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通用8篇)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小公雞和小鴨子》是一篇童話,主要寫了小公雞和小鴨子是好朋友,小公雞幫助小鴨子吃到了草地上的蟲子,小鴨子又救了落水的小公雞的故事,教育孩子們要懂得伙伴之間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這篇童話語言簡明易懂,學生借助圖畫讀幾遍就能了解大致內容,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走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以讀為主,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小鴨子嘴巴扁、會游泳,小公雞嘴巴尖、不會游泳。
【學情分析】
本篇課文篇幅對一年級學生來說雖有點長,但內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讀性強。要引導學生通過角色對話,讀中想象,讀中思考,讀中感悟,不僅懂得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還能體會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的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從而受到啟發,懂得關愛他人,幫助他人。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伙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教學重、難點】
1.讀懂句子,理解詞語。
2.識字,寫字。
【學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3.學生觀察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樣子。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引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小朋友,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兩只可愛的小動物,你們認識嗎?(出示小雞和小鴨的圖片。)喊喊他們的名字,和他們打打招呼吧!
板書:小公雞小鴨子
2.結合圖片,說說是怎么認出他們的。(他們長得不一樣。嘴:小公雞尖嘴,小鴨子扁嘴。腳:小公雞腳趾分開,小鴨子腳趾間有蹼相連。)
3.繼續板書“和”,揭示課題。
4.齊讀課題。“和”在題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發生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那么,小公雞是怎樣對待小鴨子的?小鴨子又是怎樣對待小公雞的?)
二、識記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一讀,遇到不熟悉的字畫出來,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檢查生字。師:小公雞和小鴨子帶來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能讀準它們嗎?
出示生字詞:
Kuàirzhuōjízhíyānsǐtōutōudehūshēn
一塊兒捉不到急得直哭淹死偷偷地忽然身邊
(1)指導朗讀,注意讀準兒化音“一塊兒”;“偷偷地”中“地”讀輕聲;“身邊”的“身”讀前鼻音。
(2)指名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
(3)開火車朗讀。
(4)齊讀。
3.趣味識字。
(1)用轉轉盤的方法識字:也-他-地。
①轉盤游戲讀生字。
②指導書寫:“也”是獨體字。跟著老師書空筆順:橫折鉤、豎、豎彎鉤。出示生字“他”“地”,與“也”字進行比較,找出變化。(這兩個字左窄右寬,“也”字的起筆要收,要有避讓。)
認識部首。注意第三筆是提,不是橫。
③教師范寫,學生描紅,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④反饋、評價。
⑤組詞。
(2)說說自己識記其他字有什么好辦法。
“河”:左右結構,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左邊三點水,右邊“燈”字去掉火字旁(丁),在橫下加個“口”字,(可)。書寫要點:①整體位置,左窄右寬。②部件位置:三點水,第一筆靠右,二、三筆對齊。
“哥”,巧記:兩個“可”字放一起,注意第一個“可”的鉤去掉。書寫要點:上下兩個“口”字右邊壓豎中線。
(3)教師范寫,學生仿寫。
(4)聽后評議,相機正音。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帶著生字詞再讀課文,要求: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小公雞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鴨子__________。小公雞就捉蟲子給小鴨子吃。
(2)小鴨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雞也到河里,差點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四、布置作業
1.書寫生字“也、他、地、河、哥”。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開火車讀課文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圖文結合,了解內容
1.老師范讀第1自然段,學生跟讀,指導讀好兒化音“一塊兒”。
2.結合插圖,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
①小公雞和小鴨子來到什么地方?
②他們一塊兒做什么?怎么樣?
③誰幫助誰干什么?
(2)說說小公雞是怎樣捉蟲的。他捉到了很多蟲子,心情怎樣?(高興極了。)
(3)指導朗讀,讀好句子"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吃得很歡"。讀出高興的心情。
(4)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蟲子?(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有蹼連著,不容易捉到蟲子。)
(5)想象: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會有怎樣的心情?指導朗讀句子"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讀出著急的語氣。
(6)想象對話: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小鴨子會說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8)填空:這是一只的小公雞。
3.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雞和小鴨子又來到哪里?小鴨子為小公雞做了什么?
