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精選13篇)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課后練筆。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完成練筆。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你家中有花嗎?談談你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你說說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花?他從中體會到什么樂趣?
三、通過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幾段?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
2.討論:課文可以分三段。
。1) (2—6) (7)
四、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奇花異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養的花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滅”什么意思?
作者“摸著了一些門道”,這些“門道”指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他“可得感謝它們”?
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因為作者因為養花而受益: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4.全家動員搶救花草時,十分緊張,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的勞累嗎?為什么?
5.什么是“秉燭夜游”?
6.為什么作者“也有傷心的時候”?
7、作者認為養花究竟有哪些樂趣?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試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學習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齊背最后一段。
3.檢查生字讀音。
4.指導識記字形。
二、再讀課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部分寫了“喜”“笑”?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憂”“淚”?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須勞動”“長見識”?
2.自由讀課文,討論。
3.討論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1.自由讀課文。
想一想作者怎樣安排材料的?
2.討論交流。
(1)文章題目:養花
(2)文章中心:作者通過自己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了養花的種種樂趣。
(3)材料安排:
a、把養花當作一種樂趣。
b、具體講養花的樂趣。
c、總結養花的樂趣。
四、指導“置之不理”造句
五、指導朗讀、背誦
1.范讀。
2.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3.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六、作業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檢查背誦
四、明確“練筆”要求
1.學生自己閱讀練筆的題目。
2.討論。
這次練筆的內容是什么?(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草。)
練筆有什么要求?
(寫一個片斷;寫出花草的特點;要寫出自己喜歡這種花草的原因。)
五、學生寫作
1.分組練說。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交流,修改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 篇2
一、教材簡析:
《養花》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載、循環、自生自滅、一來二去、門道、曇花、秉燭夜游、見識”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整合:
1、從家中收集一些有關花卉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2、回憶或向家長了解一些養花的常識或經歷。
五、教學用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及要求:
1、檢查預習,掌握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2、交流資料,理解作者養花的原因及養花的種類。
二、教學步驟:
。ㄒ唬⿲耄
1、出示花卉圖片,說說花卉的名稱。
2、交流養花的知識和樂趣。
3、揭示課題。
。ǘz查預習
1、指名認讀生字詞,糾正錯誤的讀音;說說難記、難寫的字。
2、說說預習課文之后對老舍先生養花的經歷有哪些了解。
。ㄈ├砬逭n文的敘述順序。
1、默讀全文,思考:老舍先生從養花中得到了哪些樂趣?(畫出能概括全文的中心句)。
2、由中心句回顧全文,理清課文脈絡,說說課文先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3、交流。
(四)理解作者養花的原因及種類。
1、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一段寫了養花的什么?
2、指導朗讀,讀出作者對花的喜愛之情。
3、自由讀第2段,思考: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4、指導朗讀。
(五)自由朗讀全文,體會作者養花的樂趣。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及要求:
1、繼續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
2、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老舍先生總結出養花有哪些樂趣呢?他又是怎樣把這么多種樂趣寫具體、寫清楚的?
(二)理解3—6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種種樂趣寫具體的。
1、自由選擇喜歡的段落,細讀,體會作者是如何把每一種樂趣寫具體的。
2、分組(根據選擇的相關段落)進行交流。
3、全班交流,學習作者言之有序、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3—6段,邊讀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ㄈ┛偨Y全文
1、指名讀第7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自由讀,體會其作用。
(四)朗讀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ㄎ澹┳鳂I:
1、找出課文中最能體現作者愛花的句子,讀一讀,再抄下來。
2、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一種樂趣,注意寫具體。
[板書設計]
養花
長見識
有益身心
養花的原因→養花的好處 分享快樂 總結養花的樂趣
有喜有憂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及新詞,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否定句和反問句的表達效果。
3、學習作者善于觀察、體驗生活,抒發真情實感的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老舍先生從養花過程中得到了哪些樂趣?體會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簡介作者
1、老師帶來了一些花,給大家看看。(點課件)
2、看了這些花,有什么感受?同學們,你喜歡花嗎?哪位同學養過花?把你養花的感受說一說。(學生自由發言。)
二、初步感知,把握主要內容
1、今天,我們學習《養花》。板書:23 養花(齊讀課題)
2、大家都預習了,作者是誰?來,把你們了解的有關老舍先生的情況講一講。(生讀有關老舍的資料)
3、我們今天學的《養花》就是老舍寫的一篇散文。我們先不看書。好多同學都養過花,那假如要你以《養花》為題目,寫篇作文,你會寫些什么呢?在小組內先議一議,再談一談。
4、指名交流,教師歸納
5、同學們談了很多。那現在我們打開書讀課文,看看老舍先生又是怎么寫《養花》的。輕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勾畫出生詞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
6、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你剛才構思的《養花》和老舍先生寫的《養花》在內容上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呢。
7、指名交流,教師相機檢查評價初讀情況。
交流內容:(1)老舍先生養的都是好種易活的花。(2)養花很辛苦。(3)養花能增長知識。
。4)養花能與別人分享
8、有人覺得這篇文章有點亂,一會兒寫這一會兒寫那。那同學們思考一下,對這個問題,你怎么看?課文重點圍繞什么來寫?在哪一段點出來了?(學生交流)
9、教師歸納:是啊,這篇文章不像我們學過的很多記敘文,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但是,就像剛才兩位同學說的,看起來內容很散亂,但都是圍繞養花的樂趣來寫,這就叫散文。齊讀最后一段。
10、圍繞“養花”,提出不懂的問題。
。1)“花草自己會奮斗”是什么意思?
。2)養花很辛苦,而老舍先生為什么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
三、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積累好詞好句。
2.進一步朗讀課文。課下搜集并了解老舍先生作品。
第二課時
一、在品讀語言中感悟養花情趣
。ㄒ唬、復習舊知導入,齊讀最后一段
。ǘ⒆髡咧潦贾两K對養花包含著一種怎樣的感情?(熱愛)能用文中的原話回答嗎?自由讀讀第一自然段,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邊讀邊看眉批、推想“工夫”、“計較”的含義。
。ㄈ1、老舍先生對養花的熱愛讓他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老舍先生,走進課文的字里行間,一起來咀嚼這份有喜笑、有憂淚的閑情雅趣吧!
2、學生默讀第2——6自然段,結合眉批提示,勾畫出最令人回味的句子并作批注。
3、全班交流:
感受養花的喜與笑(圍繞2---4自然段交流)
師:老舍先生對養花中體會到的的喜與笑在文中哪些地方得以體現呢?
交流:(1)作者養的花沒有奇花異草,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會奮斗的花草”指生命力強,能迎風斗雪、戰勝自然災害的花草。)這是作者養花的特點。
。2)作者養花,不是對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地關心它們。(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過程中,摸出了一些規律,增長了知識,從中得到了樂趣。
“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這是作者學會養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這就是樂趣。
。3)養花有益身心!坝幸嫔硇摹笔鞘裁匆馑迹浚ū磉_了作者熱愛勞動的感情。)
探討:
a.作者為什么說得感謝它們? “感謝”、 “照顧”等詞飽含了老舍對養花的什么情感?
b.作者兩次使用“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勞累嗎?為什么?(作者不但沒有抱怨養花的勞累,反而從辛苦中體會到了樂趣。)“這是多么有意思呀!”這就是作者勞累后的感受,這是苦中有樂,是勞動帶來的快樂。
。4)、出示句子: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a.讓學生不改變意思,換一種說法: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是真理。
b.這句話說明什么道理?勞動可以創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勞動創造出來的;人活著,就應該勞動。
。4)、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感受養花的憂與淚(圍繞第六自然段交流)
(1)、老舍先生在養花中有傷心事嗎?有什么感受呢?哪些語句給了你這樣的感受?
(2)、既然很傷心,還覺得有樂趣嗎?
(3)、如果你是老舍先生,那次菊秧被砸死后,你會怎么處理的?為了觀點統一,允許你們商量商量,討論討論,猜一猜。
(4)、交流:老舍先生究竟是怎樣做的?你的感受又怎樣呢?您的心情……(失而復得的歡喜,失敗后成功的喜悅。)
(5)、同學們,你們有過這種樂趣嗎?那么,大家覺得傷心事有一種什么樂趣呢?
師:是的,有喜有憂更有樂趣。(相機板書)看來,老舍先生今天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樂趣。
感受與人分享的樂趣(圍繞第五自然段交流)
師:養花的樂趣不僅僅是令作者自己可以增長知識;在勞動中有益身心健康;使人體會喜憂的快樂。還有最令作者感到自豪的事嗎?(養花能聞香味,看花開,送花給別人)你是從哪個地方體會到的?聞香味,看花開,送花給別人,這是養花的什么?
。1)、想一想,養花是不是只有這三件成果?還可能有哪些?
師:既然有這么多成果,為什么作者只寫這三件?請大家都默讀這一自然段,體會體會作者寫這一段究竟是想說什么?(生默讀、思考、指名答)
(2)、出示句子第五自然段
抓住“驕傲”、 “秉燭夜游”體會朋友的贊嘆,我的自豪。
。3)、作者用詞多么準確呀!那么這種喜歡、驕傲、自豪是一種什么樂趣呢?
