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鳥語》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鳥語》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通曉、刻苦、疏忽、喜訊、紀律、翩翩飛翔、倍感親切、搏擊風雨”等。
2、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愛鳥、愛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3、能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4、能體會引號的作用。
5、能發揮想象,編寫一段自己與一種鳥的有趣的對話。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愛鳥、愛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2、能體會引號的作用。
教學難點:
能發揮想象,編寫一段自己與一種鳥的有趣的對話。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鳥嗎?為什么?
2、鳥也有語言,鳥的語言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去揭開謎底。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叫——鳥語(板書課題)
3、指名讀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生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用各種方法理解詞義。
2、自學反饋,出示詞語。
指名讀、齊讀,說說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三、深入研讀,學習課文。
1、師過渡:一個普通的農村孩子,從小就愛鳥,愛看鳥兒的身姿,愛聽鳥兒的鳴叫。天長日久,孩子和鳥兒建立了異常深厚的感情,“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與鳥兒有異常深厚的感情?
。ǔ鍪揪渥
從小就愛鳥,愛看鳥兒那美麗矯健的身姿,愛聽它們的歌聲和軟語。
聽爺爺說,鳥兒是會“說話”的,有人也真懂鳥語。
能跟鳥兒談談心,聊聊天,結為好友,聽它們講講鳥類王國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
2、“我”和哪幾種鳥對話?聽鳥兒說些什么?有什么收獲?輕聲讀課文4—8節,圈圈畫畫。(板書)
3、課文中出現了許多有引號的句子,請你讀讀下面的句子,說說句子中的引號分別表示什么?
。ㄎ覇柌脊萨B:“你做些什么?”
聽爺爺說,鳥兒是會“說話”的。
我多么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
春天,布谷鳥“布谷,布谷”的啼叫著。)
1)師: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文中許多地方都用到了引號?板書:
2)誰知道引號的作用?
3)交流,師板書:1、表示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2、表示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
3、表示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
4)想一想這里的引號分別是什么意思。
5)交流。
4、是啊!天長日久,雖然我一直沒有學到公冶長的本領,卻跟鳥兒建立了異常深厚的感情。(引讀)
出示: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
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
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
從那里,我。
1)指導朗讀。(排比句)
2)你能不能任選一種動物也試著來說幾句話。
3)生交流。
5、從剛才的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四、拓展。
1、你想不想和你喜歡的鳥兒說說話?請你發揮你的想象,編寫一段你與畫眉(或黃鶯、百靈等小鳥)的一段有趣的對話。
2、生交流
3、寫段練習
五、布置作業。
發揮想象,編寫一段自己與一種鳥的有趣的對話。
板書設計:
7、鳥語
布谷鳥 學會 勤勞 刻苦
喜鵲 帶來 希望和安慰
畫眉
黃鶯 編織 許多故事
百靈
燕子 勤勞的可貴
大雁 紀律的重要
蒼鷹 勇敢頑強的精神
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鳥語》教學設計 篇2
課前談話:一會就上課了,轉向下面,看看這個地方。大家放松一點,隨意地看看。 師生問好 師:剛才大家預習了本課的詞,誰愿意讀讀這些詞語?出示:美麗矯健 呢喃軟語 勤 勞可貴 翩翩飛翔 親切啼叫 …… 生:讀 生:讀 師:剛才是橫著讀,現在你們豎著讀,看看有什么發現? 生:鳥的身姿 鳥的語言 鳥的 師;大家一起來讀讀。 生:讀 師;默讀課文一到四小節,想象這個部分內容講了什么? 生;讀 師:巡視輔導 師:看出來的請舉手,誰說? 生:這一部分主要講了小作者先生和布谷鳥和喜鵲學對話,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 師:就是得到的收獲和啟示。有沒有寫和喜鵲的對話? 生:沒有 師:誰再來說一說。 生:一個小節一個小節的說了。 師:你能不能連起來說,不要分開。 生;……以及從布谷鳥身上學到的啟示。 師我們來看看從布谷鳥身上學到了什么?誰來讀。 生:你做什么,種田織布;你喜歡什么/qinlao keku .
生:齊讀。 師:聽布谷鳥來了,聽,放聲音。我們以來學一學。 生:學生學聲音 師:這樣的對打有趣嗎?如果你們用鳥語來提問就更有趣了。 生:布谷不谷…… 師;我們一起來。 生:一起說。 師;最后一個字在讀音上有什么聯系? 生; 師:像這樣的字有很多,比如說“”這樣的詞就做押韻,押韻的詞語讀起來瑯瑯上口。一 起再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看著你們,秦老師也想來說一說,你來提問,我來回答。 生:問;你在干什么? 師:布谷布谷,你知道老師說得是什么? 生:種田織布 師:那是農民做的事,我是老師,我做什么? 生:快點 教書。 生:教書華人 師:什么意思? 生:教書培育出有才華的人。 師;誰再來說說? 生:每天進步。 師;誰再來提問? 布谷布谷,你在干什么? 生;教書育人 師:與你們對話我很快樂。 師:除了知道對話的有趣,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他們是左右的說,沒有任何拘束。 師:你來讀。
生讀 師:你還體會出來了什么? 生:,感覺自己也是一直鳥兒,感覺到小作者在跟鳥兒對話的時候很投入 師:你來讀 生:讀 師;這就是無拘無束的境界, 生:讀 師;多么有趣的回答啊,如果不是爺爺……你喜歡什么?種田織布 生;感覺一點兒也不文明。 師:其實不是這樣, 出示“布谷飛飛……春林撲撲……” 師:看來要想知道鳥的聲音,不僅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心去聽。 生:……疏忽怠慢 師: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生:粗心大意 師:誰能聯系自己平時的生活來說一說。 生:我們考試時不能疏忽。 生:建筑工人蓋房時不鞥疏忽 生:戰士在戰場上不恩那個疏忽。 師:是呀。 看來布谷鳥催人奮進。 生:讀 師;結識了催人奮進的布谷鳥,再來認識另一位朋友。放聲音。 生: 師;雖然沒有百靈鳥的聲音好聽,但是村上的人們卻非常喜歡它,為什么呢? 生;報喜訊。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呢? 生讀。“……聽到他的叫聲,人們仍倍感親切” 師:不著急,這句話再讀一遍。 生:讀 師:誰再來讀一遍。 生讀。
師:好,喜鵲是報喜之鳥,聽到他的叫聲,人們仍倍感親切,什么是倍感親切? 生:無與倫比的親切。 師:你們平時什么人什么時候會讓你倍感親切? 生:在外旅游的時候,我聽到假象熟悉的鄉音,我倍感親切。 生:媽媽出差了,回來了我倍感親切。 生:在我有肯難的時候 ,朋友鼓勵 了我,我倍感親切。 生;當我生病的時候媽媽照顧我,我倍感親切。 生:我遇到大學同學,倍感親切。 師;老師朋友,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倍感親切,在鄉親們的眼中,喜鵲給他們報喜訊, 他們倍感親切。 生:讀。 師;俗話說;喜鵲喳喳~, 生;喳喳,中國隊有的一塊金牌了。 生:喳喳喳喳,第xx屆亞運會順利閉幕了。 生:喳喳喳喳,上海世博會成功舉辦了。 生:喳喳,我有小妹妹了。 師: 生活中常常有喜訊的, 可是喜鵲的話常常不能應驗, 為什么還這么手人們的歡迎呢? 生:給人們帶來希望, 師: 是的, 還給人們帶來樂趣。 板書: 樂趣。 喜鵲在我們中國一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 這樣的鳥你們喜歡嗎? 生:x 喜歡 師: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生:讀 師:你看多么可愛的鳥,多么分豐富的鳥語啊,他催人奮進,給人希望,你看,小作者 還關注了什么鳥? 生:說 師:播放視頻。樹林里的各種鳥,用心想象,你仿佛聽到哪一只鳥在說些什么? 生:第三幅圖:媽媽給我,我要吃。 生:蜂鳥在夠花粉,我一定要吃到。 師;蜂鳥不吃花粉的。
生:他們在商量:要逗誰。 生:第一幅圖:這樹上的果子太好吃, 多吃一點吧。 生:看我們多安全啊。 師;在秦老師的眼中,你們簡直就是鳥的知音啊。小作者不僅聽懂了鳥語,還獲得了很 多啟示。出示:從終日忙碌那里,我……從搏擊風雨…… 生;說 師:這段話中寫到了三種鳥,我們知道了:……大雁是……,蒼鷹能夠…… 師:師引讀這段話。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讀 師:多么可愛的鳥啊,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 師:再看看這段話,在句式上有什么特點? 生:從什么的哪里什么什么,都是一樣的句式。 師:這樣的句式基本相同,我們寫文章的時候,也可以用這樣的句式。再來一起讀。 生;讀 師:發現了嗎?最后還有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生:從其他你啊身上獲得的啟示。 師:那你想象,你還熟悉哪些鳥,哪些動物,你獲得了什么啟示/ 生:從螞蟻版食物哪里學到了要勤勞 s 生:從反哺的烏鴉哪里,我學到了要孝敬父母。 從忙忙碌碌的莫風哪里,我學到了親來可貴的精神。 師:大自然太在無數次交流中,從無數次心靈深處發出的感慨“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 友。” 生:讀 師;從這句話,你強調了那個詞? 生:的確,好朋友。 讀。 師;有沒有關注到最后一個標點。 生;齊讀 師:把我們的心聲告訴 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
生:齊讀 師:我們也去觀察一下大自然,去傾聽一下鳥語,我們也可以像
