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案(精選7篇)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案

發布時間:2022-11-06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案(精選7篇)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本課要求書寫的6個生字,學習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會正確認讀本課要求認讀的12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

  3、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聯系實際生活理解“孤單”的意思。

  教學重點

  1、會正確、規范書寫本課生字,認讀本課生詞,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聯系實際生活理解“孤單”的意思。

  教法:根據學生識字和讀課文的學情,運用字不離詞、隨文學習的策略,在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中突出重點。

  學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總結識字、寫字規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才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猜一個有關鳥的謎語,看誰猜的快。(課件出示:頭黑肚白尾巴長,站在樹上叫喳喳,因為常來報吉祥,人人見了都愛它喜鵲)

  1、板書課題,學生用小手指在空中跟著老師一起寫。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2、老師先泛讀課文一遍,學生注意老師的發音,圈出文中的生字詞。

  一、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自由試讀課文,圈出本課的12個生字、新詞,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讀生子,看誰讀的好。

  3、在這12個字中找出三個多音字,我們一起來組詞。

  4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5、找出文中的反義詞,一起來讀一讀。

  二、熟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提出問題:文中的樹和喜鵲為什么感覺孤單,說說孤單是什么意思。

  讀了課文誰來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什么故事呢?

  3、大家一起用孤單這個詞語造句,看誰說的好。

  三、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節課需要會寫的六個生字:單、招、呼、居、快、樂。

  2、仔細觀察這幾個字有什么共同之處。

  3、教師范寫,學生跟寫。

  4、評價學生的寫字情況,展示優秀作品。

  四、總結學習,布置作業

  1、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2、借助板書,說說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的故事。

  3、熟讀課文。

  4、抄寫生字。

  【板書展示】

  樹和喜鵲

  居招呼

  單快樂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喜鵲和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學生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就能享受快樂的生活。

  二、學情分析本課語言優美,因此教學重點應該以誦讀為主要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據此,教學設計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在讀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表達,進行說的訓練。

  三、教學目標1、會認12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2、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互助互愛的精神和合作意識。

  四、教學重點難點1、會認會寫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感悟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了解內容

  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這個故事講了什么?

  2.揭題:剛才這個動聽的故事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新課文《樹和喜鵲》。

  3.結合圖片介紹喜鵲。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讀準。

  2.反復讀課文,重點識記不認識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1)用“我來當小老師”“介紹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讓學生互幫互學。

  著重強調:“鄰”是前鼻音;“靜”是后鼻音。

  (2)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認讀有困難的生字。

  (3)認識多音字并指導組詞。

  只種樂

  (4)認識部首“孑”。

  (5)出示課后“讀一讀,記一記”的詞語。

  ①開火車讀。

  ②指名讀。

  ③齊讀。

  ④像“安安靜靜”這樣的詞語誰還能說幾個?(高高興興、快快樂樂……)

  ⑤出示AABB式的詞語,指導學生朗讀積累。

  三、引導質疑,暢談感受

  1.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這一環節就是通過學會提問,來培養低年級學生初步探究學習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四、指導書寫,鞏固生字

  1.重點指導“招”“快”“呼”。

  2.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的。

  3.師范寫,生書空筆順。

  4.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自己書寫。

  (1)班內交流書寫時發現的應注意的問題。

  (2)教師根據書寫情況具體指導。

  第二課時

  一、教材分析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喜鵲和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學生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就能享受快樂的生活。

  二、學情分析本課語言優美,因此教學重點應該以誦讀為主要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據此,教學設計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在讀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表達,進行說的訓練。

  三、教學目標1、會寫六個生字。

  2、再讀課文,深刻理解課文主題。

  四、教學重點難點1、會寫六個生字。

  2、再讀課文,深刻理解課文主題。

  五、教學準備

  六、教學過程一、復習詞語,回顧內容

  1.出示詞語:開火車朗讀。

  從前喜鵲孤單嘰嘰喳喳

  后來鄰居快樂安安靜靜

  2.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主要講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詞語。

  二、品讀詞句,感悟內涵

  1.輕聲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聯系上下文說說什么是孤單,為什么樹和喜鵲都很孤單?

  2.你有過這種經歷嗎?自己一個人,周圍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覺如何?

