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精選16篇)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1
在理解完詩題,認識作者后。
教師:請小朋友們自由讀古詩,讀完后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色。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思考。
學生1:我看到了蝴蝶。
教師:你是從哪一行看出來的,蝴蝶正在做什么?
學生2:從“留連戲蝶時時舞”看出來的,蝴蝶正在跳舞。
教師:“留連”就是留連忘返,忘記了回家的意思,“時時”說明蝴蝶是在怎樣地跳舞。
學生3:蝴蝶在不停地跳舞。
教師:誰能把這一行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學生個別說,教師補充。
教師:誰能把這只蝴蝶的快樂讀出來。
3—4個學生讀,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你們還看到了什么景色?
學生5:看到了花。
教師:花怎么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學生6:花很多。從“千朵萬朵”看出來的。
學生7:從“滿”、“壓枝低”看出花很多。
教師:“蹊”是什么意思?
學生不理解。
教師:“蹊”左邊有一個足字旁,是小路的意思。
教師:誰能把花的多讀出來。
學生個別試讀,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你們還看到了什么?
學生1:看到了黃鶯在叫。
教師:“自在”是什么意思?
學生2:是自由自在的意思。
教師:“恰恰”呢?
學生3:恰好的意思。
教師:誰能用自已的話把這一行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學生試說,教師補充。
教師:這首詩描寫的景色多美啊,現在我來良誦古詩。你們閉上眼睛想象古詩中所描寫的畫面,聽完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教師朗誦,學生閉上眼睛聽,邊聽邊想象。教師補充后非常興奮。
學生1:我看到了杜甫在黃四娘家與黃四娘一邊喝酒一邊賞花。
學生2:我看到了這些蝴蝶在花上面跳拉丁舞,我也忍不住在這些花上面跳起來。
學生3:我看到了黃鶯在花上面唱歌。
學生4:天色都晚了,蝴蝶媽媽叫小蝴蝶快回家。小蝴蝶說:“不嘛,我不愿回去,這里的花太美了!
教師:你們能把美麗的景色讀出來嗎?
學生齊讀古詩。
[反思]
詩歌都有美好的意境,可以說,一首古詩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首詩所描寫的春天的景色,學生基本在生活中都見過。在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出示掛圖,而是讓學生結合自已的生活經驗去想象,在想象中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結果,學生的想像既合理又富有個性,甚至“蝴蝶都會跳拉丁舞了”。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并沒有要求完整和強求一致,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在想象中體會了詩歌的意境。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2
教學目標:
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意盎然的意境。
有感情的朗誦古詩,背誦這首詩。
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進入詩歌描繪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寫景詩導新課
1、古典詩歌中寫景的詩歌很多,你能背幾首嗎?
2、同學們每背一首詩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詩,題目叫做《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范讀好再讀。
4、從課題中,你看出了什么?
5、這個在江邊一邊散步一邊賞花的人是誰?你對他有哪些了解?(杜甫生活在晚唐的戰亂時代,他一生顛沛流離,關心百姓疾苦,創作出了許多憂國憂民的詩歌。大家熟悉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6、這首詩在什么情況下寫的呢?(這首詩就是安史之亂后,詩人流寓到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在春暖花開的時節,漫步江邊詩興大發,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首。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第六首。)
二、感受詩歌文字美、意境美
1、怎樣的美景吸引著杜甫?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詩,注意詩的停頓和重音。
2、誰來讀? 注意聽他的停頓和重音。(我聽出來了,你是這樣停頓的:)
再讀,要比他讀得更好。
誰還愿意挑戰?
就像他這樣讀,我讀課題,你讀詩。
3、簡單說說這首詩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4、一千個人讀這首詩就有一千個杜甫。請你結合注釋,畫出你喜歡的字或詞或句,寫下你的體會和感受。寫好之后先在小組內說一說,注意傾聽他人的見解。
5、全班交流:
注意認真傾聽他人發言,有不同的見解可以補充。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a)蹊?
b) 花滿蹊?都有什么花呢?
c) 有矮矮的野花,也有高高的桃花、杏花,那么“花滿蹊”可以怎樣理解?(小路上開滿了野花;桃花杏花把小路遮蓋得嚴嚴實實的;讓人仿佛置身花的海洋。)
d) 我們無法得知一千多年前的杜甫看到了什么,但是透過一個“滿”字,我們感受到的是繁花似錦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e)到底有多少花呢?(讀:千朵萬朵)
f)這句詩哪幾個字把沉甸甸的花寫活了?(壓、低)花多到什么程度?(把枝條都壓彎了)
g) 同學們再想一想,沉甸甸的花壓彎枝頭的形態讓你聯想到了什么?(沉甸甸的花垂下來,仿佛是害羞的少女低著頭;春風和小花說了一句悄悄話,花羞紅了臉。)
h) 花是詩人最愛寫的景物之一,杜甫眼中的花是“千朵萬朵壓枝低”的嫵媚。你還知道哪些寫花的詩句?
老師也搜集了一些寫花的名句。誰來美美的讀一讀?
詩中寫了哪些花?將你最喜歡的一句摘抄下來,寫到書上。習作中恰當的使用這些詩詞名句會使文章增色不少。
i) 花很美,語言也很美,你能不能把杜甫的這兩句詩也讀出美?練習讀一遍。
j) 你為什么這樣讀?你再找一個同學讀一讀。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a) 不少同學都勾畫了這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美嗎?
b)蝴蝶和黃鶯為什么不忍離去?蝴蝶陶醉了,黃鶯陶醉了,詩人也陶醉了。此時他覺得蝴蝶煽動的翅膀為他而舞,黃鶯清脆婉轉的歌聲是為他而唱。
c)與其說蝴蝶留連,嬌鶯自在,不如說,詩人自己留連自在。
d)你能否用一個詞形容詩人當時的心情?
