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S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給青蛙的信》教案(精選6篇)
語文S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給青蛙的信》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部首“爪字頭”。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朋友之間多關心、多溝通,才會更快樂。
教學重點: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部首“爪字頭”。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朋友之間多關心、多溝通,才會更快樂。
教學步驟:
一、激趣
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我們班的董柯君同學因為生病沒有來學校,她需要在家呆一星期。這樣,她不能和我們大家一起上課了、做游戲了,我們也聽不到她動聽的聲音、看不到她可愛的笑容了。不過,我們可以用信件捎去我們大家對她的問候。不過,寫信有一定的要求。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第九課,誰學習得認真,學會了寫信,誰就能順利、準確地讓董柯君同學看到自己的心聲。
二、感知課題
教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質疑。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劃出文中的生字。
2、分段讀文,重點糾正字音。
3、檢查與交流:同桌相互檢查對生字的認識。
4、教師指名認讀。
四、細讀熟思,深入領悟
(一)回憶課文:是誰給青蛙寫了一封信?
(二)信的內容是什么?
1、學生讀文,先同桌交流然后教師指名回答。
2、邊看邊想:信的寫法和我們一般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3、結合課件,指導學生口頭給董柯君同學寫信,掌握信的寫法。
(三)重新讀文,感悟真情
小鴨為什么要給青蛙寫信?
(四)說一說
當班里的其他同學在家養病的時候,自己應該怎么做?
1、 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2、 指導學習生字
3、 小結
說一說:自己學會了哪些知識和本領?
4、 練習
認真寫一封信給董柯君同學,表達自己的問候。
語文S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給青蛙的信》教案 篇2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識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懂得朋友之間應互相關心,快樂別人也快樂自己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興趣談話,揭題識字
小朋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瞧,信封上還有字呢,誰能大聲地讀給大家聽。現在你知道這封信是寄給誰的嗎?(板書:寄給青蛙的信)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感人的童話故事題目就是《寄給青蛙的信》,齊讀課題。
課題里有一個本節課生字“寄”互相交流用什么方法學會了“寄”。
這是誰寄給青蛙的信?信里又寫了些什么?下面請大家讀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自主識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音,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邊讀邊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畫出生字詞,然后再認真地拼讀生字詞。
3、同桌互相認讀畫出來的生字詞,糾正對方的錯誤讀音。開火車讀,齊讀。
4、再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要求讀得通順流利。
6、指名檢查讀,評讀。
7、聽錄音或老師范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老師指導,鞏固識字
1、教師出示會認字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2、學習新部首“爪”字頭。
(1)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筆順容易錯的字、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非、采、愛”,注意“非、采”的筆順,“愛”在書寫時上中下三部分應對齊。
(3)學生進行描紅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3、給生字組詞,用個別詞語說句子。
四、布置作業
1、 把今天學習的生字每個字寫一行,組兩個詞語。
2、 回家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語文S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給青蛙的信》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會寫“寄”等8個生字,認識“鄰”等12個生字,掌握多音字“難”。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小動物們內心情感的變化,感悟到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
教學重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掌握多音字“難”;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驗小動物內心情感變化。
