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通用13篇)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字,會寫13個字,正確讀寫“芬芳、凌晨、蘇醒、干燥、灼傷、適宜、淡雅、吻合、組成、修建、昆蟲、展示”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3.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并能用關鍵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4.讀懂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并能用關鍵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走入花的世界,欣賞鮮花,感受鮮花的芬芳迷人。
(學生自由談感想)
2.這么多的花爭著開放來比美真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呀!知道么,這么美的花兒身上還蘊藏著許多奧秘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于花的文章(板書課題)讀課題,提問題。
【預設問題:花鐘是什么?為什么起名字叫花鐘?花為什么能做鐘呢?花和鐘怎么聯系在一起,花怎么成為花鐘呢?同學們讀書有疑問很好,在心里記下你的問題,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學生自讀課文。】
二、檢查預習,掌握字詞
1.出示:芬芳、凌晨、蘇醒、干燥、灼傷、適宜、淡雅、吻合、組成、修建、昆蟲、展示
指生讀,有不理解的詞語嗎?生生釋疑
師出示:吻合:1.合攏。2.比喻兩相符合;一致。
2.書寫重點講解:
凌:右半部分的上邊是“土”
建:筆順先里后外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初讀要求: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遇到生
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指名讀句子,注意讀準生字。
(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1)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
(2)曇花的花瓣又大又嬌嫩,白天陽光強,空氣干燥,要是在白天開花,就有被灼傷的危險。
(3)還有的花,需要昆蟲傳播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它們開花的時間往往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合。
(4)長期以來,它適應了晚上九點左右的溫度和濕度,到了那時,便悄悄綻開淡雅的花蕾。
(5)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
3.交流“什么是花鐘?”“為什么花可以做鐘?”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一樣,組成花的‘時鐘’,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
教師播放花鐘的課件教師指著大屏幕說:這圓圓的花圃上,鮮花朵朵,陸續開放,就在告訴我們時間,這就是花鐘,你覺得這是一座怎樣的時鐘?
【設計意圖:學生用簡練的話表達自己的感受,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為后面的概括段意鋪墊。】
四、默讀課文練習概括
1.順著學生的回答:美妙的花鐘、神奇的花鐘、令人心曠神怡的花鐘,教師提出要求:默讀課文,課文每段介紹了什么?可借助泡泡里面的問題來回答。
2.指生答
3.有什么發現嗎?
有的文章開頭第一句能概括該段的大意,這叫做給“關鍵句”,也叫“中心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齊讀生詞。同學們上節課學了花鐘的生字詞,讀熟了課文,老師現在要檢查一下你們是不是全都記住了。(出示幻燈片1)輕同學們把這些詞語齊讀一遍。
2.聽寫生詞。
3.對照改正。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可以檢查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落實詞語這個基礎目標。】
二、精讀感悟學習表達
1.同桌合作你讀我找,看看美麗的“花鐘”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課文是怎么介紹這么美妙的、神奇的花鐘的?
2、出示并欣賞課文中出現的花的圖片,說出花的名稱。
3.這些花分別是在什么時間開放的呢?找出課文中相關的句子讀一讀。你讀我寫(老師在黑板貼鐘的演示圖,學生邊讀課文,教師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在相應的位置寫花名,而且字的色調與花的特點相符。)
4.體會不同的表達方式。
(1)讀讀課文中寫不同的花在不同時間開放的句子。
(2)出示句子進行比較。
(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月光花在七點左右開花;夜來香在晚上八點左右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開放)
5.品味寫花開放的句式。同學們,請看這兩段話,都是描寫花開放的,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想想,你更喜歡哪一自然段的寫法?為什么?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表達方法,語言生動形象。
【設計意圖:對比閱讀,把欣賞花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選擇他們喜歡的花朵進行品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更利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花開放的美麗。】
6.通過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品讀每一朵花的開放的特點。這么多美麗的花朵,你想做哪一朵花?請你讀給同學們聽吧。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的提出,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品讀各種美麗的花的開放之后,學以致用,把其它兩種花的開放描述得更美。】
7.結合課后小練筆練習表達,生生互評。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讓學生將所學所得運用在書寫中,深入了解不同表達的效果。】
三、繼續追問了解原因
1.為什么在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請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
2.哦,原來原因是這樣,我不相信,你能舉個例子嗎?
3.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除了與溫度、濕度、光照有關之外,還與什么有關?
4.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花的開放是與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合的嗎?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了解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時間不同的原因。】
四、深入探究留心觀察
同學們,植物學家為什么能設計出花鐘來呢?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花的奇妙應用,以及知道在生活中要學會細心觀察、認真思考,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五、小結。
同學們,大自然還有很多花正在開放呢!只要我們用一雙銳利的眼睛去發現,用聰明的腦袋去思想,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所發現,那些花會開得更燦爛。
六、作業。
1、完成隨堂輔導。
2、背誦第1段。
板書設計:
13.花鐘
現象: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
原因:溫度、濕度、光照
昆蟲活動的時間
應用:花鐘(留心觀察用心思考)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 篇2
一、教學目標:
1.會認“怒、暮、燥”等8個生字,會寫“斗、艷、內”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艷麗、蘇醒”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讀懂課文內容,初步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和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三、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
2.收集文中所及到的花的圖片和相關知識。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看了課題以后,心中有什么問題嗎?
2.一位植物學家按一定的原理將各種花種在一起,制成了花的時鐘,并根據花的開放來判斷時間,他的這種做法奇妙嗎?你想不想知道這位植物學家是根據什么原理來制作的這個花鐘呢?讓我們走進花鐘這篇課文,來一起揭示其中的奧秘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同桌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型。
3.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詞語卡,全班認讀,正音。
b.小組互動,“我說你猜”,小組中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其他成員迅速在文中找出來。
C.當當小老師:你發現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最容易出錯,請你做回小老師提醒提醒大家。
三、通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
1.學生逐段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同桌間互相說說讀了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第一段:歸納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的現象。
第二段:揭示了不同花開放時間不同的原因。
第三段:植物學家根據這一現象的巧妙運用。
2.組織朗讀比賽,你最喜歡讀哪段,讀出你的感情來。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么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新詞
1.認讀生字、新詞卡片。
2.聽寫生字新詞。
二、讀中感悟
1.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2.精讀課文,細細品味。
a.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歸納現象
讀一讀:你發現了一個什么有趣的現象
填一填:牽牛花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薔薇
_________________
睡蓮
__________________
萬瘦菊
_________________
煙草花
_________________
月光花
_________________
曇花
_________________
議一議:作者用不同的句式來描述花的開放,這樣的方法好嗎?
賞一賞:將收集的文中幾種花盛開的圖片與同學們一起欣賞一下。
品一品: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感悟它的美。
b.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揭示原因
細讀課文,思考: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呢?
小組交流::通過讀書,你找到了答案了嗎?
集體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植物開花不同的原因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揭示原因:原來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聯系。
C.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感受花鐘制作的巧妙
回顧全文,說說植物學家修建花鐘的做法妙在哪里?
齊讀課文,讀出對修建奇妙花鐘的贊嘆。
3.再讀全文,升華情感。
三、交流感想:
你從這位植物學家身上學到了什么?
四、課外擴展:
1.自制花鐘。學習花鐘的方法,仔細觀察周圍的植物,記錄它們開花的時間,按它們開花時間的先后順序,把植物的名稱記錄在自畫的鐘面上。并通過各種途徑了解這些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
2.根據學校周圍環境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進行有計劃的觀察,并記錄好觀察日記,看看會有什么發現。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1、熟讀詞語,讀通課文。
2、通過重點段落的朗讀訓練,體會課文的語言美。
3、學科整合,通過課外知識的引入,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美的向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鮮花嗎?今天就讓我們走入花的世界,去領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吧!(媒體出示,配上輕音樂,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可以小聲議論。)
2、你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描繪你剛才看到的景象。(學生自由談感想,感受花的美)
〈鮮花朵朵、百花齊放、萬紫千紅、姹紫嫣紅〉
3、課件出示: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出示)愿意讀讀這句話嗎?
4、這么多的花爭著開放真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呀!知道嗎,這么美的花兒身上還蘊藏著許多奧秘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于花的文章(板書課題 齊讀)
5、讀到課題你會想到什么?
