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精選5篇)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發布時間:2022-12-24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精選5篇)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踐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互聯系和變化規律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師:我們學過哪些基本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2.出示一張紙。師: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如果把這樣大小的許多紙重疊在一起,你們看,是什么形狀?(長方體)

  3.師:在日常生活中,長方體形的物體我們常見到,如保健箱、粉筆盒等等,你們能說出一些來嗎?(磚、墨水瓶盒子、教科書……)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聯系很多,在工農業生產中用途很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示范操作,認識面、棱、頂點

  1.拿出一根蘿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學生觀察并且動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學生感受的基礎上,告訴學生這叫做“面”。

  2.將切出的蘿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塊,出示給學生看。

  師:這塊蘿卜有幾個面?兩個面相交的邊叫什么呢?(棱)

  3.繼續切,把蘿卜一面平擺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現了一個新情況,讓學生觀察后回答,有幾個面,有幾條棱。

  師: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師:剛才我們通過切蘿卜的活動認識了物體的面、棱、頂點。

  4.教師出示長方體模型,學生取出長方體實物,進行觀察,并且摸一摸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然后回答:一個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

  三、認識長方體

  1.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手中的長方體實物,并自學課本,同時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學題:

  (1)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哪些面的面積相等?為什么?

  (2)長方體有幾條棱?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2.討論后,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簡要板書。

  (1)長方體有6個面,都是長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稱為相對的面,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2)長方體有12條棱,同方向的棱長度相等。

  (3)長方體8個頂點。

  3.接著教師出示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告訴學生這也是長方體,在它的6個面中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板書:在長方體中,也可能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4.指導學生進行想象。

  (1)師:①以上我們學習了有關長方體的知識,回憶一下看,長方體有哪些特征?根據這些特征,聯系生活實際中你們見到的一些實物,說說它們的面、棱、頂點(學生根據教師的提問各抒己見,進行討論)。②誰能說說教室這個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2)出示長方體模型。①師:你能看到長方體的哪幾個面?②一般我們能看到長方體的三個面。③出示透視圖。告訴學生:這幅圖稱為長方體的透視圖。

  (3)嘗試練習:判斷下列圖形中哪些是長方體,說明哪些不是長方體,為什么。

  5.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指導學生觀察模型,指著模型的一個頂點問: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有幾條棱?是哪三條棱?告訴學生: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我們把橫的棱長稱為長,縱的棱長稱為寬,豎的棱長稱為高。

  (2)教師取出一個長方體模型,讓學生指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再把同一模型換三個位置,分別由學生指出它的長、寬、高。

  (3)要求學生拿出各自帶著的錄音磁帶盒,要求:①在教師規定的統一擺放位置,分別量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厘米。②讓學生在各自不同的擺放位置,量出長、寬、高并報出數據,讓其他學生猜出報數據學生測量時的擺放位置。

  (4)嘗試練習(略)。

  四、認識正方體

  1.以練習一第1題,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是5厘米的立體圖形為例,告訴學生:“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

  2.學生取出正方體學具,教師要求學生動手量一量12條棱的長度,觀察6個面的形狀和大小。教師提出問題:發現了什么?

  經過討論,讓學生閱讀課本,根據課本的敘述,要求學生講出:(1)正方體的特征。(2)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系。

  五、總結比較

  師:我們分別學習了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請取出按照練習二十二第5題要求制作的紙樣,再請大家比較比較:

  1.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特征?

  2.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3.兩者的關系怎樣?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系,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學難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等;投影片;動畫。 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老師明確: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2.教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墨水瓶盒等。 教師提問:這些物體的各部分都在一個面上嗎?(不是) 教師明確:這些物體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它們都是立體圖形。

  3.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有什么特征。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的特征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 教師提問: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 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 請摸一模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

  教師板書:面、棱、頂點

  2.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演示動畫“長方體的特征”】

  討論提綱:

  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系?

  ②長方體有多少條棱?棱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系?

