了,但是他生前那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高大形象卻始終在人們的腦海中浮現,大家想看一下徐帥生前的音容笑貌嗎?
課件《布衣元帥》
敬愛的徐帥,您一生金戈鐵馬,叱咤風云,戰功赫赫。然而,您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矜,德高不自居,您心系百姓,樸實無華,“人民的公仆”就是您一生品質的寫照。敬愛的徐帥啊,您是一座巍峨的山,永遠聳立在我們心中!請起立少先隊員們!敬愛的徐帥啊!請接受少先隊員最真摯的敬禮(音樂: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布衣元帥》教案 篇4
之一
佚名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了解課文大意,概括三個小故事主要內容,初步感受課文中心。
2.掌握6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
重難點:
了解課文大意,概括三個小故事主要內容,初步感受課文中心。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錄音機
1.揭示課題,審題質疑。
(1)讀了課題,有什么要問的?(布衣元帥指誰?為什么是“布衣”元帥?課文寫了哪些事?
(2)引導:“布衣”是不是單指通常意義上穿布做的衣服?
請在閱讀時找出課文理解的依據。
2.初讀自學。(小黑板揭示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劃出新詞。
(2)劃出解釋“布衣”含義的句子,說說你的理解。
(3)課文寫了哪幾個小故事?
3.檢查學生對課文熟悉情況。
(1)“布衣元帥”指誰?隨機簡介徐帥。
(2)你怎么理解“布衣”這個詞的意思?(此間涉及中心理解,只要求找到課文依據,說出大致意思。要點:①指徐帥平時穿“藍布舊衣”;②指始終保持革命者樸實無華的本色;③指一生做“人民的公仆”。)
(3)課文哪些情節使你感動?(展開議論,三個小故事都應涉及,通過議論,交流課文內容。)
(4)憑借標題,說出三則小故事主要內容;完成作業 本第5題。(基礎好的班級也可以先獨立歸納,再交流。)
4.自學字詞井檢查。
(1)拼讀生字,同桌互查生字認讀。
(2)小黑板揭示練習要求。
①查下列帶點宇,把意思旁注在書上。
功高蓋世戰功赫赫喃喃自語告誡
②根據意思寫詞語。
樸素、踏實,不浮夸。( 樸實無華)
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居功自傲)
左看看,右看看。(左顧右盼)
描寫、刻畫。(寫照)
(3)課堂交流。
①讀生字和詞語,正音:埋怨mán 告辭cí 身著zhuó藍布舊衣。
②解釋帶點字及整個詞語的意思;檢查落實第②題帶點字的意思。
③提出不理解的詞語,隨機引導聯系句子加以理解。
④總結。怎樣理解詞語。學到了什么。
5.作業 。
(1)讀課文10分鐘。
(2)根據自己的實際,抄寫生字、詞語。
(3)完成作業 本1、2兩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閱讀三則小故事,訓練朗讀,感受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的品質。
重難點:
閱讀三則小故事,訓練朗讀,感受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的品質。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錄音機
1.指導閱讀“一塊地毯”。
(1)自由讀課文后,述說故事主要內容。
(2)揭示句子:“這……”秘書很不情愿。”
①句子中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欲言又止。)
他本來想說什么?請聯系上下文意思把秘書想說而沒說出的話寫出來。
②動筆后交流。(要點:秘書的想法——元帥家鋪地毯并不過分;招待所也不缺地毯。)
(3)開始不情愿的秘書,為什么當天就把地毯送到了三座門招待所?(徐帥的解釋感動了他。)
指導朗讀徐帥的話。平靜但堅決。速度略慢。“窮”、“都應該”、“建設上”讀得稍重些。
(4)分角色朗讀徐帥和秘書的對話。(從朗讀中體會徐帥送地毯的原因——想到的是國家。)
2.指導閱讀“看門老人”。
(1)默讀,標出寫新娘想法的句子,比較新娘想法前后有什么不同,想法的變化說明什么。
自學思考一小組議論。老師巡視了解學生理解程度。
(2)小黑板揭示句子:
做夢也沒想到徐帥會是這樣,比普通人還普通呢!