二、自主朗讀,初讀課文
1、是啊,有這么多的不了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了解其中的奧秘吧。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積累新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學生反饋:孩子們,你們積累了哪些新的詞語呢?(學生回答)
3、瞧,老師這里有許多美麗的花兒,我要送給讀得最準確的孩子,誰愿意來摘?(學生認讀花里面的詞語)自由讀(先請大家自己認認,看誰認得最多)分組、指名讀、全班讀。課件出示詞語。
4、這么美麗的花兒,老師也想要,能送給我嗎?好,請小朋友帶老師讀一遍(指名讀――男、女生讀――分組讀――全班讀)
三、入境入情,自讀自悟
1、孩子們,謝謝你們的帶讀,咱們禮尚往來,那我就把課文朗讀送給你們,不過有個要求,邊聽邊思考:什么是花鐘?
是啊!花兒就象能指示時間的鐘啊!你們瞧!(出示日內瓦大花鐘)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最的日內瓦大花鐘,它座落于瑞士這個“花園之國”。瑞士又稱"鐘表之鄉",瑞士的能工巧匠絕妙地將花卉之美同鐘表的制造工藝完美地結合起來,別出心裁地創造出了"花鐘"。
2、太不可思議了,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美麗的花鐘上到底有什么花呢?請自由讀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找。(學生自由讀文)
3、誰能說說,你找到了哪些美麗的花呢?(課件出示各種花的圖片:來,我們大聲的叫叫它們的名字)
4、孩子們,讓我們拿起書本,再次快速的默讀第一自然段,看看能不能通過仔細讀課文,說出各種花兒開放的時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
5、誰愿意來交流你學到的知識。(學生暢所欲言)
6、課件出示:“凌晨四點……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
老師知道各種花兒開放的時間了,請大家讀一讀,可以挑其中一句,反復朗讀,等會兒用朗讀,把花兒神奇美麗的一面呈現出來。學生自由讀。
7、交流過程:(隨機出示圖片)
師:孩子們,你們挑的是哪一句呢?
1)生:“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出示圖片,瞧,這就是牽牛花。
課件:牽牛花像( )。多可愛的小喇叭呀,誰愿意來讀讀?能不能吹吹小喇叭?咱們帶著動作再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師:(滿臉笑容)你也來吹吹看。(生邊做吹喇叭的動作,邊讀這句話。)
師:(燦爛地笑)唉呀!吹得還真響呢。
2)生:“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就是這樣(雙手捂著臉,打開,露出一張可愛的笑臉)。
師:讀到這一句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你綻開笑臉是什么樣子?
師:(大笑)哇,還真像個迷人的花仙子。咱們就帶著這種表情來讀一讀。指名讀,女生讀。
3)生:“萬壽菊欣然怒放。”
師:課件出示:瞧,這是一朵( )的萬壽菊。說得真好,你為什么用上這個詞語?是呀,形容花兒開得非常鮮艷,非常茂盛就可以用“欣然怒放”這個詞。所以這是一朵課件:這是一朵(欣然怒放)的萬壽菊。引讀。
4)師:我仿佛看到了在暮色中蘇醒的煙草花。
5)師:的確,曇花開花的時間非常短,所以有個成語叫――曇花一現。
8.師:我們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花,我覺得這些花就好像是我們班的小朋友,他們各有各的性情,各有各的姿態。在作者的筆下真是五彩斑斕,生機勃勃。你喜歡這些優美的句子嗎?把你喜歡的句子告訴同桌,和同桌一起來分享你的快樂!(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讀起來很生動,好像真的看到了各種花兒。
9.看你們讀得這么美,老師也忍不住想參加,我們來接讀吧!(課件出示第一段句子:師生引讀)有能背出來的嗎?站起來一起背一背。
10、想不想知道還有哪些花也會在整點開放呀?昨天不是布置你們查找課外資料嗎?學生反饋。老師也送給你們一些新的知識。課件出示:
(許多植物開花和閉合的時間很有規律,似乎在告訴人們一天的時間。淡雅的蒲公英大約在早晨5時開花,幾個世紀來被人叫做“牧人鐘”,到了黃昏時分,待宵草、亞馬遜王蓮相繼開放;月亮花在晚上10時悄悄展開花瓣,夜香仙人掌直到午夜才展露花的芳姿。中午12時,太陽花綻出了鮮艷奪目的花瓣。下午5時多,紫茉莉送來了縷縷香味。蛇麻花在凌晨3時左右開花。)
11.收獲了這么多的新知識,誰能學學小作者的表達方式,來說一說。
課件出示:句式說話。_____點,______花________。
12. 說得真好,你們都成了一個個小詩人了,聰明的孩子,你們發現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結尾有個什么符號?對呀,小詩人們,咱們一起來把省略號去掉,把你剛才說的句子選擇一個寫在后面。
四、總結
師:其實啊,花兒還蘊藏著很多很多的奧秘等著我們去發現,植物世界還有很多很多知識等著我們去學習。好了,下節課我們就再來探索花兒在不同時間開花的原因。有興趣嗎?
五、板書: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 篇4
聽俞艇老師《花鐘》有感
柳行中心小學 鄭麗麗
《花鐘》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帶有濃重科學性的閱讀文章。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教學難點是闡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色制作了有趣的花鐘。
俞艇老師重點教學的是第一、二自然段。重點品讀的是第一自然段。讓學生在學習之后能運用書本中的描寫方法,進行小練筆。學生能感受不同的寫法所展現植物的開花狀態,讓學生明白采用不同的描寫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優美,更生動,能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這里也提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議:俞艇老師在教學時,能夠讓學生自己尋找到各種花是如何放開的,而且也有非常漂亮的圖片,那么是否能在每幅圖片下面都把相應的句子也打上,然后指導學生進行朗讀,因為是三年級小朋友,還可以讓他們加上一些肢體語言,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句中有些詞語的意思,我們的老師也不用解釋那么多了。
比如,在請學生理解“欣然怒放”的時候,可以請學生觀察一大片萬壽菊開放的畫面,讓學生說說這些萬壽菊開得怎么樣?再請學生說說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朵,你會怎么做,怎么想,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這樣是不是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欣然怒放”的意思呢?
在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時候,俞艇老師所設計的教學過程環環緊扣,一步步引導學生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美妙的構思,體會大自然的奇妙。這些,都體現出一個有經驗的教師的課堂教學的魅力。
評俞老師的《花鐘》
吳彩芳
10月19日,我聽了俞艇老師執教的《花鐘》,這篇課文是三年級一篇科普小品文,課文用生動而準確的語言介紹了各種各樣的花開放的時間。俞老師在教學時,緊緊抓住了花開放時的不同樣子,體會寫法的不同,這體現了語言的多樣性。
俞老師在讓學生體會的同時,結合課件的運用,讓學生在欣賞花兒美麗的樣子時,在課件的展示中去理解和體會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里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例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蘇醒,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等,用詞十分優美。在欣賞中再次感受課文語言之美,進一步激發情感,培養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激發學生對花的喜愛,培養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另外俞老師比較重視課外拓展及小練筆,向學生提供了其他花的開放時間,并讓學生模仿第一自然段進行寫作。學生能模仿文中的擬人寫法,也能把其他花的開放寫得很優美。學生能仿寫得精彩,也與俞老師前面分析透徹是分不開的。
唯一不足的是俞老師在一些細節的教學上還可以再完美些。
《花鐘》評課稿
鐘贊珠
俞老師執教的《花鐘》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教學難點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下面我就談談我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制作了有趣的花鐘。
俞老師的這節課是第二課時。他從復習入手,通過課文朗讀及點評,使學生回憶起上堂課的內容。接著主要了解了第一自然段的寫法,通過對主要字詞的理解,進而理解課文的寫法。再拓展積累,給“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 )”補上開花的狀態的詞句。然后通過對其他花開花時間的了解,學習課文的寫法進行描寫。最后了解不同花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俞老師所設計的教學過程環環緊扣,一步步引導學生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美妙的構思,體會大自然的奇妙。
其實本人認為這堂課如果是第一課時的話會更好,主要就學習第一自然段;畢竟是三年級學生,我絕對還是有必要對學生的字詞掌握程度進行檢驗。
總體來說,俞老師的這堂課有許多讓我學習的地方,使我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地借鑒,改進。
《花鐘》評課稿
章文倩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制作了有趣的花鐘。
課文中描寫花開了的語言特別生動。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里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例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蘇醒,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等,用詞十分優美。
俞老師上的是第二課時,教學目標明確,重點講了第二自然段,即:一天當中,各種花開放的樣子,在教學過沖當中俞老師能夠很好的結合ppt使學生感受各種花開放的樣子,注意讓學生鍛煉仿句的能力,用不同的動詞來描寫花開放的情景。接著講了花開放時間不同的原因,很好的引導小朋友去發現問題,并且進行歸納。字詞解釋,能力培養,情感升華都很好的滲入到整個教學過程。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沒有注意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領略花兒開放的美麗樣子。俞老師應該在教學設計中配合多種形式朗讀課文,讓學生再次感受課文語言之美,進一步激發情感,培養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總體來說,俞老師的這堂課有讓我學習的地方,也有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借鑒,改進。
《花鐘》評課稿
評課人:周利玲
