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奐生上城課堂實錄
教學目標:
1、通過陳奐生向老婆交帳的假設和討論,熟悉小說情節結構,把握人物性格和小說主題。
2、通過啟發式講授,具體分析小說中的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及推動故事情節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討論
1、替陳負生算一算賬。
2、假如你是陳奐生,打算如何向老婆交代?
三、評價
說說陳奐生這個人。
分析小說的心理描寫在人物刻畫和推動情節的作用。
四、撰寫
陳奐生向村民講述自己的奇遇(200字左右,課上或課后,依時間而定)
課堂實錄:
一、陳奐生的帳本
師: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的春風吹遍了農村,漏斗戶主陳奐生,生活也漸漸好過了起來。他進城賣油繩,買帽子,還住了一夜高級招待所,好好享受了一番。然而,離家不遠的時候,他慌了。為什么?馬上要見老婆,交不出賬,要挨罵,說不定還不讓吃飯,睡泥地板。怎么辦?大家來幫幫他。
我們先幫陳奐生算一算,他此次上城賣油繩,賺了多少,花了多少,還剩多少上繳老婆?(生討論)
(板書)收入:約大于七元五角
支出:住招待所5元 買帽子2.5元
剩余:約等于0
(學生在收入多少上有爭論,無法得到準確的數字,只能根據他花去的來判斷收入應該大于七塊五。還不算被人沒了的三角錢。)
二、陳奐生的解釋 師:看到這個帳本,老婆會不會罵他?估計會。為什么呢?帽子計劃中,沒事。關鍵問題是住了一夜招待所。
先說錢。那時候的五元,相當于現在的多少錢?(生七嘴八舌)怎么算?以一杯茶為參照。陳奐生喝一杯茶,多少錢?一分。現在你們喝一杯茶,多少錢?五角。幾倍?五十倍。那么,那時五元,大致相當于現在的250元。你們誰住過250元的賓館?(有幾個學生瞎舉手)哦,有好幾個250。(生哄笑)我住過最貴的是280一夜,心疼了一個星期。 想想,陳奐生老婆聽說他花一五元錢住招待所,會有什么反應?拍大腿大罵:“你這個老不死的!你發瘋了!住這么高級的招待所!#@¥@@#”慘了。假如你是陳奐生,怎么向老婆解釋?
生1:我坦白從寬。(眾生笑)
師:那就坦白吧。說下去。
生1:我把錢花光了。住招待所。見了吳書記。買了一頂帽子。(斷斷續續)
師:結結巴巴,肯定有問題。假如你們是他老婆,能通過嗎?(生笑答不能。)那,我再請另一個陳奐生。
生2:老婆,我錯了。(眾生笑)求求你你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愛你……(生哄笑)
師:真肉麻。同學們想想,陳奐生講得出這種話嗎?(生笑答不能。)陳奐生是一個怎么樣的人?(生答:老實,質樸。)是的,他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你這樣的花言巧語,通不過。再請一位。
生3:我去賣油繩,遇見吳書記,他叫我坐他的汽車,把我送到招待所住了一夜。他的秘書沒有記得交房錢,我就交了。
師:大家看,這樣解釋能不能通過?(有的說能,有的說不能。)勉勉強強吧。不過有情節上的錯誤,是吳書記叫陳奐生坐他的汽車嗎?
眾生:不是,他生病了,抬上去的。
師:對。細節要注意,人物的性格、心理也要注意。還有誰要說?
生4:我選擇沉默。
師:有性格。
生5:老婆,你別生氣,聽我慢慢說。這五塊錢花得值!住了高級招待所!你知道是誰送我去的嗎?吳書記!我賣繩,沒想到感冒了,躺在車站,碰巧吳書記看見了我,用他的汽車,送我去醫院,又送我去招待所!你想,村里有誰坐過吳書記的汽車?沒有!再說,我是很努力地去住的。我搏抵享受了一番,招待所好極了,被子雪白雪白的,地板照得見人影,皮凳怎么坐也不會癟!……(有些話沒記下)以后,我可以在村里炫耀了!
師:說得不錯。大家看,能通得過嗎?(生齊答能。)好的,時間關系,就到這里吧,相信沒有發言的同學還有更好的解釋。
三、分析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及推動情節的作用
師:前面大家說陳奐生是老實、質樸的,除此之外,他還給你什么樣的印象?(生思考。)
師:這一篇小說,心理描寫很有特色。我請大家看兩段。文章開頭,寫陳奐生“悠悠上城來”,這是什么描寫?(生:動作。)但是就這幾個字,感覺得出陳奐生的心理嗎?是什么心理?(生:高興,悠閑。)第二段,寫“輕風微微吹,太陽暖烘烘”,是什么描寫?(生:景物。)感覺得到人物當時心理嗎?(生:興奮。)下一句,“肚里空得飽,身上穿得新,手里提著一個裝滿東西的干干凈凈的旅行包”。什么描寫?(生:肖像。)感覺到人物什么心理?(生:愉快。)是的。這幾句,為什么要寫行動,寫肖像,寫景物?都是為了寫陳奐生高興、興奮的心理。通過肖像、行動的描寫和景物的烘托來寫人物心理,這是中國小說寫人物的傳統寫法。請做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