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精選15篇)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1
【學習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復述課文。
2、抓住描寫老班長的外貌、動作、語言等重點詞句,體會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精神。
3、認識本課12個生字和新詞,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詞語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
4、學習紅軍戰士團結友愛、顧全大局、勇于獻身的崇高品質。
【學習重點】
品讀重點語段,體會人物內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課前布置收集有關長征的圖片、文字或視頻資料,通過課前閱讀,熟悉課文。
2、課文重點語段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詩歌導入,情境渲染
1、背誦毛澤東《長征》詩。
2、同學們,了解長征嗎?誰能說一說自己知道的長征故事。
3、是的,長征是世界軍事歷的一個偉大奇跡──一個由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創造的奇跡。同學們可知道,在這個奇跡的背后,是紅軍戰士歷盡的千難萬險,是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一個老班長的故事吧。
板書:金色的魚鉤
二、整體感知,領悟情感
1、看著課題,同學們有什么想問的問題嗎?(自由提問)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的時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變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
3、鼓勵朗讀,并請學生再次快速默讀全文,想想課文主要講誰,講了一件什么事。
(1935年秋,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交給的任務,盡心盡力地照顧好三個紅軍傷員,在即將走出草地時,自己卻犧牲了。)
三、入情入境,重點賞析
可以根據課文學習過程的需要,擬定兩條學習主線。
1、以老班長為主線:
⑴ 默讀,邊讀邊思考:
課文中幾次描寫了老班長的外貌,從課文中摘錄出描寫老班長外貌的語句。
板書:老班長
⑵ 這幾次描寫老班長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
① “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馱,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師:三十多歲的老班長為什么會有五六十歲老人的外貌特征?
(可以看出老班長在長征途中飽經風霜,長征的艱苦。)
② “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
(日夜為小戰士們操勞,因為找到了一個能讓戰士們吃上好一點的東西的辦法,而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盡職盡責。)
③ “他抬起頭,望著夜色彌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聲音說”
(這里沒有直接的外貌描寫,但是我們可以從句子中進行拓展訓練:想象老班長望著遠方草地時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滿憂慮。)
④ “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了疙瘩”→“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老班長看到三個小戰士不肯喝魚湯,生怕他們餓壞了身子,他又心疼,又著急,責怪自己沒能完成指導員交給的任務,因此眉毛擰成了疙瘩。戰士們喝下了魚湯,他的眉頭舒展開,充分表現了他心中只有戰友,唯獨沒有自己的高尚品質。)
⑤ “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長歷盡艱辛,任勞任怨,照顧三個年輕的病號。他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可是自己已經衰弱到不能支撐的地步,死亡的威脅正步步朝他逼來。)
過渡:從老班長的外貌變化,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心中只有戰友,唯獨沒有自己的優秀共產黨員。
2、找出最讓自己感動的片段,以此為主線,品析全文。
⑤“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⑴學習“硬咽草根、魚骨頭”片段:
①指名朗讀,讀后議論:為什么這個段落令人感動?
②抓住“皺緊眉頭”“硬咽”等詞和“我”當時的心情,體會老班長的品質。
③感情朗讀,注意體會人物的內心。
⑵學習“夜里釣魚、摸野菜”片段:
①自由朗讀,感受老班長尋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長要帶著戰士們行軍,晚上宿營時有要忙著張羅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魚,為了釣魚,找野菜,老班長的眼睛都瞅壞了。
②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點詞朗讀。
③說說此時自己內心的感受。
⑶學習“命令戰士喝魚湯”片段:
①學生自由朗讀這一片段內容。
②觀察課文插圖,想象小梁和老班長的心理活動。
③思考:老班長前后的表情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④指導朗讀“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到“可是 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
⑷ 學習“奄奄一息讓魚湯”片段:
① 自由輕聲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自己內心的感情。
② 說出內心感受,并說說為什么有這樣的感受?
③ 指導分角色朗讀:
A、老班長“奄奄一息”,身體已經極度虛弱,同時又對戰士們充滿牽掛和關愛。
B、為救老班長時的心急如焚,無盡的擔心和難過。
(過渡語:為了傷員,老班長快耗盡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傷員,面對奄奄一息的老班長,會有怎樣的感受?)
C、老班長犧牲時,戰士們悲痛欲絕、催人淚下的呼喊。
(過渡語:“老班長的手垂了下來,他耗盡了生命的全部,眼看著要走出草地,他卻不能動了,也不能照顧我們了。此時,你該用怎樣的感情呼喚他呢?”)
四、品味金色,升華遷移
過渡語:可親、可敬的老班長永遠離開了我們,戰士們撕心裂肺的呼喊也無法喚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士們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誠和無私完成了黨的委托。他永遠地留在了那片無邊無際的草地上,留給戰士們的只有那根用縫衣針彎成的釣魚鉤。
1、(出示小黑板)“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師:為什么說長滿了紅繡的魚鉤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答案只可以是: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凝結了老紅軍心中只有戰友,唯獨沒有自己的高貴品質;長滿紅銹的鐵畫魚鉤,體現了紅軍戰士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長滿紅銹的魚鉤見證了紅軍戰士互相關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艱苦歷程,表現了戰友之間偉大的愛。……)
2、讓學生結合整節課的感受,談自己的體會。
3、建議學生將自己學完課文的感受,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
金色的魚鉤
(象征著老班長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救
老班長 三病號
懷念
忠于革命
舍己為人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2
教學要求
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長征途中發生的這個感人的故事。
二、通過人物的對話、外貌、神態的描寫等重點語句,體會人物情感,感受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三、練習速讀法,簡要復述課文故事。
教學重點:
通過人物的對話、外貌、神態描寫等重點語句,深刻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教學難點:
深刻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對革命戰士產生敬仰之情。
教學時間:
建議教學1—2課時
學習準備:
一、預習:讀通課文,查字典認讀生字、新詞。
二、學生搜集長征資料。(長征的詩詞、歌曲、故事、圖片等資料)
三、教師準備紅軍過草地的視頻。
教學過程:
預習要求
1.通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935年秋天,老班長接受了————的任務,在被饑餓威脅時,老班長寧可———也要——的故事,表現了老班長_____ _____的崇高品質。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 )、( )、( )的老班長
4.學生搜集長征和紅軍過草地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交流預習、整體感知。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教師:你們覺得自己幸福嗎?你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嗎?