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鳥語》教學設計 篇3
作者:張紅艷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93
《鳥語》——聲聲鳥語總關情
張紅艷
《鳥語》是一篇充滿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文章寫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獨特感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經歷著“我”的經歷,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孩子們在與文本對話的同時,體會到深深的人鳥情,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 激發興趣——愛鳥課開始,我借助多媒體播放“百鳥爭鳴”的場面,以此把學生領進鳥兒的世界,面對如此熱鬧的場面,學生怎能無動于衷。于是,他們也像鳥兒一樣情不自禁地嘰嘰喳喳議論開來,此時的情緒表達是他們的主觀所需,于是感嘆句、反問句等表達強烈感情的話語此起彼伏:“多么可愛的鳥兒呀!”“怎么會有這么多鳥兒呢?”“太壯觀了!”“鳥兒的鳴叫怎么這么好聽?”由此可見,鳥兒的形象美已把學生心中的“愛鳥情”激活。
二、 引發對話——知鳥在學生對鳥兒已有“好感”的基礎上,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公冶長的故事,使鳥兒的魅力倍增,“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此時也成為孩子們的心聲。“鳥兒”真能表白?我們能否聽懂?他們帶著問題、帶著猜想、帶著向往走進文本。贊可夫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此時,把課文讀通、感知課文內容便是“觸及精神需要”,他們迫不及待地走進文本,進行自主、有效的對話。
三、 啟發性靈——懂鳥高萬同老師說: 小孩子都是有靈性的,天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產生自己獨有的感受和想法,雖然他們說不清,但一心想表現,教師要給他們充分的機會。學生在初讀感知的基礎上,“我”與鳥兒動聽的交談感染著他們,由動聽到動心,他們也想嘗試著做鳥兒的知音。于是,我再次播放百鳥爭鳴的音響請學生欣賞,并創設讓他們表現的空間,即:聽后可把自己的收獲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出來。在這種“有我之境”中,學生便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放進他們曾經經歷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以他們獨特的心態聆聽鳥語,并將他們的獨特的感受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 有的在文中搜索與“我”同感的句段,細細欣賞品味;有一位學生談到“‘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這一句時說:“有一次,我考了雙百分,放學的路上,喜鵲枝頭叫,仿佛在說:‘恭喜你呀,恭喜你呀!’所以我認為喜鵲真能給我們帶來喜訊。”說完,他動情地朗讀了第10自然段;有的迫不及待地尋找恰當的語言,進行了創造性的表述:鴿子“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分明是催促我“多讀點書,多讀點書”,白頭翁在告訴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的學生說,上次我過生日,同學們為我唱了這樣一首歌“小斑鳩對我說: ‘咕咕’,幸福,‘咕咕咕咕’,真幸福。你可真幸福”,這次聽鳥語,我仿佛又聽到這首歌……孩子們盡情地渲染著,多角色、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教師適時點撥。
四、 情感延伸——護鳥學生在上述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對鳥兒的喜愛之情已默默地滲透到他們的心中,鳥能給人啟迪、帶來智慧和樂趣,還有哪些可愛之處?聯系舊知,學生知道鳥兒是森林的護衛天使,是人類的朋友。你現在最想為鳥兒做點什么?孩子們有的寫詩贊鳥,有的寫護鳥標語,有的走出校園為鳥兒護窩搭巢……愛鳥之情化為實際行動,既升華了情感又付諸了實踐。 愛鳥、知鳥、懂鳥、護鳥,將文本激活,將舊知激活,將孩子們的情感激活。聲聲鳥語都牽動著孩子們的心,體現著孩子們心中的愛鳥情。的柔弱無援,還可欣賞某些寫法。以下為閱讀的第三層面:帶著問題研讀課文,經受人文熏陶,提升心靈感悟。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鳥語》教學設計 篇4
教材簡析:
本文主要講了“我”與鳥兒交談,傾聽并揣摩鳥語的情景,體現了“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全文共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段。課文語言活潑,結構清晰,教學時,教師要重在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感悟其中的情感意蘊。憑借生動的語言材料,理解和感悟鳥語的“豐富”,體會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愛鳥之情。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新詞語的意思。會用“疏忽”、“倍感親切”造句。
3、 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4、 觀察一種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教學重點: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會用“疏忽”、頑強“造句。
教學難點: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準備:收錄一些鳥的叫聲。搜集一些鳥的圖片。生字卡片、光盤等。
教學時間:2課時
第 一課 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 能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質疑:當你只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頭腦中產生了哪些迫切想弄明白的問題?(鳥兒怎么會說話?鳥兒會說些什么話?人怎么能聽懂鳥兒說的是什么話呢?……)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好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朗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3)再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4)邊讀邊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三、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投影出示并朗讀下列詞語(見課后習題3)。
補充:肥羊 傻話 矯健 通曉 呢喃 犒賞 應驗
終日 搏擊 公冶長 呆愣愣
3、指導朗讀下列句子:
4、指名朗讀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相機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布置預習):
矯健 呢喃 犒賞 催促 無拘無束 怠慢 應驗 終日
5、同桌分自然段依次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該段主要講了什么,然后交流一下。
三、理清文章脈落。
1、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是寫什么內容?作者通過寫這些想告訴我們什么?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
2、 檢查交流。
3、 再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為什么作者說“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
。2)作者為什么愛上了“鳥語”?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3)課文的重點是寫鳥語,為什么要用一個自然段來寫爺爺所講的公冶長的傳說呢?
4、指導學生分段。
四、指導書寫生字:催 鵲 怠 嗓
1、仔細認讀,說說這些字書寫時應注意些什么。
傻:右旁筆畫較多,書寫要緊湊。
五、作業。
1、抄寫習字冊。
2、比一比,再組詞。
冶( ) 疏( ) 頑( ) 鵲( )
治( ) 蔬( ) 玩( ) 雀( )
3、抄寫詞語。
第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朗讀新詞語。
2、聽寫下列詞語:疏忽 催促 怠慢 勤勞刻苦
二、第一段
同學們,我們每天都在用我們人類的語言和同伴交流著,通過語言來表達我們的喜怒哀樂,同樣,動物們也有各自的語言。(放鳥叫的聲音)
1、自由朗讀第一段,說說讀懂了什么。
2、交流。板書:愛鳥
3、指導朗讀,讀好“美麗矯健”這個詞,讀出喜愛的心情。
4、如果老師提供給你這樣一個第一段,你認為接下去應該寫什么?(鳥兒美麗矯健的身姿、它們的歌聲和軟語)本文作者是這樣寫的嗎?
三、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說說這段講了什么?(公冶長的傳說)
2、聯系下文想一想:為什么作者不直接寫鳥兒美麗矯健的身姿和它們的歌聲、軟語,而要用一個自然段來寫爺爺所講的公冶長的傳說呢?
。1)學生交流。
。2)映示: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
a、指名朗讀,讀出感嘆、向往的語氣
b、 “公冶長”為什么加引號?
c、我為什么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呢?
d、齊讀,讀好感嘆語氣。
3、閱讀理解“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賞,能跟鳥兒談談心,聊聊天,結為好友,聽它們講講鳥類王國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
(1)用一個關聯詞語將下列兩句話連起來。
。 )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賞,心里( )是很快意的。
( )能跟鳥兒談談心,聊聊天,結為好友,聽它們講講鳥類王國的趣事,( )心里很快意。
(2)齊讀這句話,體會意思。
(3)多想
4、引讀:“于是,我便……”
5、過渡:“我”是怎樣跟鳥兒交談的呢?