三、升華情感寫春天
1、引導想象: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張開想象的翅膀,跟隨老師走進杜甫,走進春天。(音樂起)在飽經戰爭的離亂后,杜甫一家搬到了成都浣西江畔的草堂居住。春暖花開的季節,詩人獨自漫步江邊踏青尋花,不知不覺來到了黃四娘家。小園香徑,花滿林梢,處處透露出春的氣息。鮮花遍地,芬芳撲鼻。那高高低低的枝頭上,姹紫嫣紅,花團錦簇,如云似霞的花朵把枝條都壓彎了。潔白的梨花、粉紅的杏花引來了成群的蝴蝶,它們在花間葉下翩翩起舞,嬉戲追逐,戀戀不去。詩人完全陶醉,他一會兒賞花,一會兒觀蝶。忽然,一陣動聽的啼鳴聲傳入詩人耳中,他抬起頭只見幾只黃鶯在枝頭歌唱,它們唱得那么自由自在,恰恰的歌聲似乎在告訴人們:春天多美好!
2、同學們都陶醉了。讓我們再次輕聲吟誦這首詩?创笃聊弧
3、寥寥數語,詩人將我們帶入了夢幻般的春天。請你把剛才想到的畫面描繪出來。
4、 生展示,同學們把筆放下閉眼用心去體會,配樂讀。師評價。(你的語言很美,文學功底很深厚)(感謝你用優美的文字把我們帶入到了美好的意境里)(聽你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
四、小結學法鋪墊新詩
學習古詩就要反復推敲詞語,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意境和詩人的情緒。杜甫一生創作了大量憂國憂民的詩歌,著名的有《三吏》《三別》。他的詩歌風格沉郁頓挫,像這樣抒發喜悅之情的很少。然而在杜甫生平中,有一件事不但讓他“喜”,而且更讓他“喜欲狂”,到底是什么事呢?下節課讓我們到《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去尋找答案!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這首古詩中“畔、蝶、鶯”的字音和寫法。
2、能夠通過“千朵萬朵,滿,壓”等詞語體會到黃四娘家的花很多很美麗。
3、能夠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
4、能夠想象的出這首古詩所描寫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夠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能夠想象的出這首古詩所描寫的畫面,體會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春天嗎?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也很喜歡春天,喜歡春天的生機勃勃,喜歡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還寫了很多贊美春天的詩歌。我們學過哪些贊美春天的古詩呢?請把你知道的背給大家聽。(《春曉》、《惠崇春江曉景》、《詠柳》)
今天我們來學習唐朝詩人杜甫寫的一首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杜甫,人稱詩圣,他的詩多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而寫這首詩時,杜甫剛結束了他十載長安、四年流徙的生活,在四川成都西郊外親手建立的草堂內安身。草堂是在朋友和親戚的資助下建成的:表弟給他送來建筑費;朋友送來桃樹秧、綿竹等……草堂是經過詩人三個月的經營在暮春時節落成的。在這草堂,詩人暫時離開了動蕩不安的大世界,他經歷了許多年的饑寒,如今暫得休息,自然間的一切生物,都引起他的關注和羨慕,成為他描摹和歌詠的對象。表現出難得的安然自得的情感。齊讀課題。
指導認識“畔”字。學生注意“畔”的讀音,它是左右結構,左邊是田,右邊是半。
“畔”是什么意思,江畔呢?
二、學習古詩
。ㄒ唬┏踝x
1、一會我們來個賽詩會。要求:響亮、正確、有節奏。想為本組爭光嗎?那就練習讀幾遍。
。ㄖ笇Ю首x:讀古詩一定要讀出它的韻味來,你看第一行的“蹊”,第二行的“低”,和第四行的“啼”是非常押韻的,所以我們在初讀時,要把古詩的那個韻味感讀出來。)
2、進行賽詩會。
3、詩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了哪些景物?你能找出來嗎?
(板書:花、蝶、鶯)
4、蝶和鶯的寫法。
蝶,它是左右結構,左邊的蟲字旁要寫得稍微小一點,蟲子旁的提要寫在撇的上邊,右邊這部分稍微大一點。
鶯是上中下結構,它的寶蓋是“冖”要能托起草字頭,黃鶯是一種鳥類,所以冖下邊是一個鳥字。
。ǘ┳宰x,想象、感悟。
1、詩人是怎樣對這些景物進行描繪的?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景象。把你想象到的景象跟同學說一說。
2、提示:看注釋理解詞句的意思,是個簡單的好辦法。以小組為單位,自己試著學一學,理解詞語的意思,想想詩句的意思。
那好,我來檢查一下你們剛才學習的效果。
。ㄈ├斫——讀 ,說想象到的景象。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1、提問:“蹊”是什么意思?那“花滿蹊”呢?(花鋪滿了小路)那誰家的小路被花鋪滿了?你是怎樣理解“壓枝低”的?(花把枝條都壓彎了),那誰來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2、你們覺得這里的花怎么樣呀?板書:多 你能通過朗讀體現花多的特點嗎?
。ㄖ笇Ю首x:孩子們,當杜甫一個人來到江邊,看到這繁華盛開的景象之時,他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呀?(高興的,喜悅的,贊嘆的)是呀,那你就應該帶著這種感覺去讀呀。
3、詩人不僅抓住了能表現春天的景物——花,來描寫春天, 并且寫出了花多的特點。你們看簡單的一個“滿,千朵萬朵,壓”就能夠讓我們浮想聯翩,給我們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這就是古詩的魅力呀! 讓我不由得感慨。ǔ鍪荆夯ㄕ娑嘌剑憧,那一樹樹花把小路遮得嚴嚴實實的!)花除了多,還有什么特點呢?你想象到了什么?你們能像老師這樣說一說嗎?花真———你看,—————!
。ㄒ龑W生從花的顏色,氣味,數量,姿態等進行自由表達,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作指導。)
留戀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是啊,花真多,花真美啊!不僅引來了詩人,還引來了蝴蝶在花中翩翩起舞,黃鶯自在地歌唱。
詩句中是怎樣形容蝴蝶和黃鶯的呢?誰來讀一讀。
2、提問:流連是什么意思?(舍不得離去),誰舍不得離開?(蝴蝶、黃鶯、小蜜蜂、詩人)。
3、流連戲蝶時時舞,舍不得離去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因為他舍不得那五彩繽紛的花,那五顏六色的花,那散發著陣陣香氣的花呀!你讀出了它的那份戀戀不舍嗎? (讀)
4、提問:“恰恰啼”什么意思?(正好傳來一聲聲的啼叫)
多么愜意,多么動聽的歌聲呀,該怎么讀,指名讀。
5、讓我們一起走進黃四娘家那迷人的春景吧!我看到了你們的眼神,感受到了你們的那份贊嘆,誰愿意把你的那份感受,那份贊嘆之情讀出來。(指名有感情朗讀。)
6、齊讀。多么美的春色圖呀,繁花盛開,戲蝶起舞,嬌鶯歌唱,有聲有色,有歌有舞,有鳥語有花香,這不僅僅是黃四娘家的春色圖,更是一幅無邊的春色圖,讓我們拿起書來,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那美麗的春景吧!