學生暢所欲言。
教師:今天的新生活是革命戰士用生命換來的,今天我們就去《金色的魚鉤》中認識一位可敬的紅軍戰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交流預習。
1.給劃線字拼音。
顴( )骨 兩鬢( ) 收斂( )
作( )料 瞻( )仰 嚴峻( )
夜色彌( )漫 奄( )奄( )一息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935年秋天,老班長接受了————的任務,在被饑餓威脅時,老班長非常———在河邊洗衣服時想到了————的好辦法。為了讓三個戰士走出草地,老班長寧可———也要——的故事,表現了老班長_____ _____的崇高品質。)
3.根據課文內容,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 )( )的老班長。
(三)在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利用文中表現這一順序詞語“一天”“以后”“第二天”“挨了一天又一天”“這天上午”等,把每部分內容用一些小標題似的語句歸納出來,然后練習講故事。
①1935年秋天,紅軍過草地的路上,老班長接受照顧三位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的任務。
②他們受到饑餓的威脅,老班長非常著急。
③老班長開始給病號們釣魚,增加營養。
④老班長舍己為人,忠于革命感動小梁。
⑤逼戰士喝魚湯鼓勵病號。
⑥老班長病倒拒喝魚湯獻生命。
⑦“金色魚鉤”代表革命精神。
4.交流長征資料
三、速讀自悟,感受人物品質。
老班長在三個病號受到饑餓威脅時的焦急,看見小魚時的喜悅,秘密被我發現時的支吾,給我們講革命道理時的嚴肅、嚴厲,走到草地邊緣時的興奮,病倒拒喝魚湯時的堅定,種種不同的表現,表達了共同的主題——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
(一)關注細節描寫,體會人物情感,感悟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1.速讀課文,勾畫詞語,用關鍵詞批注
(提示:學生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重點語句,把握人物形象。)
2.全班交流。
(二)分角色朗讀,指導朗讀。
本文主要通過對話刻畫了老班長高大的形象。教學時設計學生對話的環節,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對話、品味人物的心理教師及時的指導朗讀,用朗讀加深情感,感受人物高大的形象。
預設點:
1.老班長猛抬起頭,看見我目不轉睛地看著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著說:“我,我早就吃過了。看到碗里還沒吃干凈,扔了怪可惜的……”(注意“猛抬起頭”、“支吾”,加強重讀)
2.老班長轉身朝兩個小同志睡覺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摟到身邊,輕聲說:“小聲點兒,小梁!咱們倆是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訴別人。”(“摟”與“輕聲”體現了什么?)
3.“小梁,別浪費東西了。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還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痛苦的讀出老班長因缺乏營養而有氣無力的悲慘狀況。)
4.“不,你們吃吧。你們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見著指導員,告訴他,我沒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看,你們都瘦得……”(讀出痛苦和愧疚)
教師伴隨(悲壯的音樂)深情朗誦:一位可敬的老班長,這么無私的老班長,就這樣走了,蒼空為之動容,大地為之震顫,此時一切都顯得如此靜寂,只留下我們聲聲的抽噎,很久很久……(放映長征過草地的視頻。)這是一枚長滿紅銹的魚鉤,這是一枚閃著金色光芒的魚鉤。它是革命精神的化身。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搜集長征的故事、書籍,實現閱讀的深化和內化。
長征,一段令人難忘的歷史。期間涌現出的一個個象老班長一樣的平凡的英雄無一不讓我們感動。建議學生課后閱讀長征的故事、書籍。
教學時教師講述自己童年時閱讀革命故事、書籍的經歷。
板書
時間順序 :(“一天” “以后” “第二天” “挨了一天又一天” “這天上午”)
老班長——語言、外貌、動作、神態描寫——忠于革命 舍己為人——“金色”的魚鉤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讀讀記記“顴骨、兩鬢、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品質的教育。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展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4.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課前布置收集有關長征的圖片、文字等資料,通過課前閱讀,熟悉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長征是世界軍事一個偉大的奇跡,一個由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創造的奇跡。在這個奇跡的背后,是紅軍戰士歷盡的千難萬險,是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個老班長的故事。
(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直奔中心
(一)請同學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生速讀,思考:
(課文敘述的是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接受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犧牲自己的事。)
(二)再次快速默讀課文,讀時注意把自己感受較深的部分多讀幾遍,并把心中的感受和心情變化寫在旁邊。
三、精讀品析,體會情感
(一)同學們都被班長盡心盡力地照顧傷員而不顧自己的崇高品質所感動。帶著這份感動再次走進課文,細細品讀描寫老班長的句子,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并讀給同桌聽,說說為什么讓你感動。
學生自讀,互讀,交流。
(二)品讀重點句:
全班交流。結合學生回答出示相應句段。
從外貌體會中心:
出示句子1:
“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臉上布滿皺紋,兩鬢斑白,顯得十分蒼老。”
(1)三十多歲的老班長為什么會有五六十歲老人的外貌特征?
學生討論:
(“滿臉的皺紋”證明他經歷長期艱苦的革命斗爭。“斑白的兩鬢”說明他飽經風霜的考驗。他“比我們還瘦得厲害”,反映他內心為病號的擔憂和焦慮。)
(2)抓住表現“蒼老”的重點詞朗讀,讀出感動。指名讀,反復讀。
出示句子2:
“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著我們。”
學生討論:
(老班長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可自己已經衰弱到不能支撐的地步。這充分說明他對戰友的滿腔熱愛,對黨的高度忠誠。)
學生反復讀,體會老班長對戰友的愛。
從語言、行動、神情體會中心:
1.出示“硬咽草根魚骨頭”片段:
(1)指名朗讀,讀后議論:為什么這個段落令人感動?找出感受最深的詞語談體會。
(抓住“皺緊眉頭”、“硬咽”等詞和“我”當時的心情,體會老班長的品質。)
(2)學生感情朗讀,注意體會人物的內心。
2.出示“夜里釣魚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讀,讀后議論:為什么這個片段令人感動?(老班長非常辛苦,尋找食物極其艱難。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對黨的忠誠在堅持。)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點詞朗讀,指導讀。
(3)出示“耐心勸導小梁”片斷:
“小聲點兒,小梁!咱們倆是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訴別人。”
“指導員把你們三個交給我。……我怎么向黨匯報?難道我能說‘指導員,我把同志們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難出來了’?”
①說出內心感受,為什么讓你感動?
(老班長意在穩定小病號的情緒,保護他們的身體,堅持走出草地,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他寧愿為別人操碎心,也不讓別人為他有半點憂。)
②指導朗讀。
3.出示“命令戰士喝魚湯”片段:
(1)學生自由朗讀這一片段內容,并觀察課文插圖,想象小梁和老班長的心理活動。
(2)思考:老班長前后的表情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3)(“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那種欲吃不能,欲罷不行的神態,反映了老班長堅定不移的革命意志,為病號吃苦,為革命受難的高貴品質。病號不吃,老班長“皺起眉頭”;吃了,“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一絲笑意”。強烈的對比,鮮明的映襯,把他為誰憂愁、為誰欣喜,為啥痛苦、為啥歡樂表現得一清二楚。)
(4)思考:老班長先后的兩次笑,笑得一樣不一樣?