四、第三段
1、自由朗讀,邊讀邊想:從哪里可以體會到作者對“鳥語”的喜愛?做上記號。
2、討論、交流,指導朗讀有關詞句,讀出喜愛之情。
3、理解重點句:
(1)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喜鵲的“話”說的是什么?
“不能應驗”指什么?
雖然喜鵲預報的喜訊常常不能“應驗”,但人們聽到它的“話”,心情怎樣?
齊讀,體驗對喜鵲的喜愛之情。
(2)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
齊讀,說說省略號表示什么?作者都從哪些鳥的鳥語中得到了啟示?
。3)填空:
從( )的喜鵲那里,我得到了( )。
從( )的( ),我( )。
5、齊讀第三段。
6、作者因為愛鳥,愿意和鳥交談,成為好朋友,才能懂鳥兒的語言,他又從和鳥的相處中得到了啟示,學會了許多道理。(教師隨即板書:懂鳥、學鳥)
五、第四段
齊讀。注意感嘆句。讀好“的確”“好朋友”。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導造句。
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疏忽”一般指麻痹大意。
疏忽——做數學作業時,我經常疏忽大意,把一些極簡單的計算題做錯。
由于我的疏忽,忘了把會議通知交給校長,耽誤了校長參加這次重要的會議。
盡管它的嗓音并不出眾,聽到它的叫聲,人們仍倍感親切。
“倍感親切”感到十分親切。
倍感親切——我身體不好,老師摸了摸我的頭,讓我趴在課桌上上課,我倍感親切。
3、觀察一種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事先布置觀察,看其形,聽其聲。
交流觀察所得。
指導寫段。
可先寫形狀,再寫叫聲;也可先寫叫聲,再寫形狀;還可交*在一起寫形狀、叫聲。
例:“唧兒,唧兒……”黃鶯那婉轉悅耳的叫聲吸引了我。仔細看,灌木叢中飛來了好幾只黃鶯,它們長著一身黃綠相間的羽毛,漂亮的尾巴翹得高高的,小腦袋靈活地、不停地轉動著,“唧……”的一聲,已由這邊的柳枝上飛到了那邊的竹林中,真是有趣極了。
4、學生擬稿。
5、指名交流,評議。
板書設計:
15、 鳥語
愛鳥 懂鳥 學鳥
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鳥語》教學設計 篇5
《鳥語》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課文生動描述了“我”從小愛鳥,樂于與鳥兒接近、交談,終于與鳥兒建立了深厚感情的情景,揭示了“我”在聆聽鳥語中所獲取的啟示,贊美了鳥兒的確是人類的朋友。
我上了《鳥語》這一課,我體會到創設情境的重要性。讓學生處在一個特定的情景中,學生才能讀到點、悟到點。在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進入鳥類王國,感受鳥兒無拘無束的談話,學生在交流中成了鳥兒們中的一員,引起他們與鳥兒的共鳴和對大自然的熱愛。此時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情感在心靈萌動,語言的傾吐完全是“有感而發”。聽鳥鳴,學生平時在這方面不注意,或者未曾思考過,如果一味要求學生想象鳥的叫聲,學生也許因無法想象而進入思維的低谷。我借助多媒體設計一個活生生的場面,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被喚醒,由鳥聲到鳥語找到了知識的新的生長點。在情景中聯系文本的語境想象鳥語,我想這一次是學生有意識地聽,是聽得最認真的一次。它把學生與大自然的距離拉近了,讓學生對文本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外,我穿插梳理課文內容的“句式”訓練,理解“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一句時,我主要讓學生仿照句式進行仿寫。但是,由于時間和鋪墊不夠,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課后,我給了學生較充裕的時間完成了這個排比句的練習,有的說:“我從森林醫生啄木鳥那里知道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有的說:“我從喜歡群居的灰椋鳥那里懂得了團結的可貴。”還有的說:“我從善于捕魚的翠鳥那里懂得了刻苦練習的重要性。”……
《鳥語》一課蘊含著文本意味的人文素材,在品味語言文字時應與人文教育有機整合,抓住文本內容重點詞句來讓學生體會、感悟人文內涵。從“勤勞刻苦”、“預報喜訊”、“聲聲催促”、“倍感親切”等文字中,感悟到作者的情思,透過蘊涵在文字里的豐富內涵,去觸摸作者樸實而積極的人生態度,與鳥結為“知音”、愛鳥、護鳥,巧妙滲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領悟、感化、吸收,直至內化,最后指導學生的自覺行動。
課后,李志清老師對我的這堂課進行了真切的點評,讓我受益匪淺。提出的幾點意見,猶如醍醐灌頂,也引發了我思考,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如何循循善誘的引導,巧妙地預設課堂提問,這也是我們今后教學工作中需要一直不斷探究的問題.
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鳥語》教學設計 篇6
《鳥語》第一課時課堂實錄及點評
執教:范水鎮中心小學 楊紅蓮
點評:馬式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的讀音及書寫。
2、理解本課詞語的意思,并練習說話。
3、正確地朗讀課文,了解本文的大意。
二、設計思路及意圖
《鳥語》是蘇教版第八冊15課的講讀課文,本文篇幅較長,其中有十個生字。本課作為第一課時,旨在讓學生學會生字新詞,了解本文大意,為下一課的精讀掃清障礙。為此,教學時,我從積累入手,讓學生說說對“鳥”的了解,積累“鳥”的有關知識,同時,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而調動獲取知識的熱情;再以自學為主,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明確自學的步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改理念;最后以說話為手段,以課文內容為背景,讓學生選擇生字新詞一個或多個練習說話,或再現課文內容,一方面檢測詞意的理解,另一方面熟悉課文內容,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實錄及點評
。ㄒ唬、激趣設疑,導入新課。
。◣煱鍟壶B)
師:(指著黑板)對它了解多少?
生:鳥是人類的朋友。
生: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
生:導蜜鳥是蜜獾的幫兇,牙千鳥是鱷魚的幫兇。
生:飛機是受鳥的啟發發明的。
生:成語“鳥語花香”中有鳥。
生:古時候有許多大詩人寫過鳥,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生:有的鳥會飛,有的不會飛。
師:(奇怪)什么鳥不會飛?
生:鴕鳥不會飛,但它的腿很長,跑得很快。
生:啄木鳥是樹的恩人。
生:斑頭雁是飛得最高的鳥。
生:信鴿是通過地球的磁場和太陽的位置辨別方向的。
生:雞和企鵝以前也是鳥,由于貪吃,變胖了,飛不起來了。
生:鳥是翼龍的近親,后來經過進化,變成現在的樣子,最原始的鳥吃肉。
生:杜鵑是世界上最懶的鳥,它把蛋下在別人的窩里。
生:畫眉鳥的眉毛很漂亮,像畫過了一樣,所以叫它畫眉鳥。
生:始祖鳥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鳥。
生:寒號鳥的屎是一味好中藥,叫“五靈脂”。
……
。ㄉe手仍眾多)
師:對鳥這么了解,懂鳥類語嗎?
(師邊說邊把課題補充完整,板書:語)
師:聽過鳥叫吧!誰來模仿?
生:布谷鳥:“布谷,布谷……”
生:鴿子:“咕——,咕——”
生:烏鴉:“哇啊,哇啊……”
生:麻雀:“嘰嘰喳喳……”
生:燕子:“唧……”
生:啄木鳥:“嘟——,嘟——”
……
師:知道這叫聲是什么意思嗎?
。ㄉ徽f話)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鳥語》一文,相信學后,你們就懂鳥語了
(點評:“文似看山不喜平”,課堂教學的設計也是這樣。這里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聊天,看似隨意,但一下子激發了學習的內驅力,點燃了求知的火花,凸現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功底。傾聽學生的發言,知識面很寬,視野很開闊,所談及的鳥的種類就有10多種,模仿的鳥叫聲惟妙惟肖,富有情趣,堪稱是“鳥之最”探究性學習的一個專題匯報。教者的語言不多,但句句充滿智慧,將對話不斷引向深入,很自然地導入了新課。)
。ǘ、教給方法,形成常規。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老規矩,先請同學們自學,誰來說一說我們自學的步驟。
生:讀生字,讀詞語,描紅,讀課文。
師:提醒一下,最后一步干什么?
