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11課《一塊奶酪》課文原文及教案(精選4篇)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11課《一塊奶酪》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1
課文
螞蟻隊長集合好隊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
一只小螞蟻在隊列里嘀咕:“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螞蟻隊長說:“照要就受處罰。”
大家一聽,都來勁了,爭先恐后趕到運糧地點,搶著抬大的,搬重的,誰也不愿偷懶。
就在這時,螞蟻隊長發現了一塊大奶酪。那塊奶酪實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動,只好叫來七八只小螞蟻當助手。
奶酪多誘人啊!抬著它,不要說吃,單是聞聞,都要淌口水。小螞蟻們嘴叼著它,要做到不趁機舔一下,那要多大的毅力,多強的紀律性啊!
螞蟻隊長叼著奶酪一角往前拽著,也許是用力過猛,一下就把那個角拽掉了。盯著那一點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螞蟻隊長想:丟掉,實在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不許偷嘴的禁令。怎么辦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會兒子!”
聽到命令,大家放下命令,卻不走開。
“大家分散開,哪里涼快就到哪里休息。”
大家依舊不動,眼睛望著別處,心卻牽掛著那一點兒奶酪渣子。
螞蟻隊長生氣了。他登上一塊大石板,突然下令:“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等小螞蟻們消失在草叢中,他才大叫:“立——定!原地休息!”
這時,奶酪旁邊只有螞蟻隊長,他偷個嘴,誰也看不見。他低下頭,嗅嗅那點兒奶酪,味道真香!可是,他猶豫了一會兒,終于一跺腳:“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
小螞蟻們從四面八方的草叢里走攏來了。當他們重新聚到奶酪旁邊時,螞蟻隊長命令年齡最小的一只螞蟻:“這點兒奶酪渣是剛才弄掉的,丟了可惜,您吃掉它吧!”
大家又干起活來了,勁頭比剛才更足,奶酪一會兒就被搬到洞里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辛勤,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處、稍”。
2.能根據要求獨立閱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感受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習螞蟻隊長堅守原則的品質和領導才能。
教學重、難點:
1.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感受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習螞蟻隊長堅守原則的品質和領導才能。
教學準備:
螞蟻搬食物的視頻,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視頻:畫面中描述的是一個小螞蟻發現了一塊奶酪,這塊奶酪非常大,比螞蟻大20倍,于是小螞蟻召喚同伴過來一起搬奶酪,幾十只螞蟻都過來了,它們用自己的方式搬起奶酪,準備運回住所……
2.視頻播放完后,師提問: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
3.學生各抒己見。
4.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螞蟻搬奶酪的童話故事——《一塊奶酪》。學生齊讀課題,師板書。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4.檢查朗讀,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匯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也可以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后其他同學隨機評價。
5.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礎上,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隊長帶領小螞蟻搬奶酪的故事。)
三、品讀感悟
(一)學習第1—3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第1—3自然段。說一說這一部分講了什么。
這一部分是事情的起因。講螞蟻隊長集合好隊伍搬運糧食,并定下規矩,螞蟻們很積極地投入到搬運中。
2.螞蟻隊長集合的時候,定了什么規矩?
(二)學習第4—12自然段。
1.默讀這一部分,回答:在搬運奶酪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意外?
2.當奶酪被拽掉一角后,螞蟻隊長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小螞蟻們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找出相關的句子。
螞蟻隊長:
①心理變化歷程:心里七上八下——惱火——猶豫——決定
②行為:盯著奶酪渣子——下令休息——讓大家分散開——下令小螞蟻走到草叢中——下令小螞蟻們回來——命令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
小螞蟻:放下奶酪,卻不走開——依舊不動,眼睛望著別處,心卻牽掛著奶酪渣子
3.思考,螞蟻隊長為什么命令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渣?
4.你認為螞蟻隊長這樣的處理方式好嗎?
(三)學習第12自然段。
1.齊讀第12自然段。
2.思考:為什么大家干活勁頭比剛才更足了?
3.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理由是什么?
