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教學設計
“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
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五花馬:唐朝開元天寶年間講究馬的裝飾,會把馬的鬣鬃剪成花瓣,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馬,五瓣的就叫五花馬。在這里指名貴的馬。
這一層寫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而且是“徑須沽取”,要毫不猶豫的去買,這就反客為主了,真是狂放到了極點。(提問:這種狂放是不是可信的,為什么?)這是可信的,因為上文說過“千金散盡還復來”。這種狂放,從實質(zhì)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xiàn)。至此,再用“同銷萬古愁”來結束全詩,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給學生十分鐘,練習背誦。注意作者的感情。)
提問:
一、
1.基調(diào),指的是一篇作品整體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圍。基調(diào)常常可以憑直觀被感知,但只有經(jīng)過分析才能得出確切的結論。例如這首詩,初讀一兩遍,會覺得它豪氣十足,但弄清詩人感情發(fā)展的脈絡以后,就會看出詩人的憤激之情是占主導地位的。確切地說,豪放只是它的外殼,而內(nèi)核則是憤激。
2.首先要正確理解“古來”二句的意思;“圣賢”,不是單指孔孟,也包括所有“抱利器而無所施”的賢能之士;“飲者”,決非一般酒徒,而是“圣賢”中逃之于醉鄉(xiāng)的人。說圣賢“寂寞”,并非貶抑,不過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之意;說飲者“留名”,固屬偏激之辭,表現(xiàn)了詩人的狂放,但既在酒宴上,自然要強調(diào)飲酒的意義,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樣來解釋這兩句,則詩人以曹植為例的意圖就昭然若揭了。
3、夸張的運用是李白詩歌的重要特色之一。要啟發(fā)學生對此作一點比較深入的分析,從詩人的思想性格、氣質(zhì)修養(yǎng)等方面了解這種寫法的實質(zhì)。這首詩具有震撼古今的氣勢和力量,與夸張手法的運用不無關系。詩中的有些夸張寫法是憑借數(shù)字來表現(xiàn)的,例如用“一飲三百杯”表現(xiàn)豪飲,用“斗酒十千”表現(xiàn)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xiàn)愁的深廣;有些則屬于感覺的夸大,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讀者指引到波濤洶涌的黃河岸邊,觀賞水從天來,東流入海的壯觀景象,“朝如青絲暮成雪”則極言人生短促。諸如此類的夸張句都有力地說明詩人飄逸不群,用辭大膽,他人莫及,也表現(xiàn)了他那豪放飄逸的詩風,我們在領略詩句內(nèi)涵的同時,也感受到其中的藝術魅力。
二、(提問:學了這首詩,大家覺得李白是個什么樣性格的人?學生回答后,說一下李白在華陰縣的逸事。)李白的“痛飲狂歌”是他的局限性的表現(xiàn),學生對此可能有各種不同的見解,讓他們說出來比不說好。教師可以有選擇地看幾篇,做一個小結,幫助學生認識詩人局限性之所在,以消除負面影響。
作業(yè):背誦該詩;完成練習冊該課內(nèi)容;預習《兵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