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乘小數》教學反思(精選5篇)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乘小數》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2-11-07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乘小數》教學反思(精選5篇)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乘小數》教學反思 篇1

  課前,對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擔心幾點:

  1、學生能不能理解例題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

  2、學生能不能發現積的小數位數就是因數的小數位數之和?

  3、下午上新課,效果會不會不如早晨?學生會不會有意見?

  例題出示,提出問題,列式、估算,都沒問題。提出用豎式計算后,學生埋頭計算,自己巡視了一圈,個別學生不知道如何計算,便輕聲提醒把算式看作整數進行計算;個別學生面對1008,雖然把小數點點在了兩個0之間,卻不知道為什么點在這。告訴我看估算結果的;多數學生知道,因為兩個因數都乘10,積就乘 100,要使原來的積不變,需要將現在的積除以100。幾個學生一說整個計算過程,其他學生恍然“哦!原來使這樣啊!”于是一通都通。“試一試”自然沒問題。計算法則耶使學生自己總結的。因為在小數乘整數的教學中很注意讓學生總結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所以在這里只要在“看因數中有幾位小數”中添上“一共”就行了。最后黑板上只有五個字“算、看、數、點、化”。提醒學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檢查驗算。

  今天的例2依舊利用下午第二節課上的,例題出示,說說有關數學信息,提出第一個問題后學生自己列豎式計算,根本不需要我去講解就說出了在“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用0來補足”的注意點。后面的“試一試”自然一帆風順。

  從兩天的作業看,學生出錯不是方法上,都是算錯,不進位、看錯數,7×7=46等。所以對這部分自己的評判是“過!”下周一上例3。

  課后沒事,寫“教學反思”,感受是:“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和移動小數點位數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基礎上教學的。雖然最初擔心學生不理解積的小數位數就是因數的小數位數的和。但是,由于自己在教學小數乘整數時非常注意讓學生通過計算整理計算法則,發現注意點(能化簡的要化簡,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用0補足),用估算的方法檢查驗算。所以在本部分的教學中自己才輕輕松松地完成教學任務。

  通過這兩個例題的順利教學,提醒自己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于每單元的知識教學,一定要踏踏實實的講解到位,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注重雙基的訓練,每個知識點都要讓學生過。不要炒夾生飯,這樣才能讓自己后期的教學順利進行。

  2、學生的學情不一樣,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礎也不同,要盡量抓住課堂上的四十分鐘,多關注后進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多給他們說話、板演的機會。

  3、課前注意鉆研教材,注意要教學的內容與前期教學內容及后期教學內容的聯系,對學生學習情況要清楚地了解,對學生可能出現疑問的地方進行預設,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要隨機應變。”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乘小數》教學反思 篇2

  這部分內容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有點難度,它主要考察學生的運算能力和細心程度。在上完這節課后,我進行了認真的反思,給我的啟發:

  要處理好怎樣點小數點。

  我認為書上的例3、例4、例5這3道例題可以統一到一個知識點來教學。在教學時,教師要先讓學生回顧整數乘整數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礎上,擴展到小數乘小數,把小數也看成是整數,這樣每位學生都會做整數乘法,最后,在指導學生在積上應怎樣點小數點,這是關鍵,也是教學難點,要強調整個一道乘法算式中共有幾位小數,在積中就點幾位小數。其中的道理也要讓學生明確,把小數看成整數,是先擴大幾倍,最后也要縮小相同的倍數,所以要在積中點幾位小數。但在學生實際練習中,我也發現了有一小部分學生小數點仍點錯,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學生不會數小數點,他們把小數的乘法與加法混淆在一起,因此,教師要對這些學生再復習一下小數加法的方法。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乘小數》教學反思 篇3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9冊86頁例1、87頁“試一試”、“練一練”,89頁1、2題。

  【教學目標】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推理、概括、估算能力,進一步體會轉化思想的價值和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重點】自主探索小數乘小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確定積的小數點的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復習:                     

  0.83=    

  說這個算式的意義,回憶小數和整數相乘的方法。談話:哪些同學有自己的小房間,是什么形狀的?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回憶小數和整數相乘的方法,為后面概括小數和小數相乘的法則作鋪墊。談話過渡自然。)

  二、新授:

  1、教學例1。

  (1)出示例1:(掛圖)

  (2)下面是小明房間的平面圖,房間長3.6米,寬2.8米。

  (2)提問:從平面圖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會解決什么問題?房間的面積有多大,就是求什么圖形的面積,利用什么公式來列式?