  3.有感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讀出樹和喜鵲的孤單。

  4.出示句子: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說說從這個“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6.再讀課文,后來樹和喜鵲又有了什么變化?(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7.是什么原因使樹和喜鵲變得快樂起來?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

  8.出示句子: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1)指導學生理解“鄰居”。

  說說你的鄰居是誰,你和鄰居的關系怎樣。

  (出示:遠親不如近鄰。)

  (2)他們和鄰居怎么相處呢?他們一起做什么?

  (喜鵲:每天天一亮……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3)想象:樹會和鄰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談,講故事,聊天……)

  9.出示句子: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1)小結:“因為____________,他們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2)指名朗讀句子。

  10.教師小結:是呀,樹和喜鵲都有了鄰居,他們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單了。所以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我們同學之間每天一起學習、一起活動、一起玩耍,多么快樂呀!

  11.有感情地朗讀第5、6自然段。

  三、指導書寫,布置作業

  1.教師范寫“單、居、樂”三個字,學生觀察。

  2.學生練寫,注意主筆的位置。

  3.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在家長幫助下搜集和“有朋友才會有快樂,有友愛才會有幸福”這些內容相關的文章,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六、教學過程

  七、課外拓展

  八、作業設計

  九、板書設計樹和喜鵲

  孤單沒有朋友

  快樂有了朋友

  十、教學反思在理解課文時我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讓學生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沒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是孤獨的。理解了“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這句話,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教育學生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我們的生活才會很快樂。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認識“只、窩、孤、單、種、都、鄰、居、招、呼、靜、樂”12個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單、居、招、呼、快、樂”6個漢字,積累AABB式的詞語。

  3、 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樹和喜鵲從孤單到快樂的心情變化。

  4、 通過課文學習,初步體會到友情的重要。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樹和喜鵲從孤單到快樂的心情變化的根本原因。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認識本課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6個漢字,積累AABB式的詞語。

  3、 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 出示圖片,質疑導入

  1、 師談話:這節課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兩位朋友,他們是誰呢(師出示大樹和喜鵲的圖片)?指名學生認讀卡片:樹、喜鵲。

  2、 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就課題提問。(如:樹和喜鵲是什么關系?它們在一起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3、 師過渡:要想知道這篇課文究竟寫了什么,那就豎起你們的小耳朵認真聽吧!

  二、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 師播放課文錄音,生認真傾聽。

  2、 鼓勵學生交流自己在聽錄音的過程中聽到了哪些內容。

  3、 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 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1) 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學生朗讀。

  ① 學習“只”這個多音字:

  根據學生的朗讀,出示“只有一棵樹”和“一只喜鵲”,引導學生發現“只”在兩個短語中的不同讀音,學習這個多音字,并鼓勵學生總結“只”在什么情況下讀第一聲,在什么情況下讀第三聲。相機出示練習。

  ② 出示“鳥窩”的詞卡,指名學生認讀,同時出示鳥窩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詞義。

  ③ 正音后再次指名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

  (2) 指名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出示“孤單”一詞,指名學生認讀。鼓勵學生根據第1自然段的內容或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對“孤單”一詞的理解。

  (3) 指名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強調“種”這個多音字。出示“種樹”“種子”兩個詞,引導學生比較“種”字讀音的不同。

  (4) 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出示“鄰居”一詞,指名學生認讀,強調“鄰”是前鼻音,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鄰居”的意思。

  (5) 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生朗讀。

  ① 出示:招呼、嘰嘰喳喳、安安靜靜三個詞語,指名生認讀,正音:“招、喳”是翹舌音,“靜”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學生認讀。

  ② 理解“招呼”一詞:鼓勵學生根據漢字的字形和生活實際來立即惡(“招”是提手旁,與動作有關;“呼”是口字旁,表示說話,“招呼”放在一起表示向人打手勢或說話。)

  練習用“招呼”一詞造句。(如:家里來客人了,我主動與客人打招呼。)

  ③ 積累AABB式的詞語:引導學生發現“嘰嘰喳喳、安安靜靜”這兩個詞語結構上的特點,并鼓勵學生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來。(如:高高興興、干干凈凈、快快樂樂等。)

  (6) 指名學生朗讀第6自然段,認讀“快樂”一詞,引導生用近義詞替換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快樂”的意思。

  5、 在識字學詞后要求生再次朗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6、 鞏固識字。

  (1) 師隨機出示詞語卡片,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對讀、齊讀等方式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正確認讀生字詞。