俞老師執教的《花鐘》一文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教學難點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粗淺的見解。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俞老師執教的片段是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這兩段分別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不同時間以及原因。俞老師通過朗讀課文導入正文。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先是出示各種美麗的花的圖片,把學生帶入了到一個花的海洋,讓學生發出陣陣的贊嘆聲。然后讓學生逐一分析各個花的特點,同時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相關的句子進行闡釋。再讓學生比較課本的內容,重點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準、妙處,并比較兩種句子之間的差異。再然后拓展積累,仿照課文說句子。俞老師所設計的教學過程環環緊扣,一步步引導學生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美妙的構思,體會大自然的奇妙。通過第一自然段不同的花不同的開放時間的分析,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二自然段,“為什么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抓住一句設問句,學習這個句式,并讓學生自己講一句設問句。
總體來說,俞老師的這堂課有讓我學習的地方,也有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借鑒,改進。
花鐘評課
朱紅燕
俞艇老師執教的《花鐘》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主要教學了第一、二自然段。在教學中,俞老師教態大方、自然、得體,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不會感到有壓力,能夠暢所欲言。
俞老師對字詞的教學非常到位,運用了各種形式。如根據字典中的意思進行選擇,利用圖象等,學生能在課堂上扎扎實實地進行字詞的掌握,這個環節把握得非常好。
當然,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興趣得到激發,教學效果將會得到提高。在教學中,俞老師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多媒體操作帶領學生走進花的世界,有了具體、鮮明的形象,能給學生真切、直觀、具體形象的感覺。運用多媒體操作,美麗的花卉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審美中,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而當學生還沉浸在美的感染中時,俞老師趁機讓學生走進文本,去感受、體驗語言文字的美。同時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對各種花兒開放所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學會感受祖國豐富的語言文字,也同時學會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能表達相同的內容。
俞老師也比較注重學生寫的訓練。在教學中,除了課文中出現的這些花外,俞老師又出示了5種花,趁熱打鐵讓學生進行仿寫,這種仿寫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祖國的語言文字。之后,學生的回答也讓我們看到了學生在學著用,有些仿出了味道,有些雖然還比較稚嫩,但可以看到他們的進步。如果經常仿寫,學生作文水平定能不斷提高。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 篇5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有活力的."本課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據,構建信息環境下" 主體參與"教學模式.設計以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利用虛擬網絡,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學習資源,創設生動有趣的自主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在合作中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3課《花鐘》是一篇說明文,雖然介紹科普知識,但是課文語言優美,生動地展現了不同花的開放,又通過舉例具體地說明了花開的原因.我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知識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度相互滲透,融為一體的課程目標,循著學生的情感變化進程,努力引導他們從語言的角度去走近"花鐘",看懂"花鐘",品味"花鐘",質疑"花鐘"和研究"花鐘",和學生一起站在語言的門廳里聆聽花鐘獨特的報時,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快快樂樂地獲取新知,從而品嘗到成功的樂趣.
學生特征分析:
1,小學三年級學生,年齡在8-9歲之間.作為跨越式網絡實驗班,學生已經懂得電腦的基本常識及基本操作.
2,學生思維活躍,肯動腦筋,識記,理解,運用能力屬同年級段學生中上水平.
3,學生對花感興趣,但缺乏有關花兒開放原因的常識.
教學要求:
1. 認知目標:認識"怒,燥,暮"等8個生字,會寫"艷,內,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蘇醒"等19個詞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能用欣賞的語氣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 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3. 發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學重點:
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
教學難點:是學習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
教學準備.
1,教師演示文稿.
2,學生課前觀察的一天花兒開放時間的資料.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及課文第一段以及里面出現的生字詞,理解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
教學過程:
利用圖片,談話激趣導入.
(逐一出示花朵圖片)孩子們,你們喜歡花嗎 認識這些花嗎 讓我們一起喊出他們的名字來吧!
( 板書課題,質疑)
配樂范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那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聽老師讀課文,喜歡的孩子也可以小聲地跟著讀,看看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
2,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生字詞,正音,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這篇課文的生字朋友可多了,讓我們認識認識他們吧.(自由讀,開火車讀,)
離開拼音這根拐棍,你們還能讀準嗎 (齊讀)
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看課件配師生合作讀課文第二段.
過度:為什么鮮花能做成花鐘呢 那就讓我們合作讀課文第一段好嗎
(出示本段中出現的生字)有幾個生字我們剛才已經認識過,你知道哪些詞語是描寫花的嗎 現在讓我們同桌兩個一起想辦法把生字牢牢記住,師范寫"醒"學生練寫兩個.
誰能告訴老師為什么鮮花能做成花鐘呢 (不同的花兒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板書:開放 時間不同)課文哪句話具體描寫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呢了 (學生匯報后出示句子)
這句話中描寫了哪些花 它們是什么時間開放的 請用"——"標出,僅僅是這些的開放時間不同嗎 從哪看出還有很多很多 (省略號) 這里哪個詞說明開花的時間并不是分秒不差那么準的呢 (左右)除了"左右"之外,還可以換上哪些詞,而意思不變呢.(大約,大致,差不多,大概等)開花時的樣子是一樣的嗎
品讀第一段第三句,體會用不同的說法表達鮮花的開放.
(1)比較句子:(ppt出示)
a,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月光花在七點左右開花;夜來香在晚上八點左右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開放……
b課文原句.
(2)你發現了什么 哪里不一樣 你喜歡哪句 為什么 (出示課后練習3體會用不同的說法表達鮮花的開放.)
小結:作者筆下的這些花兒各有各的長相,各有各的姿態,各有各的性情,就像你們一樣可愛,看呀,寫花的開放不止一種說法,這樣寫就把花朵開放的樣子寫得具體生動,而形象,讓咱們讀起來有親臨其境的感覺.
6, 進一步理解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引導運用句式說話:_____點,______花________.說話
7,配樂,配上動作有感情朗讀讀該句,感受課文意境美.
你們真會觀察,能發現那么多花兒在不同的時間里開放,還懂得用不同的句式表達"開放"的意思,讓我們配著音樂,美美地讀讀,感受一下不同時間開放的花兒的不同美態吧.
你最欣賞哪一句,請試著把它背誦下來.
五,拓展閱讀.
在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還學會了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一個意思"的寫作方式,請進入資料城,欣賞下面這兩方面知識的小短文,老師特別推介大家讀讀《精彩片段》和《有趣的花鐘》這兩篇文章.
2,交流閱讀收獲
六,打寫訓練.
1,你能不能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一個意思"的寫作方式,從下面幾個內容中選擇一個進行打寫
a,_____點,______花________……
b,一陣涼爽的秋風吹過,長長的柳條 ;紫荊花那蝴蝶般的葉子 ;蒲葵樹的 "大扇子" ;田里的稻 子 ;路邊的野花 ……
c,也可以寫寫自己平時觀察過的景物,如水里的魚游的樣子,比賽時運動員和觀眾的表現等.
2,交流,展示打寫成果.
七,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許多花,知道它們在同一天的不同時間開放,那為什么不同的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呢 下節課我們再繼續探討吧.
板書
13 花鐘
開放 時間不同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 篇6
師:(環視教室)同學們就像剛剛綻開的花兒一樣美麗、有精神![學生聽了,一個個坐得更端正了。]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
生:喜歡!
師:為什么?
生:因為花兒很美!
生:因為花兒很香!
師:是呀,花兒又香又美!說說你們喜歡什么花呀?、
生:牽牛花。
師:嗯;能用“我喜歡——”這樣的句式來說嗎?
生:我喜歡美麗的牽牛花。
生:我喜歡金黃色的菊花。
生:……
師:老師也喜歡花,今天我把收藏的花的圖片帶來了,跟同學們一起分享一下,好嗎?
生:(很興奮地)好!
[屏幕播放各種美麗花兒的圖片,學生不停地發出“哇!”、“哇!”的驚嘆聲]
生師:你們能用自己的話贊美一下剛才看到的花兒嗎?
生:我剛才看到了睡蓮,真美呀!
生:我看到了很好看的菊花。
生:好美的花兒呀!
