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豐碑》教案設計(通用5篇)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豐碑》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崇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神。
2.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教學難點:
理解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一、課前預習
1.讀讀課文,大體了解課文的內容。
2.借助工具書理解字詞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3.查閱有關碑和碑文的資料。
二、學習新課
1.揭示課題,了解有關碑和碑文的知識。
(1)今天我們學習第22課,請齊讀課題。
(2)同學們知道什么是“碑”嗎?你在哪里見過碑?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地方所立的碑各有不同:為歌功頌德而立的碑叫功德碑,在寺廟里所見到的碑叫廟碑,在墳墓前立的碑叫墓碑,為紀念名人或重大的歷史事件所立的碑叫紀念碑,記載較為重要或有意義的事情的碑叫記事碑。這些都是有形的碑,課文《豐碑》中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則是聳立在人們心里的一座無形豐碑。
2.初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思路。)
3.引導質疑。
(1)簡介質疑方法。
①表層質疑:初讀課文,對課文的來龍去脈,時代背景及字、詞、句提出疑問,并運用工具書自己解決識讀問題。
②里層質疑思辨:對課文的層次結構、中心、特色提出疑問并加以思考。
③深層質疑思辨:欣賞品味課文的布局謀篇之巧,語言之精,寓意之深。
④聯想質疑思辨:打開思路,將相關知識作比較,找出異同點,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2)引導質疑。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結合預習時提出的問題,根據老師提示的質疑方法學習質疑。每人提出自己的問題后,先在小組內進行解答,然后整理出幾個有代表性的問題。
問題1.“豐碑”本來指什么?在課文中指什么?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問題2.將軍聽說有人凍死了,他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問題3.“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
設計思路:“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最能調動學生讀書、思考、答問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在質疑的過程中能產生一種獨立自學的強烈愿望和強大的內驅力,把“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能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質疑活動中得到充分發揮。
4.引導探究。
(1)探究問題1時,要抓住以下幾個重點。
①“豐碑”原指高大的石碑,課文里比喻為革命而獻身的軍需處長。
②對照插圖,認真閱讀課文第7自然段,從凍僵的軍需處長的神態和穿著上,體會他具有什么樣的高貴品質。
③換詞練習。給句子“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中帶點的詞語另換一個詞語,想想用哪個詞語較貼切,為什么?(穿、披、裹……)
(2)探究問題2時安排下面3個環節。
①勾畫描寫將軍神態變化的語句,說一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a.看到一位凍僵的老戰士,將軍臉色嚴峻,“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兩腮的肌肉抖動著”。這些神態表現了將軍對戰士的愛及對軍需處長工作的不滿和責備。b.得知這位凍僵的老戰士正是軍需處長時,“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這些神態及動作表現了將軍因錯怪軍需處長而感到深深愧疚,因而對軍需處長致以崇高的敬禮。)
②感悟本文欲揚先抑和側面表現的手法。假如開始將軍就知道軍需處長被凍死了,這樣寫好不好?課文的中心是贊頌軍需處長,為什么作者要用大量篇幅來描寫將軍?
③指導朗讀,讀出將軍的感情變化。
(3)探究問題3時安排3個環節。
①請把“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這句話改為陳述句。
②這句話與前文中的哪句話照應?(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
③勝利屬于這樣的隊伍。你認為有道理嗎?說說理由。(a.有像軍需處長那樣克己奉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干部。b.有關愛戰士的首長。c.有能戰勝一切困難的硬骨頭戰士。)
設計思路:探究性學習的特點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創造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搜集、分析、處理信息,體驗獲取知識的過程,進而學會學習,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性學習的操作過程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本表現形式就是質疑,而探究性學習的關鍵就是引導學生從質疑走向探究,在探究過程中獲取答案,體驗成功,在各方面都有所收獲。
三、布置作業
1.學寫碑文。
軍需處長克己奉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像一座無形的豐碑永遠矗立在我們心中,如果我們要在他犧牲的地方豎一座有形的豐碑,你認為碑文應該寫些什么?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摘錄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豐碑》教案設計 篇2
一、教學目的: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為了他人,為了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詳寫、哪些地方略寫。
3.學習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三、課前準備:
1.文字投影片二框
2.音樂一段
四、教學過程:
(一)揭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板書課題豐碑(bei)
“碑”字正音、辨形。
“豐碑”是指什么?
課文中的“豐碑”到底是指什么呢?請同學們把書打開,找找答案。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呢?
2.師范讀課文,一邊聽老師讀課文、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教流
問:知道軍需處長是做什么工作的?
軍需處是一個怎樣的部門呢?
4.介紹時代背景
《豐碑》這是一個發生在長征途中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當時物質條件極端貧乏,忍饑挨餓是常有的事,為了革命不少革命戰士倒下了。課文中的軍需處長就是其中的一個。
5.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給課文分段、想想每段主要講什么?
