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通用17篇)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古詩。
2.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在讀中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江畔獨步尋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的一組絕句詩,共七首。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其中的一首詩嗎?(生答)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另外一首。板書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二、走進古詩
1.簡介作者。(學生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生于河南鞏縣(今鞏義市),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并稱“大李杜”,人稱“詩圣”。
2.學生初讀古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三、初讀《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各自試著朗讀《江畔獨步尋花》。
2.聽錄音帶,劃出節奏,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四、品讀《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邊讀邊展開想象。
2.同桌或小組間互相說一說詩意。
3.全班交流:
。1)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黃師塔前的江水向東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懶又困,我倚仗著暖洋洋的春風在游春。
。2)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桃花一叢一叢地盛開著,仿佛是沒有主人,你究竟是喜愛深紅色的桃花還是那淺紅色的桃花呢?
五、感悟春光美
1.學習了這首詩后,你有什么感想?
2.把這美麗的春景圖畫一畫。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2
一、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二、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 錄音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不行的話,請看詩后注釋⑴,指名學生說說詩題意思。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3分鐘左右,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胖该x這一句
、茊枺鹤x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寫出了黃回娘家花的多?
、侵笇Ю首x,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胖该x這一句
、茊枺狐S四娘家的花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窍爰遥喝绻S鶯會說話,它們看見這么多這么美的花,會說些什么?
、戎笇Ю首x,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說……為什么?
5、感情朗讀古詩
。ㄈ┻w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景象,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學生的詩:
、胖参飯@獨步尋花
植物園內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茖W校獨步尋花
楊園小學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花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⑶尚湖獨步尋花
尚湖公園花滿蹊
………………………
四、作業
抄寫古詩
板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花多
留連戲蝶時時舞 花美
自在嬌鶯恰恰啼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等詞的意思。
2、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3、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課時安排: 1
板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
。ㄌ疲┒鸥
黃師塔前東水流,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不行的話,請看詩后注釋⑴,指名學生說說詩題意思。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3分鐘左右,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師塔前東水流,春光懶困倚微風。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懶”是何意?哪些寫出了春光美?
、侵笇Ю首x,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桃花開得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⑶想家:如果蝴蝶黃鶯會說話,它們看見這么多這么美的花,會說些什么?
⑷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說……為什么?
5、感情朗讀古詩
(三)遷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美麗的景象,也寫出了詩人高興的心情。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四、作業
抄寫古詩。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4
教學目的:熟讀詩歌,感受春光的美好。
一、導入
1、師:沒有一種情感是孤立的,沒有一種思想是無源的,人的情感和思想總與他的生活、與他生活的時代息息相關的。
2、上元二年(761),當時,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感慨之情,溢于言表!督溪毑綄せā反嗽婋m題為尋花,實為遣愁散悶,因而隱藏著悲的情調。這里所選的一首,是七絕句中的第五首。它所突出表現的是桃花之美和詩人愛花、賞花的審美心理。
二 、誦讀詩歌《江畔獨步尋花》
1、出示詩歌《江畔獨步尋花》,師范讀。
師:喜歡這首詩嗎?想不想自己來讀一讀?(學生自由讀)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2、指名讀。
師:現在誰愿意來讀一讀?(指名讀)
3、逐句學讀。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來讀一讀這首詩吧!
師:從哪些字詞中你感受到了詩人的憂傷?(黃師塔前 無主)
。“黃師塔前”句,在制造氛圍方面,尤為重要。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說道:“蜀人呼僧為師,葬所為塔,乃悟少陵‘黃師塔前’句。”僧亡塔在,崇敬之余,夾雜著幾分悲愴之情。)
然而詩人畢竟在尋春,風和日麗,春光怡人,不覺困倦,且倚微風,以寄雅懷。詩人以一“倚”字,就將自己與大好春光融合為一,達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4、男女生分讀
-----師生合作讀
師:孩子們,你們真棒!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已經看到了杜甫在花海的海洋里徜徉。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5
一. 文章概述
《江畔獨步尋花》寫的是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詩人獨自漫步成都錦江江畔,欣賞春天花枝繁茂、蝶舞鶯歌的動人景象。
二. 分析理解
古詩雖離我們較遠,但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也是不難理解的。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學習:
(1)讀詩句,弄懂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的意思;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3)聯系所查資料和上下詩句理解難句,從而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反復吟誦、背誦,加深理解。
《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有幾個生字、新詞,通過預習查字典已經初步掌握了它們的意思:
江畔:江邊。
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蹊:小路。
留連:舍不得離開。
恰。盒稳萋曇艉椭C動聽。
下面請你連起來說說句意。
1.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這句詩的意思是: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千朵萬朵,壓得枝條都低低彎下了身。
2.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這句詩的意思是:戲鬧的蝴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宛轉動人。
你知道詩人所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象嗎?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詩人所描繪的是春天的景象,讀了這首詩,眼前仿佛出現了花枝繁茂,蝶舞鶯歌的美麗而自由、歡快的景象。
如果你就是詩人,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漫步在江畔,看到此情此景,你會有什么感受?
