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詩歌《綠色的世界》(精選4篇)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詩歌《綠色的世界》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說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
2.感知周圍事物的色彩變化,并能大膽地運用語言表述。
【活動準備】
1.與詩歌內容相符的ppt。
2.紅、黃、藍、綠各色玻璃紙。
【活動流程】
1.看詩歌ppt,學習詩歌。
1)展示ppt2-5圖片。
師:這個圖片上的是什么?(觀察ppt圖片2-5)
這些畫都是黑、白顏色的,有什么辦法讓它變成彩色的?
我想了一個辦法,請你們來看一看!(老師戴上一幅綠色的眼鏡)
請你們猜一猜,現在我看見的畫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
幼兒帶上綠色的紙,觀察ppt圖片2-6。
師:如果把綠色的眼鏡拿掉,綠色的世界會怎么樣?(播放ppt7)
2)根據ppt圖示1-7,教師朗誦詩歌。
師:老師這里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叫做《綠色的世界》,我們帶上綠色的眼鏡,一起來學一學。(教師示范朗誦,幼兒跟念。)
2.引導幼兒觀察具體形象,仿編短句。
1)師:我們戴上綠色的眼鏡,還發現哪些東西也變成綠色的呢?(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室里面的事物)
2)幼兒自由觀察教室,請個別幼兒說一說。(引導說出“我看到了綠色的”)
3.延伸活動。
讓幼兒戴上紅、綠、藍等色彩不同的眼鏡,去外面走走、看看,感知周圍世界色彩的變化。
1)提問:我們戴上綠色的眼鏡,周圍的各種事物都變成了綠色,如果我們戴上其他顏色的眼鏡,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2)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一種顏色的眼鏡去觀察周圍世界色彩的變化。教師帶領幼兒邊看邊說:我看到了X色的。
附:兒歌《綠色的世界》
綠色的天空,綠色的小貓,
綠色的蛋糕,綠色的手套。
這兒一片綠,那兒一片綠;
到處都是綠、綠、綠,
當我把綠色的眼鏡拿掉,
綠色的世界忽然不見了。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詩歌《綠色的世界》 篇2
【設計意圖】
《綠色的世界》是為大班幼兒創編的一節語言領域活動內容。這是一首充滿童趣、稚美且富有極強吸引力,能夠激發幼兒強烈探究欲望的兒童詩歌。兒歌語言以充滿好奇和質疑的口吻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本節活動課時我結合大班幼兒的認知規律和語言發展水平,依據我園正在實施和驗證的“354”游戲教學模式為依托,在活動中體現幼兒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行為,特別在“4”個環節中的預設實踐中讓幼兒熟悉詩歌、嘗試利用游戲方式進行“置換單個詞語”完成仿編。循序漸進會用“x色的”這一句式說話,培養幼兒想說、敢說、愿意說等文明交流的語言習慣,以此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我嘗試在活動預設上打破傳統的將語言活動在室內進行的模式轉移在室外,讓幼兒的視野從室內拓寬到室外美麗的校園,接受五彩繽紛的世界用“小眼睛大世界”為活動主題,讓幼兒在有生命的空間里盡情的吮吸、盡情的感知、盡情的釋放、盡情的探究、營造濃濃的吟詩情境和氛圍。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體驗與小伙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有節奏、有韻律地朗誦詩歌。
2、引導幼兒嘗試運用“置換單個詞”完成仿編,并逐步學會用 “x色的”這一句式說話,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培養幼兒文明交流的好習慣。
3、鼓勵幼兒樂于參與游戲,體驗與小伙伴一起游戲、一起快樂的喜悅。
【活動重點】
1、引導幼兒學會有節奏、有韻律地朗誦詩歌。
2、鼓勵幼兒樂于參與游戲,體驗與小伙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嘗試運用“置換單個詞”完成仿編,并逐步學會用 “x色的”這一句式說話,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培養幼兒文明交流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白、黑面具各一。
2、紅、黃、綠彩色眼鏡。(眼鏡與幼兒人數相等)
3、天空、小貓、蛋糕、手套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情境導入----《變臉》。
1、教師將幼兒帶入戶外活動場地,進行游戲活動前的組織播放《變臉》樂曲,教師表演變臉。(以魔術的形式進行臉譜的變化)
2、在表演結束后,師問:寶貝你們剛才都看到了哪些顏色的臉譜?幼兒回答:紅色、綠色、藍色、白色等;今天我們要帶領大家一起去探索綠色的世界有多么神奇!好嗎?
