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原文及教案(精選4篇)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原文及教案

發布時間:2022-12-24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原文及教案(精選4篇)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1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原文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張。

  什么張?弓長張。

  古月胡,口天吳,

  雙人徐,言午許。

  中國姓氏有很多,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諸葛、東方,

  上官、歐陽……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周、王、官”12個生字;認識弓字旁、金字旁。

  3、會寫“姓、什、么、雙、國、王、方”7個生字,知道筆畫順序,會組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讀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拼音。

  2、老師教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3、說一說班上的同學還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葉、尸出屈、龍共龔、山隹崔、言午許、黃色的黃、符號的符、田地的田、國王的王、方向的向、隊伍的伍

  4、做課本上的問答游戲。

  二、熟讀詞語、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1、板書詞語:“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古月胡、上官、雙方、國王、什么”。(加粗字體是書本上要求必須認識的字)

  2、老師教讀,請學生上臺來教讀。

  3、老師隨機抽取幾個字指一指,認識會讀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出來?凑l反應最快。

  4、根據筆順歌自己想一想筆畫順序是怎樣的?請四個同學

  上臺來,把“姓、什、么、雙、方、國、王”七個字的筆順寫在黑板上,其余同學就在書本上,把這四個字按照筆順寫在田字格中。

  (筆順歌: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里再封口。)

  5、說一說“張”“錢”“徐”“國”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雙人旁、國字框。

  6、把黑板上的詞語一起來讀一遍,會讀了的就擦掉,較難的詞語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讀兩遍。

  7、全班一起齊讀課文。

  三、課堂練習。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木 子——( 。 」 長——( 。 」 月——(  )

  口 天——( 。 ∽ 小——(  )  言 午——(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兒歌誦讀,認識“姓、氏、李”等12個生字和3個偏旁;會寫“姓、什、么”等7個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運用合適的方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姓氏,對中國的姓氏文化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

  識記12個生字,認識3個新偏旁,會寫7個生字。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

  2.預習生字,做字卡。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誦讀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百家姓》音頻文件,學生進行跟讀。

  2.說說自己姓什么。

  3.揭示課題,并板書。

  4.隨文識字:“姓”。

  (1)根據拼音讀準字音,注意讀好后鼻音。

  (2)學生交流怎么記這個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較的方法。)

  (3)組詞。

  (4)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教師提醒寫字注意點:“姓”的女字旁,橫要寫得短,注意避讓,右邊的“生”橫畫要稍微短些,第一橫起筆在橫中線上。

  (5)生描紅。

  二、自主學習,了解兒歌。(出示課件)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兒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來,遇到讀不準的生字,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反復讀幾遍。

  2.指名朗讀,集體訂正讀音后齊聲誦讀。

  3.小組合作。

  (1)自由朗讀兒歌,一邊讀一邊想:本篇兒歌一共有幾個小節?從中你讀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訴小組同伴。

  (2)還有不懂的地方,在旁邊做上記號。

  4.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

  5.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三、開展游戲,趣味誦讀。(分別出示課件)

  (一)誦讀第一節。

  1.指名朗讀第一節。

  2.齊讀第一節。

  3.了解第一節的姓氏介紹方法。

  (1)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通過把字拆開的方式來介紹姓氏。)

  (2)出示幾個姓,讓學生嘗試拆解。如“張—弓長張”等。

  (3)齊讀第一節。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戲的方式朗讀第一節。

  4.采用不同的方法講述。

  (1)除了拆字法,還有什么方法也能講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樣子,說一說。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師生問答。

 、谕乐g游戲問答。

  5.齊讀第一節,背誦第一節。

  (二)誦讀第二節。

  1.引讀。

  師:中國姓氏有很多——

  生: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指導讀好“鄭”,它的韻母是后鼻音。

  2.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認識復姓。

  (1)跟著老師讀好復姓。

  (2)教師介紹復姓。

  (3)學生補充自己知道的復姓。

  (4)教師補充常見的復姓。

  4.指名讀第二節。

  5.齊讀第二節,背誦第二節。

  (三)比賽朗讀,加深記憶。

  四、合作學習,識記生字。(出示課件)