6.指名分段,討論分段段意:
(1)講一支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一(1-2)
(2)講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很多困難。二(3-7)
(3-13)講被嚴寒凍死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三(8-11)
(14)講紅軍隊伍一定會取得勝利。四(12-14)
(二)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找出這一段的一個中心詞。什么叫艱難?
2.討論:從哪兒看出紅軍在艱難地前進?你找了哪些詞語?
(1)“冰坨”是什么意思?這里用大冰坨比喻什么?這里用大冰坨比喻大雪冰封的云中山。
(2)“狂風呼嘯、大雪紛飛”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想一想,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景。
(3)“吞掉”說明風雪之大,大得要把這之隊伍吃掉。
3.同學們已經有所感染了,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
4.小結:這一段的天氣描寫為下文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埋下了伏筆。
(三)講讀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思考:除了惡劣的環境,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哪些虧困難?把描寫這些困難的句子找出來,自己站起來讀一讀。
2.燈片出示第三句
“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
(1)釋“惡劣”、“襲擊”
(2)除了惡劣的環境,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指名讀。
板書:遇到的困難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a.提示:“吃不上飯”時說什么呢?
“睡雪窩”呢?
“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呢?
“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呢?
b.那么,你能想象一下,紅軍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
c.這句話,一連串用了四個“可能”,寫出了紅軍前進中將會遇到種種困難。這是一種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是的,讀了這個句子,紅軍戰士所遇到的一個一個困難都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增強了句子的表達效果。
(3)有感情朗讀.
(4)這個長句寫得也很有順序,它按什么結構來寫的呢?我請全體同學讀總述的句子,四個大組分別讀分述的四個可能。
3.小結引讀第四句
困難實在太多,任務實在太艱巨,這不是一般人能經得起的,將軍陷入了沉思,他想些什么呢?------
板書:嚴峻的考驗
4.齊讀第二小節
5.配樂感讀1.2節
(四)作業
1.選詞填空
嚴肅 嚴厲 嚴格 嚴峻
(1)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經受住各種( )的考驗。
(2)李老師對同學們的要求一貫( )。
(3)對待工作,我們的態度要( )認真、不能馬馬虎虎。
(4)爸爸的目光變得( )起來,弟弟慚愧地低下了頭。
2.抄寫詞兒。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豐碑》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為了他人,為了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有條理地將思想內容表達清楚的。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豐碑”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配樂導入。
1、師: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多少英雄兒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一次拉回到那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去聆聽發生在紅軍長征中的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2、學生借助學習網站中“憶海暢游”網頁自由選擇瀏覽一下圖片、錄象或文字資料,加深理解時代背景
[那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離我們已經很遠很遠了,今天的孩子不容易理解革命先烈們的崇高精神。借助網絡豐富的信息量,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瀏覽,對于理解時代背景有很大的幫助。]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地輕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同時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討論交流。
[討論這個環節打開學生相互交流的閘門,讓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在讀中獲取的信息內容表達出來。]
三、再讀課文 。
1、師:讓我們穿過時空的隧道,再讀課文,在文章開始和結尾處找出兩個帶問號的句子;
2、結合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句子后齊讀。
3、第一句是將軍的思考,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疑問呢?在課文中找一找。
4、學生找出四個“可能”后,師生合作讀句子。
[在初讀了課文之后,學生能很快地找到有關句子,同時,也有意識地進行閱讀能力的訓練。
師生合作讀句子,把老師放在了學習的合作者的位置上,是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既是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信任,同時也是為了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重點突破,精講賞讀。
1、(過渡)如此惡劣的環境,讓所有人都不得不思考這樣的問題。那么這支隊伍有沒有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
隊伍在繼續前進,展現在將軍面前的是一幅感人至深的畫面。
(CAI課件出示畫面,教師配樂感情朗讀第七自然段。)
2、 師:下面讓我們來學習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借助網頁“自學天地”中“自學向導”“詞語導航”的幫助進行自學,最后還可以選一段你認為最合適的音樂進行朗讀。
3、學生自由學習,自主瀏覽網頁。
4、學習小組交流自學收獲和疑難。
5、交流反饋。
6、我們再來讀讀這一段。你為這段選擇了什么樣的音樂?
(指名讀;同學推薦讀;全班模仿讀)
7、面對著這樣的感人畫面,將軍的神態發生了變化,再讀讀課文,找出描寫將軍神態的有關句子。
8、學生進入“自學天地”自由復制粘貼描寫將軍神態的句子,并思考將軍為什么發怒?
9、(廣播教學)根據學生回答,調用學生機。[小精靈兒童網站]
10、師:將軍指導這位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嗎?這時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
(課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學生齊讀這一段。
11、師問:將軍由發怒到現在愣住了,這時他會想些什么?
