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長春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我們去聽秋的聲音》教案(精選4篇)

長春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我們去聽秋的聲音》教案

發布時間:2022-11-07

長春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我們去聽秋的聲音》教案(精選4篇)

長春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我們去聽秋的聲音》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邊讀邊想,讀中賞美景、想中會美景,體會秋天美妙的聲音,涵詠秋天的韻味。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拓展聯系,仿寫詩文。

  教學重點:

  邊讀邊想,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讀中賞美景、想中會美景,體會秋天美妙的聲音,涵詠秋天的韻味。

  教學難點:

  拓展聯系,仿寫詩文。

  一、導入。

  1、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我們去聽秋的聲音,現在老師要檢查一下你們的學習收獲,我們來讀詞語。

  2、師:同學們詞語讀的不錯,那這節課你們想不想有更大的收獲?

  生:想。

  師:這節課讓我們再去聽聽秋的聲音。

  二、品讀想象、體會交流。

  (一)初讀。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同桌讀、小組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詩中具體寫了什么聲音?

  2、學生匯報。

  3、師: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

  4、生匯報。

  (二)美讀。

  1、自由讀。

  請同學們美美地讀一讀這首小詩,喜歡讀誰的聲音就讀誰的聲音。

  2、學生匯報讀。

  生1:我喜歡讀落葉的聲音。

  生2:我喜歡讀昆蟲的聲音。

  生3:我喜歡讀大雁的聲音。

  3、學生想象。

  請同學們在這美麗的秋天里,想象一下落葉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會對樹媽媽說些什么呢?蟋蟀唱起離別歌,它會唱些什么呢?大雁要飛到南方過冬去了,會對留在這里的朋友說些什么呢?

  (1)聽聽,秋的聲音,大樹抖抖身子說:“     。”

  (2)聽聽,秋的聲音,蟋蟀唱起離別歌:“     。”

  (3)聽聽,秋的聲音,大雁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

  師:讓我們走進秋,走進這遼闊透明的音樂廳。學生齊讀最后一節。

  (三)再讀。

  師:讓我們再去聽一聽秋的聲音,感受秋的美妙。

  1、指名讀,讀出秋天的美好。

  2、齊讀,讓我們懷著這份喜悅,為金色的秋天送上我們的祝福。

  三、續寫詩文。

  1、師:秋的聲音是豐富的,秋的聲音是美妙的……讓我們來當當小詩人,把自己聽到的聲音寫下來好嗎?

  2、學生仿寫詩文。

  3、匯報交流。

  四、作業。

  1、畫一畫你眼中的秋天。

  2、收集有關秋天的詩歌。

長春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我們去聽秋的聲音》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秋天,讀懂課文,入情朗讀,邊讀邊想象,從秋天的不同聲音中,體味秋天獨特的風情,體會詩人表現秋天的方式,在理解、朗讀背誦中發展語言,受到情感的熏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教學重點:從秋天的聲音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體會秋天的神韻。

  教學難點:仿照詩歌的形式,仿寫詩文。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自主探究。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讀題引入。

  1.秋天是個色彩斑斕的世界,秋天是個味道豐富的世界,秋天還是一個美輪美奐的音樂廳。在你的印象中,秋天有哪些特有的聲音?

  2.這一節課,我們就隨著作者一起去聽秋的聲音,請大家齊讀課題——《我們去聽秋的聲音》。

  二、初讀課文,感知詩歌內容。

  1.教師范讀詩歌,注意聽清每一個字的字音。

  2.學生自由練讀,圈畫出不認識的生字,教師巡視,引導學生借助文中拼音和工具書識字。

  3.請四名學生分別讀詩的各小節,糾正字的讀音,注意象聲詞“刷刷”讀時要輕。認讀并學習“刷”。

  板書:刷刷、蛐蛐 。

  4.每一小節詩都描寫了秋天里哪些事的聲音?默讀課文,拿出筆來在書上畫一畫。(第一小節:黃葉與大樹道別;第二小節:蟋蟀與陽臺離別;第三小節:大雁叮嚀、秋風歌吟)