讀句后理解:
①“這樣”指怎么樣?(討論。要點:穿藍布舊衣;住小胡同,大門脫落了油漆;會給他們開門;門口沒有哨兵……)
②“元帥會是這樣,比普通人還普通”,僅僅指生活上樸素嗎?圈出描寫徐帥神態的詞。(和藹,慈祥,親切,體會平易近人,待人樸實無華。)
(3)說話。聯系課文內容,用上“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竟然……”或“她怎么也沒有想到……竟然……”說一句話。(展開討論,注意糾正遞進的語病。)
(4)朗讀課文。讀出新娘想法變化的感情層次:激動一幾乎驚叫一喃哺自語。
自由讀體會一指名選讀,評價引導一齊讀o
(5)課文是寫徐帥的,為什么花那么多筆墨寫新娘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側面反映徐帥樸實無華o)
3.指導閱讀“路是人走出來的”。
(1)這則故事的標題和前面學的兩則有什么不同?(引用徐帥的話作標題。)劃出課文原句,讀第1節。
(1)理解句子。
①“鋪路”上的引號是什么意思?(表示特定的稱謂。)
②用課文中的句子解釋“鋪路”的意思。(靠著爸爸的名聲要房子;搞不正當的活動為個人謀取好處。)
③“告誡”的近義詞有哪些? (教育、教訓、警告、勸告……)這些近義詞能不能替換“告誡”?為什么?(引導體會用詞的優劣。可以替代,但不及“告誡”既有警告,又有勸導的意思,表達徐帥對于女的嚴格要求更準確。)
④“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這句話什么意思?為什么用驚嘆號?(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去闖。加驚嘆號,強調其嚴肅性,語重心長。)
試讀這句話。
(3)在換房問題上徐帥又一次告誡子女。分角色朗讀飯桌上的對話。(指導點撥徐帥的口氣應是認真、嚴肅的。)
(4)明明是一次談話,為什么用“審問”這個詞?(體會引號作用:嚴肅查問的特定說法,反映徐帥嚴格要求子女。)
4.質疑。
5.作業 ,選擇一題。
(1)用“……沒想到……竟是……”這樣的句式寫兩句話。
(2)給第3N仙、故事的直接對話補上人物的神情、動作(提示語位置應有變化),表達徐帥對子女的嚴格和厚愛。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 學習第1小節,體會作用,領悟課文中心。
2.選擇一則小故事復述,完成作業 。
重難點:
領悟課文中心。選擇一則小故事復述。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錄音機
1.回顧課文內容,探究人物品質。
讀了三則小故事,你覺得徐帥是怎樣一個人?(鼓勵聯系課文,多角度演說。如不圖享受,事事想到國家,生活樸素,平易近人,對子女嚴格要求等。)
2.學習第1小節,體會作用,領悟中心。
(1)默讀,思考每句話的意思。
(2)讀第1句。這句話講了哪兩層意思?
說說“功高蓋世”和“樸實無華”的意思。對比著寫強調什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本色——本來面貌。)
(3)第2句話寫什么?
怎么理解“人民的公仆”就是他一生品質寫照這句話’(他用這句話勉勵自己、鞭策自己,時時、事事做人民的公仆。)
(4)這一節與三個小故事反映徐帥的品質有什么聯系?(是全文的總起。概括了徐帥的品質:一生樸實無華,做人民的公仆。)
(5)讀第1自然段,完成作業 本習題6。交流,議論為什么排除選項(1)(2)。[選項(1)不是本課內容的中心;選項(2)只概括了第1則小故事反映的品質,不全面。]
(6)再審題。聯系第1自然段,說明為什么稱徐帥是“布衣元帥”?“布衣”這個詞和中心有什么聯系?(含蓄點出中心。)
(7)小結,領悟課文中心思想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解主要內容。設想作者為什么寫這些內容,要贊揚什么。除這個方法外,有時還可以注意文章有沒有點出中心的句子。注意審查題目。
3.選擇一個故事,詳細復述。
(1)提示要求。詳細復述可以理解為把故事講給別人聽。因此要保留情節。準備的時候記住情節要點,按要點講,不要背課文,可以根據需要對句序、句式作調整。講的時候態度要自然大方,聲音清晰,語言連貫、流暢。
(2)準備一指名引路(評價)一四人小組交流。
4.作業 。
(1)聽寫詞語。
(2)完成作業 本3、4兩題。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布衣元帥》教案 篇5
再線練習:(1)填空:課文記敘了徐向前元帥生前生活中的三個小故事: 、
、 。歌頌了徐向前元帥始終保持革命者
的本色,做 的崇高品質。
(2)“一塊地毯”中秘書回答時,“這------”一句中的省略號表示 。
(3)“看門老人”中新娘想的和看到的有什么區別?這樣的對比有什么好處?