生:先讀生字,讀詞語,再讀課文,力求讀正確,最后描紅,記字形。
師:好,現在同學們就按這樣的步驟自學吧!
(生自學,師巡視。)
。8分鐘)
。c評: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是課程改革的要求。教者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自悟學習、自得學習的過程體驗,強調自學能力的培養并落到實處,是本課教學的一個亮點。)
(三)、檢測詞語,訓練語言。
師:自學完了嗎?下面,我們來檢查自學。誰先來說說書后的生字中,哪幾個是我們以前學過的。
生:冶、催、拘、疏、鵲、預、猜、頑都是學過的。
。◣煾鶕䦟W生說的板書。)
師:既然都是學過的,誰來讀一讀?
。ㄒ簧x)
師:讀的很正確,那就分別組組詞吧!
生:冶——陶冶。
生;冶煉。
生:冶金。
……
生:催——催促。
生:催化劑。
生:催生婆。
生:催眠。
生:崔九堂前幾度聞。
師:(插話)崔九,表示姓,有“亻”旁嗎?
生:沒有。
生:(繼續)催醒。
……
生:拘——拘留。
生:無拘無束。
生:拘禁。
生:不拘一格降人才。
師:很好,詩句積累挺多嗎!
……
生:疏——稀疏、疏密。
師:(插話)組了兩個,了不起。啊,知道疏的反義詞是什么嗎!
生:密。
師:近義詞呢?
生:稀。
生:(繼續)生疏、疏疏朗朗。
生:疏忽。
生:疏忽大意。
……
生:預——預習、預備。
生:預測。
生:天氣預報。
生:預防、預防針。
……
生:猜——猜測。
生:猜謎。
生:連估帶猜。
師:(插話)是《讀書莫放攔路虎》一課的,記憶不錯。
生:估猜。
生:猜想。
……
生:頑——頑皮。
生:頑強。
生:老頑固。
生:頑固不化。
生:老玩童。
……
師:這幾個字同學們是會了,剩下還有兩個生字。
dai lu
(老師板書,怠、碌)
師:誰來讀,可看看拼音。
(生讀)
師:大家一齊讀。
。ㄉR讀)
師:看誰的記性好,剛才讀了課文,還記得這兩個字在文中組的是什么詞嗎?
生:怠——怠慢,碌——忙碌。
(師補充板書,慢,忙。)
師:“忙碌”的意思懂嗎?
生:就是忙。
師:比較難的是怠,下課查一下字典,看看這個字是什么意思?
生:(插)怠還可以組個詞。
師:什么詞?
生:懈怠。
師:了不起,看來,你們平時看的書挺多嘛。
師:噢,忘了,還有兩個二類詞。
(板書,犒,愣)
師:認識嗎?
生:認識,早就認識。
師:那么這個“犒”與“搞”有什么地方不同?
生:讀音不同,寫法不同,多一撇。
師:好,齊讀。
。ㄉR讀)
師:生字認識了,會寫了嗎?我們馬上開始默寫,要不要再看看書。
生齊:(胸有成竹)不用。
師:那么,誰去擦黑板?
(一生慢慢地擦黑板)
師:陳新語挺狡猾的嘛,邊擦邊記字形呢!
師指名默詞。二十多個學生一人默寫一個,其余同學都在書上畫詞。
黑板上出現:矯健、通曉鳥語、公冶長、摔死、犒賞、試探、啼叫、催促、勤勞刻苦、無拘無束、呆愣愣、疏忽怠慢、喜鵲、預報喜訊、嗓音、安慰、增添、猜想、忙碌、紀律、搏擊風雨、頑強。
師:看一看,有沒有錯的。
生:預報喜訊的“訊”寫錯了,應該“讠”旁,他寫成了“之”。
師:走之耳的是什么“迅”?
生:“迅速”的“迅”,表示快。
師:“喜訊”的“訊”為什么是“讠”旁?
生:因為“喜訊”是用語言來表達的。
師:誰來讀一讀黑板上的詞?
。ㄒ簧x,全對)
師:都會讀了那么我們開始造句,選擇黑板上的詞,一個也可,兩個、三個……都行。準備1分鐘。
生:公冶長是個通曉鳥語的專家。
生:喜鵲的嗓音并不好聽,但它可以給人以安慰。
生:通曉鳥語的公冶長摔死了。
師:太殘忍了吧!
生:通曉鳥語的公冶長愛和勤勞刻苦的布谷鳥聊天。
生:公冶長從燕子的呢喃軟語中,知道了南山頂上有只摔死的大肥羊。
生:捕擊風雨的蒼鷹有著勇敢、頑強的精神。
生:布谷鳥常常催促人們勤勞刻苦。
生:我一直想有公冶長的本領,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專家。
生:今天,我做錯了一件事,回到家,我試探著跟媽媽說清楚。
生:百靈鳥那矯健的身姿和它那親切的啼叫聲使我陶醉了。
生:革命烈士那頑強的精神永垂不朽。
生:通曉鳥語的專家——公冶長,背回了一只摔死的大肥羊,可他不守諾言,最后被鳥害死了。
師:看來,你讀過公冶長的故事。本文中公冶長的故事只選了一部分。課后,同學們可以問問張波,在哪兒看的,把這故事讀完整,挺有趣的。
生:我和布谷鳥那無拘無束的一問一答有趣極了。
生:畫眉鳥的歌聲和軟語,古時候有個公冶長的專家就懂。
生:身姿矯健的海鷗,多么像在大海上捕擊風雨的海軍呀!
生:如果人們做事疏忽大意,那么什么事也做不好。
生:因為我愛鳥兒矯健的身姿,所以我試探著和鳥兒接近。
生:一到秋天,農民伯伯便忙碌起來了。
生:好朋友走遠了,可我仍呆愣愣地望著。
生:喜鵲的嗓音并不出眾,但它的叫聲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因為它是預報喜訊的鳥。
……
。c評: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就是語文實踐。教者十分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在為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的同時,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另外,教者充分開發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巧用造句訓練,使語文課內課程資源得以增殖,使課外學習資源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二者互補共效,相得益彰。)
。ㄋ模⒊踝x課文,感悟文本。
師:字、詞語,同學們都學得挺好,會讀,也會用了,下面,我們該讀書了。
師:本文一共用幾個自然段。
生:12個。
生:那么請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生:我讀11自然段。
生:我讀第8自然段。
生:我讀1自然段。
生:我也讀11自然段。
……
。ㄒ簧x,大家低聲讀)
師:同學們讀的真好,不但正確,而且還挺有感情的嘛!那么,通過讀,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生:我知道布谷鳥啼叫是叫我們“勤勞刻苦”。
生:我知道了公冶長是通曉鳥語的專家。
生:我知道了文中的“我”愛鳥兒的歌聲和軟語。
生:我知道了鳥兒的“語言”豐富極了。
生:我知道了文中的“我”喜歡跟鳥兒談談心,聊聊天……
生:我知道了喜鵲是報喜之鳥,它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生:我知道大雁很守紀律,隊伍排得很整齊;蒼鷹很勇敢、頑強;燕子很勤勞。
……
師:初讀了課文,同學們懂了不少,相信下節課細讀課文后,定能與鳥兒談心了。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ㄔu注: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者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無論是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還是評價方法的選擇,都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原有層面上得到提高。)
【教者自評】本課教學模式在本班學生身上已施行一年多了,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方式,也已“滾瓜爛熟”。在反復實踐中,我也深深體會到這樣教學第一課時的好處:
1、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尤其是字詞,由于當場過關,克服了以往課堂平均用力,反復閱讀,耗時、耗力,不能突出重點、難點之不足;改變了以往課后機械抄寫,有手無心的學習方式,學生學得輕松,學得牢固。同時,也為學生課后大量閱讀提供了時間保證。
2、學生的自主性得到發揮,新課程改革強調教育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課堂上,積累展示,寫字默詞,說話釋詞,都是以學生為主,教師是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把學生推上主人翁的位置,他們的學習責任心自然增強,自己的事總不能馬虎吧。因而,別人默寫,我記詞;別人說話,我傾聽;別人讀書,我隨讀……個個全神貫注。
3、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首先,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堂上得到了有的放矢的鍛煉;其次,為了積累展示,為了交流的成就感,課前學生會作大量的準備,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習慣;另外,為了正確默寫,說話流暢,自學時,學生自覺快速收集信息,快速識記,自學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點評】以前,聽慣了語文閱讀教學的第一教時,無非是整體感知課文,掃除閱讀障礙,檢查學生讀書情況,最后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生字描紅。這仿佛已經成了定式,因為特級教師也是如此這般,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第一課時的教學,應該是感悟解讀課文的鋪墊,是理解、積累、運用語言的重要環節,是進入文本對話過程的蓄勢。但在更多教師的眼中,則是一塊可有可無的雞肋。最近聽了范水鎮中心小學楊紅蓮老師的一節四年級語文閱讀課《鳥語》,真實、樸實、扎實,令人耳目一新。雖然是閱讀教學的第一課時,但師生真情投入,課堂高潮迭起,彰顯了學生的個性魅力,折射著新課程的希望曙光。