  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教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頂點:8個。

  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

  3.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別。

  老師提問: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別呢? 請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 你能看見幾條棱?哪幾條棱?

  教師介紹長方體的畫法: 看不見的棱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后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

  4.出示長方體框架觀察。

  教師提問:框架上的12條棱可以分幾組?怎樣分?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教師明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二)正方體特征

  1.【演示動畫“正方體的特征”】

  教師提問: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么變化? (長、寬、高變為相等,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為正方體)

  2.對照長方體的特征學生自己研究正方體的特征。 學生討論、歸納后,

  教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3.學生討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相同點:面、棱、頂點的數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提問: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通過學生的觀察、對比、小組討論,了解長、正方體的特點。

  2、在操作中認識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了解長(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這兩種平面圖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我們以前學過的這些圖形都是平面圖形,今天我們要認識兩種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一)新課引入:指著各種形體的教具提問,哪些物體的形體是長方體?請學生把長方體挑出來。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學生舉例。 我們為什么把這些形狀稱做長方體呢?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二)認識長方體。

  1.教師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說明面、棱和頂點。

  2.學生拿學具小組討論,并出示小組討論提綱,同時討論后填寫操作實驗報告。

  面 棱 頂點 長方體 數量 形狀 大小 數量 長度 數量 位置

  (1)探究完成實驗報告。

  (2)匯報討論結果。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4.引導學生 指出自己手中學具的長、寬、高,改變學具的位置,在指出長、寬、高。向學生說明長、寬、高根據長方體所擺的位置不同而改變。

  5.練習: 要求根據特征判斷下面圖形是不是長方體?并說出長方體立體圖形的長、寬、高是多少厘米。

  (教具)

  (三)認識正方體

  1.學生找出正方體實物來獨立觀察,觀察后按提提綱獨立回答問題,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 獨立觀察提綱:

  (1)數一數,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有什么特點?

  (2)摸一摸,正方體有多少條棱?它們的長度相等嗎?

  (3)找一找,正方體有幾個頂點? 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 面 棱 頂點 正方體 數量 形狀 大小 數量 長度 數量 位置 1.班集體討論,訂正學生獨立完成的實驗報告,并完成教師板書,注意啟發學生自己總結正方體的特征 2.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何異同? 相同點: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不同點:形狀、大小、長短不同,正方體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面積都相等,12個棱長都相等。 3.引導學生認識長、正方體的關系:

  (四)新課小結

  這結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還有什么問題?

  三、看書質疑(略)

  四、鞏固練習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 )

  (3)正方體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篇4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是學生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一次過渡,也是學生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的基礎。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一個轉折點,它從平面圖形過渡到立體圖形,從計算面積到計算體積,而且對于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更是一個質的飛躍。特別是對于那些構建空間念能力薄弱的學生來說,本單元的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對長方體正方體特征的充分認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雖然說長方體在學生的身邊隨處可見,但是要發現它的特征,還是不怎么容易的。我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課時注重做到以下幾點: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關于長方體和正方體已經了解了哪些知識。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組織教學。

  2、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在解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我讓學生把一個長方體放在課桌上,然后坐著觀察,站著觀察,再換個角讀觀察,學生在觀察后得到結論:最多能同時看到3個面。在探究長方體特征時,我先和學生認識面、棱、頂點,然后把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運用長方體事物,在小組內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發現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學生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很快發現了長方體的很多特征,我想這樣發現的特征學生肯定印象深刻。

  3、注重知識的條理性,培養學生有條理地研究問題,有條理地總結結論。在研究長方體特征時,我讓學生分別從面、棱、頂點三方面去研究,學生對于研究有了方向。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結束后我組織學生有條理地總結,并有條理地板書。

  4、新增了有兩個面是正方體的特殊長方體。同樣讓學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發現這樣的長方體除正方體外的四個長方體完全相同,為后面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做鋪墊。