  三、再讀課文,關注字詞。

  1.黃葉與大樹道別,“道別”一詞你還能換成文中的另一個詞語嗎?(離別)板書,學習“離”,注意“離”字的寫法,指導寫一個“離”字。

  2.蟋蟀與陽臺是怎樣離別的呢?詩中是怎樣描寫的?讀一讀。(鼓起音翅)將翅膀張開,學習“翅”。發出美妙動聽的歌聲,就是離別的歌韻。

  3.出聲讀第三小節詩,體會天空、田野里的聲音。學習“雁、暖、嚀、掠”,理解“叮嚀”的意思。

  4.正是因為有這么多美妙的聲音,我們置身于秋天的大自然中,仿佛走進了一個音樂廳,這是一個什么樣的音樂廳?(遼闊、透明)學習“遼”。

  鞏固黑板上的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四、多種形式讀課文。

  可以同桌配合讀、分小組讀、男女比賽讀、齊讀等。

  五、作業。

  1.書寫生字。

  2.秋天里還有哪些聲音?想一想,寫下來。

  板書設計:

  我們去聽秋的聲音

  刷刷 離 翅 遼 雁

  暖 嚀 掠

  第二課時

  一、指導讀題。

  板書課題,指名讀題,你想突出哪個詞就重讀哪個詞。

  1.重讀“聽”——你想怎樣去聽?(好好、用心、仔細去聽)

  2.重讀“秋的聲音”——是聽秋的聲音,而不是春、夏、科的聲音。

  3.重讀“我們”—是我們去聽,而不是你們,一定要有我。

  好,現在我們一起去聽秋的聲音吧!

  二、感受詩情,讀出感情。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7頁,自己在下面美美地讀一讀這首小詩,然后思考:你聽到了哪些秋的聲音?

  (學生先讀文,再說聽到了什么聲音)大樹抖抖身子,是黃葉落下的聲音。

  哪一小節詩使你聽到了這種聲音。(板書:黃葉 刷刷)

  2.誰聽過黃葉下落的聲音?(學生模仿:刷——刷——)指導讀:刷刷,讀整節詩。

  3.能不能把大樹抖身子的樣子讀出來?(看圖片,感悟讀)

  如果學生讀得快、重,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思考:樹葉是想馬上離開大樹的束縛嗎?心想,我終于自由了嗎?引導學生領悟到應該讀得輕一點、慢一點,讀出黃葉對大樹依依惜別之情。

  4.這時,黃葉要與一同走過春、夏、秋三個季節的大樹道別了,它可能會對大樹說些什么呢?(大樹由根部吸收養料,經枝干輸送給葉片,才使黃葉長得這樣漂亮,我們還把它收藏為標本呢!這時黃葉要脫離大樹的滋養,它還會對大樹說些什么呢?)

  (1)這是一片念舊情的黃葉,是一片知道感恩的黃葉,是一片不善表達,但把情誼銘記心中的黃葉……你們一定能把這一小節讀好,誰來讀一讀?

  (2)我們一起把黃葉對大樹的情誼通過我們的朗讀表達出來。(齊讀)

  (二)學習第二小節

  1.你還聽到了哪些聲音?

  學生讀,蟋蟀 蛐蛐 的叫聲。(板書:蟋蟀 蛐蛐 )教師板書,學生讀詩。

  2.作者把蟋蟀的叫聲想象成蟋蟀和陽臺離別的歌韻,歌韻是什么意思?(和諧、動聽的聲音。)

  3.蟋蟀把自己和諧、動聽的歌聲留給陽臺,它怎樣唱出這首歌的呢?文中有一個動詞告訴我們,快找一找。(鼓起)

  4.作者為什么要寫蟋蟀“鼓起”,而不是“張起”、“伸展”呢?

  5.模仿做鼓嘴的動作,理解鼓的含義——憋足氣,用盡全身力氣,把聲音叫得響響的。

  6.蟋蟀馬上就要與陽臺長時間分開了,它要把最嘹亮的歌聲獻給陽臺。老師把它們離別時聲音錄了下來,請同學們聽一聽。(聽聲音)

  7.誰能讀一讀這小節詩?