(聯系上下文,深入理解這一段中對老班長的描寫。有的學生明白了,他們說:老班長剛端來魚湯時的笑是故意裝出來的。因為從全文看,老班長是一個工作極端負責的人。今天他端來的魚湯“特別少”,他心里只能充滿了自責,怎么會笑呢?但是他想到頭一天晚上發生的事,想到同志們已經知道他從來不曾吃魚,今天的魚湯不一定能痛痛快快喝下去。因此他故意裝出一個笑臉。他想用這個笑臉來創造一種氣氛,來動員大家喝魚湯。又有學生補充說:不僅這個笑是裝出來的,連他說的那句話也是編出來的。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同志們把魚湯喝下去。對于后一次笑,學生們認為,那是真的笑了。同志們把魚湯喝下去了,喝下去,對同志們就有好處,因此老班長笑了。但是,同志們吃的東西畢竟太少了,老班長遠遠不會為同志們吃了這么“一丁點兒”東西而開懷大笑,所以只是露出了“一絲笑意”。沒有笑容,更沒有笑聲,只是一點笑的意思。
(5)指導朗讀“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
4.出示“奄奄一息讓魚湯”片段:
(1)自由輕聲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自己內心的感情。
(2)說出內心感受,并說說為什么有這樣的感受?
(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臨終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責任,不忘黨的重托,不忘奉獻最后一分光和熱。)
(3)教師示范讀。指導分角色朗讀。
(4)(注意讀出老班長身體已經極度虛弱,又對戰士們充滿牽掛和關愛。戰士們心急如焚,無盡的擔心和難過,最后悲痛欲絕、催人淚下的呼喊。)
四、品味金色,升華情感
師引:可親、可敬的老班長永遠離開了我們,戰士們撕心裂肺的呼喊也無法喚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士們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誠和無私完成了黨的囑托。他永遠地留在了那片無邊無際的草地上,留給戰士們的只有那根用縫衣針做成的釣魚鉤。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
(一)為什么說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二)深情朗讀中心句。
五、創設情境,復述課文
(一)作者要用魚鉤教育后代,學習老前輩為了革命事業的成功,為了戰友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現在我們來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同學們能以講解員的身份,向前來參觀的人講述“金色的魚鉤”的故事嗎?
講解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敘述的條理要清楚,可采用倒敘方法進行敘述。
2.注意把課文感人的場面表達出來,渲染出故事的情境,從而使聽眾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二)同學們練習后復述。
六、布置作業
(一)把最讓你感動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讀來體現。
(二)課后實踐活動:
可組織長征題材故事會、圖片展覽會等。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 崇高品質的熏陶。
2、學習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展現人物的內心的方法。
3、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課文故事。
過程與方法
1、理解課文內容,找出文中的幾種描寫方法。
2、反復讀課文找出描寫作者感情變化的語句。體會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 人的崇高品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重點語句理解紅軍戰士忠于革命的精神, 感悟紅軍戰士在艱苦的長征進 程中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習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 的崇高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 義。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收集有關資料,并預習課文。
2、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詩歌導入,情景渲染
1、學生背誦*的《長征》詩。
2、學生自由談談長征。
3、簡介作者。
4、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課件展示)
1933 年 10 月,蔣介石調集 50 萬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 剿” ,由于中共臨時負責人博古和軍事顧問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雖然紅軍英勇 奮戰一年,付出重大傷亡,但未能粉碎敵人的“圍剿” 。黨中央*放棄中央革命 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 長征是世界軍事歷的一個偉大奇跡——一個由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創 造的奇跡。在這個奇跡的背后,是紅軍戰士歷盡的千難萬險,是無數可歌可泣的 感人故事。 本文講述的就是紅軍在長征途中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讀課文,提出自讀要求: 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注意入眼看得快,入腦想得快。
a、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b、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有感情的多讀幾遍。
c、課文的題目是“金色的魚鉤” ,這個魚鉤真的是金色的嗎?可是作者為什 么說“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
2、班級交流。
三、入情入境,重點賞析
1、學生再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并在旁邊簡單的記下 自己的感受。 談話:作者是怎樣講述這個故事的呢,要想使故事精彩,必須抓住細節來描 寫,以及一個個動人的片斷。
2、全班交流。
a、語言描寫。
b、動作描寫。
c、神態描述。
3、小結:班長正是按著指導員的要求去做的,在精神上給予戰士安慰和鼓 勵,就像“上級” ,在生活上時時處處給予關心,就像“保姆” “勤務員” 。
4、再次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讀來表現。
四、品味“金色” ,升華情感
可親可敬的老班長永遠離開了我們,戰士們撕心裂肺的呼喊也無法喚醒他 了, 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士們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誠和無私完成了黨的委 托。 他永遠的留在了那片無邊無際的草地上,留給戰士們的只有那根用縫衣針彎 曲的魚鉤。課件出示文章最后一句話。
1、指名學生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2、指導朗讀。
五、音樂渲染,深化主題
作者要用魚鉤表明自己向老班長學習的決心, 也想教育后代學習老前輩們為 了革命事業的成功, 為了戰友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高貴品質。作為新 世紀的少年, 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們的優良傳統,那么讓我們用歌聲許 下我們的誓言。
六、復述課文
以講解員的身份講解“金色的魚鉤”的故事。 注意講解要點。
1、敘述的條理要清楚,可采用倒敘的方法。
2、注意把感人的場面表達出來,渲染出故事的情境,從而使聽眾在情感上 產生共鳴。
板書設計:
15 金色的魚鉤 關心同志 老班長
舍己為人 忠于革命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5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上下文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學習課文第1段。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發生在1935年秋天,紅軍長征途中過草地的時候。)
2.老班長擔負著什么任務?(保護三個小病員過草地。)
3.把刻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畫出來。讀后說一說從老班長的外貌,我們可以知道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是一個勤勞質樸的勞動人民。)
4、你感覺老班長怎樣?(飽經風霜,和藹可親)
5.齊讀課文第1段。
小結段意:寫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老班長接受了保護三個小病員的任務。
學習第2段。
默讀這一段。
思考:這一段寫了老班長的什么事?從中可以看出老班長怎樣?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這一段先講了老班長釣魚、在講老班長自己從來不吃魚,最后講老班長鼓勵病號喝魚湯。從“老班長看我們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不合攏眼”,可以看出老班長擔心著我們的身體,心情沉重,這反映了老班長高度的責任感,他擔心病號走不出草地,完不成黨交給的任務。
其他如:“總能”“我覺得好象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老班長看看我們吃完……沉重極了”都能說明老班長的精神感人至深。
小結第2段段意:寫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長想方設法釣魚煮鮮魚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而他自己沒吃過一點兒魚。
學習課文第3段。
讀第三段,思考:這段講老班長怎樣了,為什么會這樣?從這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老班長犧牲了,這實際上是他一天又一天的勞累、忍饑挨餓的必然結果,在他生命垂危時,仍然不肯喝魚湯,而在他倒下去之前,“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著我們”,這需要多么頑強的毅力,在他臨犧牲的時候還說“沒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這是多么感人的精神。
學習課文第4段。
齊讀第4段。
1."擦干了眼淚,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里。"小梁為什么要這樣做?(聯系上下文體會小梁當時的感情。)
2.為什么說"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因為這魚鉤是老班長用來鉤魚給他們吃的,讓他們維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遺物;魚鉤雖然長滿了紅銹,但老班長舍己為人的革命精神卻永遠放光芒。小梁把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是為了讓子孫后代瞻仰革命前輩的遺物,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同時也表達了小梁自己永遠向者班長學習的決心。最后這句話點明了文章的主題。)