。ㄊ窍硎芘c分享勞動果實的快樂。)
(4)、讀出你們的贊嘆,讀出作者的自豪來!齊讀第五自然段
。5)、養花的樂趣歸結起來就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否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作者從養花中得到這些樂趣。看著板書齊讀最后一段。
二、在引導點撥中學習語言特色
師:我們知道老舍先生被譽為語言藝術大師,他的這篇文章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A、這篇文章用詞豐富,有的詞很通俗、很平常,就像一位老伯伯在聊天,說些家常話。比如:花開得好壞大小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
B、老舍先生的語言簡練,例如:冬冷、春天多風……;有喜有憂,有笑有淚……
C、在老舍的筆下,花兒似乎成了他的朋友。如:“運動場”、“生病”、“感謝”等。
師:同學們研究得很有心得。老師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這么一段話,評價老舍先生語言藝術特色的,摘錄下來給大家看看。(齊讀:文筆質樸無華,如水銀泄地般地流暢,又像嘮家常似的娓娓道來,淺顯易懂。)
三、在總結拓展中升華延伸
師:老舍先生就是通過樸實無華的語言表現養花的樂趣,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獲?(熱愛勞動、享受生活)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這些有哲理的話簡直可以寫成名人名言了。不過,大家可別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把你們的體會真正融入你們的學習、生活,你們會真正得到生活的樂趣。
師:花是美的象征,美的天使,而作家老舍通過勞動,創造了美,給生活帶來了樂趣,讓人深深感受到他對勞動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師:老舍先生的作品還有很多,我想,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對老舍先生有了興趣。同學們回家后自己閱讀,課下我們再交流自己的感悟。
四、在課外練筆中實踐運用
師:老舍先生不愧為大作家,一篇短短的《養花》竟給我們這么多啟發。同學們,你們在養花中有些什么感受呢?你能寫出來讓大家同你分享嗎?如果覺得有困難,也可以寫寫你最喜愛的花草。
板書設計: 23 養 花
有喜有憂
既須勞動 有笑有淚 又長見識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 ↗
樂趣無窮
享受生活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 篇4
《養花》是人教版第十冊13課。一位教師在上這課時,利用一道填空題貫穿學習了課文,很好地體現了“一個教學環節糅合多個目標”。
師:根據填空題,自瀆課文2—6節。
出示卡片:養花可以( ),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
生1︰養花可以增長知識。從課文的第三節中可以看出來,如摸著了養花的一些門道……
生2:養花可以有益身心。作者的腿不好,不利于久坐,他工作一會兒去侃侃話,調節一下,有益身心。
生3:養花可以獲得真理。作者雖然在養花中常常熱汗直流,腰酸腿疼,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懂得了勞動才能創造。
生4:作者懂得勞動創造生活,結合以前學過老舍爺爺的《勞動最有滋味》,我也懂得了是勞動幫助作者一家度過了艱難的歲月,一切美好的生活都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
生5:勞動創造出樂趣,勞動創造出世界。
師:對,勞動創造了整個人類,勞動創造了嶄新的生活,勞動勞動創造了美,勞動創造出獨立的自我。這些都是作者在養花中感受到的。
生6:養花可以使作者和別人分享快樂。約朋友來賞花,給別人贈花,都使作者感到十分快樂。
生7:養花可以給作者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花好作者就喜,花不好作者就憂。菊秧被砸死后,作者“全家都幾天沒笑容”。
生8:養花可以使作者的情感更加豐富和細膩了。
師:俗話說,若有甜,加點鹽。養花中的憂傷及痛苦,使得開心和快樂顯得更加突出,作者的生活和情感因而多姿多彩。
生9:養花使作者掌握了它們的喜好及不適,可以更好地關心照顧它們?闯鲎髡邿釔凵
師:講得真好。作者掌握了養花的門道,是為了天天照管花草,在他的眼里,花草象孩子一樣需要呵護,這足以看出他對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熱愛。走進自然,珍惜自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
在以上教學案例中,這位老師將問題提“大”了,“養花可以( ),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將整篇課文的內容凝聚于一道題中,將這一道填空題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在精讀、深思、感悟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老舍爺爺對花草的關切,對生命的熱愛,對知識的積淀,對“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哲理的體驗,學生也受到了熏陶、啟迪。再則,這位老師設計的填空題“養花可以( ),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題目緊扣全文內容,彈性大,思維空間廣,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已有經驗產生不同的體會和感悟。當學生根據已有經驗產生新知識時,老師在尊重學生新發現的同時,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分析判斷,對學生零碎的認識進行總結和提煉,如上例中這位老師的每一次引導都起到了升華學生認識的作用。另外,這位老師讓學生根據填空題體會課文內容,此時的學生認真閱讀,大膽揣摩,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創造力,積極思考和探究,在自瀆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新問題,選擇新判斷,產生新感悟,重組新知識,從而在自己的頭腦中生成具有自身個性品質特征的知識。這位老師的設計真正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 篇5
★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既…..又….. 盡管……還是…….”兩個關聯詞語造句。
3.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完成隨堂小練筆。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第5至第7自然段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會文章表達的方法。
★ 教學準備:
1.搜集資料:老舍、寫花的詩句、花的圖片。
2.自制課件。
★ 課時安排:兩課時
★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課前交流 詩情話花
課前出示下面寫“花”的詩句,師生互動談感受。
“千朵萬朵壓枝低”讓人感覺花( )
“日出江花紅勝火”讓人感覺花開得很( )
“一枝紅杏出墻來”讓人感覺花有擋不住的( )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讓人感覺花開得很( )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讓人感覺花叢中很( )
二、導入新課 簡介作者
1.談話:
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感覺到,花兒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繽紛的色彩,給了我們豐富而敏銳的感受。自古以來,詩人作家寫花的很多,不同的詩人和作家對花的感覺不一樣。我們已經讀過《養花》這篇課文了,知道作家老舍正因為愛花,所以才養花。今天,我們來深入學習《養花》一文,一起來感覺老舍養花的樂趣?(板書)
2.簡介作者:
(1)名字的由來:因為老舍生于陰歷年底,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舒慶春上學后,自己更名為舒慶春,“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棄;予,我。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2)老舍的一生,總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范”。他自己說:“我終年是在拼命地寫,發表也好,不發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筆。”正因為如此,他勤奮筆耕,創作了《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二馬》《龍須溝》等大量文學作品,贏得了“人民藝術家”的崇高贊譽。
三、檢查預習 初步感知
1.出示本課重點的生字,指導學生認讀。
如此循環 好種易活 自己奮斗 自生自滅 一來二去 三年五載 有益身心 秉燭夜游 置之不理 曇花一現 贈人玫瑰 手留余香
2.選擇上面的一個詞,說說相關的課文內容,從而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
3.質疑問易
(1)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從而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順序。
老舍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老舍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花草。
老舍在養花中增長了見識。
老舍在養花中調節身心。
老舍在養活中分享快樂。
老舍在養花中的傷心事。
(2)你在預習中還有哪些問題。
四、讀悟結合 重點深究
1.老舍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那么,養花究竟給作者帶來了哪些樂趣呢,誰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一下。
出示中心句:“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2.用對這句話的理解來組織教學。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能說明這句話的內容,引領學生讀悟體會“樂趣”。可以按學生回答的先后順序來進行。
(1) 學習課文第一段,理解內容及這一段在全篇課文中的作用。
、(齊讀第一句話——“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作者因為愛花,也愛上了養花。讀讀課文,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愛養花?
、趶恼n文中找出一句話作為這段的段意。
(我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2)學習課文第二段,理解課文內容。
、僬堃幻麑W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概括這一段的內容。
(這一段作者告訴我們他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花)
、谧髡咧火B些好種易活的花,這些花自然很普通,作者那么喜愛養花,為什么不養些奇花異草呢?
(因為奇花異草不易活,作者不忍心看著花草死去;另外,北京的氣候也不太適宜養花。)
、圩髡唣B的花,不僅好種易活,而且還要自己會奮斗,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好種易活是說花的品種普通,沒有奇花異草那樣嬌貴。會奮斗是指花草有頑強的生命力,能在北京這種不適合養花的氣候中生存下來。)
(3)學習課文第三段,理解課文內容。
①花草自己要奮斗,也要靠養花人的精心照管。請一位同學讀一讀第三段,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照管花草的,從中又得到了什么樂趣?
(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作者從中摸著了一些門道,學到了知識) 、“置之不理”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造個句子嗎?
(別人有了困難,我們要熱情幫助,不能置之不理。)
③你有好朋友嗎?平時你是怎么和他相處的?作者像好朋友似的關切花草,使你想到些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花的喜愛之真、之深。把花草當作自己的好朋友一般,認真仔細地照管它們,為它們的茁壯成長而高興,為它們的不幸夭亡而難過,養花已經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日精心的照管,換來了花草豐碩的回報,使作者享受到了養花的樂趣。你能從最后一段中找出一個詞來概括一下作者所得到的樂趣嗎?(長見識)
看著滿院自己親手栽種的花草開花結果,作者心中涌起怎樣的情感?你能把表達作者這種心情的句子讀一讀嗎?