  (2) 單獨出示本節課所要認的漢字,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識記。

  三、 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 生再次輕聲朗讀課文,師出示讀書要求,想象課文中樹和喜鵲在數量上有什么變化,他們的心情又有什么變化。找出相關的語句多讀幾遍,并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發現。

  2、 生自讀課文,圈畫,交流。師巡視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3、 指名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師適當板書:一棵樹、一只喜鵲,孤單;好多好多樹、好多好多喜鵲,快樂。

  4、 鼓勵學生根據板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在此過程中,師引導學生做到語言表達通順、完整。(最初,只有一棵樹、一只喜鵲,他們很孤單;后來有好多好多樹,好多好多喜鵲,他們都很快樂。)

  四、 指導生字書寫

  1、 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單、居、招、呼、快、樂。

  2、 指名學生認讀、口頭組詞以加強對字義的理解。

  3、 生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和書寫要領。

  4、 師范寫生字,重點強調:“單”字的筆順是點、撇、豎、橫折、橫、橫、長橫、豎;“居”是半包圍結構,下部的“古”要寫得半藏半露;“樂”字注意與“東”加以區別。生書空。

  5、 生自主描紅、臨寫生字,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書寫情況并給予個別指導。

  五、 課堂小結

  同學們,經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樹和喜鵲從孤單到快樂的心情變化。那么,他們的心情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樹和喜鵲的孤單和快樂。

  3、 探究樹和喜鵲心情變化的根本原因,引導學生體會到朋友帶給我們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 檢查鞏固,復習導入

  1、 出示詞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

  2、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并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主要講了樹和喜鵲從孤單到快樂的心情變化)。根據學生的交流,師板書。

  3、 師過渡:這節課就讓我們來到樹和喜鵲的家園,一起來感受他們的孤單和快樂,尋找他們心情變化的原因。

  二、 對比閱讀,體會心情

  1、 學習第1、2自然段,體會“孤單”一詞。

  (1) 指名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2) 師出示圖片,圖上只有一棵樹、一個鳥窩、一只喜鵲,生觀察后說說自己的感受,并帶著這種感受朗讀第1自然段,師強調讀好“只有”這個詞。

  (3) 在學生交流自己感受的基礎上順勢出示“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指名學生朗讀。

  (4) 引導學生結合第1自然段的內容說說對“孤單”一詞的理解,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自己在什么情況也體驗過“孤單”,同時練習表達:

  當-----------時,我感到很孤單,我真想----------------!

  (5)配樂朗讀第1、2自然段,讀出樹和喜鵲孤單的感受。

  2、學習5、6自然段,體會“快樂”一詞

  (1)師過渡:樹和喜鵲就這樣孤單地生活了很長時間,可是后來呢?他們會一直這樣孤單下去嗎?請同學們讀一讀第5、6自然段,說說你的發現。

  (2)生自主朗讀第5、6自然段,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師重點指導以下幾點:

  ①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喜鵲的快樂?

  引導學生抓住“天一亮”“天一黑”這兩個時間點喜鵲的活動,從“嘰嘰喳喳叫幾聲”“打著招呼一起飛出去”“一起飛回窩”“安安靜靜地睡覺”體會到喜鵲結伴而行的快樂,并相機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出喜鵲快樂的心情。

  ②鼓勵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拓展想象,練習表達:

  天一亮,喜鵲們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

  天一黑,喜鵲們又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

  ③引導學生思考:樹的快樂體現在哪些地方?鼓勵學生移情想象,進行交流。(如:樹有了鄰居后,他們可以談心聊天,說說自己的悄悄話,這讓他們感到很開心;他們為喜鵲提供了生活的地方,也會感到開心;好多好多樹在一起變成了大森林,吸引來了其他的小鳥和動物們,他們也很開心等等。)

  (4)配樂朗讀第5、6自然段。

  三、探究原因,感受友情

  1、師過渡:當樹和喜鵲孤單時,我們為他們感到難過,當樹和喜鵲快樂時,我們同樣感到開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樹和喜鵲的心情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第3、4自然段,相信你一定會有所發現。

  2、指名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3、根據學生的交流,師出示圖片:好多好多樹、好多好多鳥窩、好多好多喜鵲。引導學生從“好多好多”“每棵樹上都有”“每個鳥窩里都有”這些短語中感受樹和鳥的多。

