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圖象合成學會關愛動物
教材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 選修模塊《多媒體技術應用》第三章第3節
一、教材分析
本節所上內容為浙江教育出版社多媒體選修模塊第三單元圖像素材的合成。根據新課改的精神,本節課目標主要從表達信息的需求出發,介紹運用photoshop圖像合成的最簡單的知道與技能──魔術棒的應用,以制作圖像作品為例,引導學生經歷創作圖像作品的實踐活動過程,逐步掌握利用魔術棒工具,來進行圖像合成,突出主題并表達自己所要描述的信息的基本方法。并在學生的作品設計基礎上,進行客觀的一些審美評價,提升學生的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本節屬于“實踐操作課”,同時也是一節“新授課”。
二、學情分析
初中已普及信息技術課程,基本上學生對于計算機中的常用操作和基本概念都很熟悉,具備良好的操作基礎。少部分學生在小學及初中學習過一些圖像制作工具,具備一定的圖像編輯能力,還具備一些基本的美術素養;但大部分學生還是沒有接觸過photoshop,對photoshop界面十分陌生。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魔術棒的使用,并了解“容差”與“連續”的作用與意義。
2)初步學會如何利用photoshop進行簡單的圖像合成,與圖層的縮放技能。
3)初步了解濾鏡的使用,對圖像進行修飾。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師提問引導與逐步演示、學生之間互助來獲得新知識。教師評價貫穿整個學習過程,最后由學生的自我評價來實現自我肯定。
2)學習過程中注重素材的多樣性,為學生的設計創造靈活性,發揮學生的自主設計理念。
3)能根據表達、交流或創作的需要,選擇適當的素材進行加工合成,以呈現信息、思想。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經歷創作圖像作品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自主發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合理利用素材表達思想的能力。
2)培養學生動物保護的意識,學會關愛。
四、重點與難點
重點:魔術棒工具的使用、自由變形工具的使用。
難點:圖片合成效果的藝術感,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教學方法
采取有意義的情境導入,引出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利用實際演示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學生的互動和評價模式;在巡視過程中,注意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并解決,同時挖掘典型材料便于評價。
六、教學環境
網絡教室、投影屏幕、photoshopcs2、提供動物素材和風景素材。
七、教學流程
1.情境導入(2分鐘)
播放一段1分鐘的視頻,在視頻中成龍擔任解說,揭露出一些有關人類屠殺動物,謀取它們身體的某些部位,來制作藥物、食物、服飾等等。提出“when the buying stops,the killing can too。”(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口號,呼吁人們一起來保護動物。并引出本節課主題──利用提供素材制作動物明信片。
2.教授新內容(10分鐘)
教師演示操作:從“動物素材”中選擇任意一張動物圖片,將動物輪廓使用魔術棒工具選擇出來,演示當容差值不同的時候,選擇出來的區域范圍的變化。講解魔術棒工具的作用----選擇顏色相似的區域。
教師提問:容差值越大,區域會如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