(2)小鴨子對小公雞說了幾句話?都是什么意思?(兩句話。兩個意思:①小鴨子要到河里為小公雞捉魚吃。②小鴨子不讓小公雞下水。)
(3)指導朗讀。小鴨子會怎么勸小公雞?讀出勸說的語氣。
(4)小公雞為什么捉不到魚?(小公雞的爪子是細尖的,無法撥水。小公雞不會游泳,也就捉不到魚。)
(5)出示句子:
句1:小公雞不信,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讀一讀,有什么發現?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從中讀出了什么?(小公雞是悄悄跟著的,小鴨子不知道小公雞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讀有加點字的句子。
4.學習第4自然段。
(1)小公雞不聽小鴨子的勸告也下水了,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2)小鴨子是怎樣做的?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鴨子奮力搶救小公雞?(忽然、聽見、飛快)
(3)比較句子。讀一讀,比一比。
句1:小鴨子游到小公雞身邊。
句2:小鴨子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
①這兩句讀完后,你的感受一樣嗎?你從加點字中讀到了什么?
(小鴨子奮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著急。)
②有感情地朗讀有加點字的句子。
③小鴨子捉魚給小公雞吃,小公雞遇到危險時,小鴨子趕快去救。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鴨子?
5.觀察插圖,想象對話。
小公雞被小鴨子救了以后,心里會怎么想?他會對小鴨子說什么?小鴨子又會對小公雞說什么?
填空:小公雞________地對小鴨子說:“鴨子哥哥,謝謝你。”小鴨子________說:“_________。”
6.小組合作表演這個故事。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請兩位同學分別讀小公雞和小鴨子說的話,大家齊讀敘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圖畫中的意思讀出來。
2.小朋友,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②我們要像他們一樣互相幫助。)
四、布置作業
1.演一演。和同學一起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2.講一講。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5小公雞和小鴨子
捉蟲子
小公雞互相幫助小鴨子
捉魚、救助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本課是一篇童話,課文饒有趣味地講了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以及他們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美德。這篇童話語言簡明易懂,學生借助圖畫讀幾遍就能了解大致內容,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走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讀為主,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鴨子嘴巴扁、會游泳,小公雞嘴巴尖、不會游泳,并從中受到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教育。
課前準備
1.(1)課文朗讀動漫。(2)小雞、小鴨的相關知識。(3)教學輔助課件。(教師)
2.了解小雞、小鴨。(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引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小朋友,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兩只可愛的小動物,你們認識嗎?(出示小雞和小鴨的圖片。)喊喊他們的名字,和他們打打招呼吧!
板書:小公雞 小鴨子
2.結合圖片,說說是怎么認出他們的。(他們長得不一樣。嘴:小公雞尖嘴,小鴨子扁嘴。腳:小公雞腳趾分開,小鴨子腳趾間有蹼相連。)
3.繼續板書“和”,揭示課題。
4.齊讀課題。“和”在題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發生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那么,小公雞是怎樣對待小鴨子的?小鴨子又是怎樣對待小公雞的?)
設計意圖:課堂伊始,以介紹新朋友的方式導入,揭示課題,學生順勢借助圖片說出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點。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二、識記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一讀,遇到不熟悉的字畫出來,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檢查生字。師:小公雞和小鴨子帶來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能讀準它們嗎?
出示生字詞:
kuàir zhuō jí zhí yān sǐ tōu tōu de hū shēn
一塊兒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 死 偷 偷 地 忽然 身邊
(1)指導朗讀,注意讀準兒化音“一塊兒”;“偷偷地”中“地”讀輕聲;“身邊”的“身”讀前鼻音。
(2)指名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
(3)開火車朗讀。
(4)齊讀。
3.趣味識字。
(1)用轉轉盤的方法識字:也—他—地。
①轉盤游戲讀生字。
②指導書寫:“也”是獨體字。跟著老師書空筆順:橫折鉤、豎、豎彎鉤。出示生字“他”“地”,與“也”字進行比較,找出變化。(這兩個字左窄右寬,“也”字的起筆要收,要有避讓。)
認識部首。注意第三筆是提,不是橫。
③教師范寫,學生描紅,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④反饋、評價。
⑤組詞。
(2)說說自己識記其他字有什么好辦法。
[如:“河”,左右結構,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左邊三點水,右邊“燈”字去掉火字旁(丁),在橫下加個“口”字,(可)。書寫要點:①整體位置,左窄右寬。②部件位置:三點水,第一筆靠右,二、三筆對齊。“哥”,巧記:兩個“可”字放一起,注意第一個“可”的鉤去掉。書寫要點:上下兩個“口”字右邊壓豎中線。]
(3)教師范寫,學生仿寫。
(4)聽后評議,相機正音。
設計意圖:在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中,識字是重難點。為激發學生識字的樂趣和自主性,采用“圈一圈、比一比、玩轉盤”等各種方式認識、熟悉生字。這樣能較好地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帶著生字詞再讀課文,要求: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小公雞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鴨子__________。小公雞就捉蟲子給小鴨子吃。
(2)小鴨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雞也到河里,差點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設計意圖:小學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訓練學生帶問題聽讀課文,不僅可以在整體上感知全文,還能讓學生學會思考,提高思維能力。
四、布置作業
1.書寫生字“也、他、地、河、哥”。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開火車讀課文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通過復習詞語與朗讀課文,鞏固了對課文的了解,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圖文結合,了解內容
1.老師范讀第1自然段,學生跟讀,指導讀好兒化音“一塊兒”。
2.結合插圖,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
①小公雞和小鴨子來到什么地方?