  房間面積和陽臺面積的算式同時列出。

  列式后說說和我們以前學的小數乘法有什么不同?板書課題:小數乘小數

  (設計意圖:房間面積和陽臺面積的算式同時列出,便于一扶一放。)

  讓學生先估計一下。

  3.62.8≈       (     )

  想:32=6(平方米)

  43=12(平方米)

  房間的面積在6-12平方米之間。

  還可以怎么估算?

  42=8(平方米)     33=9(平方米)     3.53=10.5(平方米)

  哪一種估算方法比較好?

  (3)猜:列豎式怎樣算呢?可以先按整數乘法算嗎?

  把這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很快計結果。根據剛才的估算,再猜一猜,小數點可能會點在哪兒?

  3 . 6     10         3  6

    2 . 8     10      2  8 

  2 8   8                2 8  8

  7 2                    7 2    

  1 0 0   8    ÷100     1 0 0  8

  相乘后怎樣才能得到原來的積?

  (4)學生討論得出:

  兩個因數分別乘10,積就擴大100倍,要求原來的積,1008就要縮小100倍,要除以100。原來的積是10.08。

  這個結果與我們剛才猜的和估算的結果是否一致?

  (設計意圖:先估計得數,然后根據估計的得數猜小數點位置,再用算理驗證小數點的位置是否正確,構建知識的形成過程,進一步發揮估算的作用,體現估算的價值。)

  2、試一試。

  2.81.15=           (    )

  計算2.81.15時,先把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在積里應該怎樣點上小數點?

  同座的互相說說算理)

  (講評學生做的結果)(在對比中讓學生體會怎樣列豎式計算簡便)

  1 . 1 5   100       1 1 5

       2.8   10        2 8

  9   2 0               9 2 0

  2 3   0               2 3 0    

  3.2   2 0    ÷1000   3 2 2 0

  解釋算理:

  一個因數乘10,另一個因數乘100,積就擴大1000倍,要求原來的積,3220就要縮小1000倍,要除以1000。原來的積化簡后是3.22。

  [設計意圖:說清算理,鞏固新知,同時“學數學,用數學”,將整數乘法簡算的方法遷移到小數乘法的簡算。]

  3、總結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

  (1)引導: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來計算,兩個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聯系?

  (2)  在小組里說說小數乘小數應該怎樣計算:  先按整數乘法算出積是多少。

  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把小數乘整數的方法完善成小數乘小數的方法,齊讀)

  (設計意圖:將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完善成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降低了學生歸納、概括的難度,化難為易。)

  4、練一練。

  (1)   你能給下面各題的積點上小數點嗎?(小黑板出示)讓學生用兩種方法說算理〉

  8.7       72.9       16.5

  0.9     0.04     0.6

  7 8 3      2 9 16       9 9 0

  (2)  計算下面的題。(小黑板出示)(生生互動,相互檢查、批閱,師講評)

  3.461.2     1.84.5     10.42.5      1.040.25

  (3)89頁第2題:生找錯,糾錯,體會積的小數點的定位。

  (設計意圖:練習形式多樣,鞏固新知。同時又為學習例2“積的小數位數不夠用0補足”作鋪墊。)

  5、計算:1.2+0.8     1.2-0.8        1.2÷8        1.20.8

  (設計意圖:區別小數四種運算的異同點,體會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6、拓展:(回到例題)如果每平方米造價5000元,小明的房間和陽臺造價各是多少元?(先估算,再計算)

  (設計意圖:小數乘整數已學過,學生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再次讓他們體會估算的價值,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師對教材進行再加工,使數學教學建立在學生豐富的生活背景之上。)

  收獲:再次齊讀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反思】

  一、在情境中引發問題

  本課教學從計算“房間的面積”這個生活原型入手,突出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計算房間面積的過程中,既復習了已有知識,激活了新知的生長點,又引出了“小數乘小數”的新的數學問題,給計算教學增添了濃郁的現實意義。

  二、在推理中實現轉化

  在用豎式計算之前,先讓學生估一估,一方面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同時不同估算方法得到的結果也能為探索筆算方法提供正確的大致范圍。

