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精選17篇)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發布時間:2022-11-07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精選17篇)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1

  教學設計

  這篇課文從旅鼠驚人的繁殖能力連想到人類毫無限制的繁衍將會帶來可怕的后果,從而警示人類關注人口問題,關注生態平衡問題。內容前顯,但帶給人們的思索是深刻的,教學思路設計如下:

  1、 圖片導入,閱讀課文,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2、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帶給人們的啟示。

  3、 理解本文獨特的寫法(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體)。

  4、 講述自然界還有那些奇異現象,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

  5、 課堂練筆:把你這堂課的收獲、感想寫下來,注意推敲詞句。

  教學目標

  1、 概括北極旅鼠三大奧秘。

  2、 多角度領會本文給人的啟示。

  3、 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記敘文、說明文的雜交體)。

  4、 培養學深熱愛科學,用于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5、 課堂練筆。

  教學重點:

  1、概括旅鼠三大之謎。

  2、多角度領會本文給人的啟示。

  教學難點:

  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訪旅鼠圖片)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他們的奧秘。今天學習這篇文章,相信同學們也會產生探索旅鼠之謎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全文基本內容。

  1、 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本文寫了旅鼠的三大之謎。這些內容集中在課文的那幾個段落?7至17段,這三大之謎是通過丹尼斯和“我”的對話表現出來的,現在我們分角色朗讀這幾個段落。朗讀時要注意旅鼠之謎的句子。

  2、 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旅鼠三大奧秘,要求語言要準確、見解。三大奧秘(1)繁殖能力驚人,一對旅鼠一年就有約百萬只后代。 (2)能控制繁殖,一旦過多,就停食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3)周期性死亡大遷移,匯成數百萬的隊伍,葬身大海。

  三、討論、探究

  1、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思考兩個問題:

  (1) 作者寫作本文只是向人們介紹旅鼠的奧秘嗎?你認為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是什?警示人類,關注人口問題。美國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美國35年就增長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2) 想一想,說一說在本文的學習中你還有哪些啟示?

  1、A、 自然界本身就有調節劑制,一旦被破壞,會相新的平衡轉化。B、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C、 從位夢華、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為科學獻身的精神。D、探索奧秘要有創新思維,敢于吃苦的精神。E、 大自然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有待于人類去研究。

  2、 把思考的結果拿到小組交流、討論。

  3、 找代表發言。

  四、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

  我們再來探討一個問題:我們學過的文章,大致都有分類,以你所掌握的文體知識,你覺得這是篇什么文體的文章?并說說你的理由。

  (1) 記敘文。理由:通篇都是對話形式,又急需的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件的起因--我捉了一只旅鼠。經果--“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果--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自己的感想。

  (2) 說明文。理由:全篇講的都是旅鼠的知識,還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這就是這篇文章的特殊之處,作者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特點,因此,本文的文體是:記敘文和說明文的雜交體,它的優點是既給人以知識又使人讀來饒有興趣。五、拓展,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旅鼠的奧秘,科學家研究了幾個世紀,至今也未解開謎團。大自然神秘莫測,盡管人類一天也沒有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但大自然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你還能說出一些人類為破解的自然之謎嗎?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我們學過的文章,大致都有分類,以你所掌握的文體知識,你覺得這篇文章是什么文體的文章?

  (1)記敘文。

  理由:通篇都是對話形式,又有記敘的六要素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經過-- 結果--

  (2)說明文

  理由:全篇講的是旅鼠的知識,還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如果我們把丹尼斯的話抽出來,本文就是一篇說明文。這是這篇文章的特殊之處,用記敘文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特點。

  因此,本文文體是:記敘文和說明文的雜交體,它的優點是既給人以知識又使人讀來饒有興趣。--通篇寓知識于敘事之中,知識性和趣味性結合,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味。

  學生再讀課文:

  思考:1)旅鼠的三大奧秘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排列的?2)我們的心理描寫和發問的句子有哪些?起到什么作用?3)對話的詳略有什么不同?為什么這樣安排? 小結:講究波瀾,講究高潮,而且講究結局的趣味性和雋永所以讀來很有趣味。

  (二)拓展延伸:

  A、盡管人類一天也沒有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但是大自然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你還能說出一些人類未破解的自然之謎的嗎?

  B、學習本文的寫法,寫一篇關于自然之謎的探索文章。

  C、本文有許多成語,請將文章中這些成語連綴起來,寫一篇文章。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抓住文章標題,激發閱讀興趣;通過概括旅鼠的三大奧秘,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抓住文章主旨句(全文最后一句)把握文章主題;

  3、抓住文章敘事情節的波瀾,體會文章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的特點。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任務:預習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預習課文:

  1、注意下列詞語:徘徊 幼崽 龐大 盛老鼠 膨脹 挑釁 禿鷹 迷惘 收斂 涉水 覆沒 眺望 滑稽 歧途 嚙齒 遷徙

  2、解釋下列詞語:一無所獲 急中生智 小心翼翼 神秘莫測 迷惘 千方百計 浩浩蕩蕩 前赴后繼 毫無懼色 全軍覆沒 不可思議 另有他圖 難以置信 鼠目寸光 急不可耐 道聽途說

  3、本文題目為“旅鼠之謎”,北極旅鼠有三大奧秘,請找出來:

  第一大奧秘:繁殖能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幾百萬后代。

  第二大奧秘:旅鼠的繁殖能力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第三大奧秘: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二)、旅鼠奇怪的行為給我們一個啟示。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

  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是什么?僅僅只是向人們介紹旅鼠嗎?從本文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篇末寫丹尼斯說的話:

  “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引用資料 “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每年7000萬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隔35年就增長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宇宙的質量!

  文章還給我們哪些啟示? 學生自由討論發言:

  A、自然界本身就有調節機制,一旦被破壞,就會向新的平衡轉化。

  B、從作者和丹尼斯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C、探索奧秘要吃苦,創新精神。

  D、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E、科學研究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旅鼠的三大奧秘。

  2.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理解并掌握本文運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學生自己探究課文解答旅鼠之謎,培養探究能力。

  教學難點:

  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①查閱有關作者生平的資料。

 、谒鸭嘘P旅鼠以及其它動物奇異現象的資料。

  ③分角色朗讀課文。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一、導入新課

  大自然有許許多多奇怪的現象,有的已經被人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有的至今仍是一個謎團:在北極生活著一種被人們稱之為旅鼠的老鼠,每對一年竟能繁殖后代967118只!一旦旅鼠多了,它的毛色就會發生變化,灰黑色變成鮮艷的橘紅色,好像是在吸引天敵的注意;如果死不成,他們就會聚成幾百萬只的大軍,浩浩蕩蕩直奔大海,集體自殺。這些行為究竟是為了什么?科學家們絞盡腦汁,研究了好幾個世紀,至今也沒有解開這個謎團。今天,我們就與位夢華先生一起走進旅鼠世界,詳細了解旅鼠的奧秘!(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佼嫵錾衷~,運用工具書并結合課文注釋理解具體語言環境中的詞語含義。

  ②思考并概括旅鼠有哪些奧秘?

  2.質疑交流

 、僭~語重點:神秘莫測媲美膨脹滑稽道聽途說繁衍

 、谧髡吆喗椋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極考查,1991年六月位夢華獨闖北極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主要著作有《奇異的大陸──南極州》《北極的呼喚》等。

 、勐檬蟮膴W秘:北極旅鼠繁殖能力超強;旅鼠超出一定數量,它的毛色由灰黑色變成鮮艷的橘紅色,以吸引天敵;如果死不成,幾百萬只旅鼠直奔大海,集體自殺。

  3.探討:旅鼠的奇特行為給對人類有何啟示?

  (文字資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啟示:(1)自然界本身具有調節作用,一旦打破生態平衡,就出現向新的平衡轉化的趨勢;

  (2)從自然界的調節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3)科研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三、賞讀分析

  1.分角色朗讀課文,說說自己獲得了哪些知識?

  簡要回顧本文內容。

  2.作者運用了那些說明方法準確說明旅鼠的這些奧秘?請舉例說明。

  學生快速瀏覽后,列提綱回答。

  教師總結: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3.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知識巧妙的介紹給大家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結合課文中的例子加以分析。

  教師先將本文的概括介紹投影顯示,學生在對比中明確:

 、 作者運用記敘的方式,采取對話描寫的方法,生動形象的介紹科學知識;

 、诳茖W的內容與文學的形式相結合;

  ③寓知識于敘事之中,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總結科學小品文的寫法特點。

  ①作者運用靈活的方式,采取多種描寫的方法,生動形象的介紹科學知識;

 、诳茖W的內容與文學的形式相結合;

 、墼⒅R于敘事之中,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通俗易懂。

  四、積累拓展

  1.請用二、三百字將本文介紹的知識概括出來,然后小組交流,選出兩名代表在班內交流并評價。

  2.除了旅鼠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動植物的奇特行為,請將課下搜集的相關知識講給同組同學聽。

  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及其查閱的資料,全班交流,注重找出動植物的奇異表現及原因。

  五、課下作業

  運用本文的寫法,將你最感興趣的一種動植物的奇異行為寫成一篇科學小品文。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5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自然界中的奇異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

  2. 了解課文“用敘述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獨特寫法;

  3. 引導學生從旅鼠的行為上反思人口問題以及其所帶來的一系列其它問題。

  二、 教學重難點

  三、教學重點:

  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

  全文通過“我”和丹尼斯的對話,主要圍繞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展開,使人們對其有了全面的認識。學習本文,應全面了解這三大奧秘。全文一共有二十八個自然段,集中交代旅鼠奧秘的從第七段到十七段。主要分析這一部分,概括三大奧秘。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用敘述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獨特寫法。

  文章內容淺顯易懂,但是文本體裁比較特殊,滿足了記敘文的六要素,又穿插著說明文的列數字的方法,通篇都是兩個人圍繞著旅鼠展開的對話。學生比較難定位文章的體裁。

  四、教學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準備:PPT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預習:1、重點字詞的音形義;2、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秘)

  問:同學們都預習過《旅鼠之謎》了,先來看看大家重點字詞掌握得怎么樣?