(自豪,驕傲。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多得些知識決不是壞事。)
(4)學習課文第四段,理解課文內容。
、偎膫人一小組討論學習:這一段講了養花帶來了什么樂趣,你從哪些地方能體會到這種樂趣,用最后一段中的一個詞語概括出來。
(養花要付出勞動,在勞動中得到樂趣——須勞動。)
學生結合課文談作者從勞動中得到的樂趣,相互啟發,教師予以點撥。
(澆水、搬盆的勞動使作者的腦力勞動得到調節,長期堅持,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這是樂趣;天氣突變時搶救幾百盆花,緊張的勞動雖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但看到花兒安然無恙,心里自是高興萬分,苦中有樂,這也是樂趣;天氣好轉,搬花出屋,讓好朋友們返回家園,這還是樂趣。)
②作者在勞動中體會到一條真理,他是怎么說的?(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作者采用了什么句式,表達了什么感情?
(5)學生自學五六自然段。
只要體會出“在養花中分享快樂”和“傷心事”就夠了,這兩段可以不去教學。
★板書設計
老舍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老舍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花草。
老舍在養花中增長了見識。
養花的樂趣
老舍在養花中調節身心。
老舍在養活中分享快樂。
老舍在養花中的傷心事。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1.背誦中心句,解釋中心句的意思。
2.課文講了關于養花的幾個方面,選擇其中的一個方面讓學生來復述。
3.什么是“樂趣”?找生用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
4.養花的樂趣在于學生齊讀最后一句話。那么作者是怎樣把這一特有的樂趣寫出來的呢?
二、體會表達方法
1.讓學生再次通讀課文,抓住中心句,分別找出“喜與憂”“笑與淚”“香與色”的內容,體會這一寫作方法。
(1)五、六兩段作者采用的怎樣的寫作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采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一喜一憂,有笑有淚,使感情更加強烈,給讀者的印象更加深刻)
男女生分別讀,進一步體會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的情趣及寫作手法上的妙處。
(2)從“喜\笑”中你再次體會到了什么?(分享的快樂,給予的美好)
從“憂\淚”中你又一次感受到了?(老舍對花的喜愛)
(3)文中還寫了一處“苦與樂”“得與失”“勞與逸”你能找到嗎?
搬花的苦與勞動的樂 寫作的忙與賞花的閑 腦力與體力的調節等方面,通過讓學生充分讀書,體會出“對比”寫的好處。
2.再讀開頭結尾,體會前后照應,開頭點題,結尾扣題的方法
(1)我們已經知道養花給作者帶來了那么多的樂趣,而作者在總結時只用了二十四個字就將養花的樂趣概括得全面而且確切,使我們再次感受到作者寫作的精練簡潔。
(2)學生進行朗讀體會末段表達的思想感情。
(3)除了精練簡潔,這段總結還有一個特點,你發現了嗎?
(用辯證的方法進行總結。“喜”與“憂”“笑”與“淚”,“勞動”與“見識”)
作者對養花樂趣的總結是辯證的,養花既能讓人喜悅歡笑,也會讓人傷心流淚;既讓人有“香、色、花、果”帶來的感觀上的享受,又有看到自己的成功而自豪,欣慰的心理感受;既有體力上的付出,也有精神上的收獲。這樣的總結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耐人尋味,養花確有樂趣啊!
3.再讀開頭,點題“養花是樂趣”與結尾“樂趣在哪里”前后呼應,首尾連貫。
三、感情朗讀 深化情感
1.選擇你喜歡的一部分內容,自由練習有感情的讀,找生課堂展示。
2.指導感情讀的技巧:如女同學讀到“勝于吃藥”讀慢一點,讀出輕松悠閑的感覺來,男同學讀搶救花草,可稍快一點,讀出緊張剌激的感覺來,讀出作者的感受來。
3.老舍愛愛養貓和養花,我們在課文中已經學習過。我有一個學生也愛養小動物、愛養花草,可是他的爸爸卻認為會“玩物喪志”,學了《養花》之后,你能幫小明說明他爸爸嗎?
四、聯系生活 發現樂趣。
1、讀——找到老舍的《勞動最有滋味》和《勞動的開端》認真讀一讀。
2、寫——老舍在養花時用心感受,發現了很多樂趣,真是個生活的有心人。你能像老舍一樣,用一顆敏銳的“心眼”去感覺、去發現生活中平凡小事中的無限樂趣嗎?請你像老舍一樣圍繞“樂趣”有順序地、自然地、具體地把它寫下來。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樂趣”“置之不理”造句。
4.完成課后“練筆”的作業。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2.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ǘ┓智逭n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ㄈ┯懈星榈乩首x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二、教學重點
。ㄒ唬┓智逭n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ǘ┯懈星榈乩首x課文。
三、教學難點
劃分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ㄒ唬┙沂菊n題。
花草能裝點自然,美化生活。人們都愛賞花,有的人更愛養花。哪些同學自己養過花,是怎樣養花的?
請1、2名學生簡要說說自己是怎樣養花的。養花是件非常有樂趣的事,學了這篇課文,一定會有很多同學愛上養花的
。ò鍟9養花)
(三)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指導學生“秉”字的寫法“ ”;“砸”的右半部按“ ”的筆順寫。
2.查字典并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學生通過查字典了解詞語的意思后,結合課文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樂趣:使人感到快樂的意味。課文中指養花使作者感到快樂。
計較:計算比較。課文中指作者對花開得大小好壞并不在意。計較讀j@ jiao。奇花異草:稀有罕見的珍貴花草。
霜凍:靠近地面的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以下,使植物體受到凍害的天氣現象。
置之不理:置,放;理,過問;之,它,本課指花。在課文中的意思是把花放在一邊,不去管它。
自生自滅:由它自然生長,自然死之。意思是任其自然生長,不加過問。關切:關心。
一來二去:形容交往頻繁。課文中指經常和花打交道。
門道:門路。課文中指作者掌握了一些養花的方法。
三年五載:載,年。三年五載指好幾年。
不利于行:不便于走路。
循環:事物周而復始地運動或變化,課文中指工作一會兒就到院子里看看花,再工作一會兒再去看看,不斷地這樣重復下去。
有益身心:有益,有幫助;身心,身體和精神。有益身心就是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
勝于吃藥:比吃藥的效果還好。
真理:真實的道理,即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
曇花:一種常綠灌木;ù,花瓣外面呈淡紅的紫絳色,中間純白色。夜間開放,開花的時間極短?晒┤擞^賞。
秉燭夜游:舉著蠟燭在夜間游賞。
贈給:無代價地把東西送給別人。
菊秧:菊花的幼苗。
。ㄈ╅喿x課文,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真看課文,進一步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并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學生默讀課文,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這節課的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默讀課文進一步了解了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給課文分段,然后請學生說一說是如何分段的,分段的依據是什么。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分段情況后,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
如果學生的意見比較分散,將哪些自然段合為一個段落的分歧較大,教師可讓學生將歸并成段的自然段逐一讀一讀,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指導學生理解自己歸并成段的自然段中,每個自然段都是圍繞“養花”這一中心表達不同方面的意思,是可以獨立成段的。教師可以向學生說明這篇課文的段落比較特殊,由于每個自然段相對完整地表達一個意思,全篇課文可以按自然段成段,共分成七段。
如果學生的意見比較集中,大多數學生將課文分成三段——首、尾自然段各一段,中間2~6自然段為一段。教師在肯定這種分段方法后,指出將第二段中的自然段各自成段,全篇課文分成七段的分段方法也是正確的。
結合這篇課文特殊的段落結構,教師幫助學生懂得在理清課文脈絡時,要從每篇課文的具體內容入手,按課文的實際情況分析、理清課文結構。將學過的分段知識靈活地應用于不同體裁、不同內容的文章中,而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固定的模式。
在理清課文段落結構的基礎上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寫“我”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第二段:寫“我”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花草。
第三段:寫“我”是怎樣養花和養花可以增長知識。
第四段:寫養花有益身心,“我”從養花中了解了勞動的意義,得到了樂趣。第五段:寫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
第六段:寫養花中的傷心事。
第七段:寫養花的樂趣。
如果學生將課文分成三段,第二段(2~6自然段)的段意可概括為:從養哪些花、怎樣養花、養花增長知識、養花有益身心、養花有成功的歡樂和遇到挫折的痛苦等方面具體講養花的樂趣。
在概括段意時,以學生概括為主。對于較難概括的段意,可讓學生多讀課文并進行討論,教師給予適當的補充修正。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1.請七名學生逐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齊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ㄎ澹┳鳂I。
1.抄寫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第一至第四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體會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ǘ┙Y合課文理解“樂趣”“置之不理”的意思,并會用“樂趣”“置之不理”造句。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段。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一至第四段的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所表達出的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情感。
四、教學過程
。ǎ┮浴皹啡ぁ睘樵掝},引入新課。
1.回想一下,“樂趣”一詞是什么意思?