教學準備:
課件、信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游戲,檢查預習狀況
在茂密的森林中,居住著一個和諧可愛的大家庭,有大雁哥哥、青蛙弟弟、蝸牛爺爺,還有美麗的兔子小姐。大雁是一個勤勞的郵遞員,每天都有無數封來自朋友的信被他送到松樹林,可是今天大雁生病了,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幫幫大雁哥哥好嗎?只要同學們能讀準字音這一封封信就能被寄出去,還有幾封不僅需要讀準字音,而且要記住字型才能被寄出去。同學們準備好了么?我們來看第一封信,哪個小朋友愿意大聲準確的朗讀這封信?(課件展示信件,難易穿插,重點講解“難”,請同學們匯報記住“寄”“說、話”“哭”字型的方法)
同學們的預習成果真的是給老師帶來了一個特大號的驚喜,下課之后老師要獎勵每個人一朵小紅花。同學們都已經注意到了吧,老師的手上還有一封信(出示信封),看看信封上寫的是什么?(生齊讀,松樹林5號,青蛙收),對,這是一封寄給青蛙的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圍繞著這封信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看到這個大信封,同學們的腦袋里有沒有什么疑問呢?(誰寫給青蛙的,信的內容是什么,板書寫信,收信)
二、合作交流感悟課文
帶著這些問題,請同學們快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生詞讀準,把句子讀通順。(生自由朗讀,指明回答問題,板書小松鼠,想念)。
同學們都知道了是小松鼠寫給小青蛙的信,可是小松鼠為什么要寫信給小青蛙呢?老師請一名同學朗讀一下第一二自然段(指明朗讀,請同學回答問題,板書等信)那同學們想象一下,等信的青蛙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呢?(板書傷心)
面對傷心難過的青蛙,他的鄰居小松鼠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齊聲朗讀3—5自然段,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板書蝸牛送信,安慰)
松鼠寫信,蝸牛送信,小青蛙收到信了么?他的心情怎么樣呢?老師找同學分角色朗讀6—9自然段。(板書高興極了)
如果你是小松鼠和蝸牛,看到青蛙這么高興,你的心情怎么樣?那就說明被別人幫助是幸福的,幫助別人也是快樂的。讓我們也懷著快樂的心情再一次朗讀一下青蛙的這封信。老師也送你們一封信(課件展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三、師總結,升華感情
今天呢,這個小故事就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學完了。一封小小的書信牽動著小動物們的心,青蛙為等信而傷心,松鼠寄信有愛心,蝸牛送信真熱心,這個故事打動著我們每個人。你們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是同學的好伙伴,是老師的好寶貝,以后我們要互相幫助互相關愛,收獲更多的朋友。
板書設計:
寄給青蛙的信
青蛙 等信 傷心
小松鼠 寫信 有愛心
蝸牛 送信 熱心
安慰
收信 高興極了
語文S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給青蛙的信》教案 篇4
《寄給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中講的是動物之間友誼,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好朋友之間需要關心,需要溝通,應當互相幫助,大家才會更快樂。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寄給青蛙的信》精品教案及教學反思,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語文《寄給青蛙的信》精品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蛙、信、每、收、封、鴨、安、傷、今、驚、讀、第、次”13個生字和“爪字頭”“月字旁”兩個偏旁;會寫“非、今、朋、每、安、采、過、送”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懂得好朋友之間需要關心,需要溝通,應當互相幫助,大家才會更快樂。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體會小鴨的話:“看到你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一、這節課我們還來學習這篇童話故事,齊讀課題。
1、教學“寄”字。
2、課文中誰寫的信?托誰傳遞的信?打開書,讀全文。
二、思考。
小松鼠托蝸牛大叔給小青蛙送去了一封信,在這封信里,小松鼠對小青蛙說了些什么?
三、延伸。
小松鼠為什么給小青蛙寫這樣一封信呢?讀課文的1、2、3自然段。
1、小松鼠為什么給小青蛙寫這樣一封信呢?
2、教學“天天”。
3、一只小青蛙坐在井邊,一臉不高興,這回你知道“一臉不高興”什么樣?
師:小松鼠看到小青蛙一臉不高興的樣子,聽了他傷心的話,于是馬上回到家,決定給小青蛙寫了這樣一封信。(齊讀)
4、教學生什么是對話。
四、小松鼠把信寫好了,就要送出去了,請誰幫忙呢?讀4、5兩個自然段。
1、誰幫的忙?
2、出示小松鼠說的話。(齊讀)
3、教學“請您”、“好嗎”兩個詞。
4、帶上這兩個詞,你們再讀一讀這句話。
5、教學“媽媽,請您 ?”(練習說話)
五、我們學習了兩次對話,還有幾個自然段,看看它們還說了些什么呢?
邊讀邊找,同桌研究交流。
1、 教學“別難過,你一定能收到好朋友的來信!”“不,不會的!”
2、 “難過”是什么意思?
3、 小松鼠為什么說小青蛙一定能收到信?
4、 指導朗讀第三次對話。
5、 教學“高興極了”。
六、小青蛙終于盼來了朋友的信,我們和小青蛙一起大聲地讀信。
1、在這封信中,小松鼠想告訴小青蛙什么?
2、你們看,后面有個省略號,是說小青蛙沒有念完,那后面還會寫什么呢?
3、你覺得小松鼠和小青蛙是好朋友嗎?