  PPT:一、請讀準下列紅字的字音。

  媲美 挑釁 迷惘 嚙齒

  徘徊 逃竄 滑稽 歧途

  二、解釋下列詞語。

  1、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2、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師:鼠目寸光是比喻眼光短,見識淺。那大家了解的跟老鼠有關的成語還有哪些?

  生:鼠目寸光、賊眉鼠眼、無名鼠輩、抱頭鼠竄、膽小如鼠、過街老鼠……

  【由學生較為熟悉的老鼠導入,另外通過學生對“鼠”字成語的回憶,增加一定的課外積累】

  (二)、整體感知文章

  師:看來大家對老鼠還是比較熟悉的,那么對于旅鼠同學們有什么了解?我來提三個簡單的問題。

  (學生之前對《旅鼠之謎》有預習,在預習基礎上應該能在課文中找出相關資料)

  問題一:旅鼠生活在哪里?

  預想: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一部分學生可能因為課文第一句提到“我”在此抓到一只旅鼠而錯誤地直接回答)

  引導:這只是“我”抓到一只旅鼠的地址,而不是旅鼠生活的地理位置。(一部分學生可能會在文中或者題目下的方框中找到答案: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

  師明確:旅鼠生活在北極草原上。

  問題二:旅鼠的外形怎么樣?

  預想:課文第四段“除了顏色深一點,與田鼠沒什么明顯的區別。黑色的絨毛,尖尖的嘴巴”(一部分學生可能會注意到后面的毛色變化,提出來就補充上去,沒有提出來教師到后面分析第二大奧秘時再補充)。

  問題三:旅鼠主要以什么為食?

  預想:課文十九段“旅鼠是一種嚙齒類動物,主要以草根、草莖和苔蘚之類的植物為食”(細心的學生能在預習時留意到,學生沒有注意的需要教師指出)

  師:剛才我們通過三個簡單的問題對北極旅鼠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旅鼠之謎》這篇文章,更多地來了解旅鼠。看到題目,大家會好奇什么?

  生:旅鼠有什么“謎”?

  師給出明確任務,PPT呈現: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回答下面問題:

  1.旅鼠有幾個奧秘?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旅鼠的這幾個奧秘,并在文中劃出相對應的語句。

  預想:由文中丹尼斯的“這還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奧秘”、“這就是旅鼠的第二大難解之謎”、“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奧秘”,學生應該能準確回答第一個問題。重點分析第二個問題(學生小組輪流回答)。

  師:這三句應該大部分同學都能找出來,大家要學會找出標志性的語句,篩選出有用的信息(學法指導)。

  師:旅鼠有三大奧秘,我們先來看它的第一大奧秘,旅鼠的第一大奧秘是什么?請你概括。

  生:繁殖得很快。

  師:從哪里可以看出?在文中找出依據。

  預想一:第七段到十三段(只要回答出主要的第七段、第十一段即可)

  預想二:具體的語句“是繁殖能力的動物之一……幼崽即可成熟,并且開始生育”“從3月份的2只,到8月底9月初就會變成1647086只的龐大隊伍!就是由于氣候、疾病和天敵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還有82萬只!”“在如此廣闊的北極草原上,有時候,它們的密度竟能達到每公頃有250只之多!”

  師:第七段“也許只有細菌分裂才能和它們相媲美”用了什么手法?

  生:作比較。將旅鼠繁殖的速度與細菌分裂的速度作比較。

  師:第十一段把一對旅鼠一年之中能繁衍多少后代寫得很具體,這是為什么?

  師:數字寫得很具體中有很多的數字,從說明方法來說是——

  生:列數字。作用: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

  師:十一段除了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還有一個特點是什么?

  預想一:學生能看出第一代第二代是詳寫,后面略寫。

  預想二:學生看不出,教師引導,第一代第二代跟后面的相比寫得比較詳細,描寫詳略得當。

  師:第十一段舉了一對旅鼠一年能繁殖多少后代的例子,用列數字的方法一代一代推算下來,前面一二兩代詳細寫,后面簡略寫,詳略得當,具有科學性、可信度,使讀者也能感受到旅鼠驚人的繁殖能力。

  (三)、探討這篇文章的體裁:

  師:好了,整篇文章我們已經分析完了,下面我們從整體上看一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么?

  預想一:一部分學生會覺得這是一篇記敘文,另外有學生會認為是說明文,進行逐步討論分析。

  師:有些同學認為是記敘文,那請問記敘文的六個要素是什么?

  生: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師:那我們一起來找找是不是這些要素都有。

  PPT: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時間:有一天;

  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

  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

  結果: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為的奇特發表他的感想。

  (四)、學生舉例自然界其它的奇異現象、未解之謎,老師簡單補充。

  師:旅鼠之謎只是神奇的自然界的其中的一個未解之謎,自然界還有很多其它的謎團。同學們知道的有哪些?

  教師根據時間情況,簡略介紹。

  (五)、總結

  大自然的奧秘無窮無盡,“引無數英雄盡折腰”。人類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人類探索大自然未知領域的探索史和奮斗史。

  提出一個又一個疑問是不可怕的,因為,只有先提出疑問,才會有后來的解答疑問的辦法,這是認識事物的基本規律。正如愛因斯坦說過的話:“我們所經歷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起源!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2. 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運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1. 學生自己探究課文解答旅鼠之謎

  2.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過程 

  (一) 課程導入  

  (二) 作者簡介: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極考查,1991年六月位夢華獨闖北極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主要著作有〈〈奇異的大陸——南極州》、〈〈北極的呼喚〉〉等。

 。ㄈ┱故窘虒W目的

  (四)檢查預習

  1.讀著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媲美( )挑釁( )篤信( )迷惘( )嚙齒( )苔蘚( )前赴后繼( )

  2.解釋下列詞語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篤信:忠實的信仰。篤:忠實,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繼: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沒有根據的話。

 。ㄎ澹┱w感知課文,把握全文基本內容

  思考題1:快速默讀課文,歸納并總結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ū睒O旅鼠有三大奧秘:一、旅鼠繁殖能力驚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自殺現象;三、死亡大遷移,數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思考題2: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可以說是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品種,或者叫跨文體的文體。(1)找出本文記敘的六要素;(2)為了說明旅鼠之謎,本文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提示:(1)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他的感想。

  (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懻撆c探究

  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毕胍幌胱髡叩膶懽饕鈭D是什么?從中可獲得哪些啟示?

 。ㄎ淖仲Y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啟示:(1)自然界本身具有調節作用,一旦打破生態平衡,就出現向新的平衡轉化的趨勢;

 。2)從自然界的調節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3)科研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ㄆ撸┩卣惯w移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還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

  (八)布置作業 

  1.模仿本文課下寫一篇〈〈-----------之謎〉〉

  2.學會用下列成語造句

  鼠目寸光——

  前赴后繼——

  相輔相成——

  道聽途說——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7

  旅鼠之迷

  山西省 靈丘二中 張杰

  教學目標 :

  1.  學生能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歸納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2.  學生能從文章中學會思考,并能給自己以啟示。

  3.  讓學生了解文章寫法上的特點。

  4.  引導學生觀察自然中的各種現象,并能寫作短小篇章。

  教學重點:寫作觀察小文章。

  教學難點 :學會思考,學會探究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一對北極旅鼠,一年竟能繁殖967118只!奇不奇!還有更奇的,一旦旅鼠太多了,毛色竟會變化,灰黑色變成鮮艷的橘紅色,莫非要招引天敵來吃掉自己?還有更奇的,要是死不成,數百萬只旅鼠就匯集起來,直奔大海,跳將下去,這叫“旅鼠死亡大遷移”。所有這些行為究竟是為什么,科學家們研究好幾個世紀了,至今還沒有解開迷團。這篇《旅鼠之迷》就詳詳細細地講述了旅鼠的一個個奧秘。

  二.簡介作者

  位夢華,1940年出生于山東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質學院,攻讀地球物理勘探專業。1967年畢業后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從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預報的探索與研究,1978年歸入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1981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進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極,從此與兩極結下不解之緣。1983年回國后,利用業余時間,埋頭于南極的綜合研究。

  1991年6月,位夢華獨闖北極,深入到啊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以后,在對北極問題進行綜合研究的基礎上,開始為中國的北極考察事業奔走呼吁。

  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由中國科協主持,中國科學院組織,組成了中國首次遠征北極點科學考察隊。位夢華任總領隊,率領25人的隊伍,冒著生命危險,克服了重重困難,于1995年5月6日勝利到達北極點。

  三.整體感知課文

  1.  默讀課文

  2.  根據課后研討與練習一,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1)       繁殖能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

 。2)       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怪現象,好象想方設法要自殺似的。

 。3)       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四.學會思考,學會探究

  1.  默讀課文

  2.  你能否說說文章中值得你思考的地方,并與你的組員交流一下。

  3.  想想丹尼斯說的話:“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蹦闶欠裢馑恼f法,表達出的思想。

  4.  歸納歸納文章所能給予我們的啟示。

  如:(1)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茖W研究當然不能沒有功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狹隘。對于旅鼠,自有一批動物學家和動物行為專家懷著極大的興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們離開繁華的城市和溫馨的家庭,來到邊遠極地,醉心于觀察和研究。

 。2)科學研究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研究的失敗,說明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需要調整,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迷。

 。3)自然界本身具有調節機制,一定內打破生態平衡,就會出現向新的平衡轉化的新趨勢。

  (4)從自然界的調節中人類應該覺悟,人類也要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三大奧秘,默讀課文。

  二、了解文章寫法。

  這是一篇很別致的科學小品,它的寫法能不能叫做“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作者為什么采用這種寫法?這種寫法有什么好處?