。
(4)“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中的“鋪路”、“審問”為什么要用上引號?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布衣元帥》教案 篇6
之一
作者:方麗春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能獨立概括三個小故事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20個詞語的意思。
3.能復述其中一個小故事,感受徐帥樸實無華,做人民公仆的崇高品質。
一、揭題,懸疑。
學生質疑。(什么叫布衣元帥?這里的元帥是指誰?為什么稱他叫“布衣元帥”?)
二、自學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學生自學。主要要求:(1)讀準生字詞。(2)讀通課文。(3)說說課文的大意。)
三、檢查:簡單介紹徐帥一生的情況
四、指名讀課文。
五、學習第一個故事
六、用波浪線劃出元帥說的話。自由讀讀元帥說的話。
1.指名兩個同學表演對話。
2.議議“這……”其中省略號,再指名同學把省略號的意思補充出來。
3.齊讀整個故事。
4.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七、小結。
讓學生回顧本課時的學習內容,歸納小結。
八、作業 。
作業 本第1、5題的第一個填空。
板書
布衣元帥
功高蓋世 雖然……但是
居功自傲 因為……所以
只有……才 樸實無華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布衣元帥》教案 篇7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的課文是浙教版第11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布衣元帥》。本課記敘的是徐向前元帥生前生活中的三個小故事,歌頌他始終保持革命者樸實無華的本色,做人民公仆的崇高品質。課文內容真實,語言樸實,形象鮮明。課題既點明課文的主人公——元帥,又暗含中心;布衣元帥樸實無華,是人民公仆。我認為這篇文章收錄到教材中,是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和緊迫感的。在這個物欲橫流、官本位的時代,我們缺少的就是像徐帥這樣始終與平民百姓的本色要求自己的好干部。我想通過教學,滲透一種做人的道理:無論你將來干什么,都要保持本色。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年段教學目標,我認為教學重點應在把握文中的表達方式,用小標題的方式來寫三件事的寫作方法。
本單元的訓練的重點是領會文章中心思想,這是繼第二單元領會文章中心思想后的又一次訓練和鞏固。?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從三個故事的朗讀中感受徐向前元帥樸實無華、做人民公仆的崇高品質。能概括三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借助文本外資源,結合課文理解“功高蓋世”“戰功赫赫”“布衣”等新詞的意思。
3、理解課文,能結合小標題概括三個小故事的主要內容,了解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揣摩課文的寫作方法。
4、帶著對徐元帥的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詳細復述其中一個小故事。
本課的教學重點:
講讀三個小故事,能詳細地復述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布衣”一詞的意思,領悟課文中心。
三、說教法和學法
基于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和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討論探究并體驗,最后結合課文內容“戰功赫赫”“功高蓋世”與“一身藍布舊衣”“樸實無華”,進行閱讀反思,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四、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本課我安排了2課時的內容。第一課時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布衣”的含義,從三個故事中感受徐老的樸實無華的品質。第二課時了解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能詳細地復述故事內容。
(我感覺領會中心思想是不是已經淡化和過期的東西呢?如果是這樣,那是不是?……說不清楚。我覺得哪怕是浙教版的,也要用新課程的理念,重新整合,是不是?)
下面我重點來說一說第一課時的安排。
在第一課時我設計了質疑課題——初讀理解“布衣”和“元帥”——再讀走近“布衣元帥”的本色——升華情感的教學模式。
一、揭示課題,對題目質疑。出示課題,齊讀課題:今天,我來學習《布衣元帥》。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六年級的同學,在上新課之前,早就預習了課文,那么在上導入新課時,教師先把握住學生知道什么?學生想知道什么?尤為重要。這是以學定教,而不是因教‘而教,真正的把學生處于一個學習的主要地位,教師做好教學的指導者和引導者。而且這樣的以學定教,從學生的學情實際出發,能有效地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
根據學生的情況,學生一般會有這樣的問題:既是元帥,為何又說“布衣”呢?