三、背誦
1、我們能有感情地朗讀了,但能把它背誦出來嗎?給幾分鐘試一試。
2、指名背誦
四、小結
1、我們今天學習了杜甫的這首描寫春天的《江畔獨步尋花》一起來背誦。
2、作者抓住了春天的景物:花、鶯、蝶來寫;并且寫出來他們的特點:多、流連、自在。你們認為杜甫想要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希望同學們也能學習杜甫的寫作方法,來描繪自己所看到的景色。
3、我們還學習了三個生字:畔、鶯、蝶。記住了嗎?
板書:
江畔獨步尋花:
靜 花 多
蝶 舞
動 鶯 啼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4
。ㄒ唬┍荣愓f詞,引入課題。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來個詞語比賽吧?
1、你們知道描寫春天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春風送暖,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百花齊放,這真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
2、春花有哪些顏色,你知道嗎?
這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3、春花除了顏色艷麗,還有什么特點?(數量多)那你們能送個詞給這么多的花嗎?
這真是一個萬紫千紅的世界啊!
(二)介紹由來,解詩題。
1、指著事先寫好的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齊讀課題 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對課題的說法有什么疑問嗎?
(誰一個人到江邊來尋花?為什么一個人到江邊來尋花?他到江邊尋到花了沒有?)
(三)初讀,感悟詩情。
1、大家帶著疑問自由讀詩。要讀得字正腔圓、通順。讀的時候,還要仔細看看書上的插圖和注釋 。 自由讀,開始。
2、讀了古詩,你們知道是誰一個人到江邊來尋花了嗎?(杜甫)
3、唐朝大詩人杜甫生在戰亂歷經磨難,看盡人間離苦、紅塵悲情,擅用七律、排律憂黎民,憂天下;他晚年曾“飄泊西南”,臆想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任一腔喜悅隨風潛入;也曾立于草堂賞早春,聽兩個黃鸝鳴翠柳,望一行白鷺上青天,把遞進的豪情隱藏;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被稱為“詩圣”,和李白齊名“李杜”。他憂國憂民直面戰亂后由盛而衰的現實,用沉郁頓挫的風格記錄歷史。今天,我們就再次和他一起同行吧!
4、好,哪個同學來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注意聽,聽他是否讀正確了。
5、讀得正確,流利,非常好。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覺?
6、老師對這首詩也有自己的感覺,我想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可以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伴著音樂,隨著老師的朗讀,去那個鶯歌蝶舞的地方 。
7、同學們,睜開眼睛。在老師讀的過程中,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8、很好,請看大屏幕,詩中的景物花、蝶、鶯是很多人都看到過,但是作者卻能將這些景物寫成了千古傳唱的名篇,這其中有什么奇妙之處呢?讓我們隨著詩人慢慢前行,邊賞邊品吧!
。ㄋ模┢纷x。
1、齊讀古詩
詩人在江邊看到了什么景物?(花、蝶、鶯)
哪幾句是具體寫花的?
2、出示圖和“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誰來讀第一句?這句中點明了什么?(尋花的地點)地點在哪兒?(黃四娘家附近的小路上。)你怎么知道是在小路上?(注釋上寫著“蹊:小路。”)什么樣的小路?還描寫了哪些景物?(花)什么樣的花?此刻,你就是杜甫,明媚的陽光下,你漫步在鄉間小路上,看到“黃四娘家———(花滿蹊)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是啊,讓人不由得感慨:出示“花真多呀,把小路遮得嚴嚴實實的!”指名讀。你們能像我這樣說一說嗎?
出示:“花真 啊, !”(引導學生從花的顏色、氣味、數量、姿態等進行自由表達。)
(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ɑㄕ娑喟。憧矗鸦ㄖΧ級簭澚。)
。ɑㄕ婷腊,你看,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勝金……)
。ɑㄕ嫦惆。憧矗研『∶鄯涠家齺砹四。)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語言真美。那里的花多、花美,你們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象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
3、孩子們,當杜甫一個人來到江邊,看到這繁華盛開的景象之時,他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呀?(高興的,喜悅的,贊嘆的)是呀,那你就應該帶著這種感覺去讀呀!
4、杜甫除了看到很多美麗的花兒,還看到哪些景物?詩中是怎樣形容蝴蝶和黃鶯的呢?(展示課件)
出示:“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男同學讀“留連戲蝶時時舞”。這一句中寫了什么景物?蝶兒在做什么。咳绻沂嵌鸥,你是蝶兒,你會怎么對杜甫說呢?
對話:杜甫:蝶兒啊,你為什么在這兒飛來飛去啊?
蝶兒:
蝶兒:先生啊,你為什么 ?
杜甫:
。ㄉ岵坏秒x去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因為他舍不得那五彩繽紛的花,那五顏六色的花,那散發著陣陣香氣的花呀。)
。ㄊ茄!蝴蝶在花叢中時而起,時而落,時而左,時而右。)
看來,鮮艷芬芳的春花不僅吸引了蝴蝶,讓彩蝶蹁躚不舍離開,也讓詩人因此留連忘返。真是“留連——(戲蝶時時舞。)”
留連繁花的除了蝴蝶、詩人,還有什么?女同學讀“自在嬌鶯恰恰啼。”句。這一句提到了什么景物?黃鶯正在做什么呢?如果你是杜甫,你會對黃鶯怎么說?
對話:杜甫:黃鶯啊,
黃鶯:
聽到黃鶯的鳴叫,詩人認為黃鶯是特意為自己歌唱的。由此可見,詩人此時心情十分——(歡愉)確實是“自在——(嬌鶯恰恰啼。)”
5、岷江岸邊,春光無限。鮮艷芬芳的春花醉了蝴蝶,迷了黃鶯,也留了詩人。讓我們一起讀出詩人在春光中的沉醉吧!齊讀:(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五)指導吟誦。
1、同學們,《江畔獨步尋花 》品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無邊的歡樂,那么你們能連起來讀一讀嗎?