(使人感到快樂的意味)
課文的作者把什么當作生活中的樂趣?(養花)
。ò鍟吼B花)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事給你帶來過樂趣?
(讀書、下棋、踢球……)
2.在理解詞意的基礎上,用“樂趣”造句。
你能不能用“樂趣”這個詞造個句子?
。ㄗx書可以豐富知識,是一種充滿樂趣的事。踢足球能鍛煉身體,也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
學生在造句時,有些會仿照課文中的句式,造出“我把……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的句子,對此教師可以給予肯定,同時鼓勵學生采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教師在輔導學生造句時,應當讓學生懂得“樂趣”是積極的,正面的快樂情趣,不能將消極的事物當作樂趣。
3.作者將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那么,養花究竟給作者帶來了哪些樂趣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ǘ⿲W習課文第一至第四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的思想內容。
1.學習課文第一段,理解內容及這一段在全篇課文中的作用。
。1)(齊讀第一句話——“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作者因為愛花,也愛上了養花。讀讀課文,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愛養花?
(學生自由讀課文。只要開花;作者就高興,而不是只喜歡好看的花;作者在小院子里種滿了花草;作者把養花當作了生活中的樂趣)
通過對課文字(愛、滿)、詞(樂趣、計較)、句(只要……我就)的分析。引導學生懂得作者是一個真正愛養花的人。教師在此可向學生簡單地介紹一下老舍先生,便于學生理解“沒有工夫去研究和試驗”的意思。從中體會出作者在繁重的寫作工作中仍要擠時間養花,可見其對花的愛之深及養花的樂趣之大。
。2)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作為這段的段意。
(我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這句話向我們解釋了作者為什么愛養花。從全文來看,這段還起到了什么作用?(全文的總述)
(板書:1.為什么養花……把養花當作一種樂趣……總述)
2.理解課文第七段(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引入對課文二、三、四段的學習。
。1)請一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第七段。
(2)第一段是對全文的總述,這一段在全文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ㄊ菍θ牡目偨Y)
養花對作者帶來了很多樂趣。作者在篇末用簡練的語言進行了概括總結。而文章也正是圍繞著這些樂趣來寫的。
3.學習課文第二段,理解課文內容。
(1)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概括這一段的內容。
(這一段作者告訴我們他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花)
(板書:2.養什么花)
。2)作者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花,這些花自然很普通,作者那么喜愛養花,為什么不養些奇花異草呢?
(因為奇花異草不易活,作者不忍心看著花草死去;另外,北京的氣候也不太適宜養花。)
老舍先生是一位語言大師,他的作品語言生動、精煉、幽默。在這一段,僅用三十一個字,就將北京一年四季的氣候特點準確地概括出來了。你輕聲地讀一讀,體會體會。
(3)作者養的花,不僅好種易活,而且還要自己會奮斗,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ê梅N易活是說花的品種普通,沒有奇花異草那樣嬌貴。會奮斗是指花草有頑強的生命力,能在北京這種不適合養花的氣候中生存下來。)
指導學生體會作者既因氣候的特點選擇好養的花草,也有欣賞這些看似平凡普通,沒有美麗嬌貴外表的花草所具有的頑強向上的生命力的含義。
雖然不是奇花異草,但是能開花,能結果,能給作者的小院帶來生機和活力,誰又能說這不是養花的樂趣呢?
。ò鍟河谢ㄓ泄
4.學習課文第三段,理解課文內容。
。1)花草自己要奮斗,也要靠養花人的精心照管。請一位同學讀一讀第三段,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照管花草的,從中又得到了什么樂趣?
。ㄗ髡咛焯煺展芑ú,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作者從中摸著了一些門道,學到了知識)
。ò鍟3.養花要摸門道)
(2)“置之不理”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造個句子嗎?
。▌e人有了困難,我們要熱情幫助,不能置之不理。)
在學生造句時,教師幫助學生分清什么情況下應該理,什么情況下應該不理,并鼓勵學生多造有積極意義的句子。
(3)你有好朋友嗎?平時你是怎么和他相處的?作者像好朋友似的關切花草,使你想到些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花的喜愛之真、之深。把花草當作自己的好朋友一般,認真仔細地照管它們,為它們的茁壯成長而高興,為它們的不幸夭亡而難過,養花已經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日精心的照管,換來了花草豐碩的回報,使作者享受到了養花的樂趣。你能從最后一段中找出一個詞來概括一下作者所得到的樂趣嗎?(長見識)
。ò鍟洪L見識)
看著滿院自己親手栽種的花草開花結果,作者心中涌起怎樣的情感?你能把表達作者這種心情的句子讀一讀嗎?
。ㄗ院溃湴。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多得些知識決不是壞事。)
5.學習課文第四段,理解課文內容。
。1)四個人一小組討論學習:這一段講了養花帶來了什么樂趣,你從哪些地方能體會到這種樂趣,用最后一段中的一個詞語概括出來。
。B花要付出勞動,在勞動中得到樂趣——須勞動。)
。ò鍟4.養花要付出勞動——須勞動)
學生結合課文談作者從勞動中得到的樂趣,相互啟發,教師予以點撥。
。菜、搬盆的勞動使作者的腦力勞動得到調節,長期堅持,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這是樂趣;天氣突變時搶救幾百盆花,緊張的勞動雖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但看到花兒安然無恙,心里自是高興萬分,苦中有樂,這也是樂趣;天氣好轉,搬花出屋,讓好朋友們返回家園,這還是樂趣。)
(2)作者在勞動中體會到一條真理,他是怎么說的?(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作者采用了什么句式,表達了什么感情?
。ǚ磫柧,表達出作者對勞動的熱愛。)
。3)練習背誦第四段。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四至七段。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第五至第七段,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ǘ┚毩暯o課文編寫提綱。
(三)完成課后“練筆”的作業。
二、教學重點
。ㄒ唬├斫庹n文第5至第7自然段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四、教學過程
。ㄒ唬z查第4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的背誦。
1.請四名學生分段背誦課文。
2.同桌相互檢查第4自然段的背誦情況。教師了解背誦情況。
。ǘ⿲W習課文第5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1.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
。1)養花須勞動,而勞動則有益身心。
養花的樂趣并不止于此,我們看看第五段中作者又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樂趣。
。2)請兩名學生有感情地背誦第5自然段。學生們邊聽邊看書,體會課文內容,從第七段中選出適當的詞語概括這段內容。
。ㄟ@一段主要講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可以用“有香有色”“有喜有笑”來概括)
。ò鍟5.養花使人喜悅……有香有色、有喜有笑)
(3)這一段文字充滿了歡快喜悅,使得讀者也為之感染,滿心高興。作者是怎樣通過文字把這種喜悅之情表達出來的呢?
。ㄟM門就夸“好香”——驕傲;秉燭夜游;贈給——特別喜歡)
結合以上語句,幫助學生進行分析。重點引導學生領會看到自己的勞動果實自然讓作者歡喜;而自己養的花能得到別人的夸獎、喜愛讓作者感到驕傲;和朋友一同分享養花的樂趣,才是作者最為高興的事,體會作者將自己的快樂與人共享的思想境界。
2.學習課文第6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
(1)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沒有一帆風順的,既然有成功的喜悅,就會有失敗的苦惱。養花也是如此。哪位同學試著分析分析第六段,說說這段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ㄟ@段寫了菊秧被砸死,全家人難過的心情。表達了作者傷心的心情)
(板書:6.養花使人傷心……有憂有淚)
(2)作者和全家這樣傷心,從悲傷之情中還能體會出什么情感?
。▽ǖ南矏、憐惜之情)
。3)五、六兩段作者采用的怎樣的寫作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ú捎昧藢Ρ鹊膶懽魇址,一喜一憂,有笑有淚,使感情更加強烈,給讀者的印象更加深刻)
(4)男女生分別背誦,進一步體會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的情趣及寫作手法上的妙處。
3.學習課文第7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及在全篇的作用。
在第二課時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已基本理解第七段在全文中的總結作用,教師在這里著重指導學生理解這段總結的高度概括性和辯證性。
(1)我們已經知道養花給作者帶來了那么多的樂趣,而作者在總結時只用了二十四個字就將養花的樂趣概括得全面而且確切,使我們再次感受到作者寫作的精練簡潔。
(2)學生進行朗讀體會末段表達的思想感情。
(3)除了精練簡潔,這段總結還有一個特點,你發現了嗎?
。ㄓ棉q證的方法進行總結!跋病迸c“憂”“笑”與“淚”,“勞動”與“見識”)
作者對養花樂趣的總結是辯證的,養花既能讓人喜悅歡笑,也會讓人傷心流淚;既讓人有“香、色、花、果”帶來的感觀上的享受,又有看到自己的成功而自豪,欣慰的心理感受;既有體力上的付出,也有精神上的收獲。這樣的總結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耐人尋味,養花確有樂趣!