小結第4段段意:寫小梁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保存起來。
(五)齊讀全文。
【板書設計】
金色的魚鉤
(閃爍著燦爛的光芒)
肩負重任
彎鉤釣魚 忠于革命、忠于黨、
老班長 安定情緒 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
困難重重
壯烈犧牲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6
一、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3、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故事。
二、教學重點:
練習快速閱讀,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準備:
錄音機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題目,導入新課
1、魚鉤,釣魚用的鉤子。課文所指的魚鉤是老班長的珍貴遺物。這是發生在紅軍過草地時的一個感人故事。請你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結: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托,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故事。
(二)默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學互相解疑,教師適時點撥
解詞:
支吾:用話搪塞,說話含混躲閃。
安頓:安排妥當,使人或事物有著落。
衰弱:體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體力。
奄奄一息:形容氣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氣。
(三)快速默讀課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來記敘的,可以分為幾部分
1、快速默讀,標在書上。
2、小組討論后小結
3、放錄音
(四)默讀課文,劃出文中使你感動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讀一讀
1、指名讀課文,讀后說說自己體會。
2、圍繞老班長的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采取讀讀——議議—評評的形式)
3、小結提問:你對“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的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揭示中心,讓學生說一說,練習口語表達)
(五)口語交際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解說員,你怎樣向前來參觀的人介紹金色魚鉤的故事呢?
1、在小組里練習。
2、各組派代表在全班介紹。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7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紅軍過草地時的艱苦,學習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2、通過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練習快速閱讀,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請四名同學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
2、說一說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當時的環境。先由一同學說,然后大家補充或糾正。
3、說一說哪些地方你感動,談談自己的體會。
二、指導學生通過自學,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1、默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文中外貌的描寫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讀課文第二段。
思考討論
(1)指導員對老班長說,你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上級”“保姆”“勤務員”各是什么意思?老班長一路上是怎樣做好“上級”“保姆”“勤務員”的工作的。
(2)在第二段中有很多描寫人物動作的、語言的語句,還有一些是對事情過程的交代。這些內容都是體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說說哪些內容符合以上的意思。
3、指導老班長和“我的對話的朗讀”。要通過對話的朗讀,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總結以上的學習方法。
1、理解課文內容。
2、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集體討論,同學之間糾正、補充,教師作必要的引導。)
3、指導朗讀第三段。
四、小結
1、老班長為什么始終不肯吃魚,僅僅是為了魚太少了嗎?
2、通過老班長帶領我們過草地的一系列言行,說說老班長具有那些優秀的品質?
五、指名讀第四段。
思考討論
在這長滿紅色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聯系課文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六、指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七、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體會和感想寫下來。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8
教材分析:
《金色的魚鉤》是北京版課程改革實驗教材語文第十一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
文章記敘了紅軍過草地時,一位炊事班長牢記部隊指導員的囑托,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感人故事。表現了紅軍戰士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課文用“金色的魚鉤”做課題,意義深刻。
“魚鉤”記錄著老班長的英雄歷程,閃耀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象征著老班長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透過老班長的神情,動作,語言,映射出老班長閃著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內心世界。
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感悟描寫人物言行、外貌對表現人物品質的作用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學時要重視朗讀的指導,通過對人物品質的深入分析,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因此,在教學中,我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分析、想象、朗讀,讓學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讀中感受老班長的高尚品質。
語文教學要體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因此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不僅讓學生通過重點的詞句體會與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與此同時,也引導學生發現文章在寫作方面的特色和用詞的斟酌與準確,以便于在以后的習作中能夠借鑒。
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在四、五年級,學過不少有關紅軍長征的故事,如:《豐碑》、《馬背上的小紅軍》和《草地夜行》等等,所以,這段歷史學生還是比較熟悉的,
通過前一階段教學方面的觀察和交流,學生很喜歡學習故事情節比較生動的課文,而這篇課文恰恰就是這樣的,所以學生會非常喜歡去讀課文。但要想在讀中去提高語文素養,還需要老師在其中適當地引導、點撥。
教學目標:
1、能夠從課文對老班長多方面的描寫當中體會到老班長是個怎樣的人
2、理解文中的三處外貌描寫對表達人物品質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讀令自己感動的情節。
教學重點:
體會老班長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革命責任感和崇高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外貌描寫對表達人物品質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回憶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紅軍過草地時,炊事班長接受上級的任務,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最后自己光榮犧牲的故事。)
師:這節課我們就要走進這篇文章的主人公——老班長,踏著他的足跡,重溫曾經在草地上發生的感人至深的一幕又一幕。
二、理解課文內容,揣摩人物品質
1、自學自悟人物品質
師:請大家看自學提示。
(自學提示:1、默讀課文并思考:老班長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2、用不同的線形畫出相關的語句并做簡單的批注。{后出現})
師: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根據我們以前的學習經驗,你認為這樣的文章要通過什么表現人物的品質或精神?
(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描寫)
{先在學習的方法上,給學生一個導向。}
師:請大家按照自學提示,進行自學。
2、小組交流,碰撞思想
師:通過自學,你肯定有很多話想和同伴交流,趕快去說一說吧!
(交流三分鐘,教師巡視)
{小組交流,碰撞、充實、補充對方的思想和觀點。}
3、集體匯報,反饋成果
師:我們按照課文描寫的事情的發展順序進行匯報。
(1)“炊事班長快40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問題設計:
老班長多大歲數?和你們的爸爸媽媽年齡差不多,你們的爸爸是不是也像老班長一樣,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布滿皺紋”和“兩鬢斑白”這兩個詞的描寫,讓我們覺得老班長像多大歲數的人?
為什么才30幾歲的人,卻有著5、60歲人的外貌特征呢?
{引導學生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體會到老班長為了革命的事業費勁了心思又操勞過度,因此呈現出未老先衰的跡象。}
(2)“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
問題設計:
為什么用“嚼”這個字?說明什么?
從皺緊眉頭和硬咽下去,你能體會到什么?