2、聽得出,你們已經陶醉在色彩濃麗的意境之中了,你們的思緒也隨著那鶯歌蝶舞飛到了迷人的岷江邊了。
看,小路彎彎,百花爛漫。萬紫千紅,芬芳四散。杜甫獨步西郊,不禁高興地吟道――全 詞 (學生齊讀)
看,彩蝶蹁躚,留連不去;聽,黃鶯啼囀,嬌柔輕軟。杜甫獨步西郊,不禁歡快地吟道――全 詞 (學生齊讀)
這就是獨步尋花時那陶醉的杜甫,這就是獨步尋花時杜甫的陶醉。
(六)拓展
1、同學們,讀到此,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詩題,齊讀詩題。讀了詩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詩中寫到花不僅多,而且美,這景色在春天隨處可見,只要一出門就可以看到,為什么要“尋”呢?
2、介紹寫作背景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后可分4個時期。
裘馬清狂, 漫游吳越,曾期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
仕途失意,憂國憂民,曾憤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戰亂被俘,歷盡艱苦,曾傷悲——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辭官赴蜀,輾轉流亡——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飽經離亂之后,開始有了安身的處所,詩人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開的時節,他獨自沿江畔散步,情隨景生,一連成詩七首。此為組詩之六。
3、現在,大家知道杜甫為什么要江畔尋花了嗎?(戰亂中哀鴻遍野、滿目瘡痍,難得見到這如畫的美景。詩人更沒心情去尋找這種美景。)詩人尋找的僅僅是花嗎?(他尋找的是一份遠離戰亂的安寧與和諧。)
4、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詩人心中久違的欣慰與歡愉吧!
5、(展示課件)出示有關描寫春天的詩歌,拓展閱讀。
早春 春日
【唐】韓愈 【宋】朱熹
天街小雨潤如酥, 勝日尋芳泗水濱,
草色遙看近卻無。 無邊光景一時新。
最是一年春好處, 等閑識得東風面,
絕勝煙柳滿皇都。 萬紫千紅總是春。
大林寺桃花 江南春
【唐】白居易 【唐】杜牧
人間四月芳菲盡, 千里鶯啼綠映紅,
山寺桃花始盛開。 水村山郭酒旗風。
長恨春歸無覓處, 南朝四百八十寺,
不知轉入此中來。 多少樓臺煙雨中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5
背景介紹:
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可以使學生深刻的領會 課文的思想感情,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材背景:
《江畔獨步尋花》是一篇描寫春景的古詩,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詩人描寫了四川成都錦江獨自散步尋花時,所見到的春天花枝繁茂、蝶舞鶯歌的景象。全詩描寫動靜結合,有聲有色,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
學生背景:
所執教班級是四年級的學生,無論在閱讀還是理解較三年級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已經養成了動口讀書、動腦讀書、動手讀書的能力。
情境描述:
一、激趣導入,釋題解疑。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賞花么?
生:喜歡。
師:當春暖花開之時,與友人結伴同游,賞花踏青,將是多么快樂的事情。〗裉炀妥屛覀兏S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去江畔尋花、賞花,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五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江畔獨步尋花》
齊讀課題。解題。
二、 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師:范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清字音。
生:自讀古詩,讀通讀順。
師:指名朗讀古詩,隨文學字。畔、鶯、啼。
三、 品詞賞句,理解詩意。
1、學習前兩句詩句。
師:結合注釋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桌互相討論。
生:第一句中的蹊:是小路的意思。第一句的意思是:盛開的鮮花把通往黃四娘家的小路都遮住了。
生:第二句的意思是:花一簇簇、一串串、一朵連著一朵,數也數不清。
生:讀了這兩句我知道黃四娘家的花開的很多。
師:那些詞句體現花多?
生:“滿”“壓枝底”……
師:指導朗讀。
師:朗讀古詩,生閉眼想象。并動手把詩句畫下來。
2、學習后兩句詩句。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不僅看到了姹紫嫣紅的花朵,而且還聞到了淡淡的花香,我們看看后兩句又是描寫了那些景色呢?
生:串講詩句意思。
通過老師引讀學生跟讀的方式,反復誦讀古詩,領略古詩的意境。
師:常言道:“一枝獨秀不算春,百花齊放滿圓春”,詩人目睹百花爭奇斗艷的情景,心情會是怎么樣的?讓我們也和作者一樣帶著愉悅的心情齊讀這首古詩。
四、拓展延伸,課后積累。
師:這是一首描寫繁華似錦、鳥語花香的春景圖,想一想我們還學過了那些關于春天的古詩和詞語。
生:匯報。
師:春是希望的季節,希望你們在春天播灑下希望的種子,收獲秋的成熟。
教學詮釋: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本著這一理念,本節課的設計我始終是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引領著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發現問題采用“讀讀想想”、“讀讀議議”、“讀讀講講”、“讀讀背背”、“讀讀說說”的方法,感受美創造美。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背誦課文。依據教學目標我在學文過程中抓住重點,首先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這樣就把觀察、思維、想象與語言表達緊密地結合起來,切實的達到了教學效果。
教學研究:
教學中,我讓學生根據詩的一、二句想象黃四娘家百花爭艷、萬紫千紅的美麗景色,然后動手把美麗的畫面畫下來。這是一個從文到“畫”的探索過程,培養了學生理解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引導孩子借助理解和想象,實現語言文字理解、表達和有形畫面的多次轉化,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敏銳性。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6
[案例]
在理解完詩題,認識作者后。
教師:請小朋友們自由讀古詩,讀完后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色。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思考。
學生1:我看到了蝴蝶。
教師:你是從哪一行看出來的,蝴蝶正在做什么?
學生2:從“留連戲蝶時時舞”看出來的,蝴蝶正在跳舞。
教師:“留連”就是留連忘返,忘記了回家的意思,“時時”說明蝴蝶是在怎樣地跳舞。
學生3:蝴蝶在不停地跳舞。
教師:誰能把這一行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學生個別說,教師補充。
教師:誰能把這只蝴蝶的快樂讀出來。
3—4個學生讀,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你們還看到了什么景色?