提示:螞蟻隊長在誘惑面前,能夠堅守原則,并靈活應變,有領導才能,想出方法,讓大家干活的勁頭更足了。
四、深入畫面,分角色表演
1.自由組合,7—8人為一組練習分角色表演。
提示:練習的時候,注意認真研究文本,注意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過程,演好螞蟻隊長和小螞蟻的神態表情。
2.請兩組同學匯報表演。
3.點評。
五、拓展延伸
1.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呢?想一想,然后說一說吧。
2.回家后把《一塊奶酪》這個童話故事講給父母聽。
3.課外搜集有趣的童話故事,讀一讀。
板書設計:
11一塊奶酪
心里七上八下——惱火——猶豫——決定
教學目標
1.會認“誘、舔”等11個字。
2.根據文中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描寫,體會人物當時的心理,并練習情感朗讀。
3.明白命令的發布者,本身要有很強的紀律性,能擋住誘惑,以身作則,才能使命令更好地施行。
重點難點
重點:根據文中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描寫,體會它當時的心理,明白故事蘊含的道理,并進行情感朗讀。
難點:發揮想象,演一演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在二年級上冊,我們學習了匈牙利的民間故事《狐貍分奶酪》,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一塊奶酪》(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把它圈出來,遇到難讀的句子用橫線畫下來,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根據上下文來猜猜意思。
2.檢查預習,指導學生把字音讀準。
后鼻音:強;鼻音聲母n:惱;多音字:shào稍息(口令);shāo稍微(略微的意思)。
3.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誘、強、稍、豫、跺、執
熟字換偏旁:舔——添惱——腦
4.出示詞語鞏固識字:嘀咕、誘人、淌口水、舔一下、毅力、堅強、紀律、拽著、犯罪、禁令、惱火、稍息、嗅嗅、猶豫、跺腳、合攏、聚集、執行
理解詞語
嘀咕:小聲說,私下里說。猶豫:拿不定主意。
誘人:吸引人。嗅嗅:聞。執行:實施;實行。
三、品讀課文,體會心理
1.默讀課文,說一說,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理由是什么?(從文中找出關于螞蟻隊長動作和語言描寫的句子,劃上橫線,體會螞蟻隊長當時的心理,并在旁邊作批注,寫出你對螞蟻隊長的看法、觀點)。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全班討論交流。(老師點撥、引導、總結)
螞蟻隊長的語言描寫:
a.發布命令(語氣堅定、干脆)
“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罰掃地三天。”
“照樣罰掃地三天。”(“照樣”就是照著螞蟻隊長自己發布的命令來做,顯示出螞蟻隊長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重讀“照樣”,讀出螞蟻隊長以身作則的決心。)
b.出現誘惑(一點兒掉在地上的奶酪渣)
“丟掉,實在太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偷嘴的禁令。
怎么辦呢?(讀出猶豫的語氣)。
“休息一會兒!”(讀出思考的語氣)。
“大家分散開,哪里涼快就到哪里休息。”(讀出較強的命令的語氣)。
“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
“立—定!原地休息!”(讀出強烈的命令的語氣)。
c.戰勝誘惑(語氣堅定)
“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讀出戰勝誘惑,下定決心的語氣)。
“這點兒奶酪渣是剛才弄掉的,丟了可惜,你吃掉它。執行命令!”
螞蟻隊長的動作描寫:
a.那塊奶酪實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動,只好叫來七八只小螞蟻當助手。(重讀“太大了”,顯示出奶酪大,重讀“只好”顯示出螞蟻隊長會想辦法,有組織能力。)
b.螞蟻隊長叼著奶酪的一角往前拽著,也許是用力過猛,一下就把那個角拽掉了。(“拽”是拉、拖,牽引的意思。重讀“拽”體顯出螞蟻隊長在用力地運奶酪。)
c.他低下頭,嗅嗅那點兒奶酪渣子,味道真香!(從“低下頭”、“嗅嗅”顯示出奶酪很香,螞蟻隊長很想吃。)
d.可是,他猶豫了一會兒,終于一跺腳(“猶豫”是拿不定主意的意思。“一跺腳”顯示出螞蟻隊長戰勝誘惑,下定決心,不吃奶酪渣。)
4.螞蟻隊長為什么讓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渣,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四、演讀故事,練習鞏固
1.師生合作,分角色表演。
2.課堂練習:讀文中螞蟻隊長的話,讀出祈使句命令的語氣。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11課《一塊奶酪》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2
【教學設想】
“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的方法進行教學,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教學過程】
一、講述故事,導入新課。
1.螞蟻隊長帶領自己的隊伍辛勤地工作,他們和睦相處,生活非常幸福。在他們的生活中還發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
2.最近又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默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讀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把自己新學到的生字詞讀給同桌聽一聽
(2)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3)認讀生字詞(以多種形式,如猜讀、“開火車”讀等。)
(4)整體感知: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螞蟻們一起搬運,螞蟻隊長不小心弄掉了一塊,經過激烈的心里斗爭,螞蟻隊長讓吃掉了這塊奶酪。
三、合作交流,品讀感悟。
1.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次讀文。
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1)螞蟻隊長帶領他的隊伍在做什么?螞蟻隊長是怎樣嚴格要求他的隊伍的?螞蟻們為什么都服從螞蟻隊長的管理?(引導學生抓住螞蟻隊長的話,體會螞蟻隊長對隊伍的嚴格要求)。
(2)在搬運糧食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螞蟻隊長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怎么說的?