我們平時誰也不刻意地去咽魚骨頭,但是卻都有被一根魚刺扎到的經歷,想想當時的感受,怎樣?老班長是生咽魚刺,說說你的感受。
{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老班長此時吃的東西是極難下咽的。}
如果你是小梁,看到眼前的一幕,你會有什么感受呢?
所以,作者也感覺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這是什么樣的感受?
(一方面是老班長的感覺,他也感同身受,另一方面是看到老班長為他們受苦,心里很痛苦。)
{引導學生體會到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表現是交替描寫的。}
讀到這里,你腦中浮現出什么畫面?用詞或詞組來概括。
{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板書:老班長 硬咽魚刺 我 針扎喉管)
能否帶著你的體會把這一段描寫來讀一讀?
(指名讀,自由讀)
{指導朗讀。}
(3)“第二天,老班長端來的魚湯特別少…………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鉛塊兒似的,沉重極了。”
問題設計:
老班長的表情是怎樣變化的,你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只露出了一絲笑意,是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體會老班長此時內心世界的變化,進一步認識到他一心為他人的好品質。}
作者已經知道了老班長的秘密,他此時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這個碗真的有千斤重嗎?
為什么心里好像塞了鉛塊似的?
(板書:老班長 嚴令喝魚湯 我 心情沉重)
你能讀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嗎?
(4)“當我俯下身子,把魚湯送到老班長嘴邊的時候,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我們撲在老班長的身上,抽噎著,很久很久。”
問題設計:
為什么自己奄奄一息了,還不肯吃?說明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他已經犧牲了自己的一切,但最后還要說:告訴指導員,我沒完成好黨交給我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這是什么樣的胸懷?什么樣的品質?
如果你是作者,但到這樣的老班長,你的心情怎樣?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更好地體會“我”此時的心情。}
(板書:老班長 垂危讓魚湯 我 極度悲痛)
讀出你的感受。
4、體會外貌描寫對表現人物品質的作用。
師:老師在讀課文的時候發現文章中有幾次對老班長外貌的描寫,請你們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這篇文章中的外貌描寫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寫人文章的外貌描寫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一般寫人文章的外貌描寫都是對人物外形的刻畫,而這篇文章中的外貌描寫則是為了更好地凸顯人物的品質,)
{通過和一般寫人文章的比較,認識到外貌描寫不僅能夠準確地描述出人物的外形,還能為突出人物的品質服務。}
(1)開頭的外貌描寫,讓我們體會到老班長是一位飽經風霜的,飽受艱苦的革命斗爭歷練的可親可敬的老戰士
(2)“望著他那十分嚴峻的布滿紅絲的眼睛……”嚴峻一詞說明老班長的命令是不可更改的,布滿紅絲說明日夜為我們操勞而得不到休息,體現了老班長心中只有戰友,沒有自己。
(3)“老班長雖然瘦的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我們。”
和開頭的外貌描寫進行一下對比,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老班長的外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說明什么問題?
所以他終于支持不住,在水塘邊昏迷不醒了,說明這一段時間,他一直在強撐,是什么使他超越生命的極限,一直堅持走到接近草地的邊?你能體會到什么?
我們不難看出,外貌描寫不僅僅能夠直觀地描述一個人的外形,還能對凸顯人物品質起到輔助作用,你們在寫記人作文中也可以借鑒這種寫法。
5、回顧感動的場面
師:這篇文章句句感人,字字動情,字里行間滲透著戰友之間的深厚情誼,選擇課文中令你感動的情節讀一讀,讀出你的感受。
(組內互讀或者指名讀)
{指導學生朗讀。}
6、理解“金色的魚鉤”的含義
師:對文章的最后一句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為什么魚鉤長滿了紅銹,還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師: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提升認識,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師:老班長這種崇高的精神,鼓舞著三個小戰士,也鼓舞的所有的紅軍戰士,相信他高大的形象也永遠的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里了,讓我們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像作者珍藏這枚魚鉤一樣,把老班長的精神珍藏在我們心間!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9
一、教學目的:
1.讀準字音.
2.學習第一,二段,知道紅軍過草地時的艱苦情況,學習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3.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練習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練習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導語
魚鉤是什么顏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題目卻是>,這是怎么回事呢?(板書:金色的魚鉤)
(二)檢查預習
1. 聽課文錄音,把自己讀錯的字標出來.之后,多讀幾遍.
2. 聯系課文說說詞語的意思(單擊課前預習中的字詞練習)
3. 說說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當時的環境.指名說,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4. 你劃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動的句子?
(三)分段
1.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幾件事?(一件是講老班長煮鮮魚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他自己沒吃一點魚;一件是講快走出草地時老班長犧牲了.)
2. 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說說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
(四)通過自學,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1. 齊讀第一段.說說關于老班長的描寫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默讀第二段,邊讀邊注意體會人物當時的思想感情,看你從文中體會到什么?(學生發言,教師和其他同學補充或提出異議)
可引導討論:
(1) 你覺得哪些詞句可以看出老班長對我們非常負責?
(2) 當小梁發現老班長不吃魚湯卻嚼草根,咽著魚骨頭時,老班長地神態有什么變化?劃出有關詞句.(單擊課前預習中的內容理解2)
(3) 想象一下,老班長的神態變化反映了他當時怎樣的內心活動?(單擊課前預習中的內容理解3
(4) 劃出小梁神態變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當時心情怎樣?(單擊內容理解4)
(5) 寫老班長的一憂一喜,為什么憂,為什么喜?這說明了什么?(單擊內容理解5)
(五)學習第三段
1. 默讀課文第三段.
2. 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1) 老班長始終不肯吃魚,僅僅是因為魚太少了嗎?
(2) 為什么說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單擊內容理解7)
(3) 課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義?在寫法上有什么作用?(單擊內容理解6)
(4) 課文寫老班長,為什么用”金色的魚鉤”作題?單擊內容理解8)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把你認為最能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話找出來,試著讀一讀,其他同學討論交流,可以補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讀下來。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10
一、教學目的: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紅軍過草地是時的艱苦情況,學習老班長終于黨、終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示課題,生疑激趣
1、板書課題、解題。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從審題入手,在交流解答中點出文章中心,達到了從整體入手的目的。)
2、簡介時代背景。
(提高學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3、欣賞課件。
(使學生對課文有個初步的了解,達到激趣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全文,讀后練習概括主要內容。
(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全文。
(出聲讀、默讀、邊讀邊記……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讀,興趣會比較濃厚。)
2、用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
(注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果。學生可根據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三)細讀課文,理清層次
1、指名讀文,想想按什么順序給文章分成哪幾部分。(展開討論,只要分段能講出自己的道理即可。)
2、練習用小標題概括各部分內容。
(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由小組合作完成,再分別匯報,全班交流。)
(四)選讀課文,體會情感
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讀一讀,初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在精讀中品析鑒賞
1、老班長閃光的品質在作者描寫的三次喝魚湯的情景中得以充分體現。請各小組選擇其中一個情景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畫一畫、品一品。
2、交流匯報、教師點撥。
(1)第一次喝魚湯的情景是怎樣的,從中看出老班長具有怎樣的閃光品質。
(2)第二次喝魚湯的情景,你想抓住哪幾句話體會老班長的閃光品質。
“我起初不喝魚湯,老班長命令我們喝下魚湯”。投影出示課文插圖,觀察人物神態,體會人物內心。
聯系前文老班長“硬咽魚骨頭”和“摸黑找野草”等感人場面,體會老班長的崇高品質。
(強化學法指導,使學生由“學會”轉到“會學”上來。)
(3)第三次喝魚湯的情景,又是怎樣的?抓住你深受感動的句子談談體會。
啟發想象:假如你是課文中的小梁,此時此刻,手掣魚竿,會想些什么?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揣摩人物內心。)
抓住老班長臨終前的話語思考:給老班長喝魚湯是“浪費”嗎?為什么老班長這么說?