②他們一塊兒做什么?怎么樣?
③誰幫助誰干什么?
(2)說說小公雞是怎樣捉蟲的。他捉到了很多蟲子,心情怎樣?(高興極了。)
(3)指導朗讀,讀好句子“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吃得很歡”。讀出高興的心情。
(4)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蟲子?(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有蹼連著,不容易捉到蟲子。)
(5)想象: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會有怎樣的心情?指導朗讀句子“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讀出著急的語氣。
(6)想象對話: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小鴨子會說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8)填空:這是一只( )的小公雞。
3.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雞和小鴨子又來到哪里?小鴨子為小公雞做了什么?
(2)小鴨子對小公雞說了幾句話?都是什么意思?(兩句話。兩個意思:①小鴨子要到河里為小公雞捉魚吃。②小鴨子不讓小公雞下水。)
(3)指導朗讀。小鴨子會怎么勸小公雞?讀出勸說的語氣。
(4)小公雞為什么捉不到魚?(小公雞的爪子是細尖的,無法撥水。小公雞不會游泳,也就捉不到魚。)
(5)出示句子:
句1:小公雞不信,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讀一讀,有什么發現?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從中讀出了什么?(小公雞是悄悄跟著的,小鴨子不知道小公雞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讀有加點字的句子。
4.學習第4自然段。
(1)小公雞不聽小鴨子的勸告也下水了,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2)小鴨子是怎樣做的?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鴨子奮力搶救小公雞?(忽然、聽見、飛快)
(3)比較句子。讀一讀,比一比。
句1:小鴨子游到小公雞身邊。
句2:小鴨子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
①這兩句讀完后,你的感受一樣嗎?你從加點字中讀到了什么?
(小鴨子奮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著急。)
②有感情地朗讀有加點字的句子。
③小鴨子捉魚給小公雞吃,小公雞遇到危險時,小鴨子趕快去救。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鴨子?
5.觀察插圖,想象對話。
小公雞被小鴨子救了以后,心里會怎么想?他會對小鴨子說什么?小鴨子又會對小公雞說什么?
填空:小公雞________地對小鴨子說:“鴨子哥哥,謝謝你。”小鴨子________說:“__________。”
6.小組合作表演這個故事。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指導第一學段的學生能通過閱讀,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圖文對照,想象畫面;詞句比較,體會情感;角色體會,感受內涵。從而讓學生獲得教益。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請兩位同學分別讀小公雞和小鴨子說的話,大家齊讀敘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圖畫中的意思讀出來。
2.小朋友,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②我們要像他們一樣互相幫助。)
設計意圖:讀后要有所收獲,因此在這一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從故事中獲得啟示,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四、布置作業
1.演一演。和同學一起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2.講一講。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通過演一演、講一講,使學生再一次鞏固知識,并且得到內化。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伙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2.學會7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句子,理解詞語。
2.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圖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解題。
請一位同學讀課題。
板書:小公雞和小鴨子
(1)從課題上看,這課書講的誰和誰的事?(小公雞和小鴨子)
(2)“和”在題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發生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之 間,小公雞怎樣對待小鴨子,小鴨子又怎樣對待小公雞)
二、初讀課文,看圖,了解大意,讀準字音,能讀成句。(讀2遍課文)
1.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幾幅圖?(4個自然段,2幅圖)
師述:同學們結合看圖,一段一段地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出示生字卡片,讀準生字的音。
三、結合看圖,分段閱讀。
1.讀第1自然段。
這段講什么?(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
2.讀第2自然段,看第一幅圖。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小黑板)①他們來到什么地方?
