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教學設計
瓷器教學目的:1、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了解中國的瓷器是我國傳統藝術中的瑰寶,它代表了中國在世界制瓷領域中高超的工藝制造水平。2、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了解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制瓷工藝、造型、裝飾及各地不同窯場產品的藝術特征,學會欣賞陶瓷藝術。3、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瓷器是中國偉大的發明之一,是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勞作的結晶。從而使學生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并能發揚光大。教學重點難點:1、中國瓷器的產生和發展,瓷器與陶器的區別。2、瓷器的造型、裝飾、色彩及藝術特色。3、幾大名窯的產品特征。4、珍愛我們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二、復習導入:提問: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國古代陶器的造型及紋飾特征是什么?放映幻燈或錄像(貫耳瓶)提問:這是陶器嗎?應是什么器物?回答:不是。是瓷器。三、講授新課: 板書——第二講 瓷器(一)瓷器與陶器的關系陶與瓷有下列區別:1、燒制的原材料不同2、燒制的溫度不同3、陶器質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質地密實不透水(二)瓷器的發展 在我國商代就出現了原始瓷,東漢至三國是我國瓷器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時期,三國以后到南北朝,瓷器進入了一個輝煌的發展時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了青瓷。隋唐時期是我國瓷器的一個重要的成長時期,這時瓷器普遍用較高的火候兒燒成,胎質較硬。唐代開始有了“窯”的專稱,它象征著瓷器產量的增長。宋代瓷器產量高且質量好,為明清瓷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元代,我國瓷器大批量行銷海外。明清是我國制瓷業的鼎盛時期,造瓷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胎釉細膩、色澤鮮明,移植琺瑯彩和創造粉彩是當時杰出的成就。(三)我國瓷器在造型和裝飾藝術上的特色觀看一觀錄像《瓷器的造型和裝飾藝術特色》提問:宋代有哪些著名窯廠?回答:宋代最著名的有“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均窯和定窯等。提問:清代制瓷工藝在顏色釉方面較前代有了更多的創新與發展,出現了哪些新的品種?回答:有斗彩、五彩、素三彩、粉彩和琺瑯彩等。我國的瓷器自唐代開始,通過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傳向世界各地。外國朋友曾贊譽“陶瓷是跨越中世紀東西世界的一條友誼紐帶,同時也是一座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我國向有“瓷國”之稱。我國瓷器在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起著重要作用。四、課堂小結:提出問題:我國宋代有哪些瓷窯?簡述其產品的藝術特色。簡要小結。五、布置課外思考題: 青花瓷的藝術特色是什么?