體會“浪費”的意思,品悟到老班長即便剩下最后一口氣,仍堅持把魚湯留給病號吃的平凡而偉大的精神。
(六)在研讀中感悟、感染
1、課文中前后一共八次出現“啊”字,找出帶有“啊”字的句子,練習朗讀,品悟情感。
(以往學生往往對“啊”字的讀法不加區分,這就不利于對句子的含義的理解。讀好這不引人注目的“啊”字,對品析人物情感大有好處。)
(1)典型示范
投影出示“魚啊!快些來吧!這是挽救一個革命戰士的生命啊!”請把“啊”和全句聯系起來輕讀,體味這兩個“啊”字表現的思想感情。
(2)教師范讀
(由詞聯句,由句聯文,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啊”字,就突出了老班長可敬可佩的形象,突出了革命戰士之間的深厚友情。)
(3)自讀自悟
(交流、朗讀中體會到不同的句子中的“啊”字的語調、語速、語氣不能都一樣,應隨句子所表達的內容和感情的變化而變化。)
2、配樂分角色朗讀全文。
(透徹的理解之后,配上感人的音樂,帶學生進入感人的情景之中,入情入境地感悟、感染。)
3、總結升華,課堂練習。
(1)說一說你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
(2)寫一寫學了本文的感受。寫心里話,抒心中情。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3、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
練習快速閱讀,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題目,導入新課。
1、魚鉤,釣魚用的鉤子。課文所指的魚鉤是老班長的珍貴遺物。這是發生在紅軍過草地時的一個感人故事。請你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結: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托,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故事。
二、默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學互相解疑,教師適時點撥。
解詞
支吾:用話搪塞,說話含混躲閃。
安頓:安排妥當,使人或事物有著落。
衰弱:體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體力。
奄奄一息:形容氣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氣。
三、快速默讀課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來記敘的,可以分為幾部分?
1、快速默讀,標在書上。
2、小組討論后小結。
四、默讀課文,劃出文中使你感動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讀一讀。
1、指名讀課文,讀后說說自己體會。
2、圍繞老班長的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采取讀讀——議議—評評的形式)
3、小結提問:你對“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的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揭示中心,讓學生說一說,練習口語表達)
五、口語交際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解說員,你怎樣向前來參觀的人介紹金色魚鉤的故事呢?
1、在小組里練習。
2、各組派代表在全班介紹。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讀讀記記“顴骨、兩鬢、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品質的教育。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展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4、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課前布置收集有關長征的圖片、文字等資料,通過課前閱讀,熟悉課文。
一、預習探究
長征是世界軍事一個偉大的奇跡,一個由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創造的奇跡。在這個奇跡的背后,是紅軍戰士歷盡的千難萬險,是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個老班長的故事。
(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二、合作交流
1、請同學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快速默讀課文,讀時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變化,讀后談談感受。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暢談初讀后的感受,學生會談到會被班長為革命,為他人犧牲自己的品質感動。這樣能及時釋放學生心中的感動,又能根據學情來展開下面的教學。
三、品讀體驗
1、同學們都被班長盡心盡力地照顧傷員而不顧自己的崇高品質所感動。帶著這份感動再次走進課文,細細品讀描寫老班長的句子,想想它們為什么讓你感動。
2、品讀重點句:
從外貌體會中心:
⑴ “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臉上布滿皺紋,兩鬢斑白,顯得十分蒼老。”
① 三十多歲的老班長為什么會有五六十歲老人的外貌特征?
(“滿臉的皺紋”證明他經歷長期艱苦的革命斗爭。“斑白的兩鬢”說明他飽經風霜的考驗。他“比我們還瘦得厲害”,反映他內心為病號的擔憂和焦慮。)
② 抓住表現“蒼老”的重點詞朗讀,讀出感動。
⑵ “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著我們。”
老班長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可自己已經衰弱到不能支撐的地步。這充分說明他對戰友的滿腔熱愛,對黨的高度忠誠。)
從語言、行動、神情體會中心:⑴ 學習“硬咽草根魚骨頭”片段:
① 指名朗讀,讀后議論:為什么這個段落令人感動?
(抓住“皺緊眉頭”、“硬咽”等詞和“我”當時的心情,體會老班長的品質。)
② 感情朗讀,注意體會人物的內心。
⑵ 學習“夜里釣魚摸野菜”片段:
① 自由朗讀,讀后議論:為什么這個片段令人感動?
(老班長非常辛苦,尋找食物極其艱難。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對黨的忠誠在堅持。)
② 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點詞朗讀。
⑶ 學習“耐心勸導小梁”片斷:
“小聲點兒,小梁!咱們倆是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訴別人。”
“指導員把你們三個交給我。……我怎么向黨匯報?難道我能說‘指導員,我把同志們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難出來了’?”
①說出內心感受,為什么讓你感動?
(老班長意在穩定小病號的情緒,保護他們的身體,堅持走出草地,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他寧愿為別人操碎心,也不讓別人為他有半點憂。)
②指導朗讀。
⑷ 學習“命令戰士喝魚湯”片段:
① 學生自由朗讀這一片段內容,并觀察課文插圖,想象小梁和老班長的心理活動。
②思考:老班長前后的表情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那種欲吃不能,欲罷不行的神態,反映了老班長堅定不移的革命意志,為病號吃苦,為革命受難的高貴品質。病號不吃,老班長“皺起眉頭”;吃了,“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一絲笑意”。強烈的對比,鮮明的映襯,把他為誰憂愁、為誰欣喜,為啥痛苦、為啥歡樂表現得一清二楚。)
③ 指導朗讀“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
⑸學習“奄奄一息讓魚湯”片段:
①自由輕聲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自己內心的感情。
②說出內心感受,并說說為什么有這樣的感受?