(3)在這件事中,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3.回顧全文,體味感悟。
(1)你喜歡這群小螞蟻嗎?為什么?(再次體會蟻群嚴格的紀律性。)
(2)假如你是螞蟻隊長,你會對蟻群說些什么?又會怎么做?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11課《一塊奶酪》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3
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9個生字,認讀“誘人”、“惱火”、“猶豫”等詞語,掌握“處”“稍”兩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閱讀、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螞蟻隊長嚴于律己,愛護幼小的品質。
4.進一步體會童話的特點和寫法。
重點難點:從語言文字中體會螞蟻隊長的可貴品質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本單元最后一篇童話故事《一塊奶酪》,板書:一塊在一塊后面可以跟很多名詞,誰來補充一個?(生交流),我們語文的學習就是這樣和生活密切相關,出示幻燈片并讀一讀,你也可以用其中任何一個來編寫屬于自己的童話故事!想編好自己的童話故事,就要好好拜讀今天的故事,說不定里面藏著寫作寶典呢!我要先檢查同學們讀得怎么樣!
檢查預習:
1、生分自然段讀文,師相機指導讀得更有感情!
2、讀詞語
3、讀準生字,認識即可
4、認識生字
5、這些生字里有兩個多音字,我們來認識一下它們。
6、這些多音字你能準確運用嗎?考一下你們。(下一張)
感知大意,理清層次:
1、這篇童話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你可以圍繞課題思考一分鐘。
生交流,師出示內容,生讀
2、課文從哪兒到哪兒寫得是螞蟻們搬運奶酪的過程呢?生觀察,交流。那么這篇課文可以分為三大段。那么前面幾段寫什么呢?最后一段呢?
研讀課文:
1、最后一段寫螞蟻們干活的勁頭更足了,一個又字告訴我們前面也寫到了螞蟻們干活,你能找到嗎?這就叫“前后照應”(出示)
2、出示第一次干活的句段,爭先恐后什么意思?,你能用這個詞來說一句話。大家這樣爭先恐后地干活是什么原因呢?
(因為螞蟻隊長表示如果自己偷嘴,也要和大家一樣受到處罰,他的這種以身作則的行動鼓舞了小螞蟻們,所以大家才這樣爭先恐后的干活。)
3、出示第二次干活的句段,這次干活勁頭比剛才還足,這又是為什么呢?請你默讀文章的第二部分,找到原因!
(因為螞蟻隊長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把奶酪渣讓給了最小的螞蟻吃,他的舉動贏得大家的愛戴和擁護,所以……)
那么,是不是螞蟻隊長從開始的時候就是這樣想的呢?哪些地方寫出了螞蟻隊長內心的矛盾、糾結和掙扎呢?
句段一:盯著那一點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螞蟻隊長想:丟掉,實在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不許偷嘴的禁令。怎么辦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會兒!”(心理描寫更襯托出人物的真實性、合理性,我們在描寫人物時也可以去學著寫寫人物的心理描寫。)
句段二:他低下頭,嗅嗅那點兒奶酪,味道真香!可是,他猶豫了一會兒,終于一跺腳:“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
(螞蟻隊長在猶豫什么?你能仿照上面的寫法寫寫此時螞蟻隊長的相反嗎?)
螞蟻隊長猶豫了一會兒,心里想:---------------------------!
你喜歡螞蟻隊長嗎?請你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一說!
總結:
從本課中,你學到了哪些編寫童話的訣竅呢?
反思一
講完這節課,我的心情實際上是特別不好的!感覺自己把這節課講砸了!課堂上呈現的和自己設計這節課所設想的完全不同!如果一節課,學生的表現不好,那只能說是講課人設計的不好!我在想,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問題出在哪?
首先我把課文處理得復雜了!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可我卻處理得像是講讀課文!這篇課文的閱讀提示里只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默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另一個問題是你喜歡螞蟻隊長嗎?為什么?我在想,為什么這篇課文安排的是默讀,而不是自由朗讀?答案就是這篇課文不好讀!我自以為讓學生預習了,學生一定能夠讀好這篇課文,還幻想著學生能夠讀得非常精彩!于是我讓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結果孩子們讀得結結巴巴,聲音還特別小!當朗讀課文用了很長時間后,我就已經慌了神,底下的環節不用想也不會好到哪去!
我自以為設計了兩個很巧妙的問題,抓住小螞蟻們兩次干活很賣力這個情節,引導孩子們去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感悟螞蟻隊長的以身作則和愛護幼小,再相機去引領學生體會本文塑造人物所用的寫作方法!但學生課文沒有讀好,理解自然膚淺,而且這些孩子剛從二年級升入三年級,根本不可能長篇大論地講述自己的見解,所以就顯得整篇課文處理得支離破碎!每一個環節的處理都不盡如人意!