你可能非常喜歡這美麗的景象,一定會陶醉其中,細細觀賞。
但是你知道詩人杜甫嗎?
杜甫是唐代詩人,被后人稱之為“詩圣”。他的詩敢于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安史之亂后,杜甫棄官住在了成都的浣花溪邊的草堂。這首詩就是寫草堂附近的鄰居黃四娘家的春天景象。
所以這首詩也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抒發了久經離亂后得以安居的喜悅心情。全詩描寫動靜相應,有聲有色,意境十分優美。
《作業指導》
《江畔獨步尋花》描寫了哪些景物?
《江畔獨步尋花》主要寫了春天花枝繁茂、蝴蝶飛舞、黃鶯歌唱。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6
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春天象征著生機與活力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江畔獨步尋花》,它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杜甫的其他情況?
二,學習古詩
1理解詞語
把你自學的內容講給大家聽。講講你理解了哪些詞語?(江畔:江邊。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蹊:小路。壓枝低:把花枝壓彎了腰。留連:舍不得離開。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詩句
說說你理解了哪一句詩?(不用按照順序)
誰能按順序把這首詩的意思完整地說出來?(教師引導)
3感情朗讀
詩中主要寫了幾種景物?(花,蝴蝶,黃鶯)
哪句寫花?寫出了花的什么特點?誰能用一個詞概括?誰來朗讀這兩句詩?(讀,評)讓我們齊讀這兩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榮。
4理解意境
三,拓展
詩中描繪的景色美嗎?請大家閉上眼睛,在我們面前出現了一條小路,小路兩旁繁花似錦,蝴蝶在飛舞,黃鶯在歌唱,望著這一美景,我們真想把他畫下來。(畫畫,展示)
四,課后作業
積累描寫春景的古詩
[簡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蹊”是小路!盎M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扒Ф淙f朵”形容數量之多!皦褐Φ汀敝械摹皦骸焙汀暗汀眱蓚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傲暨B”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舍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皨伞笔切稳蔸L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郁頓挫,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7
今天嘗試用五步教學法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去年在教三年級時,雖然還沒有非常明確地把教學程序分出如上的五步,但大體來說也是如此。
首先讓學生讀,“書讀百遍,其義字見”;然后讓學生“議”,大篇抄出詩意讓學生背,沒有幾個孩子有興趣,讓他們自己去理解,去感受,有爭議的問題提出來;最后讓學生“悟”,從字里行間去讀出作者的心情,去想象當年的風景,去品味中國文字的華美和精煉……
前些天,在網上看到一段文字,及如上的古詩五步教學法,感覺非常有實踐意義。而且對于我現在的班級來說,急需要學著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于是,今天便嘗試著采用。層次清晰,特別對于剛剛開始走上講臺的老師來說,非常有幫助。
說今天我的課。在上午的課上,我首先讓學生背誦一些以前的古詩,然后出示《江畔獨步尋花》,進入第一個環節:初讀。
情況不如我想象中的順利,光“讀準字音”這一關都非常難闖。“畔”誤讀為“半”,“尋”因本地口音混淆讀為“行”,"低”和“底”分不清,“嬌”誤為 “橋”,“恰恰”讀成“哈哈”,“啼”錯念作“嘀”音,尤其是“枝”和“時”,兩個翹舌音都糾了很久,到課后有個別孩子來背誦時,這兩個音還是讀不準。問題如此嚴重,看來很有必要強化普通話口語訓練,比如專門列出一些翹舌音和平舌音,讓學生練讀練說?墒菚r間從哪兒擠出來呢?這又是一個問題。我既不愿意拖堂占孩子的下課休息時間,課堂上我們的孩子又總是難以完成任務,一周自習只有一節,還要練字和訂正作業呢!
聽孩子背誦以前的古詩,我就發現,朗讀時應有的節奏感他們并沒有具備,全是一股腦兒地拼命喊完了算數。于是讓大家反復聽我讀,感受一下需要停頓的地方,需要重讀的地方,在黑板上板書做好標記,讓他們也跟著一遍又一邊模仿讀。
感覺這樣很累啊,以前的那班孩子在認讀的方面根本不用我操心,基本上來說一節課完成一首古詩,能背誦并且說出詩意,還能騰出時間來畫副畫兒,抄抄生字呢。就現在來說,已經是無捷徑可走,那就用點老土的方法,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來吧,一切從頭開始。就這樣,當我的孩子們把古詩讀通順,并且能夠有節奏感地朗讀時,打下課鈴了。天已經涼了,我卻一身汗。“五步”才走了一步,我有些擔心時間了。呵,就慢慢來吧,我們走得慢一點,是為了以后能跑得更快。!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8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了解古詩內容,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理解“蹊”、“留連”、“戲”、“嬌”等詞語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3、感受春天的美麗和生機,領悟詩歌所描繪的優美意境。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象,理解詩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根據古詩想象出景象,領悟意境。
三、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或成語?
