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案-人體運動時的能量供應
人體運動時的能量供應
(吉林體育學院 長春 130022)
摘 要 本文對人體運動時的供能物質.供能系統及其特點進行了分析。為體育教師.教練員和運動員的科學訓練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 運動 能量 供應
前 言 人體生命活動的運行需要消耗能量。在人們參加劇烈體育運動時,肌肉長時間地收縮和舒張,臟器的活動增強,以及神經系統能量消耗增加,將使運動時總的能量消耗比靜息時增加幾倍到幾十倍,甚至百倍以上。從另一方面講,長期科學訓練將使人體運動時的能量供應與消耗得到改善,從而為提高人體運動能力奠定物質基礎。因此,了解與研究人體運動時的能量供應是體育教師.教練員以及運動員必備的知識。
一 肌肉活動的能量及其能量的釋放
人體運動需要大量能量。這些能量的來源是自食物中的六大營養素中的三大營養物質,即糖、脂肪和蛋白質。
(一) 糖及其分子中能量的釋放與轉移
糖是肌肉活動最主要的燃料。人體糖的存在形式有兩種:第一種是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第二種是存在于肝臟和肌肉中的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人體運動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或脂肪)的氧化分解過程釋放出來的。糖的氧化分解主要有兩個途徑:(1)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的糖酵解;(2)在有氧條件下進行的有氧氧化。在一般條件下,糖主要以有氧氧化的途徑分解供能。
糖的代謝方式 | 有氧氧化 | 無氧糖酵解 |
有無O2參與反應 | 有 | 無 |
進 行 部 位 | 線 粒 體 | 細 胞 液 |
最 終 產 物 | CO2 H2O | 乳 酸 |
ATP 生 成 量 | 多 | 少 |
表1:有氧氧化同無氧糖酵解的對比
脂肪是肌肉活動的另一主要原料。機體內儲備的脂肪量是勢能的最大來源。與其他營養物質比較,可作為能量的脂肪數幾乎是無限的。來自儲藏脂肪的實際燃料貯存量大約相當于90000~110000千卡左右。成年人體內貯存脂肪量的差別很大,且缺乏精確的正常值。一般成年男子的貯存脂肪量約占體重的15~20%,女子稍高。
脂肪氧化時,.體內首先由脂肪酶催化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隨著血液循環至肝臟和其他組織進行再分解。而釋出的脂肪酸進一步氧化釋放能量,共全身各組織攝取利用。脂肪酸徹底氧化所釋放的能量比糖多得多,且利用率也比糖高。
當脂肪酸大量分解時,會產生三種中間物質:乙酰乙酸、B- 羥丁酸和丙酮。我們將這三種中間產物合稱為酮體。短時間劇烈運動后,血液中的酮體上升。這是由于運動時的糖供能不足,脂肪酸利用量增加而又氧化不足的緣故。運動員在運動后血液中酮體上升較無訓練者少,這說明運動員能較多的利用脂肪酸供能,而且氧化比較完善。但運動結速后的恢復期中,無訓練者在肝臟和肌肉中的酮體反而比有訓練者高,這說明
運動時的供能系統及其供能特點
人體運動時的供能系統,依其運動強度和運動持續時間的不同可分為ATP—CP(磷酸原)系統、無氧糖酵解(乳酸)系統和有氧氧化系統。
(一) ATP—CP(磷酸原)系統及其供能特點
磷酸原系統供能不在其數量的多少,而在與其能量的快速可動用性。在三個供能系統中,其能量輸出功率最高。凡是短時間極量運動(如:短跑、舉重、沖刺、投擲等)時所需的能量幾乎全部由ATP—CP系統供給。任何強度的運動,開始首先供能的都是ATP—CP系統,其特點是:①分解供能速度快,重新合成ATP速度最快。②不需要氧。③不產生乳酸。④ATP—CP供能系統最大輸出功率為50W /Kg體重,是三個供能系統中輸出功率最高者。⑤維持供能的時間短。例如一名70kg的人參加運動的肌肉以20kg計算,ATP—CP供能系統儲備的能量,可供輕快走步運動的時間約為1分鐘;或可維持最大強度運動時間約為6—8秒左右。30—60公尺疾速跑全靠ATP—CP供能系統保證;60—100公尺跑主要靠ATP—CP系統供能;200—400公尺跑大部分由ATP-CP系統供能(也靠乳酸系統提供部分能量)。可見,ATP—CP系統在短時間最大強度運動的供能體系中起著重要作用。
(二) 糖酵解系統及其供能特點