二、活動前奏-----找顏色。
1、師幼共拉圓圈同唱走走走,我們大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唱完老師說蹲下,最后蹲下的小朋友說說自己郊游路上的發現。
2、問答式找顏色。(師:小朋友你剛才在郊游時都看見了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幼兒:我看見了花,發現花是紅色的;還看見了花壇,花壇是白色的…….)
3、小朋友,你們戴上綠色的太陽鏡看看有什么神奇出現呢?
幼兒探索發現(花變成了綠色,花壇也變成了綠色...... )
師:為什么這里的一切都是綠色的呢?
----哦!原來是綠色的眼鏡在“惡作劇”呢!
三、游戲環節“小眼睛大世界”。
1、師出示圖片,邊指圖片邊引導幼兒說出“綠色的”。
2、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大膽的說出兒歌的內容。
3、讓幼兒戴上其它顏色的太陽鏡,說一說都看到了什么?說一說“黃色的”或“紅色的”。(利用單個詞置換方式完成)
4、教師將幼兒分成4組,每組8人,合作完成詩歌創編接力賽。
5、師講解游戲玩法:幼兒按照分組各站成4縱隊,每隊8人。各隊選擇自己隊喜歡的顏色完成詩歌創編,哪隊用時最短,哪隊獲勝。(置換單個詞完成創編)
6、教師引導示范玩法。
7、幼兒玩游戲。
四、活動主題延伸。
1、簡單總結本次活動,對幼兒的表現予以肯定。
2、帶領幼兒參觀校園,感知戴上彩色眼鏡和取下眼鏡所觀察到的事物的神奇變化。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詩歌《綠色的世界》 篇3
活動目標:
1、能用多種顏色透明紙觀察周圍物品,感知周圍世界的色彩變化。
2、能仿照兒歌結構,替換圖標中的顏色和具體形象,大膽想象,仿編兒歌。
重點、難點:重點:能用多種顏色透明紙觀察周圍物品難點:能訪照兒歌結構,替換圖標中的顏色和具體形象活動準備:幼兒初步學會兒歌《綠色的世界》
幼兒畫冊彩色眼鏡若干
教師行為:
1、1、一、談話導入。
1、出示太陽。問在太陽下你們感覺怎么樣?(太陽很刺眼)怎樣讓自己的眼睛好受一點。(用眼鏡)2、今天馬老師也帶來了一些眼睛,這些眼睛有些特殊。都是綠色的鏡片。我把綠色的眼睛送給你們,請你們帶上看看我們的教室發生了什么變化。看到了什么?教師小結:看到了一個綠色的世界。
3、引導看看這兒,看看那兒(這兒一片綠,那兒一片綠,到處都是綠綠綠。)二、學習是詩歌。
1、看展板上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引導幼兒說說:綠色的天空,綠色的蛋糕,綠色的小貓,綠色的手套。
2、把眼睛拿下來看看,他們是怎樣的?
提問:為什么,綠色的東西變成白色的了。為什么綠色的世界忽然不見了?
3、完整朗誦一遍詩歌,幼兒跟念。
4、幼兒表演朗誦。分各種形式表演。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詩歌《綠色的世界》 篇4
本次活動,雖然是一次詩歌教學活動,但是我并不局限于讓幼兒學習詩歌,我主要是讓孩子在語言活動中想說、喜歡說和愿意表達。我讓孩子們戴上綠色眼睛看周圍世界時,孩子們的心敞開了,他們把自己看到的世界都說了出來。“老師,桌子是綠的。”“老師,電視機是綠的。”“老師,我看到玩具也變成綠色的了。”……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因為孩子戴上了綠色眼鏡進行了探索,所以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世界,感受到了綠色眼鏡所帶來的變化。幼兒感受了詩歌氛圍之后,我又讓孩子戴上紅色、藍色、紫色的眼鏡,去外面走走、看看,感知周圍世界色彩的變化。從而更深地理解、體會作品中描繪的“綠色世界”,并將作品的經驗與個人的經驗聯系起來。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將詩歌中的“綠”字改編為“紅”字,“藍”字等等,最后把幼兒編出的各種顏色的詩歌段落串聯起來,形成了一首較長的“多彩的世界”的詩。
孩子天性對一切新奇的東西有著極大的興趣,周圍世界的變化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本次活動中,孩子通過觀察獲得了知識,觀察不僅能提高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同時也使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發展。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一個人的智慧應從觀察天上和地下的實在的東西中來,同時觀察越多,獲得的知識越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