師:是的,好美的花兒呀!美麗的花兒裝扮著我們的生活,豐富著我們的世界,它們還蘊藏著很多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花鐘》[師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一次]
師:就讓我們走進《花鐘》,跟著作者一起,了解花的秘密吧!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通、讀順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學生放聲自由讀整篇課文,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讀完后,就停下來了。]
師:課后的生字會認了嗎?
生:會了。
師:這樣好了,請翻到課后認字表,同桌互想檢測一下,如果同桌讀不來或讀得不對,你就幫助他。[學生同桌兩個互相檢測課后生字。]
師:老師把課后生字組成了詞,你們會讀嗎?[在屏幕上出示詞語:欣然怒放暮色干燥淡雅昆蟲艷麗傳播吻合大致;學生先自由讀,然后教師指名讀,相機糾正字音,最后齊讀]
師:[屏幕出示句子:“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暮色”是什么意思,你們能根據這個句子想想嗎?
生:很暗的樣子。
師:你怎么想出來的?
生:我看到句子前面有“傍晚六點”這些字。
師:真好!“暮色”就是指傍晚時昏暗的天色;聯系句子理解詞語是我們讀懂詞語常用的方法之一,平時可以多試試,
師:[屏幕出示:“的花”]這些詞語中,哪幾個詞可以用來描寫花?[學生回答完后,屏幕又出示兩種花的圖片,讓學生辨析:顏色素凈雅致的花可用“淡雅”來形容,顏色濃艷的可用“艷麗”來形容。]
師:詞語會讀了,課文會讀嗎?
[學生紛紛舉手;教師指名三位學生分段讀課文,相機糾正字音,其它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課文告訴我們什么?第三段的第一句較長,學生讀得不是很順,教師指導學生注意句中停頓,并領讀了一次。]
師:誰來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生:讀了課文,我知道曇花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
師:你們說的這些在課文哪一段寫到了?
生:第一段;
師:課文其它兩段告訴我們什么?
生:告訴我們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溫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系。
生:我還知道,一位植物學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
生:……
師:剛才同學們都用課文中的話說了課文主要寫什么;以后大家要學著用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更好了。
師:不同時間內分別有什么花開放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一段,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第一段中寫到了哪些花。
[學生一邊默讀,一邊做記號]
師:誰來說一說,第一段寫了哪些花?
生:牽牛花、薔薇花、睡蓮、午時花、萬壽菊、煙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
師:讀得真認真!想看看這些花嗎?
生:(齊說)想!
[屏幕播放課文第一段中寫到的九種花,讓學生認識,并指導學生再次用“淡雅的花、艷麗的花”進行說話訓練。]
師:有個小學生,也看到了這些美麗的花兒開放,他寫了一段話,老師讀給大家聽一下,
師:[用字幕出示這段話]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這段話與課文第一段相比,你覺得哪段話寫得美?
生:我覺得這段話都是“開了開了”,很羅索,沒有把花開放的樣子寫具體。
生:這段話聽起來有些煩,寫得不美。
生:課文里把每種花開放寫得很生動、很具體。
師:同一個詞用得多了,就沒有了簡潔美,而是簡單的重復了。那么,寫花開,不能都用“開了、開了”,該怎么寫呢,我們好好向作者學習學習。
[屏幕出示牽牛花圖片及句子:“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師:小喇叭是小孩子玩的,牽牛花怎么有小喇叭呢?
生:牽牛花的外形像小喇叭。
師:哦,是這樣啊。誰來讀讀這句話。
生: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師:喲,這朵小喇叭吹得可真歡快!誰再來吹吹?[很多學生舉起了手,老師又指了兩三位同學朗讀這個句子,并及時點評]
師:牽牛花了,作者卻不說“開了”,而是說“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這樣寫,把牽牛花寫得像個調皮的孩子,有趣多了。
師:[屏幕出示薔薇花的圖片]我知道了,要寫得生動,不能說“薔薇花開了”,那我這樣說行不行:五點左右,薔薇吹起了紅色的小喇叭。[學生聽了,哈哈大笑]
生:不能這樣說,因為薔薇花根本不像小喇叭。
師:哦,我明白了,寫花開,要寫得生動,但不能亂寫,要根據花的特點來寫。[學生們表示贊同]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
生: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師:笑臉是怎樣的?笑給老師看一下。[學生哈哈地笑起來]
師:你們的笑臉老師看到了,可薔薇的笑臉在哪啊?
生:那紅紅的花瓣就是它的笑臉。
師:哦,多美的笑臉啊!作者把薔薇當作人來寫啦!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認真地)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師:一朵迷人的薔薇開放了!
生:(有聲有色地讀)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
師:又一朵美麗薔薇開放放了![很多學生舉起了手,都想讀這句話]
師:舉手的的同學一起讀。[生讀]我們的教室成花園啦![學生又哈哈笑起來]
師:課文第一段還有很多像這樣描寫花的句子,你們再去讀讀,然后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美美地讀一讀。[學生美美地讀起來]
師:誰來讀讀你喜歡的句子?[指名學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師:這么美的句子,我們把它連起來讀讀。
[屏幕整段出示文中第一段話,學生齊讀。]
師:對了,這段話后面為什么不用句號而用省略號?
生:還有很多花沒寫。
生:其它時間開什么花,還有很多沒有寫出來。
師:為什么不寫出來?
生:寫出來都很多很多了,寫不下了。
師:作者也想讓我們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去觀察生活、留意花開呢!這段話寫得這么美,老師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來讀讀,好嗎?
生:好![教師引讀這段話;引讀完后,再讓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摘抄下來;學生摘抄時,教師巡視指導,并相機指導“蘇醒”這兩個生字的書寫。]
師:你們有沒有發現,第一段中,有兩種花作者寫得也很簡單?
生:我發現了,寫午時花和夜來香時,作者寫得很簡單,就說“開了”。
師:你們能不用“開了”這個詞,把這兩種花開花的樣子說得生動一些嗎?
[屏幕出示午時花和夜來香的圖片,指導學生進得說話練習。]
生:中午十二點,美麗的午時花綻開了笑臉。
師:說得很不錯呀!
生:中午十二點,艷麗的午時花綻開了迷人的笑臉,好像在跟我們打招呼。
師:多會想像呀,還把學過的詞用起來了,真棒!
生:夜來香在晚上八點睜開了眼睛,散發出一陣陣清香。
師:說得真好,老師好像聞到花香啦!
……
師: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 篇7
教學目標:
1.有表現力地朗讀課文,在讀文中繼續體會課文詞句的準確、生動。
2.交流查找的資料和課外練筆成果,豐富課外知識,提高遣詞造句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1. 有表現力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繼續體會課文詞句的準確、生動。
3.交流課外練筆成果,提高遣詞造句能力。
難點: 評改小練筆。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鮮花嗎?喜歡鮮花什么?今天就讓我們走入花的世界,去領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吧!(媒體出示,配上輕音樂,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可以小聲議論。)
2、你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描繪你剛才看到的景象。(學生自由談感想,感受花的美)
3、老師也想用這幾個詞來描繪看到的景象(課件呈現詞語: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愿意讀讀這些詞嗎?
4、這么多的花爭著開放來比美真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呀!你們知道嗎?這么美的花兒身上還蘊藏著許多奧秘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于花的文章(出示課題 齊讀)
5、讀了課題以后你首先會想到什么?
二、自主朗讀,感悟文意。
那就讓我們先在課文找找答案吧。
1、選擇你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2、課件出示詞語(學生邊讀,邊正音)
三、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美麗的“花鐘”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找花。,
2、交流:
a.課件出示文中提到的花:你認識它們么?來叫一叫他們的名字吧!(牽牛花、薔薇、睡蓮、午時花、萬壽菊、煙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
b.這么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呢?請找出相關的句子來說一說(生邊回答課件邊展示相關句子)
a、讀這句描寫花開放的句子。(圖文結合理解芬芳迷人、欣然怒放,了解淡雅和艷麗是一對反義詞)
b.如果改成這樣跟原句進行比較體會:
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月光花在七點左右開花;夜來香在晚上八點左右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開放…… (這樣寫“開了”一詞用得太多,過于單調、干巴,一點也不美。)
〈在比較中體驗到課文用詞的準確性,訓練學生對好詞的積累〉
4、省略號告訴我們什么?
5。你也來試一試,用不同的表達方法來說“花開了”。
------花---------------。
剛才我們通過認花、了解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以及用詩人般的言語描繪花的開放,現在,你們對花的感受不一樣了吧!帶上你獨特的體驗齊讀第一段。(課件出示圖文結合的第一段內容)
6、讀了這段課文,小朋友們又會很自然地發出哪些問題?(主要是“為什么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會不同”)
四、小組合作,自主解疑
1。自主探究
這么多的問題,如果一個一個回答,這節課肯定解決不了,怎么辦呢?
