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幻燈片“動”起來》(說課稿)
設計意圖:讓學生逐步體會到自定義動畫與幻燈片切換效果之間的差別,并能在具體情境中合理選用,鞏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通過逐層的設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給學生充分表達個人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的機會,對于學生的回答給予更多的激勵和表揚。
第四環節:成果展示、課堂小結
各小組派出代表通過網絡教室演示系統展示他們的作品。同學之間相互交流、點評,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引導學生從知識和方法兩方面進行小結,教師根據情況再進行補充。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作品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狀態,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樹立了自信心,也學會了合作,培養他們在合作中懂得欣賞他人的一種品質。
五、課后反思
本節課我的教學思路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完成學習任務。通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能夠對幻燈片中的對象設置動畫效果;學會了插入新幻燈片;學會了對幻燈片設置切換效果。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大膽探究的品質。使學生樹立了自信心,獲得了成就感。這節課我最成功的做法就是采用了“任務驅動”這一教學模式和“分層教學法”。
“任務驅動”這一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帶著任務、目的去學習,避免了學習的盲目性。同時,針對學生電腦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我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學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當然,課堂不可能只是老師教學設想的電影再現,因為學生的個體差異,課堂必然會生成一些新的問題,這些問題是老師無法預設的,因此這節課還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有待我們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