  (三)學習第三小節

  1.師接著讀第三小節詩。

  2.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板書;大雁 叮嚀)

  3.你們聽過誰對你的叮嚀?(媽媽、姥姥、姑姑等)

  他們對你叮嚀些什么?他們叮嚀的話語,你聽后有一種什么感受?(感覺心里暖暖的。)這兩行詩應該怎樣讀?

  4.大雁追著去叮嚀,緊趕慢趕的,很怕把誰落下,想一想大雁可能會向誰叮嚀?會叮嚀些什么呢?

  山川、河流、田野、村莊、街道、城市里的動植物,還有人類。只要它飛到哪里,叮嚀的話語就留在哪里。文中哪個詞能體現出大雁留下了串串叮嚀,飛到哪,叮嚀聲就留在哪?(撒下)做動作,再讀。

  5.這是一群多么富有愛心的大雁,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兩行詩。

  6.田野里又有什么聲音呢?

  (豐收的歌吟。板書:豐收 歌吟)

  7.秋風掠過田野,給我們送來了什么碩果?(用ABB式詞語來形容)

  8.當一陣陣秋風輕輕拂過田野,使田野里的顏色發生了多姿多彩的變化。你們看,田野由綠色變成了淡黃色,又由淡黃變成了金黃,這不,農民們開始忙著收割了。你仿佛聽到田野里傳出什么聲音?

  9.秋天,人們是這樣的快樂、喜悅,就帶著這種感情美美地讀一讀后兩句。指名讀,男女同學配合讀整首詩。

  (四)學習第四小節

  1.大家聽,黃葉刷刷,蟋蟀蛐蛐,大雁叮嚀,豐收的歌聲交織在一起,我們仿佛走進了一個音樂廳。

  2.學生端起書,一起齊讀最后一節。

  3.這是一個什么樣的音樂廳?(遼闊、透明)為什么說這個音樂廳是遼闊、透明的?你如何理解?(作者把整個大自然都看做一個音樂廳,它是廣闊的、無邊無際的;說它透明,是因為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氣爽,空氣格外清新,放眼望去整個音樂廳沒有墻壁,沒有阻礙,所以是透明的。)

  4.要把這種空曠、奇妙的感覺讀出來。

  5.大自然這個造物主實在太神奇了,賦予了秋天這么多美妙、動聽的聲音,讓我們一起把這首小詩讀一讀。老師和大家配合讀好嗎?師生配合讀詩。

  三、學作詩人,擴展延伸。

  1.是啊,這樣一個遼闊、透明的音樂廳,你要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你還能聽到許多秋的聲音呢。除了文中向我們介紹的這幾種聲音,還有什么呢?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3.仿寫:秋的聲音,還有好多好多……把你聽到的聲音也像詩人那樣把它們寫下來好嗎?可以仿照詩中的某一小節來寫,也可以借助老師給的提示來寫。

  聽聽,秋的聲音,果園里(池塘邊,馬路旁,森林里,校園里,花壇里……), 是 。

  4.寫完后,交流展示,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要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

  總結:秋的聲音,在豐收的田野上,在辛勤的汗水中,在金黃的谷穗里……只要你用心去聽,就會聽到更多秋的聲音。

  四、作業。

  1.完成自己創作的小詩,可以為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搜集有關秋天的詩歌、散文,美美地讀一讀。

  板書設計:

  黃葉 刷刷

  蟋蟀 蛐蛐

  我們去聽秋的聲音 “音樂廳”

  大雁 叮嚀

  豐收 歌吟

長春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我們去聽秋的聲音》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一邊讀一邊展開想像,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2、會認6個,會寫9個生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教學重點與難點:會認會寫生字,有感情朗讀課文。仿照詩歌的形式,仿寫詩文。

  教學準備:錄制秋天的各種聲音

  教學方法:感悟法自學法討論法欣賞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師:秋天的雨,趁我們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秋天悄悄地向我們走來。它的腳步輕輕的,可我們還是分明聽到了秋的的聲音。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2課(齊讀課題)

  2、秋天的聲音可不容易發現,小朋友們可要認真用心去傾聽,去想象。(再次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師:大家趕快親自去聽聽秋的聲音吧!打開語文書,翻到第2課,有感情讀一讀課文。注意了,要想讀得好,必須先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才行。

  2、生自由練讀。

  3、檢查。

  (1)師:同學們,剛才我們透過文字和作者一起去聽了聽秋天的聲音。現在,誰愿意用讀的方式帶著老師一起去聽一聽呢?