現代教學要求教師樹立特色意識,向教學模式個性化發展,形成個性化教學!翱此茖こW钇驷,成如容易卻艱辛”。楊老師的可貴之處,便是在疑難處引導探究,在常規處制造神奇,在平淡處尋求突破,使我們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迷惘之中,進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為了做到個性化教學,她吃透教材,在了解班級學生心理、知識、能力等特點的基礎上,遵循教學規律,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形成富有個性的教學風格;其次,教者沒有墨守成規,而是勇于創新、積累、總結和提高。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這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落實這一理念,教者極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尊重這些有個性的、生動活潑的、充滿生命活力的獨特個體,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允許并鼓勵他們創造性地理解文本、表達思想和情感,引導他們發現問題,并支持鼓勵他們探究性地學習。真正做到了如下幾點:一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語文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二是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提倡自主、自覺、自悟、自得;三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追求學生發展的個性化,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四是改進評價方式,強調通過評價促進課程與教學的改進,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強調對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體驗的評價,強調學生的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綜合性評價。讓學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了教師的角色定位,充分發揮自身教學的創造性。課堂真正成了展示學生聰明才智的舞臺,教師不再是“一言堂”的堂主,成了情境的創設者、信息的提供者、探究的引導者、活動的組織者。
由于教者注重語文教學實效性的探索,課堂教學的效益較高,因而課外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很大。“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課內的高效帶來了課外學生自主讀書活動的開展,課外大量的閱讀為課堂教學引進時代的源頭活水,進一步促進了課堂教學師生的互動,讓語文課堂增添了生機與活力,使母語教學魅力四射。據楊老師介紹,她班上學生的讀書熱情很高。平時,她一有空閑就讀書,且在學生面前讀,美文、小說、雜志都讀,有時還把適合學生閱讀的文章讀給學生聽。她們還一起討論對書的看法,學生見教師參與,積極性也高,爭著去看這些書。有時,一本好書,一個月就在班上傳閱遍了。查閱資料、摘錄優美詞句是學生每天都有的作業。這些作業第二天在全班作交流,評比誰的資料準備得最好,最有價值。這樣,每個學生每天都要讀書。 每周擠出一課時間,每人準備一本書,或自閱,或換閱,專門給時間讓學生閱讀,教師也坐在一邊看書。為了使學生保持對詩文的閱讀興趣,楊老師也開展了不少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展示閱讀成果,享受收獲的喜悅。據初步統計:一學期,三分之一學生讀二十多本書,讀的少的也有近十本了。如果一本以一萬字計算,6年也就有150萬字了。她還結合本班學生愛寫小詩的特點,一篇文章學完后,或將文章提煉,或寫感受,自擬題目,寫成小詩.如學了《三顧茅廬》后,不少同學寫了《諸葛頌》,趙耀同學這樣寫:“才華橫溢天下獨,未出山前隆中度,玄德視君如己師,助劉立業子西蜀!贝鲿匀剡@樣寫:“才華橫溢諸葛亮,博學多才傳四方,明君劉備請出山,忠心為國意志強。”學了《九寨溝》,張云寫《游九寨溝后書》:“雪峰捅云銀光閃,湖泊好似玉石般,白練騰起銀花濺,異獸珍禽把家安!睂W《槐鄉五月》后,李力寫《槐花頌》: “遠眺槐林疑白云,又似西部雪山嶺,過路來人立刻停,醉臥樹下不離林!睂W《廬山的云霧》后,苗慧作《望廬山云霧》:“廬山最美數云霧,遮擋山峰似瀑布,蝴蝶其間翩翩舞,飄飄欲仙神仙屋!.....長期這樣,學生的語文素養怎能不提高呢?
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鳥語》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自讀課文,個性化的感知課本內容,主動將自己的收獲與同伴交流。
2、賞析課文重點片段,感受鳥與人和諧相處的意識和鳥兒給予我們的啟示。
3、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完成“自己與鳥”的對話練習。
教學準備:ppt課件資源的整合遠程教育設施設備
教學活動:
一、課前交流
《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兒歌》 《小學生課堂習慣養成兒歌》
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自信和決心走進我們今天的課堂。
二、互動體驗(導入)
1、教師播放 《鳥的世界》圖片。學生談看后的感受。
2、教師設疑:剛才的欣賞你有沒有感到有遺憾的地方,或者美中不足之處?(只有圖像沒有聲音)
3、欣賞聲色具備的《鳥的世界》。
4、師導課:是啊,沒有語言的人只能算得上是個啞巴,鳥類沒有了語言也會使原本大自然賦予的美麗黯然失色,今天就和同學們一起走進鳥的世界,去領略那鳥類奇妙的語言吧。
三、自讀課文,匯報交流。
1、學生自瀆課文。
2、你了解了哪些課文內容?學生交流匯報
3、學生讀詞語,師生解詞。
滲透理解詞語的方法:(1)工具書解詞(2)近義詞解詞(3)寫句子解詞 (4)關聯事物解詞
四、課文片段賞析
搬開了前進路上的絆腳石,請同學們接受我的邀請,進入今天的課文精彩片段賞析環節。
(一)布谷鳥:
1、預設:布谷鳥會催促塊塊出工。
2、聽布谷鳥叫聲,體會鳥語。它好象在說什么?
3、指導朗讀,練習對話。
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男女生對話
4、引讀第8節:這樣無拘無束的一問一答……
。ㄟ^渡:人們把布谷鳥的語言當作一種激勵啊!孩子們——
5、理解句子:
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懈!
。1)指名讀
。2)說話訓練:聲聲催促仿佛在說——
過渡:布谷鳥能催我奮進。這是我們和它的對話中感受到的。那么,從喜鵲的叫聲中你又讀懂了什么呢?
。ǘ┫铲o
1、學生交流!霸彩碌郊,喜事到家”
2、聯系課文指導朗讀:“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
3、引讀
4、理解句子:
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五、語言訓練,自編對話.
1、你聽!畫眉在叫,黃鶯在說話,百靈在說話,還有這寫鳥兒也在說話。發揮你的想象,聽聽鳥語,編編對話!
2、說話訓練:從————那里,我————————。
六、總結全文
鳥能給我們以啟迪、給我們帶來智慧和樂趣,鳥語讓我們遐想,鳥語讓我們快樂;感謝大自然,讓我們找到了又一個“知音”,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讓我們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為他們書寫贊歌、為他們護窩搭巢、為他們投放鳥食……爭做一個保護鳥兒的“小衛士”.
板書: 布谷鳥 催人奮進
喜 鵲增添樂趣
鳥語 畫 眉
黃 鶯
百 靈
課后反思:
閃光之處 1、學生的表現超出我的意料之外,參與積極,回答精彩。
2、教師對學生的答案指導及時,也比較到位。
3、教師在與鳥對話的環節沒因為受時間限制而淺嘗輒止,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望。
4、教師的語言力求精致,引用名言警句。
不足之處
1、教師的語言素質有待提高。
2、教師的心理素質應該在多次的開放課堂中得到鍛煉。
3、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細節處理要細斟酌,多思量。哪怕只是幾句簡單的導語設計,也要力求精湛。
4、讀的空間還是少了些,沒能讓學生在多讀的基礎上深入學習課文內容。
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鳥語》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15課《鳥語》(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作者與鳥兒的交談、猜想鳥語的意思、和鳥兒結下深厚感情的故事,體會作者的愛鳥之情。
3.激發學生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對鳥語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2.懂得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鳥的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視頻導入,激發情趣。
1.鳥兒的世界是美妙的,首先我們來欣賞視頻《聆聽鳥語》。
2.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繼續來學習第15課《鳥語》,和老師一起寫課題(生書空)。
【點評: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把鮮明生動的形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面對熱鬧非凡的畫面,學生也像鳥兒一樣情不自禁地嘰嘰喳喳議論,這正是他們內心的主觀需求,也是他們內心思想感情的真實表達。對課文中故事的講述,更激發了學生對鳥兒的興趣,使學生產生了閱讀期待,為深入學習課文奠定了基礎。]
二、一點突破,引出公冶長和燕子的故事。
1.提出問題:在剛才的視頻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重點說出鳥兒那悅耳的叫聲。)
2.欣賞各種鳥兒。
3.進一步提出問題:你們知道鳥兒說什么嗎?