2、是呀,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春天是五彩動人的季節,它的優美怡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去欣賞春色,學習我們偉大的詩人杜甫的一首《江畔獨步尋花》。同學們,有興趣嗎?(板書:江畔獨步尋花)
3、齊讀課題。你從課題中知道了什么呢?
4、請學生解題。(在江邊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5、師生交流有關詩人的資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和李白并稱李杜,代表著唐代詩歌的兩座高峰。自幼好學,很有政治抱負。漫游各地,與李白相識。安史之亂前住在長安,生活貧困。
安史之亂后,棄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邊筑草堂。晚年離開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詩歌敢于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被稱為詩史。
(二)初讀感知,想象畫面。
1、同學們,你們會讀這首詩嗎?誰來試著讀一讀?誰來給他評一評?
2、你們的評價真棒。想不想聽聽老師的朗讀?請同學們靜靜地聽老師配樂朗讀.盡可能在腦海中想象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3、頭腦中出現畫面的同學請舉手。那在你腦海中的畫面都出現了什么?(花、小路、蝴蝶、黃鶯)
4、請同學們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遇到不懂的詞或是句子請你畫下來,自己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跟同桌研究研究。
5、指名朗讀。讓學生評價。在你讀古詩的過程當中,有哪些地方到目前還不明白,咱們大家來幫助你。
。ㄈ┻M入情景,自主學習
1.對于這首詩,你們能不能自己獨立學會呢?那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用不同方式來讀一讀。一會兒要講給大家聽一聽(同桌、小組齊讀、一人一句讀等)。
2.學生交流、匯報。
(1)說一下你是怎么理解這首詩的?看誰的想象力最豐富!
(2)你們還有什么補充的?
(3)誰愿意朗讀?想怎樣朗讀?
(4)評議。教師指導朗讀。
(5)練讀。
a.請同學們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輕聲地讀。結合音樂練讀。個人或小組合作、同桌合作配樂朗讀。
b.想象自己就是詩人,仿佛眼前就有這么一幅美麗的畫,咱們踱步走在這美麗景色當中,一起來吟誦。(配樂 背)
。ㄋ模┢肺对娫~,欣賞古詩。
1、同學們真棒,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有的同學已經能背誦了。那么,你知道這首詩的意思了嗎?誰來說說。
2、還有哪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呢?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3、你最喜歡詩中哪一句或哪一個詞?為什么?(重點指導:“留連”、“戲”、“自在”、“嬌”等詞)
4、同學們理解真好!面對著如此動人的美景,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請你帶著這種心情來齊讀這首詩。
(五)拓展練習,深化理解。
1、 這首古詩寫得很美,你想用什么方式來展現這份美呢?(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改編、繪畫等等)
2、學生自由準備,匯報。
3、今天這堂課,老師不僅被古人的詩歌所吸引,更為大家所描繪的春天美景所陶醉,更對同學們的智慧和才華表示欽佩!謝謝大家給了我一次美的享受!