  (2)分小節朗讀

  (3)點評

  四、具體學習

  (一)學習第1、2、3小節。

  1、師:“聽聽,我們聽到了秋的聲音”,誰能告訴我你從課文中聽到了秋天的哪些聲音?找一找。

  2、師:找到了嗎?誰來告訴我?師隨機板書:

  黃葉 刷刷

  蟋蟀 嚁嚁

  大雁 叮嚀

  秋風 歌吟

  3、師:在這些聲音中,你最喜歡哪種呢?找到你喜歡的那一節,再去讀一讀。(生再讀。)

  4、師:哪個同學愿意把你喜歡的聲音的那一節和大家一起分享?

  5、朗讀交流。

  (1)第一小節

  生讀。

  師:能告訴老師你為什么這么讀嗎?

  師:說得真好,喜歡這“刷刷”聲的同學們,用你們自己的感受來讀讀一段。

  (2)第二小節

  生讀。

  師:可愛的小蟋蟀在說什么呢?

  師:我們分小組來當當可愛的小蟋蟀吧!

  分小組朗讀。

  (3)第三小節

  生讀。

  師:在這美麗的秋天里,落葉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小蟋蟀也唱起了離別歌,大雁也飛往南方過冬去了。大雁它會對它的朋友叮嚀些什么呢?

  體會“叮嚀”

  師:星期一早上,當你背起書包上學時,媽媽會怎么叮嚀呢?

  師:是啊!媽媽的叮嚀飽含著對你的關心和愛護,那大雁又會對它的好朋友留下些什么話呢?

  師:留在這里的朋友聽到大雁的話,心里會感到多么溫暖呀!這時候秋風也來了,秋風又會對它的朋友說些什么呢?

  (秋風會對農民伯伯說:“豐收了,豐收了,快到田里收稻谷吧!”)

  師:我們也來學學大雁、秋風和我們的朋友說一說吧!(齊讀)

  6、師總結:1、2、3小節寫了秋的聲音有“黃葉道別的話音,蟋蟀告別的歌韻,大雁暖暖的叮嚀,和秋風豐收的歌吟”。

  五、學習字詞

  1、小組合作學習1、2、3節的生字詞

  2、匯報

  六、自由讀文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4小節

  1、師:秋天的聲音多奇妙。在大家的朗讀中,我們一起走進了秋,走進了這遼闊的音樂廳。這音樂廳就是“神奇的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秋天的聲音無處不在。我們再好好去聽聽,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呢?

  2、指名說,引導學生用詩歌的形式,用“聽聽,秋的聲音,……”句式來說。為課后的續寫詩文打下基礎。

  3、師:是啊,秋的聲音,我們已經說了很多,可還有好多好多…..秋的聲音在…..

  (二)總結全文

  1、師:聽聽,我們聽到了秋的聲音,我們心中是多么高興呀!讓我們再拿起書,一起快樂地齊讀課文,用朗讀來表達我們心中的喜悅吧!

  2、齊讀全文。

  (三)學習第4小節的生字詞

  五、續寫詩文

  1、師:孩子們秋天把這么美妙的聲音送給了我們,那我們是不是也該送分禮物給秋天,來贊美秋天!照著課文第一、二小節的樣子來寫一寫嗎?都來當當小詩人!可以想想如果你是小花,你會發出什么聲音,你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汗水,你會什么聲音,你又會說些什么?

  2、生寫,并交流。

  六、課外延伸

  1、聽到同學那快樂、喜悅的讀書聲,秋姑娘格外開心。她特意給我們準備了一份小禮物送給大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出示學生課前準備的秋天的詩。

長春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我們去聽秋的聲音》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秋天,讀懂課文,入情朗讀,邊讀邊想象,從秋天的不同聲音中,體味秋天獨特的風情,體會詩人表現秋天的方式,在理解、朗讀背誦中發展語言,受到情感的熏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教學重點:從秋天的聲音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體會秋天的神韻。

  教學難點:仿照詩歌的形式,仿寫詩文。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自主探究。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讀題引入。

  1.秋天是個色彩斑斕的世界,秋天是個味道豐富的世界,秋天還是一個美輪美奐的音樂廳。在你的印象中,秋天有哪些特有的聲音?

