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會轉的玩具》教案(精選6篇)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會轉的玩具》教案 篇1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轉動的簡易玩具。
2、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教學重、難點:
1、啟發學生研究、發現玩具會轉的原理。
2、鼓勵學生制作出有創意的會轉的玩具。
教具學具:紙盒、吸管、小瓶蓋等材料及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授新課:
1、導入:
看書中的作品圖片,相互討論:這些玩具為什么會轉動?
2、新授:
師介紹風車及陀螺的制作方法及步驟。
看一看,找一找:在你帶來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做風車和陀螺?其它的材料又能做出什么會轉的玩具?
作業要求:請用你喜愛的材料,通過想象與構思,設計并制作出一個會轉動的小玩具,并用畫、剪貼等方法進行簡單的裝飾。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小結:將自己做到的玩具進行實驗,比比誰的玩具轉得久,轉得快,轉得穩。
五、拓展:回家去尋找更多會轉的玩具,請家長一起研究玩具會轉的原因。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會轉的玩具》教案 篇2
會轉的玩具
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
教材分析:
上學期我們學過會滾的玩具,這學期我們學習會轉的玩具,其共同點是都會動。本課學習運用廢舊物品制作會轉的玩具,引導學生勇于創新,鍛煉想象力,能夠培養學生獨立的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勇于標新立異,大膽想象與積極思考。啟發學生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造,體驗創造的樂趣。培養學生獨立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運用不同材料進行創造出會轉的玩具。
教學難點:
積極思考,能創造出標新立異的玩具。
教學準備:
教具:各種廢舊材料,吸管、剪刀、膠水、廢舊掛歷紙等。
學具:廢舊畫報、彩筆、剪刀、膠水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節
施教時間:12月3日——12月5日
活動一:
滾動乒乓球,你發現了什么?——會滾。
上學期我們學了會滾的玩具,老師今天也帶來了一個玩具,你看他有什么特點。
出示風車,請學生觀察。——會轉。
由此導出課題。
活動二:
想一想,說一說。
1、在你身邊有哪一些是會轉的玩具?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2、教師出示風車,你怎樣使它變成會轉動的玩具?
請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后回答。
3、教師出示各種會轉的玩具,展示給學生看,拓展學生思維。
4、出示各種材料,動腦筋想一想,你怎樣把這些材料組合成一個會轉動的玩具?小組交流后回答,教師參與交流。
5、你準備做一個什么會轉的玩具?
活動三:
學生制作:
根據自己手頭的材料,自由組合,創造成一個會轉的玩具。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標新立異。
活動四:
展評:
展示學生作業,請大家共同評議。
回去搜集各種材料,下一節課繼續制作。
第二課時
施教時間:12月8日——12月9日
活動一:
欣賞:
1、展示上節課優秀作業,互相評議優缺點,哪里需要進一步改進。
2、欣賞范作,使學生了解同一物體可以做成不同會轉的玩具。
欣賞同時注意玩具的色彩變化與審美性。
活動二:
思考討論:
1、教師出示彩紙卡,我怎樣使它變成一個會轉的玩具?
鼓勵學生動腦思考。
教師可予以演示,將紙卡彎成弧度粘帖,啟發學生思維。
2、請學生出示自己手中所帶物品,請大家思考討論,如何變成一個會轉的玩具。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積極思考。
3、玩具有一個什么特點?(出示兩個不同玩具,引導學生思考)
教師小結:好看、美麗、吸引人等等,所以我們做的會轉的玩具,要有這些特點。
活動三:
學生制作:
1、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能運用不同材料進行創作,標新立異。
2、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學生獨立解決出現的問題。
注意安全及衛生,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活動四:
小結:
1、展評學生作業,評選十佳。
2、回家利用各種材料,動腦筋制作會轉的玩具送給鄰居的小朋友。
札記:
我將《生活美勞DIY——紙玩篇》中的各種會轉的玩具展示給學生們看,引起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在這些作品的啟發下,孩子們創造出了各種奇特的會轉的玩具,雖然有的轉的不太好,但我還是鼓勵了他的創新,并啟發他回去找出不足,改進作品。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會轉的玩具》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轉動的簡易玩具。
2、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教學重、難點:
1、啟發學生研究、發現玩具會轉的原理。
2、鼓勵學生制作出有創意的會轉的玩具。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學具:紙盒、吸管、小瓶蓋等材料及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授新課
1、導入:
讓學生看書中的作品圖片,相互討論:這些玩具為什么會轉動?
2、新授:
(1)、這些玩具為什么會轉動?
學生回答:玩具會轉動的原理:
a、外形成圓環形;
b、中間有轉軸。
(2)、教師拿實物,并介紹風車及陀螺的制作方法及步驟。
(3)、看一看,找一找:在你帶來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做風車和陀螺?其它的材料又能做出什么會轉的玩具?