4.出示燕子的呢喃軟語,引出公冶長的故事。(師指導朗讀,讀好燕子的呢喃軟語。)
【點評:這里的兩個問題很簡單,只要認真觀察,仔細讀了課文就能回答出來,主要引出公冶長的故事,引導學生朗讀好燕子的話!
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驗與布谷鳥交談的樂趣。
1.過渡:不僅古代的公冶長能聽懂鳥兒的叫聲,本文的作者也能。出示“我”與布谷鳥的對話,讀一讀。
2.播放布谷鳥的叫聲,再讀對話。
3.男女合作完成對話。
4.師生互動,猜猜老師的“布谷布谷”說的是什么?
5.和布谷鳥對話你感覺怎么樣?自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說說從哪看出有趣?
6.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7.過渡:是啊,布谷鳥是勤奮之鳥,時時催促他在學習上勤奮刻苦呢。所以作者才說“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疏忽”顯示紅色,什么意思?(粗心大意,忽略。)你有過疏忽的時候嗎?能用它說句話嗎?
【點評:這樣設計,既引出了布谷鳥的叫聲,又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課堂中學習課文。這是深刻理解文本內容的有效途徑!
四、聆聽喜鵲叫,再次感受鳥語的美妙。
1.師: 小作者不僅和布谷鳥成為了好朋友,和喜鵲的感情也不遜色,聽,“喳喳喳喳”它來了。出示:
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喜事到家,喜事到家。
2.學喜鵲叫,并說說還能聽到什么?
師:據說喜鵲是報喜之鳥,人們都很喜歡它,所以作者我一聽到它的叫聲,心里便有說不出的高興,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給人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3.師:我們都有遇到好事的時候,這時候你覺得喜鵲會對你說什么?
用“我……,喜鵲叫了,好像在說……”的句式說完整。
4.出示第六自然段,多種形式指導朗讀。
【點評:從布谷鳥的有趣到喜鵲的報喜,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真正融入文本內容。在無拘無束的學習氛圍中,展開學生的想象力,結合固定的句式,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又培養了語感,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情感升華,品悟鳥給我的啟示。
1.視頻中還有哪些鳥?(還有畫眉、黃鶯、百靈……)
師:是啊,“我”一聽到鳥的叫聲,便以“知音”自居,天長日久,和鳥兒建立了異常深厚的感情。
詞語理解:知音——知己;自居——自以為是。
句子理解:我便以“知音”自居。
生理解;師生共釋(作者自己以為自己成了鳥的知音。)
褒獎:作者成了鳥的知音,你們也成了鳥的知音了!
2.過渡:作者不但聽懂了鳥兒的“話”,還從鳥兒那里得到了很多啟示。那么,他得到了哪些啟示呢?
板書:得到啟示。
3.(出示句子,師生共同填空)
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
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
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
4.多媒體出示幾組圖片,如“烏鴉反哺、烏鴉喝水、啄木鳥治病、信鴿送信”等,讓學生課堂練筆:“從( )那里,我知道了( )。”
。1)練寫(教師巡查、指導)。
(2)展示(抽查、抽讀)。
。◤姆床傅臑貘f那里我知道了要孝順母親;
從催人奮進的布谷鳥那里,我知道了要奮發向上;
從聰明能干的烏鴉那里,我知道了遇事要動腦筋。
從助人為樂的啄木鳥那里,我知道了保護樹木的意義。
從歌聲悅耳的黃鶯那里,我知道了使人快樂的方法。
…………)
5.師:和鳥兒的交談無拘無束,很有樂趣;而且從鳥身上能得到啟示,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說——
出示: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6.那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應該怎么對待鳥兒呢?(生自由發表意見,暢所欲言:愛護鳥類;寫文章贊美鳥;宣傳愛護鳥;保護樹木;為小鳥筑窩搭巢……)
再齊讀最后一句話。
【點評:學文至此,學生已從鳥兒有趣的叫聲中體會到了樂趣,在這基礎之上又得到啟示。這樣從外表回到內在的品質,體現了由易到難,螺旋上升的理念!
六、布置作業。
1.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2.了解“中國鳥王”閻福興。
附:板書設計
鳥 語
樂 趣
好朋友
啟 示
【總評】
課文《鳥語》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主要講述了“我”與鳥兒交談、傾聽并揣摩鳥語的情景,與布谷鳥的交談我懂得了學習上不能疏忽怠慢;聽喜鵲的叫聲我倍感親切;還從燕子、大雁、蒼鷹……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體現了“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本文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趣,結構清晰,插圖也很精美。在這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中,我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結合學生特點,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和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具體而言,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1.注重課堂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和有效性。設計中,循序安排了復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發現學習、情感熏陶、課堂練筆等環節,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語文訓練。這樣的安排,無疑會對學生語文素養、語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2.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設計中,對關鍵詞的理解、對重點句的發現、對作者情感的把握,都是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發現的結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指導者,只作適當的引導和鼓勵,沒有出現越殂代庖現象。
3. 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課程標準》對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師的要求。設計中特別注意了這一點,把熏陶感染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從對作者愛鳥的行為中引申出對保護自然環境的正確認識,引導學生愛護鳥類、贊美鳥類、保護樹木……
此外,教學設計還體現了葉圣陶老先生“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的主張,以教材為藍本,進行了有效、有益的拓展,做到“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鳥語》教學設計 篇9
《鳥語》(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 、概括文章大意
二、新授
1.文章剛開始時作者對于鳥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呢?學生齊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愛鳥)
2.后來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的呢?自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3.作者和哪些鳥兒進行交談的?請大家大聲地朗讀課文的第三至十一自然段。
邊讀邊思考:你最感興趣的是哪種鳥語呢?
4.大家聽,布谷鳥在說些什么呢?(放音頻)
你怎么知道,小作者聽懂了?
“分明”
你能給它換一個詞語嗎?
確確實實、的確(學生齊讀這一句)
還聽懂了什么?
同學們看,在布谷鳥的語言中,作者聽懂了這么多,老師都想和它對話了。
你們也想來試一試嗎?
同座試一試,展示著練習
請兩對。(感覺怎么樣?師生點評)
你們看,布谷鳥,還在對作者說說什么呢?(想想)
小作者和布谷鳥兒對話,有趣極了,和喜鵲的對話更有意思。讓我們去聽一聽。(學生齊讀)
5.喜鵲的語言小作者聽懂了嗎?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能換種說法嗎?
(3)同學們。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學生說:中彩票、生寶寶、結婚、過節得到壓歲錢等等
同學們你們的喜事可真多,你們愿意做一只喜鵲來報喜嗎?請一位學生讀“喳喳喳喳”
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啊!齊讀。
6.在與布谷鳥、喜鵲的交談中,老師還懂得了很多鳥類的語言,還聽懂了什么鳥的語言?
。1)師生交流
。2)老師領讀課文的第十一自然段。同學們,此時此刻,作者已經成為鳥兒的知音,你們想成為鳥兒的知音嗎?我們也來與鳥兒對話,做做猜想……
。3)聽鳥的叫聲。(知道的學生說,不知道的老師說)用多媒體的設備出示圖片,并出現聲音
還想聽一聽嗎?還想聽誰的歌聲?它在說什么呢?
師生交流
還想聽誰的?它在說些什么呢?大家來猜想一下。
師生交流(生;多么美麗的早晨。
還想聽什么?它在說什么?(啄木鳥)(抓蟲子)
。ㄎ艺J為自己有幾個點所設計的拓展訓練是非常好的,不但在后面的試卷練習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習題,而且對于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通過這個訓練讓學生將自己的課外知識和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習題、和教材中例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了良好的訓練的目的。但在深入方面很欠缺,比如:作者為什么喜歡鳥語呢?這個問題的探討還不夠深入。)
7.作者更是鳥兒的知音,他還從鳥兒的身上得到了啟示。出示:從……
。1)指名讀
(2)指導讀,齊讀
(3)試著背一背(學生自練)――指名背(背誦得十分正確,如果帶上點感情就更好了)——再請一位――齊背
同學們,作者在和鳥兒接近、交談的過程中,鳥語不但好聽,還能給我們帶來啟示,因此,他深切地感受到: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引讀)
總結拓展:剛才我們跟著讀者聽鳥語、對話鳥語……看看我們又能感受到什么?