(小組合作,由同學解答一部分)這樣吧,現在大家以小組協作的方式來展開學習。現在,就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說說你從第2自然段讀懂了什么?交流反饋
2。分小組匯報,從中理解“原來植物的開花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系”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這就是花鐘設計圖,(課件出示花鐘設計圖)請一位同學根據花開放的不同時間把這些花擺放在對應的位置,相機理解“次第”就是“陸續”的意思。
六、激趣引申、課外拓展
今天,我們通過認真的閱讀,積極的探索,在廣闊的知識海洋里,學會了思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老師相信,大自然里還有許多許多的奧秘等著你們去探索和發現。
出示課外作業:
1.收集其它花及開放時間。
2.留心觀察學校里的花、家里的花,看看有什么新的發現,把它寫下來。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 篇8
a組 基礎知識
一、我能把字寫漂亮(看拼音,寫詞語)。(12分)
zhēnɡ qí dòu yàn sū xǐnɡ
( ) ( )
fēn fānɡ mí rén shī dù
( ) ( )
二、一錘定音(在加點字正確讀音后畫“√”)。(6分)
適宜 shí ( ) 薔薇 qiánɡ( )
shì ( ) qànɡ( )
睡蓮 suì ( ) 曇花 tán( )
shuì ( ) yún( )
三、火眼金睛,辨字組詞。(16分)
濕( ) 適( )
溫( ) 活( )
致( ) 強( )
志( ) 雖( )
四、漢字小游戲(照樣子寫一寫)。(12分)
五、對號入座(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12分)
1.強:①使強大或強壯;②使用強力;③好;④健壯,有力。
強大( ) 強身之道( )
強制( ) 更強( )
2.聞:①聽見;②聽到的事情,消息;③用鼻子聞; ④有名望的。
聞名( ) 聞到( )
新聞( ) 聞風而動( )
3.開:①支付;②沸,滾;③收攏的東西放散; ④起始。
開花( ) 開支( )
開水( ) 開學( )
六、花落誰家(選詞填空)。(8分)
陸續 連續
1.這場大雨( )下了三天三夜。
2.花圃里的這些花在24小時內( )開放。
展示 顯示
3.她總愛( )自己。
4.到了晚上,曇花悄悄綻開淡雅的花蕾,向人們
( )美麗的笑臉。
b組 綜合能力
七、句子創作沙龍(按要求寫句子)。(8分)
1.你只要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用加點詞造句)
只要……就……
2.一位植物學家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 (改成“被”字句)
3.曇花在悄悄地綻開淡雅的花蕾,向人們展示美麗的笑臉。(縮句)
4.植物開花的時間,與 、 、 的有著密切的關系。(補充句子)
八、閱讀天地。(12分)
太陽花
你見過太陽花嗎?這是一種很美麗的花,細細的花瓣,粉紅粉紅的,鮮艷極了。葉子呢,也是細細的,像含著一包綠汁,很嫩。
早晨,大陽一露出笑臉,大陽花就興沖沖地開放了 大陽越曬花越紅。它仰著臉蛋,好像在跟大陽說話:“大陽,謝謝您把我照得這樣漂亮。”
傍晚,大陽下山了,大陽花就慢慢合攏花瓣,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i.在括號內填上恰當的詞語。(4分)
( )的花 ( )的花瓣
興沖沖地( ) 慢慢地( )
2.用“ ”畫出文中的一處擬人句。(3分)
3.試著寫一個擬人句。(5分)
c 組 智力發散
九、用線鏈接下列成語與其主角。(8分)
鐵杵成針 呂不韋
望梅止渴 孫 山
三顧茅廬 諸葛亮
名落孫山 李 白
一字千金 曹 操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 篇9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指導書寫“醒”;理解“欣然怒放、暮色、舒展”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語言的準確與生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之情。
3.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
教學重點:
1.會認8個生字,指導書寫“醒”;能正確、流利、有表現力地朗讀第一自然段,運用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查字典等方式理解“欣然怒放、暮色、舒展”等詞語的意思。
2.積累陌生和喜歡的詞語。
教學設計:
一、猜謎揭題:
1、喜歡猜謎語嗎?請聽: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馬蹄噠噠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生:時鐘。
2、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課文不是一口普通的時鐘,而是一口 “花鐘”(板書課題)
3、請大家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課文中的花鐘是什么樣的?讀完后把問題的答案說給自己聽。
二、初讀課文,認識花鐘
1、自由讀文
2、生反饋師點擊句子: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
3、引出最后一段。
4、學習兩個生字詞是——花圃 大致。
5、師引:花兒是怎么陸續開放的呢?請大家自由地讀讀第一段,一邊讀一邊劃出花名并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第一段,感知寫法的精妙
(一)識花名
(隨機理解詞語“欣然怒放、暮色、含笑一現”,以此來進行朗讀指導。)
1、誰愿意把這些花名告訴我們大家.其他同學認真聽一聽,他讀準確了沒有?
2、在黑板上描一個簡易的花鐘,寫上各種時段里花的名稱。并感知花鐘里各種花開花的時間。
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
五點左右,薔薇開了;
七點,睡蓮開了;
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
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
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
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了;
曇花在九點左右開了。
3、說說這樣讀了,有什么感覺?有什么方法來避免這樣的單調和重復?
4、讀讀課文里是怎么寫的?
(二)賞花開
1、圖片出示各種花,讀句子。
讀到萬壽菊欣然怒放時,師:你在讀這個詞語時的心情怎樣?看來你已經正確理解它的意思了,欣然就是高興的樣子,當你不知道這個詞語意思時,不妨查查字典,在字典中怒有兩個意思,說說該選哪個?小結:查字典也能理解詞語。
暮色: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小結:聯系上下文更是一種理解詞語的好方法。
曇花含笑一現,師:從這個詞語看出曇花開放的時間怎么樣?你是怎么知道?曇花一般開放的時間在15——30分鐘,趕緊讀讀吧,要不然曇花就謝了.
師小結:這些花開放的姿態樣子各不一樣,作者在描寫的方法也不一樣,趕快選擇自己喜歡的花兒讀一讀吧。
預設:
1、選牽牛花:像什么呀?(小喇叭)在凌晨4點,牽牛花就滴滴答答的在吹什么呀?(生:同伴們,起床啦)
師:這小喇叭吹得可真妙。(喜歡牽牛花的一起讀讀)
師:牽牛花在吹時一定特別開心吧,就讓我們也和牽牛花一起高興地吹吹小喇叭吧。
2、選薔薇花:(表情表演)
你為什么喜歡呀?你看,那個女孩也綻開了幸福的笑臉,(表情表演來理解“綻開”)薔薇花的幸福也感染了著你我,就讓那么多的薔薇花一起綻開笑容吧!(師評價)我似乎聽到了薔薇花咯咯的笑聲呢!
3、選曇花:曇花可是很羞澀的樣兒,大家可千萬別嚇壞了他,我請女孩子一起來讀讀曇花。
師小結:那么多的花都競相開放,它們姿態萬千,大家在讀時,要是能給自己喜歡的花配上動作該多好呀,想一想,自由準備一會吧,讓我們一起來吧!
(三)品花時
1、四人小組討論討論,這段話中時間寫得好在哪里?
2、課文中為何又用了“左右”呢?課文的最后一段有句話中的哪個詞寫左右是同樣的說法呢?
(大致)
小結:不是很確定的時候,用上“左右”“大概”這類詞,恰恰體現了用詞的準確性。
(四)盤點詞語
1、時間寫得好,開花寫得好,其實課文中還有很多詞寫得很好。讓我們合攏課本,在腦中想想,哪些詞語給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指名生回答)
生回答后,師:讓我們也來盤點一下這些詞語:師出示詞語要求齊讀
爭奇斗艷 艷麗 芬芳迷人
含笑一現 綻開 蘇醒 欣然怒放
大致 左右
2、說說為什么老師排了三行?