4、還有誰會感到快樂?
總結:小青蛙得到 的幫助是幸福的,而小松鼠和蝸牛幫助了小青蛙是快樂的。它們給小青蛙寄去了一封什么樣的信?
小學二年級語文《寄給青蛙的信》教學反思一
《寄給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中講的是動物之間友誼,一下是對本課的反思:
成功之處
1、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進入課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能干。 “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學生們興趣盎然,一下就猜出是青蛙。然后我對學生說:“小朋友們真聰明,一下就猜出來了,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一只小青蛙的故事。”隨機板書課題:寄給青蛙的信 。大家齊讀兩遍,質疑:讀了這個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學生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誰給青蛙寄信?一封怎樣的信?它為什么要給青蛙寄信?”老師夸道:“這個問題問的真好,請小朋友們帶著這個問題去讀讀課文吧!就這樣,孩子們帶著質疑,懷著好奇心,自由地讀課文,到課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并要求圈出生字。通過“問一問” “讀一讀” “找一找” “說一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明白了小鴨子是為了讓好朋友小青蛙 不再傷心難過、得到開心快樂,才給小青蛙寫了這封信。
2、反復朗讀,感悟、理解
語文教學的精要所在,就是讀。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教學中,我抓住課文中的三幅插圖:“青蛙等信” “小鴨寄信” 青蛙收信“ 三個不同的情景,小青蛙不同的表情,重點體會它由“難過”到“開心”的變化。抓住“難過” “傷心” “安慰” “興高采烈” “快活”等詞語,反復指導學生朗讀,采用“示范讀 ”“齊讀”“ 分組讀 ”“ 個別讀”“分角色讀” 的朗讀方法指導學生多讀,一遍一遍地讀----從讀通到讀順,再讀出感情,讓學生讀一遍有一遍的收獲,走進這個童話故事,體會朗讀的快樂。
課文的最后一段中,小鴨說:“看見你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這句話是全文的理解的重點和難點,這句話,讓學生反復地讀,反復體味兩個好朋友彼此得到的快樂,最終懂得:小鴨子關心朋友的心愿,那就是:“能給朋友帶來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
3、聯系生活,談體驗
課文結束后,老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親身體驗來談談:你平時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好朋友的?分小組交流一下,同學們討論得還挺熱烈。有的說好朋友是怎樣幫助自己的,有的還說出好朋友對自己不友好的事。
4、實踐活動,小練筆(下一課時進行)
在班上舉行一次“X X,我想對你說”的好朋友談心會,鼓勵 孩子們多與好朋友交流,多給予好朋友關心,讓孩子們從中體會得到交流的快樂。之后,讓孩子們像小鴨子一樣,給自己的好朋友寫一封信,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
不足之處
1、 分角色朗讀指導的時間少了,部分學生還弄不明白自己的角色,該讀的不讀,不該讀的卻讀了,整個朗讀過程顯得有些亂,朗讀的效果不夠理想。
2、 在給好朋友寫信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還不知道怎么寫?寫些啥?就照著小鴨子的信抄了一遍,這是感到很遺憾的地方。
小學二年級語文《寄給青蛙的信》教學反思二
學校的教學開放活動結束了,但是我的心久久的不能平靜,在本次開放日活動中我在主會場比較圓滿的完成了《寄給青蛙的信》一課的教學,感覺到是領導對自己教學工作的肯定,更是對自己的鞭策。
在準備課的整個過程中,我先是在《絕句》和《寄給青蛙的信》這兩個課中反復的推敲,《絕句》我以前有現成的素材,準備起來得心應手,而且能夠極好的展示老師的基本功,由于老師引領的比較多,和本次的學校教學主題不是很貼近,于是決定選擇《寄給青蛙的信》從頭來過。
正像黃校長所說的,我們的教學不是擺花架子,也不是圖在教者的設計上有多么的創新,如何教是為了讓學生能限度的學得更好,在設計的一開始我就這樣給自己定位的。課例要目標明確,一要突出情感主線,二要體現年段上知識系統,理清知識脈絡,讓學生學有所獲。兩次試講,一次正式展示,沒有按照現成的參考照搬,幾乎都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前后4稿,可以說是直到活動的前一夜自己還在修改中。
在幾天的忙碌準備中,我感覺到很充實,心是滿滿的,只有經歷了一些事才能成長,才能成熟,最后才能成功。課是磨出來的,人又何嘗不是啊!感謝黃校長對我的幫助和莫大鼓勵,感謝徐主任對我的信任和支持,感謝校領導對我工作的認可,感謝年組老師在試講過程中種種寶貴的建議,更感謝家長們會后一句句溫暖的話語,一張張快樂的笑臉,我幸福地享受到了工作帶來的快樂與滿足,我將繼續向前,在這條幸福的路上一路飛奔,享受教育,享受生命的精彩!