(4)、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并有代表回答問題。
(5)、教師小結(略)。
(6)、作業要求:請用你喜愛的材料,通過想象與構思,設計并制作出一個會轉動的小玩具,并用畫、剪貼等方法進行簡單的裝飾。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優秀作業點評
四、作業展評
1、組內自評
2、選出優秀作品進行他評
五、總結
將自己做到的玩具進行實驗,比比誰的玩具轉得久,轉得快,轉得穩。
六、拓展
回家去尋找更多會轉的玩具,請家長一起研究玩具會轉的原因。
教學后記:
本課是設計•應用型課程。通過書中的圖片,可以看出玩具會轉動的原理:⑴外形成圓環形;⑵中間有轉軸。制作材料以紙為主,教育學生使用剪、折、卷曲、粘貼、插接等基本技法進行制作,最后設計完成作業——會轉的玩具。小小的玩具蘊含了許多知識:轉動原理、對稱與均衡的組合原理、平面與空間的變化、形狀與色彩的搭配等等。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地進行想象,并表達自己的創意;培養學生有序地進行設計與制作,能注意設計與功能的關系,安全合理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學生積極熱情參與設計制作活動,通過做做、玩玩、比一比感受成功的樂趣,并大膽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和對他人作品的意見。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會轉的玩具》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
1、 了解會轉物體的特征。
2、 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通過剪、貼、畫等方法制作一個紙圈的會轉的玩具,進行簡單裝飾。
3、 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合理利用廢舊材料。具通過自己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培養動手和創新的能力。
美術教案-會轉的玩具
教學重點:
1、 認識會轉物體的特征。
2、 引導學生了解“轉”的各種方式進行創造性活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設計出獨特有趣的玩具。
教學過程 :
一、 玩玩具
師:老師手里呀有兩個好玩的東西,猜猜是什么?(學生猜測)
生:……
師:究竟是什么?瞧,(出示玩具,先陀螺,再轉轉兒)
生:……
師:誰想玩?(請兩個同學上來玩)
師:這兩個玩具有什么共同特點?
它們都會——
生:會轉!
師:對了。它們都是會轉的玩具。(揭題)
你們還玩過哪些會轉的玩具?
生:呼啦圈、滾鐵環、風車、溜溜球……
二、 認識手工制作的會轉的玩具
師:那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
生:……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紙(出示紙條),有什么方法能讓它轉起來?
生:……
師:你們的點子可真多。
這節課我們就采用…的方法,把它做成紙圈。(貼一下)
師:好,那這個玩具光禿禿的好看嗎?怎樣打扮一下?
生:……
師:老師已經做好了一些,想看嗎?
等一會兒每組發兩個,看一看,是怎么做的,
生:……
師:好,面向老師,你認為它是怎么做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生:……
師:制作順序多種多樣,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做。
師:(比較兩個玩具)
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兩個玩具的裝飾有哪些不同?
生:……
師:(邊框可以剪成花邊,畫上花紋,里面內容可以畫、剪貼,
可以平面、立體,一個有軸)
師:假如去掉軸會怎么樣?
生:……
師:哦,假如嫌小加根軸,這是個補救的方法。嫌大了,怎么辦?
生:……
師:這些方法簡單嗎?那待會兒你們準備做一個什么樣的會轉的玩具?(小組里討論一下)
生:……
三、 學生動手設計制作
師:我看到有的小朋友手都開始癢癢了,別急,今天我們來個比賽,秀的小組會得到一個獎杯!(出示獎杯)
生:……
師:比什么?聽好要求:每組至少做兩個好玩、好看又有創意的會轉的玩具,。那就要看哪個小組能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組長要分工好,材料得大家一塊兒用。比一比哪一組做得最快、。
既然是比賽,就得遵守規則,要同時開始,同時結束,如果沒說開始,有的小組先
做了,那屬于——
生:犯規!
師;那老師說了停,有的人還在做,那也是—— 那就——
生:……
師:好!準備——開始!
(及時解決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表揚有創意的學生,讓學生試著轉轉)
四、 玩一玩自己做的玩具。
五、 作業 評價
1、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作品,評出“創意獎”、“巧手獎”。
離比賽結束時間不多了,小朋友們快一點。(結束前一分鐘)
離結束時間還剩十秒,開始倒計時,十、九、八……
把作品放在小組的籃子里,……零
讓組長介紹作品,并試試能否轉,好的話掌聲通過。
讓學生評出合作獎、創意獎、巧手獎。
2、整理桌子
今天你們做得都很棒,可原先整潔的教室被我們弄臟了,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干凈,比一比哪組最快。
六、 課后拓展
師:今天,我們用紙做了會轉的玩具,想想,還能用哪些材料做?
……
師:出示泡沫盤,它能轉嗎?放一放,倒了
有什么方法能讓它轉,不倒下來。
……
出示用兩個泡沫盤做的滾動玩具。(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做的)
師:再看看這個玩具是用什么做的?
