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閃光的名字》教案(通用4篇)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閃光的名字》教案 篇1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施教時間:9月1日-9月3日
教材簡析:
名字是一個人的符號,也寄予了家長對孩子的無限祝愿。上學期學象形文字時,好多學生已經用象形文字表現了自己的名字。本節“閃光的名字”是引導學生運用多種造型手段將自己的名字象形化。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多種造型手段將自己的名字象形化,達到形、色、意的統一。
2、用閃光膠或其它有光澤的材料使自己的名字“閃光”。
3、在表現自己名字的過程中體會家長在名字中寓于的對自己的期望。
教學重、難點:
1、在表現自己名字時將自己的名字象形化,達到形、色、意的統一。
2、名字與底色、裝飾的顏色要來開,一定要突出名字。
教學準備:
教師:以班里同學的名字為表現對象的范作若干。示范工具。實物投影儀。
學生:美術作業紙、水彩筆、油畫棒、閃光筆、閃光中性筆等。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
出示一幅上學期班里一位同學用象形文字表現的自己的名字供大家欣賞。
請幾位同學起來談談家長為什么為自己起這個名字,其中有什么寓意,談談自己對自己名字的認識。
活動二:
誰不想做個頂天立地的人,誰不想自己的簽名富有特色,誰不想讓自己的名字閃閃發光!
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教師為班里幾位同學設計的名字,通過比一比、說一說等,引導學生在欣賞中體會怎樣根據名字的外形、筆劃、意思來進行造型加工。
活動三:
怎樣讓表現好的名字閃閃發光?請學生們通過看書、討論、試著畫一畫等,找尋讓名字發光的多種手法。
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活動四:
試著用多種手法表現自己的名字,并運用閃光膠或其它材料表現自己的名字。
“閃光的名字”作品展覽。
相互參觀與評述。
拓展:
有什么方法讓自己的名字“站起來”呢?試著做一下。
札記:
以前常常發生學生的圖畫本還沒用完就被“擅自”換掉的情況。問他們為什么,他們說:“開學后一次比一次畫得好,再打開本子第一頁,感覺畫得太差了,不喜歡,就把本子換掉了!泵繉W期剛開學時學生們的手都還“有點生”,而且第一課的內容往往“抓不住”學生的心。所以第一課的作業效果往往是一學期中最差的。讓這樣的作業位于圖畫本的第一也確實讓孩子們的心里不舒服——“這并不代表我的水平!”基于這樣的前提,我把《閃光的名字》提到了第一課來上。實際授課中果然孩子們對自己的名字都很有感情,對自己名字包含的意義也能較明確、完整的表達出來。在創作時能夠大膽想象、創新,做到字體飽滿、色彩鮮艷,連那幾個平時畫畫的時候總是愁眉苦臉的孩子也輕松的完成了作業。而我在批作業時,打開本子第一頁,學生們那大大的、充滿自信的名字就呈現在面前,感覺真是好極了。不光孩子們很喜歡,家長也很滿意。有這樣好的“第一頁”,孩子們怎么舍得中途換掉本子呢?