。4)出示: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仿照句式進行仿寫。
。5)放錄音(榕樹片斷)
最多的是麻雀……頃刻間就無影無蹤了,鳥語是最動聽的語言,找一個樹林子,你的心靈就貼近上的心靈,聽綠蔭深處的鳥的鳴聲。頑皮的山雨……假如天空中看不見鳥影,沒有鳥的叫聲,生活會多么……讓我們的家園……
。ㄟ@里,我設計了大段大段的描述性的語句,學生聽得很美,很入境。同時讀寫結合,讓學生進行小練筆。)
三、課外練習
1.這么美的課文,老師發現大家都愛上鳥了,老師這里還有兩個小練筆:
(1)聽鳥語談感想,找一種鳥,聽聽鳥鳴,談談自己的感受
。2)圍繞“愛鳥周”的活動,寫一封愛鳥護鳥的倡議書,或者招貼畫,來呼吁大家一起保護鳥
教后記
《鳥語》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主要講述了“我”與鳥兒交談、傾聽并揣摩鳥語的情景,體現了“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上課伊始先將收集的百靈、喜鵲、布谷鳥的叫聲配以圖片一一放給學生聽、看,讓學生說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然后引出公冶長的故事和文中“我”也想成為通曉鳥語的人。
接著,我引領學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進入文本,去和孩子們共同喜歡的鳥類聊天、對話,其間穿插梳理課文內容的“句式”訓練,同時這一句式也為之后的想象說話打基礎。孩子們沉浸在其中,樂此不疲。而教學“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一句時,我主要讓學生仿照句式進行仿寫。但是,由于時間和鋪墊不夠,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小作者還會從那些鳥的身上得到啟示呢?(這樣的處理方式就會使仿寫和想象融為一體,一舉兩得)學生的回答豐富而富有創意:“從捉蟲能手烏鴉那里,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薄皬囊估锩β档呢堫^鷹那里,我學到了保護莊稼的重要性!薄皬臑闃渲尾〉淖哪绝B那里,我認識到了助人的快樂!薄皬暮C娴那鍧崕熀zt那里,我知道了保護環境的重要。”“從努力起飛的雛鷹那里,我學到了不怕失敗的精神。”“從拼命保護孩子的母雞那里,我懂得了母愛的偉大!薄皬摹畤\嘰喳喳’正在練聲的百靈那里,我學到了勤學苦練的精神。“從行動迅速的翠鳥那里,我了解到做事的態度!薄皬纳朴谧较x的啄木鳥那里,我懂得了‘愛護樹木,人人有責’…………
當我們翻開色彩繽紛、凝結著編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充滿童真童趣的兒童世界。每一篇課文都引領著孩子們去認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這個美好的世界。我們惟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才能不斷地走進新課程,只有走進孩子,才能放飛孩子想象的翅膀。
小西湖小學 侯李萍
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鳥語》教學設計 篇10
環境贊歌,人鳥和諧——《鳥語》教學設計
認識教材:
蘇教版第八冊第15課《鳥語》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敘述了“我”愛鳥,愛看鳥兒那美麗的矯健的身姿,愛聽它們的歌聲和軟語。通過長期的與鳥兒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從它們的歌聲催促中,懂得了鳥語的含義,感受到燕子勤勞的可貴,從大雁飛行中,懂得紀律的重要,從蒼鷹高飛中,學會勇敢頑強的精神。在與鳥兒的交談揣摩中成為好朋友,懂得了道理。表達了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贊美了家鄉鳥語花香,人鳥和諧的美好環境。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很兒童化,學生讀起來很有韻味,要充分地抓住文中的好詞句,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品讀,悟出感情,積累好詞句。借助文中的描述環境,去揣摩文中所表達的感情,悟出排比句的含義,使思想感情得以升華。
我教學這篇課文的思路,從感情線入手,讓學生通過朗讀,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思考課文是怎樣抓住鳥的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的,你從叫聲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課文的作者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具體為:故事引入,激發興趣——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品析詞句,啟發明理——總結全文,遷移擴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生字,理解詞語并積累,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呢喃軟語 犒賞 催促 無拘無束 通曉
疏忽 怠慢 猜想 倍感親切
3、分析與鳥兒交談獲得啟示的句子,聯系上下文,體會排比句的含義。
4、懂得鳥兒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鳥、護鳥,激發學生保護生態環境,人鳥和諧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感知——————— ———————— 品析———————————
。ü适乱,朗讀課文,了解大意) (品析詞句)
感悟——————————————遷移—————————————
(體會排比句的含義,明白道理) (觀察一種鳥,寫一篇觀察日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白鳥語催人奮進,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贊揚家鄉的優美環境,我們要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環境,人鳥和諧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并積累,用帶點的詞造句。
聯系上下文,體會文中排比句的含義,明理。
懂得鳥兒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鳥護鳥,激發學生保護生態環境,人鳥和諧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體會文中排比句的含義,明理。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生字,理解詞語并積累,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3、給課文分段,理清層次。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情趣。
1、古時候有個蒙古族獵人,叫海力布,他能聽懂很多鳥兒的話語,每天都打很多獵物分給鄉親們,鄉親們都很喜歡海力布。有一天,海力布聽到鳥兒說這兒的山要嘣了,村莊要被毀滅了,鳥兒說要趕快要飛走了,晚點就來不及了。海力布趕回村里,把這件事告訴鄉親們。鄉親們在規定的時間內撤離得救了,可是海力布由于把鳥兒的話告訴了別人,自己卻變成了一塊石頭。鄉親們為了紀念海力布,就在他去世的地方立了一塊石碑,F在去大草原上旅游,還可以見到這塊叫海力布的石頭。世上能懂鳥語的可不止海力布哦!古時候還有一個叫“公冶長”的人也懂鳥語;現在也有人懂鳥語哦!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今天就學一篇有關鳥語的課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為了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通過故事引入,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板書課題:15、鳥語
。1)、讀課題
(2)、鳥語是什么意思?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要讀懂一篇課文,第一步要先懂得題目的意思!
3、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問:
預設:(1)、課文介紹了哪幾種鳥兒的語言?
(2)、古時候誰懂鳥語?
。3)、“我”是怎樣與鳥兒親密交談的?
(4)、“我”從鳥兒的話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5)、課文中有好多帶有引號的詞語,它有什么特殊的含義?
【學貴善疑,能提出問題,善于提問,且提出問題不但能結合課文,還要有一定的深度,訓練學生勤于動腦,善于提問題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默讀課文。
要求:(1)、帶著同學剛才提出的問題,默讀課文,畫出有關問題的答案。
。2)、讀通課文,讀準生字,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指名讀課文。(評議)
3、齊讀課文。
4、學習課文生字。
(1)、讀生字。 (2)、注意“怠”字的讀音。
。3)、提示:傻、鵲、噪、尉,書寫時要注意哪一筆。
5、理解由生字引出的詞語:
出示:呢喃軟語 犒賞 催促 無拘無束 通曉
疏忽 怠慢 猜想 倍感親切
。1)、讀詞語。
。2)、理解每個詞語的意思。(學生理解后口頭說意思)
。3)、讀帶有這些詞語的句子。
。4)、用 “ 疏忽 倍感親切 ”口頭造句。(學生口頭造句)
【弄清詞語,讀好長句子,是學習課文的第二步,只有把課文的詞語弄懂,句子讀通,才能讀懂文章,讀懂作者的內心!
6、再次自讀課文,思考剛才同學提出的問題,看能不能通過自己的閱讀去解決問題,如果自己不能解決,可以和同桌討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激發想象和創造力。學貴善疑,學習也要善于思考,會思考才能獨立地解決問題,運用已掌握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去解決問題,通過揣摩想象,自己完成找到答案,這樣才能算是讀懂文章!