  5、在練習中注重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如在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棱的特征以后,我增加了一些題目,已知長方體的長、寬、高,求棱長總和;已知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求棱長。

  本節課學生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自主性、積極性,為他們創造了一個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知識建構過程。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篇5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是小學生學習立體幾何圖形的起始課,因此,如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主動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這節課我遵循了學生的認識規律而設計教案,是按“認識概念——合作研究長方體特征——自由學習正方體特征——總結二者關系——運用”的層次來安排的,使學生的理解一步步加深。不足之處是建立長方體的概念的時候,還要使學生多了解一些立體圖形,以幫助他們正確區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增強對立體圖形的感知。另外,我也缺乏足夠的教具和學具,沒能提供多種學具給所有的學生充分操作實踐的機會,讓他們都能通過親手摸一摸、數一數、量一量來認識發現長方體的特征。如果讓學生通過各種感官去認識長方體,那么他們將對學習的新知印象更加深刻。在練習方面,我覺得還需多準備一些有層次的、有針對性的的習題。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幾何形體的認識,牢牢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發展空間觀念,也為后面學習表面積的計算打下基礎。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精選5篇) 相關內容: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精選2篇)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是學生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一次過渡,也是學生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的基礎。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一個轉折點,它從平面圖形過渡到立體圖形,從計算面積到計算體積,而且對于學生...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精選12篇)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目標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系,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學重點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2、立...

  • 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是小學生學習立體幾何圖形的起始課,因此,如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主動認...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太倉市教師培訓與教育研究中心 楊惠娟[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11頁的例1、例2,以及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三第1~5題。...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第一課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內容 教材27~29頁例1、例2練習五第4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和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形成長方體的概念。...

  • 第二課時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

    第二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 教學內容: 教科書p12頁例3,“試一度”、練習三(6、7)。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側面展開圖。強化對長方體面和棱特征的認識。...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測驗

    1.長方體的認識 一、觀察下圖,想想、數數后填空 1.長方體有 個面, 條棱, 個頂點。2.長方體的 個面是 形,也有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 形。3.在長方體中, 的面完全相同, 的棱的長度相等。...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標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系,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學重點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2.立體圖形的識圖.教學難點1.長...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小學 鄭水忠教學目標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理解兩者之間的聯系,初步學會看立體圖。2、培養學生有序觀察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并在充分的探究驗證活動中獲得一些學習方法。...

  • 第二課時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頁的例3,“試一試”和“練一練”,第14頁練習三的第6、7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及其展開圖,進一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2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目標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系,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學重點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2、立...

  • 第一課時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1)

    第一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1) 教學內容:教學第10-11頁的例1、例2,完成隨后的練一練及練習三1-5題。教學要求: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案例]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案例]片段一:自主探究,認識長方體的特征1,初步感知請每個學生拿出一個長方體紙盒,用手摸一摸這個長方體紙盒,并說一說摸到了長方體的哪一部分.教師拿出一個長方體模型讓學生觀察,邊演示邊說明,我們摸到的共有三部分,...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王國東)

    武進區前黃中心小學課題研究課教案課題名稱《基于校園網絡環境培養學生良好信息素養的策略研究》所屬級別常州市級執教王國東學科數學班級六2時間2005.11教學內容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時1課時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

  • 第三單元 長方體和正方體 第一課時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能看懂它們的展開圖。...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昌县| 岑溪市| 荥经县| 横山县| 获嘉县| 邢台县| 黔南| 湛江市| 磴口县| 广宁县| 务川| 乌鲁木齐市| 沁阳市| 咸丰县| 香格里拉县| 新河县| 嘉祥县| 乌苏市| 如东县| 岳阳市| 银川市| 珲春市| 宜宾市| 腾冲县| 剑河县| 永胜县| 鹰潭市| 郑州市| 新野县| 武汉市| 浠水县| 鹿邑县| 祁东县| 桓台县| 东至县| 扶余县| 呼伦贝尔市| 赤城县| 鹿泉市| 囊谦县|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