3、齊讀,積累。
四、書寫指導
把詞語“蘇醒”請進田字格。
觀察“醒”的結構,左右大致相等。
師范寫,生練習。
反思:
這次教研課,速戰速決。昨天下午第三節課接到通知,然后就教研活動到五點,然后又晚飯到七點。晚上七點多正式開始備課,到11點完成ppt。效率還蠻高。不像以前,從醞釀到上課,拖拖踏踏,最起碼一個多星期。所以雖然匆忙了一點,但能現備現上,也是一種痛快。
《花鐘》是第四組的第一篇課文,按照“歸納現象——解釋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我執教的本節課是第一課時,我將教學目標定為:1. 會認8個生字,指導書寫“醒”;理解“欣然怒放、暮色、舒展”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語言的準確與生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之情。3. 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將教學重點定為:1.會認8個生字,指導書寫“醒”;能正確、流利、有表現力地朗讀第一自然段,運用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查字典等方式理解“欣然怒放、暮色、舒展”等詞語的意思。2.積累陌生和喜歡的詞語。
鑒于教學目標的確定,我將教學過程的中的感悟環節主要分為識花名、賞花開、品花時,三個環節。
識花名這一教學環節比我想象中多花了時間。備課時我以為,什么是“花鐘”,學生應該很容易從第三節中找出相應的語句,結果,學生除了說了大概的印象那之外,沒有找出來。我想這應該是我在提問時不夠明確,如果我說:“課文中的花鐘是什么樣的,請你能從文中找出來介紹給我們。”學生就能有的放矢了。
賞花開這一部分,也是險象環生。我讓學生在完成簡易花鐘時,引導學生這樣回答:什么花開了,大致是幾點。按我的原意是讓學生在自己的表述中感覺到那么多的 “什么花開了”,是重復的,單調的,然后再引導他們來賞析課文中的語言。沒想到,第一個學生站起來,她就引用了文中的句子“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后面的學生都是如此,讓我大跌眼鏡。以致原來的計劃被打亂了,在引出語言比較時,不是那么水到渠成。看來,讓學生預習得太充分,也不一定是好事。
品花時這一環節,原來安排的內容還要深入一些,由于前面浪費了時間,也由于品味說明文的語言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的確抽象乏味了些,最后,就放棄了。自己認為還是有點可惜,雖然讓人覺得,品味說明文的語言很枯燥,但是的確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上完課,我回到辦公室,英語老師說:“今天你上課,還沒有平時有激情。”(她坐在辦公室,天天都能聽到我的語文課。)的確,我也這樣覺得。這堂課,我沒有帶動學生,學生也沒有感染我。或許,是我和學生都沒有放開來,也或許,這篇課文本身就不是很有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 篇10
1、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課前觀察一下家中、校園內的各種花,也可以提前準備一些課文中涉及到的花(如曇花、月光花)的圖片、錄像資料。
2、本課要求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要繼續運用前面學過的識字方法識字,利用偏旁、部件、新舊字聯系等記認字形。注意“燥”是平舌音,“致”是翹舌音。同時,還應運用多種方式鞏固識字。比如,“我說你找”,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另一個同學在文中找出來。“我指你認”,一個同學指生字,另一個同學快速讀出來,再說出課文中的詞語或用字組詞。要引導學生分析結構、發現規律,把字寫正確、寫端正。如,“嫩”“適”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協調。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濕”“嬌”,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艷”“強”,書寫時注意左邊稍微比右邊窄;“醒”“致”左右寬窄差不多,可在比較中書寫。
3、課文思路清晰,語言很美。要讓學生把朗讀、理解、感悟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讀出對花的喜愛,讀出對修建奇妙的“花鐘”的贊嘆。要帶著問題思考,如,植物學家修建花鐘的做法真妙,妙在哪兒?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再把學生的注意引到第二自然段,鼓勵學生根據自己課前收集到的有關資料,用自己的話說說不同植物開花不同的原因。需要給學生說明的是:不能忽視課文中表意較“模糊”的詞語,如“左右、往往、有一的危險、大致”,使用這些詞“語也是一種準確的表達,是對客觀事物真實狀況的準確反映。無論開花時間,還是原因的分析,都是在一定有范圍、有一定的條件限制的,把話說死了,看似肯定,反而不科學了。
4、漢語具有表意的豐富性,表達同一個意思,往往有不少同義詞或不同的句式可供選用,適當變換句式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課后第三題目的是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在填空,體會不同的句式表達的效果中,增強語言感悟能力,并引導學生在后面的學習中能夠遷移運用。教學時先讓學生思考第一自然段涉及幾個時間段、幾種花,是如何抓住特點描寫形態的。再引導學生體會下面句子的表達方法。如果把第一自然段的句子全換成“午時花開花了”,“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這樣的方式,效果會有怎樣的不同,(表達則單調、干巴、無趣)牽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薔薇—綻開了笑臉/睡蓮—從夢中醒來/萬壽菊—欣然怒放/煙草—在暮色中蘇醒/月光花—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縣花—含笑一現。如果有可能,教師可補充一點訓練材料。
5、文后的兩個泡泡提供了活動的內容和要求,教師可根據當地實際,組織學生進行觀察,并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的連續性,堅持觀察一段時間,一定會有所發現。四、參考資料
曇花:仙人掌科。肉質植物,術狀。花生于葉狀枝的邊,美麗,芳香,夜開,翌晨即萎,僅數小時,故有“曇花一現”之說。原產熱帶美洲,中國各地溫室栽培,供觀賞。
午時花:也叫“夜落金錢”。梧桐科。一年生草本。秋季開花,午時開放,翌晨閉合,花常整個脫落。原產熱帶亞洲。中國有栽培,供觀賞。
萬壽菊:也叫“臭芙蓉”。菊科。一年生草本。夏秋開花。原產墨西哥,中國各地栽培,供觀賞。
煙草(花):茄科。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棱形。可制煙葉。原產熱帶美洲。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 篇11
新疆克拉瑪依市實驗小學 李倩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花的世界,去欣賞鮮花,感受鮮花的芬芳和迷人吧!(多媒體出示鮮花)
(在小學的閱讀教學中,對于景美、意深的課文,教師要重視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在陶冶性情的同時,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在教學《花鐘》一課時,教師根據教材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需要的同時,在上課伊始,教師就創設了吸引學生的情景,播放多媒體課件──各種鮮花并配有歡快的新疆維吾爾族音樂,將學生很快帶入情境中,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情感得到激發,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在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的示范作用。在課堂中適時播放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學習新知識的欲望,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為分析、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師:能說說自己的感受嗎?同學們都想說說,老師也想說說。(出示句子: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
師:知道嗎?這么美的花兒還有更多、更神奇的秘密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3課《花鐘》。請同學們舉起小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板題,齊讀兩遍。)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什么叫花鐘?
生2:我想知道花鐘是什么?
師:你提的問題和第一位同學的一樣。
生3:我想知道花鐘是怎么來的?
師:你的問題和前兩位同學的一樣。
生4:我想知道花鐘里有哪些花?
生5:我想知道花鐘有什么用?
師根據生的回答板書。
(學貴有疑,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出,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花鐘”這個詞在學生眼中是陌生而又新奇的。疑問是自然生成的。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設計這一環節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同時也是對學生尊重的表現。)
過渡: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我們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章,掌握生字
大屏出示讀書要求: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課文。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教師出示句子)誰愿意把這幾個句子讀給大家聽。句子里還有幾個生字寶寶,請同學們在讀的時候注意看清楚,讀準確。
指名讀句子。
生1:(1)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nù)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從暮(mù)色中蘇醒。
師:你讀得真準確!
生2:(2)曇花的花瓣又大又嬌嫩,白天陽光強,氣溫高,空氣干燥(zào),要是在白天開花,就有被灼(zhuó)傷的危險。
師:你不僅把這個句子讀得很通順,還把“灼”字讀得很準確。
生3:(3)還有的花,需要昆(kūn)蟲傳播(bō)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它們開花的時間往往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wěn)合。
師:這個長句子讀得這么準確,三個生字寶寶也全認識了。你太能干了!
生4:(4)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zhì)是幾點鐘。
師:你真棒!
生5:(5)長期以來,它適應了晚上九點左右的溫度和濕度,到了那時,便悄悄綻(zhàn)開的花蕾。
師:你真行!
過渡:同學們讀得既準確又通順,讓我們帶著問題再來讀讀課文,看自己能讀懂什么。學完后,可以和同桌交流,還可以和前后桌同學交流。
三、理解感悟
師:誰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讀懂了什么是花鐘。
師:你是從哪兒讀懂的?
生:我從第三自然段的這句話讀懂的: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組成花的“時鐘”。
師:同學們,你們懂了嗎?
生:懂了。
師:還有嗎?
生:我讀懂了花鐘有什么用?
生:我從第三自然段的這句話讀懂的:你只要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種。
過渡:那課文中都給我們介紹了哪些花呢?它們大致在幾點種開放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師:誰能讀讀有關的句子。
生:凌晨四點,牽牛花……
師:課文里介紹的鮮花有些是我們沒見過的,讓我們先來認識認識它們吧。
(出示文中花的圖片)
師:牽牛花開了……開了……開了。
生:牽牛花、薔薇
師: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這些美麗的花,那你們有沒有注意到老師說些什么?