  4、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師小結:原來,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這才是他們從孤單變快樂的原因啊,原來生活中有了伙伴,有了友情,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5、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對友情的理解。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珍貴的友情就像我們生活中的陽光,能驅走我們心中的孤單和寒冷,帶給我們快樂和幸福。希望同學們也能像課文中的樹和喜鵲那樣,交上很多的朋友,收獲珍貴的友情。

  板書設計

  6 樹和喜鵲

  一棵樹   好多好多樹

  一只喜鵲  植樹造林 好多好多喜鵲

  孤單    快樂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案 篇4

  文本解讀

  1、作者作品解讀,作者金波著有詩集:《回聲》、《會飛的花朵》、《我的雪人》、《金波兒童詩選》。

  2、《樹和喜鵲》是一個童話故事,情節并不曲折,只是通過樹和喜鵲在數量上的變化,闡述了友情所帶來的快樂。

  3、學習本文要求學生會寫四個生字,要求會認讀11個生字。

  4、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小鳥和小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孩子們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才能享受快樂的生活。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本課“里、有、幾、飛”四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并認識新筆畫“橫折彎鉤”。

  2.正確認讀文中十一個生字。

  3.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也”的用法,會用“……也……”說話、寫話。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比較、識記、組詞開花等方式認讀本課十一個生字。

  2.通過觀察比較、書寫、組詞,會寫本課四個生字。

  3.通過拼讀、朗讀、開火車讀、自由讀等多種朗讀方式進行閱讀訓練,逐步掌握朗讀技巧,達到熟讀成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課文內容,感受鄰居與朋友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間互助友愛的精神和合作意識。

  重難點分析

  逐步積累識字方法,掌握寫字的技巧,注意字的布局和間架結構,正確、美觀的寫好“里、有、幾、飛”四個字。

  從字里行間體會樹和喜鵲心情的變化,讀出由孤單到快樂的情緒變化。

  讓學生聯系實際,了解鄰居與朋友的重要,懂得團結協作互助友愛,并能準確表達自己的見解,鍛煉語言的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板書課題:樹和喜鵲。

  2.請一名同學拼讀課題。

  3.齊讀課題。

  4.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5.導入:讓我們看看樹和喜鵲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質疑課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一)師范讀課文,生聽準字音

  (二)出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拼讀課文,圈出本課生字新詞,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把生詞讀給同桌聽一聽,看誰讀得好。

  3.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4.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課件出示帶生字的重點句子。此處需要老師詳細提供句子。

  (1)讀句子。

  (2)讀句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讀音再讀。

  (4)出示本課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搶讀,加深對字的印象。

  5.學生自主交流識字方法,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老師適時給予引導、點撥。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給學生自讀自學的空間。識字是低年級學習的重中之重,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符合低年級孩子的特點。

  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不斷積累和總結識字方法。

  三、熟讀課文,感知理解

  1.開火車讀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

  件什么事?

  2.指一名學生發言,其他同學給予補充。

  3.老師板書“孤單”、“快樂”。

  (1)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什么是“孤單”?

  (2)為什么“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生自由發言,師指導朗讀第一、第二自然段。

  (3)為什么后來“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學生暢所欲言,老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鄰居”或“朋友”,感受鄰居與朋友的重要性,并指導朗讀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4.課件出示:

  “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讀句子,你發現了什么?用上“……也……”說話。

  [設計意圖]重視語文基本功的訓練,鍛煉遣詞造句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課時

  一、課文回顧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猜字謎比賽。

  3.讀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設計意圖]猜字謎比賽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開動了腦筋,還積累和鞏固了識字方法。

  二、練寫生字

  1.課件出示要寫的生字,讀一讀。

  2.仔細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

  位置,并認識新筆畫“橫折彎鉤”。

  (1)老師范寫,學生觀察筆順。

  (2)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3.口頭給生字組詞。

  4.學生練寫生字。

  指導書寫時,教師要強調書寫的注意點和書寫的姿勢。

  5.展示部分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價寫字情況。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書寫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課外拓展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把自己與小伙伴的故事用拼音寫在小本本上,讀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從小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訓練“聽、說、讀、寫”的語文基本功,提高語文課堂的綜合效益。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喜鵲和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學生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就能享受快樂的生活。本課語言優美,因此教學重點應該以誦讀為主要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據此,教學設計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在讀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表達,進行說的訓練。

  課前準備

  1.(1)課文朗讀動漫。(2)教學輔助課件。(教師)

  2.學唱歌曲《找朋友》。(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了解內容

  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這個故事講了什么?