。ò鍟吼B花確有樂趣)
。ㄈ┯懈星榈乩首x全文,加深體會,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
。ㄗ髡咄ㄟ^自己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四)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1.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中,我們學習了怎樣給課文編寫提綱。同學們回憶一下,編寫提綱的幾個步驟是什么?
。ㄏ却_定文章中心,再想好選哪些材料來表達中心,然后把要寫的內容排列好。)
2.參照板書,給課文編寫提綱。教師巡視,檢查指導。
3.請一名學生將提綱寫在投影片上,出示投影片,師生進行評議。
(五)完成課后“練筆”的作業。
1.學習了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使我們平添了幾分對花草的喜愛。生活中,同學們養過或看到過不少花草,哪些花草引起了你的喜愛,它有什么特點,你為什么會喜愛它?
。▽W生回答,相互啟發思路)
2.請一名作文基礎較好的學生口述片段,教師在黑板上簡單地列出提綱并進行講評。
3.學生可參考提綱的思路,寫片段。教師對作文基礎較差的學生適當地加以指導。
。┳鳂I。
將片段修改整理后抄寫在作文本上。
【板書設計】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 篇7
【課文題解】
本文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1966年被“四人幫”迫害致死。他的作品語言生動、幽默。我們的教材中選用他的作品最多!娥B花》一文,文風質樸,顯示了作者高超的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
【學法指導】
先默讀課文,再給本文編寫提綱,然后從提綱人手分析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花,他從中得到了哪些樂趣。
先列提綱再作文是個好習慣,有助于提高作文能力。編寫作文提綱,一般先要確定文章的中心,再想好選擇哪些材料來表達中心,然后寫清楚作文材料是怎樣一步步安排的。例如本課,作者就是緊緊圍繞養花的樂趣來寫的,選取了正面、側面甚至反面反映養花給作者帶來樂趣的材料,一層一層地表達了中心。我們要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養成列提綱的好習慣。
【內容結構圖示】
養花目的——愛花,當樂趣 (養花為樂)
養易活花——北京氣候不好
怎樣養花——天天照管,摸著門道 。▌趧右鄻罚
養花 需要勞動——有益身心,享受樂趣
共享成果——夸花 → 賞花 → 贈花 (成果之樂)
也有憂愁——菊秧砸死,幾天沒笑容
其樂無窮——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給人啟迪)
【詞語解釋】
樂趣(lè qù):使人感到快樂、有趣。
計較(jì jiào):①計算比較,本課指在意,當回事。②爭論。
奇花異草(qī huā yì cǎo):稀有的、不易見到的珍貴花草。(例句)張家界森林公園里有許多奇花異草。
大雨傾盆(dà yǔ qǐng pén):傾,倒。形容雨下得很大,就像用盆子往下倒一樣。(例句)午飯過后,大雨傾盆。
置之不理(zhì zhī bà lǐ):置,擱置,放。理,過問,理睬。課文中指把花草放在一邊,不去管它。“之”在文中指花草。(例句)你既然答應媽媽要照顧妹妹,那就不應對妹妹置之不理。
自生自滅(zì shēng zì miè):由它自然生長,自然死亡。文中指任花草自然發展,不加過問。
關切(guān qiè):一般用于對人的親切關懷。
門道(mén dào):門路。本課指由于經常和花打交道,所以逐漸懂得管理花草的方法、竅門。
三年五載(sān nián wǔ zǎi):載,年。三年五年。(例句)我大哥到云南參軍了,要等三年五載以后才能回家探親。
循環(xún huán):本課指周而復始的運動。
調節(tiáo jié)使事物得到合理的調整。
曇花(tán huā):一種常綠灌木,夜間開放,開花時間極短。
秉燭夜游(bǐng zhú yè yóu):秉,拿,持。夜間持著蠟燭游玩。課文是指因為曇花總是夜里開放,大家舉著蠟燭去看,很有在夜間游玩、觀賞的味道。
【近、反義詞】
近義詞:難過——傷心照料——照管關切——關懷調節——調劑見識——知識門道——門路
反義詞:關切——冷落真理——謬誤開放——凋謝
【重點句子解析】
1.如此循環,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如此循環”就是像這樣循環的意思,指“我”工作的時候,總是先寫一會兒再到院子里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寫一會,然后再出去……這句話是說養花付出的勞動可以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調節,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比吃藥效果還好。
2.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這兩句話直接道出養花的樂趣,也是對全文的總結。作者對養花樂趣的總結十分辯證,耐人尋味!跋病焙汀皯n”、“笑”和“淚”、“花”和“果”、“香”和“色”,既一一相對又緊密聯系。欣賞自己養的花,和觀賞他人養的花,感覺是不大相同的,因為欣賞自己養的花,就是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有一種自豪感和期待之后的成功感、欣慰感。這段話表現了作者高尚的養花情趣。
【分段及段意】
按材料的性質,各自然段相對獨立,可分為七段。
第一段:寫養花的目的。
第二段:寫養的是什么花。
第三段:寫怎樣養花。
第四段:寫養花須付出勞動。
第五段:寫與別人一起分享勞動果實的樂趣。
第六段:寫養花也有憂傷。
第七段:總述養花的樂趣。
【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作者寫自己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寫作特點】
1.本文是用第一人稱寫的,像對老朋友敘談家常,讀起來親切、自然。
2.課文圍繞中心,寫得層次清楚,條理分明。段與段之間聯系緊密,前后照應運用自如。例如前面寫到:“我得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后邊寫到,“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顧,感謝我不感謝”;前面寫:“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后面寫“花雖然多,但是沒有奇花異草!边@樣寫就使文章結構嚴謹。
【知識延伸】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他一生創作豐富,著名的長篇小說有《月牙》《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老舍是一代“語言大師”,有駕馭語言的本領,尤其善于運用北京話,使作品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形成一種通俗又詼諧幽默的獨特風格。他的《趵突泉》《我家的貓》《草原》《養花》《林!返仍x入小學語文課本。
【解詞造句】
[奇花異草] 稀奇難得的花草。形容花草品種很珍貴,稀有罕見。
[鬧霜凍] 霜凍:*近地面的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以下,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體上凝結成白色的霜,使植物受到凍害。鬧霜凍指發生霜凍的天氣現象。
[置之不理] 置:放。理:過問。之:它,這里指花。置之不理就是把它放在一邊,不去管它。例:對別人的意見,不能置之不理,而應認真對待。
[自生自滅] 自然地發生、生長,又自然地死亡。形容不加過問,任其自然發展。
[一來二去] 形容交往頻繁。本課指作者同花經常打交道。例:一來二去,他們倆就混熟了。
[門道] 門路。本課指管理花草的方法。
[喜陰] 喜歡沒有陽光的地方。[喜干] 喜歡干燥。
[亂吹] 亂:隨便。吹:夸口。亂吹指夸大口。
[不利于行] 不便于走路。
[有益身心] 有益:有幫助,有好處。身心:身體和精神。有益身心指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
[勝于吃藥] 比吃藥的效果要好。
[牛奶] 母牛的乳汁,是一種營養品。
[曇花] 一種洪觀賞用的常綠灌木,開白色的花,花朵很大,很美、很香,多在夜間開放,開花的時間極短。
[秉燭夜游] 秉:拿著。舉著燈燭在夜間游賞。
[樂趣] 使人感到快樂,有趣。例:他們把作弄人當作樂趣,也未免太庸俗了。
[計較] ①計算比較。②爭論。例:她氣量比你大,從不像你斤斤計較的。
[關切] 關心。例:領導們對試制新產品很關切,在各方面都給以大力支援。
[三年五載] 載:年。指不太長的時間。
[循環] 順著環形軌道運行。本課指周而復始地運動。
例:吃了這種藥就能加快血液循環。
[調節] 從數量上或程度上調整,使適合要求。例:車間已有了空調設備,氣溫可隨意調節。
[大雨傾盆] 傾盆:大雨傾注的樣子。比喻雨勢急驟。現在有時也比喻一次布置很多任務,提出許多要求。
[見識] ①接觸事物擴大見聞。②知識、見聞。例:你別跟她一般見識,讓她一點吧。
【近義詞】
照管(照料)關切(關注、關心)
調節(調劑、調整)
【反義詞】
關切<冷漠>
【詞義辨析】
[照顧照管] 這兩個詞都含有“關照”的意思。“照顧”著重指“特別關心、照看”,多用于對人(如“照顧小妹妹”),有時也用于對物,屬擬人手法!罢展堋敝赜凇瓣P照、管理”,多用于對事物(如“這件事由他照管”),有時也用于對人(如“照管孩子”)。另外,“照顧”可引伸為“考慮到、注意到”,多用于對事物(如“照顧面子”);還可以表示“特別優待”的意思(如“乘坐車船,要照顧老弱病殘”)。“照管”則沒有引申義。
【難句講解】
1.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小貓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沒有它們的運動場。
這段話主要是講夏天的時候,小院子里長滿了花草。精彩之筆是后一句。它不僅具體地說明了花草“滿”的程度,同時,一個“玩”字(擬人的寫法)又給這個長滿花草的小院子增添了盎然的生趣。
2.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這是寫養花的樂趣的形象表述。用的是排比的寫法。前兩句寫養花的心情,后兩句寫養花的成果。
【佳句賞析】
“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不勞動就是連棵花也養不活,這是真理”。但是,用“難道不是真理嗎?”這個反問的口氣,就比直接說“這是真理”力量大得多。
【內容提要】
本文寫了作者自己養花的實踐及從中體會到的樂趣。
【章法結構】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節):講為什么要養花。
第二段(第2節):講養些什么樣的花。
第三段(第3節):講怎樣養花。
第四段(第4節):講養花要付出勞動。
第五段(第5節):講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
第六段(第6節):講養花當中的傷心事。
第七段(第7節):總述養花的樂趣。
【中心思想】
本文作者通過自己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勞動,又長見識。
【寫作特點】
本文圍繞養花的樂趣,有條理地進行敘述。文章語言樸實,于樸實中見深情。
學習要點提示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練習用“樂趣”、“置之不理”造句。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個自然段。
知識擴展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他一生創作豐富,著名的長篇小說有《月芽兒》、《四世同堂》等。特別是《駱駝祥子》,標志著老舍現實主義風格的形成,達到了他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
解放后,老舍擔任了中國文聯副主席和中國作協副主席等職務。先后創作了《龍須溝》、《茶館》等名劇,并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老舍是一代“語言大師”,有駕馭語言的本領。尤善于運用北京話,使作品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形成一種通俗而又詼諧幽默的獨特風格。
他的《趵突泉》、《貓》、《草原》、《養花》、《林!返仍x入小學語文課本。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 篇8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課后練筆。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完成練筆。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理清文章條理。
2、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你家中有花嗎?談談你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你說說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花?他從中體會到什么樂趣?