這件事令我想起了另一件事:1996年過晚春節剛開學時我還教過半學期的勞動課,當時課本的第一課是《做蛋羹》,第二課就是《做冰棒》。對此學生們十分不解:這么冷的天,做出來的冰棒誰吃呀?而我自己感覺雖然做冰棒是在《做蛋羹》學攪拌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學習的,但這一課放在3月初進行確實不妥。可當時我卻只能按照教材的順序去上課,因為我沒有權力調整教學內容。新課|標第|一|網
現在新教改給了教師自由調整教學內容的權利,教師在設計教學順序時所考慮到的不光是知識的難易程度,更多的從“人”的角度出發,照顧到孩子的心理需求,限度的讓他們體會到“成功感”,使他們有勇氣對待后面的學習而不是因為第一次的失敗而對學習失去了信心,這正是此次教改體現“人文性”的所在。教師與學生的心貼近了,教師為學生考慮,學生也自然會以輕松的心情來與教師共同體會學習的樂趣。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閃光的名字》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培養學生的“審美與創造”是美術課堂的精髓和靈魂!堕W光的名字》一課是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按照《美術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美術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讓學生樂于探究,主動參與,勤于動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用多種方法設計自己的名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裝飾或添畫背景。
2、過程與方法:在欣賞、交流、創作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通過所學方法設計自己的名字,并進行裝飾或添畫背景。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大膽的想象創造能力與審美能力。
教學流程:
一、欣賞導入,吸引興趣
1、腦筋急轉彎:
什么東西是屬于你的,但是別人用的卻比你用的時候多?(名字)2、欣賞教師名字,吸引學生興趣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根據《美術新課標》的要求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特征,為了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以欣賞教師的名字導入新課,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又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活躍課堂氣氛,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奠定基礎,為教學的展開作鋪墊,引導學生思維輕松進入學習內容。)
二、欣賞觀察,講解演示
1、(多媒體欣賞學生的作品)猜一猜他們都叫什么名字?
2、說說這些名字有什么特點。
。ㄔO計意圖:通過欣賞不同學生的作業,讓學生猜一猜他們的名字,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名字的筆畫美、設計美、創作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多欣賞,多感受,多比較、多交流,在分析美,感受美、體驗美的同時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以此來突破教學難點,教學目標也有效達成。)
3以班級學生名字為例,講解演示名字的設計方法。
4、(多媒體欣賞學生作品)講解名字的裝飾方法和背景的選擇方法。
(設計意圖:根據教材和本課的教學設計,認真貫徹《新課標》的精神,我在班級隨機選了一名同學的名字作為例子,講解和演示名字的設計方法。采用老師和同學們合作的方式鼓勵學生多思多想,對于學生好的建議積極的采納,與學生一起,合作完成名字的設計。此環節大大的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把枯燥的講解演示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同時,更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主動探究新知,輕松、有效的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
三、討論交流,自由創作
1、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名字,師生共同解決在設計上的困難。
2、要求:請同學們根據老師所講的設計方法,大膽的想象,創造,設計一個獨特的名字。
3、學生邊聽音樂邊設計創作。
(設計意圖: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自己名字的時候,遇到難寫的字或者筆畫可以互相幫助,也可以向老師請教,師生共同解決在設計上的困難。培養了學生互相幫助,群策群力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從而進一步突破教學難點。)
四、展示作品,有效評價
1、展示學生的作品。
2、互評。
3、用我們動聽的歌聲夸一夸他們。
。ㄔO計意圖:根據《美術新課標》的要求,體現評價的有效性,讓音樂與美術學科進行整合,以學生在一年級學過的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來夸夸設計好的同學。通過有趣的評價活動,讓全體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以自評、互評為主,師評為輔,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體系。通過有效的評價活動,既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促進了學生個性的形成和全面發展。)
五、拓展,總結
1、想一想除了用繪畫的方法外,我們還能用哪些方法來設計自己的名字?
2、總結。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和材料設計、裝飾自己的名字,發散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換為持久的學習態度。)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閃光的名字》教案 篇3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美術字。
2、能用綜合材料繪畫或書寫自己的名字。
教學重、難點:
1、設計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2、嘗試用各種材料裝飾名字。
教具學具:變體美術字的作品,畫冊、記號筆、水彩筆、油畫棒、閃光材料、白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龍飛舞鳳的藝術簽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感受。
生: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龍飛鳳舞有特色、……
師:告訴學生要設計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讓別人看得清、認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課題)可以讓學生稍加評價,對明星藝術簽名的看法、評價。(出示課題)
二、講授新課:
1、學生說說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別的含義?為什會取這個名字?
