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滬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間的計算》教案(精選6篇)

滬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間的計算》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3-01-03

滬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間的計算》教案(精選6篇)

滬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間的計算》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解決同一天中,時和分、分和秒形式的兩個時刻與時間(段)的計算問題。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用時間線段圖和豎式解決同一天中,時和分、分和秒形式的兩個時刻與時間(段)的計算問題。

  情感與態(tài)度:在學習中使學生明白時間的寶貴,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品質(zhì)。

  教學重點:

  用時間線段圖和豎式解決同一天中,時和分、分和秒形式的兩個時刻與時間(段)的計算問題。(加法計算)

  教學難點:

  學生對于題意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出示

  小丁丁和同學約好上午9時15分在動物園門口集合,小丁丁早晨7時48分出門,路上用了1小時23分。

  (1)在這段文字敘述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上午9時15分在動物園門口集合;

  早晨7時48分出門;

  路上用了1小時23分。

  (2)9時15分、7時48分、1小時23分各表示什么,有什么不同?

  9時15分、7時48分表示時刻,是指某一事件發(fā)生的時候。

  1小時23分表示時間,是指某一事件經(jīng)過了多久。

  (3)出示問題“小丁丁幾時幾分到達動物園門口”這是求時間還是求時刻?

  是求時刻

  (4)今天我們就要來討論關于時間的計算的問題。(出示課題)

  [對于學生經(jīng)常會混淆的“時間”“時刻”這2個數(shù)學用語進行簡單的辨析。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明確地知道是要求什么?]

  二、中心階段

  1.請學生試著計算。

  2.匯報

  (1)畫圖

  (2)豎式算

  注意:這步計算,“分”的計算滿60要向“時”進1,因為分與時之間的進率是60。

  答:小丁丁9時11分到達動物園門口。

  3.比較2種方法得出2種方法都很好,都很直觀、很簡潔。

  4.小結(jié)

  我們可以利用時間線段圖和豎式來解決某一時刻經(jīng)過多少時間會到哪一個時刻的計算問題。

  三、練習階段

  7時50分+45分=時分

  8時26分+2小時37分=時分

  15分18秒+3分52秒=分秒

滬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間的計算》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歸納、總結(jié)等方法,掌握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

  2、引導學生從圖片中獲取有意義的數(shù)學信息,找出要解決的問題,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解決問題,掌握解學問題的基本方法。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1、掌握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

  2、建立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模型:終點時間-起點時間=經(jīng)過的時間。

  3、滲透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

  教學難點:

  建立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模型:終點時間—起點時間=經(jīng)過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

  開學了,熊大和熊二從熊堡出發(fā)去學校,熊大用了2小時,熊二用了120分鐘,熊大說它用的時間少,熊二說它的用時少,它倆誰也不甘示弱。同學們,請你們當裁判,它們倆究竟誰用的時間少,好嗎?

  二、學

  (一)單位換算

  1.從熊堡到學校,熊大熊二誰用的時間少?為什么2時=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2.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1時是60分,2時就是2個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學間相互說一說。

  4.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5.練一練:3分=秒

  600分=時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獨立思考,然后與你的同學交流交流。

  (二)時間計算

  9月1日,小明背著書包上學去了!(課件出示)

  三、析

  1、觀察你從中獲得了哪些有意義的數(shù)學信息?(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

  2.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獨立思考,然后與小組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3.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收集信息。

  4.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1)直接數(shù)一數(shù),7:30到7:45分針走了15分鐘。

  (2)7:30到7:45分針走了3個大格,是15分鐘。

  (3)都是7時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鐘。

  5.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15分鐘對嗎?你是怎么想的?(7:30過15分鐘就是7:45,15分鐘是對的。)

  6.寫上答語。(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15分鐘。)

  7.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8.整理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我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誰來說說?師做整理板書: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

  四、練

  1.填一填。

  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 4時○24分 1分15秒○65秒 3時○200分 140秒○2分 1時30分○90秒

  2.做一做。

  小明去給外地打工的媽媽打電話,電話亭的營業(yè)時間,早上9:00開門,晚上8:00關門。小明8:40到達,他還要等多久呢?