②他們一塊做什么?怎么樣?③誰幫助誰干什么?
(2)看看圖上畫的小公雞和小鴨子,她們長得什么地方不同?(嘴:小公雞尖嘴,小鴨子扁嘴。腳:小公雞腳趾分開,小鴨子腳趾間有蹼相連)
(3)這段講了什么事?(小公雞幫助小鴨子捉蟲吃)
(4)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小蟲?(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有蹼連著不容易捉到小蟲)
3.讀第3自然段,(自讀2遍) 。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小黑板)
①他們來到什么地方?
②小鴨子為小公雞做什么了?他說了幾句話,什么意思?
③小公雞怎樣做?
(2)讀讀小鴨子講的話,說說他說的兩句話是什么意思?(①小鴨子要到河里去為小公雞捉魚吃,②他不讓小公雞下水)
(3)小公雞為什么捉不到魚?(小公雞的爪子是細尖的,無法用來撥水,所以小公雞不會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魚)
(4)小鴨子為什么能捉到小魚?
4.讀第4自然段,(讀2遍)觀察第二幅圖。指名讀,大家思考問題:
①小公雞不聽小鴨子勸告也下水了,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②小鴨子怎樣做的?從哪些詞語看出小鴨子奮力搶救小公雞?(忽然聽見、飛快、背上)
③講講這幾個詞語怎樣表現出小鴨子是奮力搶救小公雞的?
④指名讀,大家思考,小公雞說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A感謝小鴨子;B承認錯誤)
5.總結全文。
(1)朗讀課文。請兩位同學分別讀小公雞和小鴨子說的話,大家齊讀敘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圖畫中的意思讀出來。
(2)根據板書說說小公雞和小鴨子是怎么互相幫助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朗讀課文,分組分段讀。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二、學會6個生字。
1.他,tā,拼讀音節,讀詞語:他們。
(1)識記字形,自學后討論發言。
(2)指導書寫。
①看準位置:左邊亻,右邊也
②教師寫范字,學生仿寫字頭。
2.河,hé,拼讀音節,讀詞語:河水。
(1)識記字形,自學討論發言。(河,左右結構,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左邊三點水,右邊“燈”字去掉火字旁,在橫下加個“口”字,(可),組成“河”。一共8筆。河水的“河”)
(2)指導書寫。
①整體位置,左窄右寬。
②部件位置:三點水,第一筆靠右,二、三筆對齊,“口”壓豎中線上下壓橫中線。
③教師示范,學生仿寫,重點指導三點水的寫法。
3.哥,gē,拼讀音節,讀詞語:哥哥。
(1)識記字形:自學,同桌互相討論。(用熟字去偏旁,改筆畫方法記字形,去掉“河”字三點水,把豎鉤改成豎,是“哥”字的上半部,下半部去掉三點水)
(2)指導書寫。上下各一半,第六筆大橫壓橫中線。上下兩個“口”字右邊壓豎中線。教師范寫,學生仿寫字頭。
4.再學習“說、也、地、聽。
三、鞏固練習。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蟲子 正在 哥哥 河邊 后面 草地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塊、捉”等12個生字和提土旁一個偏旁,會寫“他、河”等七個生字。
2、通過閱讀比較,聯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歡,急得直哭”等詞語的意思。體會加上描述動作情狀的詞語使句子更形象。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讀準“不”的變調,通過角色體驗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
4、了解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生活習性,感受下小伙伴之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初步體會“偷偷地、飛快地”等詞語的用法,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一、謎語引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小朋友,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兩則謎語,請注意聽好了:
謎語一:嘴巴尖尖,頭頂紅冠,腳像竹葉,嘰嘰叫喚。(猜一小動物)
謎語二:嘴像小鏟子,腳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擺,不是擺架子。(猜一小動物)
你見到過小公雞和小鴨子嗎?他們一樣嗎?(他們長得不一樣。嘴:小公雞尖嘴,小鴨子扁嘴。腳:小公雞腳趾分開,小鴨子腳趾間有蹼相連。)長得不一樣,所以他們就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小公雞會捉蟲子,小鴨子會游泳。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故事,請和老師一起齊讀課題。
4."和"在題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發生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那么,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發生了哪些故事呢?