生:你只說什么花開了
師:你們真會聽,我們把剛才說的連起來就是—
(大屏出示句子,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開了……)
請同學們仔細看,你發現了什么?
(這個問題問得好。通過讓學生反復讀,反復思考和對比,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同樣都是花開了,課文中的用詞是非常的豐富多彩、生動形象。閱讀對于學語言的意義不僅在于讀懂了你正在讀的東西,而且更在于從閱讀中學習別人的修辭造句,學習別人的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學習課文是如何借助語言文字對花進行豐富精妙的描述,體會語言文字的內涵,使學生啟迪心智、放飛心靈、陶冶性情、提升精神,更加完美,從而更加體現課程標準中所指出的語文課要體現出它的工具性,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使學生的語文基本功更加扎實。)
生:“開了”一詞用得太多。
生:太單調、干巴,一點兒也不美。
師:課文是不是這樣寫的?
生:不是。
師:(出示文中的句子,并加上橫線。)
這段話是課文中的,請同學們仔細地看這段話同前面那段話有什么不同?看誰最先發現!
生:我發現前面那段話只是寫“花開了”,而后面這段話卻寫出了“花開的樣子”。
師:你真會發現!你認為哪段話寫得好?好在哪里?你能舉個例子說說嗎?
生:我認為第二段話寫得好。能。“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師:你覺得哪句寫得美?
生:第二句。
師:你能美美地讀一讀嗎?
生:能!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師:誰來評價一下,他讀得怎樣?
生:他讀得不美。
師:你能讀一讀嗎?
生:能。(生讀句子: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師對前生:請你再試著讀一讀。
生讀句子。
師:有進步!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會讀得更好!
師:同樣是寫“花開了”,文中卻把它們寫得這樣美。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邊讀邊想象一下這花開放的樣子,可以做做動作,還可以讀給同桌聽一聽。
生自由練習朗讀喜歡的句子。
指名讀,并讓生說說花開放的樣子像什么。
生1:“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牽牛花像個調皮、可愛的小男孩。
師:你也來吹吹看。
(生邊做吹喇叭的動作,邊讀這句話。)
師:哎呀!吹得還真響呢!
生2:“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就是這樣,(她用雙手捂著臉,再打開,露出一張可愛的笑臉。)
師:哇,還真像個迷人的花仙子。
生3:“萬壽菊欣然怒放。”
師:真是一位豪爽的花大姐。(邊做心花怒放的動作,邊讀這句話。)
師:誰還想讀?
生紛紛舉手。
師:你們都想讀。愿意讀的同學,請站起來讀。
現在,你們就把自己當作一個美麗、可愛的花仙子,來美美地把這段話讀一讀。看誰讀得最美!
(“注重情感體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是 《語文課程標準》關于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中央教科所張田若先生曾經說過:“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是讀。”說明了閱讀教學中“讀”的重要地位。教師在學生不易讀、要緊處、關鍵處、精彩處做了適當的點撥、講解,讓學生能悟其義、悟其情,以讀代講,以讀促講。)
生站起來朗讀這段話。
過渡:剛才,同學們學得太棒了!同學們都有點累了。咱們一起做個游戲輕松一下,好嗎?
生:好!
師:請同學們聽清游戲規則:老師將出示一個鐘面。我說“什么花開了”,同學們告訴老師“是什么時間”。
(多媒體出示:牽牛花、薔薇……曇花)
師:看,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生:凌晨四點。
師: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生1:五點左右。
生2:五點。
師:老師剛才聽到有一個同學說“五點”,對嗎?
生:不對!
師:為什么?
生:因為薔薇不一定在五點整開。
師:那“五點左右”還可以怎么說?
生1:大概是五點。
生2:大致是五點。
生3:大約是五點。
師:你們真聰明!我們接著來。睡蓮從夢中醒來。
生:早上七點。
……
(詞語教學是閱讀教學的一部分,學生對“大致”一詞的感悟理解,遠遠超越了對一個詞語的辨析。不能脫離語言環境進行大量的詞語訓練,不能為了教學詞語而教學詞語。強調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感悟詞語,同時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體驗。)
過渡:同學們,你們真能干!
下面,老師和你們做游戲,老師來說時間,同學們告訴老師“什么花開了”。
(多媒體出示鐘面)
師:凌晨四點。
生: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如生:牽牛花開了。師引導:可愛的花仙子們,能把自己說得美一點兒嗎?)
……
過渡:同學們,你們太能干了!這么快,就記住了這些花開放的時間,還把它們說得這么美。
師:只有這些花能告訴人們時間嗎?
生:不是。
師:你從哪兒知道的?
生:從第一自然段中的省略號知道的。
師:通過學習第一自然段,我們知道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板書:時間不同)
師:誰再來說說,你還讀懂了什么?
生:我讀懂了“為什么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
師:你是從哪兒讀懂的?
生:我是從第二自然段讀懂的。
師:請你讀讀有關的句子吧。
生:原來……;還有的花……。
師:你真會學習!也就是說,植物開花的時間同溫度、濕度、光照及昆蟲活動有關。
(板書:溫度 濕度 光照 昆蟲)
師(引讀):為什么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呢?
生(接讀):原來……;還有的花需要……。
師:請大家下去搜集還有哪些花在什么時候開放。下節課,我們來交流,并推測它們在那時開花的原因。
師(指著前面板的問題):這些問題,我們都解決了。課文學完了,同學們學懂了嗎?
生:學懂了。
師(指著板書):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因為植物開花時間同溫度、濕度、光照及昆蟲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一位植物學家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組成花鐘。多有趣呀!讓我們隨著優美的音樂,再一起美美地讀讀課文吧!
(多媒體播放音樂,生齊讀課文。)
師:大自然里還有許許多多的奧妙等著你們去發現呢。老師相信,只要你們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一定也會發現很多的秘密,今后也能成為植物學家、動物學家。下面,就讓我們再次走進花的世界!
(多媒體出示鮮花圖片。)
師:我們又欣賞了美麗的鮮花。下面,老師給大家布置一項作業,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去做。
(多媒體出示)
1、自己完成或與同學合作,搜集24小時內陸續開放的花,設計、制作一個美麗的花鐘。
2、畫一畫或寫一寫自己心中最美的花。
(點評:《花鐘》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次課文描寫了各種美麗的花兒爭芳斗艷的景象,揭示了自然界花兒的奧秘.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興趣結合文章的特點,創設情境,激情導入,恰如其分、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感受到花兒的美麗和科學家做法的神奇。在教學課文第一段時,教師用飽滿、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和激情。“欣賞了這么美的句子,看到了這么多五顏六色的花,老師也想讀讀這段話,行嗎?”“聽了老師的讀,你有什么想法?你愿意讀讀嗎?”就這樣,學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感染、升華,通過學生反復朗讀,教師又通過多媒體課件與學生進行游戲,在很短的時間內,學生就會背誦第一自然段,從而學生更加產生了對各種花的喜愛,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倘佯在百花園中觀看花兒綻放的美姿,及對花鐘的好奇,提升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鑒賞水平。整堂課給人的感覺就是美,一種不知不覺的美,一種不露聲色的美,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美。這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欣賞。這種“不露痕跡”的教學,既是一種教學的技巧,更是一種教育的境界。)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此文轉載于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 篇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之情.
2.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3.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有表現力地朗讀課文,在讀文中繼續體會課文詞句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點:學生讀懂課文內容,感受作者語言表達的多樣化與準確性.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
教學準備: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鮮花嗎 今天就讓我們走入花的世界,去領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吧!(一些花的圖片)
2,你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描繪你剛才看到的景象.(學生自由談感想,感受花的美)
3,老師也想用一句話表達一下我的感受: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讓學生美美地讀一讀這一句,感受鮮花的美麗迷人.由此切入課題:這些鮮花不但漂亮迷人,在他們身上還藏著許多有趣的秘密呢!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第13課《花鐘》.(出示課題 齊讀)
二,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
花鐘是什么 朵朵鮮花背后又藏著什么秘密呢 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
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介紹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日內瓦大花鐘" (花鐘的花圃是像鐘面一樣,里面種著24小時內陸續開放的花朵(也就是說我們看到什么花剛剛開了,就大致知道是幾點了.)這部分內容是在課文的哪一段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段.誰愿意把這一段話讀給大家聽 (出示最后一段)朗讀,理解陸續,剛剛,大致,體會文中用詞的準確性
師:"我看到什么花開了,就知道幾點鐘了",這句話對嗎 (是啊,作者用詞是非常確切的.)