  2.這一節課,我們就隨著作者一起去聽秋的聲音,請大家齊讀課題——《我們去聽秋的聲音》。

  二、初讀課文,感知詩歌內容。

  1.教師范讀詩歌,注意聽清每一個字的字音。

  2.學生自由練讀,圈畫出不認識的生字,教師巡視,引導學生借助文中拼音和工具書識字。

  3.請四名學生分別讀詩的各小節,糾正字的讀音,注意象聲詞“刷刷”讀時要輕。認讀并學習“刷”。

  板書:刷刷、蛐蛐 。

  4.每一小節詩都描寫了秋天里哪些事的聲音?默讀課文,拿出筆來在書上畫一畫。(第一小節:黃葉與大樹道別;第二小節:蟋蟀與陽臺離別;第三小節:大雁叮嚀、秋風歌吟)

  三、再讀課文,關注字詞。

  1.黃葉與大樹道別,“道別”一詞你還能換成文中的另一個詞語嗎?(離別)板書,學習“離”,注意“離”字的寫法,指導寫一個“離”字。

  2.蟋蟀與陽臺是怎樣離別的呢?詩中是怎樣描寫的?讀一讀。(鼓起音翅)將翅膀張開,學習“翅”。發出美妙動聽的歌聲,就是離別的歌韻。

  3.出聲讀第三小節詩,體會天空、田野里的聲音。學習“雁、暖、嚀、掠”,理解“叮嚀”的意思。

  4.正是因為有這么多美妙的聲音,我們置身于秋天的大自然中,仿佛走進了一個音樂廳,這是一個什么樣的音樂廳?(遼闊、透明)學習“遼”。

  鞏固黑板上的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四、多種形式讀課文。

  可以同桌配合讀、分小組讀、男女比賽讀、齊讀等。

  五、作業。

  1.書寫生字。

  2.秋天里還有哪些聲音?想一想,寫下來。

  板書設計:

  我們去聽秋的聲音

  刷刷 離 翅 遼 雁

  暖 嚀 掠

  第二課時

  一、指導讀題。

  板書課題,指名讀題,你想突出哪個詞就重讀哪個詞。

  1.重讀“聽”——你想怎樣去聽?(好好、用心、仔細去聽)

  2.重讀“秋的聲音”——是聽秋的聲音,而不是春、夏、科的聲音。

  3.重讀“我們”—是我們去聽,而不是你們,一定要有我。

  好,現在我們一起去聽秋的聲音吧!

  二、感受詩情,讀出感情。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7頁,自己在下面美美地讀一讀這首小詩,然后思考:你聽到了哪些秋的聲音?

  (學生先讀文,再說聽到了什么聲音)大樹抖抖身子,是黃葉落下的聲音。

  哪一小節詩使你聽到了這種聲音。(板書:黃葉 刷刷)

  2.誰聽過黃葉下落的聲音?(學生模仿:刷——刷——)指導讀:刷刷,讀整節詩。

  3.能不能把大樹抖身子的樣子讀出來?(看圖片,感悟讀)

  如果學生讀得快、重,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思考:樹葉是想馬上離開大樹的束縛嗎?心想,我終于自由了嗎?引導學生領悟到應該讀得輕一點、慢一點,讀出黃葉對大樹依依惜別之情。

  4.這時,黃葉要與一同走過春、夏、秋三個季節的大樹道別了,它可能會對大樹說些什么呢?(大樹由根部吸收養料,經枝干輸送給葉片,才使黃葉長得這樣漂亮,我們還把它收藏為標本呢!這時黃葉要脫離大樹的滋養,它還會對大樹說些什么呢?)

  (1)這是一片念舊情的黃葉,是一片知道感恩的黃葉,是一片不善表達,但把情誼銘記心中的黃葉……你們一定能把這一小節讀好,誰來讀一讀?

