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中圖片對象的編輯與操作》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學能力以及網頁的設計與規劃能力。
(3)創新目標:通過研究體驗學習,達到
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獨立性,讓他們通過網頁的制作體會成功的喜悅。
②培養學生的美感、色彩搭配及協調能力,在學習中滲透美育教育。
(4)德育目標:培養學生自立、自信、自強的優秀品質及健康的審美觀。
(三)依據教材分析及教學目標確定:
(1)創新點:充分放飛學生的想象,給學生更多的時間、空間展示自己。在獨立思考、獨立操作、獨立制作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
(2)德育點:通過美育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審美觀。
(3)空白點:在教學中適當的為學生留有空白知識點,引導學生通過研究體驗式學習去解決問題。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教學方法及手段:
方法:采用研究體驗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新人格。同時,采用該教學方法能夠積極地推進課程改革,更好地完成課程改革目標。
使用該教學方法的主要依據是以學生為本,為學服務,教師少講讓學生多學,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具體實施:問題導入法引入新課;在教學內容延伸處也是教學內容的重點處留有空白點;采用提示性啟發完成教學。
手段:主要采用微型計算機及多媒體傳奇電子教室展開教學活動。
(二)教學內容:
(1)認識常用圖片文件格式;(難點)(2)導入圖片;(重點)(3)編輯圖片;(重點)
(三)教學程序
研究體驗式教學程序
課前準備
演示實例問題導入
教師啟發點撥
信息交流,合作成功
研究體驗學習
課后小結與反思
鞏固與創新應用
(四)新課導入:通過三個著名網站的網頁展示及圖片文件展示導入本節課的內容。利用鮮活、直觀的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更為學生的網頁制作做了引導。
(五)教學安排:
1、復習與演示實例,提出問題(如何將美麗的圖片添加到我們的網頁中來?)(約5’)
2、認識圖片文件格式;(約3’)
3、學生動手操作,自己去找到圖片文件,認識圖片的文件格式;(約5’)
4、教師演示操作如何將圖片導入到頁面中來;(約3’)
5、學生動手操作練習實踐;(約5’)
6、教師為學生設置空白知識點(對圖片進行簡單的編輯);(約2’)
7、學生研究體驗學習;(約15’)
8、對本節課進行歸納總結;(約2’)
9、學生自己練習。(約5’)
(六)學生研究體驗式學習
教師為學生設置空白知識點:
(1)圖片導入到網頁后,我們如何調整圖片的大小,并在圖片上寫下文字?(2)如何確定它的擺放位置?(3)如何將網頁中的圖片進行翻轉?(4)如何對圖片的明暗度、對比度進行調節?(5)如何設置圖片的背景透明?
(七)教學反思與小結:
通過研究體驗式教學法,我們不僅從繁重的課堂教學中走了出來,更給學生更多的空間,讓他們在研究、體驗中去思考、去創新,充分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很好的完成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熟練掌握了有關圖片相關知識及操作,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八)板書設計
網頁中圖片對象的編輯與操作
(一)認識圖片的文件格式;(.gif;.jpg;.png;.bmp;.wmf)
(二)圖片的導入;
(三)圖片的簡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