  2.揭題:剛才這個動聽的故事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新課文《樹和喜鵲》。

  3.結合圖片介紹喜鵲。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以聽故事的形式引入,不僅滿足了低年級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習興趣,還訓練了學生注意傾聽的習慣,他們聽故事的過程就是梳理思路的過程。

  二、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讀準。

  2.反復讀課文,重點識記不認識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1)用“我來當小老師”“介紹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讓學生互幫互學。

  著重強調:“鄰”是前鼻音;“靜”是后鼻音。

  (2)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認讀有困難的生字。

  (3)認識多音字并指導組詞。

  只 種 樂

  (4)認識部首“孑”。

  (5)出示課后“讀一讀,記一記”的詞語。

  ①開火車讀。

  ②指名讀。

  ③齊讀。

  ④像“安安靜靜”這樣的詞語誰還能說幾個?(高高興興、快快樂樂……)

  ⑤出示AABB式的詞語,指導學生朗讀積累。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給了學生充分的自讀課文的時間,使學生能夠通順、流暢地朗讀課文。讓學生當“小老師”來互幫互學生字的設計,調動了學生積極識字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三、引導質疑,暢談感受

  1.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這一環節就是通過學會提問,來培養低年級學生初步探究學習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四、指導書寫,鞏固生字

  1.重點指導“招”“快”“呼”。

  2.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的。

  3.師范寫,生書空筆順。

  4.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自己書寫。

  (1)班內交流書寫時發現的應注意的問題。

  (2)教師根據書寫情況具體指導。

  設計意圖:給學生自主識字、寫字的機會,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幫互學,教師適時查缺補漏,指導方法。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回顧內容

  1.出示詞語:開火車朗讀。

  從前 喜鵲 孤單 嘰嘰喳喳

  后來 鄰居 快樂 安安靜靜

  2.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主要講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詞語。

  設計意圖:字詞是低年段學生學習的重點。檢查學生上一節課生字詞的學習效果,夯實基礎。在分類積累詞匯的同時也指向文章核心。

  二、品讀詞句,感悟內涵

  1.輕聲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聯系上下文說說什么是孤單,為什么樹和喜鵲都很孤單?

  2.你有過這種經歷嗎?自己一個人,周圍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覺如何?

  3.有感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讀出樹和喜鵲的孤單。

  4.出示句子: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說說從這個“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6.再讀課文,后來樹和喜鵲又有了什么變化?(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7.是什么原因使樹和喜鵲變得快樂起來?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

  8.出示句子: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1)指導學生理解“鄰居”。

  說說你的鄰居是誰,你和鄰居的關系怎樣。

  (出示:遠親不如近鄰。)

  (2)他們和鄰居怎么相處呢?他們一起做什么?

  (喜鵲:每天天一亮……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3)想象:樹會和鄰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談,講故事,聊天……)

  9.出示句子: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1)小結:“因為____________,他們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2)指名朗讀句子。

  10.教師小結:是呀,樹和喜鵲都有了鄰居,他們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單了。所以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我們同學之間每天一起學習、一起活動、一起玩耍,多么快樂呀!

  11.有感情地朗讀第5、6自然段。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里,讓學生在文字里駐足、細品,不僅有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內容,理解文章內涵,還在無聲中告訴學生“抓住關鍵句閱讀”這種基本有效的讀書方法。

  三、指導書寫,布置作業

  1.教師范寫“單、居、樂”三個字,學生觀察。

  2.學生練寫,注意主筆的位置。

  3.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在家長幫助下搜集和“有朋友才會有快樂,有友愛才會有幸福”這些內容相關的文章,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小培養學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識的好習慣。

  板書設計

  樹和喜鵲

  孤單    沒有朋友

  快樂    有了朋友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反復讀文中識記本課12個生字,認識兩個偏旁“孑”“倒八”,指導書寫“快”“樂”兩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抓重點詞語和利用圖畫進行對比閱讀,引導學生感受、理解“孤單”的意思,從而體會快樂的生活。

