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說課稿:五人墓碑記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叫魏清君,來自臨洮中學。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第三冊第六單元張溥的《五人墓碑記》。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師生活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五人墓碑記》所處的單元是明清散文單元。明清兩代散文成就雖不及先秦、兩漢、唐宋幾個朝代,但其數量之豐、流派之多,卻是前所未有的。作者張溥生活在明代晚期,他的《五人墓碑記》反映了明末天啟年間蘇州市民反抗閹黨斗爭的現實,闡明了人的生死價值觀。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根據大綱和新課標的要求,高中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學生已經接觸過一定數量的文言文,但疏通文字,積累語言的教學,仍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教課程理念、學生實際及運用現代教育手段的要求,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第一、知識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本文時代久遠,了解時代背景,清除時代隔閡,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文章的主旨。 2、 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典型的文言句式,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重在積累。 第二、能力目標: 1、培養誦讀文言文的能力,熟讀成誦。2、培養結合語境推斷詞義的能力。讓學生聯系上下文推斷文中一些多義詞的含義和古今異義詞的含義。3、了解敘議結合的寫法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第三、情感目標: 思考課文論述的人的生死價值觀,體會"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意義。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疏通文字,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正確把握文章闡述的生死價值觀。 三、師生活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課的教學擬采用體現學生主體理念的教學方法,以大量的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活動來代替教師的講授。教師主導下的學生活動,大體包括四個方面: 1、讀。包括朗讀、聽讀、默讀等讀的多種形式,以讀來保證各項教學目標的完成。 2、思。思是思考,是課堂教學中一種重要的學生活動。設疑引思,理解語言、寫法和主旨,是本課教學的重要任務。3、說。由思生疑,由疑而說,符合認知心理學原理。本課的說,主要指學生就相關問題的討論發言。 4、寫。學生積累不夠和寫的落實不夠關系很大。本課的寫應從積累語言現象和訓練表達角度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