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主題班會教案“文明禮儀在我心”
文明禮儀在我心 主題班會教案
一、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德育活動,使學生認識到文明禮儀就在我們身邊,體會文明禮貌用語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運用禮貌用語,培養學生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點一滴做起,從每時每刻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禮儀修養,做一個新世紀講文明的中學生。
二、活動準備:
1、根據學校要求,確定班會主題、內容,由值周班長王瑋琳、杜子凡主持。
2、根據班會內容確定班會骨干同學。
3、排練話劇《晏子使楚》、歷史故事《孔融讓梨》、小品《公交車上的故事》
4、改編歌曲《祈禱》
三、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致辭:
王瑋琳:有一種財富叫精神,有一種高貴叫文明。華夏大地,禮儀之邦,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是我們祖輩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文明禮儀,這是我們的驕傲和財富。時至今日,我們在衡量一個人的氣質、德行的時候,仍以那些細節作為考核的重要參數。
杜子凡:禮儀是什么?禮儀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禮的精神內核是人倫關系,倫理價值。禮規范著人與人之間秩序的建立。它告訴人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它把人們的行為限定在一定范圍之中,并且運用群體的力量和神圣的超自然的力量,促使人們去遵循倫理,順從道德。
王瑋琳: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的祖先崇尚“禮讓”,我們的文化典籍有《禮記》,孔圣人提出“克己復禮”,《詩經》里有“投桃報李”的詩句。
杜子凡:禮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禮滲透到每一個領域。一個大家庭要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單位同事、鄰里之間更少不了互幫互助,禮貌客氣。家有家禮,國有國禮,外交也要講禮儀。
(二)主持人共同宣布:下面進入第二個環節——節目欣賞,用行動來詮釋禮儀的重要性。
1、話劇《晏子使楚》(外交中的禮儀)
演員:羅漢斌——晏子,楊思遠——楚王,馬鵬——竊賊,程小龍——士兵
劇本改編:王瑋琳、杜子凡
2、歷史故事《新孔融讓梨——吃蘋果》(家庭生活中的禮儀)
演員:奶奶——蒲艷,孫女甲——王艷艷,孫女乙——王然
道具:兩個蘋果
3、小品《公交車上的故事》(公共場合的禮儀)
主要演員:楊思遠、李雪嬌、郭明明、靳曉陽
群眾演員15人
(三)主持人小結:多一分禮讓,少一次戰爭;多一個笑臉,少一對白眼;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了理解和愛心,定叫嚴冬變暖春。我們剛才看到的只是幾件小事,報紙上的批露才叫觸目驚心,下面由馬鵬讀報,題目是《中國人應當是什么樣子的?》——除了黑頭發黃皮膚,我們還有什么外在的標識?(全文略)
(四、)高潮和尾聲:讀報完畢由李雪嬌領唱改編歌曲《祈禱》,歌詞改編如下:
《祈禱》
讓我們敲禮儀的鐘啊,多少祈禱在心中。
讓大家感不到冷漠,叫溫暖永遠在。
讓禮儀停止了運動呀,社會少了真善美,
讓愛心永遠不靜止,叫文明不消逝。
讓歡喜代替了哀愁啊,微笑不會再害羞。
讓人們懂得去珍愛,叫關愛永遠在。
讓粗俗開始去逃亡啊,文明道德留四方。
讓世界找不到鄙視,快樂就像花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