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學設計 > 化學教學設計 > 《物質的量》教案(通用3篇)

《物質的量》教案

發布時間:2023-01-17

《物質的量》教案(通用3篇)

《物質的量》教案 篇1

  本節內容概念多,理論性強,教學難度較大。本文嘗試以三個 W 的處理為理念設計課堂教學。具體來說,三個 W 就是 What (什么)——物質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是什么? How (怎樣)——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及阿伏加德羅常數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Why (為何)——為什么要引入物質的量這個概念?在使用摩爾時,為什么必須指明粒子的種類? 

  【新課引入】以前一章剛剛學習的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分析對象,引出微觀與宏觀的對立關系: 

  2Na + 2H2O==2NaOH + H2 ↑ 

  該反應式可以表示 

  ⑴ 2 個 Na 原子可與 2 個 H2O 分子發生反應…… (2 個 Na 原子或 2 個 H2O 分子皆不可見、不可稱——微觀領域 ) 

  ⑵ 46 g Na 與 36 g H2O 恰好完全反應 …… ( 46 g Na 或 36 g H2O 皆既可見又可稱——宏觀領域) 

  【問題推出】一個方面,化學反應是在粒子的層面發生的;另一方面,人們研究化學反應需要在可見可稱的條件下定量進行。如何將不可見不可稱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與可見可稱的宏觀物質聯系起來呢?(微觀粒子——宏觀物質) 

  【教師點撥】微觀粒子因體積小而不可見、質量小而不可稱。若集合一定數量 ( 不妨設為 N 個 ) 的微粒以增大體積和質量,則能達到既可見又可稱的目的。那么, N 該為多少才合適呢? 

  【學生討論】每小組點派一個學生發言。 

  〖設計意圖〗擺出矛盾,激發參與。同時讓學生懂得新概念的誕生源于科學研究或解決問題的需要。 

  【教師講解】同學們的見解并不統一。實際上,在第十四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這里的 N 被規定為“ 0 . 012 ㎏ 12 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并決定用摩爾作為計量微觀粒子的“物質的量”的單位,即 1 摩爾粒子為“ 0 . 012 ㎏ 12 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 

  【學生活動】已知 12 C 的質量為 1 . 9927 × 10 - 26 ㎏,試計算 0 . 012 ㎏ 12 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由兩名學生上臺演算) 

  【教師講解】為了表彰意大利物理學家阿伏加德羅,人們特將這個數稱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為 NA (板書)。剛才,大家通過計算得到了 6 . 02 × 1023 這個近似值。 

  〖設計意圖〗通過親筆運算,加深對 6 . 02 × 1023 這個數字的印象。 

  【指導填表】師生共同完成。(板書) 

  物理量 表示符號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 單位基準 

  長度 l 米 m 光在真空中于 1 / 299792458s 所行路程 

  質量 m 千克 Kg 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 

  時間 t 秒 s 銫最外層電子繞核運轉 9192631770 次所用時間 

  電流 I 安培 A 

  熱力學溫度 T 開爾文 K 

  物質的量 n 摩爾 mol 0 . 012 ㎏ 12 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 

  發光強度 I 坎德拉 cd 

  〖設計意圖〗明確物質的量與摩爾是物理量與單位間的關系, 

  【練習講評】① 5molO2 約含有___個氧分子,___個氧原子;或含有__ NAO2 ,__ NAO 。 

  ② 3 . 01 × 1024 個 H2O 分子的物質的量是__ mol ; 

  ③ N 個水分子的物質的量是__ mol ; 

  【指導推理】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與粒子數(符號為 N )間的關系:(板書) n = N / NA 

  〖設計意圖〗由學生在練習中自我發現規律,消除對化學公式的神秘感,增強探究學習的自信心。 

  【學生活動】試比較以下各項的異同 

  ① 6 . 02 × 1023 ,② 0 . 012 ㎏ 12 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③阿伏加德羅常數 NA ,④ 1 摩爾粒子的粒子數 

  【教師講解】數字 6 . 02 × 1023 雖然明了 , 但不準確。“ 0 . 012 ㎏ 12 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或“阿伏加德羅常數”看似表意模糊,實則 “精確”。阿伏加德羅常數 NA 與 6 . 02 × 1023 的關系如同與 3 . 14 的關系。 