三、通過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幾段?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
2、討論:課文可以分三段。
(1) (2—6) (7)
四、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奇花異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養的花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滅”什么意思?
作者“摸著了一些門道”,這些“門道”指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他“可得感謝它們”?
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因為作者因為養花而受益: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4、全家動員搶救花草時,十分緊張,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的勞累嗎?為什么?
5、什么是“秉燭夜游”?
6、為什么作者“也有傷心的時候”?
7、作者認為養花究竟有哪些樂趣?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試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2、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過程 :
一、復習舊課,學習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齊背最后一段。
3、檢查生字讀音。
4、指導識記字形。
二、再讀課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部分寫了“喜”“笑”?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憂”“淚”?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須勞動”“長見識”?
2、自由讀課文,討論。
3、討論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1、自由讀課文。
想一想作者怎樣安排材料的?
2、討論交流。
(1)文章題目:養花
。2)文章中心:作者通過自己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了養花的種種樂趣。
(3)材料安排:
a、把養花當作一種樂趣。
b、具體講養花的樂趣。
c、總結養花的樂趣。
四、指導“置之不理”造句。
五、指導朗讀、背誦。
1、范讀。
2、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3、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六、作業 :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練筆,寫一種你喜愛的花草。
教學過程 :
一、聽寫詞語。
二、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檢查背誦。
四、明確“練筆”要求。
1、學生自己閱讀練筆的題目。
2、討論。
這次練筆的內容是什么?(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草。)
練筆有什么要求?
(寫一個片斷;寫出花草的特點;要寫出自己喜歡這種花草的原因。)
五、學生寫作。
1、分組練說。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交流,修改。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 篇9
一、說教材
我所執教的《養花》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材“綜合復習”中的一篇課文,老舍先生用樸實的語言寫了養花過程中的真實感受,總結了自己在養花過程中獲得的樂趣,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程度適度的文章,領會一定內涵的詞句,體會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見解,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為此,我“依綱扣本”,以本課教材所處的特殊位置(六年級下冊綜合復習中)制定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二、說目標
1、通過理解“奇花異草”、“大雨傾盆”等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初步學會據詞定義、據句定詞義的方法。
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品讀中心句,能通過文中的具體事例說出并體會作者從養花中體會到的樂趣。
3、在朗讀中感受作者語言的親切、自然,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品讀中心句,能通過文中的具體事例說說養花中的樂趣。
教學難點:體會老舍熱愛、自然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學情分析
我班共31人,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可以看出學生的閱讀水平不高,而對于需要思考動腦筋的閱讀題目,學生不愿獨立思考,表現出望而生畏,無能為力的態度。
四、說教法
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教材特點, 在教學中
1、以教師講讀和學生自學和分組合作學習相結合
2、讀寫結合,學完文章后,作業中讓學生口語交際練習
3、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4變序教學法。抓中心再深入課文內容。
五、說學法
(1)合作、討論法:這不但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還將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并使用學生智力互補,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說過程 本課我總分為五個環節來完成:
一、 認識作者,導入課題:由作家老舍的相關資料,引出他的散文《養花》。本環節用3到5分鐘,,這樣由作家引出閱讀的文章便于六年級學生整體的復習。
二、檢查預習,直奔中心:本環節用10分鐘左右,六年級學生經過六年小學生活的學習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了,這個環節檢查了學習的預習效果并讓學生自己找到了課文的中心,一下子就抓住了課文的主題。這一環節完成了本課的一個教學目標。
三、圍繞中心,研讀課文:
本環節基本在15分鐘左右,請同學們分組讀課文的3—6小節完成填表。體現了學生合作的力量,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在合作中就完成了本節課的第二個教學目標,也體現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四、閱讀作品,感受人物
讓學生在小組內閱讀讀老舍先生的《貓》《草原》《趵突泉》《林!返绕渌恼,感受到老舍是個熱愛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人。這一環節基本用10分鐘時間,完成了本節課的第三個教學目標也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五、課件出示作業
總之,本課的設計理念為以閱讀老舍的《養花》等老舍的作品感受作家語言的親切和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此課例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并能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寫得有條理。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1)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課文層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間連接緊密,過度自然,邏輯性很強。
2)著重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有條理地談養花的樂趣的,逐段閱讀,在理解的基礎上概括每段的意思。
2、難點:幾處議論明理的句子理解較困難些,其余的內容都比較易讀易懂。要求學生自讀自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養過花嗎?你們喜歡養花嘛?
生:略
師:有沒有同學給大家說說自己養花的快樂和煩惱?
生:略
師:剛才大家說了很多,說的很好。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來學習老舍先生的一篇關于養花的文章--《養花》。老舍先生因為愛花而愛養花,通過養花他得到了很多快樂和感受,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的感受是否和老舍先生一樣。(板書課題)
二、分節讀課文。
1、師:首先檢查檢查同學們預習的情況,看看以下字怎么寫。學生寫,學生指正。
。ūT夜游、(置)之不理、三年五(載)、(曇)花、(砸)死
2、師:老舍先生對于我們來說應該都不陌生,我們上期曾經學過他的一篇文章《草原》,F在我想請一位同學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老舍先生的相關資料。
學生介紹(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個貧民家庭。1937年,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駱駝祥子》,還創作了《龍須溝》、《月牙兒》、《茶館》、《四世同堂》等劇本和小說。曾獲“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關于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后開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事。)
師:現在請同學們回到課文,讀讀課文,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描述他養花的感受的。分節指名朗讀。
生讀完
師:讀的很好。請大家迅速瀏覽課文,理理文章線索,試著給每段列列小標題。
生回答(1、為什么養花;2、養什么花;
3、養花要摸門道;4、養花有益身心;
5、養花使人喜悅;6、養花使人傷心;
7、養花的樂趣。)
師;其實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1-6自然段都在寫養花的什么?生答:樂趣。那再請同學們一起來看看文中哪句話最能概括老舍先生養花的感受呢?
生找: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師;現在請大家齊讀本段。
師:本段既是老舍先生的養花感受同時也是本文的中心句。(此處生可答出)老舍先生養花的感受包含幾個方面?生答:三方面。
師:文章從上述三個方面寫了養花的樂趣,每一方面的內容又分別對應在課文中的哪一部分呢?請大家找找看。
學生看書、批注、明確: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第五、六自然段。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第一、二自然段。
既須勞動,又長見識:第三、四自然段。
三、學習五、六自然段
、、師:現在讓我們先一起看到“有喜有憂,有笑有淚”這一部分,一起來感受感受老舍先生的快樂和煩惱吧。請大家齊讀課文五、六自然段。
、、師:作者為什么“喜”和“笑”?請大家畫出相應的句子來讀一讀。又為什么“憂”和“淚”?畫出句子來讀一讀。為什么把“憂”和“淚”也當作是養花的樂趣?請大家先自己思考,然后分小組討論。
生發言后歸納:
因為與別人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從中得到樂趣。(送牛奶的同志夸花“好香”,和朋友們一起賞花,把花分給朋友們);
養花也有憂傷,(菊秧被砸死了,全家幾天沒有笑容)。從養花中體味到“憂傷”的情感,這也是一種樂趣。
、、師:原來在養花的過程中可以有這樣的樂趣,現在我想請兩個小組有感情地朗讀五、六自然段。想想:第五自然段可分為幾層意思?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樣緊密連接起來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生思考并小組討論,明確:
第五自然段可分為三層意思:夸花賞花贈花
第五、六自然段之間,側重在內容上的承接,“當然,也有傷心的時候,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這一句中“當然,也有----”與下面內容銜接起來。這樣寫,文章顯得結構嚴謹。
、取⒅该x課文。
四、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拧煟撼松鲜龅臉啡ね,老舍先生還發現種花有更多的樂趣。請大家看到第一二自然段,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生讀并勾畫
、、師:想想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作者愛養花,把養花當成一種樂趣?讀讀語句并談談你的感受。
歸納:
、、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
②、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滿是花草。
、、我只養一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因為愛花,所以愛養花。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養平凡的花也有樂趣。
⑶、現在讓我們全班有感情地來朗讀課文一、二段,再次感受老舍先生的種花樂趣。
、、師:請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中這個句子。
原句:北京的氣候……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傾盆……會忽然鬧霜凍。(讀)請用:“不是……就是……”造句,討論,學生互評互議。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養花》這課的一二和五六自然段,了解了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老舍先生在養花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1、師指名讀課文,然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并分小組討論匯報:
⑴、第三自然段與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樣緊密連接起來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作者是怎樣養花的?從中得到了什么樂趣?