語文S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給青蛙的信》教案 篇5
《寄給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以擬人化的手法,從兒童的視角,描寫了青蛙等信、松鼠寫信和蝸牛送信的情節,字里行間體現了松鼠和青蛙之間真摯友誼,文章充滿童趣。
本課的教學設計意圖主要是:尊重學生的學習愿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的過程方法,在學文和認識事物中主動識字,落實識字和寫字任務,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主動識字,并會運用一些詞語。識字同時不忘朗讀,讓學生通過不同層次,方法讀文,使學生對文本有所體會感悟,獲得情感熏陶,引發思考啟迪。
教學的預設與實施中雖然有些差異,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認識了11個生字,會寫了8個字,認識了多音字 “難”;大部分學生能正確、流利、比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從讀中感悟到大到人與人之間,小到同學與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這節課的教學效果我認為還是比較好的。
語文S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給青蛙的信》教案 篇6
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蛙、信、每、收、封、鴨、安、傷、今、驚、讀、第、次”13個生字和“爪字頭”“月字旁”兩個偏旁;會寫“非、今、朋、每、安、采、過、送”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懂得好朋友之間需要關心,需要溝通,應當互相幫助,大家才會更快樂。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體會小鴨的話:“看到你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一、這節課我們還來學習這篇童話故事,齊讀課題。
1、教學“寄”字。
2、課文中誰寫的信?托誰傳遞的信?打開書,讀全文。
二、思考。
小松鼠托蝸牛大叔給小青蛙送去了一封信,在這封信里,小松鼠對小青蛙說了些什么?
三、延伸。
小松鼠為什么給小青蛙寫這樣一封信呢?讀課文的1、2、3自然段。
1、小松鼠為什么給小青蛙寫這樣一封信呢?
2、教學“天天”。
3、一只小青蛙坐在井邊,一臉不高興,這回你知道“一臉不高興”什么樣?
師:小松鼠看到小青蛙一臉不高興的樣子,聽了他傷心的話,于是馬上回到家,決定給小青蛙寫了這樣一封信。(齊讀)
4、教學生什么是對話。
四、小松鼠把信寫好了,就要送出去了,請誰幫忙呢?讀4、5兩個自然段。
1、誰幫的忙?
2、出示小松鼠說的話。(齊讀)
3、教學“請您”、“好嗎”兩個詞。
4、帶上這兩個詞,你們再讀一讀這句話。
5、教學“媽媽,請您 ?”(練習說話)
五、我們學習了兩次對話,還有幾個自然段,看看它們還說了些什么呢?
邊讀邊找,同桌研究交流。
1、 教學“別難過,你一定能收到好朋友的來信!”“不,不會的!”
2、 “難過”是什么意思?
3、 小松鼠為什么說小青蛙一定能收到信?
4、 指導朗讀第三次對話。
5、 教學“高興極了”。
六、小青蛙終于盼來了朋友的信,我們和小青蛙一起大聲地讀信。
1、在這封信中,小松鼠想告訴小青蛙什么?
2、你們看,后面有個省略號,是說小青蛙沒有念完,那后面還會寫什么呢?
3、你覺得小松鼠和小青蛙是好朋友嗎?
4、還有誰會感到快樂?
總結:小青蛙得到 的幫助是幸福的,而小松鼠和蝸牛幫助了小青蛙是快樂的。它們給小青蛙寄去了一封什么樣的信?