這篇課文雖然講得令人遺憾,但我自認為在引領學生感悟語言的精妙和指導學生運用語言的這條道路上并沒有跑偏!這算是一點安慰吧!比如開頭讓學生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以一塊為量詞的名詞,還有生字詞、多音字的處理,以及用爭先恐后造句等等,這些基礎的字詞知識還算是夯得實吧!引領學生感悟作者在塑造童話人物形象上運用的語言、動作描寫,以及文章在整個結構上的前后呼應雖然是蜻蜓點水,但也算是教給他們在寫作上的一點點技巧和方法吧!
備課,不僅僅是備教材,設計教法,還要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和學情基礎!這一點,一定要牢牢記住!
反思二
《一塊奶酪》是部編教材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本節課,我的感受是:
成功之處:
一、采用學生自主識字,老師巧妙點撥的生字教學效果較好。
教師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識字,然后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這大大激發了孩子識字的熱情,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不但提高了識字效率,學生們也學得愉快而輕松。
二、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基于這個教學理念,我在教學《螞蟻隊長》中設計了“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的方法進行教學。
不足之處:該放手就放手,略讀課文,正是放手的好機會,教師完全可以提供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讓他們在這一寬松、和諧、民主的平臺上,主動學習,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學習成果。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11課《一塊奶酪》課文原文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誘、舔”等11個生字,認識多音字“處、稍”,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螞蟻隊長以身作則、嚴守紀律的美好品質,教育學生要自覺遵守集體紀律。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螞蟻隊長以身作則、嚴守紀律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要自覺遵守集體紀律。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平時見過螞蟻嗎?誰能把你見到的螞蟻的樣子或螞蟻的一次活動說一說?(課件出示1)成群的螞蟻、螞蟻覓食等圖片。
2.螞蟻隊長帶領自己的隊伍,辛勤地工作,他們和睦相處,生活非常幸福。在他們的生活中還發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
3.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課件出示2)一塊奶酪(學生齊讀課題)
(板書:一塊奶酪)
二、初讀課文,質疑感知。
1.自由默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讀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把自己新學到的生字詞讀給同桌聽一聽
(課件出示3新詞:)
宣布處罰誘人舔一下強大犯禁令稍息猶豫跺腳聚到
開火車讀,指名讀。
師生共同糾正:
注意:翹舌音“處”,前鼻音“舔、犯、禁”,后鼻音“強”。
另外,注意多音字“處”,在本文中讀“chǔ”,組詞為“處罰”,還有一個讀音是“chù”,組詞是“到處”。多音字“稍”,在本文中讀“shào”,組詞為“稍息”,還有一個讀音是“shāo”,組詞是“稍微”。
學以致用,(課件出示4)給下面的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稍:shāoshào處:chùchǔ
這雙鞋子有點小,稍微再大一些就好了。
體育課上,老師喊口令:“稍息,立正!”
③犯了錯就該受到處罰。
④這里到處是石頭。
(2)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課件出示5生字)宣處誘舔強犯禁稍豫跺聚
形聲字結構特點:“誘、豫、跺、舔”都是形聲字,可以根據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方法識記。
熟字比較法:外—處,范一犯。
組詞擴展:強大自強禁止團聚
(3)認讀生字詞(以多種形式,如猜讀、“開火車”讀等。)
(4)整體感知: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螞蟻們搬運奶酪,螞蟻隊長命令最小的螞蟻吃掉掉落在地上的奶酪渣。)
(5)質疑問難(讓學生說出讀不懂的地方,注意課堂中的生成。)
3.梳理學生的問題,提出下一步學習目標。
三、合作交流,品讀感悟。
1.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次讀文。
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1)螞蟻隊長帶領他的隊伍在做什么?(搬運奶酪)螞蟻隊長是怎樣嚴格要求他的隊伍的?(板書:搬運奶酪)
(課件出示6)出示螞蟻隊長的話“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
(2)在搬運糧食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奶酪掉了一小塊)螞蟻隊長是怎么做的?(命令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渣)怎么想的?怎么說的?(引導學生學習第4-12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經過。)(板書:奶酪掉了一小塊命令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渣)
(3)在這件事中,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引導學生圍繞第4-12自然段進行交流,體會螞蟻隊長和蟻群嚴格的紀律性。)
3.回顧全文,體味感悟。
(1)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喜歡,因為螞蟻隊長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自己不搞特殊化。)你喜歡這群小螞蟻嗎?為什么?(再次體會蟻群嚴格的紀律性。)(板書:嚴于律己嚴格紀律)
(2)假如你是螞蟻隊長,你會對蟻群說些什么?又會怎么做?
預設:也會對螞蟻們嚴格紀律,自己不能犯禁令,管理別人,首先要管好自己。
4.選擇其中一個小螞蟻,發揮想象,以小螞蟻的身份改編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懸念,在揭示課題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教學環節力求在學生充分研讀的基礎上,自主感悟,自覺內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載的價值內涵,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