二、讀準課文,初步感知故事。
1、聽老師朗讀,標出自然段。
2、我們來看第一自然段,請生來讀。學習“一塊兒”,認識生字“塊”和“提土旁”用換一換的方法識記。
3.老師范讀第1自然段,學生跟讀,指導讀好兒化音“一塊兒”。
4.自由朗讀課文2-4自然段。(課件出示要求: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2-4段。要求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讀準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復。)
3.課下老師讓大家預習了課文,我來檢查一下你讀的怎么樣?出示詞語和句子練讀.并讓學生試著說一說你對短語的理解。
1.”不”的變調:
捉不(bú)到 不(bù)行
不(bú)會 不(bú)信
2.短語:
急得直哭 吃得很歡
偷偷地跟 飛快地游
3.句子
小公雞看見了,捉到蟲子就給小鴨子吃。
4.結合插圖,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
①小公雞和小鴨子來到什么地方?
②他們一塊兒做什么?怎么樣?
③誰幫助誰干什么?
(2)說說小公雞是怎樣捉蟲的。他捉到了很多蟲子,心情怎樣?(高興極了。)
(3)指導朗讀,讀好句子“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吃得很歡”。讀出高興的心情。
(4)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蟲子?(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有蹼連著,不容易捉到蟲子。)
(5)想象: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會有怎樣的心情?指導朗讀句子“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讀出著急的語氣。
(6)想象對話: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小鴨子會說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雞和小鴨子又來到哪里?小鴨子為小公雞做了什么?
(2)小鴨子對小公雞說了幾句話?都是什么意思?(兩句話。兩個意思:①小鴨子要到河里為小公雞捉魚吃。②小鴨子不讓小公雞下水。)
(3)指導朗讀。小鴨子會怎么勸小公雞?讀出勸說的語氣。
(4)小公雞為什么捉不到魚?(小公雞的爪子是細尖的,無法撥水。小公雞不會游泳,也就捉不到魚。)
(5)出示句子:
句1:小公雞不信,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讀一讀,有什么發現?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從中讀出了什么?(小公雞是悄悄跟著的,小鴨子不知道小公雞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讀有加點字的句子。
4.學習第4自然段。
(1)小公雞不聽小鴨子的勸告也下水了,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2)小鴨子是怎樣做的?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鴨子奮力搶救小公雞?(忽然、聽見、飛快)
(3)比較句子。讀一讀,比一比。
句1:小鴨子游到小公雞身邊。
句2:小鴨子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
①這兩句讀完后,你的感受一樣嗎?你從加點字中讀到了什么?
(小鴨子奮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著急。)
②有感情地朗讀有加點字的句子。
③小鴨子捉魚給小公雞吃,小公雞遇到危險時,小鴨子趕快去救。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鴨子?
5.觀察插圖,想象對話。
小公雞被小鴨子救了以后,心里會怎么想?他會對小鴨子說什么?小鴨子又會對小公雞說什么?
填空:小公雞________地對小鴨子說:“鴨子哥哥,謝謝你。”小鴨子________說:“__________。”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 篇5
師:(用電腦放出小公雞和小鴨子)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畫面上有什么小動物?
師:你怎么認出小公雞和小鴨子的?
生:小公雞的嘴是尖尖的,腳是分叉的。
生: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象小傘似的。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你們知道小公雞喜歡吃什么嗎?小鴨子喜歡吃什么嗎?
生:我知道小公雞喜歡捉小蟲吃。
生:我知道小鴨子喜歡在小河里捉小魚吃。
師:小朋友知道得可真多。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長來幫助別人的?
生:想知道。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小公雞和小鴨子有什么特長?他們在一起玩時是怎樣互相幫助的?找出有關句子來體會。
生: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起走進草叢中,小公雞能找到小蟲子吃,而小鴨子找不到,急的直叫,于是,“小公雞看見了,捉到蟲子給小鴨子吃。”說明小公雞特別愿意幫助小鴨子。這也說明小公雞有捉蟲的本領,而小鴨子沒有。
生: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起走到河邊。小鴨子說:“公雞弟弟,我到河里捉蟲給你吃。”這說明小鴨子也愿意幫助小公雞,他有捉蟲的本領。
……
師:課文學到這兒,你覺得小公雞和小鴨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生:我認為課文中小公雞遇到危險小鴨子把他背上岸最感人,小鴨子勇敢精神是值得我學習的。
生:我覺得小鴨子讓小公雞在岸上等著,他去河里捉蟲給小公雞吃也是好樣的。
生:今后大家誰有困難或遇到危險有求助于我的,我也一定發揮我的特長勇敢地去幫助你們的。
師:你們談得真感人。下面你們與小伙伴合作把自己認為課文中最喜歡的地方表演一下,好嗎?
