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數據的圖形化說課
3、 任務驅動,完成教學任務
在該環節采用四個任務,任務一,將“海嘯中各國死亡人數表”成生柱狀圖,并加標題。任務二“海嘯中在泰國死亡的泰國人和外國人人數表”生成餅圖,顯示泰國人與外國人死亡人口比例。從所占比例能發現什么問題?任務三,將歷年來印尼旅游的外國游客數做成折線圖,從折線圖中兩處人數明顯減少的位置,是否可以試探找找原因。任務四,典型地震發生的農歷日期與農歷的初一或十五的關系,將之做成xy散點圖,從散點分布情況,會得出什么結論?四個任務的目的不同,任務一的目的要求學生掌握生成圖表的方法,任務二的目的是鞏固生成圖表的方法,并進行簡單的分析,任務三是熟練地生成圖表,深入分析圖表。任務四注重實踐應用,將學到的制作方法和分析方法用于實踐。這四個任務按照循序漸進的順序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掌握一般方法到實踐應用。
下面逐個說明任務的實現方法。
任務一,根據海嘯中各國死亡人數,制作柱形圖,并加標題。
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命令。讓學生試探根據圖表向導制作圖表。并讓學生留心兩個問題,其一,圖表向導有幾個步驟?其二,圖表標題在第幾步設置?
學生完成探索,基本可以弄清以上兩個問題,但是制作的圖表會有很多問題,而且每位同學出現的問題不完全相同,如何讓學生弄清出現的問題原因呢?方法是:利用電子教室,將某個學生具有典型問題的圖表展現給所有學生,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價,學生提出圖表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和修改意見,采集學生集體智慧,完成圖表的制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幫助修改圖表的很多方面,例如有的同學指出加上x軸y軸標志,還有的同學指出圖表的大小和位置不能遮住表格數據,還有的指出加上數據標志等,更會有些同學提出將圖表區加上圖案或設置字體等,教師要對學生的探索精神加以肯定;另外還會發現學生存在的不足之處或解決不了的問題,需要教師精講,例如:某位同學做出的圖表是空的,這樣的問題正好教給學生如何選擇數據源。還有的同學不會在已有的圖表的基礎上修改,只會刪掉圖表,從頭做,這樣的問題正好教給學生利用鼠標右鍵選擇命令修改圖表。
這種學生發現問題,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全部投入學習討論中,發揮了集體的智慧,并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掌握了圖表的制作方法及修改方法。
但這個任務是在師生共同完成的,初步學會了圖表的制作方法,還需要學生獨立完成制作,并能簡單分析圖表,所以設置了任務二。
任務二:將海嘯中在泰國死亡的泰國人和外國人人數表,制作餅圖,并顯示所占比例。
該任務,學生獨立完成。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發現圖表中蘊含的含義,為什么在泰國死亡者中,泰國人只占20%,外國人卻占了80%?從數據所占比例說明泰國是旅游國家,外國死亡者主要是游客。通過簡單的分析,讓學生知道,直觀的圖表有利于發現問題。
該任務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從圖表中可以發現其蘊含的信息。
在任務二基礎上,設置任務三,進一步提高對學生的要求,讓學生不僅能熟練制作圖表而且能夠對復雜圖表進行分析。
任務三:將印尼歷年外國旅游人數做成折線圖,并添加趨勢線,分析其中兩個時間段游客明顯下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