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好玩的立方體》(精選4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好玩的立方體》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較正方體和正方形、長方體和長方形之間的異同,初步了解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PPT《圖形找朋友》、正方體、長方體、九宮格操作板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探索由形到體的變化過程。
正方形和它的朋友們被大風吹散了,需要它們團結起來。請你幫助圖形朋友,讓它們手拉手,肩并肩,緊緊靠在一起,試試會變成什么?
小結:6個正方形可以變成一個正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
2.引導幼兒通過比較、探索,得出正方體6個面一樣大的特征。
提問:你覺得正方體的6個面一樣大嗎?你是怎么比較的?
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一樣大。正方體是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組成的。
3.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探索長方體的組成
(1)正方體的朋友,需要找到6個密碼才能出現。請你記住九宮格里閃動的圖形和它的位置,找出密碼。
(2)提問:密碼是什么?一共有幾個圖形?幾個長方形?幾個正方形?請你們拼出新朋友。
(3)認識新朋友---長方體。
提問:長方體的身體里藏著哪些圖形?
小結:有4個面是長方形,2個面是正方形的形體是長方體。
(4)認識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長方體。
有一個朋友也要和大家見面。你們認識它嗎?它的身體里藏著什么圖形?也請它們排排隊。數數有幾個?它們一樣大嗎?
小結: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形體也是長方體。
4.游戲《送朋友回家》,鞏固認識正方體和正方形、長方體和長方形之間的異同。
正方體和正方形、長方體和長方形朋友找不到家了,請按照地圖上的位置幫它們找到家。(教師用語言引導幼兒將各種形、體擺放在幼兒操作板上)
5.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認識了正方體和長方體,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是正方體和長方體,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好玩的立方體》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長方體,感知它們的特征。
2.比較正方形和正方體、長方形和長方體之間的異同,初步了解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3.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別人、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搜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盒子及物品。
2.神秘袋一個,內裝有正方體1個、長方形體2個(一個是6個面都是長方形;一個2個面是正方形,4個面是長方形)。
3.幼兒操作用小正方體、長方形體。
【活動過程】
一、通過小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接到一個電話,前幾天森林里刮大風,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著急,怎么辦呢?(小朋友幫助小兔搭房子)。
教師:小兔子有要求,搭建房子必須用指定的形體,我們要想幫助小兔子搭建房子,就先來認識一下用什么樣的形體。
二、認識正方體、長方體
1.認識正方體的特征
(1)利用神秘袋導入活動。
放入6張一樣大小、不同顏色的正方形,取出一個正方體,認識正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有6個面)。
(2)幼兒取一個小正方體,自己操作探索(如:利用比一比、畫一畫等方法)驗證正方體的6個面一樣大。
小結:正方體不僅有6個面,而且6個面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2.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1)教師放入神秘袋中6張不同顏色的長方形(分別兩兩相同大小),變出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長方體,引導幼兒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不同。
長方體和正方體看上去都是方方的,都有六個面。不過正方體的6個面一樣大,長方體的6個面不都是一樣大。
(2)幼兒取一個小長方體(6個都是長方形),仔細觀察發現,說出6個面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長方體有6個面,而且都是長方形的。
(3)教師從神秘袋中變出4個面是長方形、2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提問幫助幼兒認識這種長方體的特征。
這個形體有幾個面?這些面都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有6個面,4個面是長方形的,2個面是正方形。
(4)幼兒取一個小長方體(4個面是長方形、2個面是正方形),仔細觀察發現,說出6個面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這樣有4個面是長方形、2個面是正方形的形體也是長方體。
3.請幼兒分成兩組做游戲,幫小兔子搭房子,鞏固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師:我們認識了為小兔子搭建房子的正方體和長方體,下面就開始為小兔子搭建房子。
(1)請兩組幼兒分別到老師前面的筐子里只選擇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物品,共同合作搭建一座房子。
(2)相互檢查各組選擇的形體對不對,若有選錯的及時糾正。
4.活動延伸。
請幼兒課后在幼兒園、回家里找一找,有哪些東西也是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然后告訴小朋友和老師。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好玩的立方體》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較正方體和正方形、長方體和長方形之間的異同,初步了解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正方體一個,長方形兩個,跟每個面一樣大小的紙卡,小正方體的物品等于總人數,立方珠八塊,其他的形體若干;魔法箱一個,放著紙,彩筆、尺子、毛線繩的盤子三個。
活動過程:
一、與圖形紙片做游戲,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老師給小朋友帶了圖形卡片,誰能讓自己的圖形卡片立起來?為什么正方形和長方形立不起來呢?
