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體明暗調子素描(精選2篇)
球體明暗調子素描 篇1
教學內容: 球體明暗調子 素描教學目的與要求:學習并掌握球體明暗素描的五大調子變化特點;找準明暗交接線,能較好地表現球體的明暗關系;認識學習球體明暗的重要意義,了解球體飽滿、團實、圓滑的審美特點,體會不同明暗調子球體素描的審美感受。教學重點:球體明暗五大調理解與表現;教學難點 :明暗交界線的確定與表現;教學方法:講授、觀察、寫生等;教學原則:直觀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審美性原則等;教學時間:一教學時教學準備:1、寫生物(石膏球體、聚光燈);2、示范工具材料;3、明暗素描范畫及學生作業 ;4、電子幻燈課件。教學過程 :一、導入 :4'前面我們已學習了幾何體中方體、柱體、錐體明暗素描。有著“現代藝術之父”之稱的著名畫家塞尚強調:生活中所有物體,都可以概括為幾何形體。
[出示圖1、2]
指出畫中物體可看作什么幾何體?生活中還有許多物品接近球體: 如人頭、水果等。[出示球體]球體給人以飽滿、團實、運動、柔和的美感。這說明畫好球體是素描的基礎,對于高考十分重要!
圖2圖1下面我們就學習球體明暗調子及畫法:
二、球體明暗光影調子分析 10' [ 出示石膏球體,用聚光燈照并變換光照的角度 ] 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1、光照后,球體表面象地球一樣,出現明、暗半球。思考受光半球與背光半球的基本調子有那些?它與光源、光線有何關系?球體投影有何特點?依次說出球面五大調;
學生填表,教師補充:
球體表面明暗光影調子示意表 球面與光源、光線的關系明暗程度調子名稱受光半球正對光源,受光最多亮亮調(含高光)斜對光源,受光較多灰次亮調(灰調) 背 光 半球與光線相切,受光的盲點最暗明暗交界線斜背對光源,弱受環境光影響次暗次暗調背對光源,受環境光影響大弱暗反光
圖3
另外,球體的投影在臺面上 呈橢圓形狀,與光線相對,接 近光源的地方較實些、暗些。球面五大調按受光順序依次為:亮調-----次亮調-----明暗交界線-----次暗調-----反光調 (球體與圓柱體明暗調子極為相似, 這也是物體明暗調子最基本、最普遍的規律!)注意:這五大調中也還有若干調子細微變化!如亮調中有高光,物體之外有投影。球面暗交界線調子最暗,為明暗的分界處,是畫好球體明暗的關鍵所在。2、改變光照的角度,學生指出球體的明暗交界線;思考:A、明暗交界線起點、終點的連線與球心聯系,并指出與光線是什么關系?
光源B、明暗交界線是一條線嗎?其調子是否有變化?
歸納:球體明暗交界線的變化,猶如月亮的陰晴圓缺變
圖4化。但不管怎么變,受光半球與背光半球部分相等。
顯示圖5,歸納要點[板書]:球體明暗交界線特點:A、 光線與球面相切形成明暗交界線,它的起點、
終點的連線過球心(即為直徑);
圖5B、起點、終點的連線與光線垂直;
C、為狹長的面,其調子有虛實、明暗變化。
圖63、學生分組比較圖4、5、6、球體素描,
體會逆光、側光、正光調子的審美感受: 逆光調子深沉厚重,富有張力;側光調子層次分明,體積感強,易于表現;正光調子輕松、明快。三、 球體寫生基本步驟及明暗調子的表現(結合圖片講解)共17 '
1、 學生思考并說出寫生畫球體基本步驟:
圖8圖7[ 教師在下步示范中補充完善有關要點] 4'
A、 整體觀察分析圖6:光源方位,理解球體明暗交界線所在的
位置,明確受光與背光面、光與影的關系;
圖10B、用直線畫出球體的結構輪廓;(圖7)
圖9( 徐悲鴻在素描用線時指出:寧方勿圓。
因為方直線條更有力度。)C、畫出明暗交界線、投影; (圖8)D、鋪出暗面、投影的基調;(圖8)(用直線排成塊面,順著球的弧面畫;投影注意近實遠虛。)E、刻畫五大調:(圖9)從明暗交接線入手,先畫出背光面基本調子;背光面近暗遠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調亮;再從明暗交界線向亮調子由深到淺過度;亮調子用較硬鉛筆畫;F、適當表現背景、投影,調整虛實關系。(圖10)其中受光背景偏暗;投影離光源較近則實;2、[ 教師示范講解,從明暗交界線入手,畫出球體明暗主要調子。][民樂伴奏:“梅花三弄”等] 學生跟著教師臨摹畫出石膏球體明暗素描,教師示范完后巡回指導13' 四、[投影儀顯示學生畫球體明暗練習作業 ]學生點評作業 ,教師補充、完善;5'注意把握以下問題:A、 灰調過少或高光位置不對;B、明暗交界線不準;C、投影不準;D、排線問題;E、反光太亮;F結構線畫得太死。 五、小結并布置課外作業 2 '石膏球體素描寫生,鞏固理解球體明暗關系。
球體明暗調子素描 篇2
教學內容: 球 體 明 暗 調 子 素 描教學目的與要求:球體明暗調子素描學習并掌握球體明暗素描的五大調子變化特點;找準明暗交接線,能較好地表現球體的明暗關系;認識學習球體明暗的重要意義,了解球體飽滿、團實、圓滑的審美特點,體會不同明暗調子球體素描的審美感受。球體明暗調子素描教學重點:球體明暗五大調理解與表現;教學難點 :明暗交界線的確定與表現;教學方法:講授、觀察、寫生等;教學原則:直觀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審美性原則等;教學時間:一教學時教學準備:1、寫生物(石膏球體、聚光燈);2、示范工具材料;3、明暗素描范畫及學生作業 ;4、電子幻燈課件。教學過程 :一、導入 :4'前面我們已學習了幾何體中方體、柱體、錐體明暗素描。有著“現代藝術之父”之稱的著名畫家塞尚強調:生活中所有物體,都可以概括為幾何形體。
[出示圖1、2]
指出畫中物體可看作什么幾何體?生活中還有許多物品接近球體: 如人頭、水果等。[出示球體]球體給人以飽滿、團實、運動、柔和的美感。這說明畫好球體是素描的基礎,對于高考十分重要!