  3、總結(jié):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4、作業(yè):課本第7頁第8題。

滬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間的計算》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加深對時間單位的認識。

  2、了解時間的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用途,會通過觀察、數(shù)格子、計算來知道所經(jīng)過的時間。

  3、了解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知識。

  教學重點:

  學會一些有關時間的計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時、分、秒進率

  板書:1時=60分 1分=60秒

  2、填空題

  2 時=( )分   2 分=( )秒

  180分=( )時   120秒=( )分

  1時40分=( )分   6分=( )秒

  3、填合適的時間單位

  (1)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

  (2)看一場電影要2( )。

  (3)小東跑一100米要用16( )。

  二、探究新知

  1、小學作息時間表

  多媒體課件展示“小學作息時間表”學生自讀問題,依次解決問題

  (1)上午第一節(jié)課是從幾時幾分到幾時幾分?這一節(jié)課上了多少時間?

  你是怎么知道一節(jié)課的時間,你有什么方法?你會不會列算式。

  (老師講解列算式計算)

  板書:8:50 – 8:10=40分

  8 :5 0

  -8 :1 0

  4 0

  答:這節(jié)課上了40分鐘。

  (2)反饋練習:學生板演,說說自己怎么想的。

  下午第七節(jié)課上了多少時間?

  (3)深入探究,10:50~11:30 第四節(jié)上了多少時間?

  學生先試做,問在計算中發(fā)現(xiàn)有什么問題?

  重點講解分不夠減,到時退一作60分。

  (4)反饋練習:1.小明從家里出發(fā)去學校,路上經(jīng)歷了多長時間?先看鐘表,再請列式計算。

  讓學生說出不同的方法,學生板演并訂正錯誤。

  三、鞏固練習

  1.王老師看一場電影時刻表如下,請問這場電影放映了多長時間?

  2.王華上午在校3小時20分,下午在校2小時30分。他一天在學校多長時間?上午比下午多多少時間?

  3.小明從家到學校要走15分鐘,他每天要在7:40到學校,他應該在什么時候從家出發(fā),才能準時到校?

  四、全課小結(jié)

  師:今天你學習了什么知識?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滬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間的計算》教案 篇4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

  師:猜一猜中央電視臺哪個節(jié)目最受歡迎。

  生:《新聞聯(lián)播》最受歡迎。

  生:《動畫城》。

  ……

  師:聽音樂猜一猜.

  師:《新聞聯(lián)播》在什么時候播放?

  (課件演示《新聞聯(lián)播》剛開始播放時的音樂)

  生:《新聞聯(lián)播》是晚上七點播放的。

  師:看《新聞聯(lián)播》,電視上是怎么記錄晚上七點的呢?

  (課件演示……《新聞聯(lián)播》開頭部分)

  生:上面寫19:00。

  師:這是一種新的計時方法——24時計時法。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這兩種不同的計時方法進行時間的計算。(板書:時間的計算)

  二、教學24時計時法

  1 師:猜一猜人們?yōu)槭裁窗堰@種計時法叫24時計時法?

  生:因為一天有24小時。

  師:咱們一起來看看在一天的時間里,鐘面上的時針是怎樣走的。

  課件演示:除夕之夜,當我們盼望已久的新年鐘聲敲到第12下時,新年的第一天開始了,此時此刻,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都指向數(shù)字12—夜里12時,也就是0時,24時記時法也就是從此時此刻開始計算一天的時間。新的一天開始了,時針開始走第一圈,接下去是幾時?(凌晨1時)在一步一步往下?lián)埽寣W生邊看邊說,—2時、3時……6時,此時你們在干什么?……中午12時。問:“這個時候時針走了幾圈?是多少小時?”(走了一圈,12小時)

  下面開始走第二圈,把時針指向下午1時的位置。問:“大家看,鐘面上現(xiàn)在表示的是幾時?”(下午1時)“在一日內(nèi),由于第一圈走了12小時,所以時針在走第二圈時,就把時針所指的鐘表上的時刻分別加上12。下午1時,24時記時法就應是—13時。再往下走,下午2時是幾時?……晚上11時是幾時?”注意,大家看,時針開始走第二圈的最后一小時了。”當時針指向12。問:“現(xiàn)在表示的是幾時?”(24時)與第二天有什么關系呢?”其實24時也正好是第二天的0時

  2、師:一天之中時針走了幾圈?一天多少小時?(板書:一日=24時)

  3、小結(jié):24時計時法簡明不出錯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采用這種計時法。你們發(fā)現(xiàn)過嗎?