  (2)我們一起把黃葉對大樹的情誼通過我們的朗讀表達出來。(齊讀)

  (二)學習第二小節

  1.你還聽到了哪些聲音?

  學生讀,蟋蟀 蛐蛐 的叫聲。(板書:蟋蟀 蛐蛐 )教師板書,學生讀詩。

  2.作者把蟋蟀的叫聲想象成蟋蟀和陽臺離別的歌韻,歌韻是什么意思?(和諧、動聽的聲音。)

  3.蟋蟀把自己和諧、動聽的歌聲留給陽臺,它怎樣唱出這首歌的呢?文中有一個動詞告訴我們,快找一找。(鼓起)

  4.作者為什么要寫蟋蟀“鼓起”,而不是“張起”、“伸展”呢?

  5.模仿做鼓嘴的動作,理解鼓的含義——憋足氣,用盡全身力氣,把聲音叫得響響的。

  6.蟋蟀馬上就要與陽臺長時間分開了,它要把最嘹亮的歌聲獻給陽臺。老師把它們離別時聲音錄了下來,請同學們聽一聽。(聽聲音)

  7.誰能讀一讀這小節詩?

  (三)學習第三小節

  1.師接著讀第三小節詩。

  2.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板書;大雁 叮嚀)

  3.你們聽過誰對你的叮嚀?(媽媽、姥姥、姑姑等)

  他們對你叮嚀些什么?他們叮嚀的話語,你聽后有一種什么感受?(感覺心里暖暖的。)這兩行詩應該怎樣讀?

  4.大雁追著去叮嚀,緊趕慢趕的,很怕把誰落下,想一想大雁可能會向誰叮嚀?會叮嚀些什么呢?

  山川、河流、田野、村莊、街道、城市里的動植物,還有人類。只要它飛到哪里,叮嚀的話語就留在哪里。文中哪個詞能體現出大雁留下了串串叮嚀,飛到哪,叮嚀聲就留在哪?(撒下)做動作,再讀。

  5.這是一群多么富有愛心的大雁,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兩行詩。

  6.田野里又有什么聲音呢?

  (豐收的歌吟。板書:豐收 歌吟)

  7.秋風掠過田野,給我們送來了什么碩果?(用ABB式詞語來形容)

  8.當一陣陣秋風輕輕拂過田野,使田野里的顏色發生了多姿多彩的變化。你們看,田野由綠色變成了淡黃色,又由淡黃變成了金黃,這不,農民們開始忙著收割了。你仿佛聽到田野里傳出什么聲音?

  9.秋天,人們是這樣的快樂、喜悅,就帶著這種感情美美地讀一讀后兩句。指名讀,男女同學配合讀整首詩。

  (四)學習第四小節

  1.大家聽,黃葉刷刷,蟋蟀蛐蛐,大雁叮嚀,豐收的歌聲交織在一起,我們仿佛走進了一個音樂廳。

  2.學生端起書,一起齊讀最后一節。

  3.這是一個什么樣的音樂廳?(遼闊、透明)為什么說這個音樂廳是遼闊、透明的?你如何理解?(作者把整個大自然都看做一個音樂廳,它是廣闊的、無邊無際的;說它透明,是因為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氣爽,空氣格外清新,放眼望去整個音樂廳沒有墻壁,沒有阻礙,所以是透明的。)

  4.要把這種空曠、奇妙的感覺讀出來。

  5.大自然這個造物主實在太神奇了,賦予了秋天這么多美妙、動聽的聲音,讓我們一起把這首小詩讀一讀。老師和大家配合讀好嗎?師生配合讀詩。

  三、學作詩人,擴展延伸。

  1.是啊,這樣一個遼闊、透明的音樂廳,你要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你還能聽到許多秋的聲音呢。除了文中向我們介紹的這幾種聲音,還有什么呢?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3.仿寫:秋的聲音,還有好多好多……把你聽到的聲音也像詩人那樣把它們寫下來好嗎?可以仿照詩中的某一小節來寫,也可以借助老師給的提示來寫。