(六)板書
江畔獨步尋花
。ㄌ疲┒鸥
花多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花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
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
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認識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人稱“詩圣”,他寫的詩被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奏感
1.老師下面要來小組讀詩比賽,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奏。想獲得為本組爭光的機會嗎?那就練習讀幾遍。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奏。
3.齊讀。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 蝶 鶯
2.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什么?能不能結合詩句,發揮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師這里的句式說一說,結合理解詞語“花滿蹊”“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壓彎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勝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來了呢。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語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飛碟舞,說到現在的花,你們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3.教師放課件,邊放《春到江邊》的音樂,用優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ê靡慌煞被ㄋ棋\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像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4.賽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1.讀到這,老師心頭不禁有個疑問:你們看,詩中寫到花不僅多,而且美,這景色在春天隨處可見,只要一出門就可以看到,為什么要“尋”呢?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0
一、教材分析
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六,也是最的一首。這首寫景小詩別具情趣,小路上花團錦簇,花下的枝條被壓得垂下來,花瓣之上是流連忘返的彩蝶,恰恰啼鳴的黃鶯,它們活潑自在的神態,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
對正常學生來說,結合他們的生活體驗,很容易能夠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但對盲生來說,缺乏視覺感受使他們對春天的感受間接而模糊,影響了他們對詩文的學習。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意思,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在教學目標當中,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景,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的情感是教學的重點。全詩語言充滿了口語化色彩,讀起來令人感到非常親切,所以理解意思不難,難的是盲生由于失去了視覺這樣一個主要的觀察途徑,就使得他們對景色的理解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所以本課的教學難點是: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有感情的誦讀。為突破教學難點,課前先后三次帶領盲生到校園里觸摸春天,感受春天,重點觀察不同花期、不同品種的花兒,為課堂上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另外制作了課件,課件中的圖片和音樂為低視力學生和全盲學生營造優美的、古色古香的氛圍,達到輔助教學的目的。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一)、導語引入
用優美的音樂和語言,娓娓道來,達到這個環節的目的——未入詩句先入境。
(二)、理解詩意,品讀想象
在這個環節中分成了三個小部分:
1、自學古詩,理解詩意。這首詩內容相對來講比較容易,所以通過學生自學和交流討論,再加上老師的點撥指導,就可以了。
2、品讀語言,想象畫面。這個部分主要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進行分析理解,再結合學生觸摸春天的經驗感受練習說話、指導朗讀,從而達到了解詩歌描寫的是怎樣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3、指導吟誦,理解意境。通過聽男女聲朗讀、自由練讀、老師引讀、個人配樂讀等方式,感受詩歌的意境。
。ㄈ⑼卣归喿x,體會感悟
出示兩首不同角度描寫春天的詩歌,拓展視野,讓學生體會感悟。
。ㄋ模⒒仡櫢惺,布置作業
通過視頻回顧自己在觀察春天時的感受,將這首詩歌改寫成一篇小散文。作業的設計,同樣也體現了盲學生對這首詩的獨特理解和對春天的感受。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1
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3分鐘左右,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1)指名讀這一句
。2)問: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寫出了黃四娘家花的多?
。3)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指名讀這一句
。2)問:黃四娘家的花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3)想家:如果蝴蝶黃鶯會說話,它們看見這么多這么美的花,會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說……為什么?
5.感情朗讀古詩。
三、遷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景象,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四、作業
抄寫古詩。
簡評:
在學生充分誦讀詩句,深入地體會詩句的意境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進行簡單仿寫詩句。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2
在理解完詩題,認識作者后。
教師:請小朋友們自由讀古詩,讀完后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色。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思考。
學生1:我看到了蝴蝶。
教師:你是從哪一行看出來的,蝴蝶正在做什么?
學生2:從“留連戲蝶時時舞”看出來的,蝴蝶正在跳舞。
教師:“留連”就是留連忘返,忘記了回家的意思,“時時”說明蝴蝶是在怎樣地跳舞。
學生3:蝴蝶在不停地跳舞。
教師:誰能把這一行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學生個別說,教師補充。
教師:誰能把這只蝴蝶的快樂讀出來。
3—4個學生讀,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你們還看到了什么景色?
學生5:看到了花。
教師:花怎么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學生6:花很多。從“千朵萬朵”看出來的。
學生7:從“滿”、“壓枝低”看出花很多。
教師:“蹊”是什么意思?
學生不理解。
教師:“蹊”左邊有一個足字旁,是小路的意思。
教師:誰能把花的多讀出來。
學生個別試讀,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你們還看到了什么?
學生1:看到了黃鶯在叫。
教師:“自在”是什么意思?
學生2:是自由自在的意思。
教師:“恰恰”呢?
學生3:恰好的意思。
教師:誰能用自已的話把這一行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學生試說,教師補充。
教師:這首詩描寫的景色多美啊,現在我來良誦古詩。你們閉上眼睛想象古詩中所描寫的畫面,聽完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教師朗誦,學生閉上眼睛聽,邊聽邊想象。教師補充后非常興奮。
學生1:我看到了杜甫在黃四娘家與黃四娘一邊喝酒一邊賞花。
學生2:我看到了這些蝴蝶在花上面跳拉丁舞,我也忍不住在這些花上面跳起來。
學生3:我看到了黃鶯在花上面唱歌。
學生4:天色都晚了,蝴蝶媽媽叫小蝴蝶快回家。小蝴蝶說:“不嘛,我不愿回去,這里的花太美了!
教師:你們能把美麗的景色讀出來嗎?