  最現實的教學起點是學生認知上的困惑與矛盾處,學生根據以往小數乘整數的經驗,能夠憑直覺判斷小數乘小數也能轉化成小數乘整數乘法進行。然而按整數乘法算出積后,如何回歸到小數乘法的積,恰是學生思維的困惑處。適時呈現推理圖,讓學生思考箭頭圖及提示算式的意思,扶著學生一步步完成推理過程,通過扶放結合、循序漸進的數學推理活動,讓學生感受著計算思維的內在魅力,感悟著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掌握了解決新問題的有效途徑——轉化策略,隨后歸納概括出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在應用中發展思維

  教學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練習,既有專項練習,更有別出心裁的對比練習,通過這一系列的有層次的練習活動,實現了學生計算教學中的基礎性和發展性的和諧統一。

  數學學習總是環環緊扣的,一節課結束了,不是思維的戛然而止,而應留有余味。教者在這方面也進行了設計,如對“10.42.5    1.040.25”這兩題的計算,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使認知水平低的學生,通過回顧舊知識,領悟新的內容,加速知識的遷移,而學有余力的學生則可超前學習。讓數學課更能體現出“數學味”兒。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乘小數》教學反思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初步的遷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養成認真檢查、勤于驗算的好習慣,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鋪墊引新

  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小數乘整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小數乘法。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知識。

  用卡片出示口答題:

  3.412   561.48   0.07832

  提問:下面各題的積中有幾位小數?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小明房間和陽臺的平面圖。

  提問:你能根據圖中的數據求出哪些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出兩個問題:  (1)小明房間的面積有多大?(2)陽臺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讓學生選擇其中一個問題列豎式解答,并各由一個學生進行板演。

  要求:對照黑板上的豎式,說一說小數和整數相乘應該怎樣計算?

  二、自主探索

  改變問題:如果把小明房間的寬度3米縮短為2.8米(在平面圖上即時修改),你還能求出小明房間和陽臺的面積各是多少嗎?先估一估,再列式解答。

  學生嘗試練習,如果有困難的可以看書自學。

  小組分享自學成果,組內達成共識。

  全班交流:誰來說說3.62.8是怎樣估算的?又是怎樣用豎式計算的?

  展示學生嘗試的豎式并追問:把這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相乘后怎樣才能得到原來的積?

  預設一:只要在積中點上兩位小數就能得到原來的積。

  預設二:只要把積除以100就可以了。

  繼續追問:為什么積是兩位小數(積要除以100),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繼續交流:計算2.81.15時,在積里是怎樣點小數點的?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說一說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說理進行板書。(如學生有困難可適當進行引導性提問:兩個因數看成整數后,等于把原來的兩個因數分別乘多少?)  

  提問:在用豎式計算2.81.15時,你覺得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列豎式時把數位多的小數寫在上面;點上小數點后,可以根據小數的性質劃去小數末尾的0。)

  提問:比較上面兩題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是把小數看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算出積的。不同點:第1題是一位小數和一位小數相乘,第2題是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相乘;第1題的積是兩位小數,第2題的積是三位小數。)

  提問:通過剛才的嘗試、交流,你現在能說說小數乘小數應該怎樣進行計算?

  小組交流匯報后,教師小結:小數乘小數,先按整數乘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說說是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的。

  2.完成“做一做”第2題。

  請三個學生進行板演,其余學生自主練習。反饋時重點說說后面兩題要先點小數點,再劃去小數末尾的0。

  3.完成下題。

  一種西服面料,每米售價58.5元。買這樣的面料5.2米,應付多少元?(先估計得數,再計算)

  集體校對后,追問:因數中一共有兩位小數,為什么積中只有一位小數?

  四、全課總結

  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你覺得小數乘小數與前面學習的小數乘整數有什么聯系?

  五、課堂作業(略)

  教學反思:

  數學知識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尤其是相關的計算內容,其算理和算法的聯系更為緊密。因此,學習新的計算內容之前,對相關計算方法的復習梳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再現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是為了引導學生把舊知遷移到新知的學習中來。由于學生學習這一新知有比較厚實的基礎,完全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完成新知的學習,因此,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然而,放手不等于放任,教師在教學中要起到“穿針引線”和“畫龍點睛”的作用,特別在全班交流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適時地進行追問和點撥,讓學生理解小數乘小數的算理,對計算中的注意點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乘小數》教學反思 篇5