12、師:將軍的千言萬語只能化作一個動作:敬了一個軍禮。讓我們帶著對這位軍需處長的敬意來讀讀這個自然段。
(配樂朗讀)
[兩個自然段的借助網頁自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
本環節教學設計采取多種形式的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配上恰如其分的音樂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思考,動情地去學習朗讀,發展語感,同時在思想感情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小組學習,強化了主動參與、相互交流,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思考,在相互交流中啟發,情感和認識水乳交融,這就有利于培養學生群體的主體性和合作意識。體現了師生、生生、人機的多項互動。]
五、理解感悟。
1、(過渡)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同時課件出示插圖)
同學們,你們見過碑嗎?碑是刻著文字或圖畫,豎立起來作紀念物的石頭。軍需處長是一個人,為什么這時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2、同座位互相討論。
3、交流反饋。
4、師:、同學們,可敬的軍需處長,離我們遠去了,并和高高的云中山化為一體,然而在人們的心中,他那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卻像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高高矗立著,它將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人永遠前進,讓我們把對軍需處長的深深敬意化成我們筆端的文字,請同學們打開網頁中“童心飛揚”,在這兒有一座我們為軍需處長建立的紀念碑,請你們為這座豐碑配上簡短的題詞。
(教師電腦監控學生,調用學生留言。)
5、誰能用肯定的語氣來說一說“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6、師:對,我們的軍隊中有這樣關心戰士的將軍,有這樣無私忘我的軍需處長,有這樣勇于克服困難的戰士們,勝利怎么會不屬于我們呢?
[學生通過近一節課的學習、體會,對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充滿了敬意,對于理解“豐碑”的含義自然是水到渠成。讓他們書寫題詞,也使他們積淀的感情得以宣泄,同時也將寫的練習落到了實處;交流題詞,則使他們的情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六、總結拓展,升華中心
1、現在讓我們進入“網海采擷”,去回顧一下中國革命的艱難歷程。
2、生瀏覽網頁,實現由課內向課外拓展。
3、總結:(再次出示插圖)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座晶瑩的豐碑。
[給學生們進入教師提供的網站自由瀏覽的時間,實現了由課內向課外的拓展,讓學生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一種工具,并且習慣使用這種工具。]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豐碑》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下面詞語:“冰坨、呼嘯、惡劣、殘酷、襲擊、嚴峻、覆蓋、經營、豐碑”等。
2、讀懂課文,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3、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2、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課后老師先板書一個“碑”字,讓學生組詞。再板書一個“豐”字,讓學生查字典據詞定義(多,豐富;大;姓)這個詞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紀念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那么這是一座什么樣的豐碑,用來紀念誰的?相信同學們通過朗讀,自己能夠明白。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
2、出示本課生字,讀一讀。
伍 坨 嘯 劣 酷 襲 僵 倚 禿 塑 豹 覆 瑩
特別注意:嘯 (xiào ) 劣(liè) 塑( sù )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學生糾正讀音。
4、誰說說課文所講的“豐碑”是什么,課文什么地方點明了?
(課文講的“豐碑”是一位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
三、理解教材
1、這時你們頭腦中又產生了什么問題?需要提出來研究。
(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把軍需處長比作一座豐碑,這兩者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
2、同樣老師相信大家通過閱讀思考,互相交流,一定能解決這個難題。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和晶瑩的豐碑有什么相似之處?(畫批在書旁)
4、請同學們把自己想到的相似之處,按4人小組進行交流。
5、在全班進行交流。
設計, 小學, 教學
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豐碑》教案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受,重視情感體驗。
2、運用合作討論式教學解決學生理解難點。
3、重視朗讀體驗,在有感情的朗讀中加深感染。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豐碑”的含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受
1、自己讀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2、誰愿意自告奮勇站起來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
3.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就說什么?可一句話,也可以幾句話。
二、再讀質疑
1、拿起筆來默讀課文,看看有沒有自己不理解或有問題的地萬,請在書上做上記號。
①人被凍死是很痛苦的,為什么軍需處長死的時候這樣鎮定、安詳?
②課文中兩次寫到將軍"愣",分別是什么意思?
③軍需處長的身體怎么會成為"豐碑"?
④將軍為什么莊嚴地向這位軍需處長敬禮?
⑤為什么"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呢?
2、全班交流自己的問題。
三、合作討論問題
1、方法:自由組合,幾人一組討論剛才提出的自己感興趣的1一2個問題。
第二課時
一、重點學習討論
㈠人凍死時是十分痛苦的,為什么軍需處長被凍死時那樣"鎮定、安詳"?
1、出示第7小節,指名朗讀。
2、討論:為什么他死得這樣安詳、鎮定呢?
3、想象一下他犧牲前的所做、所想(為什么坐下來,為什么吸煙,為什么左手向前伸?)
4、這是一位怎樣的軍需處長?
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二、重點朗讀9一13小節。
1、自己有感情地朗讀。
2、自告奮勇展示。
3、教師點撥、指導。
三、升華情感
1、為什么被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豐碑"?
2、為什么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呢?
3、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板書設計:
豐碑一尊塑像-----→一座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