學生齊讀古詩。
[反思]
詩歌都有美好的意境,可以說,一首古詩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首詩所描寫的春天的景色,學生基本在生活中都見過。在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出示掛圖,而是讓學生結合自已的生活經驗去想象,在想象中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結果,學生的想像既合理又富有個性,甚至“蝴蝶都會跳拉丁舞了”。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并沒有要求完整和強求一致,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在想象中體會了詩歌的意境。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3
【教材分析】
《江畔獨步尋花》以春花為題材,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寫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整首詩對仗工整,作者落筆于一大片花,用戲蝶、嬌鶯,側面描寫花的嬌艷芬芳,表達自己喜悅和贊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朗讀詩文。
。2)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古詩描繪的美麗景色,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過程與方法:
。1)品讀詩句,初步理解作者用蝶和鳥襯托花之繁茂的寫法。
(2)體會、把握古詩的韻味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誦讀詩文,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與美麗,體驗詩人的喜悅與贊嘆,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追求。
【教學重難點】誦讀詩文,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與美麗。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作者用蝶和鳥襯托花之繁茂的寫法。
【教學策略】品讀詞句,抓住景物體會人物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讀一讀”中的《春日》,引讀背誦。
師:孩子們,伴著校園的第一抹新綠,我們走進了明媚的春天。(出示1:《春日》,齊讀。)
2、師:春日的泗水濱清風拂面,萬紫千紅。黃四娘家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研讀的——(板課題)
。ǔ鍪2:《江畔獨步尋花》)
二、讀出古詩的韻味,體會這首詩的對仗美。
孩子們,古詩與音樂一樣也有節奏美,韻律美。這首詩你們已經背熟了,請同學們再讀一讀,注意詩句內部的停頓,可以試著用“/”做記號。
1、自讀做記號。
2、指名讀古詩,師生點評,引導。(評價: 抑揚頓挫,有古詩的味道)
出示3:(標有停頓的詩)
二、理解古詩的意思。
1、課前預習成果交流。
師:課前,小組長帶著組員探究了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哪幾個小組愿意與大家分享學習成果?其他同學注意聽,隨時可以表達自己的不同理解。指名匯報。
2、隨機出示4:(教師整理的詩意)
師:這是老師的理解,自由讀兩遍,讓這段話留在你的記憶中。
三、感受春天的美麗,體會作者的情感。
。ㄒ唬┣腥胫黧w問題,整體感知。
孩子們,自讀課文,要善于提出問題。課前你們都采用“金鑰匙”的方法(出示5:“金鑰匙”)對這首詩提出了問題,老師把你們的問題進行了梳理,提煉出兩個最有價值的問題:出示5:
1、問題一:
。1)出示6:
問題一:詩中描寫的景物是什么?(學法推薦:快速瀏覽課文,用 “○”畫出相關詞語)
(2)指名匯報,板書“花”“蝶”“鶯”。
2、解決問題二:
。1)出示7:
問題二:詩人怎么描寫這些景物?詩人為什么要描寫這些景物?(學法推薦:默讀古詩,抓住重點詞句讀一讀,回想自己賞花的經歷,體會詩人的情感,進行簡單的批注。
。2)指名匯報,相機指導感情朗讀有關句子。
【a、描寫“花”:滿 千朵萬朵 壓 低,這樣描寫,是為了說明花多、大、美、繁茂)
b、描寫“蝶”:戲 時時舞 ; 描寫“鶯”:嬌 恰恰啼
(戲蝶為什么“流連舞”?嬌鶯為什么“自在啼”?)(因為花多,自然就引來了五彩繽紛的蝴蝶好鳥兒,所以,作者寫蝶和鳥是為了襯托花的繁茂。)
c、感情朗讀引導:
1——2句:
第一次:孩子們,挨挨擠擠的春花姹紫嫣紅,嬌艷芬芳,讓一路尋來的詩人感到——(學生接:滿心歡喜、無比驚喜、眼前一亮、贊嘆……)誰愿意當歡樂使者,把作者的滿心歡喜傳遞給大家?(指名一生讀)。(點評:歡喜之情溢于言表,不愧是大詩人派來的歡樂小天使。)
第二次:你也來試試。(再指名一生讀)
繁花似錦,蓋滿了小路,壓彎了枝條,此情此景,怎能不讓詩人驚喜(齊)——“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3——4句:
第一次:引導想象:彩蝶流連戲舞,嬌鶯自在鳴叫,猜猜看,它們此時的心情怎么樣?(驚喜不已、被春花陶醉了,迷戀春花……)
孩子們,老師特別想從你們的讀書聲中感受到它們的迷戀、它們的驚喜,前兩排孩子來試試。
后兩排同學敢挑戰嗎?好,讀起來——
3、小結:孩子們,你們走進了詩人的內心,你們是詩人的知音哪!