7、檢查反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回答預設的問題。)
【根據學生回答的問題靈活補充,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自由想象空間。】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齊讀課文。
2、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想想可以分成幾部分,試歸納每部分的段意。
預設:可以分成四部分:
一(第一自然段)講“我”愛看鳥兒美麗矯健的身姿,愛聽它們的歌聲和軟語。
二(2——3自然段)介紹古時候有個叫“公冶長”的人精通鳥語,“我”也很想像公冶長那樣能與鳥兒交談。
三(4——7自然段)“我”從與布谷鳥、喜鵲、畫眉、黃鶯、百靈鳥的交談的話語中明白了道理。
四(第8自然段)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人鳥和諧。
【課程標準指出,能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中的結構,懂得寫作順序,便于課后寫作遷移,也便于復述文章的大意!
3、試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自己歸納試說)
4、試根據段意加小標題。 ( 指名學生試歸納)
預設板書:喜愛鳥語 盼望交談 猜想明理 人鳥和諧
【拉繩收網,理清脈絡,明白文義】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熟讀了課文,學習生字詞,理解詞意。給課文分段,理清脈絡,知道鳥語非常有趣,并從中獲得啟示,人鳥和諧多么美好。
四、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附板書設計:
15、鳥語
喜愛鳥語
盼望交談
猜想明理
人鳥和諧
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鳥語》教學設計 篇11
作者:黃浦區中華路第三小學 孫嶸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89
《鳥語》教學設計二
黃浦區中華路第三小學孫嶸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通曉、犒賞、呢喃、應驗”等詞語的意思。
2.聯系上下文,理解句意,練習說話。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熱愛鳥類、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視聽導入
看看畫面,你看到什么?聽到了什么?有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從小就愛鳥,愛看鳥兒那矯健的身姿,愛聽他們的歌聲和軟語,于是動筆寫寫下了這篇文章。
板書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知
1、輕聲讀課文,特別要注意這些詞語的讀音!想想:課文寫了,“我”和哪幾種鳥對話?
2、學習字詞:
通曉 犒賞 呢喃 疏忽 軟語 翩翩飛翔 倍感親切 搏擊風雨
。1)重點理解:犒賞呢喃軟語通曉
你不理解哪些詞?請工具書幫忙——課文中找找——課件演示理解“呢喃軟語”
。2)了解“公冶長”
3、學習二、三小節。男生讀2節,女生讀第三節。
4、聽到了什么,自讀4—10節。用筆劃劃。
三、重點理解
。ㄒ唬┎脊萨B:
1、預設:布谷鳥會催促塊塊出工。
2、聽布谷鳥叫聲,體會鳥語。它好象在說什么?
3、指導朗讀,練習對話。
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男女生對話
4、引讀第8節:這樣無拘無束的一問一答……
。ㄟ^渡:人們把布谷鳥的語言當作一種激勵。『⒆觽儭
5、理解句子:
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懈。
。1)指名讀
。2)說話訓練:聲聲催促仿佛在說——
過渡:布谷鳥能催我奮進。這是我們和它的對話中感受到的。那么,從喜鵲的叫聲中你又讀懂了什么呢?
(二)喜鵲
1、學生交流!霸彩碌郊,喜事到家”
2、聯系課文指導朗讀:“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
3、引讀
4、理解句子:
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1)齊讀。
。2)聯系前文理解:雖然……但……
。3)指導朗讀。
(4)引讀第10節(聽鳥叫,編對話。)
你聽!畫眉在叫,黃鶯在叫,百靈在叫,還有這寫鳥兒也在叫。發揮你的想象,聽聽鳥語,編編對話!
5、語言訓練,自編對話.
四、深化感受
1、引讀11節。
2、說話訓練:從————那里,我————————。
五、總結全文
鳥語讓你遐想,鳥語讓你快樂;感謝大自然,讓我們找到了又一個“知音”,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滿懷深情地再讀最后一節: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板書:
布谷鳥
喜鵲 催人奮進
畫眉 增添樂趣
鳥語 黃鶯
百靈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鳥語》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生字新詞。
2.正確、端正地寫字。
3.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4.指導讀好鳥語,體會鳥語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內容;指導讀好鳥語,體會樂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出質疑
1.大自然的聲音真是豐富多樣!你聽(播放鳥鳴聲),你會想到哪些擬聲詞?交流。
2.老師也找來了一些擬聲詞,我們來積累一下:(出示擬聲詞)齊讀。
3.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課文跟聲音有關,板書課題,齊讀。讀了課題,你想了解什
么?(學生質疑)你們提的問題很有討論的價值,這篇課文是怎樣把問題寫清楚的呢,就要你們好好去閱讀課文了。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課前老師已經布置你們預習了,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再自由讀課文一遍,同時找找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哪幾種鳥兒的鳥語?
2.檢查
1)出示:“通曉”認讀,再出示字義(懂得 知道),你們發現了什么?
2)老師這里有三組詞,看看哪組和通曉是一類的?(出示生字詞語)
個人讀,相機評議“疏忽”、“應驗”、“呢喃”,正音后再齊讀。
用你們的手勢告訴老師,哪一組詞語與“通曉”是同一類的?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就是很豐富,有時候我們關注到字的組成能幫助我們理解更多地詞語。
3)點擊生字,紅色字是本課的生字,你們在預習中覺得哪些字特別難寫好看。學生提出,重點指導“傻”和“勤”。
3.理清脈絡,了解內容
1)讀了課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鳥兒地鳥語呀?交流,師相機貼(詞卡)
燕子
布谷
喜鵲
除了這些鳥,課文還介紹了哪些鳥?誰上來排一排?(適當引導)
師小結:這三種鳥按順序獨立成段,這些鳥放在一個段落里,可以排成一排,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理清文章的脈絡。從文章的脈絡我們可以看出,寫其他鳥,在寫法上叫“略寫”,而“詳寫”了上面三種鳥,板書:略 詳
2)如果第一個例子我們用“燕子送信”來概括,那二、三兩個例子我們用什么來概括?快速默讀4到6自然段,交流。
3)不管是燕子送信、還是布谷催工、喜鵲報喜,它們給我帶來了什么?板書:樂趣
4)那第7自然段講了什么呢?默讀思考,交流后引導:板書:啟示
5)那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看板書引導:鳥兒們給我帶來了樂趣和啟發)你看,這么長的課文,被我們一句話概括了。希望以后你們都能具有這種概括能力,能把課文讀得薄。
三、指導鳥語,體會樂趣
過度:給我帶來快樂的首先從燕子送信開始。
第一次鳥語
1.出示第二自然段。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自讀。神奇嗎?誰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這里有個人,出示公冶長的資料,默讀了解。
3.誰來有趣地讀一讀鳥語,誰加上動作讀一讀。
4.“呢喃”鳥語怎么讀?個人讀,齊讀
5.這樣讀很有節奏感,不信我們打起拍子讀。此時的我多么想做通曉鳥語的公冶長呀!
第二次鳥語
過度:我們來看看我與布谷的對話。
1.出示對話:同桌互讀,哪組來試一試?
2.布谷怎么叫的?跟老師學一學,注意節奏。老師問,你們答,請在答前加上叫聲。
3.師:布谷,種田織布,勤勞刻苦,你發現了什么?你看跟布谷說話多有趣,不僅寫出了節奏美,還寫出了音樂美。再感受一下。
4.我跟布谷一問一答,是什么感覺?
第三次鳥語
過度:下面這只鳥是人見人愛的,它是---,它怎么叫?什么意思?
1.出示句子和圖:老師學叫聲,你們來說意思(半句低、半句高、連起來低、連起來高)
2.分組,看老師手勢,組交換。
3.俗話說:喜鵲到,喜事到。想一想人們什么時候希望聽到喜鵲的叫聲?交流。
4.看圖說說,喜鵲在說什么?(說的時候,加上叫聲)
引讀:雖然它的話語大多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帶來……
四、總結課文,聆聽練筆
1.總結:今天我們只讀了三種鳥兒地鳥語,我們從中感受到許多樂趣!鳥語不僅節奏美、音樂美,而且內容也很美,我們從中體會到我對鳥兒一種什么感情?板書:愛。其實這種愛不僅僅表現在鳥語上,課文還有一些地方也能讓我們體會很多樂趣,那我們下節課好哈地去品讀。
2.小練筆:認真聽,發揮你的想象,鳥兒們在說些什么?
(小提示:清晨,我背著書包去上學,聽到……
夕陽西下,鳥兒們回巢了……
……
五、課外閱讀,拓展延伸
網上閱讀: 《“中國鳥王”閻福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