  《小數乘小數》教后反思

  今天上午經過精心的準備,邀請實習教師走進課堂聽課,課題是《小數乘小數》(教案已發),下面談談今天教學后的反思。

  1、孩子能說的我絕不說。說是學生思維的外在表現形式,培養學生說的能力也是我們課堂教學應該重點關注的。這節課孩子能說的有課前的復習題:根據乘法算式說出積的小數位數;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為什么可以先用整數乘法來計算;歸納小數乘法計算方法;怎樣點積里的小數點;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等等這些問題學生都可以說出來,所以我管好自己的嘴巴堅決代替學生說。而我就是在適當的時機提出這些問題引導孩子們說,說得不完整我再請其他孩子來補充說,需要所有孩子都說得時候,我就讓他們同桌互說。

  2、孩子能做的我絕不做。例題是小數乘小數,是新知識;但今天這兩節課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獨立進行計算,這個時候我就放手讓他們去算,再來說說怎樣算的:有的孩子說前面我們學習了小數乘整數,就是先按照整數乘法計算方法來計算,再點小數點,所以在計算小數乘小數的時候,也是先按照整數乘法方法來計算,再點小數點(這類學生是聯系舊知解決新問題的);有的孩子說:我先把3.6擴大10倍,再把2.8擴大10倍,然后再把積縮小100倍來想的(這類學生是通過預習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總之是解決難點了。

  3、培養學生提問意識。帶著問題去學習,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去。這節課我給孩子們提供了提問的空間:解決完房間的面積后,我問:你還能提一個一步計算的乘法問題嗎?課的最后,我問:你還能提出比較復雜一點的問題嗎?孩子們能根據我的設計提出有解決價值的問題,使得練習有了一定的層次性。

  4、滲透比較的思想。在比較中找出新知與舊知的聯系,在比較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比較中歸納計算方法。(1)、例題與復習的比較,從而引出本課教學的重點——小數乘小數;(2)求陽臺面積與求房間面積比較,引出兩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的新問題,但比較后得知,計算的方法是不變的,進行了知識的遷移,從而得出了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3)最后求總面積的兩道算式的比較,引出把整副圖看成一個大的長方形進行計算的這種方法比較簡便;求陽臺比房間小多少的時候,引出先用房間的長(3.6米)減去陽臺的寬(1.15米)來計算比較簡便。這里沒有要求學生進行計算,但通過比較使所有學生感知到簡便的列式方法,為后面的學習埋下伏筆。

  5、課堂充滿著變數,所以我要跟著變。(1)今天首先教學的b班,孩子們表現的很不錯,我基本上是按著教案中的預設進行教學的。等到了a班,學生思想活躍,原本的一些設計就要跟著他們稍微調整。估算意識的滲透,b班是先估再算,a班是先算在估,這時處理估算的作用就有不同,a班算完了估,滲透了用估算來演算的教學思路;b班就是提高估算能力的一個小環節。(2)b班比較順利,就帶來了一個好處:時間寬裕,所以有時間將練一練第二題全部上課堂練習本;a班就來不及了,所以我就讓他們自己任意選一題做,然后進行講評。

  “小數乘小數”教學有感

  一、深刻把握教學內容,指導教學設計

  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教材中是這樣歸納的,先按照整數乘法計算,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再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在實際教學中,還有學生根據前面的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遷移歸納成,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指未化簡的)就是幾位小數。

  因此,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都應當在于幫助學生發現和掌握因數中小數位數變化引起積中小數位數變化的規律,形成比較簡單的確定積的小數點的方法。而教法上更多的依賴舊知識的遷移類推,讓學生自主發現和歸納。

  二、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促進算理形成。

  教學思考:

  1.創設什么情境?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我們知道,數學的來源,一是來自數學外部現實社會的發展需要;二是來自數學內部的矛盾,即數學本身發展的需要。從這個角度出發,數學情境可以分為兩種:生活情境,從生活中引入數學;問題情境,從數學知識本身的生長結構出發設置的情境。

  所謂“有效“,數學課上的情境創設,應該能為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供支撐,能為數學思維的生長提供土壤,我們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的選擇不同的情境。

  蘇教版教材以計算小明家的房間面積為情境,引出需要學習的小數乘小數的計算題,再讓學生進行探索嘗試。這樣,雖然符合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及解決數學問題的要求,但情境本身的設置對于小數乘小數的算理推導過程,并無實質的作用。相反,小數乘小數,與小數乘整數比較,前者需要同時看兩個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而后者只有一個因數是小數,計算方法可以類推,算理本質上是一致的,都可以通過積的變化規律加以驗證。所以,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是小數乘小數計算方法的推導基礎,以此知識的生長點作為問題情境是可行的。

  因此,本節課我對教材的呈現方式作了調整,首先通過小數乘整數的推理計算,引導學生弄清計算方法。再出示小數乘小數的題目,自主探索。在掌握方法后再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怎樣讓問題情境富有“吸引力”?