只要知道什么花開了,就大致知道是幾點了.
要看懂花鐘,一定要知道什么花是幾點鐘開.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嗎 (生:介紹了)在課文的第幾段呀 (生:第一段)
四,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趕快去讀讀課文的第一段,看看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花.把花的名字用筆劃一劃.
交流:
a ,誰愿意把這些花的名字讀給大家聽
(牽牛花,薔薇花,睡蓮,午時花,萬壽菊,煙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
師:讀得真認真!這些花呀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見面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把書本放下,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是
師:我們一邊欣賞,一邊讀下面的句子.(邊看圖邊讀句子)
(理解詞語:欣然怒放 曇花一現)
師:這么多的花都開放了,真可以說是——(生: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
b,有個小學生,也看到了這些美麗的花兒開放,他寫了一段話,老師讀給大家聽一下,這段話與課文第一段相比,你覺得哪段話寫得美
(出示: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七點左右,月光花開了;晚上八點夜來香開了;九點左右,曇花開了.)
你覺得怎樣
"開了"一詞用得太多了.太單調了,有點煩.太枯燥乏味,一點兒也不美.
課文里把每種花開放寫得很生動,很具體.
師:同一個詞用得多了,就沒有了簡潔美,而是簡單的重復了.
同樣是寫花開,作者抓著了花的形態特征,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很巧妙.原來,同樣是描寫一種事物,如果用上各種表現手法,能使句子更生動,更優美!
c,品花時:仔細觀察,寫時間有什么特點 作者寫得好,好在哪里
d,示句子:我們把這些優美的句子一塊讀讀吧!再請挑其中一句,反復朗讀,想象一下這花的樣子 (帶著獨特的體驗朗讀本句)
師:我們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花,我覺得這些花就好像是我們班的學生,他們各有各的性情,各有各的姿態.真是五彩斑斕,生機勃勃.(齊讀)
e,省略號告訴我們什么
你還知道哪些花在什么時候開放
能不能像作者一樣來寫一寫呢 用"_____點,______花________."進行練筆.
真能干,一個個都簡直成了小詩人了.各位小詩人,現在,你們對花的感受不一樣了吧!帶上你獨特的體驗齊讀第一段.
五,小組合作,自主解疑
大自然真是奇妙!為什么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一樣呢 我們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第二段來解決吧!先來看看小組合作學習單:
小組合作學習單
1, 讀一讀
用自己租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第二段.
2, 議一議
在小組里討論討論:為什么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
3, 填一填:造成不同的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的原因是:
(1) 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有著密切的關系.
(2) 還有的花,需要傳播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因此與有關.
4,說一說
曇花為什么會在九點含笑一現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分組學習后交流)
六,總結
學習了《花鐘》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很多關于花的知識,其實,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的奧秘,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就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老師相信,大自然還有許多的奧秘等著大家去發現,有了新的發現別忘了告訴同學們和老師哦!看花鐘,其它時刻用什么花來表示,這就需要你們,到書中,到大自然中去尋找了!
拓展作業:留心觀察學校里的花,家里的花,看看有什么新的發現,把它寫下來.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教案范文 篇13
“不露痕跡”的藝術追求──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浙江東陽市外國語小學 方旭莉
盧老師上的《花鐘》一課,教學設計獨具匠心,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解釋花鐘”、“設計花鐘”、“認花鐘”到最后一個環節“填滿花鐘”,整個教學過程給人的感覺就是:美,一種不知不覺的美,一種不露聲色的美,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美,這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欣賞。這種“不露痕跡”的教學,既是一種教學的技巧,更是一種教育的境界。
一、出奇的課堂導入
師:剛才快上課時有位老師問我“花鐘”是什么東西?我說上課了我們班的學生會告訴你的。現在讓我們來告訴在座的老師吧!
生1:用花做成的鐘就叫花鐘。
生2: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做成像鐘一樣的就叫花鐘。
師:老師們理解了嗎?(老師們個個豁然開朗)
盧老師開創性地利用和重組了來自聽課老師的資源。這一出奇制勝的開頭,不僅馬上把聽課老師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更激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探究欲望。能夠幫助在座的老師解難這可是學生最樂意做的事,也是學生感興趣的事,更是學生引以為自豪的事。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盧老師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當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
二、機智的教師引導
(片斷一)
師:“我看到什么花開了,就知道幾點鐘了”,這句話對嗎?
生:錯,應該是“我看到什么花開了,就大致知道幾點鐘了”,是不確定的。
師:你很會發現,這句話里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沒有。
師:去讀讀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我看到什么花開了,就大致知道幾點了”,現在對了嗎?
(生還是說對)
師:(范讀第3自然段)發現了嗎?
生(豁然開朗):錯,應該是“你只要看到花剛剛開放,就大致知道幾點鐘了。”
師:是啊,作者用詞是非常確切的。
在以往的教學中,如果要體會某個詞在句子中的確切性或重要性,老師往往拿出兩個句子進行比較,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而盧老師讓學生認真傾聽,仔細辨別,并讓學生自行發現句子中的錯誤、知識點的不科學。
(片斷二)
師:剛才同學們說得真棒,那你們有沒有注意盧老師說些什么啦?
生:你只說牽牛花開了,睡蓮開了……
師:真會傾聽,我們把剛才說的連起來就是,(出示: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七點左右,月光花開了;晚上八點夜來香開了;九點左右,曇花開了。)自己讀一讀,你覺得怎樣?
生1:“開了”一詞用得太多了。
生2:“開了,開了”,太單調了,有點煩。
生3:“什么花開了,什么花開了”,太枯燥乏味,一點兒也不美。
師:課文是不是跟老師這樣寫的?(生答不是)同樣寫“花開了”,文中是怎樣寫的?讀一讀,畫一畫。
學生通過聽、讀、辨,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欲望,體現了新課標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里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盧老師就是通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三、巧妙的學科融合
師:接下去老師要考考大家數學學得怎么樣?究竟會不會認鐘?
師:喲,萬壽菊開了。
生:現在大致是下午三時。
師:哇,薔薇開了。
生:現在大致是早上五點。
師:“大致”是什么意思?你們還能換個詞來說嗎?
師:你看,夜來香開了。
生:大概是晚上八點。
師:煙草花開了。
生:大約是傍晚六點。
師:月光花開了。
生:現在是晚上七點左右。
師:午時花開了。
生:也許到十二點了。
就在這幾句簡單的對話中,數學、常識、語文三門學科的知識都有了巧妙的融合、重組:讓學生學會看鐘,是早上幾點,下午幾點,還是晚上幾點,這是數學方面的知識技能;而讓學生知道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了解什么花大致是幾點開,這又是常識知識;“萬壽菊開了,大致是下午三時。薔薇開了,大致是凌晨五點。”這又是用“大致”進行了說話訓練,接著又用了“也許、左右、大概、大約”等詞來回答,不僅加深了對“大致”的理解,更是一種詞語的活用,詞語的內化。真可謂是一舉多得,而且組合得是那樣不露聲色,渾然一體。
四、愉悅的情感流淌
師:同樣寫“花開了”,文中是怎樣寫的?讀一讀,畫一畫。請挑其中一句,反復朗讀,想象一下這花的樣子?
生:“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牽牛花還真像個調皮可愛的小男孩兒。
師:(滿臉笑容)你也來吹吹看。
(生邊做吹喇叭的動作,邊讀這句話。)
師:(燦爛地笑)唉呀!吹得還真響呢。
生:“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就是這樣(他用雙手捂著臉,再打開,露出一張可愛的笑臉)。
師:(大笑)哇,還真像個迷人的花仙子。
生:“萬壽菊欣然怒放。”(邊做動作邊說)就像過年時放煙花一樣,“嘭──啪”,很快地向四面八方綻放,五彩繽紛。
師:(會心地笑)真是一位豪爽的花大姐。
(生邊做心花怒放的動作,邊讀這句話)
師:我們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花,我覺得這些花就好像是我們班的學生,他們各有各的性情,各有各的姿態。真是五彩斑斕,生機勃勃。
通過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在知識環境中尋求人的“適意安居”。課堂中隨處可見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氛圍,如同輕輕拂面的和風,如同似有若無的天籟,給人一種情感流淌的愜意,一種來自生命深處的生機。課堂上的盧老師淡化了教學行為,淡化了僵硬的學習,而學生卻學得那樣輕松自然,愉快充實。這種“不露痕跡” 的藝術追求不正是她常說的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體現,“不為而為之”境界的最好詮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