學生5:看到了花。
教師:花怎么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學生6:花很多。從“千朵萬朵”看出來的。
學生7:從“滿”、“壓枝低”看出花很多。
教師:“蹊”是什么意思?
學生不理解。
教師:“蹊”左邊有一個足字旁,是小路的意思。
教師:誰能把花的多讀出來。
學生個別試讀,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你們還看到了什么?
學生1:看到了黃鶯在叫。
教師:“自在”是什么意思?
學生2:是自由自在的意思。
教師:“恰恰”呢?
學生3:恰好的意思。
教師:誰能用自已的話把這一行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學生試說,教師補充。
教師:這首詩描寫的景色多美啊,現在我來良誦古詩。你們閉上眼睛想象古詩中所描寫的畫面,聽完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教師朗誦,學生閉上眼睛聽,邊聽邊想象。教師補充后非常興奮。
學生1:我看到了杜甫在黃四娘家與黃四娘一邊喝酒一邊賞花。
學生2:我看到了這些蝴蝶在花上面跳拉丁舞,我也忍不住在這些花上面跳起來。
學生3:我看到了黃鶯在花上面唱歌。
學生4:天色都晚了,蝴蝶媽媽叫小蝴蝶快回家。小蝴蝶說:“不嘛,我不愿回去,這里的花太美了。”
教師:你們能把美麗的景色讀出來嗎?
學生齊讀古詩。
[反思]
詩歌都有美好的意境,可以說,一首古詩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首詩所描寫的春天的景色,學生基本在生活中都見過。在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出示掛圖,而是讓學生結合自已的生活經驗去想象,在想象中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結果,學生的想像既合理又富有個性,甚至“蝴蝶都會跳拉丁舞了”。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并沒有要求完整和強求一致,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在想象中體會了詩歌的意境。
大膽把自己的一個教學片段發在這里,請各位批評指正.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
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
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認識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人稱“詩圣”,他寫的詩被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奏感
1.老師下面要來小組讀詩比賽,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奏。想獲得為本組爭光的機會嗎?那就練習讀幾遍。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奏。
3.齊讀。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 蝶 鶯
2.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什么?能不能結合詩句,發揮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師這里的句式說一說,結合理解詞語“花滿蹊”“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壓彎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勝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來了呢。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語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飛碟舞,說到現在的花,你們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3.教師放課件,邊放《春到江邊》的音樂,用優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ê靡慌煞被ㄋ棋\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像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4.賽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1.讀到這,老師心頭不禁有個疑問:你們看,詩中寫到花不僅多,而且美,這景色在春天隨處可見,只要一出門就可以看到,為什么要“尋”呢?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8
教育隨筆:
教學《江畔獨步尋花》小感
作者:御營小學易曉華
今天我與咱班孩子一起學習了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整個過程孩子們學習興趣濃,思維活躍。由此詩想到彼詩,由詩想到、聽到、看到許多春天的美麗景色。對“春”這些充滿春天般活力的孩子們贊不絕口。對于“一年之計在于春”他們表現得淋漓盡致。
整堂課我的設計十分簡單:
1、粗讀詩,讀準字音。讀懂作者寫的是哪個季節,從哪知道的?
2、再讀詩,結合圖、注釋,讀出自己理解的詩味。
3、三讀詩,由本詩和圖你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4、體會作者思想情感。用“有什么有什么”歸納作者寫的詩景。讀出作者注入詩的情感。
5、用白話文說詩意。
6、背誦詩(積累)。
在第三、四個環節中孩子們的表現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劉海周說:“我由‘千朵萬朵壓枝低’想到了‘花落知多少’,我仿佛聽見春風一吹,成百盈千的花瓣飄飄揚揚落地的聲音。”孟玉凱說:“我由‘自在嬌鶯恰恰啼’想到了‘一行白鷺上青天’,我仿佛聽見鳥兒清脆的歌聲,是那樣的婉轉動聽,它們仿佛在大聲告訴人們‘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在第四個環節中,孩子們根據前面幾環節所學所悟所感結合詩、結合圖歸納出:有靜有動、有聲有色、有花有樹、有蝶有鶯、有詩有畫……
……
這堂課,我為孩子們眼中、心中那燦爛的春天而驚嘆!我為春天般可愛的孩子們而驕傲!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9
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二、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春天象征著生機與活力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江畔獨步尋花》,它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杜甫的其他情況?
(出示多媒體課件)在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動蕩不安之后,杜甫終于過上了安定的日子。這一年,春天來了,萬物復蘇,生機勃勃,到處鳥語花香。這天,江水的歌聲,孩子的笑聲,鳥兒的叫聲,吸引著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著江邊一路走來,尋找春的氣息。不知不覺間,一幅美妙的畫卷展現在眼前,花兒是那樣美,草兒是那樣翠,宛如身在仙境一般。原來他來到了鄰居黃四娘的家門口。望著這一美景,詩人靈感突現,才思泉涌,他飛奔回家,揮筆成就了這一千古絕句(范讀)
好,下面的時間我交給同學們,請你們借助書上的注釋和老師布置的預習作業,自學這首詩。
二,學習古詩
1理解詞語
我們一起朗讀古詩(齊讀)。
現在我請同學們當小老師,把你自學的內容講給大家聽。我們都知道要學會一首詩,首先要理解詩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誰來講講你理解了哪些詞語?(江畔:江邊。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蹊:小路。壓枝低:把花枝壓彎了腰。留連:舍不得離開。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詩句
同學們學習詞語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也初步理解了詩句。誰來說說你理解了哪一句詩?(不用按照順序)
誰能按順序把這首詩的意思完整地說出來?(教師引導)
3感情朗讀
在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我們知道這是一首寫景的詩。那么,詩中主要寫了幾種景物?(花,蝴蝶,黃鶯)
哪句寫花?寫出了花的什么特點?誰能用一個詞概括?誰來朗讀這兩句詩?(讀,評)讓我們齊讀這兩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榮。
前兩句寫花,后兩句寫什么?(蝴蝶,黃鶯)蝴蝶在花叢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黃鶯呢?(放聲歌唱)如果你是美麗的蝴蝶,可愛的黃鶯,游戲在這美景中,會有什么感覺?怎么讀?(讀,評)讓我們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齊讀)
詩中寫了這三種景物,抒發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贊美春天)讓我們懷著對春天的贊美之情朗讀這首詩。
4理解意境
哪位同學認為自己學的最好,讀得最棒,就站起來,像一位詩人一樣朗誦這首詩?其他同學閉上眼睛,認真聽,聽他的朗誦是否能將你帶入這一美景之中?