當人體劇烈運動時,骨骼肌能量消耗不僅量大且速度快,有氧供能不足。而ATP-CP大量消耗時,糖的無氧酵解便開始參與供能。當氧供應不足的程度為氧化供能需要量的2倍以及肌肉中ATP-CP被消耗的量約為原儲備量50%左右時,為了迅速再合成ATP以保證持續運動的能力,骨骼肌中的糖原便大量無氧分解,乳酸開始生成。糖無氧酵解系統是400m、800m、1500m跑,100m、200m游泳的主要供能系統。
糖無氧酵解系統供能的特點:①糖原酵解供能速度快,比有氧氧化供能來得及時,故稱其為應急能源。②糖原酵解供能不需要氧,是脂肪酸、甘油、氨基酸等供能物質所不及的。③糖無氧酵解系統供能的最大輸出功率為25W/kg體重,約為磷酸原系統的1/2。因此,利用以糖無氧酵解系統供能為主的運動,表現的速度與力量都不如磷酸原系統,但維持供能時間比較長。④糖酵解產生的能量有限,但可積少成多。⑤糖酵解的代謝產物為乳酸。乳酸在肌細胞中的大量增多,不僅對ATP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且引起肌細胞代謝性酸中毒,工作能力降低,易發生疲勞。
(三) 有氧氧化系統及其供能特點
雖然在糖酵解作用中,能迅速釋放能量并且不需要氧,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再合成ATP的量是相當少的。糖、脂肪和蛋白質在氧供應充足的條件下,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大量能量,使ADP再合成ATP。這種有氧氧化供能過程,稱為有氧氧化系統。
有氧氧化系統供能的特點:(1)體內95%的ATP均來自線粒體內的氧化磷酸化作用,是ATP生成的主要途徑,是人體能量消耗的主要供能系統。(2)糖的有氧氧化釋放的能量比糖酵解生成的ATP數量大19倍,因此比糖酵解產生的能量多,且比脂肪消耗的能量少,是體內最經濟的能量供應系統。(3) 有氧供能系統的能量物質來源廣闊、種類多、儲備量大,是取之不盡的能量來源。(4)有氧氧化過程復雜、供能速度慢,脂肪的氧化供能因耗氧量大,受氧利用率的影響,只有在運動強度低.氧供應充足的條件下才能被大量利用。所以有氧供能系統是耐力運動項目的主要供能來源。(5)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時,最大輸出功率比其他兩個系統均低。
ATP-CP系統 | 糖無氧酵解系統 | 有氧氧化系統 |
無氧代謝
十分迅速
化學能源:CP
ATP生成很少肌中少量少
用于短跑或任何高功率、短時間的活動 | 無氧代謝
迅速
食物能源:糖原
有限的ATP生成 副產品乳酸可導致肌肉疲勞 用于1~3min的活動 | 有氧代謝
慢
食物能源糖、脂肪、蛋白質 ATP生成很多 沒有導致疲勞的副產品 勇于耐力或長時間的活動 |
供氧 條件 | 共氧機構 | 能量容量(每千克\體重) | 能量產生速度 (功\體重) | 能量持續時間 |
無
氧 | ATP-CP非乳酸能
乳酸能(糖原-乳酸) | 100卡\㎏
230卡\㎏
| 13卡\㎏\秒
7卡\㎏\秒 | 100\13=7.7S
230\7=33S |
有氧 | 糖原-CO2+H2O | 氧充分時100000卡\㎏ | 3.6卡\㎏\秒 | 1.5~2小時 |
不同項目中的供能系統
項 目 | 時 間 | ATP-CP供能 | 無氧糖酵解供能 | 有氧供能 |
100m
200m
400m
800m
1500m
3000m
5000m
10000m
馬拉松
田賽項目 | 10”~15”
22”~35”
1’~1’30”
2’~3’
4’~6’
10’~16’
15’~25’
30’~50’
135’~180 | 98
95
80
30
20
20
10
5
5
90 | 2
2
15
65
55
40
20
15
5
10 | 0
3
5
5
25
40
70
80
90
0 |
表4田徑項目有氧供能系統與無氧供能系統供能百分比(%)
如上表所示,有些項目主要由ATP-CP系統供能(如:100m);有些項目幾乎全部由有氧氧化系統供能(如:馬拉松);有些項目主要依靠糖酵解系統生成ATP供能(如:400m和800m);有的則需要無氧代謝與有氧代謝混合供能(如:1500m)。這說明運動項目的能量供應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形成一個連續統一體,稱為“能量連續統一體”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