……
評析:本教學片斷采用了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注重了情感的激發,學生能夠在“看中講”、“讀中悟”、“玩中學”。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伙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2.學會6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句子,理解詞語。
2.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圖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伙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2.讀懂句子,理解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句子,理解詞語。
2.學習按思考題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讀題、解題。
請一位同學讀課題。
板書:小公雞和小鴨子
(1)從課題上看,這課書講的誰和誰的事?(小公雞和小鴨子)
(2)“和”在題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發生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小公雞怎樣對待小鴨子,小鴨子又怎樣對待小公雞)
(二)初讀課文,看圖,了解大意,讀準字音,能讀成句。(讀2遍課文)
1.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幾幅圖?(5個自然段,5幅圖)
師述:這是一篇帶星花的課,要求同學們結合看圖,一段一段地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出示生字卡片,讀準生字的音。
(三)結合看圖,分段閱讀。
1.讀第1自然段,看第一幅圖。
(1)這段講什么?(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
(2)看看圖上畫的小公雞和小鴨子,她們長得什么地方不同?(嘴:小公雞尖嘴,小鴨子扁嘴。腳:小公雞腳趾分開,小鴨子腳趾間有蹼相連)
2.讀第2自然段,看第二幅圖。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小黑板)①他們來到什么地方?
②他們一塊做什么?怎么樣?
③誰幫助誰干什么?
(2)這段講了什么事?(小公雞幫助小鴨子捉蟲吃)小公雞是怎樣捉蟲的?(爪……嘴……)
(3)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小蟲?(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有蹼連著不容易捉到小蟲)
3.讀第3自然段,(自讀2遍)看第三幅圖。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小黑板)
①他們來到什么地方?
②小鴨子為小公雞做什么了?他說了幾句話,什么意思?
③小公雞怎樣做?
(2)讀讀小鴨子講的話,說說他說的兩句話是什么意思?(①小鴨子要到河里去為小公雞捉魚吃,②他不讓小公雞下水)
(3)小公雞為什么捉不到魚?(小公雞的爪子是細尖的,無法用來撥水,所以小公雞不會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魚)
(4)小鴨子為什么能捉到小魚?
4.讀第4自然段,(讀2遍)觀察第四幅圖。指名讀,大家思考問題:
①小公雞不聽小鴨子勸告也下水了,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②小鴨子怎樣做的?從哪些詞語看出小鴨子奮力搶救小公雞?(忽然聽見、飛快、背上)
③講講這幾個詞語怎樣表現出小鴨子是奮力搶救小公雞的?
5.讀第5自然段(讀2遍),觀察第五幅圖,說說這段話講的是什么事?(1)指名讀,大家思考,小公雞說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①感謝小鴨子;②承認錯誤)
6.總結全文。
(1)朗讀課文。請兩位同學分別讀小公雞和小鴨子說的話,大家齊讀敘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圖畫中的意思讀出來。
(2)根據板書說說小公雞和小鴨子是怎么互相幫助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抄寫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識字、寫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朗讀課文,分組分段讀。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二)學會6個生字。
1.蟲,chóng,拼讀音節,讀詞語:蟲子。
(1)識記字形。自學后討論發言。(蟲,ch4ng,獨體字,按部件加筆畫記字形,加第4筆豎“中”,第5筆提,第6筆點,“蟲”。一共6筆,蟲子的“蟲”)
(2)指導書寫。
①看準位置:扁口,壓在橫中線上,第四筆豎,壓豎中線。第五筆提和第六筆點在下半格的上半格里。
②教師寫范字,學生仿寫字頭。
2.河,hé,拼讀音節,讀詞語:河水。
(1)識記字形,自學討論發言。(河,h6,左右結構,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左邊三點水,右邊“燈”字去掉火字旁,在橫下加個“口”字,(可),組成“河”。一共8筆。河水的“河”)
(2)指導書寫。
①整體位置,左窄右寬。
②部件位置:三點水,第一筆靠右,二、三筆對齊,“口”壓豎中線上下壓橫中線。
③教師示范,學生仿寫,重點指導三點水的寫法。
3.弟,dì,拼讀音節。