對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2、學生看看教材上的畫畫,說一說它們的名字,假如讓你做、你有什么想法。
3、教師展示(實物投影)一些形式較為自由夸張變形的美術字作品讓學生欣賞。
4、教師取班上任一學生的名字進行設計示范,學生幫老師出主意,共同設計名字。
5、設計法:
。1)筆劃雙勾法,后上彩色。
。2)筆劃用實物代替法。
(3)部首實意,實物替代法
。4)給自己的名字添畫背景或花邊裝飾。
6、制作法:
金色材料的運用(例:彩色碎紙,閃光膠、金色鱗片、泡沫等)先將名字筆劃雙勾,畫出名字的輪廓,再在輪廓線內涂滿膠水,最后將這些材料均勻撒在上面,墊上一張干凈的紙稍加按壓之后,將紙豎起來,抖去未粘住部分,這樣、名字就做好了。
7、學生思考:你準備用什么材料制作,運用什么方法(繪畫、剪貼、撕貼)進行制作
8、作業要求:構圖飽滿,形式多樣,色彩鮮艷。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及時點評作業。
四、課后拓展:將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實物(例:葉子、布、泡沫等)厚實材料拼貼,讓自己的名字站起來。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閃光的名字》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1.教學內容:《閃光的名字》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美術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三課的內容。本課以學生自己的名字為設計題材,是學生熟悉和喜歡的表現對象。在課堂中,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變一變,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各種工具材料和不同的表現手法,設計、裝飾自己的名字,充分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展現其獨特的設計風格,表現出別有新意的名字來,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2.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美術字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范圍極廣泛,既有實用價值又有欣賞價值,《閃光的名字》這節課為第11課的《用畫來寫信》和以后一些裝飾性的設計表現奠定了基礎,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3.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培養學生美化字體的能力。難點:能運用獨特的表現手法設計、裝飾自己的名字。二.學情分析低年級學生活潑可愛,思維獨特,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現畫面。好奇心強,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本課以學生親切、熟悉的名字為題材,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和獨創思維,讓學生能夠自信、大膽、自由地通過美術形式表達想法與感情。 三.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各種圖片,初步認識美術字。2.引導學生選用與眾不同的材料書寫、裝飾自己的名字,讓名字閃光起來。3.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并產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之情和探究心理。四.教法、學法分析1.教法分析興趣是學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了解一些漢字的演變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讓學生說說自己名字的來歷,然后通過欣賞各種裝飾美術字的圖片,調動學生的表現欲望,把學生的思維帶入到本節課所要完成的任務中來,最后,欣賞教材上的一些范畫,讓學生認識到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和感受各種表現風格的美妙,并進行選擇、創作。2.學法分析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以學為主,做到學與練相結合,讓學生抒發情感,再大膽的想象創作。五.教學過程設計(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學具準備情況。(二)交流引入,激發興趣1.師生相互介紹自己的名字。2.簡介漢字的演變知識: “我們的名字都是用漢字來表現的,你們知道漢字是怎樣變化來的嗎?”(通過一些漢字的動化演變,讓學生感受到漢字變化的奇妙。)“原來我們的祖先最早使用的文字是用圖畫來代替的,今天我們也要當一回古人,將自己的名字進行變化,變得有趣的圖畫。3.板書課題——閃光的名字(三)欣賞作品,探索學習1.請學生說說自己名字的含義。2.欣賞各種相關的圖片,拓寬學生的創作思維。3.再仔細欣賞、觀察教材上的范畫,說說這些名字和我們平時寫的名字有什么不同。4.教師適宜地示范,讓學生知道名字要寫得大些才顯得畫面飽滿生動。(四)靈活選材,創造表現1.提出作業要求:不能完全地臨摹書上的范作,表現形式要新穎。2.學生作業,教師巡視。 注意聽聽學生的想法,根據學生所準備的材料進行啟發。六.課堂評價1.展示作品,分享創作的快樂。2.學生自評、互評,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創作思路和對自己作品的滿意程度。再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評價: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適、形狀的變化是否生動、材料的運用是否獨特。3.教師總評,對優秀的作品及時給予表揚,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勵,提醒在以后的作業中要注意克服這些缺點,揚長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