  1、  記敘的要素衡量: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為的奇特發表他的感想。

  2、  通篇幾乎都是“我”丹尼斯的對話,而且丹尼斯的話是大段大段的,講的都是旅鼠的奧秘。

  3、  從文體上可以說,是說明文與記敘文雜交品種,或者叫做跨文體的文體。

  4、  吸引讀者,適合閱讀心理,讓人喜歡。

  三、觀察小短文寫作

  1、可見文中人物都是喜歡觀察而且喜歡探究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就應該學習他們,我們也應該養成平時多留心我們周圍的事物的習慣,作一番研究,請有這樣習慣的同學保持你的風格,而沒有這種習慣的同學,現在就請開始吧。

  2、布置小短文寫作:觀察自然界中的一種事物,并試著去了解它,寫一段文字,盡量給人帶來新奇感。

  四、作業 布置

  1、完成語文作業 本中的相關練習。

  2、可以繼續你的觀察作文。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8

  我是梨花上傳教案《旅鼠之謎》

  教學設計

  這篇課文從旅鼠驚人的繁殖能力連想到人類毫無限制的繁衍將會帶來可怕的后果,從而警示人類關注人口問題,關注生態平衡問題。內容前顯,但帶給人們的思索是深刻的,教學思路設計如下:

  1、  圖片導入  ,閱讀課文,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2、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帶給人們的啟示。

  3、  理解本文獨特的寫法(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體)。

  4、  講述自然界還有那些奇異現象,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

  5、  課堂練筆:把你這堂課的收獲、感想寫下來,注意推敲詞句。

  教學目標 

  1、  概括北極旅鼠三大奧秘。

  2、  多角度領會本文給人的啟示。

  3、  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記敘文、說明文的雜交體)。

  4、  培養學深熱愛科學,用于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5、  課堂練筆。

  教學重點:1、概括旅鼠三大之謎。

  2、多角度領會本文給人的啟示。

  教學難點 :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

  教學可是: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訪旅鼠圖片)

  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他們的奧秘。今天學習這篇文章,相信同學們也會產生探索旅鼠之謎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全文基本內容。

  1、  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本文寫了旅鼠的三大之謎。這些內容集中在課文的那幾個段落?7至17段,這三大之謎是通過丹尼斯和“我”的對話表現出來的,現在我們分角色朗讀這幾個段落。朗讀時要注意旅鼠之謎的句子。

  2、  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旅鼠三大奧秘,要求語言要準確、見解。

  三大奧秘(1)繁殖能力驚人,一對旅鼠一年就有約百萬只后代。

  (2)能控制繁殖,一旦過多,就停食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3)周期性死亡大遷移,匯成數百萬的隊伍,葬身大海。

  三、討論、探究

  1、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思考兩個問題:

  (1)       作者寫作本文只是向人們介紹旅鼠的奧秘嗎?你認為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是什?

  警示人類,關注人口問題。美國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美國35年就增長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2)       想一想,說一說在本文的學習中你還有哪些啟示?

  A、 自然界本身就有調節劑制,一旦被破壞,會相新的平衡轉化。

  B、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

  C、 從位夢華、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D、探索奧秘要有創新思維,敢于吃苦的精神。

  E、 大自然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有待于人類去研究。

  2、  把思考的結果拿到小組交流、討論。

  3、  找代表發言。

  四、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

  我們再來探討一個問題:我們學過的文章,大致都有分類,以你所掌握的文體知識,你覺得這是篇什么文體的文章?并說說你的理由。

  (1)       記敘文。理由:通篇都是對話形式,又急需的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件的起因——我捉了一只旅鼠。經果——“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果——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自己的感想。

 。2)       說明文。理由:全篇講的都是旅鼠的知識,還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這就是這篇文章的特殊之處,作者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特點,因此,本文的文體是:記敘文和說明文的雜交體,它的優點是既給人以知識又使人讀來饒有興趣。

  五、拓展,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旅鼠的奧秘,科學家研究了幾個世紀,至今也未解開謎團。大自然神秘莫測,盡管人類一天也沒有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但大自然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你還能說出一些人類為破解的自然之謎嗎?

  1、  你對此有興趣嗎?想不想將來用自己的努力揭開謎團?

  2、  現在我們要怎么樣?

  六、課堂練筆

  請同學們把本子拿出來,把這堂課的收獲、感想記下來。

  七、布置作業 

  板書               繁殖能力驚人

  旅鼠之謎    自我暴露于天敵 

  死亡大遷移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9

  《旅鼠之謎》

  北極旅鼠是北極分布最廣的食草動物,在這小小動物身上呈現出的造化和神秘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旅鼠的奧秘同樣也讓科學家們絞盡腦汁。你讀完此文后一定也會對北極旅鼠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腦海中產生許多猜測……

  關于作者

  位夢華可謂是個經歷奇特的人。他去過6次北極,一次南極,跑過大半個中國和小半個世界。他和因紐特人一起獵過鯨,親自招待南極企鵝參觀自己的住所。在他的辦公室里,有長達5米的巨大的鯨須,還有可以當剁菜板的鯨魚脊椎骨化石。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學習本文,了解課文內容,找出生字、生詞,并查字典逐一注音、解釋。

  一、給加紅的字注音

  媲美( ) 挑釁( ) 篤信( ) 嚙齒( ) 迷惘( )

  二、解釋下列詞語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狹小,見識短淺。

  近義詞:目光如豆

  反義詞:高瞻遠矚

  吵吵嚷嚷:亂哄哄的爭吵。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緊跟上來。

  近義詞:前仆后繼

  反義詞:畏縮不前

  相輔相承:輔,幫助,補充。相互補充,相互促成。指互相依賴對方而存在,缺一不可。

  近義詞:相得益彰

  三、積累

  媲美 挑釁 篤信 嚙齒 迷惘 鼠目寸光 吵吵嚷嚷 前赴后繼 相輔相承

  四、思考

  1、熟讀課文,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1)旅鼠的超強繁殖之謎 (2)旅鼠的自我暴露之謎 (3)旅鼠的死亡大遷移之謎

  2、閱讀本文,從文中摘出旅鼠投海規律的句子。

  "……它們最終的目的都是奔向大海。例如,瑞典和挪威中部的旅鼠是往西奔向大西洋,而挪威北部的旅鼠則是往北奔向巴比倫海。奇怪的是,還沒有發現哪個地方的旅鼠是往南遷移的……"

  3、文中最后一句"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是什么意思?

  作者以北極旅鼠大量而迅速地繁殖和投海自殺的怪誕行為給人類提出警示:要從北極旅鼠身上映射到人類繁衍問題,說明了計劃生育的重要性--這是一個種族生存與繁衍的自然規律與法則,人類也不例外。

  4、本文在文體上有什么特色?

  本文是一篇記敘文,文章有關明確的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本文主要是采用了"我"與丹尼斯對話的方式來講旅鼠的奧秘。從內容上看,本文又是一篇生動有趣的介紹知識的科學小品。

  5、旅鼠的奧秘之間有什么聯系?

  旅鼠的奧秘主要有三點,第一個奧秘是前提,三大旅鼠一個比較一個更神秘莫測。

  五、問題探索。

  1、同學們學習完本文后,有哪些啟示?

  課外拓展

  一、位夢華簡介

  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質學院攻讀地球物理勘探專業,1967年畢業后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從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預報的探索與研究。1981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進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極,從此與南極結下不解之緣,1983年回國后利用業余時間,埋頭于南極的綜合研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1992年回國后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而且上書黨中央、國務院,建議盡快開展北極考察,1993年再次深入北極為中國北極考察作好前期準備。他任中國首次遠征北極點科學考察隊隊長。他的主要著作有《奇異的大陸--南極洲》、 《南極政治與法律》、《南極之夢》、《美國隨想與南極夢說》、《南極屬于誰》、《冰雪世界的資源》、《北極的呼喚》等,由他主編的叢書《神奇的北極》獲第六屆冰心兒童圖書獎大獎(1996)和第三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1997年)。

  二、培養孩子的"全球意識"--訪科普作家位夢華

  位夢華是位傳奇人物。他以科學家的身份,曾經七次遠征北極、親赴南極考察。作為第一位和北極愛斯基摩人交朋友的現代中國人,他把北極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十幾年來,位教授出版了30多本綜合介紹南北極的專著,并多次獲獎。他的科普作品《兩極科學歷險》叢書,剛剛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作為2002年的新年禮物與讀者見面。

  忙忙碌碌的大科學家為青少年寫起科普讀物來,這又是為什么呢?