  3.巧妙設計拓展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

  在反復讀文中識記12個生字,通過抓重點詞語和利用圖畫進行對比閱讀,引導學生感受、理解“孤單”的意思,從而體會快樂的生活。

  【教學設計】

  一、初識學生“招呼”開課

  師:同學們,看著你們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我猜你們一定很聰明。老師想考考你們,行嗎?(出示詞卡“招呼”)

  師:(與一生握手)你好,會讀嗎?(指名認讀)

  師:你愿意和我打個招呼嗎?(生向老師問候,師提醒“呼”是輕聲。)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詞嗎?(生齊讀“招呼”)

  師:大家能一起跟老師打個招呼嗎?(生揮著小手說“老師好!”)

  師:哎呀,我們在招手、問候中就這樣認識了。現在我們一起上課吧。

  【設計意圖:用打招呼的方式開場,引導學生認識本課生詞“招呼”。教師手持卡片走進學生中,在與學生的問候中使學生逐步理解“招呼”的意思,為學習課文作鋪墊。】

  二、創設情境“悅聲”引課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用耳朵仔細聽你會有大發現哦。(播放音樂:喜鵲在林間歡唱)聽到這悅耳的叫聲你想到了什么?

  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喜鵲們在樹林間歡樂地歌唱。(板書:樹和喜鵲)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金波寫的這首散文詩,請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看圖,聽音頻課件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三、圖文對照感受“孤單”

  師:請同學們拿起課本,輕聲讀課文。不熟悉的字看拼音多讀兩遍,做到讀正確、讀流利、讀出停頓。

  (生讀課文,師巡視提醒并糾正學生讀書的姿勢。)

  師:大家讀得很認真。仔細來觀察一下這幅圖。(課件出示課文插圖)首先看到了什么,接著又看到了什么?(生說圖)

  師:你們能用上三個“一”再來說說看到的這幅圖嗎?

  師:同學們,如果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那么,我們就能把圖上的內容說得很清晰,以后可以試一試。

  師:課文又是怎樣描寫這幅圖的呢?請大家拿出鉛筆從課文中找出這個句子,用畫出來。

  師:誰來讀讀自己畫的句子?(課件出示句子,指名讀,全班讀。)

  師:看著這幅圖。剛才我們是這樣說的:這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個鳥窩,鳥窩里有一只喜鵲。(課件出示,請一組讀。)

  師:作家金波是這樣寫的:這里只有一棵樹,樹上只有一個鳥窩,鳥窩里只有一只喜鵲。(課件出示,請二組讀。)

  師:同學們,兩個句子一樣嗎?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個句子,你們覺得哪個句子好?

  師:在比較中,我們發現金波寫得好。因為句子中的三個“只有”讓我們知道了樹、喜鵲、鳥窩都是的,再沒有別的。有了“只有”讓句子的語言更準確,意思更完整。

  師:同學們,像這樣的句子我們要反反復復讀,然后記在心里。(全班齊讀)

  師:同學們請看圖,還記得這段話嗎?(出示插圖,生填空完成課文內容。)

  師:讀了句子再看這幅圖,你想對大樹說什么?(指名說,隨機出示詞卡“孤單”。)你想對喜鵲說什么?(再一次出示詞卡“孤單”)

  師:“孤”的左邊是“■”字。你還知道哪些“■”字旁的字?

  (書寫生所說的字)

  師:“單”的偏旁是。(師教讀,生跟讀。)

  師:同學們,“孤單”這一個詞語就是他們的心聲呀。你們都說到他們的心里去了。(課件出示課文句子,請三組讀。)

  師:同學們,你們什么時候會感到孤單?(生答)這群小動物好像也很孤單。(課件出示兒童詩《捏泥巴》)全班起立,老師讀,你們輕輕地做動作。

  師:現在你們能看著課件自己邊讀邊做動作嗎?讓我們試一試吧。(生讀兒歌《捏泥巴》)

  師:你們覺得這些小動物為什么孤單呢?