  聽聽,秋的聲音,果園里(池塘邊,馬路旁,森林里,校園里,花壇里……), 是 。

  4.寫完后,交流展示,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要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

  總結:秋的聲音,在豐收的田野上,在辛勤的汗水中,在金黃的谷穗里……只要你用心去聽,就會聽到更多秋的聲音。

  四、作業。

  1.完成自己創作的小詩,可以為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搜集有關秋天的詩歌、散文,美美地讀一讀。

  板書設計:

  黃葉 刷刷

  蟋蟀 蛐蛐

  我們去聽秋的聲音 “音樂廳”

  大雁 叮嚀

  豐收 歌吟

長春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我們去聽秋的聲音》教案(精選4篇) 相關內容:
  •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精選15篇)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講的是伊琳娜對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感到奇怪。她動手做實驗,發現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朗志萬知道了,說:“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爬天都峰》教學設計(通用13篇)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全文共有10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寫天都峰的高和陡。...

  •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兩首》教學設計(精選16篇)

    這一課共編排了兩首古詩。《江畔獨步尋花》一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杜甫。這是詩人寫的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里的第六首,全組詩共七首,記錄了詩人在四川成都錦江邊獨自散步尋花的全過程。詩的題目是“尋花”,全詩圍繞著花景來寫。...

  •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通用14篇)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一個老爺爺坐在旁邊的石頭上休息。兩個媽媽都夸耀自己的兒子如何好,另一個媽媽什么也沒說。她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學設計(通用16篇)

    學習目標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

  •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及反思(精選2篇)

    【教學目標】1.認讀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假”的讀音,會寫“落、荒”等13個字,正確讀寫“陣雨、荒野”等詞語。2.朗讀課文,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意境。【教學重點】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詩歌的內容。...

  •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的教學設計模板(精選17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各生字詞,正確讀寫“掌聲、文靜、愿意、姿勢、輪流、情況、麻痹癥、鼓勵”等詞語。指過程與方法:聯系上下文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懂得課文中兩次“掌聲”的...

  • 三年級上冊語文《花鐘》教案(通用15篇)

    一、教學目標:1、會認“怒、暮、燥”等8個生字,會寫“斗、艷、內”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艷麗、蘇醒”等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身喜歡的局部。...

  •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秋天的雨(精選7篇)

    教學要求1、自學生字生詞,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2、通過資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秋雨的特點,感受秋雨的美。...

  • 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教學反思(精選16篇)

    《掌聲》這篇課文講述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英子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走出了困境,打開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

  • 三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學習一組與海島、港口有關的詞語,認識6個生字,并能根據詞語想象畫面。2、認識漢語一詞多義的語言現象。3、能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總結理解難懂的句子的方法。4、能仿照例子,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不懂就要問》教案(精選16篇)

    一、說教學內容:小學語文九年制義務教育第四冊第六單元第十二課《不懂就要問》第二課時。二、說教材1、教材的內容、作用和特點:《不懂就要問》是第四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

  •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優秀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學習一字多義2.會背優美的古詩名句,培養學生對古詩句的欣賞能力3.會照樣子寫詞語4.了解我國的物產和風光資料,讓學生感受祖國的美麗富饒5.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并能較好地將其寫下來教學過程:一課時一、口語交際1.同學們,你...

  • 三年級上冊語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精選14篇)

    一、教學目標1、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香港的。2、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在語言的品味中感受香港的繁榮與美麗。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科利亞的木匣》教案(通用17篇)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師: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想的不一樣,做的不一樣,結果往往不一樣。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將會告訴我們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市| 白朗县| 丘北县| 临颍县| 永善县| 兴山县| 紫阳县| 乌拉特前旗| 铁岭县| 扬中市| 自治县| 新巴尔虎右旗| 长兴县| 昌邑市| 临桂县| 凤凰县| 新田县| 濮阳市| 新干县| 上栗县| 汕头市| 清流县| 建宁县| 搜索| 科技| 麟游县| 乐山市| 定陶县| 海安县| 宝山区| 昔阳县| 乌恰县| 沙坪坝区| 虞城县| 拜城县| 漯河市| 秦安县| 社旗县| 临漳县| 石渠县|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