三、回歸全詩,整體感知
1、創設情境:
(1)出示9:資料再現。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公元760年,杜甫在成都修建了草堂。飽受離亂之后,總算有了比較安定的生活,詩人為此感到欣慰。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他獨自沿著江畔散步,在黃四娘家的小路旁,詩人滿心歡喜地尋找到了姹紫嫣紅的花朵,這清麗歡快的情景讓一路走來的作者驚喜不已——(女生)
。2)此時此刻,詩人迷醉了。春花、戲蝶、嬌鶯給春天增添了無窮的美麗與生機。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輕松、愉快的詩人已經與春天融為一體,他也要把這感受告訴全體男生——(起來帶上動作誦讀)
(3)讀著這首詩,我們也仿佛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條通往“黃四娘家”的小路上,和詩人一起享受那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齊讀)
2、出示10:觀賞花的圖片、聽歌曲《江畔獨步尋花》
3、多美的春色圖呀,你能用哪些詞語描繪剛才看到的情景?指名說一說(語文天地中的“讀一讀”)出示11:
錦上添花 花好月圓 花團錦簇 花枝招展 鳥語花香
姹紫嫣紅 國色天香 含苞待放 嬌艷欲滴 美不勝收
四、小結
師:積累的詞語真不少呢。孩子們,這首詩沒有寫人,但好像處處有人。詩人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深深吸引而流連忘返。所以在他的眼中,蝴蝶也是流連戲舞,黃鶯也是自在鳴叫。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已經與春天融為一體,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真是一個“尋”字了得!為了更深層地了解作者的感受,建議大家在課外補背:
出示12:
《江畔獨步尋花》(之五):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五、課堂檢測
出示13:
《江畔獨步尋花》以春花為題材,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通過對花、蝶、鶯、人的描寫,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和美麗,抒發了作者熱愛春天、贊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1、孩子們,這節課有收獲嗎?同桌兩人先試著說一說。
2、指名說一說。
六、課外語文實踐:
出示14:
1、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花,并搜集相關資料,向老師和同學介紹。
2、到大自然中觀賞花草,想辦法用花草打扮我們的教室。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4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寫的,描繪的是一幅萬紫千紅、繁花似錦的春景圖,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幸福的無限向往。
課前,我讓同學們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有關作者杜甫的資料。同學們有的查書,有的上網,還有的翻閱報紙,積極性很高。
課上,小組內交流、整理時,教室里一下熱鬧起來,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課堂氣氛十分濃厚。 “現在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班上進行匯報交流。”我的話音剛落,三名同學便同時站了起來,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只好另做要求,從第一組開始,依次匯報,從發言中,我感到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有了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遺憾的是:課堂結構不嚴謹,教師調控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通過這一片段的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要相信同學們有能力,并敢于大膽地把時間和空間還給他們,只有這樣同學們的潛能才能得以發揮。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
今天,我與孩子們一起走進了唐代詩人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興趣濃,思維活躍,讀、說、聽、寫的能力得到了培養,教學效果較好。但對于自己的課堂,我也有不少的思考:
一、教學目標的確立體現了課標的要求,舉辦了科學合理的特性。課前,我多次研讀課標,也認真分析了本班孩子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結合北師大教材的編寫特點,確立了“三維目標”。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學生在40分鐘內順利達標,體現了學習的主體性,與以往比較,課堂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教學方法的運用比較恰當,也比較到位。在本課教學中,我結合“金鑰匙”,向學生推薦了兩種最基本、最恰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有法可用,并據此進行讀、悟、說、批注、思考、想象,充分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體會文章“用蝶和鳥襯托春花之繁茂的寫法”,讀出了古詩的韻味,悟出了作者凝聚于詩中的情感,使自己也融入到詩中,也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實現了作者、文本、讀者的三方融合。
三、從本節課的教學效果來看這堂課是有效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用“故事描寫的景物是什么?”作為課堂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速讀課文,找到文本中要落實的知識點——“用蝶和鳥襯托春花之繁茂”。
2、用“作者怎么樣描寫這些景物?為什么要描寫這些景物?”引導學生默讀古詩,想象意境,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體會詩人的喜悅與贊嘆,進而將自己也融入到這美好的春光中。這一活動,可以說是找準了文本中語文技能的訓練點、情感的滲透點和延伸點,尤其是“情景再現”的出示,更是將文本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點、文本的銜接點有機地鏈接到一起,扎扎實實地落實了教學目標。
四、不足之處。古人講究“煉字”、“推敲”。在本詩教學中,如果能將一些重點詞句再次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反復品味、咀嚼,一定可以更扎實地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欣賞古詩的水平。