(1)識記字形,教師邊板書邊口述筆順筆畫,一筆點,二筆小撇,三筆橫折,四筆橫,五筆豎折折鉤,六筆豎,七筆斜撇“弟”。
(2)書空練習,口述筆順筆畫。
(3)指導書寫。
①找準筆畫位置。“弓”中橫壓橫中線,幾橫之間距離相等。第六筆豎壓豎中線。第七筆撇,斜分左下格。
②教師一筆一筆帶寫,學生仿寫字頭。
4.面,miàn,拼讀音節,讀詞語:后面。
(1)識記字形,獨體字,按部件加筆畫的方法記。筆順是。一共9筆。
(2)書空練習,口述筆順筆畫。
(3)口頭組詞語。
后面面前臉面河面面條
(4)指導書寫。讓學生自己看準筆畫位置,寫字頭,教師巡視,輔導訂正。
5.正,zhèng,拼讀音節,讀詞語:正在。
(1)識記字形,教師范寫,學生口述筆順筆畫,筆順是:一丅。一共5筆。
(2)口頭組詞語。正在正好端正正午正方形
6.哥,gē,拼讀音節,讀詞語:哥哥。
(1)識記字形:自學,同桌互相討論。(用熟字去偏旁,改筆畫方法記字形,去掉“河”字三點水,把豎鉤改成豎,是“哥”字的上半部,下半部去掉三點水)
(2)指導書寫。上下各一半,第六筆大橫壓橫中線。上下兩個“口”字右邊壓豎中線。教師范寫,學生仿寫字頭。
(三)鞏固練習。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蟲子正在哥哥河邊后面弟弟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1種偏旁,會寫7個生字。
2、通過朗讀比較,聯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歡、偷偷地、飛快地”等詞語的意思,體會加上描述動作情態的詞語使句子更生動形象。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不”的變調;通過角色體驗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
4.了解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生活習性,感受小伙伴之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2、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
【教學難點】
1、注意“不” 的 變調;
2、初步體會偷偷地、飛快地等詞語的用法。
教學準備:
1.(1)課文朗讀動漫。(2)小雞、小鴨的相關知識。(3)教學輔助課件。(教師)
2.了解小雞、小鴨。(學生)
教學時間安排:兩課時。
教學目標:
1、用不同的方法學習生字,認識提土旁,會寫“也、他、地”三個字。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不”字的變調;讀好第二自然段,初步感受小伙伴之間的友情。
3、聯系上下文,了解“一塊兒、吃得很歡、急得直哭”等詞語的意思并積累。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小鴨子和小公雞圖飾。多媒體課件設計。
教學流程:
一、謎語引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小朋友,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兩則謎語,請注意聽好了:
謎語一:嘴巴尖尖,頭頂紅冠,腳像竹葉,嘰嘰叫喚。(猜一小動物)
謎語二:嘴像小鏟子,腳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擺,不是擺架子。(猜一小動物)
說說你為什么知道是小公雞(或小鴨子)的呢?貼上圖片,問:他們長得有些什么不一樣呢?(他們長得不一樣。嘴:小公雞尖嘴,小鴨子扁嘴。腳:小公雞腳趾分開,小鴨子腳趾間有蹼相連。)長得不一樣,所以他們就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小公雞會捉蟲子,小鴨子會游泳。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故事,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4.齊讀課題。"和"在題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發生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那么,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發生了哪些故事呢?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兩個小伙伴一起玩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些什么呢?請你們自己讀課文吧。
1、學生自讀課文,課件出示合作學習目標:
(1)同桌一起拼讀生字2遍,說說怎樣記住生字。
(2)蓋上拼音,同桌互相認生字,小老師教認字。
(3)小組內檢查拼讀生字。
(4)小組四人一起朗讀課文。
2、課文有幾個自然段?請分組朗讀課文。檢查了解課文內容情況,相應出示兩幅圖畫,板書“互相幫助”。
3、檢查生字反饋情況。
(1)字源識字法,出示“身”字的象形演變,
――身
“死”字的會意演變。
――死
(2)謎語:街中的土堆全拉走(行)
(3)加一加:捉 河 信
(4)換一換:快―塊 很――跟 減――喊
(5)數一數:直
(6)比一比:忽――急 忽然 忽視 忽冷忽熱 忽快忽慢
急忙 著急 很急 心急
(7)演一演:捉 跟 急 喊 行 信 忽 直 身
生字認熟了嗎?我們來開火車認讀生字吧。兩輪認字,抽三個小組認讀詞語。
4、提示“不”字的讀音。
bú bú bú
捉不到 不信 不會 (四聲前面讀二聲)
bù
不行 不好 不高 (其余前面讀四聲)
點生讀句子;
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
不行,不行,你不會游泳,會淹死的。
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5、老師的謎語又來了,快快開動腦筋啦!
