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結構
教學目的
1.掌握花的基本結構,理解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學會解剖和觀察的方法,進一步培養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3.通過學習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認識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相統一的觀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雄蕊和雌蕊的結構和功能;解剖和觀察花的方法。
教學準備
桃花(或一朵完全花)的掛圖、模型。新鮮的桃花(或其它完全花)或浸泡的花(或花的解剖塑封標本)。放大鏡、鑷子、解剖針、刀片、白紙、膠水。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1.一株綠色開花植物體是由哪些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構成的?
2.為什么把花、果實、種子叫做生殖器官?
引言:花、果實、種子與植物繁殖后代直接有關,所以屬于生殖器官。綠色開花植物在開花之后,一般都能結出果實和種子,這是為什么呢?通過觀察、研究和功能,就會逐步明白。
一、花的基本結構(以桃花為例)
教師組織學生觀察花的外形,然后指導學生按要求逐步解剖并觀察花的各部分結構。
(一)觀察花的外形
教師結合掛圖,指導學生參照課本上“花的基本結構圖”,有步驟地觀察以下內容:
1.花柄:它的顏色、著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狀、顏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組成。數一數萼片的數目,著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組成。注意它的顏色和數目。
完成上述觀察,由一位同學歸納小結,然后教師再作補充性講述,指出:
花柄紫紅色,一端著生在莖上,另一端連接著花朵。它支撐著花朵,使它展放在空間。順著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為膨大,呈杯狀,紫紅色的部分,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著生在花托上。在花托的邊緣上著生有萼片,共5片,它們組成了花萼。在花萼的內側有花瓣,粉紅色,5片,它們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稱花被。
(二)解剖并觀察
結合掛圖,教師指導學生依次解剖花,觀察其內部結構,并將花的各部分粘貼在白紙上制成標本。
1.用鑷子將萼片摘下,并粘貼在白紙上。
2.用鑷子將花瓣摘下,依次粘貼在白紙上。
3.觀察雄蕊:摘去萼片、花瓣后,露出雄蕊和雌蕊于它們合稱為花蕊。先觀察雄蕊,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1)桃花的雄蕊有多少枚。每一朵都一樣嗎?
(2)每枚雄蕊由哪兩部分組成,各有什么作用。
(3)取一張白紙放在桌子上,將雄蕊的花藥在紙上來回摩擦,能看到有黃色粉末散落嗎?這是什么?
(4)觀察完成后,用鑷子摘下部分雄蕊,粘貼在白紙上。
4.觀察雌蕊:摘去全部雄蕊,這時在花托的頂部只剩下1枚雌蕊了。
(1)觀察雌蕊由哪三部分組成。
(2)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配合,用刀片分別將子房作橫切和縱切。然后用放大鏡觀察橫、縱切面,注意看看有幾個胚珠。
完成上述觀察后,組織同學討論歸納。花的主要結構是什么?接著教師進行總結性講述,指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它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絲和花藥組成,花藥里有花粉。雌蕊由柱頭、花柱、子房三部分組成。子房里有胚珠(桃花只有一個胚珠)。花開放后,花粉落到柱頭上,經過一系列復雜變化,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這些變化今后再研究)。由此看來,只有花蕊與結出果實、種子有關,所以它是花的主要部分。
二、花的其他結構
有些植物的花(如桃花)除了上述的基本結構外,還有其他一些結構,例如蜜腺。
用放大鏡觀察子房的基部,看到有小突起,這叫做蜜腺。蜂蜜采集的花蜜就是由蜜腺產生的:
有些植物的花,能散發出芳香的氣味,它是花瓣里的一些細胞分泌出來的物質。這些物質容易揮發成氣體,從而使花散發出香氣。人們利用它可制取香精,如玫瑰花、桂花。
花的顏色、香氣、花蜜都能吸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
由此看來,與其功能是相適應的。小結如下:
課堂練習:
1.花的主要部分是_____,它包括( ) 花開放以前,保護花內部結構的_____
它包括( )。 A.花萼 B.雄蕊 C.雌蕊 D.花冠
2.構成雄蕊的是_____和_____.
3.構成雌蕊的是_____、_____和_____.將來發育成果實的是_____,其內部有_____,將來可發育成_____.
4.各種植物是( )
A完全不同的 B 完全相同的 C基本相同的 D 不確定
5.上面著生花的各部分的結構的是
支持花藥的結構是 花藥中存在的物質是
A 花絲 B 花梗 C 花萼 D 花托 E 花粉
6. 胚珠位于( )
A雄蕊的花藥中 B雄蕊的花絲中 C雌蕊的子房中 D雌蕊的柱頭中
7.花生是由花的哪一部分發育來( )
A.子房 B. 胚珠 C. 柱頭 D. 花柱
8. 街道兩旁的銀杏樹,到了秋天有的能結出白果,有的不能,可見銀杏屬于( )
A.兩性花植物 B. 單生花植物 C.雌雄同株植物 D.雌雄異株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