生:……
師:這個玩具需要仔細聽。(師轉)
聽到什么了嗎?怎么會有聲音?
生:(里面放石子、沙子、豆子……)
師:能放很多嗎?
(不能,為什么?)
生:……
師:下面這個玩具要用眼睛看,出示玩具,它的色彩給你什么感覺?
生:……
師:它是用什么材料的?
生:……
師:剛才都是整體轉的玩具,再來看看這個(出示用泡沫瓶蓋做的車),只是圓形的輪子在轉。
那么,不是圓形的物體,能轉嗎?
(出示繞軸轉的玩具)誰來玩一玩?有不同的玩法。
這個玩具是怎么做的呢?請你課后研究它的制作方法。
師:課后請你們利用廢舊材料做一個會轉的玩具,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作為禮物送給你的弟弟和妹妹。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會轉的玩具》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2、了解玩具轉的方法。
3、掌握玩具的制作方法。
教學重點:了解各種轉的方法和玩具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能將會轉的紙片紙圈變成各種會轉的玩具
教學準備:玩具范作若干,實物玩具每組一個,每組:繩子,竹簽,牙簽,針,紐扣,鉛筆,圖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
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在桌上有一張紙,請大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讓這張紙滾動或轉動起來?
學生思考后回答(卷)
除了用卷的方法,請大家觀察一下桌上的工具,我們能否借助它們,讓這張紙轉起來?
請同學們兩個兩個討論一下。(學生討論研究后回答)
同學們想得真不錯,請大家二人合作把自己的想法做出來。
學生二人合作(師巡回指導)
2、由學生自己展示作業轉的方法,其他學生欣賞
3、揭題:大家都開動了小腦筋,轉的方式有很多。
我們今天就用這些會轉的紙片紙圈來做會轉的玩具
(出示課題)
二、講授新課
1、問:你覺得這些會轉的紙片紙圈可以變成什么樣的玩具呢?
(學生回答)
2、想不想看看老師把它變成了什么玩具?
(師出示范作)
瞧,這兒有風車、燈籠、魚、不倒翁、蝴蝶、小兔子、陀螺……
3、你們想玩一玩嗎?
請大家在玩的過程中要研究一下這些玩具的做法和玩法
(師每組下發玩具)
(學生欣賞,小組一起玩研究玩具)
4、組長展示玩具的轉法并說說做法
5、看了這些玩具,你有看不懂或不會做的地方嗎?
(學生回答)
6、老師這邊還有玩具,有會滾的獅子、會打滾的小男孩,誰來玩一玩,比一比誰滾得遠?
(三位學生上臺來比一比)
7、玩了這么多玩具,你想不想親手做一個?
請兩兩討論一下,你們想把手中的紙片紙圈變成什么玩具?
(學生兩兩討論后回答)
三、作業
學生二人合作,師巡回指導
四、作業展示:誰想展示自己的作品?
(學生自展自評)
五、課后延伸
同學們做了這么多會轉的玩具,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會轉的玩具,你們想玩嗎?只要你們用心觀察,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很有意思。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會轉的玩具》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轉動的簡易玩具。
2、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3、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利用廢舊材料能夠做出一個會轉動的玩具。
教學難點:能夠積極大膽地進行想像并采用與別人不同的創意與造型。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塑料小瓶、吸管、線繩、彩色紙等材料,演示操作各種繪畫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學生準備一些包裝紙盒、線繩、吸管、小瓶罐等材料,鉛筆、蠟筆、彩色水筆、剪刀、膠水、彩色紙等各種繪畫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引導階段:
展示一些會轉動的示范玩具作業,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
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示范的玩具能夠轉動。
三、發展階段:
教師以清晰的演示,說明幾種會轉動的玩具的具體制作方法與步驟。
讓學生討論風車、陀螺等玩具對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引導學生形成要根據需求選取材料的概念。
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的材料,通過想像與構思,設計并制作出一個會轉動的小玩具,采用畫、撕剪、拼貼等造型手段將玩具裝飾美化。
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制作:
在制作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意,力圖做出與別人不同的玩具。
教師指導學生在制作過程中的一些困難,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到會轉玩具必須有轉動的中心軸這一道理,有些學生在選材方面出現問題,要告訴學生根據玩具的性質來確定,如風車要求材料輕薄,轉動軸要求堅固等。
學生在觀察示范作品或其他資料時,無形中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框框。所以教師還必須引導學生通過改變玩具的局部造型、突破現有裝飾美化等手法,做出與眾不同的玩具。
五、作品展示:
把制作出來的玩具作品集中在一起,學生自己評議,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制作的會轉的玩具在同學面前展示表演一下,并說說自己的制作設計思路。
六、小結:
部分沒完成的同學讓其課后繼續做完,讓學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告訴學生回家去尋找更多會轉動的玩具,搞清玩具為什么會轉的原因。
板書設計:
會轉的玩具
有了中心軸才能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