  1.出示字卡,學生領讀、自由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2.指導書寫,掌握筆順。

  (1)復習寫字姿勢。(“三個一”)

  (2)動畫演示生字的筆順,學生一邊觀察一邊用右手模仿書空。

  (3)觀察例字:看一看,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師范寫,請同學們當小老師給老師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3.學生完成書中的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點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

  4.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周、王、官”12個生字;認識弓字旁、金字旁。

  3、會寫“姓、什、么、雙、國、王、方”7個生字,知道筆畫順序,會組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讀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拼音。

  2、老師教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3、說一說班上的同學還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葉、尸出屈、龍共龔、山隹崔、言午許、*的黃、符號的符、田地的田、國王的王、方向的向、隊伍的伍……

  4、做課本上的問答游戲。

  二、熟讀詞語、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1、板書詞語:“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古月胡、上官、雙方、國王、什么”。(加粗字體是書本上要求必須認識的字)

  2、老師教讀,請學生上臺來教讀。

  3、老師隨機抽取幾個字指一指,認識會讀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出來?凑l反應最快。

  4、根據筆順歌自己想一想筆畫順序是怎樣的?請四個同學上臺來,把“姓、什、么、雙、方、國、王”七個字的筆順寫在黑板上,其余同學就在書本上,把這四個字按照筆順寫在田字格中。

  (筆順歌: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里再封口。)

  5、說一說“張”“錢”“徐”“國”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雙人旁、國字框。

  6、把黑板上的詞語一起來讀一遍,會讀了的就擦掉,較難的詞語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讀兩遍。

  7、全班一起齊讀課文。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3

  設計說明

  這是一篇有關姓氏的兒歌,第一節通過問答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一些常見姓氏的寫法,第二節列舉了一些中國姓氏。整首兒歌節奏感強,通過誦讀極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語文課程標準》著力強調的基本理念。因此,本節課設計,教師以自主交流、游戲互動為方式,努力將學生的識字愿望與《語文課程標準》理念相結合,引導學生"學習獨立識字"。同時,在識字的過程中熟讀成誦,這樣不僅積累了姓氏知識,還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師生)

  2.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誦讀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百家姓》音頻文件,學生進行跟讀。

  2.說說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頻文件中聽到了嗎?

  3.揭示課題,并板書。

  4.隨文識字:"姓"。

  (1)根據拼音讀準字音,注意讀好后鼻音。

  (2)學生交流怎么記這個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較的方法。)

  (3)組詞。

  (4)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教師提醒寫字注意點:"姓"的女字旁,橫要寫得短,注意避讓,右邊的"生"橫畫要稍微短些,第一橫起筆在橫中線上。

  (5)生描紅。

  設計意圖:開課伊始,節奏感強的《百家姓》誦讀一下子讓學生充滿好奇,充滿興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學內容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順勢隨文識寫生字,有效地提高識字的數量和質量,也有效地促進了兒童語言的發展。

  二、自主學習,了解兒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兒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來,遇到讀不準的生字,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反復讀幾遍。

  2.指名朗讀,集體訂正后齊聲誦讀。

  3.小組合作。

  (1)自由朗讀兒歌,一邊讀一邊想:兒歌一共幾個小節?從中讀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訴小組同伴。

  (2)還有不懂的地方,在旁邊做上記號。

  4.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

  5.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設計意圖:兒歌內容簡單,教師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展開小組合作,互動交流中獲得對兒歌內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對于第二小節中出現的復姓,學生會有疑難,因此需要引導學生質疑,滲透"學貴有疑"的思想。

  三、開展游戲,趣味誦讀

  (一)誦讀第一節。

  1.指名朗讀第一節。

  2.齊讀第一節。

  3.了解第一節的姓氏介紹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張?弓長張。

  古月胡,口天吳,

  雙人徐,言午許。

  (1)說說發現了什么。(通過把字拆開的方式來介紹姓氏。)

  (2)出示幾個姓,讓學生嘗試拆解。如"章-立早章呂-雙口呂林-雙木林陳-耳東陳黃-草頭黃"等。

  (3)齊讀第一節。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戲的方式朗讀第一節。

  4.采用不同的方法講述。

  (1)除了拆字法,還有什么方法也能講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樣子說一說。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師生問答。