  見到位夢華時,他一五一十地講了寫科普書的緣由。"我是研究地球物理的,原先的研究領域是預測地震。到南北極去也是很偶然的機遇,讓我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也讓我和許多愛斯基摩人建立了友誼。作為訪問學者,我在美國進修了一段時間,接觸了各行各業的人。我一直在想,美國人與中國人有什么區別?交談后我發現,美國人想的東西多,想的面更寬,更廣。一位美國教授曾經問我:'你們中國人為什么不去南極(1982年時,我國還沒有到南極考察,1985年首次前往)?'并且接著說:'我們美國人,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要去。

  具有強烈民族感和國家觀念的位夢華,被美國教授的話深深地刺激了。他從那時起,就決定要通過寫科普著作,在中國的孩子們身上,樹立起全球意識和全球觀念。光有民族感情還不夠,還要把整個世界納入自己的視野,無論是繁華大都市,還是偏遠、荒涼如南北極,我們的心要到,思想要到,雙腳也要到。中國是世界的中國,世界是中國的世界。

  位夢華新出版的《兩極科學歷險》叢書,包括《南極童話;北極童話》、《極晝故事;極夜故事》和《南極歷險;北極歷險》共三冊。書中所述,都是他的親身經歷和實地感受。為了拍攝海豹的照片,他的腦袋差點兒被愛斯基摩人的槍彈打開花,類似的驚險經歷,只要到過極地的人才能擁有。有意思的是,他曾在北極的小屋里,用了幾個月時間撰寫了關于北極的故事。而我們最應該記住的,還是他要在孩子們和國民中普?地球意識"的苦心孤詣。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1)了解作者,了解科學小品文的文體特點。                  

 。2)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2、技能目標:理解本文獨特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生動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清楚明了的說明復雜事物,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科學理性的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關注社會問題,善于觀察生活,熱愛自然。

  教學重點難點:(1)把握文意,領會文章給人的啟示。

  (2)把握本文獨特的寫法,即說明文與記敘文的雜交種。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放出旅鼠的圖片,學生描繪一下旅鼠的樣子。

  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旅鼠之謎》,去探索一下。

  二、檢查預習:

  1、請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作家、作品。

  位夢華, 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地質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后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

  2、讀一讀,寫一寫:

  徘徊   媲美   篤信   幼崽   嚙齒

  倉皇逃竄  饒有興趣  神秘莫測

  焦躁不安  東跑西顛  鼠目寸光

  傳宗接代  道聽途說  若有所思

  三、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北極旅鼠有哪些奧秘,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

  明確:三大奧秘

  (1)繁殖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百萬后代。

  (2)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3)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四、合作研討,深層探究:

  1、  提問:你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之后由各組選代表發言,共同交流。

  學生可能有的答案有:

  l         大自然有許多奧秘人類還無法解釋,有待繼續研究

  l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

  l         在位夢華和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為科學的崇高獻身精神

  l         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

  l         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調節機制,一旦被破壞,就會向新的平衡轉化

  重點品味文末丹尼斯的話,他說的有道理嗎?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自由討論,鼓勵創新思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

  五、             品讀課文,體味文章獨特的寫作手法:

  a)         提問:本文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知識性很強,但讀來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想一想,文章的寫法有什么獨特之處?它是說明文還是記敘文?在課文中找出你的依據來。

  學生思考、明確: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用文學的筆調介紹科學知識。

  記敘的框架、說明的內容、對話的方式

  通篇寓知識于敘事之中,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趣。

  b)        學生自主選例評析,品味文章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六、             延伸拓展: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

  說說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

  七、             課堂小結:

  《旅鼠之謎》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科學小品。文章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長。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種形式啟發我們。從旅鼠的身上,我們如果反觀人類自身,也許會領悟到很多……

  作業 布置:

  1、  抄寫生字詞。

  2、  完成課課練。

  3、 選擇北極旅鼠三大奧秘中的任一一個奧秘,大膽而合理地猜測一下吧!

  寧海中學王芳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11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自然界中的奇異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

  2. 了解課文“用敘述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獨特寫法;

  3. 引導學生從旅鼠的行為上反思人口問題以及其所帶來的一系列其它問題。

  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

  全文通過“我”和丹尼斯的對話,主要圍繞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展開,使人們對其有了全面的認識。學習本文,應全面了解這三大奧秘。全文一共有二十八個自然段,集中交代旅鼠奧秘的從第七段到十七段。主要分析這一部分,概括三大奧秘。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用敘述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獨特寫法。

  文章內容淺顯易懂,但是文本體裁比較特殊,滿足了記敘文的六要素,又穿插著說明文的列數字的方法,通篇都是兩個人圍繞著旅鼠展開的對話。學生比較難定位文章的體裁。

  四、教學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準備:ppt

  六、教學過程

 。ㄒ唬、導入

 。ㄕn前預習:1、重點字詞的音形義;2、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秘)

  問:同學們都預習過《旅鼠之謎》了,先來看看大家重點字詞掌握得怎么樣?

  ppt:一、請讀準下列紅字的字音。

  媲美   挑釁   迷惘   嚙齒 

  徘徊   逃竄   滑稽   歧途 

  二、解釋下列詞語。

  1、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2、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師:鼠目寸光是比喻眼光短,見識淺。那大家了解的跟老鼠有關的成語還有哪些?

  生:鼠目寸光、賊眉鼠眼、無名鼠輩、抱頭鼠竄、膽小如鼠、過街老鼠……

  【由學生較為熟悉的老鼠導入,另外通過學生對“鼠”字成語的回憶,增加一定的課外積累】

 。ǘ⒄w感知文章

  師:看來大家對老鼠還是比較熟悉的,那么對于旅鼠同學們有什么了解?我來提三個簡單的問題。

 。▽W生之前對《旅鼠之謎》有預習,在預習基礎上應該能在課文中找出相關資料)

  問題一:旅鼠生活在哪里?

  預想: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一部分學生可能因為課文第一句提到“我”在此抓到一只旅鼠而錯誤地直接回答)

  引導:這只是“我”抓到一只旅鼠的地址,而不是旅鼠生活的地理位置。(一部分學生可能會在文中或者題目下的方框中找到答案: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

  師明確:旅鼠生活在北極草原上。

  問題二:旅鼠的外形怎么樣?

  預想:課文第四段“除了顏色深一點,與田鼠沒什么明顯的區別。黑色的絨毛,尖尖的嘴巴”(一部分學生可能會注意到后面的毛色變化,提出來就補充上去,沒有提出來教師到后面分析第二大奧秘時再補充)。

  問題三:旅鼠主要以什么為食?

  預想:課文十九段“旅鼠是一種嚙齒類動物,主要以草根、草莖和苔蘚之類的植物為食”(細心的學生能在預習時留意到,學生沒有注意的需要教師指出)

  師:剛才我們通過三個簡單的問題對北極旅鼠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旅鼠之謎》這篇文章,更多地來了解旅鼠?吹筋}目,大家會好奇什么?

  生:旅鼠有什么“謎”?

  師給出明確任務,ppt呈現: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回答下面問題:

  1.旅鼠有幾個奧秘?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旅鼠的這幾個奧秘,并在文中劃出相對應的語句。

  預想:由文中丹尼斯的“這還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奧秘”、“這就是旅鼠的第二大難解之謎”、“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奧秘”,學生應該能準確回答第一個問題。重點分析第二個問題(學生小組輪流回答)。

  師:這三句應該大部分同學都能找出來,大家要學會找出標志性的語句,篩選出有用的信息(學法指導)。

  師:旅鼠有三大奧秘,我們先來看它的第一大奧秘,旅鼠的第一大奧秘是什么?請你概括。

  生:繁殖得很快。

  師:從哪里可以看出?在文中找出依據。

  預想一:第七段到十三段(只要回答出主要的第七段、第十一段即可)

  預想二:具體的語句“是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之一……幼崽即可成熟,并且開始生育”“從3月份的2只,到8月底9月初就會變成1647086只的龐大隊伍!就是由于氣候、疾病和天敵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還有82萬只!”“在如此廣闊的北極草原上,有時候,它們的密度竟能達到每公頃有250只之多!”

  師:第七段“也許只有細菌分裂才能和它們相媲美”用了什么手法?

  生:作比較。將旅鼠繁殖的速度與細菌分裂的速度作比較。

  師:第十一段把一對旅鼠一年之中能繁衍多少后代寫得很具體,這是為什么?

  師:數字寫得很具體中有很多的數字,從說明方法來說是——

  生:列數字。作用: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

  師:十一段除了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還有一個特點是什么?

  預想一:學生能看出第一代第二代是詳寫,后面略寫。

  預想二:學生看不出,教師引導,第一代第二代跟后面的相比寫得比較詳細,描寫詳略得當。

  師:第十一段舉了一對旅鼠一年能繁殖多少后代的例子,用列數字的方法一代一代推算下來,前面一二兩代詳細寫,后面簡略寫,詳略得當,具有科學性、可信度,使讀者也能感受到旅鼠驚人的繁殖能力。

  師:我們概括一下

  ppt:旅鼠第一大奧秘:繁殖能力驚人;

  師:旅鼠的第二大奧秘是什么?

  預想:第二大奧秘比較難概括,先找出第十七段“這就是旅鼠的第二個難解之謎”,由此得知,可在十四段至十六段找到答案,主要是十五段。“旅鼠并非每年都大量繁殖,而是有節制的”,怎么節制?繁殖過多后,“奇怪的現象”有哪些?這些現象都表明旅鼠好像想法設法想自殺。

  ppt: 旅鼠第二大奧秘: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怪現象,好像想方設法想自殺似的;

  師:旅鼠的第三大奧秘比較簡單,書本有概括。

  生:旅鼠死亡大遷移。

  師:為什么旅鼠要進行“死亡大遷移”?它們是怎么行動的?

  預想:學生應該比較容易在第十七段找到答案。

  ppt: 旅鼠第三大奧秘:“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師:這里老師有個問題,旅鼠的三大奧秘可不可以互換?

  生:不可以。

  師:為什么?

  預想:一部分同學能想到超強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兩大奧秘都與繁殖有關。需要教師明確:旅鼠的三大奧秘言之有序,超強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兩大奧秘至今還是一團謎,但總與繁殖有關。三大奧秘一個比一個更神秘,每個奧秘都在前一個的基礎和前提下,體現了說明文嚴謹的邏輯性。

  師:剛才我們分析的旅鼠的三大奧秘都是在丹尼斯敘述中,文章是以第一人稱寫的,我們看看在聽丹尼斯敘述的過程中,“我”有怎樣的表現和疑問。

  在聽到旅鼠的第一個奧秘時,“我”是怎樣的表現?