、、“如此循環……勝于吃藥”指的是什么?
⑷、“多么有意思呀!”“這多么有意思呀!”這兩句分別是對什么來講的?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a、第三自然段開頭用“不過”一詞承接上文,然后用“盡管花草自己會奮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大半還是會死的。”一句進一步加以補充說明,這個承上啟下的轉折句,使上下文緊密的連接起來。
b、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好朋友——關切)它們;澆澆這顆,搬搬那盆;天氣突變時搶救花草。
養花能增長知識,從獲取知識中得到樂趣;養花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從勞動中獲得樂趣。
c、作者有腿病,不利于行和久座,于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顆,搬搬那盆,然后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勝于吃藥。
d、“多么有意思呀!”是指“摸著門道,花草養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這多么有意思呀!”是指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有益身心,天氣突變,搶救花草,付出辛勤的勞動。
這兩句話表達了作者愛花的思想感情。
2、師: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個別讀,學生評議。反復讀,分小組讀。讀完可做適當指導。
3、師:請大家讀讀:要是趕上狂風暴雨或天氣突變,就得全家動員搶救花草,十分緊張。然后用“要是...就得..,學生口頭造句并相互評議。
生練習并交流
4、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a、第七自然段與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關系?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關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b、明確:第七自然段與第二至六自然段是分總關系。與第一自然段前后照應。在全文中起了總結、點名中心的作用。
全文層次清楚,句與句段與段之間邏輯性強。過渡自然而巧妙,語言間潔、準確。開頭講“把養花當成一種樂趣。”接著從不同方面講述養花的樂趣,最后概括起來總述,點名中心。全文條例十分清楚。
c、總結全文
師:回顧全文,想想課文是怎樣有條理地講述“我”養花的樂趣的?
生思考,回答:
、、總起,養花的目的。當作一種樂趣。
、、養什么花。好種易活的花。
、、養花要摸門道。增長知識。
、、養花要付出辛苦。有益身心。
、伞B花使人喜悅?洹①p、贈。
、、養花使人傷心。幾天沒有笑容。
⑺、養花的樂趣?偨Y。有……有……既……又……
三、總結全文
1、讀中心句
2、概括中心:本文抒發了作者,愛花、愛養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作業:
1.復習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四、五、六、七自然段。
4.完成練習冊。
教學反思:
星期五上完《養花》后,仔細審視和回顧自己的教學感覺存在以下問題:
1、對于文本沒有深入挖掘和思考,因此出現閱讀和理解的偏差,從而導致問題不能有效地解決。比如在課上提出的其中一個問題是針對文章結構劃分的,由于主觀的意識和判斷,導致出現當學生的意見與事先自己的準備不一致時就盲目認為這是錯誤的。這完全是對文本研究不夠所致。所以今后應深入理解和研究文本所傳達的含義及重心。
2、對于學生預設不足,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出現問題跨度過大,導致學生無所適從,不能解答對應問題。比如開課不久,就拋出一個跨度極大的問題,要學生對應最后一段找到相應段落,并在其中找出表現作者養花樂趣的句子,本來這個問題就有一定難度,而學生在尚未熟悉課文基礎上就要解決如此深奧的問題必然存在一定難度。再加上學生本身的基礎不夠扎實,從而導致學生無所適從。
3、個人基本功還不夠扎實,不能靈活機動的應對臨時出現的問題。比如當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時,不能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教學手段也較生硬,過度不夠自然巧妙,這說明個人基本功仍需加強。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 篇11
說課稿的作用是為了讓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輕松自如發揮,下面是關于小學語文課文《養花》說課稿范文,歡迎閱讀!
《養花》說課稿
各位評委: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程灣鎮第一中心小學的王妙青,我今天所說課題是人教版第十冊第四單元中的《養花》一課。
一、 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養花》一課是人教版第十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雖然描寫了不同的事不同的景,寫出了對生活的不同感受,卻都表達了作者對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養花》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關于養花的生活隨筆。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寫出了自己為什么養花,養了些什么樣的花,通過自己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養花的樂趣即: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勞動,又長見識。字里行間包含著對花草的喜愛,對勞動的贊美。本文內容通俗易懂,語言樸實,是可以讓學生細細品味,感受勞動的美好,感悟生活的好材料。
二、 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確定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本人把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表達的方法。 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勞動經驗尚淺,因此,體會養花中的勞動給作者帶來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是本課教學難點之一,難點
之二就是了解作者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三、 說學情和教法
我班共有40名學生,但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兩極分化嚴重,學習上形成反差,有部分學生表現欲極強。但部分學生課堂上不夠積極,因此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尤為重要。介于我班的學生情況和對教材的把握,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 啟發式教學方法。
以誦讀為重點,以生活為基礎,以思考為核心,以情感為靈魂的模式。
2、 演示教學法。
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維。因此,在教學時,讓學生看課件畫面縮短了學生與課文內容的距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 變序教學法。
抓住“樂趣”這個詞。學生想學哪一部分就深入學習哪一部分。這樣能更好的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 說教法
1、 質疑探究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
造力。”因此,學生可以圍繞養花“樂趣”進行提問,這樣不僅讓學生主動探究,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2、合作、討論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出“樂趣”
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養花》這篇課文,了解了課文的大體內容,知道了《養花》寫出了作者養花中的樂趣,你想知道有哪些樂趣嗎?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學習。
(二)尋找“樂趣”
1、受“一點突破教學法”的啟示,我決定讓學生在上課開始,找出總寫樂趣的重點句,即: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2、讀書感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占有重要地位,學生找到重點段后,采用各種形式,反復誦讀,邊讀邊體會,帶著體會再讀,可以使學生悟出這兩句話總寫了養花中的“情趣之樂”,“意義之樂”,“成果之樂”。
(三)重點環節就是體會“樂趣”
新課程倡導,團體互助性學習,即合作學習,因此在此環節開始,我讓小組合作,每個同學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組員聽,并說出理由,不懂之處在小組內討論,讓學生初步感知作者如何把養花中的 “意義之樂”, “情趣之樂”,“成果之樂”寫具體的。
1、 體會養花的 “意義之樂”。
、 請找到具體描寫“意義之樂”的同學讀給大家聽。
、 學生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見解,感受“意義之樂”。
如:養花使作者腰酸腿疼,他為什么覺得有意思呢?
此處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教師適時創設情景,出示百花開
放的壯觀景象,讓學生體會到勞動帶來的快樂感受生活的美好,以肯定的語氣告訴所有人:“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就是真理!”這就是勞動的意義!
2、 體會“情趣之樂”,“成果之樂”。
采用演示教學法,出示曇花照片再現“秉燭夜游”和“送牛奶的同志夸花香”的情形。創設情景:如假如你是老舍先生,請朋友觀賞自己的花,聽著友人贊嘆,你有何感受?教學生用換位思考的方法,體會作者享受成果時的自豪與高興,帶著這種體會與感受讀文中的段落,在誦讀中加深理解。學生在合作學習時可能會質疑“‘淚’和‘憂’也算樂趣嗎?”對此質疑我會鼓勵大膽質疑的同學,組織同學討論此問題。
教師點撥:傷心流淚只是一段小插曲,畢竟歡樂時多,傷心時少,這何嘗不是一種情趣呢?