  小數乘小數的最關鍵的地方是確定積的小數點的位置。適當弱化積的計算過程,重點突出尋找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可以保證學生思維的高效性,也避免計算的枯燥無味的感覺。

  因此,教學中不能簡單的做題目、再總結,做題目、再總結的機械循環。我通過四次反復的出示根據整數乘法的積,,確定小數乘法的積的小數點,每出現一次,都有新的要求,每完成一次,都有新的收獲。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乘小數》教學反思(精選5篇) 相關內容:
  • 滬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時間的計算》教案(精選6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會解決同一天中,時和分、分和秒形式的兩個時刻與時間(段)的計算問題。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用時間線段圖和豎式解決同一天中,時和分、分和秒形式的兩個時刻與時間(段)的計算問題。...

  •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相遇》教學反思(精選4篇)

    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66-67頁相遇問題,要求會用線段圖分析簡單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提高用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重點是會列方程解決相遇問題中求相遇時間的問題,難點是相遇問題相等關系的抽象,對同時相遇...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解決問題(二)【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1頁例2以及相關練習。【教學目標】1.感受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能綜合運用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從中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方法。2.發展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全冊 1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學生74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有上進心,但接受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習態度還需不斷端正。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于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學生回答(略)。五、作業布置練習二十五第2,3,4題。【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5~126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教學目標】1通過對乘法關系的進一步理解,理解倍數、因數的概念,了解倍數和因數之間的關系。...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解決問題(教學片斷)【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7頁例1。【教學過程】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教師提問,在這一題中,是否有你不理解或不了解的詞呢?由于天然氣表上的讀數離某些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的生活有點遠,估計他們會提出“上月讀數”...

  •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全冊4

    第二課時:練習課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從而鞏固所學的知識,并形成技能和技巧。...

  •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全冊 2

    教學過程一、復習1.什么叫循環小數?請舉3個例子。2.小數分為幾類?(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二、新授課1.教學教科書第29頁的例題10.(1)出示例題10: 1÷11 2÷11 3÷114÷115÷11先讓學生用計算器算出1÷11,則計算器上顯示0.090909091.由...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小數乘整數(一)【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例1、例2以及相關的練習。【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景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小數乘整數的計算。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感受小數乘法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全冊1

    一.小數乘法教學內容:本單元教材要求學生掌握:小數乘法、積的近似值、有關小數乘法的兩步計算、運用整數乘法運算定律的推廣進行小數的簡便計算等內容。...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3.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師:我們不但認識了平方千米,還知道了它和公頃、平方米之間的進率,現在我們就利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1)出示例4①重慶渝中區的面積是22km2,合多少公頃?多少平方米?學生理解題意,這是什么單位化作什么單...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梯形的面積(一)(教學片斷)教師:想一想我們前面是怎樣研究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學生討論后回答: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把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來推導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

  •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全冊3

    教學過程一.復習1.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2.解下列方程并檢驗。x—4.8=9.3 x+2.4=73 49+x=53.2二.新授課1.教學教科書第59頁的例題2(1)出示教科書例題2的圖學生觀察,提問:1.你發現了什么?(方程左右兩邊都除以3,方程左右兩邊仍然相...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9頁例1、例2。【教學過程】……1. 教學例1教師:利用圖形的平移可以設計出一些漂亮的圖案。(多媒體課件出示)教師:在方格紙上的圖形①是怎么樣變成了最后的那一個圖案?請同學們4人為一個小組討論。...

  •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4)學生試算,教師用循環小數表示商。教師板書:47÷22=2.13?6?。(5)小組討論:循環小數怎樣保留兩位小數?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在全班匯報。...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葫芦岛市| 永仁县| 广平县| 上林县| 潞城市| 措美县| 陈巴尔虎旗| 桑日县| 盐池县| 镇平县| 柘城县| 工布江达县| 文成县| 鄂托克前旗| 逊克县| 平顶山市| 连州市| 布拖县| 庄浪县| 华亭县| 镇宁| 福海县| 正宁县| 绥阳县| 叙永县| 遂平县| 南召县| 承德县| 沙雅县| 眉山市| 上饶市| 涟水县| 柳林县| 嘉义县| 靖西县| 德化县| 吕梁市| 化州市| 丁青县|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