(課堂是個特殊的環境,學生有問題,才能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
二、接下來就讓我們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這就進入了我的第二個環節初讀解什么是布衣,為什么稱徐老元帥呢?看看我們能不能在閱讀完課文后解決?
在這個環節中,我帶著學生抓住“藍布舊衣”感受徐老衣著上的布衣,然后借助工具書查找“布衣”的解釋,知道布衣的另一個意思“老百姓,平民”,從文中的“親切”、“和藹”等詞,感受徐老如同平常人一樣的親切。
通過介紹徐向前的資料介紹,理解書中的“功高蓋世”“戰功赫赫”,通過新娘的心理想法“元帥肯定很威風;元帥府,肯定車馬盈門,哨兵不少”,感受到這位元帥立了不少戰功,而且權位高。這里我出示學習資料,并不僅僅為讓學生了解一些背景所用,它更為文本本身的學習服務,幫學生理解了書中的“功高蓋世”“戰功赫赫”。
三、再讀感受“布衣元帥”的本色
一元帥“功高蓋世”,一布衣“一身藍布舊衣”,說話親切,和藹,布衣與元帥,風馬牛不及的兩個不同身份,集及一個人身上,這是怎樣的一位布衣元帥呢?是成了一個更大的疑團?隨著對課文的再次閱讀,學生心中的疑團越滾越大。是呀?你心中會冒出些什么問題呢?這里我又把矛盾拋向學生。新課程中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這里,教師引導學生質疑,提供學生探究的平臺。
學生可能會說:戰功赫赫的元帥,為什么連自己的地毯也要送給三座門招待所?威風凜凜的大元帥府應是車馬盈門,哨兵不少,可為什么卻是住在一條小胡同里,而且還有一扇脫了油漆的大門?為什么摁響門鈴,來開門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元帥?…等等等等,學生也許會有許多的為什么,我想正因為這樣,才能激發學生討論的興趣,教師才能真正引領學生進入文本。新課程標準中強調的語文教學還應重視學生思維的發展,這里學生的心中的許多疑問來自于對課文的再次感知,反思,理解,這是一種思考的過程,是對課文內容的一種整合和對比而產生的矛盾的火花。
“是呀,大家說得不錯,元帥,多大的官職,元帥,給國家立了那么多的汗馬功勞,享受一下未嘗不可。為什么你放著自己應該享受的權利,要做一個平民百姓呢?”這里我順勢利導,將班上的學生擬作為元帥本人,讓學生替元帥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來是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了訓練,二來又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研讀,真正了解這位布衣元帥。在學生的交流中,相機理解“居功自傲”、“樸實無華”。
這時我相機出示課文第一節中的“辦公室墻上,他親筆書寫的‘人民的公仆’5個大字,就是他一生品質的寫照”,是呀,孩子們徐老用五個字概括了自己這樣做的原因,那就是“人民的公仆”,他的一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呀!
四、升華情感,走進了這位“布衣元帥”的生活,了解了徐帥的為人,你想說什么?
隨后,學生再讀故事內容,感受徐帥的“樸實無華的本色”,感受徐帥的“布衣情懷”
學習寫法,課堂練筆。可以寫身邊的同學、老師、親人,用起小標題的方法。等等。
五、說板書。
我們說板書其實是一微型教案,它是一聚焦鏡,體現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特色與特性。。所以在板書設計上,以重要詞句為點,首先我會將課題中布衣和元帥用不同大小的字體表示,元帥戰功赫赫,在字體上就表現為氣宇軒昂些。布衣下,我對照著寫“藍布舊衣”、“和藹”、“親切”,在元帥下方則對應的板書上“功高蓋世”、“戰功赫赫”“車馬盈門”,最后在板書的正下方,寫上人民的公仆。
在這堂課中我要體現的,“以學定教”,要充分了解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最想知道什么,最想了解什么,在組織教學。對于課堂環節的處理,要重視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如“布衣”與“元帥”的對比,這樣學生學習興趣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