圖2圖1下面我們就學習球體明暗調子及畫法:
二、球體明暗光影調子分析 10' [ 出示石膏球體,用聚光燈照并變換光照的角度 ] 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1、光照后,球體表面象地球一樣,出現明、暗半球。思考受光半球與背光半球的基本調子有那些?它與光源、光線有何關系?球體投影有何特點?依次說出球面五大調;
學生填表,教師補充:
球體表面明暗光影調子示意表 球面與光源、光線的關系明暗程度調子名稱受光半球正對光源,受光最多亮亮調(含高光)斜對光源,受光較多灰次亮調(灰調) 背 光 半球與光線相切,受光的盲點最暗明暗交界線斜背對光源,弱受環境光影響次暗次暗調背對光源,受環境光影響大弱暗反光
圖3
另外,球體的投影在臺面上 呈橢圓形狀,與光線相對,接 近光源的地方較實些、暗些。球面五大調按受光順序依次為:亮調-----次亮調-----明暗交界線-----次暗調-----反光調 (球體與圓柱體明暗調子極為相似, 這也是物體明暗調子最基本、最普遍的規律!)注意:這五大調中也還有若干調子細微變化!如亮調中有高光,物體之外有投影。球面暗交界線調子最暗,為明暗的分界處,是畫好球體明暗的關鍵所在。2、改變光照的角度,學生指出球體的明暗交界線;思考:a、明暗交界線起點、終點的連線與球心聯系,并指出與光線是什么關系?
光源 b、明暗交界線是一條線嗎?其調子是否有變化?
歸納:球體明暗交界線的變化,猶如月亮的陰晴圓缺變
圖4化。但不管怎么變,受光半球與背光半球部分相等。
顯示圖5,歸納要點[板書]:球體明暗交界線特點:a、 光線與球面相切形成明暗交界線,它的起點、
終點的連線過球心(即為直徑);
圖5b、起點、終點的連線與光線垂直;
c、為狹長的面,其調子有虛實、明暗變化。
圖63、學生分組比較圖4、5、6、球體素描,
體會逆光、側光、正光調子的審美感受: 逆光調子深沉厚重,富有張力;側光調子層次分明,體積感強,易于表現;正光調子輕松、明快。三、 球體寫生基本步驟及明暗調子的表現(結合圖片講解)共17 '
1、 學生思考并說出寫生畫球體基本步驟:
圖8圖7[ 教師在下步示范中補充完善有關要點] 4'
a、 整體觀察分析圖6:光源方位,理解球體明暗交界線所在的
位置,明確受光與背光面、光與影的關系;
圖10b、用直線畫出球體的結構輪廓;(圖7)
圖9( 徐悲鴻在素描用線時指出:寧方勿圓。
因為方直線條更有力度。)c、畫出明暗交界線、投影; (圖8)d、鋪出暗面、投影的基調;(圖8)(用直線排成塊面,順著球的弧面畫;投影注意近實遠虛。)e、刻畫五大調:(圖9)從明暗交接線入手,先畫出背光面基本調子;背光面近暗遠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調亮;再從明暗交界線向亮調子由深到淺過度;亮調子用較硬鉛筆畫;f、適當表現背景、投影,調整虛實關系。(圖10)其中受光背景偏暗;投影離光源較近則實;2、[ 教師示范講解,從明暗交界線入手,畫出球體明暗主要調子。] [民樂伴奏:“梅花三弄”等] 學生跟著教師臨摹畫出石膏球體明暗素描,教師示范完后巡回指導13' 四、[投影儀顯示學生畫球體明暗練習作業 ]學生點評作業 ,教師補充、完善;5'注意把握以下問題:a、 灰調過少或高光位置不對;b、明暗交界線不準;c、投影不準;d、排線問題;e、反光太亮;f結構線畫得太死。 五、小結并布置課外作業 2 '石膏球體素描寫生,鞏固理解球體明暗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