  預想:學生應該會把有關“我”的描寫都找出來,教師幫助提煉關鍵字。“我”一開始是半開玩笑式的,后來在丹尼斯列了具體的數字來說明旅鼠的繁殖能力驚人時,“我”是遲疑、懷疑,然后經過自己的計算,進而露出“驚訝的表情”,然后感嘆“幸好它們只是一些小老鼠,如果再大一點,例如是兔子或者山羊之類,還不把地球上所有的草都吃光了”。

  ppt:“我”的表現:

  由懷疑而計算,由驚訝而感嘆

  師:那在聽到旅鼠的第二大奧秘后,“我”是怎樣的反應?

  預想:學生比較容易在課文中找到答案,“我卻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ppt:“我”的變化:

  由懷疑而計算,由驚訝而感嘆→怎么也笑不出來,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師:文章的第十八段到二十三段都是“我”和丹尼斯關于旅鼠第三大奧秘的探討。“我”一直在向丹尼斯提出自己的疑問,“我”有哪些疑問?丹尼斯又是怎樣一一回答的?我們先來看第一個疑問,“我”的第一個推測是它們大遷移是不是因為發生大饑荒,丹尼斯是怎么回答的?

  生:否定了,因為它們有充足的食物,而且即使是中途遇到食物豐美的地區也不停留。

  師:那第二個推斷是什么?

  生:旅鼠視力很差,鼠目寸光,很難把大海和小河區別開。

  師:丹尼斯又是怎樣回答的?

  師出示圖片顯示旅鼠的遷移方向,確定旅鼠的目的地都是大海。

  師:“我”的第三個問題是旅鼠都這樣跳進大海自殺,那么是不是要斷子絕孫?

  生:它們會留下少量的伙伴看家,并且擔負起傳宗接代的神圣任務。

  師:三個假設一個比一個更加深入,排除其它可能性,強調旅鼠自殺的目標十分明確。

  師:這個過程中,“我”的表現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問。我每個猜測的結果怎么樣?有沒有知道旅鼠“死亡大遷移”是為什么?

  生:不知道。

  師:旅鼠的奧秘解開了沒有?

  生:沒有。(第二十七段:許多動物學家和動物行為專家對北極的旅鼠進行了詳細的觀察和研究,總想解開其中的奧秘,但是都失敗了)

  ppt:“我”的變化:

  由懷疑而計算,由驚訝而感嘆→怎么也笑不出來,陷入了迷惘的沉思→反復的談論,“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發問

  “我”與丹尼斯的一問一答之間,反復制造懸念,反復解開懸念,最后卻又是“一大難解之謎”,讓讀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師:旅鼠之謎沒有解開,但是最后文章留給我們怎樣的深思?全班齊讀最后一句“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同學們思考一下,這句話說明了現在世界的哪方面問題?

  生:人口問題。(有些課外知識比較豐富的學生可能會多說一些情況)

  師:現在全世界有多少人口?

  生:60億。

  師:截至XX年6月,世界人口已達65.8億,據相關統計顯示,到XX年世界人口總數將突破70億。并且這些都只是登記下來的人口數據,還有很多人是沒有登記的,實際數據還要龐大。

  • ppt: 有關資料:人類人口發展數據

  • 材料1: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 完全有理由擔心,到公元XX年,全球人口將超過60億……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0 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肌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XX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材料2: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達到60億。人口基金組織已把1999年6 月16日定為“60億人口日”專家預測到2050年,世界人口總數仍將達到90—100億。

  師:同學們說說人口問題會帶來其他什么問題?

  生:人口問題還會帶來其它的一系列的問題,例如人口過多導致就業壓力增大,我們向自然索取更多會造成自然資源匱乏,生態破壞更嚴重,環境更加惡劣,F在我們的氣候反常也是跟人口問題有著緊密聯系的。上一課《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羅布泊的消逝也跟人口增長有關。

  師:有同學在擔心,我們會不會也走上旅鼠的道路。答案當然是不會的。我們人類是擁有智慧的高級動物,我們現在也意識到這些問題,例如大家看到的這篇文章,大家平時電視上網絡上報紙上看到的一些相關報道,我們也在積極地采取一些措施,像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對遏制人口增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現在很多人也在思考更多更好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不斷反思自己不斷尋找方法,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的過程。大家要以積極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ㄈ、探討這篇文章的體裁:

  師:好了,整篇文章我們已經分析完了,下面我們從整體上看一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么?

  預想一:一部分學生會覺得這是一篇記敘文,另外有學生會認為是說明文,進行逐步討論分析。

  師:有些同學認為是記敘文,那請問記敘文的六個要素是什么?

  生: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師:那我們一起來找找是不是這些要素都有。

  ppt: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時間:有一天;

  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

  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

  結果: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為的奇特發表他的感想。

  師:看來,這篇文章滿足記敘文的六要素,可以說是一篇記敘文。那還有同學說它是一篇說明文,因為剛才分析時有提到用了舉例子、列數字的說明方法,而且這篇文章都是在向我們介紹旅鼠的。但是整篇文章都是兩個人的對話,又有故事情節。與一般的說明文比起來更加——

  生:形象生動有趣,吸引讀者。

  教師概括一下,這篇文章體裁比較特殊。

  ppt: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是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可以說是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結合體;蛘呓锌缥捏w的文體。

  預想二:學生直接回答是記敘文,因為符合記敘文的六要素。

  師引導:但是它和一般記敘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講的都是關于旅鼠的知識。分析的時候介紹旅鼠繁殖能力驚人還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師:還有什么特點,通篇都是兩個人的對話,而且丹尼斯的話大段大段的,講的都是旅鼠的奧秘?磥硎瞧芴厥獾摹坝洈⑽摹。

  ppt: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是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梢哉f是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結合體;蛘呓锌缥捏w的文體。

  師: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把旅鼠的相關知識在兩個人的對話中呈現出來,又有故事情節,

  ppt:

  好處:寓知識于敘事之中,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趣。

  寫作啟示:文無定法。介紹知識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應該努力創新,應該考慮怎樣講效果更好,怎樣才能吸引讀者,讓人喜歡。

 。ㄋ模W生舉例自然界其它的奇異現象、未解之謎,老師簡單補充。

  師:旅鼠之謎只是神奇的自然界的其中的一個未解之謎,自然界還有很多其它的謎團。同學們知道的有哪些?

  教師根據時間情況,簡略介紹。

 。ㄎ澹、總結

  大自然的奧秘無窮無盡,“引無數英雄盡折腰”。人類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人類探索大自然未知領域的探索史和奮斗史。

  提出一個又一個疑問是不可怕的,因為,只有先提出疑問,才會有后來的解答疑問的辦法,這是認識事物的基本規律。正如愛因斯坦說過的話:“我們所經歷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起源。”

  同學們要多聽多看多思考多提問,你會受益良多,你也會發現世界如此寬廣而迷人。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旅鼠之謎  

  教學目標:  

  1、了解旅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求知欲和探究學習的欲望。  

  2、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4.引發學生對生存環境的思考,思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外,關注人口問題。  

  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2、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引發學生對生存環境的思考,思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外,關注人口問題! 

  教學難點:  

  1、以文末句“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迸囵B學生的探究能力  

  2、引發學生對生存環境的思考,思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外,關注人口問題!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神秘的大自然給予了我們無窮的財富,給予了我們無窮的探索空間,給予了我們無窮的精神啟發。我們感謝自然,感謝她給予我們的這一切。在這神秘的自然里有許多讓我們震驚的事,還記得斑羚飛渡吧?那悲壯的一幕曾讓我們的心靈受到過極大的震撼。我們曾為它們所表現出來的精神而感慨不已。然而,我們卻無從知道它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自救行為,留給我們的是一個難解的謎。在自然界里,這樣的難解之謎還有很多! 

  如有(出示偽虎鯨圖片)它是海洋中的巨獸――偽虎鯨,它們常常幾十頭甚至上百頭地聚在一起舉行集體自殺(點),人們始終無法知曉其中的奧秘! 

  如有(出示旅鼠圖片)這是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北極旅鼠,它們身上也有許多難解的謎。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今天,我們一起來傾聽一個獨闖北極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位夢華給我們講述的故事,我相信聽了這則故事之后,你一定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出示課題)讓我們一起走進《旅鼠之謎》吧!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教師過渡:請同學們打開書,輕聲朗讀課文,完成老師提出的要求! 

 。1)找出你不認識或讀不準的生字。  

 。2)勾出你自己不理解的或者你認為值得我們積累的生詞! 

  2、正音  

  (1)學生集體正音  

 。2)教師出示重點生字字音,學生齊讀! 

  媲(pì)美     挑釁(xìn)    迷惘(wǎng)     篤(dǔ)信  

  嚙(niè)齒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竄(cuàn)  

  3、解詞! 

 。1)學生積累生詞  

 。2)教師出示重點生詞,解釋并運用!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篤信:忠實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過渡:(評價預習情況)文章的題目叫“旅鼠之謎”,你知道旅鼠的“謎”有哪些嗎?請同學們再一次快速地默讀課文,找出旅鼠之“謎”! 

  2、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 

  學生閱讀課文,找出旅鼠的奧秘,并討論交流。  

  (提醒學生,注意勾劃)歸納并總結北極旅鼠有哪些奧秘?  

  北極旅鼠的奧秘:  

  (1)驚人的繁殖能力;(2)控制繁殖,吸引天敵;(3)死亡大遷移;……  

  教師追問:同學們,除了課文里邊提到的三大奧秘之外,其實旅鼠身上還有許多的謎,請閱讀課文,再去發現,提出你的疑問。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至理名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自由發言,諸如:   

 。1)為什么旅鼠在死亡大遷移的時候只往西或往北遷移呢?  