  【設計意圖: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圖,說一句完整的話進行語言訓練,在對比中體會語言的準確性。通過抓住三個“一”及“只有”一詞,讓學生感受樹和喜鵲的孤單。最后拓展金波的兒童詩《捏泥巴》,隱去最后一句讓學生再一次體會每一種小動物都是一只,他們是孤單的。這樣的巧妙設計更加凸顯了“孤單”一詞的深刻內涵,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

  四、再創情境感受快樂

  1.師:你們知道嗎,現在的樹和喜鵲已經不再孤單了,這是為什么呢?(課件出示課文插圖,生說圖。)

  2.師:還是這個山坡,后來這里變了。(出示句子:后來,這里種了好多好多樹,每棵樹上都有鳥窩,每個鳥窩里都有喜鵲。)(指名讀)

  3.師:樹和喜鵲現在怎么樣?為什么?(板“鄰居”)(出示句子:樹有鄰居,喜鵲也有鄰居。)(生讀句子)

  4.師:還記得嗎?(出示)從前,這里只有一棵樹,樹上只有一個鳥窩,鳥窩里只有一只喜鵲。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全班男生讀)

  師:(出示)后來,這里種了好多好多樹,每棵樹上都有鳥窩,每個鳥窩里都有喜鵲。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全班女生讀)

  5.師:看著圖能想起曾經的情景嗎?(出示插圖及課文內容,生填詞。)

  師:現在的情景是這樣的。(出示插圖及課文內容,生填詞。)

  師:所以,有的時候圖畫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課文內容。今后讀完課文后可以再看看圖,或者先看圖再讀課文,相信大家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6.師:有了鄰居,他們不再孤單,生活也發生了變化,每天天一亮……(出示課文第5自然段,全班讀。)

  師:(撲扇著“翅膀”)天亮了。你好!你好!我們一起――(生接說)

  師:(撲扇著“翅膀”)太陽下山了,天要黑了,我們一起――(生接著說)

  7.師:他們一起出去覓食、玩耍、歌唱,又一起回來睡覺,現在的他們感到――(生:快樂。)

  (師出示詞卡:快樂。生讀詞語。)

  師:看著他們那么開心,我們也很開心。帶著快樂一起讀讀這個句子吧。

  師:(出示句子)現在的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生自由讀)

  8.師:快樂已經走進我們的心里,它們怎樣寫呢?(出示詞語:快樂)

  師:先觀察結構,“快”字左邊窄,右邊寬,再觀察關鍵筆畫在田字格里的占格位置。

  師:“樂”是獨體字,請觀察關鍵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師范寫,重點講解。)

  9.師:樹和喜鵲因為有了鄰居而感到快樂,這首詩中的小動物也變得快樂起來,這是怎么回事?請大家再來讀一讀,看看能發現什么。

  10.師:加上了最后一句話,他們就不感到孤單而是快樂。同學們,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

  師:樹和喜鵲都是獨自一人而感到孤單,因為有了鄰居他們感到快樂。陪伴是他們快樂的源泉。只要在一起,也是一種快樂。

  【設計意圖:在情境中,學生感受著樹和喜鵲的快樂,體會到了一同游戲、一同玩耍、一同休息,就是一種快樂。在拓展閱讀結尾時,學生們又體會到另一種快樂,只要大家在一起也是快樂的。在這里,1+X閱讀拓展了同一作家、主題相同的兩篇文章,使學生對本課的內容理解得更加深入,快樂的主題也得到了升華,更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案 篇7

  文《樹和喜鵲》。 

  5、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反思) 

  在導入這一環節我設計了故事導入,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聽故事的過程就是梳理思路的過程。讓學生當“小老師”來互幫互學生字的設計,調動了學生積極識字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自信的信心,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設計過程) 

  自讀自悟——質疑問難——小組交流——全班師生交流 

  1、學生自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在四個人小組中交流,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疑難所在,以便具體指導。 

  4、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下列語句。 

  (1)   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孤單”是什么意思。樹和喜鵲為什么會感到孤單?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案(精選7篇)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山区| 拉孜县| 南漳县| 绍兴市| 阳东县| 柯坪县| 娱乐| 长春市| 呈贡县| 淳安县| 武山县| 临朐县| 永州市| 三穗县| 泸西县| 宜兰市| 营口市| 大庆市| 天长市| 奉新县| 汝州市| 深圳市| 嘉禾县| 监利县| 郸城县| 汝南县| 乾安县| 霍城县| 米泉市| 米林县| 高要市| 江西省| 云龙县| 忻城县| 青阳县| 繁峙县| 杂多县| 蓬安县| 邹平县| 永年县| 开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