 、趯W生同桌之間游戲問答。

  5.齊讀第一節,背誦第一節。

  (二)誦讀第二節。

  1.引讀:

  師:中國姓氏有很多--

  生: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指導讀好"鄭"字,它的韻母是后鼻音。

  2.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認識復姓。

  (1)跟著老師讀好復姓。

  (2)教師介紹復姓。

  (3)學生補充自己知道的復姓。

  (4)教師補充常見的復姓。

  4.指名讀第二節。

  5.齊讀第二節,背誦第二節。

  (三)比賽朗讀,加深記憶。

  1.個人挑戰賽。

  2.男生女生集體比賽。

  3.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采用拍手游戲、朗讀比賽等形式寓教于樂,可以讓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合作學習,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張趙錢",學習新部首。

  (1)指名朗讀生字。

  (2)介紹部首:"弓、走、钅"。

  (3)說說一個字在做部首時和原來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國、方、什、雙、王……說說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記住它們。

  3.小組合作交流。

  預設:

  國:四四方方一個框,里面住著小玉兒。(猜謎法)

  方:"放學"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雙:又又成雙。(部件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紹班級同學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學生領讀、自由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5.比一比,看誰組的詞語多。(把生字進行組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小組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通過對多種識記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從而達到對字形字義的整體識記。

  五、指導書寫,掌握筆順

  1.復習寫字姿勢。("三個一")

  2.動畫演示生字的筆順,學生一邊觀察一邊用右手模仿書空。

  3.觀察例字:看一看,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師范寫,請同學們當小老師給老師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學生說不準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如:國--方框兒要稍微大一些,豎畫要直,"玉"字要寫得小,里面的一豎寫在豎中線上;雙--兩個"又"在寫的時候要注意變化,左邊的捺要變成點,稍稍比右邊的"又";王--筆畫少,注意豎寫在豎中線上,第二橫要寫在橫中線上,稍短,第三橫最長,穩穩托住上面的筆畫。)

  5.學生完成書中的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點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6.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

  7.利用投影儀進行書寫展評,鼓勵學生多觀察,掌握生字的寫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采用動畫演示、課本觀察、集中講解、教師示范、自由練寫等方法指導學生書寫,并針對關鍵筆畫進行了反復強調,使學生準確掌握每一個漢字的書寫,為后續的書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反思

  1.趣味誦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本課我采用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朗讀教學。通過師生問答游戲,生生問答游戲,你來說我來猜,開展朗讀比賽等富有趣味的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也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感受到本課的韻律與節奏。同時,在采用不同方法問答的時候,能讓學生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在充分的誦讀中,不僅解決了背誦任務,同時也對祖國的姓氏產生了興趣,從而產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本課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合作學習,通過交流不同的識字方法,使學生牢固地記住了生字,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習漢字的興趣。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誦讀《姓氏歌》,了解中國人的傳統姓氏文化。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通過誦讀《姓氏歌》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部首“弓、钅”。

  3.通順、流利、有節奏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采用多種方法誦讀《姓氏歌》,正確、規范姓氏讀法。

  2.了解姓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作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兒歌第一小節中的6個生字,書寫“姓,什、么、雙”4個漢字。了解常見的姓氏,區分讀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寫法。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第一小節并練習背誦。

  3.結合學生自身的姓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教學步驟:

  一、結合學生姓氏,談話導入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課前準備好的姓名卡片,說說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為兩個部分,姓和名,通常情況下,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就是姓。(相機指導生字“姓”的書寫:左右結構,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時,第三筆橫畫改為提畫,不能出頭。)

  3.板書課題:姓氏歌,指名學生朗讀,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體認讀音節,并與“低”加以區分。

  二、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主朗讀課文第一小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二句,相機出示詞語卡片“什么”、“李”,指名學生認讀,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讀輕聲;“李”是邊音,相機交流“李”的識記方法:上下結構,木加子。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三、四句,出示詞語卡片“張”,強調“張”是翹舌音,交流識字方法:弓加長,張。