  (2)他們為什么要跳海呢?  

 。3)他們明明有驚人的繁殖能力,為什么還要控制呢?還要采取自殺行為呢?……  

  3、推測旅鼠之謎的原因! 

 。1)同學們,面對旅鼠的奧秘,你想解開這些奧秘嗎?開動自己的腦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測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2)討論:旅鼠奧秘的原因! 

  (引導: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他們在維持著生態的平衡,維持著自然的和諧發展,或許旅鼠有這種本能。)  

  4、插入分析本文的說明方法。  

  文章第11自然段講旅鼠驚人的繁殖能力這一奧秘的時候,采取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列數字,準確地說明了旅鼠的繁殖能力超強,達到了駭人聽聞地步了! 

  5、總結文章:   

  同學們,課文通過“我”與丹尼斯的對話,給我們介紹了北極旅鼠的奧秘。雖然我們無從知道旅鼠之謎的真正原因,但我們卻能感受到:這也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控制著自然的和諧發展。由此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刻含義! 

  四、討論與探究  

  1、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們人呢?正如課文所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苯Y合下列文字資料,討論一下,從中可獲得哪些啟示?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求統一答案。)  

 。ㄎ淖仲Y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XX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1955年,我國著名人口學家,北大校長馬寅初先生說:“我的調查證實,中國的人口增長率實在是太高了,幾乎失控,每年都要增長22%以上,甚至可能接近30%,這就是說中國每年凈增人口已經達1300萬之多。十年以后中國的人口將達8億多,五十年后(即XX年)將增加到26億,這個數字是驚人的!薄 

  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國總人口為12.9533億人。  

  網上有人預測:中國人口2032將達高峰14.7億! 

  啟示:重點在控制人口,學會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動物們都知道通過控制自身種群的數量,來保持生態平衡,維持自然的和諧發展。而我們人類呢,也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以求得可持續發展! 

  五、拓展遷移  

  1、老師在開課的時候說了,神秘的自然給予了我們許多,你讀完了這一篇知識性與趣味性都很強的文章,一定會有許多印象深刻的地方吧,請把它談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引導學生談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也可以談出自己的感受。  

  2、課后觀察與收集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還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利用課后時間去收集或觀察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六、總結全文:  

  同學們,自然是偉大的,是可愛的,是生我養我的家園。然而,人類為了經濟和物質上的享受,讓我們的家園遭到了破壞,自然已發出了痛苦的呻吟,地球已快滿目蒼痍了。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拯救地球吧,拯救我們的家園吧!我們生每一個人都應該覺醒:別再干那些破壞生態環境的事了,人類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七、布置作業:  

  八、教學后記: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13

  [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創意說明:本文與一般科學小品不同,它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且介紹的自然現象又別富深意。采用多角度閱讀,可以充分訓練整體感知、信息提取、主旨探究、知識積累等各種閱讀技能;還可以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體驗的基礎上有效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教學步驟:

  一、多角度感知

  1.多媒體播放電視紀錄片《北極紀行》片段。

  2.伴隨各種“旅鼠”圖片,播放課文的音頻朗讀,學生聽,思考對文章的整體感受。

  3.將感受用“從          看,這是一篇               的文章”表達出來。

  提示:可以從內容、構思、表達方式、寫法、主旨等方面說。

  如:從內容看,這是一篇介紹旅鼠之迷的文章。

  從構思看,這是一篇通過對話展開內容、表達知識的文章。

  從表達看,這是一篇用文學的筆調介紹科學知識、知識性和趣味性完美融合的的文章。

  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篇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特點的文章。

  二、多側面探究

  1.探究文體特點

  有人說,這是一篇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特點的文章,我們就分別將其作為記敘文、說明文來讀,從記敘的要素、說明的方法兩個側面來探究。

 、僮x記敘文,找出記敘的要素。

  提示:

  時間:“有一天”;

  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馬洛拉斯先生;

  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

  結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行為的奇特發表他的感想。

  ②讀說明文,體味說明的語言。

  典型的說明性語言示例:

  它們雖然是哺乳動物,但在所有動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蟲在內,是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也許只有細菌分裂才能和它們相媲美。它們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個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開始生育。(用作比例、列數據的方法使要說明的道理準確、嚴密)

  旅鼠是一種嚙齒類動物,主要以草根、草莖和苔蘚之類的植物為食,這些植物遍布北極草原,即使達到每公頃250只的密度也還是地廣鼠稀,不可能發生嚴重的饑荒!皣X類動物” “每公頃250只”都顯得非常嚴謹科學。

 、坌〗Y

  這樣看來,這篇文章是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生動有趣地介紹知識的科學小品。從文體上可以說,是說明文和記敘文雜交品種,或者叫做跨文體的文體。

  2.探究文章啟示

  這篇文章給了你什么啟示?請從不同角度思考。

  點撥:

 、佟奥檬笾i”“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說明大自然還有許多奧秘人類無法解釋,有些奧秘是非常難解的,有待繼續探究。

 、诼檬笃嫣氐男袨榻o我們一個啟示,即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

 、勖绹牡つ崴、中國的位夢華等科學家離開繁華的城市和溫馨的家庭,來到邊遠極地,醉心于觀察和研究,表現出崇高的獻身科學的精神。

 、堋斑^去的事實似乎表明,看來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是難以解開旅鼠之謎的!笨茖W研究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葑匀唤绫旧砭哂姓{節機制,一旦打破生態平衡,就出現向新的平衡轉化的新趨勢。

 、拮匀唤绲恼{節中,人類應該覺悟,人類也要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三、多方式積累

 、偬嵋健?梢杂酶爬ㄌ嵋姆椒w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如:旅鼠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近百萬后代。

  旅鼠第二大奧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旅鼠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②摘要式。

  如:把丹尼斯講述旅鼠三大奧秘的話篩選出來,連接起來,是—篇完整地介紹旅鼠知識的說明文。

 、鄹形蚴健

  將自己讀文章后的所思所感記下來。

  如:旅鼠奇特的行為給我們一個啟示: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

  [資料整合平臺]

  1.課文擴讀材料

  生存智慧

  張  平

  自然界常會有些故事,讓我們人類匪夷所思,卻不能不為之動容。

  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囊吧,生長著一種老鼠,以植被為生,繁殖力極強。但當種群繁殖過盛以致會對植被造成嚴重危害的時候,其中一部分成員的皮毛就會自動變成鮮亮耀眼的黃色,以吸引天敵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敵的捕食仍不足以盡快使鼠群減少到適當的數量,老鼠們便會成群結隊地奔向山崖,相擁相攜,投海自盡。

  同時,這塊土地上還養育著一種狐貍,以鼠為生,是這里老鼠的天敵。但它們對老鼠的捕食也并非無所節制,當鼠群減少、狐群增加而嚴重威脅鼠群的繁衍的時候,狐貍們便會采取行動,限制種群的發展:一部分成員會聚在一起,瘋狂地、不間歇地舞蹈,夜以繼日,直至力竭氣絕而死。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中國的黃山。黃山獼猴每一族群一般維持在28只左右,這是族群最佳生活狀態的臨界點,族群成員以生命來維護這一狀態——每當族群數量超出,年紀較大的猴子就會毅然決然地選擇墜崖而亡。

  這一幕一幕的故事,何其悲哉,何其壯哉,何其偉哉,驚天地而泣鬼神。

  然而,動物界的這些行為又能贏得我們人類多少真正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呢?我們的知識、我們的價值理念總使我們習慣于一言以蔽之:本能使然。我們自居價值優位,常常以一種傲慢、鄙夷甚至敵意的眼神打量著自然界的生命活動。更要緊的是,由于自身的私欲和利害,我們人類之間要達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難乎其難,遑論對自然界及動物界。

  人類曾為自己遠離自然界的進化而榮耀,曾為自己成為這個星球上綻開的最燦爛最美麗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為自己以理性的鐵蹄征服自然而豪情萬丈。然而翻閱一下人類那充滿全戈鐵馬、刀光劍影的史籍,想一想那足以把地球毀滅幾十遍的核武庫,望一望那在兒童的記憶里不曾是藍色的天空,數一數由于生態惡化而每天都在滅絕的物種,我們人類作為一種類存在,作為地球生物圈。一個鏈環的存在,究竟比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高明多少?這實在是一個令我們回答起來氣短的問題。在上述動物的行為面前,我們人類應該感到汗顏和愧怍,應該有罪感,應該反躬自省。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為了自身,為了這個哺育著珍貴的生命的蔚藍色星球,我們人類自當走出“主人”、“中心”的自戀情結,低下那傲慢的理性頭顱,收勒征服的欲望的馬韁,尊重自然,學習自然,回歸自然,找回在自然中的應有位置,與自然和諧相處。而這首先是要實現人類的態度、立場、觀念以及認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革命。

  “哲學走向荒野”,當是人類生存智慧的趣向。   

  (選自《讀者》2003年第10期)

  使用建議:這篇文章與課文的主題相似,但與課文相比,這篇文章的觀點表達得要直露得多,可以在挖掘課文主題時當作擴展閱讀材料引進課堂,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的主旨。