  4、反饋練習:

  師:你們經(jīng)常看電視報嗎?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坞娨晥笊系墓?jié)目預報。你喜歡哪個節(jié)目在什么時間播出?

  (課件出示電視節(jié)目預報信息)

  8:50金色童年 9:30兒童英語

  14:00六一劇場 16:40七巧板

  18:30大風車 22:00晚間新聞

  三、巧設闖關游戲教學例題并做相應練習

  1、第一關:幫小動物找家

  (課件演示小動物及他們的家,引導學生做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互相轉(zhuǎn)化的練習。)

  2、 第二關: 例一

  出示:同學們乘車出去旅游, 18時20分從山海關開車,22時40分到達北京,路上用了多少小時?(口答)

  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各組匯報結(jié)果

  教師小結(jié):(課件演示)

  3、第三關:例2:

  ①課件出示一個商店門口掛著這樣的牌子.(出示圖)這表示全天營業(yè)多少時間?

  獨立解決 → 小組討論交流 → 全班交流

  ② 師:同樣的營業(yè)時間你能給這個商店設計一個新牌子嗎?

  獨立設計并展示

  ③ 提問: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你更喜歡哪一種?

  學生辯論,教師引導。

  學生爭論后得出兩種計時法各有各的用處。

  4、第四關:反饋練習

  平平星期天參加課外小組,前一天他晚上9時睡覺,第二天早上6時起床,一共睡了( )小時。課外小組7時30分開始活動,經(jīng)過2小時30分結(jié)束,結(jié)束時是( )時( )分.活動結(jié)束后,平平利用10分鐘的時間整理用具,10時25分回到了家里,他在路上用了( )時( )分.

  四、小結(jié):

  師:一節(jié)課多長時間?今天這節(jié)課幾點上的?這節(jié)課應該幾點結(jié)束?

  上了40分鐘的課,累不累?咱們來猜個謎語吧,最長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快又最慢,最便宜又最寶貴的是什么?(時間)時間這么珍貴,我們應該怎樣做?

  反思

  一、在數(shù)學學習中體驗生活。

  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不僅能激起學生對數(shù)學強烈的求知欲,使之產(chǎn)生學習數(shù)學的內(nèi)在需要,而且為學習數(shù)學提供了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便于抽象知識的形成,并能使他們自覺地應用生活經(jīng)驗去檢驗自己的思維過程是否正確,從而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和自覺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尋找的生活素材要避免成人化,如“買股票”、“工廠做零件”等成人特有的活動就很難引起小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要經(jīng)常以兒童的眼光看待生活,確實挖掘小學生身邊的數(shù)學素材。如課間游戲、課外活動、業(yè)余生活、童話故事等中間所蘊涵的數(shù)學知識往往是學生喜聞樂見的。

  《時間的計算》這節(jié)課自始至終都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應用數(shù)學。老師一開始就創(chuàng)設了看《新聞聯(lián)播》這一個每位學生都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在觀看《新聞聯(lián)播》這一生活情境中,引出兩種計時法。在認識24時計時法時,老師又利用了少兒電視節(jié)目預報這一情境,讓學生嘗試將24時計時法轉(zhuǎn)化自己所熟悉的 12時計時法,這樣,學生不僅在興趣盎然中自主探索數(shù)學知識,而且自覺利用了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判斷得出的結(jié)論,從而及時教正了自己錯誤的思維過程。此外,在比較兩種計時法異同點時,啟發(fā)學生說說你更喜歡哪種計時法,而教師邊傾聽邊引導學生討論,甚至適時制造矛盾,在這種激烈的爭論過程中,學生在不斷的尋找生活中的24時計時法和12時計時法,從而對生活中的數(shù)學有了真實的體驗。

