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發展性教育評價
3.教師對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激勵。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及時的表揚來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自信心。(1)口頭激勵性評價。在課堂上我常使用Excellent./ Very Good! /Good! /You did a good job. / well-done .等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生在這些語境中保持愉悅的心態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2)書面描述性的激勵評價。在批改學生的作業和課堂練習中,我常采用描述性的激勵評價方式。如用Excellent./ Good. /Average /Try hard .四個等級評定。有時這還會加上How nice! How beautiful! You’re very clever! 等贊揚的話語對他們的成績和態度給予肯定。有時我也會寫上I believe you can do better.等鼓勵性語言來激勵學生下次做得更好。(3)身體語言激勵性評價。課堂上教師教育學生,往往一個眼神、一個暗示或者拍拍學生的肩膀、摸摸學生的頭,照樣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三、反思與發展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發展性評價在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中的優勢已初步體現——促進學生的最大發展。其中最明顯的是在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上,從每學期兩次的學習調查問卷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統計結果的前后分析對比得出,“英語很有趣,我希望每天都有英語課”這項從61.3%上升到81.6%;“我喜歡英語老師”這項從68.6%上升到90.6%。而且,評價對學生聽說技能的提高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一方面在完成評價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小組間的合作探究,相互影響,優勢互補,爭取了更多的“開口機會”;另一方面,為了獲得好的評價結果,學生都會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的表現,學習積極性隨之提高。(1)對于學生發展性評價,雖然還不完善,但確實在促進學生的發展如英語課中發展學生提問的能力,培養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能力。在教學的中,教師通過問題情景的創設,激發、引導學生,讓其自主學生或通過小組探究解決問題,找出答案,充分體現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新課標中必修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英語語言能力,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靈活多樣的學習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這樣,既讓學生鍛煉了自己英語的語言能力,也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更加感興趣;既體現了新課標中“使學生能夠學會交流與合作,具有團隊精神”,同時學生身上蘊涵著巨大的課程資源,在與課程的接觸中,學生對課程有獨特的理解和體驗,并能創造出自己鮮活的經驗,這些鮮活的經驗成為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程的一種升華。(2)對學生評價的改革不是孤立的,它不僅與新課程標準,更與課堂教學緊密聯系,尤其學生知識、經驗的積累和拓展密切相關。因此,教師不可陷入為評價而評價的怪圈,而更要注重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給學生成長發展的機會。同樣,教師素質的要求更高,在學校為教師改革創新創造寬松氛圍的同時,更應搭建促其發展的平臺,為教師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學習機會。(3)基于對工作的責任心,對課程改革的支持和熱愛,我在學生發展性評價方面初嘗了螃蟹,但是,如何使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生發展性評價更完善,更科學,更具可能性和操作性,尤其是如何進行規范、長效的科學化信息管理,是需要繼續深入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