(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臨終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責任,不忘黨的重托,不忘奉獻最后一分光和熱。)
③指導分角色朗讀。
(注意讀出老班長身體已經極度虛弱,又對戰士們充滿牽掛和關愛。戰士們心急如焚,無盡的擔心和難過,最后悲痛欲絕
絕、催人淚下的呼喊。)
3、品味金色
師引:可親、可敬的老班長永遠離開了我們,戰士們撕心裂肺的呼喊也無法喚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士們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誠和無私完成了黨的囑托。他永遠地留在了那片無邊無際的草地上,留給戰士們的只有那根用縫衣針做成的釣魚鉤。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
(1)、為什么說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2)、深情朗讀中心句。
4、創設情境,復述課文
(1)、作者要用魚鉤教育后代,學習老前輩為了革命事業的成功,為了戰友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現在我們來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同學們能以講解員的身份,向前來參觀的人講述“金色的魚鉤”的故事嗎?
講解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⑴敘述的條理要清楚,可采用倒敘方法進行敘述。
⑵注意把課文感人的場面表達出來,渲染出故事的情境,從而使聽眾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3)、同學們練習后復述。
課堂作業:請同學們找出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認真讀一讀吧 。
四、鞏固延伸
1、把最讓你感動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讀來體現。
2、 課后實踐活動:
3、可組織長征題材故事會、圖片展覽會等。
板書設計
金色的魚鉤
老班長
長滿紅銹 忠于革命、舍已為人
閃著光芒! 的崇高品質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能體會到革命先烈的優秀品質。受到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品質的教育。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13
一、題解,領略思想內容
1、“金色”是什么意思?
2、(輕聲朗讀)把和題目相關的句子寫出來。
3、說說本文記敘一件什么事?
4、(出示小黑板)“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老師:為什么說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抓住關鍵,問得中肯,富有啟發性。〕
學生:因為老班長曾用這個魚鉤救過三位小戰士的生命,而自己卻犧牲在河邊。
學生:魚鉤上有老班長的血與汗,看到它,仿佛看到了老班長的一顆閃閃發光的心。
學生:“魚鉤”是老班長的遺物,看到它,仿佛又見到了老班長。
學生:這魚鉤象征著老班長忠于黨、忠于人民、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這精神永放光芒。
二、繪形,激發思想感情
老師: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揭示老班長的內心世界的?
學生:通過老班長的外表描寫來揭示的。
(從課文中畫出描寫老班長外表的句子。)
〔既動腦又動手,緊扣課文,由表及里。〕
(出示小黑板。)
老師:三十多歲的老班長為什么會有五六十歲老人的外貌特征?
〔問得妙!一石投水……〕
學生:因為在長征途中,他經歷過無數艱苦的戰斗生活。
學生:說明在長征路上老班長為革命十分操勞。
學生:“滿臉的皺紋”足以證明他經歷長期艱苦的革命斗爭。
學生:“斑白的兩鬢”說明他飽經風霜的考驗。
學生:從老班長這些外貌,讓我們看到了他那金子般的內心世界。
學生:對,看到了他忠于黨、忠于革命、關心戰士、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答得好!一問數答,互相啟發,互相補充,突出老班長的形象。〕
老師:老班長這種崇高的品質還可以從什么地方找出來?
〔抓住不放,步步深入。〕
學生:從他的行動表現出來。他是“一棵一棵地摸著”找野菜來和著青稞面當飯吃的。
學生:他挖草根,想盡辦法做魚鉤釣魚。
學生:他翻了很多草皮,才能找到魚餌。
學生:他那么蒼老,還為三位小戰士洗衣裳。
老師:這一連串感人肺俯的行動,讓我們體會到老班長那堅強的革命意志和對黨的忠誠。(出示小黑板)“合不攏眼、喜出望外、收斂笑容、露出笑意”這些詞語是描寫什么的?為什么這樣描寫?
學生:這些詞語都是描寫老班長的神情的。
學生:“合不攏眼”這個詞可以看出老班長整夜睡不著。
學生:面對“饑餓威脅”,眼看三位傷員一天天瘦下去,老班長焦急不安。
學生:“喜出望外”是寫一個偶然機會,老班長發現一條魚躍出水面時的高興勁兒。
學生:“收斂笑容”是當老班長不吃魚湯的秘密被發現后,傷員端著魚湯,怎么也“送不到嘴”,老班長見后的神情。
學生:這個詞說明老班長很生氣。小精靈兒童網站
學生:說明他既嚴肅又耐心。
學生:看到戰士們吃完了魚湯,老班長才“露出笑意”。
學生:說明他把傷員的健康作為一件快樂事。
學生:這些詞語看出老班長為傷員的虛弱、饑困而擔憂,為小戰士能得到一點營養而高興。
學生:說明老班長一心牽掛的是三個小戰士。
學生:老班長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學生:說明他一心掛念的是黨的委托,是革命事業。
三、入境、掀起情感波瀾
老師:這篇文章除了通過老班長的外表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之外,還通過“我”的神態、動作、語言來襯托老班長的內心。(同學們從課文中畫出有關的句子。)
〔再次動筆。“道”不離“文”,借“我”烘托出老班長的偉大。〕
老師:萬根鋼針扎著喉管是什么滋味?當你和小梁一樣看到了老班長把魚湯讓給病員吃,自己卻嚼草根和魚骨,“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那欲吃不能、欲罷不行的神態時,你的心情怎么樣?
〔問得細致。言辭懇切,引入情景,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
學生:我會激動得流下眼淚,哭起來。
學生:我會十分痛苦。
學生:我覺得老班長的境界十分崇高,自己太渺小了。
學生:我會怨恨自己為什么讓老班長這樣吃苦,而自己卻坐享其成!
老師:一個搪瓷碗有千斤重嗎?為什么總送不到嘴邊?在這情景下,你將會怎么樣?
學生:這是夸張的寫法,是說心情萬分沉重、痛苦,我同樣也十分痛苦的,真不知如何是好?
學生:我一定鼓勵兩位小同志,邊養病邊鍛煉,設法減輕老班長的負擔。
學生:我一定要求老班長和我們一起也吃一些。
四、剖析、接受品德熏陶
(細讀老班長犧牲這一重點段,并設身處地想象當時的情景。)
〔細讀品味,不能忽視的一環。〕
老師:老班長昏迷不醒時,我們為什么著慌了?
學生:老班長平時只顧著三個小戰士,自己吃得少,操勞多,又缺營養。現在昏迷不醒了,說明他身體支持不住了。
學生:可能老班長的精力消耗盡了。
學生:因為老班長的生命十分危險。
老師:快接近草地的邊了,老班長終于精力耗盡,生命垂危,說明這段時間來,他是堅持著走過來的。他為什么能這樣堅持呢?