第二單元《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意境優美的古詩,杜甫通過對黃四娘家花叢的描寫,生動的再現了春天里繁花盛開、蝴蝶飛舞、黃鶯高歌的景象,表現了作者對生機勃勃的春天的贊美之情。教學是在先讓學生整體感知的情況下,說說知道了什么:學生說黃四娘家院子里的花開放了很多,把路都占滿了。從“滿”字看出花多!千朵萬朵壓枝低,也能看出花茂盛多!我就相機引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很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貼切、生動、形象描繪出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一句就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學生又說“留連戲蝶時時舞”中的“留連”看出蝴蝶被花吸引了,都舍不得離開。也可以看出花多、花香、花茂盛。我又相機引導詩人把花當做為“我”開、蝶為“我”舞、鶯為“我”啼,向學生們介紹了“移情于物”的手法!整體來說教學效果不錯,同樣是抓住關鍵字詞體會是人的情感!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5
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第 1 課時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教法、德育滲透點)
1、學會本課生字,在語言環境中懂得每個生字的意思,學會寫這些字。
2、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美景,受到美好景致的感
染。
3、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詩的文字想象畫面,讀出詩歌展示的美景和自己的喜悅之情。
教學準備:
反映古詩美景的教學掛圖。(學習課外收集杜甫資料。)
教學設計:
教學效果
一、激趣導入,開啟學生想象思維的大門
1、同學們,以前我們已經通過課內課外接觸了不少古詩,這些古詩語言簡潔,節奏明快,富于感情,膾炙人口,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畫面。讀到“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我們的頭腦中就會展開一幅美景:兩岸青山相對聳立,江水與天相接的遠處,一葉孤舟從太陽旁邊緩緩飄移過來。
2、請同學們自己回憶曾經讀背過的古詩,口中吟誦詩句,頭腦中想象詩所描寫的畫面。
3、抽2~3名學生背古詩句。再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詩句所展示的畫面。
二、學習本課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1出示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2教師范讀這首詩,不認識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讀正確。
3 重點解決“倚yǐ”的讀音。注意“簇”字的讀音。
4讀誦這首詩。
5理解本詩意思。
(1)解題:這首詩是杜甫于公元760年在成都時所作。同學們收集了杜甫的相關生平,能在班上將`你收集的資料交流交流嗎?
。2)學生交流杜甫生平資料。
(3)教師歸納介紹:杜甫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后來到了成都,建起草堂,有了自己的住所,感到十分欣慰。春暖花開,他獨自沿江散步,看到江畔的美麗景色,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題目中的“江”,指成都的錦江,“尋花”是賞花的意思。
。4)理解詩的第一、二行。
、賹W生借助預習,理解“黃師塔”、“江水東”。
、谧寣W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詩的一、二行所描寫的景象。
、劢處煔w納小結這兩行詩的大意:在黃師塔前,錦江水向東流去,和煦的春光加上暖烘烘的微風,讓人感覺困倦。
。5)理解本詩的三、四行。
、倮斫狻盁o主”的意思。
②師生共同交流第三、四行詩的大意:不知是誰家的一簇桃花開得十分艷麗,讓人不知是欣賞深紅色的好呢,還是欣賞淺紅色的好。
。6)引導學生美讀全詩。
、僬故倔w現本詩意境的教學掛圖,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學生看圖聽教師朗誦。
、趯W生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用自己的話簡述全詩大意。
、鄢閷W生單個朗讀,教師對學生的停頓、節奏相機作指導。
、茏屓鄬W生閉眼想象全詩所描寫的畫面,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7)體會詩的感情。
、偻瑢W們感覺全詩寫出的畫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谧髡邔戀p花,寫得花兒艷麗,景致明快,可見其心情怎樣?字里行間,看出杜甫對美好春天和江畔美景是一種什么態度?
③引導學生帶著贊美、喜愛的感情,吟誦全詩。
教后反思: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6
遼寧省阜新市 站前小學 四年一班 甄慧
春暖花開的一天,杜甫的心情特別好,他獨自一人來到了江邊散步。
他聽別人說,黃四娘家的花開得很茂盛,于是他就向黃四娘家走去,想親自看一看。
他來到黃四娘家一看,驚訝地說:“黃四娘家的花太多了,可謂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呀!”枝頭上的花一串連一串,一片片花葉密得把彎曲的小路都給遮住了,花的顏色也很多,有白的、紅的、黃的……
花又大又重,花枝都被它壓得低下了頭,而小的花像豆粒兒大,在微風中抖動。
一陣輕風吹過,花的香氣撲鼻而來。這時,一群群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舍不得離開。
美麗的小黃鶯在花枝上跳來跳去,歡快地唱著歌,杜甫聽到了這動聽的歌,陶醉了。
杜甫情不自禁地贊嘆道:黃四娘家的花真是名不虛傳啊!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范文 篇17
活動目標:
1、學習古詩,感知和理解古詩描繪的景象。
2、感受古詩的文學語言。
活動準備:
1、古詩《江畔獨步尋花》ppt課件。
2、柳條兩枝(一條葉子多的,一條葉子少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請小朋友喊出“黃四娘”的名字,加深幼兒對古詩人物的印象。
師:小朋友今天有位老婆婆要帶我們去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讓我們快把老婆婆請出來吧!噓!我悄悄的告訴你們她叫“黃四娘”,我們一起把她喊出來吧。ā包S四娘”“黃四娘”)
師:黃四娘年紀大了,耳朵聽不清,小朋友再大點聲。(“黃四娘”“黃四娘”)
【出示“黃四娘”的圖片,加有錄音:“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黃四娘,我住在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快來看看吧!” ppt課件】
師:!這位老婆婆就是黃四娘。你們想去那個美麗的地方嗎?(想。
師:小朋友起立,來吧!跟著我一起隨著音樂到黃四娘家去看看吧。我們出發了!