在體會“樂趣”這一環節中,體會養花的“意義之樂”, “情趣之樂”,“成果之樂”時順序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學生點到那一部分,就深入探討學習哪一部分,這樣可以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深化“樂趣”
新課程倡導一個教學環節要揉合多個目標,在此環節,讓學生有感情地帶著學習中的體會讀完課文后,說一說下面問題:
1、養花可以( ),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
2、你為父母做好了一頓飯可以( ),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
3、( )可以( ),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 這些問題可以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生成和增長了知識,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已有經驗產生不同的體會和感受。
(五)拓展運用
拓展運用立足于以讀到背,以背到寫,以寫到用。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和優秀文化的熱愛,激活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因此在此環節先采用同桌比賽背誦的方法,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文字,當堂背誦展示。背誦快的學生介紹自己的背誦方法即:在理解體會的基礎上,熟讀成誦。課下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花草寫一篇短文。如果養過花,也可以寫出自己的感受。
六、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力求突出中心、干凈明朗、一目了然。我的板書設計是:
養花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養花的樂趣
既續勞動,又長見識。
本設計是我對課程改革的一點探索,不足之處,希望各位領導、老師指正。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激發他 們熱愛生活的情趣。
2、學習借助中心句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分別用“不是……就是”、“要是……就”寫句子。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四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學習借助中心句,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激發他 們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難點:
學習老舍的語言風格和安排材料的方法。有幾處議論明理的句子學生理解稍困難些。
課前準備:
1、溫習老舍的《貓》,想想他的語言特點。
2、了解老舍其人其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2、學習生字新詞。
3、了解課文中具體敘述了哪些養花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你知道老舍嗎?
2、你喜歡老舍寫的《貓》嗎?為什么?
3、今天我們學習老舍的另一篇佳作《養花》。
二、初讀
1、自由讀課文5分鐘,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想一想:你喜歡這篇課文嗎?為什么?
2、交流。
三、研讀
重點抓住最后一節進行研讀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思考:作者在課文中具體敘述了哪些養花的樂趣?通過讀書解決問題。
提示
(1)"……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
(2)"我得天天照管它們,想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
(3)"摸著門道,花草養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開花,多么有意思呀!"
(4)"我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子里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環……"
(5)"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跨"好香",這使我們全家都感到驕傲。趕到曇花開放的時候,約幾位朋友來看,更有秉燭夜游的味道……"
……
在反饋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關句段。
質疑:提出不明白的問題,下節課討論。
四、作業鞏固
1、作業1、2、3
2、拓展練習:曇花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花呢?你能不能想想辦法,制作一份圖文并茂的"曇花介紹"。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進一步體會養花給人帶來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的情趣。
2、欣賞老舍的語言風格和安排材料的獨到之處。
教學過程:
一、繼續研讀
1、重點抓住第六節開展討論
當然,也有傷心的時候,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300棵菊秧還在地上(沒到移入盆里的時候),下了暴雨,鄰家的墻倒了,菊秧被砸死30多種,100多棵。全家都幾天沒笑容。
這篇課文是寫養花的樂趣,為什么這里要寫傷心的事? (即聯系課文中的中心句來展開討論。)
提示
(1)傷心是因為菊秧被砸死了,秋天就少了許多的菊花……
(2)傷心之深是因為愛花之切,可以反襯養花的樂趣……
2、背誦課文最后四段
(1)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2)多種形式結合。
3、聯系全文,想想最后一節的作用。
二、品味鑒賞
1、讀讀課文,體會老舍運用語言和安排材料的獨到之處。
2、談談自己的所得。
三、作業鞏固
1、作業本4、5、6、7
2、課外拓展:你是否也想親身體驗這種樂趣呢?那么,自己學習養一盆或幾盆花吧。當然,你也可以養金魚,養小鳥或其他小動物,其間也是樂趣無窮的。在此同時,你還可以記錄一些觀察筆記,也許在其中你還會有其他的收獲呢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拓展閱讀,進一步了解老舍其人。課余練筆,培養生活情趣。
一、拓展閱讀
著 者 略 歷
舒舍予,字老舍,現年四十歲,面黃無須。生于北平,三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也。幼讀三百千,不求甚解。繼學師范,遂奠教書匠之墓。及壯,糊口四方,教書為業,甚難發財;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示甘于寒賤也。二十六歲,發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么了不得。三十四歲結婚,今己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閑時喜養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
書無所不讀,全無所獲,并不著急。教書作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能有點出息!
著有:《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小坡的生日》,《貓城記》,《離婚》,《趕集》,《牛天賜傳》,《櫻海集》,《蛤藻集》,《駱駝祥子》,《火車集》,皆小說也。當繼續再寫八本,湊成二十本,可以擱筆矣。散碎文字,隨寫隨扔;偶搜匯成集,如《老舍幽默詩文集》及《老牛破車》,亦不重視之。
載一九三八年二月一日《宇宙風》第六十期
二、信息交流
1、談談你所了解的老舍。
2、名篇推薦。
三、練筆:生活中的情趣
有一位名人說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只要你用心體會,你的生活中也一定充滿了無窮無盡的樂趣和新鮮事,把這些都用你的筆寫下來,成為一篇《生活中的情趣》。
板書設計:
養花
⑴總起,養花 當作一種樂趣。
、起B什么花。 好種易活的花。
⑶養花要摸門道。 增長知識。
、瑞B花要付出辛苦。 有益身心
、绅B花使人喜悅。
、署B花使人傷心。
、丝偨Y養花的樂趣。 有……有…… 既……又……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養花》教案設計 篇13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載、循環、自生自滅、一來二去、門道、曇花、秉燭夜游、見識。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3、能從課文中找出點明中心的句子,并能說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表現中心的。
教學重點:
知道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是什么及養花帶來的樂趣,以及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中心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入本課
你喜歡養花嗎?誰說說養花有什么好處?那么我們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養花的?
板書:13養花。
二、介紹老舍、老舍養花
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個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他開始用白話文創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問世。在現代文學史上影響很大。還創作了《方珍珠》、《龍須溝》、《月牙兒》、《西望長安》、《茶館》、《四世同堂》等劇本和小說。曾獲“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關于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后開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事。
三、學生自學生字、詞和課文
1、按生字表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通讀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3、朗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拼讀,讀生字,注意糾正錯誤。
記清字形,理解詞義:有問題提出來大家討論。討論時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
秉燭夜游:部首:禾或丿。筆順:秉,與“乘”區別。詞義:秉,拿。舉著燈燭在夜間游賞。
糾正字音:樂趣、計較、雖然、適當、盡管、傾盆
2、多音字:
3、讀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如有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邊不去理睬。
4、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是從哪幾方面來講的?(整體感知)
(養花給“我”帶來樂趣。)
5、提出不理解的詞句,質疑。(寫養花的樂趣為什么還寫憂?)
五、練習朗讀課文,讀熟課文
六、指名分段讀課文,讀后說出段意,理清線索。
老師板書
1、為什么養花; 2、養什么花;
3、養花要摸門道; 4、養花有益身心;
5、養花使人喜悅; 6、養花使人傷心;
7、養花的樂趣。
七、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熟課文。
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點和為什么喜歡,以及在養的過程中有什么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2、給課文編寫提綱。
3、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要寫出它的特點和你為什么喜愛它。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 :
1、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2、學習課文寫法,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
教學過程 :
一、復習、談話,引入本課
誰養過花?請舉手,說說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養花有什么感受呢?(樂趣)我們來繼續學習課文。
二、讀講課文
1、請你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養花的樂趣的?(學生列提綱,教師巡視,發現問題隨機解決。)請同學按提綱上的內容讀一讀相關的段落。
2、請你再默讀課文,舉例說一說,課文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還有什么問題沒解決?(自讀——批注——討論——交流)
點撥:
。1)為什么只養好種易活,自己能奮斗的花?什么叫“奇花異草”?
教師:這與老舍的性格有關,對花草提出了一個內在的標準,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奮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奮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讀。養花的樂趣是什么?(人生啟迪:勤勉奮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養花實踐中摸到門道,花養得很好。)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用一句話歸納作者在養花中得到了什么?為什么養花能得到知識?
(花種類不同,習性不同,對自然環境與管理要求不同)養花的樂趣在哪里?(增長知識)
。3)作者的收獲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ㄖ挥邪匆幝赊k事,花才能養活,只有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才能摸到門道,增長知識。)
(4)“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養花的樂趣在哪里?
(養花須付出勞動,但有益身心,有所收獲。)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板書:付出勞動,有益身心。
。5)那么養花的樂趣是什么?(板書:有喜有憂)
“喜悅”是樂趣,那么“憂”也算樂趣嗎?
。B花有喜有憂,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樣才是有趣的人生,無憂只有喜,生活平淡無味。而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奮斗。)
。6)齊讀最后一段,說說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與前面幾段有什么關系?(分、總),與第一段有什么關系?
(照應)養花的樂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讀。
3、自己背誦喜歡的段落。
三、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總結養花的樂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從《養花》中,你對老舍有什么了解?(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探求知識,積極奮斗。)
3、投影出示本課的提綱:
文章中心: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材料安排:
1、把養花當作樂趣。
2、分述養花的樂趣:
、兖B自己能奮斗的花——人生啟迪
、陴B花要摸門道——增長知識
③養花要付出勞動——有益身心
、莛B花使人喜悅——有喜
、蒺B花使人憂傷——有憂
3、總結養花的樂趣。
四、學習課文寫法,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要寫出它的特點和你為什么喜愛它
1、說說你喜歡的花草有哪些。
2、說說這些花草的特點。
3、比較一下哪種花草最有特點,然后說說你為什么喜愛它。
4、構思。
5、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