  二、在數(shù)學學習中體驗成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是由活生生的、有個性的個體組成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減少對學生的時空占領,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與合作交流的空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允許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方法與策略解決問題,使學生多一些成功的體驗。

  《24 時計時法》這堂課充分體現(xiàn)了上述兩點。在認識兩種計時法時,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圍繞“你更喜歡哪一種?”這個問題進行思考,進行討論。在教學中老師巧妙的將例題設置成闖關的游戲,而對每一關學生出現(xiàn)的不同想法不同做法老師都沒有輕易否定,而是讓學生討論交流,并充分肯定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當學生闖過關時利用課件聲畫并茂給予“恭喜你們”的話語鼓勵,激起了學生強烈的表現(xiàn)欲,讓他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通過上面的反思,我想一節(jié)好課一定有這樣一個重要指標:學生在學習時輕松、投入,在他們不斷取得成功的同時,也獲得了良好的個性發(fā)展。當然,利用多種媒體的優(yōu)化組合配合教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我們一直在努力探究把多種教學媒體的綜合運用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的效率,也為在教學中實施素質(zhì)教育探究一條新途徑。

滬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間的計算》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時間的計算 教科書p62 例1、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時間觀念。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單位的轉(zhuǎn)換及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

  2、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zhuǎn)換和求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求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時鐘模型、幻燈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師用時鐘模型撥時間,師提問:

  1)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

  2)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3)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又是多少呢?

  2、1時=( )分 1分=( )秒

  3、教師演示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

  4、引出課題:時間的計算”。

  二、探究新知。

  1、時、分之間的單位換算。

  教學例1:2時=( )分

  1) 1時等于……?(學生答)那2時呢?

  2) 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3) 學生匯報:

  ①60+60=120分

  ②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師板書小結(jié):

  2時=( 120 )分

  60×2

  5)鞏固練習:

  5時=( )分 120分=( )時

  2、分、秒之間的單位換算。

  1分=( )秒 3分=( )秒

  1)學生嘗試練習。

  2)學生討論:你是怎么做3分=( )秒的?

  3)學生匯報。

  4)教師小結(jié)。

  3、讓學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題目1和補充題。

  3時=( )分 4分=( )秒

  180秒=( )分 60秒=( )分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說一說得數(shù)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后教師小結(jié)出時間轉(zhuǎn)換的方法。

  4、教學例2。

  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說圖意:

  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1)師撥7時30分到7時45分之間的時間,讓學生觀察時間的變化。

  2)提問: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①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②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jié)(略)

  5、生生互動:

  學生分組說說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其他的學生幫忙算一算這位同學從家到學校需要多少時間。

  三、鞏固新知

  1、填空:

  1)50分比1時少( )分 ,1時比45分多( )分。

  2)一節(jié)課是( )分,課間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時。

  2、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題,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8時40分再加上( )就是9時。

  3、競賽:3時至3時45分,經(jīng)過幾分?

  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4、下面是小明周末下午的時間安排表。

  2:30—2:50做作業(yè) 2:50—3:30 看電視 3:30—5:30 畫 畫 5:30—6:00 吃晚飯

  看表回答問題:1)做作業(yè)用了多長時間?

  2)畫畫用了多長時間?

  3)小明吃晚飯后還可以玩2小時才睡覺,他應該什么時候睡覺?

  四、全課總結(jié),回歸評價。

  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xiàn)在經(jīng)過了幾分?

  五、板書設計:

  時間的計算

  2時=( 120 )分 5時=( 300 )分

  120分=( 2 )時 3分=( 180 )秒

  45-30=15,是15分鐘

滬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間的計算》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時間的計算》是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時.分.秒的基礎上教學的。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學生在一年級就認識了時針.分針。并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但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比較復雜.時間又時時伴隨著人們的生活。因此,教材從教學材料的選擇到呈現(xiàn)方式,都十分注意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力求讓他們在實際情境中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有關時間的知識。

  2、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計算。

  (2)進一步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3)教育學生要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3、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使學生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學習難點:掌握時間計算的方法。

  【學情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貼近實際的情景教學,創(chuàng)造疑問,學生想辦法解決疑問。教師啟發(fā).點撥 。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際操作,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好的方法。學生真正的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主導.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中的能力培養(yǎng)。

  【教學策略】

  情境教學——自主探究——應用拓展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看看手表現(xiàn)在是幾點幾分?(寫黑板上)前1小時是幾點幾分?后1 小時呢?