【響起《桃花朵朵開》的音樂,做動作。ppt課件】
【出示黃四娘家的圖片,加錄音:“孩子們歡迎你們到我家!” ppt課件】
師:哇!黃四娘家到了,快和她打個招呼吧!(黃四娘你好。
二、 古詩欣賞。
。ㄒ唬┮龑в變河^察圖片。
師:“黃四娘家美嗎?你都看到了什么?”(花、房子、大樹……)
師:是的,詩人杜甫,也非常喜歡黃四娘的家,為此他創作了一首古詩,【出示古詩名稱:《江畔獨步尋花》ppt課件,并讓幼兒熟悉古詩名稱】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古詩的題目《江畔獨步尋花》。你們想聽聽這首古詩嗎?(想)那我們一起來欣賞吧!認真看、認真聽,要回答問題的!
【播放古詩《江畔獨步尋花》視屏,請幼兒欣賞古詩!
師:這首詩是誰寫的?這首詩的名字叫什么?什么是古詩?(引導幼兒說出作者與古詩名稱。)
。ǘ┓炙亩纬鍪舅木湓娋涞膱D片【ppt課件】
1、出示古詩的第一句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黃四娘家花滿蹊!
師:詩中說黃四娘家的花是什么樣子的?(有很多花)
師:你看見小路了嗎?(沒有、讓花擋住了……)
師:黃四娘家栽植的花非常多,連園中的小路都被各種花兒遮住了。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詩句來表示:“黃四娘家花滿蹊!薄境鍪驹娋,朗讀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黃四娘家花滿蹊!痹娋渲械摹磅琛弊,是小路的意思。
2、出示古詩的第二句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千朵萬朵壓枝低。”
【出示兩枝柳條讓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兩枝柳條。(一枝樹葉很多,一枝樹葉少。)
師:這兩枝柳條那枝更彎一些?為什么?(樹葉多的柳條彎,因為樹葉多把它壓彎了。)
師:哦!樹葉多可以把枝條壓彎。
【出示古詩的第二句圖片,讓幼兒觀察!
師:我們來看看黃四娘家到底有多少花呢?(好多、很多很多、一百朵……)有許多許多,千朵萬朵。花枝會不會被壓彎壓低呢?為什么?(會,因為花有許多許多。)
師:哦!千萬朵兒花兒競相開放,把花枝都壓得低垂了。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詩句來表示:“千朵萬朵壓枝低!薄境鍪驹娋,朗讀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千朵萬朵壓枝低!
3、出示古詩的第三句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留連戲蝶時時舞。”
師:快看誰飛來了?(蝴蝶。)
師:美麗的蝴蝶在干什么?(看花、跳舞、玩……)
師:在花間戲耍的蝴蝶上下飛舞,總是舍不得離開。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詩句來表示:“留連戲蝶時時舞!薄境鍪驹娋,朗讀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我們一起來讀一下:“留連戲蝶時時舞!痹娋渲械摹傲暨B”是舍不得離開的意思。
4、出示古詩的第四句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自在嬌鶯恰恰啼。”
師:小朋友快看誰又來了?(小鳥。)
師:它的名字叫“黃鶯”。噓!你聽!聽到了什么?【播放黃鶯的叫聲,ppt課件】(黃鶯的叫聲、她在唱歌……)
師:自由自在的黃鶯在花枝間穿來穿去,非常美麗可愛,它的叫聲也非常悅耳動聽。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詩句來表示:“自在嬌鶯恰恰啼!薄境鍪驹娋,朗讀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我們一起來讀一下:“自在嬌鶯恰恰啼!
三、朗誦古詩
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完整朗讀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ㄒ唬┱堄變哼吙凑n件邊一起跟著朗讀。
。ǘ┍硌莨旁,一邊做動作一邊朗讀古詩。
師: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吧!聽口令:“起立”。
活動小結:
整節課小朋友們的興趣很高,愿意和老師一起表演、朗讀古詩。課后有的小朋友還會經常問小伙伴:“你家有黃四娘家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