三,引申
詩中描繪的景色美嗎?請大家閉上眼睛,在我們面前出現了一條小路,小路兩旁繁花似錦,蝴蝶在飛舞,黃鶯在歌唱,望著這一美景,我們真想把他畫下來。(畫畫,展示)
四,課后作業
同學們,你們學會這首詩了嗎?今天,就請同學們回家后把今天的學習內容講給父母聽,看誰講得最棒。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簡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磅琛笔切÷贰!盎M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扒Ф淙f朵”形容數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傲暨B”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舍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皨伞笔切稳蔸L歌柔美圓潤!扒∏√洹笔钦f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郁頓挫,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10
一、基本理念
閱讀學認為:閱讀教學的直接目標是培養閱讀能力,間接目標是發展思維能力,潛在目標的陶冶思想情操!墩Z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的綜合能力是閱讀技能的分項訓練逐步形成的。本節課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努力營造在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中培養閱讀能力,發展思維,陶冶情操。
二、說教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06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定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這是一首別具情趣的寫景小詩。小路上花團錦簇,花下的枝條被壓得垂下來,花瓣之上是流連忘返的彩蝶,它們圍繞著花枝翩翩起舞。從這里,我們嗅到了濃郁的花香;ㄅ缘男÷飞,有清脆啼鳴的黃鶯,它們活潑自在的神態,能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詩人用“時時”、“恰恰”這種極富韻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麗紛繁的畫面充滿了動感,也使得詩歌有著更明快、更流利的節奏。全詩語言充滿了口語化色彩,讀起來令人感到非常親切,而詩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樂躍然紙上。
三、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能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2、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把握古詩的韻味美。
3、情意目標
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體會春天的勃勃生機好美麗,感悟詩人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誦讀詩文,感受春花的美麗。
2、難點:初步理解作者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寫春天的生機和美麗。
五、說教學設計的特色
在引導學生入詩境、悟詩情這一環節中,我運用了引探法及 “背景再現”引導學生理解走進作者、走進畫面,進行感情朗讀,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從而進入詩境中感悟詩情,感悟作者的迷醉與驚喜。
六、說教法及學法運用
在本課時的教學策略運用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打破以往的古詩教學方法,充分運用“金鑰匙”來引導學生學習:
問題一:詩中描寫的景物是什么?(學法推薦:快速瀏覽課文,用 “○”畫出相關詞語)
問題二:詩人怎么描寫這些景物?詩人為什么要描寫這些景物?(學法推薦:默讀古詩,抓住重點詞句讀一讀,回想自己賞花的經歷,體會詩人的情感,進行簡單的批注。
在接下來的學習成果匯報中可以看出,這些方法運用得比較得當、到位,適合學生學習本首古詩。
七、說教學流程
我本課一共設計了七個環節,分別是:導入→讀出古詩的韻味,體會詩的對仗美→理解古詩意思,用自己的話描述詩的畫面→入詩境悟詩情,感受春天的美麗與生機→回歸全詩,整體感知→課堂檢測→語文課外實踐。
下面我重點講講第一個環節“鏈接舊知,導入新課!
具體是這樣的:
1、出示“讀一讀”中的《春日》,引讀背誦。
師:孩子們,伴著校園的第一抹新綠,我們走進了明媚的春天。(出示《春日》,齊讀。)
2、師:春日的泗水濱清風拂面,萬紫千紅。黃四娘家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研讀的——(板課題)
。1)學生齊讀課題。
。2)寫課題:“請和老師一起將課題工工整整地寫在練習本上,如果寫錯了或寫得不滿意,可用修改符號修改,徹底告別修正液。”
(3)點評。
。ㄔO計理念:一是將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知識與新知識建立鏈接,從而很自然引出新課。二是針對本班學生寫字潦草、不規范、亂涂亂改的現象設計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寫字習慣。)
另外,我覺得最滿意、最精彩的是第五個環節“回歸全詩,整體感知”這一部分。古詩詞精煉的語言、深遠的意境往往留下非常廣闊的想象空間。因此,教學中沒有情境,就沒有想象;沒有想象,就沒有品味;沒有品味,就沒有感悟;沒有感悟,就沒有拓展。所以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
。1)出示9:資料再現。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公元760年,杜甫在成都修建了草堂。飽受離亂之后,總算有了比較安定的生活,詩人為此感到欣慰。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他獨自沿著江畔散步,在黃四娘家的小路旁,詩人滿心歡喜地尋找到了姹紫嫣紅的花朵,這清麗歡快的情景讓一路走來的作者驚喜不已——(女生) (2)此時此刻,詩人迷醉了。春花、戲蝶、嬌鶯給春天增添了無窮的美麗與生機。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輕松、愉快的詩人已經與春天融為一體,他也要把這感受告訴全體男生——(起來帶上動作誦讀)
。3)讀著這首詩,我們也仿佛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條通往“黃四娘家”的小路上,和詩人一起享受那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齊讀)
(設計理念:出示寫作背景,讓學生了解詩人當時的情感基點,體會詩人的“喜悅”既有看到美麗景色的“喜”,還有生活稍稍安定的“喜”,將學生已經生成的情感體驗再度升華,從而走進詩人的內心。)
2、出示10:觀賞花的圖片、聽歌曲《江畔獨步尋花》
3、多美的春色圖呀,你能用哪些詞語描繪剛才看到的情景?指名說一說(語文天地中的“讀一讀”)出示11:
錦上添花 花好月圓 花團錦簇 花枝招展 鳥語花香
姹紫嫣紅 國色天香 含苞待放 嬌艷欲滴 美不勝收
。ㄔO計理念:通過欣賞圖片、聽《江畔獨步尋花》等媒體手段,使學生對詩意的理解、對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的感受、對詩人情感的體驗都有明晰的態勢;學會運用“語文天地”中的詞語積累,為“暢所欲言”、“初顯身手”、“筆下生花”儲備必要的知識。)
4、小結
師:積累的詞語真不少呢。孩子們,這首詩沒有寫人,但好像處處有人。詩人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深深吸引而流連忘返。所以在他的眼中,蝴蝶也是流連戲舞,黃鶯也是自在鳴叫。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已經與春天融為一體,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真是一個“尋”字了得!為了更深層地了解作者的感受,建議大家在課外補背:
出示12:
《江畔獨步尋花》(之五):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ㄔO計理念:通過適度的拓展,促使學生走進詩句所描畫的意境,滋生出熱愛春天的美好情感,將自己和作者一起融入了美好的春光之中,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領悟到春天的美好和勃勃生機,從而萌生出對熱愛和贊美之情,)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督溪毑綄せā芬晃牡陌鍟O計力求體現古詩的主要內容及學生對整體的把握,從中可以發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并能用較為清晰的思路引導學生回歸全詩,整體感知。
附【板書設計】
花
江畔獨步尋花 蝶 勃勃生機 美麗
鶯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11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古詩。