  2.其他相關資料

  ●世界動物未解之謎

 、俚厍蜻有活著的恐龍嗎?②人類始祖是恐龍嗎?③中國九頭鳥之謎 ④神秘的螞蟻王國 ⑤虎獅之爭之謎 ⑥海洋巨蟒之謎 ⑦神秘的海妖  ⑧鯨魚自殺之謎

  ●世界植物未解之謎

 、贅涞哪贻喼i ②植物神秘的心靈感應 ③植物能接收太空發來的信號 ④植物也有喜、怒、哀、樂 ⑤南非吃人樹之謎 ⑥植物吃動物之謎 ⑦植物的防御武器之謎

  摘自《世界未解之謎》(京華出版社出版)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14

  一、          教學設計說明

  1、本單元所選的課文,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提醒人類已漸漸與自然疏離,地球上出現了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本課《旅鼠之謎》就深刻反映了人類的無限制繁衍所帶來的問題。課文雖是自讀課,但帶給人們的反思卻是深刻的。本文內容淺顯,極易理解,但本著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閱讀教學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

  2、整體思路

  (1)輕松的話題導入  。

  (2)在分角色朗讀課文后,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3)通過追問,分析課文其次部分。

  (4)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文章帶給人們的啟示。

  (5)分析本文與其它說明文的區別。

  (6)講述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奇異的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

  二、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極有趣味的說明文,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說明文。文章敘述“我”與丹尼斯的交談,“我”時而懷疑,時而“驚訝”,時而“迷惘”,時而猜測,進而疑惑,最后還有一出滑稽戲,結句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亦莊亦諧。采用這種方式講旅鼠之謎,具有藝術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又解人疑惑,發人深思。本文的重點,不是在給人們講述故事,而是在于引發人們對一些問題的深入的思考。

  2、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對此文十分感興趣,這是個極好的切入點,并且課文也十分淺顯,因此,對于教材的理解問題應該不大。但學生的見識短淺,思路狹窄,因此,還是應該簡單的查找資料,開闊視野。另外,本文對人類的啟示是個難點,學生想的也許不夠全面和深刻,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了。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寫法上的不同。

 。2)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文章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教學難點 :多角度理解對人類的啟示。

  1、重點擬定原因及怎樣落實。

 。1)全文圍繞旅鼠的三大奧秘展開,后“我”進行追問,使人們對旅鼠有了全面的認識。文章內容生動、有趣。學習本文,應全面了解旅鼠的三大奧秘。在讀書中落實這一問題。全文共二十八個段落,集中交待旅鼠奧秘的應從第七段到第十七段。精讀這一部分,對抓住全文主要內容很有幫助。文章以對話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分角色朗讀會更適合本文,學生也會更感興趣。朗讀后,圈點勾畫把握內容要點。

  (2)難點設置的原因及怎樣突破

  文章內容雖淺顯,但給人們的啟示卻是極其深刻的。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也就在于此,想通過本文引發人們的思考。而這一點也恰恰是學生難于把握的。因此確立為難點。如果說一個人的智慧是小智慧,那么眾人的智慧就應該是大智慧。因此,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們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并吸收他人的智慧,這樣看問題就會更深入一些。因此,在朗讀完課文之后,我采取讓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教學難點 ,并且在適當的時機教師加以點撥,相信學生會對這一問題有所認識的。

  五、教學媒體的選擇與使用。

  1、選擇哪些媒體?何時用?怎樣用?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開始時,展示學生的自讀情況一覽表。后播放收集到的旅鼠的圖片。研究啟示時,利用多媒體把應深入思考的問題和補充的材料投影其上。

  2、如何教?如何學?

  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課堂氛圍和研討氛圍。對于本文,我采用朗讀、點撥等教學方法,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同時,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通過師生互動交流,來認識課文引發的深入的思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并能針對群體中的共同任務,積極參與,樂于探究,相互討論補充,增強合作意識。

  六、教學過程 設計

  1、導入  

  2、讓學生為課文設計一個總體問題。

  3、欣賞旅鼠圖片。

  4、讀課文,對問題進行解答。

  5、對課文的其他部分進行簡單的分析。

  6、抓住文章的中心句,理解對人類的啟示。

  7、分析本文與其它說明文的區別。

  8、講述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奇異的現象。

  9、總結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15

  13、旅鼠之謎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2、 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運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1、學生自己探究課文解答旅鼠之謎

  2、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設計]

  1、課文類型:略讀

  2、設計時數:2課時

  3、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你聽說過北極旅鼠嗎? 投影1-14

  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閱讀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二、作者簡介 投影15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地質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后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投16

  三、檢查預習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投17

  媲美(pì )挑釁(xìn )篤信(dǔ )迷惘(wǎng )嚙齒(niè )苔蘚前赴后繼( )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竄(cuàn)

  2.解釋下列詞語  投18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篤信:忠實的信仰。篤:忠實,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繼: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沒有根據的話。

  四、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全文基本內容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歸納并總結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投19

  明確:北極旅鼠有三大奧秘  投20-25

 。ㄒ唬┞檬蠓敝衬芰@人;20、21

  (二)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自殺現象;22、23、24

 。ㄈ┧劳龃筮w移,數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25

  3、旅鼠的“疑問”:

 。1)我經常思考這樣一個重大的問題:如果人類照我們這樣繁殖,結果會怎樣呢?投26 27

 。ㄎ淖仲Y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2)我還想:當人類數量急劇膨脹,威脅到人類生存的時候,你們能像我們這樣大規模地視死如歸,舍生取義嗎? 投28

  4、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投29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之后由各組選代表發言,共同交流。

  學生可能有的答案:

  l         大自然有許多奧秘人類還無法解釋,有待繼續研究

  l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否則也許有一天我們也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問題是全球第一號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索。

  l         在位夢華和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為科學的崇高獻身精神

  l                  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

  l                  自然界的萬物都是自然課文的研究對象

  l                  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調節機制,一旦被破壞,就會向新的平衡轉化

  l                  從自然界的調節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五、品讀課文,體味文章獨特的寫作手法:

  1、提問:本文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知識性很強,但讀來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想一想,文章的寫法有什么獨特之處?它是說明文還是記敘文?在課文中找出你的依據來。投30

  學生思考、明確: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可以說是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品種,或者叫跨文體的文體。

  [比較閱讀]  投31

  旅鼠,哺乳動物,常年居住北極,體形橢圓,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長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生性膽小。

  旅鼠的繁殖能力很強。一只母旅鼠一年可生產6~7窩,新生的小旅鼠出生后30天便可交配(最高的記錄是出生后14天便可交配),經20天的妊娠期,即可生下一窩小旅鼠,每窩可生11個,據此速度,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萬只后代。

  與高度繁殖力相適應,旅鼠為了補充繁殖時所消耗的能量,它的食量驚人,一頓可吃相當于自身重量兩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廣,草根、草莖和苔蘚之類幾乎所有的北極植物均在其食譜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們戲稱旅鼠為“肥胖忙碌的收割機”。

  至于旅鼠為什么會集體自殺,科學家們雖然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研究,卻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提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來

  (1)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用文學的筆調介紹科學知識。

  (2)記敘的框架、說明的內容、對話的方式(好處:可信度高;通俗親切。)

 。3)通篇寓知識于敘事之中,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趣。 投32

  2、找出本文記敘的六要素

  明確: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他的感想。

  3、為了說明旅鼠之謎,本文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明確: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六、拓展遷移

  1、不管是任何難解之謎,總會有破解的一天,而破解旅鼠之謎的人,可能就是在座的某位同學。你能談談你對旅鼠奧秘的見解嗎?(補充材料:關于旅鼠之謎的紛爭(一)(二))

  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

  2、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還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說說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投33

  七、小結

  《旅鼠之謎》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科學小品。文章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長。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種形式啟發我們。從旅鼠的身上,我們如果反觀人類自身,也許會領悟到很多……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16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雜交文體的文章。為什么這么說呢,從全文看,有完整的記敘要素,是記敘文。而內容上主要是介紹科學知識的。因而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課文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秘,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外形上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第二大奧秘是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浩浩蕩蕩,無所畏懼。到底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無從知道,或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這就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種群數量的方式也給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學習這篇文章,一要引導學生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在寫法上的不同,二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求知欲和探究學習的欲望。三要與其他課文相參照,把各部分內容串聯起來作全面深入的理解,達到融會貫通,激發學生關注自然,保護自然,樹立環保意識。這既是本單元訓練目標的體現,又是新課標精神的體現。本文是一篇自讀課,安排一課時

  根據本單元目標和本文內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目標:

  1.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2.體味本文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獨特寫法

  3.學會仔細地觀察,深入地思考,生動地描摹,得體地表達。

  4、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熱愛自然,探究自然無盡的奧秘。

  依據上述教學目標與課文內容,我又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1.概括旅鼠的三大奧秘,整體把握文意。

  2.領會文章給我們的啟示。

  3.把“理解文章主旨”作為本課的第三個重點,也是難點。

  二、教學方法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運用多媒體展示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引導法等。

  據新課標強調:“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2.學習方法上,指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組學習為主,要求他們課前查閱資料并整理、預習課文,同時教給他們跳讀、勾畫、批注、分析與思考等方法,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深入探究。因為初二的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還比較欠缺,所以要不斷地訓練。

  首先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提出的疑問,最后在教師適當的點撥、歸納、小結中解讀課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三、教學設想根據新課標的精神,結合課文內容,我的教學設想是:以課文內容為載體,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培養他們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引導他們多角度思考問題,使他們具備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還要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特點,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既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又能使他們關注社會問題,探索自然奧秘,加強學科間的聯系與思考,激發想像,發展思維能力。

  四、教學過程:(概括;言說;啟迪)

  (一)、激趣導課

  我想可以由旅鼠的故鄉——北極入手,讓學生根據預先查找的資料說說北極,說說旅鼠,說說大自然的未解之謎,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好奇心。

  (二)、整體感知

  1、學習本文,我認為首先要抓住題目了解旅鼠到底有哪些難解之迷,可以讓學生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秘:

  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雖然是哺乳動物卻有和細菌相似的繁殖能力。在分析這個奧秘時可以思考:作者為了說明旅鼠的繁殖能力,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好處是什么?從而讓學生明確:作者用一系列數字說明旅鼠繁殖能力極強,這些數字準確說明了旅鼠繁殖數量,也就是旅鼠的第一大奧秘。而且作者在說明的過程中,條理十分清楚,有詳有略,每一處都交代的十分清楚。

  第二大奧秘是能夠根據條件控制繁殖。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周期性的進行“死亡大變遷”。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2、接著可以討論旅鼠的幾大奧秘的原因。這個問題課文沒有明確回答,設置這個問題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也可以引導他們了解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旅鼠有這種本能。從而也了解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

  三、探究思考

  主要探究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內容,二是寫法。

  內容上重要設置兩個問題:

  1、旅鼠的奇特行為給我們人類什么啟示?