  師:說的真好!看來咱們班同學時間知識掌握的非常好!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慌笥涯銈兿胝J識他嗎?他呀,就是我們的學習好伙伴聰聰,他要帶領大家一起去游覽一下我們美麗的方正縣。首先,(師在黑板上貼人物圖片)聰聰說:“他想采訪一下大家,星期天你們都做些什么?”

  生: (自由說)

  師:你們想和聰聰一起過一個快樂的星期天嗎?(師板書:快樂的星期天)

  二、 聯(lián)系實際,講授新課:

  1、時間的換算:

  師:同學們都知道,我們方正縣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們的家鄉(xiāng)更是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雙龍湖、雙鳳湖、蓮花湖等都是我縣著名的旅游景點,那里的景色非常優(yōu)美,每年吸引了許多縣內(nèi)外的游客前來觀光,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呢?好!現(xiàn)在就讓我們隨聰聰一塊兒去看看吧!

  師:我們首先來到了蓮花湖(擊按鈕)這里每年夏天都有上萬朵蓮花競相開放,景色異常美麗,,聰聰在這里玩的真是留戀往返,一轉(zhuǎn)眼,游覽了兩個小時。同學們你們知道:2小時等于多少分嗎?(電腦出示問題)師板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例1.

  例1: 2時=(120)分

  師: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想1小時是60分,2小時是兩個60分,就是120分。

  師:誰想到前面來用你制做的學具表撥一撥分針走多長是1小時呢?誰能說一說?如果老師把這道題變化一下你會做嗎?我們看題,120分=( )時。誰會做并且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你們可真聰明!說的真

  好!可是聰聰不服,出了一些題要考考你們,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電腦出示題)

  3時=( )分 3分=( )秒 240分=( )時

  1時=( )分 2分=( )秒 180秒=( )分

  (師指名回答,并適當追問:240分等于4時,180秒等于3分,你是怎么樣想的呢?引導學生說出思維過程。)你們算得真準確,這些是關于時間的計算,下面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關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時間的計算

  二、時間的計算:

  1、情景教學:

  師:同學們可真了不起!挑戰(zhàn)取得了勝利!下一站聰聰要到哪去呢?(電腦出示)

  例2:聰聰10:30分在蓮花湖出發(fā),10:45分到達了方正湖,請問同學們:他從蓮花湖到方正湖用了多少時間?誰知道?(電腦出示兩個鐘面:10:30 和10:45)

  生:用了15分鐘。

  2、討論算法:

  師:你們這么快就知道是15分,真厲害·!那你是怎么想的呢?請把你們的好方法互相講給組里的小朋友聽聽。(交流討論)

  師:誰愿意介紹你的好辦法?

  生匯報:

  1。數(shù)鐘面上的大格,走了3個大格就是15分鐘。

  2。數(shù)小格,1小格代表1分鐘,15個小格是15分。

  3。我用45-30==15分

  師:你說的真好!用計算的方法時,如果在同一個小時內(nèi),我們只要用分鐘相減來求經(jīng)過的時間就可以了。大家可真棒,想出了這么多種算法。那么,在這么多算法里你最喜歡哪一種呢?說說你的理由。(生匯報)

  師小結(jié):大家認為用算式計算比較簡便,以后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

  (3) 情境練習:

  師:聰聰告訴大家,還有更美的地方要去呢?走吧!(雙機 ---到雙龍湖)

  同學們現(xiàn)在是2:00,聰聰是下午1:20進去參觀的,你知道他參觀了多長時間嗎?能用今天所學的 知 識,幫聰聰算算嗎?

