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理想之光閃耀”主題班會課教案設計
通過討論,學生們得出以下幾方面的共識:
⑴、嚴于律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嚴于律己,即使是天才也會白白浪費。
⑵、學會學習,可請科代表介紹各學科的學習方法,以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⑶、學會發問。今天的學生要學會提出問題,遠比學會獲取答案重要。只有善于觀察,善于觀思考問題的人,才能不斷質疑,主動學習、大膽創新,學有成就。
⑷、做好眼前的事,這是成功者的共有的優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們不管走到哪里,從不得過且過,總是盡心盡力地做好眼前的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⑸、嘗試成功的體驗,堅定自己的信心。在學習的過程中,挫折和成功是我們學習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兩種結果,要堅持努力,積極思考,減少失敗,爭取成功。任何事,只要你努力去做,動腦筋去做,沒有做不成的。在學習中,低起點,小目標,促成功,匯聚一個個小小的成功,以取得大的成功。在爭取成功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愉悅。
⑹、樹立終生學習的思想。法國總統希拉克說:“終生教育是知識經濟的成功之本。”面臨知識經濟,我們必須做好終生受教育的準備。這樣,學習就成為不可或缺的需要。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賴以生存,不斷發展。
主持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時代向我們提出了挑戰,我們要想把自己培養成明天的人才,取決于今天努力的程度。我們從小就要培養對自己負責的觀念。只有做到對自己負責,才能成為樂于學習、學有所長的人才。
6、副班主任作總結。
剛才聽了同學們的發言,作為副班主任,我想把從籌備活動過程中讀了大家的作文“一件令父母親感動的事情”以及“家長們的書信”之后我的感受拿來與大家分享。在“感動”文章中,有的同學記下了在父母親生病時,自己是如何細心地照顧好父母親,讓父母親感動的事;有的同學記下了自己在假期陪伴父母,學做飯,雖然做出的飯菜不是很可口,卻讓父母很感動;還有一位同學在文章里說他以前是住校的,媽媽難得見他一次,媽媽想念兒子的時候,會到學校找他,但他卻說母親土氣,害得母親常常掉淚。這位同學說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感到非常內疚,覺得自己真不應該這樣對待自己的母親。他說現在唯一想干的事情就是好好學習,報答母親,善待母親……讀了同學們的作文我非常地感動。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同學們在成長中逐步學會了關心、體貼父母、照顧父母,這是最可貴之處。我也讀了你們父母親的信,體會到父母親在教育孩子上的良苦用心。梁慧姍的母親在信中說:“孩子,對父母來說都是他們生命中的重要一部分,作為父母都希望兒女們能健康成長,學有所長,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曾吉龍的爸爸在信中說他希望兒子多學習現代科學知識,到艱苦的環境中鍛煉,能成為對世界發展有用的一份子。鐘穎欣的媽媽在信中詳盡地訴說了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夫妻倆所付出的心血,他們希望女兒奮發向上,努力學習,走向成功的人生。
同學們,這就是你們父母親的的心聲,天下父母親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健康成長,學有所長,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材。我們的同學無不是帶著父母的殷切的期望,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走進了我們江海中學的。我希望同學們不要辜負了父母對你們的期盼,不要辜負了老師們的辛勤的勞動,要學會對自己的前途負責,努力學習,爭取考上理想的大學。
同學們,請記住:今天我們播下的是希望的種子,灑下的是勤勞的汗水,明天收獲的將會是累累的碩果!
7.同唱一首歌《真心英雄》,主題班會在歡快的歌聲中結束。
五.活動體會
1、活動的設計旨在切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尋找到教育的恰當切入點,使教育確有實效。
2、活動的形式是開放的,向家庭、社會開放。
3、活動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的認識不求唯一性。要求學生各抒己見,各顯其才,通過活動認識社會現實的嚴峻,從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鳴,認識上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行動上自加壓力,堅持不懈,不斷激發自己強烈的學習動機,對自己負責,逐步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