  2、“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討論一下,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中國馬寅初在建國初期的憂患,美國阿西摩夫在1972年的預見。

  為什么設置這兩個問題呢,一是對文章進一步的深入分析,文章并不僅僅在寫旅鼠,而且從不同的角度看,可以給我們不同的啟示。

  二是人口問題,是全球第一號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師: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到公元XX年,全球人口將超過60億……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XX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3、了解寫法。因為這篇課文的寫法很特殊,應該了解一下。

  可以先問學生本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情?先用記敘的要素來衡量。記敘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見是地地道道的記敘文體?墒沁@篇記敘文很特殊,它所敘述的故事跟一般記敘文敘述生活故事不一樣,講的全是關于旅鼠的知識。這篇“記敘文”還有一個特點,通篇幾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對話,而且丹尼斯的話大段大段的,講的都是旅鼠的奧秘,用了許多說明性的語言。這樣看來,說這篇文章是“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生動有趣地介紹知識的科學小品”是不錯的。從文體上可以說,是說明文和記敘文雜交品種,或者叫做跨文體的文體?梢,介紹知識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應該努力創新,應該考慮怎樣講效果更好,怎樣才能吸引讀者,讓人喜歡。

  四、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自然界的哪些動物有奇特的現象?

  2、“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對此,你怎么看的?

  五、領悟創作

  1、以“我是旅鼠”的身份來自我介紹。

  2、“……之謎”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 篇17

  南川市第三中學課時教案·八下語文

  授課時間

  第11周  星期四   2006年4 月27日

  總第53課時

  課題

  12、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課型

  自讀·點撥·練習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目標:1、積累文中重要的詞語;

  2、了解作者及其創作,了解科學小品的文體特征;

  3、運用概括提要方式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過程與方法目標:4、聯類引申,引導學生觀察自然,注重研究;

  5、理解本文獨特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生動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

  情感與價值目標:6、探究自然無盡的奧秘,接受自然無窮的啟示。

  重點

  目標3、4、5

  難點

  目標4、5

  教學準備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活動形式

  一、導入  

  你聽說過北極旅鼠嗎?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閱讀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二、新學

  (一)夯實基礎

  1、掌握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媲(pì)美     挑釁(xìn)    迷惘(wǎng)       篤(dǔ)信

  嚙(niè)齒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竄(cuàn)

 。2)解釋下列詞語。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篤信:忠實地信仰。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2、知人論世·作者簡介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質學院,攻讀地球物理勘探專業。1967年畢業后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從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預報的探索與研究!ㄔ斠姟督處熃虒W用書》122頁)引出科學小品文

  明確:科學小品文就是用文學的筆調介紹科學知識。

 。ǘ┳x內容

  教師直接導入  ,因文章較長,不宜哆嗦。

  學生當堂完成,及時訂正。

  教師宣讀,亦可學生查資料完成。從速以激發興趣。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活動形式

  1、默讀課文,思考討論

  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明確:旅鼠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近百萬后代。

  旅鼠第二大奧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旅鼠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2、齊讀文最后丹尼斯說的話,

  思考討論:他說得有道理嗎?為什么?

 。▍⒖即鸢敢姟督處熃虒W用書》119頁或《優秀教案》118頁)

  3、歸納:

  旅鼠奇特的行為給我們一個啟示: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

 。ㄈ┳x文學(語文相關知識)

  1、課文主要為我們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知識性強,但讀來生動有趣,引人入勝。這是因為它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那它的寫法到底有什么獨特之處?

  記敘的框架。本文具備記敘的六要素。

  對話的方式。通篇幾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對話,既通俗又親切。

  說明的內容。如把丹尼斯講述旅鼠三大奧秘的話篩選出來,連接起來,是一篇完整地介紹旅鼠知識的說明文。

  2、作為說明文的一般學習方法

 。1)說明對象及其特征,(2)說明順序及結構,(3)說明方法,(4)說明語言特征。

  三、小結

  本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長。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種形式啟發我們,教育我們。從旅鼠的身上,我們如果反觀人類自身,能悟到許多……請同學們課后寫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心得體會記下來。

  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各組選取代表發言,共同交流。

  學生自由討論。這個問題是開放性的。

  引導完成,提到問題由學生集體回答。

  大言話之,學生集體回答,不是詳細學習。

  教師小結,進行思想教育。

  布置作業 

  相應的資料練習。

  板書設計 

  奧秘無窮

  旅鼠之謎                           知識性、趣味性

  啟示多多

  教學后記

  考勤:

  教學得失:

  作業 情況:

八年級下冊語文《旅鼠之謎》教案(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八年級下冊語文《藤野先生》公開課教案(精選13篇)

    一、導入新課,培養興趣師:今天我們學習《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什么人物?生:魯迅的老師。師:是,但準確嗎?魯迅的老師很多啊,三味書屋的壽老先生,也是他的老師。生:是魯迅在日本仙臺醫專留學時的老師,教解剖學。...

  •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4課《列夫·托爾斯泰》優質教案(通用15篇)

    知識目標1.理解、積累文中軒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歡、正襟危坐、誠惶誠恐等詞語。2.了解托爾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能力目標1.感知課文對托爾斯泰的獨到細致的刻畫,體會作者的崇敬、贊美之情。...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俗世奇人》教案(精選17篇)

    教學目的:1.讓學生對民族文化能有所了解,并能在思想上引起重視。2.引導學生聯系文化背景領悟作品的內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學案及答案(精選3篇)

    7、閱讀理解我的家鄉是水鄉。出鴨。高郵大麻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于腌鴨蛋。高郵咸鴨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后,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里出咸鴨蛋!”上海的賣腌臘的...

  • 八年級下冊語文《列夫托爾斯泰》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感知對托爾斯泰的獨到細致的刻畫,體會作者的崇敬贊美之情和托爾斯泰的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2.品評語言,學習文中細致的肖像描寫,學習課文運用夸張和妙喻描寫托爾斯泰形貌的手法。3.體會課文采用欲揚先抑手法的藝術效果。...

  •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5篇)

    教學目標第1課時雖有嘉肴1、理解重點文言詞語,朗讀并背誦課文。2、學習類比說理的方法。3、明白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一、導入新課“四書五經”是國學之瑰寶,是智慧之源泉。...

  • 長春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回延安》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體會詩歌所深寓的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2、掌握比興、擬人、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重點、難點1、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這首詩體會詩歌所深寓的感情。...

  • 八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考試知識點(精選3篇)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省紹興人,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小說集《吶喊》,《彷徨》。...

  • 八年級下冊語文同步作文教案(通用2篇)

    獻給母親的歌800字_初二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沒有你,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冰心奶奶歌頌母親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我如果我有一束花,我要把它獻給母親,如果讓我唱支歌,我要把它獻給母親,如果我有一...

  • 八年級下冊語文《過故人莊》教案(通用12篇)

    一、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2、借助朗讀、想象感悟詩中田園生活的優美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3、通過學習這首詩,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

  • 八年級下冊語文必考知識點(精選3篇)

    【第1課 藤野先生】(一)重點字詞1.生字藤 野(tng) 發 髻(j) 蘆 薈(hu) 畸 形(jī) 杳無消息(yǎo)不 遜(xn) 詰 責(ji) 爛 熳(mn) 匿 名(n) 深惡痛疾(w)瞥 見(piē) 解 剖(pōu) 緋 紅(fēi) 油光可鑒(jin)2.詞語解釋抑y揚頓挫:聲音高低起...

  • 八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梳理(通用2篇)

    《短文兩篇》一,字詞旸谷(yng)寧愿(nng)倘使(tǎng)一撮灰(cuō) 皓月(ho) 姮娥(Hng)二、課文中心《短文兩篇》中的《日》和《月》選自散文集《龍虎狗》,作者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現當代著名文學家。...

  • 雖有嘉肴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通用2篇)

    【學習目標】1、積累重點文言字詞,熟讀并背誦課文。2、準確翻譯文句,理解文中所蘊含的道理。3、聯系實際,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導自己的學習。...

  • 八年級下冊語文《有的人》教案(通用16篇)

    教學目的1、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抒發感受的寫法,體會哲理性議論的作用。2、了解詩歌語言的一般特點。3、認識本詩所表達的活與死的辯證關系,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教學要求1、指導學生反復誦讀。2、通過讀,理解詩的深刻哲理。...

  •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精選2篇)

    練習設計1.分析下列景物描寫的語句,掌握其寫法及在文中所起作用。(1)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临海市| 临颍县| 蒙阴县| 通道| 桂平市| 垣曲县| 湘潭县| 喀喇沁旗| 垫江县| 通江县| 沧州市| 苍南县| 德惠市| 邹城市| 靖远县| 米泉市| 广宗县| 玉环县| 满洲里市| 石狮市| 汕尾市| 措美县| 青海省| 米林县| 德令哈市| 海原县| 北碚区| 博白县| 五大连池市| 苏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颍上县| 永修县| 郎溪县| 宜兰市| 长顺县| 武宣县| 开封县| 海城市| 中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