  生:用了40分鐘。

  師:你是怎么算的?和同桌用你制做的學具表撥一撥并互相講一講你是怎樣想的?(同桌交流算法)

  師:誰想到前面來邊撥表邊說一說你的算法。

  師:今天我們和聰聰游覽了我們方正縣的幾處美麗景點,同學們的收獲一定很大吧?你們快樂嗎?你們將來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把我們方正縣建設得更加美麗!

  三。鐘表王國

  師:你們出色的表現(xiàn),吸引了鐘表王國的國王,今天王國里要舉行運動會,邀請聰明的你們?nèi)⒓樱肴幔肯耄$姳硗鯂倪\動會和我們的運動會有所不同,它們的第一個項目是:

  1、撥表比賽。

  師:王國里正舉行撥表比賽,按要求撥表,填出答案。

  第二個項目是:

  2、智慧大比拼:

  師:聰聰要來考考你們,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你會算嗎?

  出示: ( 7:15--------7:50 貓 2:55----------3:25)鐘面

  繼續(xù)往前走,看看還有哪些項目,鐘表王國的比賽項目真是豐富多彩。

  三個項目是:

  3、聯(lián)系生活,連一連:

  中央臺的新聞聯(lián)播1小時30分

  做眼保健操5分鐘

  一集藍貓三千問 30分鐘

  看一場電影20分鐘

  繼續(xù)往下看還有第四個項目呢:

  4、這是聰聰制作的作息時間表。聰聰想請小朋友幫助他計算下面經(jīng)過的時間:

  吃飯: 7:15-------7:35

  鍛煉: 9:25-------9:45

  看書: 3:10-------3:55

  看少兒節(jié)目: 5:40-------6:00

  師:時間過得真快呀!轉(zhuǎn)眼間鐘表王國的比賽結(jié)束了。老師想讓你們自己制做一個作息時間表,拿出你的彩筆設計一下。

  師:時間過得真快呀!我們這節(jié)課接近尾聲了,同學們我們幾點上的課?現(xiàn)在是幾點?上了多長時間?

  四、全課小結(jié):今天我們和聰聰游覽了我們美麗的方正縣,還參加了鐘表王國的運動會。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時間的計算。你們快樂嗎?老師希望你們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浪費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附 :板書設計

  例1 2時=( )分 例2 12:30——12:45

  120分=( )時 15分

  1.45-30=15分

  2.5×3=15

  3.1×15=15

  【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注重體現(xiàn)了情境教學在教學中的運用。課堂上體現(xiàn)了這樣幾個特點:

  1. 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小學生對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物感興趣。所以我從他們熟悉的事物中尋找教學題材,設計了有趣的情景教學。讓學生感到數(shù)學知識就在他們身邊,感到數(shù)學的作用,設計了作息時間表。這樣,既鞏固了時間的知識。又可以教育學生在生活中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浪費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2. 注重在學習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學《時間的計算》時,讓學生用自己制作的學具表親自動手撥一撥,想一想讓他們主動嘗試自主發(fā)展。教學例2時讓他們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方法。這些都體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自主探究的精神。

  3. 注重興趣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個教學貫穿于情境教學之中,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新知,掌握了新知。

  【評析】

  本節(jié)課的設計,以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指導,主要體現(xiàn)在:

  一.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參與。

  上課伊始,談話導入。介紹給大家認識一位朋友,這位朋友要領我們游覽一下我們美麗的方正縣。方正縣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很自然的被吸引到新知識的探究和學習中。

  二.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

  讓學生撥表,自己動手,充分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覺自己就是課堂的主人。小組合作交流算法,面向了全體。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撥表.交流.等多種學習方法突破重難點。

滬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間的計算》教案(精選6篇) 相關內(nèi)容:
  •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相遇》教學反思(精選4篇)

    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九冊第66-67頁相遇問題,要求會用線段圖分析簡單實際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提高用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重點是會列方程解決相遇問題中求相遇時間的問題,難點是相遇問題相等關系的抽象,對同時相遇...