  (3)指名學生朗讀第五句,出示詞語卡片“古”“吳”“雙”,指名學生認讀,交流識字方法,師給予鼓勵和指導。

  3.再讀第一小節,鞏固識字。

  (1)學生再次自由朗讀第一小節,將這一小節中出現的姓氏用筆圈出來,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小節,匯報出現的姓氏,教師相機板書:李、張、胡、吳、徐、許。

  (3)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說說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重點區別“胡”和“吳”、“徐”和“許”。

  師質疑:引導學生發現這兩組姓氏讀音很接近,當別人沒有聽清是姓“胡”還是姓“吳”,是姓“徐”還是姓“許”的時候,該怎么辦呢?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適當小結:可以通過字形的不同組合來加以區分。

  學生再次朗讀:“古月胡,口天吳,雙人徐,言午許!

  4.游戲鞏固。

  摘蘋果送朋友:將六個姓氏卡片剪成蘋果狀,貼在黑板上,指名學生上黑板摘蘋果,蘋果反面寫的是什么姓氏,讀出來,送給班級姓該姓氏的同學。

  5.練習熟讀并背誦。

  (1)學生再次練習朗讀第一小節。

  (2)多種形式朗讀:指名讀,同位一問一答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全班齊讀。

  (3)指名學生背誦,全班齊背。

  三、書寫指導

  1.出示第一小節要求會寫的字:什、么、雙,指名學生認讀,口頭組詞。

  2.學生自主觀察字形,交流識記方法,教師給予鼓勵和指導。

  3.師范寫講解:“什”左右結構,要寫得左窄右寬;“雙”左右相同,左邊略小,又字的捺畫變成點畫。生觀察書空。

  4.學生自主描紅、仿寫,教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

  5.交流反饋,評議提高。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姓氏,區分了它們的字形,還學習了寫字。課下,請同學們繼續了解自己的家人還有哪些姓氏,我們下節課一起來分享。

  板書設計:

  2.姓氏歌

  李張胡吳徐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兒歌第二小節中的6個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國、王、方”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第二小節,背誦課文。

  3.了解有關百家姓的小知識,培養學生對姓氏文化的興趣。

  教學步驟:

  一、復習舊知,談話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姓氏、什么、張、胡、吳、徐、許,指名認讀。

  2.說說自己班上還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師相機板書。

  3.師過渡:我們中國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經編過一本書,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常見的姓氏,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

  二、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第二小節,注意讀準字音。

  2.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朗讀第二小節。

  (2)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相機正音,并出示詞語卡片:中國、趙、錢、孫、周、鄭、王、東方、上官,指名學生認讀,強調:“趙、周”是翹舌音,“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齊讀第二小節。

  3.鞏固識字。

  (1)學生再次朗讀第二小節,畫出其中的姓氏,再讀一讀。

  (2)指名學生交流第二小節中出現了哪些姓氏,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適時張貼相關卡片: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諸葛、東方、上官、歐陽。

  (3)再次打亂順序,指名學生認一認這些姓氏,并說說自己的家人或同學有哪些人是這個姓。

  (4)鼓勵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記住這些字形的,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并滲透一定的識字方法。如:“趙、錢、孫”都可以用第一小節的漢字組合法來識記;“周”是半包圍結構,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間加一豎。

  4.了解單姓和復姓。

  (1)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黑板上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學生交流,教師小結:中國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個字,也有兩個字的,如:東方、歐陽、上官等,這樣的姓叫復姓。

  5.游戲進一步鞏固:師出示一張姓氏卡片,班上是這個姓氏的小朋友站起來,大聲說:示例:我姓錢,金錢的錢。

  6.朗讀并背誦第二小節:生自由朗讀第二小節,通過拍手讀感受其中的節奏,練習背誦。

  三、適當拓展,激發興趣

  1.師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中國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課文中提到的姓氏,你們還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學生自主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板書,拓展學生的識字量。

  3.師小結:古人也把常見的姓氏編成《百家姓》一書。師簡介《百家姓》:此書原收集姓氏411個,后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口的多少來排序的。據最新的資料統計,“王李張劉”這四個姓氏的人最多。