  〖設計意圖〗感悟化學中精確與模糊的關系,明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意涵。 

  【問題設計】 1molO2 表示的是: A .氧氣的質量 B .氧氣的數量 C .氧氣的物質量 D .氧氣的物質的量 E .氧氣的量 

  【教師講解】“物質的量”是一個專用名詞,不能拆開。(板書)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物質的量”四個字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物理量的名稱。 

  【問題設計】 1mol 氫約含___個氫原子。 

  【教師講解】大家的答案有分歧。關于“ 1mol 氫”中的氫,有的同學理解為氫分子,有的同學理解為氫原子。這種表達容易產生分歧,題目中的表示是錯誤的。因此,(板書)在使用摩爾表示物質的量時,應該用化學式指明粒子的種類。如 2mol Na ,1 molH + 等 . 

  【問題設計】 1mol 稻谷約含___顆谷粒。 

  【教師講解】 6 . 02 × 1023 顆稻谷是什么概念呢?假如說有 6 . 02 × 1023 顆稻谷,將它平均分給 12 億中國人,每人可得約 1400 萬噸。可見,將摩爾用于宏觀物質,沒有意義。實際上,物質的量這個概念是源于微觀粒子的計量不便而產生,因此它也只適用于微觀領域。(板書)摩爾是微觀粒子的計量單位,它所量度的對象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或它們的特定組合。如 1mole - , 1 .5 molSO42 + 等。 

  〖設計意圖〗通過兩道故設的錯題,讓學生明確使用摩爾應注意的事項,并理解其中的原因,使知識的獲得順乎自然。 

  【鞏固練習】 1 .正誤判斷:① 0 . 5 m olCO2 ② 1mol 氯 ③ 2molCuSO4 ④ 0 . 1mol 人 

  2 .計算:① 3 . 01 × 1023 個 H 的物質的量; ② 2molH2O 中的 H2O 分子數; 

  3 .填空: 1 .5 molH3PO4 分子中有__ molH ,__個 P ,__ NAO 。 

  龍維健 , 男 ,1990 年從教,中學化學高級教師 , 華中師大本科學歷 , 湖北省化學學會會員 , 各級各類獲獎及發表論文十余篇。 

  E-mail : hbjmlwj@sohu . com Tel : 13469762627 

《物質的量》教案 篇2

  二、有關計算關系

  1. m、n、N之間的計算關系

  (1)計算關系: =

  (2)使用范圍:只要物質的組成不變,無論是何狀態都可以使用

  2.V、n、N之間的計算關系

  (1)計算關系: = =

  (2)使用范圍:①適用于所有的氣體,無論是純凈氣體還是混合氣體

  ②當氣體摩爾體積用22.4L·mol-1時必須是標準狀況

  3.c、m、V、N之間的計算關系

  (1)計算關系:

  (2)使用范圍:①以上計算關系必須是在溶液中使用

  ②微粒數目是指某種溶質

  ③若溶液是由氣體溶解于水形成的,要特別注意以下幾

  點:

  A.必須根據定義表達式進行計算

  B.氨水中的溶質主要是NH3·H2O,但要以NH3為準計算

  C.溶液的體積不能直接用氣體的體積或水的體積或氣體與水的體積之和,而必須是通過 計算得到

  4.c、 %、ρ之間的計算關系

  (1)計算關系:

  (2)使用范圍:同一種溶液的質量分數與物質的量濃度之間的換算

  (3)推斷方法:①根據物質的量濃度的定義表達式

  ②溶質的物質的量用 計算

  ③注意溶液體積的單位

  5. 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的有關計算

  (1)計算依據:①1mol任何物質的質量(以g為單位)在數值上與其式量相等

  ②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以L為單位)在數值上與氣體摩爾體積(以L·mol-1為單位)相等

  (2)基本計算關系: M(—)

  (3)變換計算關系:①M(—) =

  ②M(—) =

  (4)使用說明: ①(2)的計算式適用于所有的混合物的計算

  ②(3)中的計算式只適用與混合氣體的有關計算

  ③(3)中的兩個計算式之間應用了阿伏加德羅定律

  6.密度與相對密度

  (1)密度

  ①計算表達式:

  ②使用說明:A.適用于所有的物質,不受物質狀態的限制,也適用于所有的混合物

  B.所有物質: ,標準狀況下氣體

  (2)相對密度

  ①計算表達式:

  ②使用說明:

  A.相對密度是在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密度之比

  B.既可以用于純凈氣體之間的計算,也可以用于混合氣體之間

《物質的量》教案 篇3

  知識點和新大綱要求:

  (1)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C)

  (2)摩爾質量(B)

  (3)氣體摩爾體積(B)

  (4)物質的量的濃度(C)

  (5)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C)

  一、有關概念(1課時)

  1.物質的量

  (1)概念: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目多少的物理量

  (2)符號:

  (3)單位:mol

  2.摩爾

  (1)概念: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每1mol物質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個結構微粒。

  (2)符號:mol

  (3)說明:①當描述物質的物質的量(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物質微粒的名稱,不能是宏觀物質名稱

  ②常見的微觀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中子或它們特定的組合

  ③當有些物質的微觀粒子只有一種時,可以省略其名稱

  3.阿伏加德羅常數

  (1)含義:實驗測定12g12C中碳原子的個數

  (2)符號:NA

  (3)單位:個/mol

  (4)說明:①NA的基準是12g碳-12中的原子個數

  ②12C不僅是摩爾的基準對象,而且還是相對原子質量的基準

  ③NA是一個實驗值,現階段常取6.02×1023作計算

  ④要注意NA與6.02×1023的區別

  4.摩爾質量

  (1)概念: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的質量

  (2)符號:

  (3)單位:g·mol-1

  (4)說明:①使用范圍:A.任何一種微觀粒子

  B.無論是否純凈

  C.無論物質的狀態

  ②與式量的比較:

  ③與1mol物質的質量的比較:

  5.氣體摩爾體積

  (1)概念: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的體積

  (2)符號:

  (3)單位:L·mol-1

  (4)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

  ①標準狀況:0℃、1atm即1.01×105Pa

  ②理想氣體:A.不計大小但計質量

  B.不計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③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約22.4L·mol-1

  (5)影響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

  ①構成物質的微粒的大小(物質的本性)

  ②結構微粒之間距離的大小(溫度與壓強來共同決定)

  ③結構微粒的多少(物質的量的大小)

  6.物質的量濃度

  (1)概念:用單位體積的溶液中溶解溶質的物質的量的多少來表示溶液的濃度

  (2)符號:

  (3)單位:mol·L-1

  (4)說明:①物質的量濃度是溶液的體積濃度

  ②溶液中的溶質既可以為純凈物又可以為混合物,還可以是指某種離子或分子

《物質的量》教案(通用3篇) 相關內容:
  • 《物質的量》的教學設計

    本節內容概念多,理論性強,教學難度較大。本文嘗試以三個W的處理為理念設計課堂教學。具體來說,三個W就是What(什么)——物質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是什么?How(怎樣)——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及阿伏加德羅常數之間的關系是怎樣...

  • 質量守恒定律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本節課主要通過實驗來探討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物總質量與生成物總質量之間的關系,開始了從生成何種物質向生成多少物質方面的過渡,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為化學方程式書寫和計算的教學做好理論準備。...

  • 金屬材料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了解金屬的物理特征,能區分常見的金屬和非金屬,認識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見金屬的特征及其應用,認識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屬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鐵和鋼等重要的合金2、通過比較學習,幫助...

  • 《皮蛋中的化學》教學設計

    《皮蛋中的化學》教學設計一、 教學設計思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以一種愉悅的心情學習化學。首先,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物質入手,創設情景,引出本課題,從而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沖動,提出問題“是什么...

  • 化學教學設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县级市| 旬邑县| 紫金县| 仁怀市| 申扎县| 迁西县| 札达县| 淮阳县| 泗洪县| 松阳县| 昭觉县| 宜兰市| 济宁市| 孝昌县| 华宁县| 时尚| 板桥市| 龙游县| 乡城县| 赤壁市| 武平县| 河东区| 聂拉木县| 镇赉县| 两当县| 西贡区| 浙江省| 丹东市| 双鸭山市| 平塘县| 德州市| 青岛市| 松溪县| 桐庐县| 鹤庆县| 灌云县| 灵璧县| 湘潭市| 河北省|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