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的排序和記錄的篩選
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排序和篩選的概念。
2.掌握在數據表視圖中排序和使用“高級篩選/排序”窗口排序的操作方法。
3.掌握三種篩選(按選定內容篩選、輸入篩選目標、使用“高級篩選/排序”窗口篩選)操作方法。
重點:記錄的排序和記錄的篩選操作方法。
難點:使用“高級篩選/排序”窗口進行排序和篩選;按選定內容篩選。
教學設備:計算機教學機房和教學網絡。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在數據表中插入記錄的物理位置是如何排列的?
2.在“成績表”中,各條記錄是如何排列的?
3.在現在的“成績表”中,能否直接看出數學成績的排名?
引入新課:要解決象上述第三個問題一類的問題,就需要使用記錄的排序操作。
教師講述:記錄的排序就是根據數據表中某一個或某一些字段數據的大小重新排列表中記錄的順序。將記錄按字段值從小到大排列稱為升序(ascending)排序,從大到小排列稱為降序(descending)排序。在保存數據表時,access 將保存排序次序。下面學習兩種排序操作方法。
出示問題:
1.在數據表視圖中如何根據單個字段排序?
2.在數據表視圖中如何根據多個字段排序?
3.如何取消排序結果?
學生看書自學教材中有關內容并上機操作完成例題[例1-3-5]、[例1-3-6]、[例1-3-7],教師巡視輔導。
學生演示:由操作正確熟練的學生演示[例1-3-6]。
教師引導學生看書“關于排序的幾點說明”,并略作講解。
教師講述:在數據表視圖中對記錄排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但在數據表視圖中對多個字段進行排序時必須是相鄰的字段,且排序的方式同為升序或降序。與之相比,使用“高級篩選/排序”窗口排序則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教師講解并演示[例1-3-8]。
出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
問題:
1.如何打開“高級篩選/排序”窗口?
2.如何添加字段和設置排序方式?
3.如何運行“高級篩選/排序”?
教師設問:在“高級篩選/排序”窗口中按照多個字段排序時,各排序字段的優先級別是如何規定的?
學生朗讀教材中的說明①:在排序時,access 會首先排序設計網格中最左邊的字段,然后排序該字段右邊的字段,依次類推。
學生操作[例1-3-8]。
教師講述引入新內容:在數據表中,如果只想瀏覽、編輯滿足特定條件的記錄,通常使用access的篩選功能來解決這類問題。下面學習三種篩選記錄方法:“按選定內容篩選”“輸入篩選目標”以及“高級篩選/排序”。
學生自學教材中“按選定內容篩選”一段內容,并上機操作完成例題[例1-3-9]。
提問:
1.按選定內容篩選能否用于數字型字段?
2.能否同時在多個文本型字段上執行按選定內容篩選?如果要在多個文本型字段上執行按選定內容篩選應如何進行?
3.如果在文本型字段上篩選不包含某一特定值的記錄,應如何操作?
教師提出任務:
1.如何使用輸入篩選目標進行篩選?
2.使用一次輸入篩選目標方法,能夠在幾個字段上進行篩選?如果要在多個字段上使用該篩選方法應如何進行?
學生自學教材中“輸入篩選目標”一段內容,回答以上兩問題,并完成[例1-3-10]的操作。
教師講述引入新內容:按選定內容篩選和輸入篩選目標篩選每次只能對一個字段進行篩選,使用“高級篩選/排序”窗口篩選可以對多個字段設置篩選準則,一次篩選出結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