  •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小數(shù)乘小數(shù)》教學反思(精選5篇)

    課前,對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擔心幾點:1、學生能不能理解例題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2、學生能不能發(fā)現(xiàn)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就是因數(shù)的小數(shù)位數(shù)之和?3、下午上新課,效果會不會不如早晨?學生會不會有意見?例題出示,提出問題,列式、估算,都沒問...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5

    解決問題(二)【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81頁例2以及相關練習。【教學目標】1.感受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能綜合運用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從中獲得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和方法。2.發(fā)展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全冊 1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學生74人,大部分學生對數(shù)學有上進心,但接受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習態(tài)度還需不斷端正。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yè)等,對于學習數(shù)學有一定困難。...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8

    學生回答(略)。五、作業(yè)布置練習二十五第2,3,4題。【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25~126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教學目標】1通過對乘法關系的進一步理解,理解倍數(shù)、因數(shù)的概念,了解倍數(shù)和因數(shù)之間的關系。...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2

    解決問題(教學片斷)【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7頁例1。【教學過程】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教師提問,在這一題中,是否有你不理解或不了解的詞呢?由于天然氣表上的讀數(shù)離某些學生(特別是農(nóng)村學生)的生活有點遠,估計他們會提出“上月讀數(shù)”...

  •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全冊4

    第二課時:練習課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從而鞏固所學的知識,并形成技能和技巧。...

  •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全冊 2

    教學過程一、復習1.什么叫循環(huán)小數(shù)?請舉3個例子。2.小數(shù)分為幾類?(有限小數(shù)和無限小數(shù))二、新授課1.教學教科書第29頁的例題10.(1)出示例題10: 1÷11 2÷11 3÷114÷115÷11先讓學生用計算器算出1÷11,則計算器上顯示0.090909091.由...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

    小數(shù)乘整數(shù)(一)【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3頁例1、例2以及相關的練習。【教學目標】1.結(jié)合具體情景探索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感受小數(shù)乘法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全冊1

    一.小數(shù)乘法教學內(nèi)容:本單元教材要求學生掌握:小數(shù)乘法、積的近似值、有關小數(shù)乘法的兩步計算、運用整數(shù)乘法運算定律的推廣進行小數(shù)的簡便計算等內(nèi)容。...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7

    3.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師:我們不但認識了平方千米,還知道了它和公頃、平方米之間的進率,現(xiàn)在我們就利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1)出示例4①重慶渝中區(qū)的面積是22km2,合多少公頃?多少平方米?學生理解題意,這是什么單位化作什么單...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6

    梯形的面積(一)(教學片斷)教師:想一想我們前面是怎樣研究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學生討論后回答: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把三角形轉(zhuǎn)化成平行四邊形來推導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

  •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全冊3

    教學過程一.復習1.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2.解下列方程并檢驗。x—4.8=9.3 x+2.4=73 49+x=53.2二.新授課1.教學教科書第59頁的例題2(1)出示教科書例題2的圖學生觀察,提問: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方程左右兩邊都除以3,方程左右兩邊仍然相...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3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39頁例1、例2。【教學過程】……1. 教學例1教師:利用圖形的平移可以設計出一些漂亮的圖案。(多媒體課件出示)教師:在方格紙上的圖形①是怎么樣變成了最后的那一個圖案?請同學們4人為一個小組討論。...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4

    (4)學生試算,教師用循環(huán)小數(shù)表示商。教師板書:47÷22=2.13?6?。(5)小組討論:循環(huán)小數(shù)怎樣保留兩位小數(shù)?先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再在全班匯報。...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安县| 嘉定区| 防城港市| 定兴县| 四会市| 盐城市| 清镇市| 南皮县| 昌邑市| 肇庆市| 通许县| 阳谷县| 灵宝市| 江永县| 光泽县| 铅山县| 蕲春县| 泌阳县| 龙口市| 广灵县| 双辽市| 建宁县| 集贤县| 青浦区| 页游| 仁寿县| 永平县| 普安县| 枣庄市| 牟定县| 花莲县| 蓝山县| 攀枝花市| 上蔡县| 广汉市| 巴里| 临沭县| 六盘水市| 章丘市| 巴东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