反思一
《寄給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中講的是動物之間友誼,一下是對本課的反思:
成功之處
1、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進入課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能干。 “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學生們興趣盎然,一下就猜出是青蛙。然后我對學生說:“小朋友們真聰明,一下就猜出來了,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一只小青蛙的故事。”隨機板書課題:寄給青蛙的信 。大家齊讀兩遍,質疑:讀了這個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學生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誰給青蛙寄信?一封怎樣的信?它為什么要給青蛙寄信?”老師夸道:“這個問題問的真好,請小朋友們帶著這個問題去讀讀課文吧!就這樣,孩子們帶著質疑,懷著好奇心,自由地讀課文,到課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并要求圈出生字。通過“問一問” “讀一讀” “找一找” “說一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明白了小鴨子是為了讓好朋友小青蛙 不再傷心難過、得到開心快樂,才給小青蛙寫了這封信。
2、反復朗讀,感悟、理解
語文教學的精要所在,就是讀。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教學中,我抓住課文中的三幅插圖:“青蛙等信” “小鴨寄信” 青蛙收信“ 三個不同的情景,小青蛙不同的表情,重點體會它由“難過”到“開心”的變化。抓住“難過” “傷心” “安慰” “興高采烈” “快活”等詞語,反復指導學生朗讀,采用“示范讀 ”“齊讀”“ 分組讀 ”“ 個別讀”“分角色讀” 的朗讀方法指導學生多讀,一遍一遍地讀----從讀通到讀順,再讀出感情,讓學生讀一遍有一遍的收獲,走進這個童話故事,體會朗讀的快樂。
課文的最后一段中,小鴨說:“看見你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這句話是全文的理解的重點和難點,這句話,讓學生反復地讀,反復體味兩個好朋友彼此得到的快樂,最終懂得:小鴨子關心朋友的心愿,那就是:“能給朋友帶來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
3、聯系生活,談體驗
課文結束后,老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親身體驗來談談:你平時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好朋友的?分小組交流一下,同學們討論得還挺熱烈。有的說好朋友是怎樣幫助自己的,有的還說出好朋友對自己不友好的事。
4、實踐活動,小練筆(下一課時進行)
在班上舉行一次“X X,我想對你說”的好朋友談心會,鼓勵 孩子們多與好朋友交流,多給予好朋友關心,讓孩子們從中體會得到交流的快樂。之后,讓孩子們像小鴨子一樣,給自己的好朋友寫一封信,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
不足之處
1、 分角色朗讀指導的時間少了,部分學生還弄不明白自己的角色,該讀的不讀,不該讀的卻讀了,整個朗讀過程顯得有些亂,朗讀的效果不夠理想。
2、 在給好朋友寫信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還不知道怎么寫?寫些啥?就照著小鴨子的信抄了一遍,這是感到很遺憾的地方。
反思二
學校的教學開放活動結束了,但是我的心久久的不能平靜,在本次開放日活動中我在主會場比較圓滿的完成了《寄給青蛙的信》一課的教學,感覺到是領導對自己教學工作的肯定,更是對自己的鞭策。
在準備課的整個過程中,我先是在《絕句》和《寄給青蛙的信》這兩個課中反復的推敲,《絕句》我以前有現成的素材,準備起來得心應手,而且能夠極好的展示老師的基本功,由于老師引領的比較多,和本次的學校教學主題不是很貼近,于是決定選擇《寄給青蛙的信》從頭來過。
正像黃校長所說的,我們的教學不是擺花架子,也不是圖在教者的設計上有多么的創新,如何教是為了讓學生能限度的學得更好,在設計的一開始我就這樣給自己定位的。課例要目標明確,一要突出情感主線,二要體現年段上知識系統,理清知識脈絡,讓學生學有所獲。兩次試講,一次正式展示,沒有按照現成的參考照搬,幾乎都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前后4稿,可以說是直到活動的前一夜自己還在修改中。
在幾天的忙碌準備中,我感覺到很充實,心是滿滿的,只有經歷了一些事才能成長,才能成熟,最后才能成功。課是磨出來的,人又何嘗不是啊!感謝黃校長對我的幫助和莫大鼓勵,感謝徐主任對我的信任和支持,感謝校領導對我工作的認可,感謝年組老師在試講過程中種種寶貴的建議,更感謝家長們會后一句句溫暖的話語,一張張快樂的笑臉,我幸福地享受到了工作帶來的快樂與滿足,我將繼續向前,在這條幸福的路上一路飛奔,享受教育,享受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