(課件)有水變水池,有人變成他,有土成土地,加女成了她。
指導書寫這三個字。
學生觀察三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提示應該注意的地方。
老師在田字格里板書“也”字,邊寫邊講寫字要領。
生在田字格里練習,師巡視。選兩本評議。
老師在田字格里板書“他”“地”字,邊寫邊講書寫要領。生在田字格里練習,師巡視,選一本評議,學習小組內評議。
四、圖文結合,朗讀課文。
1、老師范讀第1自然段,學生跟讀,指導讀好兒化音"一塊兒"。你每天總是跟誰“一塊兒”玩呢?
2.點生第2自然段。(1)看看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怎樣玩呢?請觀察圖畫說一說。
(2)小公雞是怎樣捉蟲的。他捉到了很多蟲子,心情怎樣?(高興極了。)
(3)指導朗讀,讀好句子"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吃得很歡"。吃得很歡寫出了小公雞高興的心情,你會說類似的詞語嗎? (課件補充:睡得 跳得 聽得
跑得 )
(4)可是他的好朋友小鴨子呢?也高興嗎?讀句子“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體會小鴨子的心情。
(5)小鴨子看到了,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根據情境,補充對話:
小鴨子:嗚嗚嗚……
小公雞:鴨子哥哥,你怎么啦?
小鴨子:我的嘴巴
小公雞:別哭別哭,我
小鴨子:
(小鴨子吃了一條蟲子)
小公雞:蟲子好吃嗎?
小鴨子:真
小公雞:那我
小鴨子:你真是
(6)讀完了這段話,你明白了什么?你會和學習小伙伴一起表演這個故事嗎?如果小伙伴不會,你也要幫助一下他哦!
五、總結:這節課我們學到這里,下節課再讀后面的故事。那么,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說來聽一聽吧,如果你的小伙伴還有不會的,你知道應該怎么做嗎?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 篇8
激情引趣 自讀自悟——《小公雞和小鴨子》
師:(用電腦放出小公雞和小鴨子)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畫面上有什么小動物?
師:你怎么認出小公雞和小鴨子的?
生:小公雞的嘴是尖尖的,腳是分叉的。
生: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象小傘似的。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你們知道小公雞喜歡吃什么嗎?小鴨子喜歡吃什么嗎?
生:我知道小公雞喜歡捉小蟲吃。
生:我知道小鴨子喜歡在小河里捉小魚吃。
師:小朋友知道得可真多。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長來幫助別人的?
生:想知道。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小公雞和小鴨子有什么特長?他們在一起玩時是怎樣互相幫助的?找出有關句子來體會。
生: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起走進草叢中,小公雞能找到小蟲子吃,而小鴨子找不到,急的直叫,于是,“小公雞看見了,捉到蟲子給小鴨子吃。”說明小公雞特別愿意幫助小鴨子。這也說明小公雞有捉蟲的本領,而小鴨子沒有。
生: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起走到河邊。小鴨子說:“公雞弟弟,我到河里捉蟲給你吃。”這說明小鴨子也愿意幫助小公雞,他有捉蟲的本領。
……
師:課文學到這兒,你覺得小公雞和小鴨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生:我認為課文中小公雞遇到危險小鴨子把他背上岸最感人,小鴨子勇敢精神是值得我學習的。
生:我覺得小鴨子讓小公雞在岸上等著,他去河里捉蟲給小公雞吃也是好樣的。
生:今后大家誰有困難或遇到危險有求助于我的,我也一定發揮我的特長勇敢地去幫助你們的。
師:你們談得真感人。下面你們與小伙伴合作把自己認為課文中最喜歡的地方表演一下,好嗎?
……
評析:本教學片斷采用了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注重了情感的激發,學生能夠在“看中講”、“讀中悟”、“玩中學”。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