2.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在讀中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江畔獨步尋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的一組絕句詩,共七首。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其中的一首詩嗎?(生答)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另外一首。板書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二、走進古詩
1.簡介作者。(學生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生于河南鞏縣(今鞏義市),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并稱“大李杜”,人稱“詩圣”。
2.學生初讀古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三、初讀《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各自試著朗讀《江畔獨步尋花》。
2.聽錄音帶,劃出節奏,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四、品讀《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邊讀邊展開想象。
2.同桌或小組間互相說一說詩意。
3.全班交流:
。1)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黃師塔前的江水向東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懶又困,我倚仗著暖洋洋的春風在游春。
(2)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桃花一叢一叢地盛開著,仿佛是沒有主人,你究竟是喜愛深紅色的桃花還是那淺紅色的桃花呢?
五、感悟春光美
1.學習了這首詩后,你有什么感想?
2.把這美麗的春景圖畫一畫。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12
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春天象征著生機與活力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江畔獨步尋花》,它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杜甫的其他情況?
二,學習古詩
1理解詞語
把你自學的內容講給大家聽。講講你理解了哪些詞語?(江畔:江邊。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蹊:小路。壓枝低:把花枝壓彎了腰。留連:舍不得離開。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詩句
說說你理解了哪一句詩?(不用按照順序)
誰能按順序把這首詩的意思完整地說出來?(教師引導)
3感情朗讀
詩中主要寫了幾種景物?(花,蝴蝶,黃鶯)
哪句寫花?寫出了花的什么特點?誰能用一個詞概括?誰來朗讀這兩句詩?(讀,評)讓我們齊讀這兩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榮。
4理解意境
三,拓展
詩中描繪的景色美嗎?請大家閉上眼睛,在我們面前出現了一條小路,小路兩旁繁花似錦,蝴蝶在飛舞,黃鶯在歌唱,望著這一美景,我們真想把他畫下來。(畫畫,展示)
四,課后作業
積累描寫春景的古詩
[簡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蹊”是小路。“花滿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皦褐Φ汀敝械摹皦骸焙汀暗汀眱蓚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傲暨B”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舍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皨伞笔切稳蔸L歌柔美圓潤!扒∏√洹笔钦f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郁頓挫,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13
之一
佚名
一、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 錄音
四、板書設計 :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花多
留連戲蝶時時舞 花美
自在嬌鶯恰恰啼
五、教學過程 :
。ㄒ唬⿲ 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不行的話,請看詩后注釋⑴,指名學生說說詩題意思。
。ǘ⿲W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3分鐘左右,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胖该x這一句
⑵問: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寫出了黃回娘家花的多?
、侵笇Ю首x,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胖该x這一句
、茊枺狐S四娘家的花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窍爰遥喝绻S鶯會說話,它們看見這么多這么美的花,會說些什么?
⑷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說……為什么?
5、感情朗讀古詩
(三)遷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景象,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學生的詩:
、胖参飯@獨步尋花
植物園內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茖W校獨步尋花
楊園小學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花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⑶尚湖獨步尋花
尚湖公園花滿蹊
………………………
四、作業
抄寫古詩
簡評:在學生充分誦讀詩句,深入地體會詩句的意境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進行簡單仿寫詩句。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14
教學目的:熟讀詩歌,感受春光的美好。
一、導入
1、師:沒有一種情感是孤立的,沒有一種思想是無源的,人的情感和思想總與他的生活、與他生活的時代息息相關的。
2、上元二年(761),當時,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感慨之情,溢于言表!督溪毑綄せā反嗽婋m題為尋花,實為遣愁散悶,因而隱藏著悲的情調。這里所選的一首,是七絕句中的第五首。它所突出表現的是桃花之美和詩人愛花、賞花的審美心理。
二 、誦讀詩歌《江畔獨步尋花》
1、出示詩歌《江畔獨步尋花》,師范讀。
師:喜歡這首詩嗎?想不想自己來讀一讀?(學生自由讀)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2、指名讀。
師:現在誰愿意來讀一讀?(指名讀)
3、逐句學讀。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來讀一讀這首詩吧!
師:從哪些字詞中你感受到了詩人的憂傷?(黃師塔前 無主)
(“黃師塔前”句,在制造氛圍方面,尤為重要。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說道:“蜀人呼僧為師,葬所為塔,乃悟少陵‘黃師塔前’句。”僧亡塔在,崇敬之余,夾雜著幾分悲愴之情。)
然而詩人畢竟在尋春,風和日麗,春光怡人,不覺困倦,且倚微風,以寄雅懷。詩人以一“倚”字,就將自己與大好春光融合為一,達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4、男女生分讀
-----師生合作讀
師:孩子們,你們真棒!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已經看到了杜甫在花海的海洋里徜徉。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15
活動目標:
1、學習古詩,感知和理解古詩描繪的景象。
2、感受古詩的文學語言。
活動準備:
1、古詩《江畔獨步尋花》ppt課件。
2、柳條兩枝(一條葉子多的,一條葉子少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請小朋友喊出“黃四娘”的名字,加深幼兒對古詩人物的印象。
師:小朋友今天有位老婆婆要帶我們去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讓我們快把老婆婆請出來吧!噓!我悄悄的告訴你們她叫“黃四娘”,我們一起把她喊出來吧。ā包S四娘”“黃四娘”)
師:黃四娘年紀大了,耳朵聽不清,小朋友再大點聲。(“黃四娘”“黃四娘”)
【出示“黃四娘”的圖片,加有錄音:“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黃四娘,我住在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快來看看吧!” ppt課件】
師:。∵@位老婆婆就是黃四娘。你們想去那個美麗的地方嗎?(想。
師:小朋友起立,來吧!跟著我一起隨著音樂到黃四娘家去看看吧。我們出發了!