2.分組說一說:你們組有什么圖形?找到朋友了嗎?你們是怎么測量的?舉起來讓大家看一看。
二、通過操作探究、觀察、比較,認識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1.變魔術,引起幼兒興趣。
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魔法箱,請小朋友把手里的圖形卡片放到魔法箱里,看看魔法箱會變出什么寶貝?
2.認識正方體。
師:魔法箱里變出來什么寶貝?這個寶貝是哪一組的圖形卡片變成的?為什么說是你們組的?你們組的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個面,這個應該有六個面,我們來數一數,這是第一個,要按順序數,是有六個正方形的面,六個正方形一樣大嗎?怎么來測量一下?這個寶貝有六個一樣大的正方形,他叫正方體。
3.出示正方形跟正方體比較。
正方形跟正方體有什么不一樣?(正方形有一個面,正方體有六個面)
4.通過找正方體的玩具,鞏固對正方體的認識。
請小朋友每人找一個正方體的玩具,回到座位上,一起驗證一下是不是正方體?分類把玩具放到籃子里。
三、通過觀察認識六個面都是長方形的長方體
1.認識六個面都是長方形的長方體。
哪一組的圖形卡片沒變出來?你們組放的是什么圖形?他們會變成什么樣子?
2.與正方體比較。這個長方體跟正方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認識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
1.師:魔法箱里又變出來什么寶貝?這個寶貝是哪一組的圖形卡片變成的?為什么說是你們組的?你們放了什么樣的圖形?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長方形的面有四個,看上去一樣大,正方形的面有兩個,看上去也一樣大。四個面加上兩個面是六個面,這個寶貝叫長方體。
2.與六個面都是長方形的長方體比較。
長方體跟前一個長方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3.聯系生活:生活中你看到過什么東西是長方體的?
五、正方體大變身的游戲,讓幼兒用筐內八個正方體積木變數目不同的長方體和一個大正方體。通過用正方體來拼擺大的正方體和長方體初步理解形體之間的關系,激發幼兒對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興趣。
1.拼大一點的正方體
2.拼不同的長方體。
六、延伸活動:我們剛才用正方體拼成了正方體和不同的長方體,如果用長方體會拼成什么呢?請小朋友回到班里到區角里去嘗試一下,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大家互相交流一下,好嗎?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好玩的立方體》 篇4
設計思路: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視幼兒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本次教育活動在教學策略上運用游戲化方法,設計環節上體現層次目標遞進。將“碰碰樂”游戲融入幼兒的學習中,由身體碰碰樂——圖形碰碰樂——形體碰碰樂,使他們置身游戲中體驗。并通過幼兒的觀察、比較、分析、概括,以及動手解決問題,引發、支持、促進他們的學習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較正方體和正方形、長方體和長方形之間的異同,初步了解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3、培養幼兒觀察力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碰碰樂》音樂、筐子等。
活動過程:
一、身體“碰碰樂”
導入活動:播放音樂,師幼玩“身體碰碰樂”游戲。
二、圖形“碰碰樂”
(一)認識正方體
1、出示正方體制作材料。
仔細觀察:哪些圖形寶寶來玩碰碰樂的游戲?怎樣玩呢?
2、觀察驗證,了解基本特征。
(1)紙上有幾個圖形?它們都是什么圖形?
(2)這6個正方形都一樣大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3)幼兒自主選擇工具驗證6個正方形一樣大。
小結:大家手中都是6個一樣大的正方形。
3、幼兒操作、認識正方體。
(1)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2)交流發現:“碰碰樂、碰碰樂,6個正方形碰碰樂;你碰我、我碰你,碰出一個正方體!”
“正方體是什么形狀組成的?正方形和正方體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組成的形體,就叫正方體。
(二)認識長方體
1、出示長方體制作材料,了解基本特征。
2、幼兒操作,認識長方體。
(1)討論分享:長方體是由幾個形組成的?
(2)交流發現:“碰碰樂、碰碰樂,6個長方形碰碰樂;你碰我、我碰你,碰出一個長方體!4個長方形和2個正方形碰碰樂;你碰我、我碰你,也碰出一個長方體!”
小結:由6個長方形組成的形體叫做長方體,由4個長方形和2個正方形組成的形體也是長方體。
三、形體“碰碰樂”
游戲鞏固,播放《形體碰碰樂》音樂。
四、活動延伸
生活中哪些東西像正方體和長方體呢?回家和爸爸媽媽找一找,并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