學生:他牢記黨的委托,是黨給他的力量。
學生:他堅信一定能走出草地,有堅強的信念。
學生:他堅決要完成指導員交給的任務。
學生:他有頑強的意志、驚人的毅力。
老師:當老班長奄奄一息時,小梁把魚湯送到他的嘴邊。可是老班長依然一滴不沾,他說了什么?你對這一席話是怎樣體會的?
(讀老班長的話。)
〔老班長的話感人肺腑。讀之更為動情,再次體現老班長形象的偉大。〕
學生:這席話說明老班長在生命垂危關頭,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責任。
學生:老班長把黨的話永記心頭。
學生:我體會到:老班長把生的希望讓給病員,把餓和死的痛苦留給自己。
學生:我覺得老班長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他舍己為人的精神十分偉大,值得學習。
學生:我要學習老班長赤膽忠心為革命的品質!
五、歸納,提高思想認識
問題:
1、作者為什么要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里?
〔老班長精神不死,流芳百世。〕
2、用“金色的魚鉤”做課題說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感受老班長的光輝形象。略)
〔感情朗讀,加深印象,倍受教育。
〖評介〗
文以載道,文道統一,歷來是語文教學的主旨。有兩點很值得我們借鑒。
一、選準文以載道的聯系點,引發開去,進行教與學
二、注意思想教育的層次性,逐步深入,充分發揮教材的教育作用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14
一、教學目的: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紅軍過草地是時的艱苦情況,學習老班長終于黨、終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示課題,生疑激趣
1、板書課題、解題。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從審題入手,在交流解答中點出文章中心,達到了從整體入手的目的。)
2、簡介時代背景。
(提高學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3、欣賞課件。
(使學生對課文有個初步的了解,達到激趣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全文,讀后練習概括主要內容。
(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全文。
(出聲讀、默讀、邊讀邊記……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讀,興趣會比較濃厚。)
2、用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
(注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果。學生可根據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三)細讀課文,理清層次
1、指名讀文,想想按什么順序給文章分成哪幾部分。(展開討論,只要分段能講出自己的道理即可。)
2、練習用小標題概括各部分內容。
(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由小組合作完成,再分別匯報,全班交流。)
(四)選讀課文,體會情感
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讀一讀,初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在精讀中品析鑒賞
1、老班長閃光的品質在作者描寫的三次喝魚湯的情景中得以充分體現。請各小組選擇其中一個情景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畫一畫、品一品。
2、交流匯報、教師點撥。
(1)第一次喝魚湯的情景是怎樣的,從中看出老班長具有怎樣的閃光品質。
(2)第二次喝魚湯的情景,你想抓住哪幾句話體會老班長的閃光品質。
“我起初不喝魚湯,老班長命令我們喝下魚湯”。投影出示課文插圖,觀察人物神態,體會人物內心。
聯系前文老班長“硬咽魚骨頭”和“摸黑找野草”等感人場面,體會老班長的崇高品質。
(強化學法指導,使學生由“學會”轉到“會學”上來。)
(3)第三次喝魚湯的情景,又是怎樣的?抓住你深受感動的句子談談體會。
啟發想象:假如你是課文中的小梁,此時此刻,手掣魚竿,會想些什么?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揣摩人物內心。)
抓住老班長臨終前的話語思考:給老班長喝魚湯是“浪費”嗎?為什么老班長這么說?
體會“浪費”的意思,品悟到老班長即便剩下最后一口氣,仍堅持把魚湯留給病號吃的平凡而偉大的精神。
(六)在研讀中感悟、感染
1、課文中前后一共八次出現“啊”字,找出帶有“啊”字的句子,練習朗讀,品悟情感。
(以往學生往往對“啊”字的讀法不加區分,這就不利于對句子的含義的理解。讀好這不引人注目的“啊”字,對品析人物情感大有好處。)
(1)典型示范
投影出示“魚啊!快些來吧!這是挽救一個革命戰士的生命啊!”請把“啊”和全句聯系起來輕讀,體味這兩個“啊”字表現的思想感情。
(2)教師范讀
(由詞聯句,由句聯文,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啊”字,就突出了老班長可敬可佩的形象,突出了革命戰士之間的深厚友情。)
(3)自讀自悟
(交流、朗讀中體會到不同的句子中的“啊”字的語調、語速、語氣不能都一樣,應隨句子所表達的內容和感情的變化而變化。)
2、配樂分角色朗讀全文。
(透徹的理解之后,配上感人的音樂,帶學生進入感人的情景之中,入情入境地感悟、感染。)
3、總結升華,課堂練習。
(1)說一說你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
(2)寫一寫學了本文的感受。寫心里話,抒心中情。
五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篇15
第一課時
目的要求:
1.讀準字音.
2.學習第一二段知道紅軍過草地時的艱苦情況學習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3.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點:練習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點:練習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魚鉤是什么顏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題目卻是這是怎么回事呢?(板書:金色的魚鉤)
二.檢查預習
1. 聽課文錄音把自己讀錯的字標出來.之后多讀幾遍.
2. 聯系課文說說詞語的意思(單擊課前預習中的字詞練習)
3. 說說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當時的環境.指名說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4. 你劃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動的句子?
三. 分段.
1.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幾件事?(一件是講老班長煮鮮魚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他自己沒吃一點魚;一件是講快走出草地時老班長犧牲了.)
2. 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說說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
四. 通過自學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1. 齊讀第一段.說說關于老班長的描寫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默讀第二段邊讀邊注意體會人物當時的思想感情看你從文中體會到什么?(學生發言教師和其他同學補充或提出異議)
可引導討論:
(1) 你覺得哪些詞句可以看出老班長對我們非常負責?
(2) 當小梁發現老班長不吃魚湯卻嚼草根咽著魚骨頭時老班長地神態有什么變化?劃出有關詞句.(單擊課前預習中的內容理解2)
(3) 想象一下老班長的神態變化反映了他當時怎樣的內心活動?(單擊課前預習中的內容理解3
(4) 劃出小梁神態變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當時心情怎樣?(單擊內容理解4)
(5) 寫老班長的一憂一喜為什么憂為什么喜?這說明了什么?(單擊內容理解5)
第二課時
目的要求:
1.學習第三段學習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2.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總結上節課的學習方法.
二.學習第三段.
1. 默讀課文第三段.
2. 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1) 老班長始終不肯吃魚僅僅是因為魚太少了嗎?
(2) 為什么說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單擊內容理解7)
(3) 課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義?在寫法上有什么作用?(單擊內容理解6)
(4) 課文寫老班長為什么用”金色的魚鉤”作題?單擊內容理解8)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把你認為最能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話找出來試著讀一讀其他同學討論交流可以補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讀下來.
四.鞏固練習.
(單擊鞏固練習中的拼音填空比字組詞詞語搭配選字填空.學生口頭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