【響起《桃花朵朵開》的音樂,做動作。ppt課件】
【出示黃四娘家的圖片,加錄音:“孩子們歡迎你們到我家!” ppt課件】
師:哇!黃四娘家到了,快和她打個招呼吧。S四娘你好。
二、 古詩欣賞。
(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師:“黃四娘家美嗎?你都看到了什么?”(花、房子、大樹……)
師:是的,詩人杜甫,也非常喜歡黃四娘的家,為此他創作了一首古詩,【出示古詩名稱:《江畔獨步尋花》ppt課件,并讓幼兒熟悉古詩名稱】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古詩的題目《江畔獨步尋花》。你們想聽聽這首古詩嗎?(想)那我們一起來欣賞吧!認真看、認真聽,要回答問題的!
【播放古詩《江畔獨步尋花》視屏,請幼兒欣賞古詩。】
師:這首詩是誰寫的?這首詩的名字叫什么?什么是古詩?(引導幼兒說出作者與古詩名稱。)
。ǘ┓炙亩纬鍪舅木湓娋涞膱D片【ppt課件】
1、出示古詩的第一句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黃四娘家花滿蹊!
師:詩中說黃四娘家的花是什么樣子的?(有很多花)
師:你看見小路了嗎?(沒有、讓花擋住了……)
師:黃四娘家栽植的花非常多,連園中的小路都被各種花兒遮住了。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詩句來表示:“黃四娘家花滿蹊!薄境鍪驹娋,朗讀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黃四娘家花滿蹊!痹娋渲械摹磅琛弊,是小路的意思。
2、出示古詩的第二句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千朵萬朵壓枝低!
【出示兩枝柳條讓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兩枝柳條。(一枝樹葉很多,一枝樹葉少。)
師:這兩枝柳條那枝更彎一些?為什么?(樹葉多的柳條彎,因為樹葉多把它壓彎了。)
師:哦!樹葉多可以把枝條壓彎。
【出示古詩的第二句圖片,讓幼兒觀察!
師:我們來看看黃四娘家到底有多少花呢?(好多、很多很多、一百朵……)有許多許多,千朵萬朵。花枝會不會被壓彎壓低呢?為什么?(會,因為花有許多許多。)
師:哦!千萬朵兒花兒競相開放,把花枝都壓得低垂了。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詩句來表示:“千朵萬朵壓枝低。”【出示詩句,朗讀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千朵萬朵壓枝低。”
3、出示古詩的第三句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留連戲蝶時時舞!
師:快看誰飛來了?(蝴蝶。)
師:美麗的蝴蝶在干什么?(看花、跳舞、玩……)
師:在花間戲耍的蝴蝶上下飛舞,總是舍不得離開。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詩句來表示:“留連戲蝶時時舞。”【出示詩句,朗讀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我們一起來讀一下:“留連戲蝶時時舞!痹娋渲械摹傲暨B”是舍不得離開的意思。
4、出示古詩的第四句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自在嬌鶯恰恰啼。”
師:小朋友快看誰又來了?(小鳥。)
師:它的名字叫“黃鶯”。噓!你聽!聽到了什么?【播放黃鶯的叫聲,ppt課件】(黃鶯的叫聲、她在唱歌……)
師:自由自在的黃鶯在花枝間穿來穿去,非常美麗可愛,它的叫聲也非常悅耳動聽。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詩句來表示:“自在嬌鶯恰恰啼!薄境鍪驹娋洌首x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我們一起來讀一下:“自在嬌鶯恰恰啼!
三、朗誦古詩
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完整朗讀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ㄒ唬┱堄變哼吙凑n件邊一起跟著朗讀。
。ǘ┍硌莨旁,一邊做動作一邊朗讀古詩。
師: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吧!聽口令:“起立”。
活動小結:
整節課小朋友們的興趣很高,愿意和老師一起表演、朗讀古詩。課后有的小朋友還會經常問小伙伴:“你家有黃四娘家美嗎?”
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江畔獨步尋花》教學片斷 篇16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春天多么美好,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為之傾心,寫下無數千古傳誦的佳句。誰來說一說?
2、今天我們學習一位唐朝詩人寫的詩,他可是一位了不得的詩人,人稱“詩圣”,又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3、讀課題:從題目中你讀懂了些什么?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奏感。
1、學生自由讀;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奏。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奏。
3、齊讀。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 蝶 鶯
2、古詩最講究語言的錘煉,作為大詩人的杜甫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杜甫,與詩人共賞這美好春光。同學們再細細讀詩,你認為詩人哪些詞錘煉的好,盡顯了春光美好的意境。你特別喜歡哪個詞?
理解:戲蝶、嬌鶯、時時舞、恰恰啼
3、這樣一幅有聲有色,春光旖旎的圖畫實在讓人陶醉。此時,哪幅畫面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也來抒發一下我們心中的贊嘆吧。ǔ鍪径嗝襟w)
啊,———(景物)真———啊,你看———————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語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飛蝶舞,你們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4、教師放課件,用優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象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5、賽讀。
6、表演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1、介紹詩寫作背景。
。ㄔ娙硕鸥υ陲柦涬x亂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之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這首詩,全詩都透著詩人喜悅的心情。)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五、拓展延伸
1、“詩”是“文”的濃縮,今日,我們與詩圣一起欣賞了美麗的春景,更領略了詩圣用詞的精妙。而“文”是“詩”的詮釋,現在,我們提起筆來,把我們和詩人一起看到的美景寫下來,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寫得如詩如畫,意境優美,讓杜甫老先生不由得說:“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板書設計:
花: 多、美
江畔獨步尋花(愉悅) 蝶: 舞
鶯: 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