  4.說說自己所知道的歷史名人、現當代名人姓什么:學生自主交流,師適時板書。(預設:司馬光姓司馬,諸葛亮姓諸葛,毛澤東姓毛,周恩來姓周,朱德姓朱,王二小姓王,等等。)

  四、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第二小節要求會寫的字:國、王、方,指名認讀,口頭組詞。

  2.學生自主觀察字形,交流識記方法和書寫筆順,師給予鼓勵和指導。

  3.教師范寫講解:“國”是全包圍結構,筆順規則是先外后內再封口;“方”字的筆順中,第三筆是橫折鉤,略呈仰勢。學生觀察書空。

  4.學生自主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

  5.交流反饋,評議提高。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百家姓》,知道中國姓氏有很多,其實,每一個姓氏都有自己的來歷和故事,希望課下同學們能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上網去查一查自己姓氏的故事,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板書設計

  2.姓氏歌

  常見姓氏:李、張、胡、吳、徐、許

  《百家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單姓)

  諸葛、東方、上官、歐陽(復姓)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原文及教案(精選4篇) 相關內容: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靜夜思》教案(精選14篇)

    教材與學情分析:《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詩想象豐富,風格飄逸豪放!鹅o夜思》寫的是游子月夜思鄉之情。作者以一個游子的身份神馳萬里,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一幅...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咕咚》教案(精選12篇)

    設計說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案(精選17篇)

    設計說明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這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的。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案(精選17篇)

    一、從小猴子下山一事無成的故事里,教育學生做事必須一心一意。二、認識生字:猴、塊、非、扛、棵、桃、扔、捧、圓、可、林,會用“又……又……”“蹦蹦跳跳”,并初步學會運用量詞“一只、一塊、一個、一棵”。...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要下雨了》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6個詞語,認識6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下雨前一些小動物的異常表現。...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一分鐘》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古對今》教案(通用17篇)

    設計說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學習中,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本課設計依據文本特點,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對子”這一傳統文化,同時將識字與學文有機結合。...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彩虹》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虹、座、提、澆、灑、挑、興、拿、鏡、照、千、裙”等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著、那、到、高、興、千、成”等七個生字。2. 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正確理解課文內容。...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端午粽》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立”“米”“失”。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3.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教學重點: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夜色》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主要依據單元目標和課后題設計)一、日積月累(一)重點字詞。(主要依據文中出現的帶方括號的多音字、易出錯的多音字、文后出現的會寫字和會讀字、課文中的典型詞語以及在詞語盤點中出現的詞語)1.應會讀字:膽、敢、往、外、勇、...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怎么都快樂》教案(精選17篇)

    教材分析本課語言生動有趣,結構簡單,重復句式較多,語言淺顯易懂,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充滿童真童趣,情感樂觀積極。這首兒童詩十分易于學生朗讀和識字。...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四個太陽》教案(通用17篇)

    教材簡析:這篇課文的作者憑著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了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從課文中我們體會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本篇課文,語言優美,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適合背誦。...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猜字謎》教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相、遇、喜”等12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字、左、右”等7個生字。2.能力目標:學生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能說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謎語的。3.情感目標:有收集謎語和自編謎語的興趣。...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青蛙》教案(通用12篇)

    設計說明《小青蛙》是一首兒歌韻文。這篇課文語言優美、極富童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象、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本課的設計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重點,以情感為基礎,以識字為主線,讓學生自...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誦讀《姓氏歌》,了解中國人的傳統姓氏文化。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2.通過誦讀《姓氏歌》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部首“弓、钅”。3.通順、流利、有節奏的朗讀課文。...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远县| 霍林郭勒市| 西城区| 泸州市| 库车县| 浦城县| 马公市| 花莲市| 衡山县| 桦川县| 连江县| 长丰县| 修文县| 海口市| 罗定市| 通城县| 民权县| 沾益县| 清水河县| 同江市| 大荔县| 宁化县| 澄城县| 玉溪市| 青冈县| 三河市| 库尔勒市| 仁怀市| 高邑县| 江达县| 广安市| 滕州市| 鄂尔多斯市| 肇州县| 吉木乃县| 晋江市| 交口县| 贡嘎县| 太谷县| 舟曲县| 秦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